印亚大陆碰撞与冈底斯斑岩型铜矿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417260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638.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印亚大陆碰撞与冈底斯斑岩型铜矿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印亚大陆碰撞与冈底斯斑岩型铜矿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印亚大陆碰撞与冈底斯斑岩型铜矿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印亚大陆碰撞与冈底斯斑岩型铜矿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印亚大陆碰撞与冈底斯斑岩型铜矿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印亚大陆碰撞与冈底斯斑岩型铜矿床.docx

《印亚大陆碰撞与冈底斯斑岩型铜矿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印亚大陆碰撞与冈底斯斑岩型铜矿床.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印亚大陆碰撞与冈底斯斑岩型铜矿床.docx

印亚大陆碰撞与冈底斯斑岩型铜矿床

印亚大陆碰撞与冈底斯斑岩型铜矿床

第1节主要地层特征

冈底斯带位于西藏造山带拉萨地体内念青唐古拉山花岗岩带以南、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以北。

平行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分布。

位于印度-亚洲大陆主碰撞带中心部位。

东西长达2000多千米。

冈底斯带经历了西藏造山带板块俯冲、碰撞与陆内地壳伸展等重大构造活动事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火山-岩浆组合带和盆地沉积体系。

总体上从北向南依次发育弧后火山盆地、冈底斯花岗岩弧、日喀则前陆盆地、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等地质单元。

冈底斯带构造-地层分为结晶基底与沉积盖层两大部分。

结晶基底时代为中元古代-早寒武世,奥陶纪以后为沉积盖层。

根据沉积建造、岩石组合、岩相特征与构造活动,冈底斯带地层划分为三个构造地层单元。

前奥陶系构造-地层单元。

前寒武系分布于冈底斯带北侧当雄-羊八井-雪古拉一线,称为念青唐古拉山群。

系中元古代、晚元古代印度地台边缘沉积带的复理石或类复理石层经500-600Ma(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局,1993)时期的构造热事件的变质形成,形成变质基底。

岩性为条带状混合岩、黑云二长片麻岩、透辉石大理岩、长石石英砂岩、石榴绢云母片岩、绿泥石石英片岩、角闪石片岩等。

厚度大于500m。

与时代不同的围岩多呈断层接触。

变质岩系北东向走滑断层和近东西向逆冲断层切割。

同位素年龄805-1250Ma(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局,1993)。

前奥陶系地层出露不全,为一套绿片岩相-角闪岩相变质岩。

分布于冈底斯北侧东部松多-加兴一带。

下部岩性为绿帘绿泥钠长石片岩、阳起石片岩、角闪绿帘石片岩、绿泥石片岩夹薄层大理岩透镜体,厚度大于1231m;中部为石英片岩和阳起石片岩,厚度大于1032m;上部以块状石英岩为主,厚1016m。

石炭系-古近系沉积构造地层单元。

本构造地层单元以滨海-浅海相沉积为主,下部碎屑岩、碳酸盐岩-中基性火山岩交替出现。

上部为碎屑岩沉积为主,顶部以火山沉积岩为主。

石炭系:

由下石炭统的永珠群和上石炭统的朗玛日群组。

永珠群主要为变质粉砂岩和细粒石英砂岩,夹泥质灰云母片岩,厚1100m。

与下伏地层呈断层接触。

同位素年龄为290Ma(周云生,1981);朗玛日群出露面积不大,主要岩性为长石岩屑砂岩。

二叠系:

由下统的落巴堆组和上统的蒙拉组组成。

落巴堆组为一套浅海相-滨海相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为特征,下部灰岩夹砂岩、板岩,上部为中基性、中酸性火山岩,夹砂岩、板岩和大理岩,上下均为断层接触。

厚度大于1252m。

蒙拉组小面积出露。

顶底断层接触。

岩性为层状凝灰岩、细砂岩及粉砂岩。

三叠系:

于拉萨河下游一带大面积出露。

下段以灰岩为主,上段以基性火山岩为主。

下部与蒙拉组地层接触,上部被中侏罗统且桑温泉组不整合覆盖。

侏罗系:

只出露中、上统,缺失下统。

下部且桑温泉组为一套砂砾岩及砂岩、粉砂岩、页岩夹火山岩组合,厚度大于242m。

上部夺底沟组为一套中厚层状灰岩夹泥质灰岩、泥灰岩,局部夹砂岩及粉砂岩。

厚度大于195m。

顶部与侏罗系-早白垩世的林布宗组整合接触。

侏罗系-早白垩世:

北部为林布宗组,岩性主要为滨海沼泽相的泥页岩夹砂岩组合。

南部为麻木下组,出露不全,主要为大陆斜坡-浅海环境下的碳酸盐岩沉积,伴有火山活动。

白垩系:

分布广泛,区域上岩性有较大差别。

北部出露于墨竹工卡-林周-堆龙德庆一带,可划分为四个地层单元,从下到上依次为楚木龙组、塔克那组、设兴组、汤贾组。

汤贾组与设兴组及上覆古新统典中组呈不整合接触。

楚木龙组以石英砂岩为主夹煤层,设兴组为潮汐相泥质岩。

南部出露于尼木-曲水一带,分为比马组和旦狮庭组,岩性为片理化蚀变火山岩、大理岩、变质砂岩。

古近系:

由一套中酸性和偏碱性火山喷发岩组成,与下伏汤贾组和设兴组不整合接触,总厚度大于1543.3m。

从下到上分为三个组:

典中组、年波组、帕那组。

典中组岩性为黑云母安山岩,安山玢岩和英安质熔结凝灰岩,夹火山集块岩、凝灰岩,上部流纹质英安岩,厚度达1162m,与上覆始新统年波组呈不整合接触。

年波组为一套紫红色流纹质凝灰岩夹火山角砾岩及凝灰质砾岩,局部夹长石岩屑砂岩,与上覆帕那组整合接触,厚度大于100.56m。

帕那组分布广发,岩性为流纹质熔解含火山角砾凝灰岩、流文质火山角砾岩,局部夹安山岩。

厚度大于266.75m。

40Ar-39Ar测年结果表明,典中组的年龄为60-64Ma,年波组年龄为56.51Ma,帕那组年龄为43.93Ma-53.52Ma(周肃等2001;莫宣学等2003)。

新近系-第四系构造单元:

以松散的碎屑堆积为主,在湖泊和沼泽盆地中有多种盐类和化学沉积,尚有少量火山岩分布。

新近系:

零星出露,为夏息果组,岩性为一套胶结疏松的层砾岩和泥岩。

厚度大于120m。

该套地层分别与下伏典中组火山岩及上覆中晚更新世沙砾层为不整合接触关系。

黑云母与透长石的40Ar-39Ar测年结果为11Ma(周肃等,2002)。

第四系:

分布广泛。

主要由湖相沉积、冰碛、冰水沉积、冲积、残破积风成堆积、沼泽堆积与化学沉积等形成的沉积物。

第2节区域构造形式

冈底斯带的构造演化可以简单的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新特提斯洋的俯冲与冈底斯火山岩浆弧形成阶段(120Ma-70Ma)。

新特提斯洋在二叠纪开始发生裂谷作用,形成多期裂谷型玄武岩喷发事件。

拉萨地体在晚二叠世从印度板块开始分离出来。

三叠纪早中期新特提斯洋开始快速扩张。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新特提斯洋壳向北俯冲,在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山南麓形成岛弧拉班钙碱性系列火山岩,并逐步发展成为火山岛弧环境。

中白垩世,在洋盆消减同时,部分洋壳仰冲沿雅鲁藏布江形成蛇绿混杂岩,在日喀则一带形成弧前盆地,冈底斯发生大规模岩浆活动,形成宽达200km的具有安第斯陆缘弧特征的钙碱性系列火山岩和巨大的I+S复合型花岗岩基。

新特提斯洋的消亡和印度-古亚洲大陆碰撞阶段(70Ma-40Ma)。

印度板块同冈底斯地体拼合,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形成。

产生大量的同碰撞酸性花岗岩和高钾钙碱性火山岩(林子宗组火山岩)。

拉萨地体受碰撞作用内部发生缩短。

此后进入陆内汇聚造山阶段。

碰撞后板内汇聚阶段(40Ma-)。

由于印度板块的北向俯冲,产生强大的近SN向构造挤压应力,导致青藏地区大规模逆冲推覆构造运动和区域褶皱变形,形成主喜马拉雅宁冲断裂(MHT)、主边界逆冲断裂(MBT)、主中央逆冲断裂(MCT)、藏南拆离系(STDS)/仁布-泽东逆冲构造(RZT)、冈底斯逆冲系和拉萨地体北部逆冲推覆构造(NLT)(图2-1)。

南北向地堑系为代表的伸展作用在喜马拉雅地区起始时间早,约140Ma(Coleman,etal.,1994)在念青唐古拉山地区,起始时间约为11Ma-8Ma(Penet.al.,1992;Harrsionetal.,1995)沿逆冲断裂带分布有淡色花岗岩。

冈底斯在此间快速构造隆升,如桑日岩体在18Ma-18.7Ma期间,米林岩体在15.8Ma-16.2Ma期间,灵芝岩体在24Ma-27Ma期间,曲水花岗闪长岩在19.6Ma期间,羊八井岩体在28Ma左右,泽当岩体在24Ma-27Ma期间发生快速冷却(Yin,etal.,1994,Coleman,etal.,1995;Chenetal.,1999),标志着花岗岩体经历了快速隆升阶段。

在新近纪中晚期,转入区域性伸展阶段。

在冈底斯发育一系列的近南北向张性构造,表现为南北向正断层、地堑式或半地堑式断陷盆地和断块山等。

这些构造部位称为冈底斯中新世的含矿斑岩就位场所。

第3节构造岩浆演化

冈底斯带的岩浆事件包括与洋底扩张有关的基性-超基性岩浆活动和与印度、亚洲两大板块俯冲、碰撞有关的中酸性岩浆侵入活动及火山作用。

这里对冈底斯中、新生代花岗岩岩浆活动事件及其相关火山作用进行简要介绍。

火山活动:

冈底斯发育大面积的火山岩,空间上与冈底斯岩浆岩密切伴生。

冈底斯带火山岩主要是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形成的,燕山期以前的火山岩规模有限,分布比较零星。

火山岩的年龄主要在晚白垩世和渐新生代之间(图2-2)。

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晚侏罗世-白垩纪与俯冲活动有关的火山作用,古新世-始新世与碰撞作用有关的火山作用(65Ma-40Ma)和晚始新世-近代碰撞后火山作用(约40Ma以后)(Mo,etal.,2003)。

其中与碰撞有关的火山岩最为发育(图2-2)。

燕山期火山岩为含有大量火山碎屑岩的钙碱性基性到酸性的岩石组合,产出层位是上侏罗统的多底沟群、上侏罗-下白垩统的林布宗组、昂仁组和设兴组。

火山岩空间上分布于中酸性深成岩一起组成一条鱼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平行的岩浆弧,代表了燕山期由雅鲁藏布江洋盆消减而引起的陆缘火山弧环境。

喜马拉雅火山岩分布在冈底斯海陆交互相和陆相沉积盆地中。

主要层位有上白垩统始新统林子宗群、渐新统日贡拉组、渐新统-中新统大竹卡组和上新统乌

郁群

晚白垩世-始新世的林子宗群火山岩、渐新世-中新世大竹卡火山岩形成于岛弧环境中海陆交互相和陆相条件下喷发的以火山碎屑岩为主体的高钾钙碱性岩套,渐新世到上新世的火山活动转入陆相盆地喷发,火山活动受大陆碰撞造山作用的陆内汇聚控制。

火山岩的岩石类型多样,有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凝灰岩、安粗岩、钾玄岩和相应的火山碎屑岩。

在SiO2-(K2O+Na2O)图解中,多位于亚碱质区(图2-3),岩石为钙碱性和高钾钙碱性系列,普遍具有高钾特征(图2-3)。

在里特曼-戈蒂里指数图解中,岩石落在造山带-岛弧火山岩区(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局,1993)。

岩浆侵入活动:

冈底斯带出露中、新生代花岗岩,构成巨大的花岗岩基,是青藏高原中、新生代花岗岩的主要分布地区。

冈底斯花岗岩基呈东西向带状分布,长2000km,宽100km。

由一系列规模巨大的复式花岗岩类岩基和小侵入体组成。

在冈底斯山主脊线以南到雅鲁藏布江沿岸分布为连续的巨大岩基,主脊线以北为不连续的小岩株。

侵位最高层位为白垩系,被新近纪不整合覆盖。

花岗岩基内的岩石类型复杂,从石英闪长岩、石英二长闪长岩、石英二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花岗岩、钾长花岗岩和中酸性岩脉都有出露。

岩石之间的成分变化具有完好的连续性,以中酸性岩石为主体。

总体上岩石从南到北酸性程度增加,具有大陆边缘和岛弧地区花岗岩类深成岩带的特点。

冈底斯中酸性侵入岩的SiO2含量变化与50%到80%之间,均值为67.65%,与我国花岗岩类平均成分相比要偏基性。

随着SiO2含量增高,岩石中Al2O3,、MgO、全铁和CaO逐渐降低,而钙质(Na2O+K2O)和K2O增高。

岩石属于钙碱性系列。

岩石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闪长岩-石英闪长岩类、花岗闪长岩类及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为I型花岗岩,钾长花岗岩、二云母花岗岩和花岗斑岩为S型花岗岩,一般前一类形成较早,空间上分布于岩带南侧,后一类形成较晚,位于岩带北侧。

冈底斯中酸性侵入岩具有多期多阶段侵位的特点。

花岗岩的年龄数据初步统计结果表明岩浆活动时间主要集中在120Ma-20Ma之间,与火山作用时间基本同步。

从130Ma开始,随着新特提斯洋的俯冲,岩浆活动越来越强烈。

总体上可以分为两个大的岩浆活动阶段:

120Ma-70Ma、70Ma-10Ma。

活动时间分别与冈底斯地区岩浆演化的不同阶段相对应:

早期大陆边缘与岛弧岩浆活动期,晚期为同碰撞与碰撞后岩浆活动期。

其中55Ma-45Ma和30Ma-20Ma为岩浆活动的两个高峰期,与印度-亚洲大陆大规模碰撞时间和强烈的逆冲事件相对应。

在10Ma-20Ma之间,有一系列沿南北裂谷带分布的中酸性小斑岩体,岩性主要俄日二长花岗斑岩、花岗闪长斑岩、石英二长斑岩和花岗斑岩,他们形成于碰撞后的陆内伸展环境。

这类小斑岩体与区域上的斑岩铜矿具有密切的联系。

第4节主要矿床类型、特征

冈底斯银多金属矿带内,矿化类型主要为矽卡岩型及热液脉型。

从分布上看,东段以矽卡岩型为主,西段则发育热液脉型矿化(表4-1)。

在东段的矽卡岩型矿床中,部分矿床显示出与斑岩型矿化有某种成因联系,具代表性的矽卡岩型矿床首推帮浦Cu-Pb-Zn矿床。

西段的热液脉型矿化,与岩浆活动的关系不明显,在脉状矿床中,切穷Ag-Pb矿床较为典型。

表4-1_冈底斯银多金属矿带主要矿床的矿化特征

Table4-1_Characteristicsofsilver-polymetallicdepositsinGangdesebelt

地质概况

矿化特征

岩石组构与矿物组合

金属含量

类型

矿带东段

洛巴堆矿床

位于冈底斯岩浆弧北侧东段。

矿区出露下二叠统洛巴堆组灰岩、砂岩、安山岩、流纹岩、凝灰岩。

未见岩浆岩体。

矿体产于安山质凝灰岩与灰岩过渡部位。

裂构造发育,以EW向、NW向、NE向为主。

矿体大多呈多层似层状顺地层产出,部分呈脉状、透镜状赋存在构造破碎带内。

浸染状、细脉状矿化。

围岩蚀变发育,以矽卡岩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硅化为主。

矿化以锌为主,铅次之,局部见铜。

块状、浸染状、团块状构造。

矿石矿物主要为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黄铜矿。

Pb0.3%~5.66%,平均2.71%;

Zn1.3%~46.75%,平均8.92%;

Cu0.1%~5%;

Ag55~167g/t

矽卡岩

热液脉型

帮浦矿床

位于冈底斯岩浆弧北侧东段。

矿区出露下二叠统洛巴堆组灰岩、砂板岩及古新统典中组凝灰岩。

矿区东南部见有喜马拉雅期二长花岗岩;矿区中部出露二长花岗斑岩株。

EW向断裂构造发育。

矿化出现在斑岩体内、岩体接触带及EW向构造带内。

矿化具分带性:

斑岩体内以铜钼为主,浸染状矿化;外围以铅锌银为主,脉状、细脉状矿化。

蚀变分布范围较大,主要有钾硅酸盐化、绢英岩化、矽卡岩化、青磐岩化。

浸染状、细脉浸染状、块状、斑点状构造。

主要矿物为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斑铜矿、辉钼矿、黝铜矿、磁黄铁矿。

Pb0.82%~60.2%;Zn0.02%~4.16%;Cu0.13%~0.23%;Mo0.05%;

Ag105~211g/t

斑岩矽

卡岩型

龙马拉矿床

矿区出露二叠系灰岩及砂页岩,南侧为古近纪中酸性火山岩。

近NS向构造及EW向构造发育。

矿体赋存在矽卡岩化灰岩内和NS向破碎带内。

为铅锌铜矿化。

矽卡岩内矿体呈不规则状、囊状、团块状,断裂破碎带内矿体呈脉状、透镜状。

围岩蚀变主要为矽卡岩化、绢英岩化、青磐岩化。

块状、浸染状、细脉浸染状、细脉状构造。

主要矿物为方铅矿、

闪锌矿、黄铜矿、斑铜矿、黄铜矿、孔雀石、铜蓝。

Pb0.3%~5%;

Zn1.25%~12.3%;Cu0.3%~4.7%;

Ag37~109g/t

矽卡岩

新嘎果矿床

矿区出露白垩系塔克组灰岩、泥页、岩及砂板岩,南东侧见有花岗闪长岩体。

NW、NS、EW向断裂构造发育。

含矿构造为近NS向断裂

有两种矿化类型:

构造破碎带内的脉状、透镜状矿体;地层层间破碎带内的层状、似层状矿体。

前者以

铜、铅、锌矿化为主,后者以锌、铅矿化为主。

围岩具碳酸盐化、硅化、矽卡岩化蚀变

浸染状、团块状、细脉状构造。

金属矿物为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黄铜矿、孔雀石、铜蓝

Pb6.4%~11.5%;

Zn6.73%~23.8%;Cu0.03%~0.7%;Ag71~86g/t

矽卡岩_

热液

脉型

矿带西段

则学矿床

出露石炭系灰岩、砂板岩及第三系火山岩。

以EW向断裂为主。

矿区东部见有小规模的花岗斑岩体。

矿体产于EW向破碎带及矽卡岩化灰岩内

矿体规模小,矿化不连续。

破碎带内的矿化较强,灰岩地层的矿化较弱。

以铅锌矿化为主,局部见铜矿化。

蚀变有石榴石矽卡岩化、碳酸盐化和弱硅化

浸染状、细脉状构造。

主要金属矿物为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镜铁矿,局部见有黄铜矿

Pb0.01%~2.3%;

Zn0.3%~8.7%;

Ag93~376g/t

热液脉

切穷矿床

出露林子宗群(E1-2)流纹质凝灰岩和流纹岩。

矿区北部出露中新世花岗岩。

EW向断裂从矿区南部火山岩区通过。

花岗岩内的NW向破碎带为主要含矿构造

矿体呈透镜状、脉状,矿化不稳定。

单矿体长几米到几十米,宽1m左右。

以银、铅矿化为主,有少量锌、铜矿化。

主要蚀变为硅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绢云母化、褐铁矿化

角砾状、细脉状、块状、浸染状构造。

主要金属矿物为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局部见有孔雀石

Pb8.70%~60.2%;Zn0.64%~7.42%;Cu0.20%~3.18%;Ag105~2197g/t

热液脉

容布当矿床

林子宗群(E1-2)角砾火山岩不整合于二叠系灰岩夹砂板岩之上。

中新世二长花岗斑岩呈岩枝侵位于灰岩中。

区域性EW向大断裂从矿区南侧通过。

岩体与

灰岩接触带及NW向构造破碎带为赋矿地段

矿体规模较大,构造破碎带内的矿体呈脉状,矽卡岩带内的矿体呈不规则透镜状。

以银、铅、锌、铜矿化为主。

主要蚀变为矽卡岩化、硅化、青磐岩化

细脉状、块状、浸染状构造。

主要金属矿物为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铜蓝、孔雀石

Pb3.63%~32.2%;Zn1.87%~34.5%;Cu1.84%~11.5%;Ag98~305g/t

矽卡岩_

热液

脉型

夏龙矿床

出露喜马拉雅期花岗岩。

外围为林子宗群(E

1-2)火山角砾岩、凝灰岩。

矿体赋存在花岗岩内的NS向张性构造带中

主要为铅矿化,局部见铜矿化。

矿体呈透镜状、脉状产出,规模较小。

主要矿物为块状方铅矿,晶体大且晶形完好矿。

围岩蚀变有硅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

块状、稠密浸染状构造。

金属矿物主要为方铅矿,有少量黄铜矿及黄铁矿

Pb30.6%~64.7%;Zn0.01%~0.02%;Ag933~2380g/t

热液脉

帮浦矿床位于旁多逆冲系中段尼龙多-也吾拉NWW向逆冲断裂的北侧(图4-1)。

矿区出露下二叠统洛巴堆组灰岩、砂板岩及古新统典中组凝灰岩,两者呈断层接触。

二长花岗斑岩体侵入典中组中酸性凝灰岩内,呈岩株产出(图4-2a)。

斑岩体内发育细脉浸染状、浸染状Mo-Cu矿化,矿化呈面状分布。

金属矿物为黄铜矿、黄铁矿、辉钼矿。

斑岩体外接触带发育Cu、Pb、Zn矿化,矿体呈脉状、透镜状、不规则状分布在近EW向破碎带和矽卡岩内。

矿体产状受接触带及构造带控制。

矿石矿物组合为黄铜矿-磁黄铁矿-斑铜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

岩体内的铜、钼矿化较弱,铜含量一般不足0-2%,围岩中的矿化较强,Cu、Pb、Zn、Ag含量(wB)分别为0-13%~0-23%、0-82%~60-2%、7-66%~44-16%、(105~211)×10-6。

斑岩体内发育钾化、绢英岩化蚀变,而斑岩体的围岩中则具矽卡岩化、硅化、大理岩化及青磐岩化蚀变。

从斑岩体到含矿地层,金属矿物组合具有从黄铜矿-辉钼矿-黄铁矿到磁黄铁矿-黄铜矿-斑铜矿-黄铁矿到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的分带性变化。

帮浦矿床显示出斑岩矽卡岩型复合矿化的特点。

图4-1冈底斯构造-岩浆带的构造格架及银多金属矿床的分布

1-新近系;2-古近系;3-白垩系;4-侏罗系;5-三叠系;6-二叠系;7-石炭系;8-喜马拉雅期花岗岩;9-燕山期花岗岩;10-蛇绿岩;11-缝合带;12-断层;13-逆冲断裂;14-张性构造;15-地质界线;16-银多金属矿

切穷矿床_位于措勤逆冲断裂带的北侧(图4-1)。

矿区南部出露古近纪林子宗群(E1_2)火山岩(图4-2b),主要岩性为流纹质凝灰岩和流纹岩。

矿区北部出露中新世花岗岩体,侵入于流纹质凝灰岩地层内。

EW向逆冲断裂从矿区中部火山岩区通过,倾向N,倾角50~60&。

花岗岩体内发育数条NW向断裂,银铅矿体即赋存其中。

含矿断裂构造呈平行或斜列分布,规模不大,长几十至100余米,宽1~5m,倾向NE,倾角55~65&。

矿体呈脉状、透镜状产出,其产状总体上与破碎带一致。

矿石具浸染状、细脉状、角砾状、块状、条带状构造。

主要金属矿物为方铅矿,局部见有黄铁矿、闪锌矿、黄铜矿。

以银、铅矿化为主,有少量锌、铜矿化。

金属含量(wB)分别为Pb870%~602%、Zn064%~742%、Cu02%~318%、Ag(105~2197)×10-6,Ag含量普遍较高。

主要蚀变为硅化、绿泥石化、方解石化、绢云母化、褐铁矿化。

图4-2冈底斯银多金属矿化带帮浦矿床(a)和切穷矿床(b)地质略图

1-上二叠统砂板岩;2-上二叠统大理岩化灰岩;3-古新纪凝灰岩;4-古近纪流纹岩;5-中新世二长花岗斑岩;6-中新世花岗岩;7-断裂;8-逆冲断层;9-Cu-Mo矿体;10-银多金属矿体_

第5节区域成矿规律

不论是冈底斯银多金属矿化带的东段还是西段,均严格受近EW向展布的逆冲带的控制。

多数矿床和矿点分布于逆冲推覆构造带内,更多地受前缘缓角度逆冲断裂带的控制。

这种区域构造控制主要体现为,深部构造滑脱带和浅部逆冲断裂对不同规模流体流的迁移-汇聚及成矿流体的循环-排泄等方面的控制。

如前所述,在逆冲推覆构造系统中,倾向一致但倾角不同的一系列逆冲断裂在深部有变缓的趋势,显示“犁式”断裂特征,并汇聚于拉萨地体中部统一的深部逆冲滑脱带内。

这种构造式样类似于板块俯冲带。

大洋钻探研究证实,在洋壳板片俯冲过程中,从俯冲板片排挤出的流体沿俯冲带向上回流,并在增生楔和前陆大量汇聚(ODPleg110ScientificParty,1987)。

Oliver(1992)和Deming(1992)的研究表明,在大陆板块汇聚_碰撞过程中,流体流从主碰撞带向前陆方向迁移_汇聚,导致MVT型Pb-Zn矿床与油气田的共存发育(Johnston,1999),并据此提出了大规模流体起源于造山过程,并向前陆盆地迁移_汇聚的概念性模型。

Gayer等(1998)对南威尔士前陆盆地内流体流的数值模拟表明,向前陆盆地汇聚的流体,具有跨盆地的温度递变,最高排泄温度可高达300),并引起含沥青煤向无烟煤的递进变质。

在冈底斯带,尽管相对向北俯冲的陆壳(包括古生-新生界)能否排挤出大量流体尚不能确证,但向北缓倾的逆冲_滑脱带至少可以作为流体迁移的通道,控制了大规模流体流的输运和集聚。

按照造山带流体迁移模式,大规模流体流可能沿着向北缓倾的逆冲_滑脱带向南迁移和汇聚,并沿合适的构造通道向上排泄。

这些排

泄通道可以是逆冲断裂或张性断裂,也可以是断裂破碎带。

在冈底斯,一系列北倾的逆冲断裂,不仅大大增大了地层的渗透率,提高了流体的对流循环能力,而且很可能作为流体的排泄通道,诱导流体沿其向上运移和排泄,并在构造虚脱空间或扩容空间聚集成矿(图5-1)。

尽管冈底斯银多金属矿化带受旁多-措勤逆冲带的控制,图5-1冈底斯银多金属矿化带成矿作用示意图

但其中的多数矿床和矿点都位1-燕山期花岗岩;2-中新世花岗斑岩;3-第三系-二

于NS向正断层与EW向逆冲叠系;4-张性构造;5-逆冲断裂;6-银多金属矿;

断裂的交汇部。

在冈底斯带东7-运动方向(逆冲);8-流体运移方向

段,部分矿床(点)偏离旁多逆冲系,但明显受近NS向或NNW向正断层的控制。

有限的Re_Os同位素测年资料表明,其成矿年龄为14~16Ma(孟祥金等,2003),与斑岩铜矿的成矿年龄相当(侯增谦等,2003b),也与NS向正断层的发育时限(13~18Ma)相一致。

在冈底斯带西段,多数矿床的脉状矿体走向近NS,或呈近NS向延展,部分地段的脉状矿体呈等间距产出,受NS向正断层控制。

该带西段的夏龙银多金属矿床的热液云母K-Ar测年资料表明,其成矿年龄为25Ma,与后碰撞伸展起始时间(~25Ma)相当。

由此看来,这种构造控制反映出,EW向逆冲断裂虽然具有输导流体的通道功能,但向上排泄的流体主要集聚并定位于由碰撞后伸展所形成的扩容空间,即NS向正断层,或由正断层与逆冲断裂交汇所产生的扩容空间内(图5-1)。

斑岩-岩浆系统和石炭纪_第三纪地层系统,对冈底斯银多金属矿化带的成矿作用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