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三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三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三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三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生物试题解析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三中2018-2019学年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病毒遗传物质是DNA和RNA
B.病毒无细胞结构的生物
C.病毒寄生于活细胞的表面
D.高倍镜下才可以看到病毒
【答案】B
【解析】
【分析】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病毒是寄生在其它生物体的活细胞内,依靠吸取活细胞内的营养物质而生活的。
一旦离开了这种活细胞,病毒就无法生存。
【详解】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A错误;
B、病毒无细胞结构,B正确;
C、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生存,C错误;
D、病毒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不到,只能用电子显微镜观察,D错误。
故选B。
2.下列有关细胞学说,说法正确的是
A.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是发现了细胞并创立细胞学说
B.细胞学说指出生物是由细胞及其产物构成并由细胞发育而来
C.“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也属于细胞学说的内容
D.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和生物体结构都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细胞学说是由德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为: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详解】A、细胞是英国科学家虎克发现的,A错误;
B、细胞学说指出一切动植物是由细胞及其产物构成并由细胞发育而来,B错误;
C、“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对细胞学说进行了重要补充,也属于细胞学说的内容,C正确;
D、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并没有揭示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多样性,D错误。
故选C。
3.下列关于高倍物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因为藓类叶片大,在高倍镜下容易找到,所以可以直接使用高倍物镜观察
B.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即可换上高倍物镜
C.换上高倍物镜后,必须先用粗准焦螺旋调焦,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最清晰
D.装片移动方向与视野中物像移动方向相反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考查对物与像的关系、高倍显微镜使用方法的理解。
根据低倍镜与高倍镜视野的不同特点,可判断各操作方法是否正确。
【详解】使用高倍镜前,应先用低倍镜找到观察目标,然后移到视野中央,在换上高倍物镜,A项、B项错误;换上高倍物镜后,不能用粗准焦螺旋调焦,C项错误;由于物与像的位置关系相反,装片移动方向与视野中物像移动方向相反,D项正确。
【点睛】换上高倍物镜后不能用粗准焦螺旋调焦的原因:
粗准焦轮旋轻微的转动,可能使镜筒升降较大的距离,可能丢失观察目标,甚至压破装片。
4.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心肌细胞富含线粒体利于其旺盛的代谢活动
B.蓝藻细胞含有叶绿体利于其进行光合作用
C.浆细胞含有丰富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利于其分泌抗体
D.洋葱表皮细胞具有细胞壁和液泡利于其维持一定的形态
【答案】B
【解析】
【分析】
1.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体积与表面积之比)越小,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越弱。
2.细胞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因此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
磷脂双分子层和膜上的载体决定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3.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细胞质基质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4.叶绿体是植物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具有的细胞器,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
植物细胞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液泡。
不是所有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衣藻、小球藻等原生生物也有叶绿体。
液泡不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真菌中的酵母菌细胞、某些动物细胞、某些原生生物细胞中也有液泡。
【详解】心肌细胞的代谢能力较强,其中具有较多的线粒体与功能相适应,A正确;蓝藻没有叶绿体,但含有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酶和色素,B错误;浆细胞能分泌抗体,抗体属于分泌蛋白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因此浆细胞富含内质网和高尔基体,C正确;细胞壁有机械支持作用,伸缩性很小,所以洋葱鳞茎表皮细胞的形态由细胞壁决定,原生质体由于液泡吸水而产生的膨压,从而使细胞维持一定的形态,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5.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核生物细胞不具有细胞核,没有双螺旋结构的核酸
B.真核生物以DNA为遗传物质,部分原核生物以RNA为遗传物质
C.两类细胞中都含有2种五碳糖
D.两类细胞中都含有染色体、核糖体、细胞膜
【答案】C
【解析】
【分析】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
1、不同点:
类别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核
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只有拟核
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细胞质
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复杂的细胞器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等
细胞壁
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分裂方式
二分裂
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是否遵循遗传定律
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进行有性生殖时,核基因的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2、相同点:
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遗传物质DNA等。
【详解】原核细胞不具有细胞核,但含有遗传物质DNA,DNA是独特的双螺旋结构,A错误;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中遗传物质是DNA,B错误;
真核生物细胞和原核生物细胞中都含有两种核酸,所以一定含有两种五碳糖,即脱氧核糖和核糖,C正确;
真核生物细胞中染色体,原核细胞中没有染色体,D错误。
【点睛】熟悉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中的一些基本结构的区别与联系是判断本题的关键。
6.用10×目镜、40×物镜的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结果如图所示。
若改用10×物镜观测,则测到的细胞宽度是
A.1格B.3格C.6格D.12格
【答案】B
【解析】
【分析】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将长或者是宽放大,并且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
【详解】图中可以看出:
在高倍物镜(40×)视野中,口腔上皮细胞的长度是12格。
目镜不变,而物镜换用10×的低倍镜后,口腔上皮细胞缩小4倍,因此目镜测微尺测得该细胞的长度为12÷4=3格。
综上分析,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7.下图是甘氨酸的结构式,其R基为
A.—HB.—NH2
C.—COOHD.H
【答案】A
【解析】
【分析】
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通式是
,即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R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
【详解】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是
,看图可知甘氨酸的R基为-H。
综上分析,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8.呼吸作用释放的CO2中的氧元素()
A.全部来自水B.部分来自O2
C.全部来自葡萄糖D.部分来自葡萄糖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1、有氧呼吸的概念与过程
概念:
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的过程.
过程:
(1)、C6H12O6→2丙酮酸+2ATP+4[H](在细胞质中)
(2)、2丙酮酸+6H2O→6CO2+20[H]+2ATP(线粒体中)
(3)、24[H]+6O2→12H2O+34ATP(线粒体中)
2、无氧呼吸的概念与过程
概念:
在指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细胞把糖类等有机物不彻底氧化分解,同时释放少量能量的过程.
过程:
(1)、C6H12O6→2丙酮酸+2ATP+4[H](在细胞质中)
(2)、2丙酮酸→2酒精+2CO2+能量(细胞质)
解:
根据有氧呼吸反应式来看第二阶段:
2丙酮酸+6H2O→6CO2+20[H]+2ATP,二氧化碳中的氧来自丙酮酸和水.而丙酮酸中的氧来自葡萄糖;根据无氧呼吸反应式来看
(1)、C6H12O6→2丙酮酸+2ATP+4[H]
(2)、2丙酮酸→2酒精+2CO2+能量,二氧化碳中的氧来自丙酮酸,而丙酮酸中的氧来自葡萄糖;故ABC都不对,D正确.
故选:
D.
考点:
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9.可以与细胞膜形成的吞噬泡融合,并消化掉吞噬泡内物质的细胞器是
A.线粒体B.溶酶体C.高尔基体D.内质网
【答案】B
【解析】
线粒体能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但不能与细胞膜形成的吞噬泡融合,A错误;溶酶体可以与细胞膜形成的吞噬泡融合,并消化吞噬泡内物质,B正确;高尔基体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但不能与细胞膜形成的吞噬泡融合,C错误;内质网能对来自核糖体的蛋白质进行加工,但不能与细胞膜形成的吞噬泡融合,D错误。
10.组成染色体和染色质的主要物质是
A.蛋白质和DNAB.DNA和RNA
C.蛋白质和RNAD.DNA和脂质
【答案】A
【解析】
【分析】
细胞核中有DNA和蛋白质紧密结合成的染色质,染色质是极细的丝状物,存在于细胞分裂间期,在细胞分裂期,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呈圆柱状或杆状,这时叫染色体。
【详解】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故选A。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染色体和染色质的关系、染色体和染色体的组成成分,对于染色质和染色体组成成分的记忆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11.能保证细胞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方式是
A.自由扩散B.内吞作用
C.主动运输D.外排作用
【答案】C
【解析】
【分析】
主动运输对于细胞的生命活动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可以按照需要选择性地吸收营养物质,并排出代谢废物。
而自由扩散,内吞和外排作用不能按照生命活动需要选择性吸收营养物质。
【详解】主动运输能够保证细胞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地选择吸收所需要的物质,排出代谢所产生的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是一种对生命活动来说最重要的物质运输方式。
综上所述,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2.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蛋白质或RNA
B.酶具有专一性、高效性、多样性
C.代谢主要发生在细胞内,所以酶只能在细胞内起作用
D.绝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答案】C
【解析】
【分析】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远远高于无机催化剂)、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逐渐恢复,高温、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酶永久性的失活),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蛋白质或RNA,A正确;
B、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多种化学反应需要不同的酶来催化,酶具有专一性、高效性、多样性等特性,B正确;
C、酶既可以在细胞内发挥作用,也可以在细胞外起作用,C错误;
D、绝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D正确。
故选C。
13.唾液淀粉酶进入胃后就失去其催化作用,主要原因是
A.酸碱度不适宜
B.胃蛋白酶抑制了唾液淀粉酶的作用
C.胃中没有淀粉
D.唾液淀粉酶只在口腔中发挥作用
【答案】A
【解析】
【分析】
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
2、酶的特性:
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的特性。
3、唾液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进入胃后,被胃蛋白酶分解成多肽,其自身结构也发生改变,催化作用也因此消失。
【详解】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为中性,到了胃内以后,由于胃酸的作用,使唾液淀粉酶失活,故失去催化作用,综上分析,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4.细胞核内行使遗传功能的重要结构是
A.核膜及核模孔B.球状结构的核仁
C.串珠状的染色体D.纤维结构的核骨架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细胞核的结构:
核膜、核仁、染色质、核基质;核孔允许某些大分子蛋白质和mRNA进入,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染色质是DNA的主要载体。
细胞核的功能:
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生物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
【详解】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生物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而细胞中的遗传物质DNA,DNA主要在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上,所以细胞核内行使遗传功能的重要结构是串珠状的染色体,综上分析,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5.一分子二氧化碳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扩散出来,进入一相邻细胞的叶绿体基质内,共穿越过磷脂双分子层的层数是()。
A.5B.6C.7D.8
【答案】B
【解析】
【分析】
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双层膜结构,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参与光合作用暗反应,
【详解】二氧化碳从线粒体基质出来进入相邻细胞的叶绿体中要穿过叶绿体两层膜,出细胞进细胞穿过两层细胞膜,进入线粒体穿过两层膜,因此一分子二氧化碳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扩散出来,进入一相邻细胞的叶绿体基质内,共穿越过磷脂双分子层的层数是6层,
故选B
16.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细胞膜的哪一种成分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A.蛋白质B.脂质C.糖类D.磷脂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细胞膜的结构。
1、脂质:
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骨架。
2、蛋白质:
膜的功能主要由蛋白质承担,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其蛋白质的含量越高,种类越多。
①蛋白质的位置:
有三种。
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嵌入磷脂双分子层;贡穿于磷脂双分子层。
②种类:
a.有的与糖类结合,形成糖被,有识别、保护、润滑等作用.b.有的起载体作用,参与主动运输过程,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有的是酶,起催化化学反应的作用。
3、特殊结构--糖被:
①位置:
细胞膜的外表.②本质:
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的糖蛋白。
③作用:
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关;在消化道和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的还有保护和润滑作用。
【详解】A、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细胞膜的功能取决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A正确;
B、构成细胞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构成膜的基本骨架,B错误;
C、多糖和蛋白质组成糖蛋白,进行细胞识别、保护和润滑等,C错误;
D、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D错误。
故选:
A。
17.人体某些白细胞可以吞噬病菌,而它们从来不吞食血液循环中自己正常的细胞。
这是细胞膜的哪些功能
A.与外界环境分开
B.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D.细胞膜的吞噬功能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细胞膜具有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提供酶的附着位点、细胞识别等功能。
人体某些白细胞可以吞噬病菌,而它们从来不吞噬血液循环中正常的细胞,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细胞识别”功能。
【详解】白细胞能够识别“自己”与“非己”成分的基础是细胞表面具有识别作用的糖蛋白,这体现了细胞膜能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功能。
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8.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主要是依靠细胞膜上的
A.纤维素B.脂质
C.多糖D.糖蛋白
【答案】D
【解析】
【分析】
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主要有三种方式:
(1)通过化学物质来传递信息;
(2)通过细胞膜直接接触传递信息;(3)通过细胞通道来传递信息,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
所以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不一定需要细胞膜上的糖蛋白。
【详解】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具有识别功能,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主要是依靠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9.有关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蛋白质的活性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有关
B.数量相同的5种氨基酸可以组成不同的多肽链
C.蛋白质的功能由氨基酸数目及空间结构决定的
D.氨基酸序列相同的多肽链可折叠成不同的空间结构
【答案】C
【解析】
【分析】
蛋白质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是由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以及多肽链盘曲折叠方式及其所形成的空间结构不同导致的。
【详解】A、蛋白质的结构决定蛋白质的功能,蛋白质的生物活性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有关,A正确;
B、蛋白质结构多样性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有关,数量相同的5种氨基酸可以组成不同的多肽链,B正确;
C、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以及肽链的空间结构决定蛋白质的结构,蛋白质的结构决定功能,C错误;
D、氨基酸序列相同的多肽链可折叠成不同的空间结构,D正确。
故选C。
20.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分子在催化反应完成后立即被降解成氨基酸
B.酶提供了反应过程所必须的活化能
C.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
D.随着温度降低,酶促反应的活化能下降
【答案】C
【解析】
【分析】
1、酶是由活细胞合成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
2、酶促反应的原理:
酶能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3、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主要有:
温度、pH、底物浓度和酶浓度。
【详解】A、酶分子在催化反应完成后质和量不变,可以反复利用,A错误;
B、酶作用的原理是降低了反应过程所需要的活化能,B错误;
C、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例如酶的本质绝大多数是蛋白质,能被蛋白酶水解,C正确;
D、随着温度降低,酶活性降低,但酶促反应的活化能不变,D错误。
故选C。
21.下列关于生物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细胞内的核酸才是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
B.分子大小相同、碱基含量相同的核酸分子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一定相同
C.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以DNA为遗传物质,病毒以RNA为遗传物质
D.大肠杆菌体内既有DNA,又有RNA,但以DNA作为遗传物质
【答案】D
【解析】
【分析】
细胞类生物都含有两种核酸,即DNA和RNA,而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含有一种核酸,即DNA或RNA。
DNA是由两条链反向平行构成的双螺旋结构,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列在DNA分子的外侧,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而碱基之间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排列在DNA分子的内侧。
【详解】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病毒的核酸也是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A错误;
B、遗传信息是指核酸分子中的碱基排列顺序,所以分子大小相同、碱基含量相同的核酸分子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不一定相同,B错误;
C、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以DNA为遗传物质,病毒以DNA或RNA为遗传物质,C错误;
D、大肠杆菌体内既有DNA,又有RNA,但以DNA作为遗传物质,D正确。
故选D。
22.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一种RNA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那么在人类患者、鼠类、汉坦病毒这几种生物体内,碱基种类及组成遗传物质的核苷酸种类数依次是
A.8、5、4和8、8、4
B.5、5、4和8、4、4
C.5、5、4和4、4、4
D.5、4、4和8、4、8
【答案】C
【解析】
人类患者和鼠类均为真核生物,其碱基种类有5种,即A、T、G、C、U,遗传物质都是DNA,所以构成遗传物质的核苷酸种类只有4种;汉坦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在它体内只有一种核酸,也就是说它的遗传物质RNA,其碱基种类和遗传物质的核苷酸种类都是4种,故选C。
【考点定位】核酸的分子组成
【名师点睛】
(1)只有DNA(或RNA)的生物:
病毒。
4种碱基:
A、G、T、C(或A、G、U、C)1种磷酸4种核苷酸1种五碳糖:
脱氧核糖(或核糖);
(2)同时含有DNA和RNA的生物: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5种碱基A、G、T、C、U1种磷酸2种五碳糖:
脱氧核糖、核糖8种核苷酸。
23.关于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mRNA、tRNA、rRNA都能参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B.DNA和蛋白质是染色体和T2噬菌体的组成成分
C.人体的血浆蛋白质对于维持血浆渗透压有作用
D.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不能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
【答案】D
【解析】
【分析】
rRNA是核糖体的组成成分,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mRNA是翻译的模板,tRNA是转运氨基酸的工具。
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既可以在细胞内起作用,又可以在细胞外起作用。
【详解】A、蛋白质合成过程中,mRNA是翻译的模板,tRNA识别并转运氨基酸,rRNA是蛋白质合成场所核糖体的组成成分,蛋白质合成需要这三种RNA的共同参与,A正确;
B、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T2噬菌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B正确;
C、人体的血浆渗透压主要靠无机盐和蛋白质来维持,C正确;
D、细胞核内DNA分子的复制需要DNA聚合酶,转录需要RNA聚合酶,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都是在细胞质中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二者都是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参与DNA分子的复制和转录的,即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能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D错误。
故选D。
24.分析HIV的化学组成,得到下图所示组成关系,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a→A的过程在HIV的核糖体上完成的同时有水的产生
B.B彻底水解可产生磷酸、核糖和A、G、T、C四种碱基
C.a与a之间通过“—NG—COOH—”相连接
D.大分子B既可以携带也可以储存HIV的遗传信息
【答案】D
【解析】
【分析】
HIV病毒是RNA病毒,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RNA,RNA的组成元素为C、H、O、N、P,因此图中的大分子B是RNA,大分子A是蛋白质,故小分子a是氨基酸,小分子b是核糖核苷酸。
【详解】A、HIV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HIV蛋白质是由氨基酸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脱水缩合形成的,A错误;
B、RNA中含有碱基U,不含有碱基T,因此RNA彻底水的产物是磷酸、核糖和A、G、U、C四种碱基,B错误;
C、氨基酸之间通过肽键结构连接,肽键的结构式是-CO-NH-,C错误;
D、HIV是RNA病毒,遗传信息存在于RNA中,即图中的B物质,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蛋白质和核酸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5.下列关于细胞膜成分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胆固醇最丰富
B.细胞膜含有糖脂和糖蛋白
C.从根本上讲生物膜的特定功能由膜蛋白决定
D.变形虫和草履虫的细胞膜基本组成成分不同
【答案】B
【解析】
【分析】
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脂质中主要是磷脂,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在细胞膜的外侧,有的蛋白质与多糖形成糖蛋白;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细胞的功能复杂程度与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功能越复杂的细胞,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