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技术1土方工程.ppt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640807 上传时间:2022-11-04 格式:PPT 页数:129 大小:3.8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施工技术1土方工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9页
建筑施工技术1土方工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9页
建筑施工技术1土方工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9页
建筑施工技术1土方工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29页
建筑施工技术1土方工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施工技术1土方工程.ppt

《建筑施工技术1土方工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施工技术1土方工程.ppt(1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施工技术1土方工程.ppt

11土方工程土方工程主主要要内内容容:

土的分类及工程性质、土方量计算、施工辅助工作、土方机械化施工及土方工程质量验收;学学习习重重点点:

土的工程性质及其对施工的影响,土壁支护与边坡,以及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

学习要求学习要求:

v了解土的分类和现场鉴别土的种类;v掌握基坑(槽)、场地平整土石方工程量的计算方法;v了解土壁塌方和发生流砂现象的原因及防止方法;v熟悉常用土方施工机械的特点、性能、适用范围及提高生产率的方法;v掌握回填土施工方法及质量检验标准。

1.1土的分类及工程性质土的分类及工程性质1.2土方量计算土方量计算1.3施工准备与辅助工作施工准备与辅助工作1.5基坑基坑(槽槽)施工施工1.4土方机械化施工土方机械化施工1.6填土与压实填土与压实1.7地基局部处理地基局部处理1.8质量标准及安全技术质量标准及安全技术本章作业本章作业EndEnd本本章章内内容容按土开挖的难易程度将土分为:

松软土、普通土、坚土、砂砾坚土、软石、次坚石、坚石、特坚硬石等八类。

v松土和普通土可直接用铁锹开挖,或用铲运机、推土机、挖土机施工;v坚土、砂砾坚土和软石要用镐、撬棍开挖,或预先松土,部分用爆破的方法施工;v次坚石、坚石和特坚硬石一般要用爆破方法施工。

土的工程分类与现场鉴别方法见表见表1.1所示所示。

1.11.1土的分类及工程性质土的分类及工程性质11.1.1.1.1土的分类与鉴别土的分类与鉴别表表1.1土的工程分类与现场鉴别方法土的工程分类与现场鉴别方法土的分类土的名称可松性系数现场鉴别方法KSKs一类土(松软土)砂,亚砂土,冲积砂土层,种植土,泥炭(淤泥)1.081.171.011.03能用锹、锄头挖掘二类土(普通土)亚粘土,潮湿的黄土,夹有碎石、卵石的砂,种植土,填筑土及亚砂土1.141.281.021.05用锹、锄头挖掘,少许用镐翻松三类土(坚土)软及中等密实粘土,重亚粘土,粗砾石,干黄土及含碎石、卵石的黄土、亚粘土,压实的填筑土1.241.301.041.07要用镐,少许用锹、锄头挖掘,部分用撬棍四类土(砂砾坚土)重粘土及含碎石、卵石的粘土,粗卵石,密实的黄土,天然级配砂石,软泥灰岩及蛋白石1.261.321.061.09整个用镐、撬棍,然后用锹挖掘,部分用楔子及大锤土的分类土的名称可松性系数现场鉴别方法KSKs五类土(软石)硬石炭纪粘土,中等密实的页岩、泥灰岩、白垩土,胶结不紧的砾岩,软的石炭岩1.301.451.101.20用镐或撬棍、大锤挖掘,部分使用爆破方法六类土(次坚石)泥岩,砂岩,砾岩,坚实的页岩,泥灰岩,密实的石灰岩,风化花岗岩,片麻岩1.301.451.101.20用爆破方法开挖,部分用风镐七类土(坚石)大理岩,辉绿岩,玢岩,粗、中粒花岗岩,坚实的白云岩、砂岩、砾岩、片麻岩、石灰岩,风化痕迹的安山岩、玄武岩1.301.451.101.20用爆破方法开挖八类土(特坚硬石)安山岩,玄武岩,花岗片麻岩,坚实的细粒花岗岩、闪长岩、石英岩、辉长岩、辉绿岩、玢岩1.451.501.201.30用爆破方法开挖土的含水量土的含水量:

土中水的质量与固体颗粒质量之比的百分率。

1.1.21.1.2土的工程性质土的工程性质1.1.2.11.1.2.1土的含水量土的含水量式中:

m湿含水状态土的质量,kg;m干烘干后土的质量,kg;mW土中水的质量,kg;mS固体颗粒的质量,kg。

土的含水量随气候条件、雨雪和地下水的影响而变化,对土方边坡的稳定性及填方密实程度有直接的影响。

(1.1)土土的的天天然然密密度度:

在天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土的质量。

它与土的密实程度和含水量有关。

土的天然密度按下式计算:

1.1.2.21.1.2.2土的天然密度和干密土的天然密度和干密式中土的天然密度,kg/m3;m土的总质量,kg;V土的体积,m3。

(1.2)干密度干密度:

土的固体颗粒质量与总体积的比值,用下式表示:

式中d土的干密度,kg/m3;mS固体颗粒质量,kg;V土的体积,m3。

在一定程度上,土的干密度反映了土的颗粒排列紧密程度。

土的干密度愈大,表示土愈密实。

土的密实程度主要通过检验填方土的干密度和含水量来控制。

(1.3)1.1.2.31.1.2.3土的可松性系数土的可松性系数土土的的可可松松性性:

天然土经开挖后,其体积因松散而增加,虽经振动夯实,仍然不能完全复原,土的这种性质称为土的可松性。

土的可松性用可松性系数可松性系数表示,即式中KS、KS土的最初、最终可松性系数;V1土在天然状态下的体积,m3;V2土挖出后在松散状态下的体积,m3;V3土经压(夯)实后的体积,m3。

(1.4)(1.5)土的最初可松性系数KS是计算车辆装运土方体积及挖土机械的主要参数;土的最终可松性系数是计算填方所需挖土工程量的主要参数,各类土的可松性系数见见表表1.1所示所示。

1.1.2.41.1.2.4土的渗透性土的渗透性土土的的渗渗透透性性:

指土体被水透过的性质。

土的渗透性用渗透系数表示。

渗渗透透系系数数:

表示单位时间内水穿透土层的能力,以m/d表示;它同土的颗粒级配、密实程度等有关,是人工降低地下水位及选择各类井点的主要参数。

土的渗透系数见见表表1.2所示所示。

表1.2土的渗透系数参考表土的名称渗透系数(m/d)土的名称渗透系数(m/d)粘土0.005中砂5.0020.00亚粘土0.0050.10均质中砂3550轻亚粘土0.100.50粗砂2050黄土0.250.50圆砾石50100粉砂0.501.00卵石100500细砂1.005.001.21.2土土方方计计算算11.2.1.2.1基坑与基槽土方量计算基坑与基槽土方量计算基基坑坑土土方方量量可按立体几何中拟柱体(由两个平行的平面作底的一种多面体)体积公式计算(图图1.1.1)。

即式中H基坑深度,m;A1、A2基坑上、下底的面积,m2;A0基坑中截面的面积,m2。

(1.6)基槽土方量计算可沿长度方向分段计算(图图1.2):

式中V1第一段的土方量,m3;L1第一段的长度,m。

将各段土方量相加即得总土方量:

(1.7)(1.8)11.2.2.2.2场地平整土方计算场地平整土方计算对于在地形起伏的山区、丘陵地带修建较大厂房、体育场、车站等占地广阔工程的平整场地,主要是削凸填凹,移挖方作填方,将自然地面改造平整为场地设计要求的平面。

场地挖填土方量计算有方格网法和横截面法两种。

横截面法是将要计算的场地划分成若干横截面后,用横截面计算公式逐段计算,最后将逐段计算结果汇总。

横截面法计算精度较低,可用于地形起伏变化较大地区。

对于地形较平坦地区,一般采用方格网法。

方格网法计算场地平整土方量步骤为:

(1)读识方格网图方格网图由设计单位(一般在1/500的地形图上)将场地划分为边长a=1040m的若干方格,与测量的纵横坐标相对应,在各方格角点规定的位置上标注角点的自然地面标高(H)和设计标高(Hn),如如图图1.31.3所示所示。

(2)计算场地各个角点的施工高度施工高度为角点设计地面标高与自然地面标高之差,是以角点设计标高为基准的挖方或填方的施工高度。

各方格角点的施工高度按下式计算:

式中hn角点施工高度即填挖高度(以“+”为填,“-”为挖),m;n方格的角点编号(自然数列1,2,3,n)。

(1.9)(3)计算“零点”位置,确定零线方格边线一端施工高程为“+”,若另一端为“-”,则沿其边线必然有一不挖不填的点,即为“零点”(图图1.4)1.4)。

零点位置按下式计算:

式中x1、x2角点至零点的距离,m;h1、h2相邻两角点的施工高度(均用绝对值),m;a方格网的边长,m。

(1.10)确定零点的办法也可以用图解法,如如图图1.51.5所示。

方法是用尺在各角点上标出挖填施工高度相应比例,用尺相连,与方格相交点即为零点位置。

将相邻的零点连接起来,即为零线。

它是确定方格中挖方与填方的分界线。

(4)计算方格土方工程量按方格底面积图形和表表1.31.3所列计算公式,逐格计算每个方格内的挖方量或填方量。

(5)边坡土方量计算场地的挖方区和填方区的边沿都需要做成边坡,以保证挖方土壁和填方区的稳定。

边坡的土方量可以划分成两种近似的几何形体进行计算,一种为三角棱锥体(图图1.61.6中、),另一种为三角棱柱体(图图1.61.6中)。

表1.3常用方格网点计算公式项目图式计算公式一点填方或挖方(三角形)两点填方或挖方(梯形)三点填方或挖方(五角形)四点填方或挖方(正方形)A三角棱锥体边坡体积式中l1边坡的长度;A1边坡的端面积;h2角点的挖土高度;m边坡的坡度系数,m=宽/高。

(1.11)B三角棱柱体边坡体积两端横断面面积相差很大的情况下,边坡体积式中l4边坡的长度;A1、A2、A0边坡两端及中部横断面面积。

CC计算土方总量将挖方区(或填方区)所有方格计算的土方量和边坡土方量汇总,即得该场地挖方和填方的总土方量。

(1.12)(1.13)【例1.1】某建筑场地方格网如如图图1.71.7所所示示,方格边长为20m20m,填方区边坡坡度系数为1.0,挖方区边坡坡度系数为0.5,试用公式法计算挖方和填方的总土方量。

【解】

(1)根据所给方格网各角点的地面设计标高和自然标高,计算结果列于图图1.81.8中。

由公式1.91.9得:

h1=251.50-251.40=0.10h2=251.44-251.25=0.19h3=251.38-250.85=0.53h4=251.32-250.60=0.72h5=251.56-251.90=-0.34h6=251.50-251.60=-0.10h7=251.44-251.28=0.16h8=251.38-250.95=0.43h9=251.62-252.45=-0.83h10=251.56-252.00=-0.44h11=251.50-251.70=-0.20h12=251.46-251.40=0.06

(2)计算零点位置。

从图图1.81.8中可知,15、26、67、711、1112五条方格边两端的施工高度符号不同,说明此方格边上有零点存在。

由公式1.10求得:

15线x1=4.55(m)26线x1=13.10(m)67线x1=7.69(m)711线x1=8.89(m)1112线x1=15.38(m)将各零点标于图上,并将相邻的零点连接起来,即得零线位置,如如图图1.8。

(3)计算方格土方量。

方格、底面为正方形,土方量为:

V(+)=202/4(0.53+0.72+0.16+0.43)=184(m3)V(-)=202/4(0.34+0.10+0.83+0.44)=171(m3)方格底面为两个梯形,土方量为:

V(+)=20/8(4.55+13.10)(0.10+0.19)=12.80(m3)V(-)=20/8(15.45+6.90)(0.34+0.10)=24.59(m3)方格、底面为三边形和五边形,土方量为:

V(+)=65.73(m3)V(-)=0.88(m3)V(+)=2.92(m3)V(-)=51.10(m3)V(+)=40.89(m3)V(-)=5.70(m3)方格网总填方量:

V(+)=184+12.80+65.73+2.92+40.89=306.34(m3)方格网总挖方量:

V(-)=171+24.59+0.88+51.10+5.70=253.26(m3)(4)边坡土方量计算。

如如图图1.91.9,、按三角棱柱体计算外,其余均按三角棱锥体计算,依式1.11、1.12可得:

V(+)=0.003(m3)V(+)=V(+)=0.0001(m3)V(+)=5.22(m3)V(+)=V(+)=0.06(m3)V(+)=7.93(m3)V(+)=V(+)=0.01(m3)V=0.01(m3)V11=2.03(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材料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