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角公式汇总.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406679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5.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倍角公式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倍角公式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倍角公式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倍角公式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倍角公式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倍角公式汇总.docx

《倍角公式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倍角公式汇总.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倍角公式汇总.docx

倍角公式汇总

倍角公式

北京二十二中学李向东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导出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2.使学生能够正确运用二倍角公式化简三角函数式,求某些角的三角函数值,证明三角恒等式,并推导三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3.通过以上公式的推导,学生能够了解各公式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培养学生推导公式的能力及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是二倍角公式的推导、记忆及成立的条件.教学难点是灵活理解“二倍角”的含义,并熟练地解决有关问题.

教学过程设计

师:

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有几个非常重要的公式,请同学们回忆一下.

生:

sin(a?

+=sina•cosj0+cosct•

sinfo:

-^)=sino:

*cos^-cosot•si面.

+=cosa•smoj*sin^.

COS(a-8)—COSO!

*COSjS+S111Q*Si面.

tana+tanA

tan(Q+B)=.

1-tance*tan^

tana-tan^

tan(a~ff)=t,

1+tana**

师:

说得很准确.上面这几个公式随着我们学习的深入,大家会愈发体会到它们的重要性,因为它们是本章各类公式的基础.这章公式虽然较多,但只要掌握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就能既快又准地记住.以上六个公式的内在联系可以用下表来表示:

(教师在画上表图时,一定要强调公式成立的条件,对不能用公式的问题要转化用其它方法解决,例如诱导公式等.)

师:

下面请同学们共同思考一个问题,如何用sina,cosa,tana来表示sin2a,cos2a,tan2a?

生:

可以利用前面学过的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当两个角相等,即a=。

时,问题就解决了,例如:

sin2a=sin(也+a)=sin也-cosa+cosa-sin也=2sin也-cosa.

师:

想得非常好.这正是老师多次向同学们强调的学好数学的八字方针,即“联想、

对比、转化、应用”.在这个题目中的具体应用.这正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三角函数中很重要的一节的内容——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

(教师板书课题,并请另一位学生叙述二倍角正弦、余弦、正切公式,用红粉笔写在黑板上.)

S2a:

sin2a=2sina-cosa.

C2a:

cos2a=cos2a-sin2

…c2tatLO!

:

tan2°=5-

师:

由推导过程可知,二倍角的三角函数公式是两角和的三角函数公式的特殊情况,大家在记忆时应注意公式间的联系.另外,由同角的三角函数关系sin2a+cos2a=1,公

式C2a又可以变形为:

cos2a=2cos2a—1

2

或cos2a=1—2sin

(要求学生在笔记本上推导过程.)

师:

有了这组二倍角三角函数公式,我们是否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应用呢?

生:

不行.还应考虑公式成立的条件.

师:

非常好.我们在前面的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中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请同学们联想前面的知识,讨论一下二倍角三角函数公式成立的条件.(这也是本节的教

学重点.)

(给些时间请学生讨论,得结论.)

生:

在二倍角的正弦和余弦公式中,角a没有限制,即a为任意角.但在二倍角

正切公式中,只有当。

£曰且5,:

+虻兀和a尹f+丸,既Z时,公式才能成立,否则公式不成立一

师:

你能阐述一下你的理由吗?

生^当CL=—+kTTfkCZ时,tanCl是不存在的】同理‘当口=云+万卜兀,止

€Z时,tan2a是不存在的.因此以上两种情况均不能使用二倍角正切公式.

师:

说得非常好.想得全面,说得充分.但我还有一个问题希望同学们帮助解决,

无"I=_弥

即:

当a=-4-^k7T,时,tan2a不存在自不必说;而当a=-+kHsk£z

时,tana不存在,但tan2a是存在的,刚才同学说不能用二倍角正切公式解决,那又如何处理呢?

生:

这种情况,可以改用诱导公式

%tan2CL=tan2(—+k兀)=tan(兀+2k兀)=tan兀=0.

师:

考虑问题要周全,处理问题要讲究方法,要学会作多面手,善于运用所学的知识,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通过我们的讨论,使二倍角公式趋于完善,大家运用起来得心应手,请大家将二倍角三角函数公式成立的条件写在公式后面.

(教师用红粉笔写在黑板上.)

师:

在同学们熟悉了二倍角公式的基础上,我还有几点说明希望同学们注意.

第一,公式是用单角三角函数来表达二倍角的三角函数.

第二,要灵活理解“二倍角”的含义.二倍角公式不仅限于

2a是a的二倍的形

式,其它如4Q是2。

的二倍,:

是普的二倍,3。

是菖的二倍等,所以这些均可以

应用二倍角公式.

mi,a?

a

例sin^=2an—cos—+

aa.2a

cos—=cos——sin—

244

=2cos—一1

A

=1-2霜?

4

at

a汕*

七=一无

1-tan3—

6

第三,一般情况下sin2a才2sina,当且仅当a=k兀,k€Z时,sin2a=2sina成立.同理,一般情况下,cos2a丰2cosa,tan2a丰2tana.我留一个课下思考题,请同学们研究在什么条件下它们才能成立.下面请同学们看投影.

(事先将例题在幻灯片上写好,这样节省时间,提高课堂密度.

例1不查表,求下列函数值:

(l)2sin67c30,*cos67°30^

W客2X

(2)cos--sin-

停1)

,小2tan22•罗(3\-tan322.5fl;

(4)nnl5s*cosl5';

25

(5)l-2sin3—

6

5

2tan—7c

1-tan—%

6

(可将⑴〜(3)作为第1组,请学生起立直接口答;(4)〜(6)作为第2组,在笔记本上写出求值过程.注意每一步均要体现运用公式的变形过程,不要跳步.)

(1)〜(3)题过程略,(4)〜(6)题学生做完后起立说,教师板书.)

师:

要熟悉二倍角公式,尤其是多种形式的两个角的倍数关系,还要注意公式的正用与反用,注意恒等变形.

生:

sinl5o*匚。

$侦=—(2血15。

*cosl5fl)=—sm3(T=—*—=—.22224

生:

第(5)题有两种方法:

解法1l-2sin3cos^%-cos(3w+^

633

25解法21-2an2—%=1-2an6

K1cos—=-

32

1-2,少=!

生:

第(6)题也有两种变形方法,

5

2tan—*

Wfei—

1-tan—

6

_5

2tan—7T雌2——二%冗1-—6

5

2tan7

1-tan—t

6

-x

_2tan—

6.冗伺=-tan—=-<3.r2兀3

1Tar/—

6

师:

上面两个题两位同学做得都很好,我们在做题时要讲究一题多解,多题一解,多解归一.要做到这些是很不容易的,要求大家在平时作业中,课堂练习中有意识地培养锻炼自己,这也是注重知识间联系,真正做到将知识融会贯通的一条重要途径.

师:

(板书)

 

5莒

例2己知ana=—,兀),求$m2Q,匚。

如。

,tan2CL之值-

师:

题目中对角济有范围限制,做题中应注意什么?

仅知sin济值,欲求二倍角正弦、余弦、正切,先需要知道什么?

请大家带着问题想一想.

生:

角a有范围限制,应考虑三角函数的符号;知道sina值,还需求出COSa,tana才能完成题目要求.

师:

你说我写.请全体同学看看他的解题过程,有问题可以指出来.

5x

生*因为皿a=而,住£(5,兀),所以

I-2-12

85。

=一sina=-—,

sinaf5

tanQ==

Cosa12

因此sin2a=2sina-cosa

512120

13七13?

169

cos2a=cosa;-sina

=(-凿_(&2=需,

2tana

tan2ct=—

1-tana

5

2•(—径)_12。

-y①

师:

首先肯定最终的结果是正确的.但过程有没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生:

我认为tan。

没有必要求出来.因为囱翌哄,这样可以简化求解过程cos2a

生:

我想cos2a=cos2a—sin2a,走这条路固然可以,但还是用cos2a=1—2sin2a

较好,这样使用已知的原始数据,减少了错误的可能性.

师:

两位同学说得非常好.答案正确是我们最低的要求,对自己标准要高一些,要精益求精,我们师生以此共勉吧!

我这里有一道证明题,请全体同学充分发挥你的聪明才智,战胜它,并力争一题多解.

师:

(板书)

例3饪明:

1+sinzp+cos2p

(给学生一些时间思考.)

师:

请大家想想,到现在为止,证明三角恒等式我们大致有几种方法?

生:

从复杂一端化向简单一端;两边化简,中间碰头;化切割为弦;还可以利用分析综合法解决.有时几种方法会同时使用.

师:

概括得很好.有没有补充?

生:

今天学习了二倍角公式,我认为可以化倍角为单角,这也是证明三角恒等式的一种方法.

sin2B+(1—cos20)

师:

非常好.他很善于运用所学的新知识,我们大家要向他学习.下面希望同学踊跃发言,把你的方法展示给大家.

牛.~fr—

泗2。

+(1&。

德日)

2sm^*cos8+(1—1+2sin28)

2sin8♦cos8+(1+2cos28T)_2sn^(cos0+sin

2cos0(cos0+sinff)

=tan8=右

生、我和前面同学的方法略有区别.

左sin2^+cos2+sin2^+an3&-cos30sin%+cos20+sin28+&-sin2d

_sin2M2sin'Ssin2&+2cosa32si(sin0+costf)2cos^(an8+cos6)

=tan8=右•

师:

两位同学在前期的化简方法不同,变形都很巧妙.同学们从中是否体会到了数字“T的妙用?

它在三角恒等式中一旦出现,在证明过程中就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今后的证题中,万万不要忽视它.

生:

老师,我对“1”的妙用深有体会,下面我说说我的证明过程.

(1+血2日)-cos25

(1+血2日)+cos2^

_(血%+cos36)+2sind•cosd-(cos36-an20)

(sina0+cos20)+2an@*+(cos36一an2

+cos?

)-(cos9+suiB)(cos&一sin&)

(戒nfi+cosfl)2+(cos&+sinS)(cos^-sin8)

(sinH++cos®+-cos0)

(sinH+cos0)(反口。

+cqsO+cos0-sin

(smB+cosS),2sind

(sin0+cos0)•2cos0

=tan9二右.

教师:

思路很清晰.以上几种方法大致遵循以下规律:

首先从复杂端化向简单端;第二,化倍角为单角,这是我们今天刚刚学习的;第三,证题中注意对数字的处理,尤其“T的妙用,还望同学们仔细体会.在这道题中通常用的几种方法大家都见到了,我想留一个思考题:

能够将右端的正切化成弦,再用分析法,能够证出该题.课下请同学们思考.倍角公式不限于二倍角,凡用单角的三角函数来表示的三倍角,四倍角等的三角恒等式,都叫做倍角公式.下面我们来试着推导三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师:

(板书)

例4

(1)用sin0表示sin30;

⑵用cos。

表示cos30.

(给一点时间让学生思考.)

师:

面对一道新题,怎么想?

从哪里入手?

怎么变形?

能否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它?

其实就是要学会“联想”,不要害怕因此而耽误时间,久而久之,你们倘若真正养成了会想问题的好习惯,你的数学水平,不,应该是整体各科的水平,就会上升一个大台阶,对你们将来步入社会,继续发展是大有好处的.

生:

可以将三倍角先转化成二倍角和单角,再将二倍角转化成单角,这样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师:

思路是对的,能否具体说一下?

生:

sin30=sin(20+0)

=sin20-cos。

+cos2。

-sin0

=2sin0-cos。

-cos。

+(1—2sin2e)-sin0.

(停顿.问他为什么用cos2。

=1-2sin2e,而不用另外两种形式.)

(续上)=2sin0-cos2e+sin0—2sin30

=2sin0(1—sin2e)+sin0—2sin30

=3sin0—4sin3e.

所以sin3。

=3sin0—4sin3e.

师:

推导得非常漂亮,每一步变形均很清楚,格式很标准.下面请一位同学上黑板推导三倍角的余弦公式.

生:

cos3。

=cos(20+0)

=cos20-cos0—sin20-sin0

=(2cos20—1)cos0—2sin20-cos0

=2cos39—cos。

—2(1—cos?

0)•cos9

=4cos30—3cose.

所以cos3。

=4cos3e—3cos0.

师:

推导正确.上面我们是由和角公式与二倍角公式结合使用,推出结论,哪位同学还有其它方法?

生:

老师,我只用了和角公式就直接推出来了,以三倍角正弦为例.

sin(a+3+y)

=sin[(a+3)+y]

=sin(a+(3)-cosy+cos(a+3),siny

=[sina-cos0+cosa-sin3]-cosy+[cosa-cos(3—sina-sin3]

-siny

=sina-cos3-cosy+cosa-sin3-cosy+cosa-cos3-sinY

—sina-sin。

-siny.

当a=3=Y=0时,即得:

sin30=sin0-cos20+sin0-cos20+sin0-cos20—sin30

=3sin0-cos20—sin30

=3sin0(1—sin2e)—sin30

=3sin0—4sin3e.

用此方法,同样可以推出三倍角余弦公式.

师:

刚才我发现有的同学在兴奋地点头,继而又微微摇头,有什么见解?

生:

方法2同样是一种推导方法,但与方法1比较,还是麻烦些,所以我认为,求

其它倍角公式时,还是把和角公式与倍角公式结合起来用比较简便.

师:

说得很有道理.我们要力争对每种方法作深入的探讨,这样将加深对题目本质的理解,加深对每种解法本质的理解.加深对所用概念、公式和相互联系的理解.如果将这些解法相互比较,进行抽象,还会在方法上有所创造,提高解题能力,那就更有价值了.

师:

(板书).用tan0表示tan30.

这个作为思考题,同学们回家推导一下.我们回顾一下所学过的内容.

Sg

以"代臼

%

E=0(

Sa缶

**■

相除相除相除

 

T一以"代0

—*

(在复习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的表图上,扩充倍角公式,使学生认清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作业:

课本P219练习第3,4,5,7题.

补充:

不查表,用倍角公式求sin18°的值.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这份教案写的是倍角公式一堂课的实录,以问答的形式,详细地叙述出来.如果只是为了自己教学,我想,只要记下教学过程即可:

1.复习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

2.引入并推导二倍角公式及其变形.

3.讨论二倍角公式成立的条件.

4.强调灵活理解二倍角的含义.

5.例1、例2是熟悉公式,强调书写格式.

6.例3、例4是强调一题多解,从而上升至类比和化归的思想.

7.小结,作业.

我为什么要采取上面几个环节呢?

目前数学教材是从少数公理、定理出发,通过演绎,将知识展开.于是过程1,3,4可省略,直接给出二倍角公式,继而大量练题.教材总是把知识和方法用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新旧知识的衔接点直接给出,学生只要记住公式就行.因此这种做法的优点是直截了当,节约时间;缺点是学生缺乏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把知识或方法不是作为“过程”,而是作为“结果”直接抛给学

生,长此以往,越“抛”越多,学生头脑中很难形成一个有效的认识结构.反之,插入环节1,3,4,使学生真正掌握二倍角公式的本质,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就为今后继续学习三角公式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为构造全章三角公式的内在联系图创造了条件,这也是学好这部分知识的关键.

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一上课开始,到推导公式,几道例题始终把解决问题的机会留给学生.在每一部分又分别强调学法指导,一题多解,善于联想,举一反三,善于总结,整个教学过程又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使得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十分融洽.学生不会因为感到枯燥而厌学,反而会全身心地

投入到课堂上,我们的教学目的也就达到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