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0.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404914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XX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XX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XX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XX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XX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XX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0.docx

《20XX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XX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0.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XX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0.docx

20XX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0

20XX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一: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二)、数学思考方面

1、使学生在认识乘法、除法的含义以及编制乘法口诀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对100以内数的认识,发展数感和初步的抽象思维。

2、使学生在认识图形、测量长度、确定位置、辨别方向、观察物体等活动中,进一步感受简单平面图形的特征,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实际长度的表象,学会用合适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

3、使学生在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统计的意义合作用。

4、使学生在用乘法口诀计算相应的除法,用表内乘除法计算简单的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长度测量、估计物体的长度,根据统计结果提出或回答简单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三)、解决问题方面

1、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联系学过的实际计算、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的知识和方法丛生活中提出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2、使学生在用学过的乘除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借据摆学具、画图形等方法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

3、使学生在拼图形、测量长度、描述物体的位置和方向、观察物体以及简单的调查等活动中,进一步学会与同伴合作,学会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合作法。

4、使学生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方法,并在交流中更清楚地认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参与编制口诀、观察和发现平面图形的特征、测量物体或线段的长度、确定物体位置方向,增强数学的好奇心。

2、使学生在用学过的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测量估计物体的长度、描述物体简的位置关系,感受数学活动过程的探索性和数学思考的合理性。

3、使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和帮助下,主动克服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初步养成发现错误及时改正的良好习惯。

二、情况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又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了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我教的两个班都是我一年级升上来的班级,所以对于学生在各方面很了解,在开学初我就感觉到他们对数学学习的高涨热情。

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想更多地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方法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

不光凭经验,过去怎样提,现在也怎样提;也不能搬课本,凡是课本上的有的内容,都作统一的教学要求,而应该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

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

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

在学习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4、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还诮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5、要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

6、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7、要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觉得扎实。

8、要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四、教学进度

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二年级数学(上)教学进度表

篇二:

20XX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香隅小学202班许曌君

一、指导思想

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二、学情分析

在经过了一学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

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

但是对于计算还是会出现个别偏慢,易出错等粗心问题.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依赖心理,畏难情绪。

这个学期我应该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思维的发展、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100以内的加减法(三),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有趣的七巧板,表内乘法

(一)和

(二),表内除法

(一)和

(二),厘米和米,我们身体上的“尺”,观察物体和期末复习。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初步认识四边形和平行四边形,在折、剪、拼的活动中感受相关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

3、知道乘法、除法的含义,学会表内乘法、除法的计算以及乘法、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与相除。

4、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二)数学思考方面

通过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事例,让学生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问题,向学生渗透简单排列与组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7、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教学措施

1、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法渗透。

教师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3、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重视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4、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努力将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

激发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5、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

6、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7、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觉得扎实。

8、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篇三:

20XX新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梅垛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有:

100以内加、减法笔算,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和除法,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以及实践活动课有趣的七巧板和我们身上的“尺”等。

本册实验教材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

本册教材共安排了8个单元,教学内容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和“综合与实践”三个部分。

数与代数部分:

一共安排了4个单元,包括《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表内乘法

(一)》、《表内除法

(一)》和《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

(二)》。

1.《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

主要教学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两步计算式题,以及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由于学生在一年级已接触过这类口算,对此类式题的运算顺序已基本掌握,因此,教材直接引入有关的计算问题,激活学生的已有认识,引导学生自觉实现知识的主动迁移,并为学生自主探索和选择计算方法提供足够的空间,形成计算技能,发展运算能力。

教材安排的实际问题都是两个数量相比较的加、减法问题,相较于一年级遇到的整体与部分的加、减法问题,数量关系较隐蔽,与加、减法的契合程度较低,因此教材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探寻解决的方法,并联系加、减法运算的含义以及生活经验理解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正确计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难点是根据算式的特点合理、灵活地选择笔算和口算方法,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2.《表内乘法

(一)》:

主要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和1~6的乘法口诀,这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也是进一步学习7~9的乘法口诀和表内除法的重要基础。

同时,学生对四则运算的学习从加、减法到乘法,是认知过程中一次重要的飞跃。

因此,学生须正确理解和掌握乘法的含义,熟记1~6的乘法口诀,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材突出几个相同加数连加,为认识乘法含义造就生长点,进而感知乘法的含义,在比较中感受乘法与加法的联系与区别。

在进行乘法口诀教学时,教材没有把现成的乘法口诀教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参与到编乘法口诀的活动中,亲历编乘法口诀的过程,逐步学会编乘法口诀的方法,帮助学生加深对乘法含义的理解,提高数学学习的能力。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

理解乘法的含义;熟记1~6的乘法口诀,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相应的口算;理解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是:

理解乘法的含义;4和6的乘法口诀。

3.《表内除法

(一)》:

主要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和用1~6的乘法口诀求商,还安排了与平均分有关的简单除法实际问题。

通过学习,可以进一步完善学生对四则运算的认识,积累对数量关系的认识,为后继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于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除法概念的内涵比较丰富。

学生不但要理解平均分的含义,还要学会“把一些物体每几个一分

地分”和“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的方法。

在学习用口诀求商时,不但要理解“为什么可以用乘法口诀求商”,还要熟练掌握用口诀求商的方法。

因此,理解除法的含义和用口诀求商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而认识并学会平均分又是学习除法的逻辑前提,因此,教材首先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和比较的活动中知道什么是平均分,在此基础上将解决平均分问题的数学方法加以提炼,形成除法算式,使学生逐步理解除法的含义,感受乘、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完善和提升原有的认识。

4.《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

(二)》:

是在学生已经掌握1~6的乘法口诀和相应除法,且已基本掌握编乘法口诀和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除法计算的方法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因此教材采用了乘法和除法交替安排的方式,创设了吸引学生自主探索7~9的乘法口诀、积极参与编制乘法口诀的活动情境,还设计多种有趣的练习形式,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体验、理解并熟练记忆乘法口诀,进一步掌握表内乘、除法。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

编制7、8、9的乘法口诀,学会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表内乘、除法计算;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乘、除法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是:

熟记乘法口诀。

教学的关键是:

理解乘法口诀的来源,理解相邻两句乘法口诀之间的联系。

图形与几何部分:

一共安排了3个单元,包括《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厘米和米》和《观察物体》。

1.《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

是在学生直观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常见平面图形的基础上,以“边”为切入口,通过观察与交流,教学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的初步认识,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丰富对平面图形的认识,初步感知平面图

形之间的联系,积累认识平面图形的学习经验丰富,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认识四边形和平行四边形,教学难点是在折、剪、拼、移等活动中感受相关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

2.《厘米和米》:

主要教学线段的初步认识、认识厘米和米,以及用厘米和米作单位测量长度。

教材十分重视注意呈现知识的过程,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建立相关的概念,并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通过看、比、找、量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表象,还注重培养学生实际测量和估计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长度、面积和体积等图形与几何部分的内容打好基础。

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认识线段,初步感知线段的基本特征,建立正确而清晰的表象;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

难点是建立正确的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测量和估计线段或物体的长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