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研究成果应为基础教育服务.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395910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研究成果应为基础教育服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心理学研究成果应为基础教育服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心理学研究成果应为基础教育服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心理学研究成果应为基础教育服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心理学研究成果应为基础教育服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学研究成果应为基础教育服务.docx

《心理学研究成果应为基础教育服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研究成果应为基础教育服务.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理学研究成果应为基础教育服务.docx

心理学研究成果应为基础教育服务

心理学研究成果应为基础教育服务

  心理学该如何发展?

发展方向在哪儿?

这是每个心理学工作者十分关心的问题。

本刊就相关问题专访了中小学心理健康自助仪研制者俞国良教授。

他认为,心理学要有发展前途,关键是要为社会作出更多贡献。

心理学有多大的生存空间,多大的发展规模,社会在多大程度上认可它,取决于其为社会生活提供了多少服务,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提供了多少服务。

换句话说,社会需要是心理学发展的原动力,解决一些社会问题,解决一些现实问题,能够为社会现实服务,本身就是心理学研究内容的一个方面,同时,也是心理学研究项目的来源或者研究选题的来源。

  心理学研究要为基础教育服务,应该体现在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范式。

我们要根据现实中的问题,根据基础教育中的问题进行心理学研究。

心理学也会成为社会发展,推动素质教育的间接生产力。

作为心理学研究工作者,应该主动把研究成果转化为为社会服务的产品。

心理学研究为社会发展服务,这是心理学研究的发展方向,脱离社会的、经验式的心理学研究是没有发展前途的。

心理学研究成果一旦走出书斋,融入到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将会“风光无限”。

  

  一、十年研究硕果累累

  

  1.课题项目为研究提供了支撑

  1996年以来,俞国良教授承担了5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都和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如家庭资源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影响,学习不良儿童信息加工的特点、机制及干预研究,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研究,学困生的元认知研究,学困生的自我意识情绪的研究。

这些研究项目的成果支撑着基础研究,也支撑着课题组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思路、选题及发展方向。

1997年以来,他还承担了5个教育部项目,如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研究”,以及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国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研究”,特别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心理卫生对社会的影响及解决对策”,详细分析了幼儿、小学、中学生、中职生、大学生等心理行为问题及解决策略。

这些研究项目出了一批成果,也是在基础教育领域加以应用的理论基础。

  2.基础研究为主,兼顾基础应用研究

  俞国良教授非常重视心理学基础研究。

例如,他带领课题组编制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和《中职生心理健康量表》,并发表了相关论文20多篇,对量表的信度、效度等一些测量指标进行了研究。

这些量表从积极心理角度编制,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指导纲要》及《中等职业学生心理健康指导纲要》的要求完全吻合。

其实,从1996年俞国良教授就开始了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研究,最早有164道题,包括学习、人际关系、自我3个维度,1999年对1200名中小学生进行施测,修订了量表,结果表明量表效度良好,2002年增加社会适应维度,共150道题,对3000名被试进行了施测,2004年又对2030名被试进行施测,对量表进行了验证性因素分析,最后形成由114道题组成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结果表明,各分量表效度很好。

现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在北京市已经大规模应用,并效果良好。

可见,俞国良教授在心理健康领域一直在潜心研究,而长期研究中积累的成果又为其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中职生心理健康量表》2004年开始编制,对1000名被试进行施测,包括154道题,2004年12月,对量表进行修订,对1941名被试进行施测,包括学习、成长、生活、就职就业4个维度,125道题目,2005年再次进行修订,对1012名被试进行了施测,最终量表由116道题目组成。

《中职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工作在国内是首次进行,在此领域可以说有开创的意义。

这些量表和俞教授当时所做的一些工作密切相关,如他起草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指导纲要》,2004年主持了《中职生心理健康指导纲要》的编写工作,2008年在《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学大纲》国家标准的制定中,任编制组组长。

可以说,这些量表和他从事有关国家宏观政策的研究有密切关系。

  俞教授在注重心理健康领域的基础性研究的同时,基础应用研究更多。

十几年来主持编写了一系列具有操作性、可参考性的心理健康读本,如《中学生心理热线》、《心理知识丛书》、《素质教育中的1000个怎么办》、《中小学心理健康读本》、《中职生心理》等,同时还受云南、江西、贵州委托编写了心理健康教育地方教材。

从1999年到现在,参与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等国家课程标准的编制及审定,这些都为他开展心理健康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是进行心理学应用研究的基础。

  

  二、心理学研究如何与基础教育实践相联系

  

  1.现状

  现在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

我们向学生传递了知识,但是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学生厌学的比例还是比较大的,说到底,厌学问题、动机激发问题实际上就是心理健康问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心理学是教育科学的基础,没有心理学,教育就失去了支撑点和基础,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等与心理健康有密切联系,换言之,它们是要以心理健康为条件的。

如果按照美国精神病标准来划分,中国有1.3亿精神病者,其中1600万属于重症精神病。

这些不争的事实足以说明,社会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学校需要心理健康教育。

  从目前情况来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得并不乐观,虽然做了十几年,也只是有所进步,缺少政策性的硬性规定,关于心理健康的一些现实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造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无人做”、“不愿做”、“不会做”和“不真做”现象。

比如心理健康教师的编制、职称问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生存和职业发展问题不解决,将严重影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职业认同感,从而影响教师队伍的稳定与发展。

  2.自助是心理学研究与基础教育实践联系的出发点

  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还是用传统教学方法灌输给学生,即使搞一些相关活动,也是本着“居高临下”的态度,让学生受益,但是,俞国良教授认为心理健康工作的出发点应该是自助,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观性、主动性。

俞教授特别指出,在美国的时候他感觉美国加州的青少年很阳光,美国人非常重视青少年自身的独立和自主,可见,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非常重要,而我们强调课题灌输,甚至把成人的一些观点强加给了儿童。

因此,俞教授提出中国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应包括4个方面,即自助系统、教育系统、咨询系统和危机干预系统,其中自助系统是心理健康工作的基础,因为通过向学生灌输心理健康知识可以让他们知道相关内容,通过一些手段和方法可以让他们理解和明白,而通过参与活动,他们才能真正掌握,要让他们从自己的角度认识到自身的需要。

因此,心理学研究与基础教育相结合,关键要解放学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真正实现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

  

  三、心理健康自助仪的研发过程

  

  1.心理健康自助仪的研制背景

  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快速发展,使心理健康问题面临新挑战和新机遇。

特别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职业竞争不断加剧,生活压力成倍增加,多种心理应激源应接不暇。

有鉴于此,向全体公民,特别是儿童青少年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全体公民的心理健康水平,建构有利于身心健康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已成为一项建设和谐社会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课题。

正是在这种大的社会环境与背景下,俞国良教授研制了心理健康自助仪,目的是改变现有心理健康测评技术中的纸笔测验倾向,以及仅局限在实验室和心理学专业人士指导下才能测评,无法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以及采集个体心理健康动态数据的现状。

为了让心理健康测评的形式能适应中国社会特定发展阶段的个体发展需要,从而提出了一种基于自助模拟和自测模拟的心理健康自助服务系统,即综合运用计算机应用技术和心理学研究成果,在计算机内建立了一个能够快速有效完成个体心理健康水平测评,并使个体得到专业性辅导意见的自助服务系统。

  2.心理健康自助仪的内容

  心理健康自助仪研制的出发点:

一是要有趣,要贴近生活,形式活泼,有吸引力,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要有力,真正触到学生痛处,与其现实需要与困惑紧密结合;三是要有用,要简单,易于操作,能发挥作用;四是要有效,注重为其以后发展奠定基础。

心理健康自助仪包括心理健康自助系统、心理健康自测系统、心理健康综合评价系统、家校互动系统。

  心理健康自助系统包括心理健康课程或课件。

主要是自主研发的心理健康课程或心理健康课件软件系统,包括小学、初中、普高、职高和大学的心理健康课程,以及不同类型职业工作者(如教师、军人、职工、行政人员等)的心理健康课件,并以PPT方式或其他方式呈现。

向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他们能正确认识自己。

  心理健康自测系统包括心理健康自测和心理咨询,用于自测个体的心理状况,并对个体的心理状况进行记录、分析以及有的放矢地对个体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使他们能正确调控自己。

主要是自主研制的心理自测软件系统,如心理素质自测、自我认知自测、情绪智商自测、学习心理自测、大脑生理自测、人际关系自测、道德智商自测、恋爱心理自测和创新潜能自测等。

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各取所需。

根据不同的测量特质和测量结果,个体可以自助获得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

  心理健康综合评价系统主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个体的心理特点,以标准化的心理健康测量工具来评定该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并对相关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使他们能正确评价自己。

主要是自主研制的心理健康测量工具软件系统,包括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中职生心理健康量表、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教师心理健康量表等。

  家校互动系统是对前三个系统的统一,学校可以通过网络版软件,让学生以团体形式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学习,也可以对学生进行集体测评。

在测试过程中,学生看不到自己的测试成绩,更看不到其他同学的成绩;教师可以在后台调出学生的测试成绩,并根据测试结果与家长及时沟通,了解学生的困惑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

  3.心理健康自助仪的优点

  心理健康自助仪无论在外观还是在使用过程中,都有着显而易见的优点。

第一,针对性。

适用人群范围广,可以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有的放矢地提供心理健康自助评价服务,从而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第二,实效性。

这个心理健康自助仪简单自助,便于操作,适合不同年龄阶段个体的不同需要,有利于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教育;第三,主体性。

较好地限制了影响测量准确度的其他因素,同时具有学习、测试、评价的功能,使个体实现有效自助,解决现实问题,并提高其应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有利于个体及时调适自我;第四,普适性。

成本低,简单且易于操作,方便普及和应用推广;第五,时代性。

综合运用计算机应用技术和心理学研究成果,与时俱进,把心理学研究成果转化成了富有信息化时代特征的电子工具;第六,独特性。

心理健康的自助形式适合中国社会特定发展阶段的个体心理发展需要。

通过心理健康自助评价服务系统,可以有效破解当前我国心理健康工作的4个难题:

一是专业心理咨询师严重不足;二是社会需要与心理测评、心理咨询在费用、场地等方面的矛盾;三是一般人的心理行为问题在明显暴露环境下不愿向心理咨询师袒露;四是严格贯彻了心理测评与咨询中的伦理原则,很好地保护了个人隐私。

  4.心理健康自助仪的使用方法和特色

  心理健康自助仪是集自助、自测、自评为一体的3S服务系统,使用简单方便。

通过个体访问者对心理健康课程和课件的学习,或者对自我心理测评和心理健康指数评定的数据进行处理后,得出学习或测评结论X,并就测评结论X提供心理咨询模拟的场景Y,同时就进一步模拟咨询的效果指出指导性建议Z;个体访问者也可以直接就已知的结论X进行咨询,并得到指导性建议Z。

下面就自助评价服务系统的操作过程作一具体说明,在某次心理自助评价服务中,个体访问者如果仅仅是进行心理健康课程课件模拟学习,了解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那么,个体只要按照菜单提示的心理健康课程设置进行操作,找到相关的课程模拟或课件模拟内容进行学习即可。

个体访问者如果要进行心理测评和咨询模拟,可根据其本人的需要先从菜单中选取有关心理测评的量表进行测试,完成测试后确定提交,系统便会通过评定系统自动给出测评结论。

如果来访者在得到测评结果和结论后认为自己不需要进行心理咨询获得指导性意见,可以结束本次操作;如果访问者在得到测评结果后还想对结果或结论中提到的问题进行咨询模拟,即可以就相关问题进行咨询并得到指导意见。

如果访问者不需要进行自我心理测评和心理健康指数评定,只是想对已知的结果或某一特定问题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也可以通过菜单直接进入心理咨询模拟界面,得到相关的指导性建议或意见。

  

  四、全社会都应重视支持心理健康工作

  

  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各国政府和社会团体以及各级各类学校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强调助人自助和自我调适,来指导人们树立必要的心理健康意识和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有鉴于此,向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状况的测评,构建能促进全人类身心健康的成长环境和发展环境,这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众所周知,教育的最终目标在于不教,所以自我教育最重要。

心理健康教育应当使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缓解,使大多数学生学会心理调节方法,使全体学生的心理潜力和心理素质得到提高,幸福指数得到提升,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匹配,个体和谐统一。

  俞国良教授的心理健康自助系统的目的正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学会自我调适,最终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

心理健康自助系统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自我需要,自测系统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自我知觉、自我认识;综合评价系统是为了让学生自我行动、自我决定;家校互动系统是为了让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实现。

因此,心理健康自助系统为儿童青少年和全体公民提供有价值的心理健康信息,对增进人类心理健康过幸福和有尊严的生活,提高人口素质有重要意义。

  行政部门一定要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在政策、制度层面给予重视。

对于学校来说,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有软件,如学校的相关规定、督导等,还要有一些硬件设备,诸如活动室、心理咨询室、宣传栏等,并保证私密性。

心理健康自助仪是计算机一体机,包括计算机主机、全触摸屏显、全封闭外壳和防窥视挡板,外形美观实用、易于保护内部构造,适合在学校、企业、机关、公园等公共场所摆放。

俞教授表示可以和企业、基金会、社区合作,为西部贫困地区捐赠自己的发明,为各行各业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服务。

总之,他希望通过自己以及课题组的不懈努力能够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务实地推进一步,切实帮助到每一个个体。

  (责任编辑刘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