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综合检测卷3.docx
《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综合检测卷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综合检测卷3.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综合检测卷3
一、基础(20分)
阅读语段,完成下题
朝阳初升时,并未卷起一天火云,它的四周是一片浅玫瑰色的晨xī。
太阳,并不厉害,不像是在令人zhì息的干旱日子里那么炽热,也不是在暴风雨之前的那种暗紫色,却带着一种明亮而柔和的光芒,从一片狭长的云层后面地起来,露了面,然后就又进它周围淡淡的紫雾里去了。
1.根据拼音写汉字并给加点字注音。
(2分)
玫瑰( ) 晨xī( ) zhì( )息 炽( )热
2.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慢慢浮藏B、悄悄升藏
C、隐隐浮躲D、悄悄升躲
3.读下面语段,在横线上补写一个与划波浪线的句子句式相同、语意连贯的句子。
(2分)
善思则能“从无字句处读书”。
读沙漠,读出了它坦荡豪放的胸怀;读太阳,读出了它普照万物的无私;,。
综合性学习
八达岭长城几乎每一块砖上都刻有诸如“到此一游”的文字,故宫里的铜缸上被刻“到此一游”,美国自由女神像脚下也有中文“到此一游”……
5月24日有网友在微博上称自己在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浮雕上看到有人用中文刻上“×××到此一游”,该事件迅速引来网友关注与热议。
25日,被证实涂鸦文物的当事学生的家长向公众道歉,向埃及方面道歉。
4.某些国人喜欢在中外文化古迹上涂鸦,对此种行为,你有怎样的看法?
(2分)
5.如果你在这位学生身旁,发现他将要在神庙的浮雕上涂鸦,你如何劝阻他?
(2分)
6.默写。
(10分)
(1),长河落日圆。
(2)落日照大旗,。
(3)东方有的是,东方有的是
——出现了,到了,在这里了……
(4)一方的异彩,揭去了满天的睡意,唤醒了四隅的明霞——,
。
(5)远远的街灯明了,。
,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6)写出两句珍惜时间的古诗句:
, 。
二、阅读(50分)
(一)咏柳(5分)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绦(tāo):
丝带。
7.一、二两句中,诗人用“碧玉”“绿丝绦”,写出了早春杨柳的哪些特征?
(2分)
8.“二月春风似剪刀”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请你对这句诗作简要赏析。
(3分)
(二)日出(17分)
但是,我却看到了一次最雄伟、最瑰丽的日出景象。
不过,那既不是在高山之巅,也不是在大海之滨,而是从国外向祖国飞航的飞机飞临的万仞高空上。
现在想起,我还不能不为那奇幻的景色而惊异。
是在我没有一点准备、一丝预料的时刻,宇宙便把它那无与伦比的光华、丰采,全部展现在我的眼前了。
当飞机起飞时,下面还是黑沉沉的浓夜,上空却已游动着一线微明,它如同一条狭窄的暗红色长带,带子的上面露出一片清冷的淡蓝色晨曦,晨曦上面高悬着一颗明亮的启明星。
飞机不断向上飞翔,愈升愈高,也不知穿过多少云层,远远抛开那黑沉沉的地面。
飞机好像惟恐惊醒人们的安眠,马达声特别轻柔,两翼非常平稳。
这时间,那条红带却慢慢在扩大,像一片红云了,像一片红海了。
暗红色的光发亮了,它向天穹上展开,把夜空愈抬愈远,而且把它们映红了。
下面呢?
却还像苍莽的大陆一样,黑色无边。
这是晨光与黑夜交替的时刻,这是即将过去的世界与即将到来的世界交替的时刻。
你乍看上去,黑夜还似乎强大无边,可是一转眼,清冷的晨曦变为磁蓝色的光芒。
原来的红海上簇拥出一堆堆墨蓝色云霞。
一个奇迹就在这时诞生了。
突然间从墨蓝色云霞里矗起一道细细的抛物线,这线红得透亮,闪着金光,如同沸腾的溶液一下抛溅上去,然后像一支火箭一直向上冲,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光明的白昼由夜空中迸射出来的一刹那。
然后在几条墨蓝色云霞的隙缝里闪出几个更红更亮的小片。
开始我很惊奇,不知这是什么?
再一看几个小片冲破云霞,密接起来,融合起来,飞跃而出,原来是太阳出来了。
它晶光耀眼,火一般鲜红,火一般强烈,不知不觉,所有暗影立刻都被它照明了。
一眨眼工夫,我看见飞机的翅膀红了,窗玻璃红了,机舱座里每一个酣睡者的面孔红了。
这时一切一切都宁静极了,宁静极了。
整个宇宙就像刚生过婴儿的母亲一样温柔、安静,充满清新、幸福之感。
再向下看,云层像灰色急流,在滚滚流开,好让光线投到大地上去,使整个世界大放光明。
我靠在软椅上睡熟了。
醒来时我们的飞机正平平稳稳,自由自在,向我的亲爱的祖国、向太阳升起的地方航行。
黎明时刻的种种红色、灰色、黛色、蓝色,都不见了,只有上下天空,一碧万顷,空中的一些云朵,闪着银光,像小孩子的笑脸。
9.概括本段的主要内容。
(2分)
10.为什么作者说“我却看到了一次最雄伟、最瑰丽的日出景象”?
在文中有何作用?
(3分)
11.第二句所写“在高山之巅”,“在大海之滨”看日出,跟下文所写从飞机上看日出有什么关系?
(2分)
12.作者对这次的日出是怎样通过三层来描写的?
(3分)
13.联系全文内容说说日出的象征意义。
(3分)
14.从文中找出一两处使用修辞的语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4分)(将句子摘抄下来,再进行赏析)
(三)每一缕阳光都该照耀到新生命(12分)
①那天早上发生了日食,我看到了现场直播,也看到了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和宣传。
五百年一遇,很多人都说太幸运了,太震撼了,有的甚至说,太值了。
尤其是重见天日的那一刻,感觉看到了极大的奇迹。
②我问朋友:
日食是什么?
很多种答案,有一位朋友回答:
是影子,是月亮的影子。
我再问:
一个影子,人们为什么会那么欣喜若狂呢?
答:
是感觉到一种重见天日的欣喜。
③人们通常认为一些很不寻常的事情才是奇迹,其实每时每刻都有和日食一样的所谓的奇迹发生,而每一缕新阳光照耀到的都应该是新的生命,因为那是新的当下。
④说到阳光,我想起了第一次下矿井,那是印象非常深刻的经历,在极为寂静的井下500米处,头上的矿灯照射出隐约灯光,周围异常安静,只有近处岩层渗出的地下水发出的“叮咚,叮咚”的声音,掺杂着远处隐约传来的掘煤的爆破声。
⑤那个矿井和后来我去过的其他矿井不同,煤层质量虽然很好,但是非常薄,是斜带型分布,最窄的地方只有70厘米高,上下都是岩层,进去之后必须趴下来手脚并用地爬行。
我们爬进了矿工俗称的“掌子面”,也就是工作区。
一线矿工在这里把小型爆炸后崩落的煤块向外搬运。
我第一次体验了矿工是怎样工作的,也趴在地上比划了两下,发现这是一种常人难以想象的工作方式和工作环境,他们像是地层深处的蚯蚓。
⑥我们实在待不下去的时候,准备上来,钻入上下有铁板、周围一圈铁栅栏的吊笼,这就是电梯了,除了没有楼层显示以外,电梯速度很均匀,嘎吱作响,500米,相当于一百多层楼宇的封闭电梯,手抓着吊笼上冰冷的螺纹钢,所有人都鸦雀无声。
当吊笼从地面升起的刹那,刺眼的阳光洒在我们每一张黧黑的脸上,我们全眯起眼睛,眼泪流下来。
走出吊笼,我在台阶上静默良久。
现在想来,那个时候的感动,应该和看到日食没有什么不同,再重复一次:
每一缕阳光都应该照耀到新的生命,因为那是新的当下。
⑦如果我们还有解不开的烦恼,去体验吧:
如果你觉得自己郁闷得要自杀,带点好吃的去一次儿童医院的白血病病房;如果你觉得自己病得比较重,带点玩具去看看脑瘫的孩子;如果你痛失了亲人,去看看地震灾区人们的生活;如果你觉得学业或者工作不堪重负,下一次矿井吧。
说多少劝解的话都没有意义,真的,请体验一次:
请暂时把你认为不可解决的烦恼扔开,去一趟,我保证你会把烦恼彻底抛开,拍拍灰尘嘲笑自己。
⑧因为,这是我曾经的体验。
1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内容。
(2分)
16.作者为什么在文章的开头写日食现象?
(2分)
17.文章第④段划线处属于什么描写?
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3分)
18.在文章第⑤段中,矿工为什么把工作区称为“掌子面”?
(2分)
19.通过阅读本文,你一定会感受到当下的幸福,结合你的经历,谈谈感受。
(3分)
(四)父子应是忘年交(16分)
①儿子考上大学时,闲话中提到费用。
他忽然说:
“从上初中开始,我一直用自己的钱缴学费。
”我和妻子都吃了一惊。
我们活得又忙碌又糊涂,没想到这种事。
②我问他:
“你哪来的钱?
”
③“平时的零花钱,还有以前过年的压岁钱,攒的。
”
④“你为什么要用自己的钱?
”我犹然不解。
⑤他不语。
事后妻子告诉我,他说:
“我要像爸爸那样一切都靠自己。
”于是我对他肃然起敬,并感到他一下子长大了。
那个整天和我踢球、较量、打闹并被我爱抚的捉弄着的男孩儿已然倏忽远去。
人长大不是身体的放大,不是唇上出现的软髭和颈下凸起的喉结,而是一种成熟,一种独立人格的出现。
但究竟他是怎样不声不响、不落痕迹的渐渐成长,忽然一天这样的叫我惊讶,叫我陌生?
是不是我的眼睛太多关注于人生的季节和社会的时令,关注那每一朵嫩苞一节枯枝一块阴影和一片阳光,关注笔尖下每一个细节的真实和每一个词语的准确,因而忽略了日日跟在身边却早已悄悄发生变化的儿子?
⑥我把这感觉告诉给朋友,朋友们全都笑了,原来在所有的父亲心目中,儿子永远是夹生的。
⑦对于天下的男人们,做父亲的经历各不一样,但做父亲的感觉却大致相同。
这感觉一半来自天性,一半来自传统。
⑧1976年大地震那夜,我睡地铺。
“地动山摇”的一瞬,我本能地一跃,扑向儿子的小床,把他紧紧拥在怀里,任凭双腿全被乱砖乱瓦砸伤。
事后我逢人便说自己如何英勇的捍卫了儿子,那份得意,那份神气,那份英雄感,其实是一种自享——享受一种做父亲尽天职的快乐。
父亲,天经地义是家庭和子女的保护神。
天职就是天性。
⑨至于来自传统的做父亲的感觉,便是长者的尊严,教导者的身份,居高临下的视角与姿态……每一代人都从长辈那里感受这种父亲的专利,一旦他自己做了父亲就将这种专利原原本本继承下来。
⑩这是一种“传统感觉”,也是一种“父亲文化”。
我们就是在这一半天性一半传统中,美滋滋又糊里糊涂的做着父亲。
自以为对儿子了如指掌,一切一切,尽收眼底,可是等到儿子一旦长大成人,才惊奇的发现自己竟然对他一无所知。
最熟悉的变为最陌生的,最近的站到了最远,对话忽然中断,交流出现阻隔。
弄不好还可能会失去他。
人们把这弄不明白的事情推给“代沟”这个字眼儿,却不清楚每个父亲都会面临重新与儿子相处的问题。
我想起,我的儿子自小就不把同学领到狭小的家里来玩,怕打扰我写作。
我为什么不把这看作是他对我工作的一种理解与尊重?
他也没有翻动过我桌上的任何一片写字的纸,我为什么没有看到文学在他心里也同样的神圣?
我由此还想到,照看过他的一位老妇人说,他从来没有拉过别人的抽屉,从不对别人的东西产生过好奇与艳羡……当我把这些不曾留意的许多细节,与他中学时代就自己缴学费的事情串联一起,我便开始一点点向他走近。
他早就有一个自己的世界,里边有很多发光的事物。
直到今天我才探进头来。
被理解是一种幸福,理解人也是一种幸福。
当我看到了他独立的世界和独立的人格,也就有了与他相处的方式。
对于一个走向成年的孩子,千万不要再把他当做孩子,而要把他当做一个独立的男人。
我开始尽量不向他讲道理,哪怕这道理千真万确,我只是把这道理作为一种体会表达出来而已。
他呢,也只是在我希望他介入我的事情时,他才介入进来。
我们对彼此的世界,不打扰,不闯入,不指手画脚,这才是男人间的做法。
我深知他不喜欢用语言张扬情感,崇尚行动本身;他习惯于克制激动,同时把这激动用隐藏的方式保留起来。
我们的性格刚好相反,我却学会用他这种心领神会的方式与他交流。
比方我在书店买书时,常常会挑选几本他喜欢的书,回家后便不吭声的往他桌上一放。
他也是为我这样做事。
他不喜欢添油加醋地渲染,而把父子之情看得天地一样的必然。
如果这需要印证,就去看一看他的眼睛——儿子望着父亲的目光,总是一种彻底的忠诚。
所以,我给他翻译的埃里克·奈特那本著名的小说《好狗莱希》写的序文,故意用了这样一个题目:
忠诚的价值胜过金子。
儿子,在孩提时代是一种含意。
但长成人后就变了,除去血缘上的父子关系之外,又是朋友,是一个忘年交。
而只有真正成为这种互为知己的忘年交,我们才获得圆满的做父子的幸福,才拥有了实实在在又温馨完美的人生。
20.结合你对选文的理解,解释题目中“忘年交”这个名词。
(2分)
21.选文除去第
段分为三部分,下面是第二部分的起止段,正确的一项是()(2分)
A、⑥—
B、⑦—
C、⑦—
D、⑥—
22.当“我”认识到“代沟”不足以阻碍父子之间成为“忘年交”后,“我”与儿子是怎样相处的?
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2分)
23.选文中有许多或形象生动或意蕴深刻的句子,请联系上下文,品味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6分)
(1)我们活得又忙碌又糊涂,没想到这种事。
(结合下文理解作者——冯骥才在“忙碌”什么?
对什么“糊涂”?
)(2分)
(2)“地动山摇”的一瞬,我本能地一跃,扑向儿子的小床,把他紧紧拥在怀里,任凭双腿全被乱砖乱瓦砸伤。
(句中加点的动词表现了父亲的什么?
)(2分)
(3)他早就有一个自己的世界,里边有很多发光的事物。
(“我”儿子具体有哪些“发光的事物”?
)(2分)
24.围绕问题探究:
你与你的父母是忘年交吗?
请你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选择下面一个问题来回答。
(要求:
说真话、心里话,50字左右,4分)
①若是,你的父母在教育子女上与作者有哪些相同点?
还有哪些不同点?
②若不是,你希望你的父母在教育子女上向冯骥才学习什么?
③若介于两者之间,你的父母在教育子女上有哪些闪光处?
还有哪些地方值得改进?
三、作文(50分)
25.题目:
新
要求:
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不少于600字;文内不得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人名,否则扣分。
200
400
600
八年级语文答案:
北师大
一、1、guī曦窒chì2、C3、(示例)读春雨,读出了它润物无声的柔情。
读大海,读出了它气势磅礴的豪情。
读石灰,读出了它粉身碎骨不变色的清白。
4、(2分)这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是对人类精神文明的亵渎,应予以谴责;国民素质亟需提升,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保护人类的文化遗产人人有责。
(观点1分,分析1分;意思正确、语言通顺即可)5、参考示例一:
这位同学,卢克索神庙是世界文化遗产,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爱护它,不能随意涂鸦。
你的行为不仅有损中国人的形象,还会影响中埃两国的友谊,请不要涂鸦,好吗?
参考示例二:
这位同学,卢克索神庙的浮雕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传承着人类的精神文明,保护文物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我们应该文明旅游,什么痕迹也别留下。
6、
(1)大漠孤烟直
(2)马鸣风萧萧(3)瑰丽荣华的色彩伟大普照的光明(4)光明的神驹,在热奋地驰骋
(5)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6)示例: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二、
(一)7、嫩绿、柔美8、把春风比作神奇的剪刀,将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描绘出来了,突出了春风给大地万物带来了活力。
(言之成理即可)
(二)9、不经意在飞机上看到日出。
10、作者看日出的宿愿实现了,并且是从空中看日出。
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也是本段的中心句,此句统领下文。
11、这里提到“在高山之巅”,“在大海之滨”看日出,对下文写从飞机上看日出来说,是一种衬托,以显出后这是最雄伟、最瑰丽的日出景象。
12、日出前——上空游动微明,如同一条狭窄的暗红色长带,带子的上面露出了一片清冷的淡蓝色晨曦。
日出时——那条红带,却慢慢在扩大,像一片红云了,像一片红海了。
(突出了景物的动态变化)色彩也由“暗红”变成“发亮”,“一个奇迹就在这时诞生了”,“红得透亮”,“闪着金光”,作者连用两个比喻:
“如同沸腾的溶液一下抛溅上去,然后像一支火箭一直向上冲。
”日出后——“它晶光耀眼,火一般鲜红,火一般强烈”,它照亮了一切,照红了一切。
13、日出的象征意义,热情地赞美了我们伟大的祖国正如朝阳东升,光彩夺目,雄伟瑰丽,正像朝阳那样年轻,富有巨大的生命力,并进而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欣欣向荣、无限美好、如花似锦的今天和明天。
14、比喻句:
这线红得透亮,闪着金光,如同沸腾的溶液一下抛溅上去,然后像一支火箭一直向上冲,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光明的白昼由夜空中进射出来的一刹那。
拟人句:
飞机好像惟恐惊醒人们的安眠,马达声特别轻柔,两翼非常平稳。
反复句:
这时一切一切都宁静极了,宁静极了。
这些修辞语句,特别是比喻句在本段中大量的使用,形象的描绘了作者在飞机上所见的日出奇景,为我们充分展示了它的美。
(三)15、作者通过一次下矿井的经历,感悟到幸福从未远离我们,告诉我们要珍惜眼前的幸福。
16、为了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为后文情节发展作铺垫。
17、环境描写,渲染了寂静的气氛,烘托了人物紧张的心情。
18、因为矿井的煤层非常薄,是斜带型分布,最窄的地方只有70厘米高,上下都是岩层,进去之后必须趴下来手脚并用地爬行,所以矿工把工作区称为“掌子面”。
19、示例:
经历:
一次放学回家,我看到一位腿脚有缺陷的同学一瘸一拐地走回家。
感受:
看到她我感受到自己是幸福的,虽然我没有富裕的家庭,没有漂亮的外貌,但我有健康的身体,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去珍惜眼前的幸福呢?
(四)20、不设统一答案,与下列两个示例意思接近亦可。
示例一:
年龄或辈分不同的人之间结成的知心朋友。
(词典解释)示例二:
除去血缘上的父子关系之外,成为互为知己的朋友。
(文意诠释)21、B22、①不要再把他当做孩子,而要把他当做一个独立的男人。
②开始尽量不向他讲道理,哪怕这道理千真万确,我只是把这道理作为一种体会表达出来而已;③对彼此的世界,不打扰,不闯入,不指手画脚;④学会用心领神会的方式与他交流。
(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得满分)23、
(1)“忙碌”:
原文句子回答——“我的眼睛太多关注于人生的季节和社会的时令,关注那每一朵嫩苞一节枯枝一块阴影和一片阳光,关注笔尖下每一个细节的真实和每一个词语的准确。
”或概括回答——忙于工作(写作)。
(若概括,意思接近亦可)“糊涂”:
原文句子回答——“忽略了日日跟在身边却早已悄悄发生变化的儿子”;“自以为对儿子了如指掌,一切一切,尽收眼底,可是等到儿子一旦长大成人,才惊奇的发现自己竟然对他一无所知。
”或概括回答——对儿子的一切不了解(一无所知)。
(若概括,意思接近亦可)
(2)表现出作者做父亲的天职——天性——天经地义是家庭和子女的保护神。
或表现出父亲对儿子的一种心灵感应(父子连心)——爱子心切,无所畏惧。
(若回答成“父亲对儿子的爱”,只能得)(3)发光的事物:
①自小就不把同学领到狭小的家里来玩,怕打扰我写作;②没有翻动过我桌上的任何一片写字的纸;③从来没有拉过别人的抽屉;④从不对别人的东西产生过好奇与艳羡;⑤自己缴学费。
(任意答对其中之二即可得满分)
24、开放性试题,不设统一答案,要求符合题意,语句通顺。
答题要点:
①不要再把我们当做孩子,父子、父女或母子、母女应该像两个大人,是朋友关系,是平等民主的;②对彼此的世界,不打扰,不指手画脚;③做事不强迫、不逼迫;说话不武断、不粗暴;④用心平气和或心领神会的方式与我们平等地交流,而且还是客观的。
【任意答出其中之二(或与要点意思接近)即可得满分——要点2分,语句通顺2分】
三、25、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