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专项工程施工设计方案1123.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385240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290.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板专项工程施工设计方案112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模板专项工程施工设计方案112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模板专项工程施工设计方案112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模板专项工程施工设计方案112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模板专项工程施工设计方案112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模板专项工程施工设计方案1123.docx

《模板专项工程施工设计方案112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板专项工程施工设计方案1123.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模板专项工程施工设计方案1123.docx

模板专项工程施工设计方案1123

模板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西路安置房1#楼总建筑面积:

m2,地下室建筑面积为m2。

2材料选用

2.1模板地下室采用1830×915×18厚胶合板,±0.000以上竖向构件采用1830×915×18酚醛树脂双面覆膜胶合板。

模板的强度必须符合《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专业标准ZBB70006-88中有关规定。

酚醛树脂双面覆膜胶合板要求如下:

1)模板载切、打孔后必须用专用封边漆封闭切口,以防模板吸水变形;如打穿墙螺栓孔,应用专用工具双面对开,以免破坏和起刺;在板上钉钉、打孔时必须在板下垫木枋,谨防悬空造成模板背面出现劈裂;

2)模板使用前必须在表面刷脱膜剂(以水性脱模剂最佳,以防污染模板表面),以确保使用寿命;

3)模板精度较高,使用时应防止金属锐角划伤、碰伤、摔伤,以确保其正确的几何形状和表面完整; 

4)拆模后应立即用较宽的刮刀彻底清除模板表面,以利周转使用,并放于干燥处保存;

5)模板长期存储应在表面涂油剂,堆放整齐并遮盖雨布,模板下方用不少于3条10*10cm木枋支撑,以利于通风和保证模板不变形;

6)模板拼缝处可用普通胶带纸,以保证混凝土成型表面的光洁

2.2木枋所有加固木枋用100×50。

2.3对拉螺杆所有竖向构件螺杆采用高强对拉螺杆,外墙每层距板面100处,埋设单头螺杆,在模板对拉螺杆的护导管两头加塑料顶头,塑料顶头设有塑料环,长度为构建截面宽度,其作用为保证柱、墙构件截面,其次保证对拉螺杆能顺利拆除,以便重复利用。

2.4板缝密封材料为防止模板拼缝间漏浆,竖向模板接缝处贴18宽,10厚的海面条,板缝间用塑料胶带粘贴。

每层外墙模板接缝处也加设海绵条。

2.5模板支撑体系顶板模板满堂架采用碗扣架。

2.6钢钉钢钉长度为27~45mm,每块胶合板与木楞相叠处至少钉2个钉子,第二块模板的钉子要转向,与第一块模板方向斜钉,使拼缝严密。

3主要构件施工方法

竖向构件模板与板面砼接触面易形成缝隙,造成砼楼浆,影响砼的表观质量,因此在支设模板前砼表面与模板接触不平整部分,模板支设完后用水泥砂浆堵缝,防止漏浆。

3.1 柱模

1#楼标准层为剪力墙结构。

负一层、一层有框支柱,外周为剪力墙结构。

柱截面为800×800,柱模板采用木模板。

采用对拉螺杆钢管抱箍加固。

(1)柱模板按图纸的几何尺寸,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配制拼装。

(2)木枋加固,距离为中对中230,高度方向采用钢管在柱角对拉。

(3)柱的对拉螺杆步距根据柱高进行调整,对拉螺杆的起步距为228.75。

柱子模板支撑应与支撑承重架相连,每柱的各面必须设置有两点,三道钢管支撑落地稳定模板,防止砼浇筑时造成位移。

(4)上下层柱靠外墙边加固方法同剪力墙。

3.2 梁柱节点模板

梁柱节点模板就是柱上部、梁、顶板交汇处模板,梁柱节点模板高度到顶板底部。

梁柱节点模板每套由四块组成,如没有梁的位置则为一块面板,如有梁的位置则在面板相应的位置上开一洞口。

具体尺寸依不同梁的规格而定。

柱节点模板每套共配制四块单片模板,采用18mm厚九夹板,同梁模板一起支设、固定。

在柱与梁相交的位置,有梁一侧梁柱节点模板上开口,开口宽度为梁宽+2倍木模板厚(18×2=36mm),开口高度为梁高-顶板厚+木模板厚(18mm)。

支模时,梁柱节点模板压梁模板(将梁的侧模及梁底模模板伸入梁柱节点模板预留开口处),接缝贴不透水海绵条。

3.3 顶板模板

顶板模板支撑采用碗扣式脚手架体系。

面板用18mm厚九夹板,次龙骨采用50×100mm木枋,间距300mm。

支撑龙骨用钢管,其间距不超过1000mm,木枋表面刨平以保证与模板接合面平整。

板缝处触面贴4cm-5cm宽胶带盖缝,以防漏浆。

1)各层梁板模板安装完毕后,应进行拉线复查,确保梁板的轴线和几何尺寸的正确无误后,方可交付下道工序施工。

2)凡是梁、柱、墙、板交接处的拼装应严格按照图示尺寸配制安装,确保构件准确无误。

3.4楼梯膜板

3.5 梁模

采用18mm厚九夹板,次龙骨采用50×100mm木枋,沿梁纵向一般为三道。

梁侧模板采用工具式卡具----步步紧和木枋模板斜撑固定,梁高超过700mm中间加一道对拉螺栓(M14,穿PVC套管)。

梁底模主龙骨支撑采用钢管,其间距不超过1000mm。

梁模采用梁侧模包底模,板模上表面与梁侧模上口在板底标高水平拼缝处,上贴4~5cm宽胶带防止漏浆。

如下图:

3.6 梁及顶板模板支撑

模板支撑选用碗扣式脚手架支撑系统。

支撑间距根据房间尺寸为1000×1000mm,从拆除时间上分为早拆支撑和晚拆支撑。

支撑立杆上设有可调顶托,下可设调底座。

梁、顶板支模时,按规及设计要求起拱。

起拱的具体作法为:

用碗扣脚手架,上部加可调支撑,以调整高度,木板作辅助,以满足起拱要求。

3.7 剪力墙模板

剪力墙模板制安根据施工图纸的要求,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配制拼装。

竖向木枋加固距离为中对中230,横向采用钢管加穿墙螺杆对拉,间距为457.5×457.5。

剪力墙的加固钢管应与满堂架子连成整体,并且外墙支撑钢管落地,防止砼浇筑时墙模外移动,横距支撑为1500,步距为1000一道。

剪力墙的上部板的各部位采用铁丝或花篮螺丝进行调节使其上口平直,确保墙体模板在施工中达到横平竖直。

剪力墙预留洞口采用定型工具式模板安装,便于安拆。

剪力墙模板加固图:

3.8 后浇带模板

根据设计要求设置后浇带位置,结合现场情况配制好该后浇带的梁、板模板。

1)后浇带位置的梁板支模用的架子,在搭设过程中应与满堂架子全部断开,在加固时应全部连成一个整体,使之既能独立工作又能形成整体受力的承重支模架,以免影响下道工序。

2)其它梁板架子拆除时,将后浇带位置的梁和板的架子和模板全部留下,并且进行加固,确保其架子的刚度和稳定,满足上部工程继续施工的要求。

3)在后浇带的梁板施工中,应注意在后浇带位置设置一块易拆除的小模板,利于后浇带梁里的杂物和砼的清理,避免在后浇带浇砼时,大面积拆除模板清理梁板后浇带的建筑垃圾。

后浇带跨模板不设早拆,后浇带下模板不拆除,等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后再拆除,按下图方法留设。

 

4模板设计计算

4.1剪力墙模板设计计算

本工程剪力墙模板采用1.83×0.915的木模板,剪力墙高按4000,宽按300mm。

外钢楞采用φ48×3.5的钢管,间距457.5;楞采用50×100的木枋,间距230;穿墙对拉螺杆采用φ14圆钢制作,间距457.5×457.5设计。

设计参数:

砼自重为γc=24KN/m3,强度等级为C45,塌落度为160mm,采用0.6m3的吊斗卸料,浇筑速度为2m/h,砼温度为25℃,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

钢材抗拉强度设计值为215N/mm2,对拉螺栓拉力为155N/mm2。

木模板设计强度和弹性模量如下:

顺纹抗压fc=10N/mm2,顺纹抗剪fv=1.4N/mm2,抗弯fm=13N/mm2,弹性模量E=9000N/mm2,重力密度为5KN/M3。

钢楞允许挠度3mm。

1、荷载设计值:

(1)、砼侧压力标准值

砼侧压力标准值按公式:

F1=0.22γct0β1β2V1/2,其中t0=200/(20+15)=5.71

则:

F1=0.22×24000×5.71×1×1×21/2=42.63KN/m2

F2=γcH=24×3=72KN/m2,取两者中较小值,即F1=42.63KN/m2

(2)、砼侧压力设计值:

F=F1×分项系数×折减系数=42.63×1.2×0.85=43.48KN/m2

(3)、倾倒砼时产生的水平荷载

查表得:

4KN/m2,荷载设计值为4×1.4×0.85=4.76KN/m2。

(4)、按表进行荷载组合

F/=43.48+4.76=48.24KN/m2

2、验算

(1)、木模板验算

木模板截面特征Ix=bh3/12=915×183/12=444690mm4

Wx=bh2/6=915×182/6=49410mm3

a木模板承载力计算简图如下:

化为线荷载:

q1=F/×0.915/1000=44.14N/mm(验算承载力)

b抗弯强度验算:

M=0.107q1L2=0.107×44.14×2302=249845.6N·mm

受弯构件的抗弯承载力公式:

δ=M/W=249845.6×6/(915×182)=5.057N/mm2<fm=13N/mm2(满足)

3、楞木枋验算

拟采用50×100的木枋,间距230作为背枋加固木模板,并用间距457.5的双钢管加固木枋,木枋各项技术参数如下:

W=bh2/6=50×1002/6=83.3×103mm3

a计算简图

化为线均布荷载:

q2=F'×0.4575/1000=48.24×0.4575/1000=22.07N/mm(验算承载力)

b抗弯验算:

M=0.107q2L2=0.107×22.07×457.52=494270N·mm

δ=M/W=494270/83300=5.934N/mm2<fm=13N/mm2(满足)

4、外楞钢管验算

外钢楞采用φ48×3.5的钢管,间距457.5;穿墙对拉螺杆采用φ14圆钢制作,间距457.5*457.5。

钢管、对拉螺杆各项技术参数如下:

钢材抗拉强度设计值为215N/mm2,对拉螺栓拉力为16.8KN;

截面抵抗矩Wx=2×5.08cm3。

计算简图:

面荷载化为点荷载:

F=F'×0.23×0.23=48.24×0.23×0.23

=2.551kN(验算承载力)

抗弯验算:

M=Fa=2.551×115=293000N·mm

δ=M/W=293000/(2×5080)=28.838N/mm2<fm=215N/mm2(满足)

5、对拉螺杆验算

Fmax=2F=2×2.551=5.102KN<fm=16.8KN(满足)

4.2梁板模板验算

梁板主要为现浇板,只计算梁板底模(梁按板考虑),按照1000宽梁计算板。

底模验算

1)荷载分析:

现浇板砼荷载:

q1=0.1×25×1.2=3ΚΝ/m2

模板自重:

q2=0.50×1.2=0.6KN/m2

施工荷载:

q3=2×1.4=2.8KN/m2(用于模板楞木)

砼堆积厚度:

q4=0.20×24=4.8KN/m2

按最不利情况组合荷载:

q=0.9×(3+0.6+2.8+4.8)=10.08KN/m2

2)木模板验算

木模板采用1.85×0.95的木模板,支撑楞木采用50×100木枋,间距300,计算简图如下:

化为线均布荷载:

q1=F'×0.915/1000=10.08×0.915/1000

=9.223N/mm(验算承载力)

抗弯验算:

M=0.107q1l2=0.107×9.223×2302=52206N·mm

δ=M/W=6×52206/(915×182)=1.057N/mm2<fm=13N/mm2(满足)

3)支撑木枋验算:

支撑木枋采用φ48×3.5的钢管,间距900×900,计算简图如下:

化为线均布荷载:

q1=F'×0.9/1000=10.08×0.9/1000

=9.72N/mm(验算承载力)

抗弯验算:

M=0.105q1l2=0.105×9.72×9002=826686N/mm

δ=M/W=826686×6/50×1002=9.92N/mm2<fm=13N/mm2(满足)

4.2转换梁模板设计计算

高支撑架的计算依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JGJ130-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GB50010-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GB50009-2001)、《钢结构设计规》(GB50017-2003)等规编制。

因本工程梁支架高度大于4米,根据有关文献建议,如果仅按规计算,架体安全性仍不能得到完全保证。

为此计算中还参考了《施工技术》2002(3):

《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中的部分容。

梁段:

KZL15。

一、参数信息

1.模板支撑及构造参数

梁截面宽度B(m):

1.00;梁截面高度D(m):

2.60;

混凝土板厚度(mm):

180.00;立杆沿梁跨度方向间距La(m):

0.50;

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a(m):

0.10;

立杆步距h(m):

1.50;板底承重立杆横向间距或排距Lb(m):

1.50;

梁支撑架搭设高度H(m):

5.42;梁两侧立杆间距(m):

1.50;

承重架支撑形式:

梁底支撑小楞垂直梁截面方向;

梁底增加承重立杆根数:

4;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5;

立杆承重连接方式:

可调托座;

2.荷载参数

模板自重(kN/m2):

0.35;钢筋自重(kN/m3):

1.50;

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

2.5;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kN/m2):

18.0;

倾倒混凝土侧压力(kN/m2):

2.0;振捣混凝土荷载标准值(kN/m2):

2.0;

3.材料参数

木材品种:

柏木;木材弹性模量E(N/mm2):

10000.0;

木材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

17.0;木材抗剪强度设计值fv(N/mm2):

1.7;

面板类型:

胶合面板;面板弹性模量E(N/mm2):

9500.0;

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

13.0;

4.梁底模板参数

梁底纵向支撑根数:

6;面板厚度(mm):

18.0;

5.梁侧模板参数

次楞间距(mm):

150,主楞竖向根数:

5;

主楞间距为:

450mm,450mm,450mm,550mm;

穿梁螺栓水平间距(mm):

400;

穿梁螺栓直径(mm):

M14;

主楞龙骨材料:

钢楞;截面类型为圆钢管48×3.5;

主楞合并根数:

2;

次楞龙骨材料:

木楞,宽度50mm,高度100mm;

次楞合并根数:

2;

二、梁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1.梁侧模板荷载

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

其中γ--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可按现场实际值取,输入0时系统按200/(T+15)计算,得5.714h;

T--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000℃;

V--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1.500m/h;

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0.750m;

β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200;

β2--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150。

根据以上两个公式计算的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F;

分别计算得50.994kN/m2、18.000kN/m2,取较小值18.000kN/m2作为本工程计算荷载。

三、梁侧模板面板的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

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

面板计算简图(单位:

mm)

1.强度计算

跨中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W--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W=100×2.1×2.1/6=73.5cm3;

M--面板的最大弯距(N·mm);

σ--面板的弯曲应力计算值(N/mm2)

[f]--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

按以下公式计算面板跨中弯矩:

其中,q--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包括: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

q1=1.2×1×18×0.9=19.44kN/m;

倾倒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

q2=1.4×1×2×0.9=2.52kN/m;

q=q1+q2=19.440+2.520=21.960kN/m;

计算跨度(楞间距):

l=150mm;

面板的最大弯距M=0.125×21.96×1502=6.18×104N·mm;

经计算得到,面板的受弯应力计算值:

σ=6.18×104/7.35×104=0.84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13N/mm2;

面板的受弯应力计算值σ=0.84N/mm2小于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13N/mm2,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q--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线荷载标准值:

q=21.96N/mm;

l--计算跨度(楞间距):

l=150mm;

E--面板材质的弹性模量:

E=9500N/mm2;

I--面板的截面惯性矩:

I=100×1.8×1.8×1.8/12=48.6cm4;

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ν=5×21.96×1504/(384×9500×4.86×105)=0.031mm;

面板的最大容许挠度值:

[ν]=l/250=150/250=0.6mm;

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ν=0.031mm小于面板的最大容许挠度值[ν]=0.6mm,满足要求!

四、梁侧模板外楞的计算

1.楞计算

楞(木或钢)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按照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本工程中,龙骨采用木楞,截面宽度50mm,截面高度100mm,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5×102×2/6=166.67cm3;

I=5×103×2/12=833.33cm4;

楞计算简图

(1).楞强度验算

强度验算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σ--楞弯曲应力计算值(N/mm2);

M--楞的最大弯距(N·mm);

W--楞的净截面抵抗矩;

[f]--楞的强度设计值(N/mm2)。

按以下公式计算楞跨中弯矩:

其中,作用在楞的荷载,q=(1.2×18×0.9+1.4×2×0.9)×1=21.96kN/m;

楞计算跨度(外楞间距):

l=475mm;

楞的最大弯距:

M=0.101×21.96×475.002=5.00×105N·mm;

最大支座力:

R=1.1×21.96×0.475=3.623kN;

经计算得到,楞的最大受弯应力计算值σ=5.00×105/1.67×105=3.003N/mm2;

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17N/mm2;

楞最大受弯应力计算值σ=3.003N/mm2小于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17N/mm2,满足要求!

(2).楞的挠度验算

其中l--计算跨度(外楞间距):

l=100mm;

q--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线荷载标准值:

q=21.96N/mm;

E--楞的弹性模量:

10000N/mm2;

I--楞的截面惯性矩:

I=8.33×106mm4;

楞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ν=0.677×21.96×1004/(100×10000×8.33×106)=0mm;

楞的最大容许挠度值:

[ν]=100/250=0.4mm;

楞的最大挠度计算值ν=0mm小于楞的最大容许挠度值[ν]=0.4mm,满足要求!

2.外楞计算

外楞(木或钢)承受楞传递的集中力,取楞的最大支座力3.623kN,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本工程中,外龙骨采用钢楞,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截面类型为圆钢管48×3.5;

外钢楞截面抵抗矩W=10.16cm3;

外钢楞截面惯性矩I=24.38cm4;

(1).外楞抗弯强度验算

其中σ--外楞受弯应力计算值(N/mm2)

M--外楞的最大弯距(N·mm);

W--外楞的净截面抵抗矩;

[f]--外楞的强度设计值(N/mm2)。

根据三跨连续梁算法求得最大的弯矩为M=F×a=1.713kN·m;

其中,F=1/5×q×h=11.419,h为梁高为2.6m,a为次楞间距为150mm;

经计算得到,外楞的受弯应力计算值:

σ=1.71×106/1.02×104=168.591N/mm2;

外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205N/mm2;

外楞的受弯应力计算值σ=168.591N/mm2小于外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205N/mm2,满足要求!

(2).外楞的挠度验算

其中E-外楞的弹性模量:

206000N/mm2;

F--作用在外楞上的集中力标准值:

F=11.419kN;

l--计算跨度:

l=400mm;

I-外楞的截面惯性矩:

I=243800mm4;

外楞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ν=1.615×11419.200×400.003/(100×206000.000×243800.000)=0.235mm;

根据连续梁计算得到外楞的最大挠度为0.235mm

外楞的最大容许挠度值:

[ν]=400/400=1mm;

外楞的最大挠度计算值ν=0.235mm小于外楞的最大容许挠度值[ν]=1mm,满足要求!

五、穿梁螺栓的计算

验算公式如下:

其中N--穿梁螺栓所受的拉力;

A--穿梁螺栓有效面积(mm2);

f--穿梁螺栓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取170N/mm2;

查表得:

穿梁螺栓的直径:

14mm;

穿梁螺栓有效直径:

11.55mm;

穿梁螺栓有效面积:

A=105mm2;

穿梁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

N=(1.2×18+1.4×2)×0.1×1.095=2.672kN。

穿梁螺栓最大容许拉力值:

[N]=170×105/1000=17.85kN;

穿梁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N=2.672kN小于穿梁螺栓最大容许拉力值[N]=17.85kN,满足要求!

六、梁底模板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挠度。

计算的原则是按照模板底支撑的间距和模板面的大小,按支撑在底撑上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强度验算要考虑模板结构自重荷载、新浇混凝土自重荷载、钢筋自重荷载和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模板结构自重、新浇混凝土自重、钢筋自重荷载。

本算例中,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500×18×18/6=2.70×104mm3;

I=500×18×18×18/12=2.43×105mm4;

1.抗弯强度验算

按以下公式进行面板抗弯强度验算:

其中,σ--梁底模板的弯曲应力计算值(N/mm2);

M--计算的最大弯矩(kN·m);

l--计算跨度(梁底支撑间距):

l=200.00mm;

q--作用在梁底模板的均布荷载设计值(kN/m);

新浇混凝土及钢筋荷载设计值:

q1:

1.2×(24.00+1.50)×0.50×2.60×0.90=35.80kN/m;

模板结构自重荷载:

q2:

1.2×0.35×0.50×0.90=0.19kN/m;

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设计值:

q3:

1.4×2.00×0.50×0.90=1.26kN/m;

q=q1+q2+q3=35.80+0.19+1.26=37.25kN/m;

跨中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Mmax=0.10×37.251×0.22=0.149kN·m;

σ=0.149×106/2.70×104=5.519N/mm2;

梁底模面板计算应力σ=5.519N/mm2小于梁底模面板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13N/mm2,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根据《建筑施工计算手册》刚度验算采用标准荷载,同时不考虑振动荷载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