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总复习 教材知识考点速查 模块二 中国现代史 第八讲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练习.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371428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14.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总复习 教材知识考点速查 模块二 中国现代史 第八讲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 教材知识考点速查 模块二 中国现代史 第八讲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 教材知识考点速查 模块二 中国现代史 第八讲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 教材知识考点速查 模块二 中国现代史 第八讲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 教材知识考点速查 模块二 中国现代史 第八讲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总复习 教材知识考点速查 模块二 中国现代史 第八讲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练习.docx

《中考历史总复习 教材知识考点速查 模块二 中国现代史 第八讲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总复习 教材知识考点速查 模块二 中国现代史 第八讲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练习.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历史总复习 教材知识考点速查 模块二 中国现代史 第八讲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练习.docx

中考历史总复习教材知识考点速查模块二中国现代史第八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练习

第八讲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河北8年考情分析

命题点

考点

真题

题型

分值

考查角度

未考查点

正确的

探索

第一个五年计划

11年14题

文字型选择题

2

“一五”计划的特点

三大改造

10年14题

图片式选择题

2

我国对工商业改造的史实

第一部《中华人

民共和国宪法》

09年22题

图片式选择题

2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

中共八大

探索中

的失误

“文化大革命”

14年20题

文字型选择题

3

“文化大革命”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带来的危害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总结

本主题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重点是对历史人物与思想品德的精神文明的考查

本讲知识脉络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53~1957年实行一五计划,工业化的起步

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根本政治制度

1953~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占主导地位,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良好开端—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

严重失误—1958年实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调整—1960~1965年八字方针

严重失误—19

66~1

976年文化大革命

河北必考考点清单

 第一个五年计划(人教八年级下册P18~P20)(冀教八年级下册P52~P54)

※考纲要求:

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时间

1953~1957年

背景

(1)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和国民政府的搜刮及多年战争的破坏,在全国解放前夕国民党统治区经济已经濒于崩溃

(2)新中国建立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3)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很低,工业基础薄弱,且门类不全,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目的

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基本任务

(1)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2011年14题已考)

(2)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3)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成就

(1)工业基地方面:

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形成,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华北和西北也建立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

(2)工业方面:

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

到195

6年,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3)交通运输业: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密切了祖国内地同边疆的联系,也便利了经济文化的交流

意义

“一五”计划是我国工业化的起点,从此,我国

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易错易混】“一五”计划是优先发展重工业,不是片面发展重工业。

 195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人教八年级下册P20~P21)(冀教八年级下册P54~P55)

※考纲要求:

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时间

1954年9月

背景

(1)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加紧进行

(2)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09年22题已考)

目的

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内容

(1)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3)明确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性质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意义

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易错易混】在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前,“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三大改造(人教八年级下册P23~P25)(冀教八年级下册P55~P59)

※考纲要求:

知道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

时间

1953~1956年底

背景

(1)土改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

但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模式影响了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2)随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迅速迈开了步伐

内容

农业

农业合作化(组织分散的个体农民建立农业合作社)

手工业

手工业合作化(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资本

义工商业

(1)公私合营:

从1954年起,国家开始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企业的公私合营;到1956年初,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2010年14题已考)

(2)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即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创举)

结果

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

意义

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

缺点

后期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造过快等

【易错易混】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的标志不是新中国的成立,而是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

原因是经过三大改造,我国基本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人教八年级下册P27~P28)(冀教八年级下册P64~P69)

※考纲要求:

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时间

1956年

地点

北京

主要内容

(1)大会分析了我国形势的新变化,指出

国内主要的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大会明确指出,当前党和人民主要的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大跃进”时期的壁画

地位

中共八大成为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大跃

进”和

人民

公社

化运

背景

1958年,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表现

(1)1958年,全国开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2)“大跃进”运动,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大幅度地提高计划指标

(3)人民公社化实行政社合一,其特点是“一大二公”

(4)“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主要标志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

主要危害

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使得“左”的

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工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国民经济的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积极性受挫,再加上自然灾害等因素,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

失误原因

忽视客观经济发展规律,过分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对国情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急于求成

启示

(1)政策的制定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后期调整

1961年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经过努力,不久就取得明显成效

图说历史

稻子玉米搭彩门,

悟空说是南天门,

社员高坐哈哈笑,

这是俺社幸福门。

(1)漫画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的什么现象?

(2)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答:

(1)“大跃进”。

(2)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忽视了客观经济发展规律,对我国的

国情认识不足,对社会主义建设缺少经验,急于求成。

 模范人物(人教八年级下册P29~P31)(冀教八年级下册P71~P77)

※考纲要求:

讲述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先进人物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

社会主义

建设取

得的成就

(1)大庆油田的建成结束了中国靠“洋油”的时代,实现原油和石油产品全部自给

(2)新兴的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

(3)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4)建成包头钢铁公司和武汉钢铁公司

王进喜

大庆油田石油工人,被誉为“铁人”,以他为代表的艰苦创业精神,被誉为“铁人”精神

邓稼先

邓稼先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重大贡献,被誉为“两弹元勋”(2010年20题已考)

焦裕禄

河南兰考县县委书记,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被誉为“党的好干部”

雷锋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963年3月5日,毛泽东发表“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雷锋精神极大地影响了社会风尚,培养教育了几代人

优秀品质

热爱祖国、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

 “文化大革命”(人教八年级下册P32~P34)(冀教八年级下册P79~P83)

(2016年是“文化大革命”发动50周年,结束40周年)

※考纲要求:

简述“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和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的主要史实,认识“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

时间

1966~1976年

原因

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错误地认为,党中央出现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

导火索

1965年11月10日,上海《文汇报》发表《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开始标志

1966年5月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8月的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成为“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的标志

概况

(1)1966年,中共中央接连发出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成立“中央文革小组”,对所谓的刘少奇、邓小平资产阶级司令部进行了错误的斗争

(2)林彪、江青、康生、张春桥等趁机煽动“打倒一切,全面内战”,极“左”思潮泛滥,红卫兵运动兴起,造成全国大混乱,一些党政机关受到冲击,广大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严重迫害

(3)1967年2月,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叶剑英、陈毅、李富春、李先

念等对“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做法提出了强烈批评,但被诬为“二月逆流”,受到压制和打击

结束

(1)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

1970年至1971年,林彪反革命集团阴谋夺取最高权力,策动反革命武装政变。

毛泽东、周恩来等粉碎了这次政变。

1971年9月13日,林彪等人乘飞机仓皇出逃,在蒙古温都尔汗机毁身亡

(2)粉碎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

1976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中央政治局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内乱

危害

(1)“文化大革命”时期,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2014年20题已考)

(2)国民经济发展缓慢,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教训

(1)健全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走依法治国的道路

(2)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实事求是,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和个人专断

河北中考重难点突破

1.中国近代史上社会性质发生的三次变化及原因。

(1)三次变化

第一次:

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

新中国成立,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第三次: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在我国确立。

(2)原因

第一次:

外国入侵,主权不完整。

第二次:

中共领导下,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第三次:

三大改造完成,实现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

2.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伟大成就、失误及启示。

成就:

①完成了“一五计划”,初步改变

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②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③完成了三大改造,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进入到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

失误:

①开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国社会主义探索中的严重失误,给我国的经济建设造成重大损失。

②发动“文化大革命”,给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带来很大破坏,拉大了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启示:

①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党,能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对客观规律的认识;②中共能通过自身努力克服失误,每次失误都成为革命和建设的新起点;③经济建设要放到首位,要遵循宏观经济规律;④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⑤要重视民主法制建设。

 

河北8年中考真题及模拟

1.(2011河北14题2分)我国在“一五”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是:

工业占58.2%,农林水利占7.6%,运输邮电占19.2%,文化教育和卫生占7.2%,其他占7.8%。

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大体是1∶7.9。

由此可见,我国当时( A )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优先发展运输邮电业

C.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 D.三大改造稳步推进

2.(2010河北14题2分)下图所示的“江苏省江宁县公私合营股票”,其印发的主要目的是( D )

A.建立人民民主政权

B.满足农民获得土地的愿望

C.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

D.实现对私营工

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009河北22题2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与完善,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据此回答第3~4题。

3.2009年“两会”期间,同学们看到下面的老照片,纷纷推算它的年龄,准确的是(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召开期间部分代表合影

A.34   B.50   C.55   D.62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

①是我

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③是我国的立国之本 ④规定了人民享有直接管理国家的权力

A.②③B.①④C.①②

D.③④

(2014河北20

题3分)如果说有一个词沉淀了过去30多年中国人的记忆与情感,寄托着未来30多年中国人的希望和梦想

,这个词一定非“改革”莫属。

回答第5题

5.《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指出:

为了避免“     ”一类历史悲剧在我国重演,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从组织上和制度上采取措施,禁止任何形式上的个人专断,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

“     ”应是( D )

A.斯大林模式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D.文化大革命

6.(2015石家庄模拟)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前,曾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这充分说明( C )

A.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它体现了人民的意志

C.它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订的

D.它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

7.(2016张家口模拟)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 B )

①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②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③已经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④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8.(2016年唐山9中模拟)为了更好的开展“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主题教育活动,某地准备组织全体干部观看一部电影,下列选项中最合适的是( B )

A

B

C

D

9.(2016张家口二模)高考改革是教育体制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回答下列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建立起来的全国统一高等学校招生制度,曾因‘□□□□□’一度中断……高等教育没有办法保证质量,直接导致国家人才的断档”。

题干中的“□□□□□”应是( D )

A.工业化建设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D.文化大革命

 

河北中考考点精练

一、选择题

               

1.(2016张家口9中模拟)依据下图判断,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优先发展的部门是( C )

A.农业B.轻工业C.重工业D.手工业

2.(2016柳州中考)学者彼得·诺兰认为,任由经济发展,不采取任何调控措施是不合理的,“我一直深信中国在五十年代早期……选择了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中国当时的选择是( A )

A.走上了由政府主导的计划经济发展道路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C.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D.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资金

3.(2016云南中考)新中国成立时,“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这一落后局面的改变开始于( A )

A.“一五”计划时期B.“大跃进”运动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4.(2016汕头中考)1956年底,全国加入农业合作社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96.3%,加入手工业合作社的人数占手工业者总数的91.7%;全国私营工业人数的99%、私营商业人数的8%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以上数据表明我国( B )

A.实行了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B.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C.发动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5.(2016开平模拟)如图是1955年“公

私合营黟(yī)县电机厂股据。

”作为实物史料,它可以直接用于研究( B )

A.土地改革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国有企业改革

6.(2015福州中考)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 C )

A.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B.“一五计划”的开始

C.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文化大革命”结束

7.(2016石家庄28中模拟)2016年12月4日,我国迎来

第三个国家宪法日,设定国家宪法日是为了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依法治国。

那么,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在哪次会议上制定的( A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第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8.(2016保定调研考试)口号打上了鲜明的时代印记,反映了人民大众的生活状态。

下列口号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的是( B )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C.“以阶级斗争为纲”

D.“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9.(2016海南中考)大跃进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重大失误。

下列一组图片反映了大跃进时期的什么现象( C )

A.高指标B.瞎指挥

C.浮夸风D.共产风

10.(2016徐州中考)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

毛泽东认为“中国必须凭借其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寻求一条更快捷的现代化道路。

”1958年开始的这条“更快捷的道路”带给中国的是( C )

A.粮食产量大幅增长  B.钢铁资源有效利用

C.国民经济损失惨重  D.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11.(2016泰安中考)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B点到C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B )

A.经济建设有计划性

B.“左”倾错误的严重泛滥

C.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D.“文革”扩展到经济领域

12.(2015莱芜中考)作家莫言获诺贝尔奖的小说《蛙》有以下描写:

“1962年秋季,高

密东北三万亩地瓜获得了空前的大丰收。

跟我们闹了三年别扭、几乎是颗粒无收的土地,又恢复了它宽厚仁慈、慷慨奉献的本性。

那年的地瓜,平均亩产超过了万斤。

”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 D )

A.土地改革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大跃进运动使粮食产

量极大提高

D.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

13.中国新民主主义

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出现的两次重大转折性的会议分别是(

 B )

A.遵义会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遵义会议;中共十二大

C.中共七大;中共十三大

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4.(2015铜仁中考)名字往往被打上时代的烙印,下列搭配有误的是( B )

A.1951年——张援朝

B.1953年——杨跃进

C.1967年——王文革

D.1980年——刘开放

15.(2015莱芜中考)“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党内老

一辈革命家和广大干部群众的抵制和抗争始终没有停止过。

下列事件中不属于“抵制和抗争”的是( B )

A.“二月逆流”B.停课停工“闹革命”

C.四五运动D.邓小平整顿各方面工作

16.(2016石家庄模拟)宣传画是以宣传鼓动、制造社会舆论和气氛为目的的绘画,带有很强的政治、文化内容。

下列宣传画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社会状况的是

( C )

A 

B 

C 

D

二、非选择题

17.(2015聊城中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面是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各个部门的投资比例图。

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约为1∶7.9。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我国经济成分变化

表(%)

国营

经济

合作社

经济

公私合营

经济

个体

经济

资本主义

经济

1952年

19.1

1.5

0.7

71.8

6.9

1956年

32.2

53.4

7.3

7.1

0

——均摘选自苏星《新中国经济史》

(1)材料一反映了“一五”计划的什么特点?

(2)依据材料二,

概括经济成分变化的结果。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一五”计划的两大任务。

答:

(1)优先发展重工业。

(2)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或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

(3)进行工业化建设(或发展生产力);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或调整生产关系)。

18.(2016十堰中考)农村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农村是中国革命的摇篮,请列举“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革命道路中的两个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历史事件。

(2)农村是摧毁封建土地制度的阵地,建国初期的哪一运动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该运动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为了实现土地公

有制,我国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

(3)农村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先锋,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掀起,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从此,农民告别了什么制度?

(4)在农业科研第一线辛勤耕耘、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的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