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1古诗二首 望庐山瀑布 山行教案作业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362913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8.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1古诗二首 望庐山瀑布 山行教案作业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冀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1古诗二首 望庐山瀑布 山行教案作业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冀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1古诗二首 望庐山瀑布 山行教案作业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冀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1古诗二首 望庐山瀑布 山行教案作业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冀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1古诗二首 望庐山瀑布 山行教案作业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冀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1古诗二首 望庐山瀑布 山行教案作业题及答案.docx

《冀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1古诗二首 望庐山瀑布 山行教案作业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1古诗二首 望庐山瀑布 山行教案作业题及答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冀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1古诗二首 望庐山瀑布 山行教案作业题及答案.docx

冀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1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山行教案作业题及答案

2017年冀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1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山行教案作业题及答案

1古诗二首

【教学目标】

1.能准确有感情地朗读诗句,背诵两首诗。

正确认读本课“炉、紫、烟、遥、川、尺、银、径、斜、枫、霜”等十一个生字,会写“诗、前、川、尺、寒、处、爱、晚”等八个生字。

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的情感。

2.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感情。

展开小组讨论,理解诗句和个别字的意思。

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李白和杜牧。

3.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

【教学重点】

本课是两首诗,有些字的意思学生不易理解,教师要适时点拨,如“生”不是生成的意思,而是“升腾”的意思,还有“川”、“疑”、“坐”、“于”等。

【教学难点】

二年级学生很难把握读诗的语气,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多范读、引领学生通过读感悟诗的情感。

【教学素材】

1.李白个人资料。

2.杜牧个人资料。

3.李白和杜牧的部分作品。

4.有关庐山瀑布介绍。

5.山行朗诵录音。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流程】

望庐山瀑布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炉、紫、烟、遥、川、尺、银”7个字,会写“诗、前、川、尺”4个字。

2.能借助课件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的意境。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我们学过许多首李白的诗,谁能背?

注意每人背一首不要重复别人背过的诗。

  (《静夜诗》《赠汪伦》《早发白帝城》《望天门山》《独坐敬亭山》等。

  2.大家背得都很熟,今天我们再学一首李白的诗。

(板书:

望庐山瀑布)生齐读题目。

(设计意图:

教学新诗不直接揭示课题,让学生先背诵学过的诗,然后开始新课教学,这样做大有益处:

一是新旧联系,衔接自然;二是激发兴趣,增强效果。

学生在情致盎然地背诵李白诗歌的气氛中学习新诗,效果就不一样。

3.谁来讲课题的意思?

 “望”是看的意思,题目是说看庐山的瀑布。

  4.什么是瀑布?

谁看见过?

 瀑布是从高山上直流下来的水,水流得很急,像倒下来似的,远远地看去像一块白布。

 5.一说到瀑布就想到高山,从高山陡峭的地方,水流倾泻下来,远看像一块白布垂挂山前。

水很急地流下来,可以用“倾泻”这个词。

  6.知道庐山在什么地方吗?

(课件出示2)

  庐山在江西省,是个风景很美的地方,很多人都到那里去游览。

 (设计意图:

板书课题后,引导学生自己领悟题意:

先解字,弄清“望”的含义,弄清全题的意思;再释词,弄清瀑布是什么,而且就“瀑布”正字正音;最后明确庐山的地理特点。

这样解题,由字及词及地,序次井然;同时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瀑布”引出“垂挂”“倾泻”,与高山挂起钩来,不仅使学生觉得具体可感,还为下面讲析诗歌作了铺垫,收一举数得之效。

二、初读识字

1.师范读古诗。

(课件出示3)

生自读。

指名读,正音。

齐读。

  2.识字。

(课件出示4)出示生字卡片“炉”、“紫”、“烟”、“遥”、“川”、“尺”、“银”。

说说在读书中你记住了哪个字。

指名读,领读。

同桌赛读。

3.识记。

从音、形、义比较庐——炉,生讨论记“炉”、“紫”、“烟”、“遥”、“川”、“尺”、“银”。

4.巩固生字。

开火车读,男女生接龙读,齐读。

三、生字书写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在四线三格中的位置。

练习书写生字。

注意指导学生的方法和习惯。

(课件出示4“诗”、“前”、“川”、“尺”)

1.“前”是上下结构的字,上部所占比例要小于下部。

2.“诗”是左右结构的字,左边要写得窄一些,右边宽一些。

3.学生练写生字。

可以配上音乐。

四、朗读感悟

  1.欣赏课文插图。

(课件出示5)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图中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景色?

  2.创设情景初读。

(课件出示6)画中人李白是我国唐代诗人,人称“诗仙”。

他游览过祖国许多山山水水,留下许多著名诗篇,《望庐山瀑布》就是其中之一。

究竟庐山什么美景打动了李白呢,请自由读读本诗想一想。

(生自读)指名说古诗主要写了什么景色之美?

(瀑布)

  3.感悟诗意。

是呀,李白看到的瀑布不是一般的美啊,我们齐读一遍。

(生齐读)在读书过程中你读懂了哪一句呢,四人一组,和小伙伴说说。

(生小组交流)指名交流。

你们再共同议论一下,看谁不能理解诗的意思。

有什么问题提出来。

  (学生分四人小组议论。

  “银河”实际上是许许多多的恒星,民间传说是天上的一条大河。

  “九天”古人认为天有九层,九天指天的最高层。

  (设计意图:

出示课件,展示全诗,省时省力,又便于读便于议;组织学生读和议时,突出“银河”“九天”,便于老师肯定正确的认识,纠正错误的看法,使学生对诗句能有更深的理解,既体现了教学民主,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香炉”这里的香炉指的是香炉峰,这座山峰的样子像香炉,所以叫香炉峰。

你们懂得“日照香炉生紫烟”这句诗的意思吗?

(课件出示7)

 这句话的意思是,太阳照在香炉峰上,峰顶云雾弥漫,蒙蒙的水气透过阳光,呈现出一片紫色,好像燃起的紫烟缭绕着香炉峰。

多么美丽的景色啊!

你们再仔细体会一下这句话的意思,想象一下高高的香炉峰是多么漂亮。

谁能讲讲这首诗?

“日照香炉生紫烟”,是太阳照在山峰上,峰顶云雾弥漫,阳光透过蒙蒙的水气,好像燃起了紫烟。

(课件出示8)“遥看瀑布挂前川”,是远远地看去,瀑布挂在山的前边。

(课件出示9)“飞流直下三千尺”,是水从三千尺高的山峰上很急地流下来。

(课件出示10)“疑是银河落九天”,以为是银河从高天上落下来了。

(板书: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

“川”是河的意思,应该说是挂在山前的河面上。

  “三千尺”不一定是个准确的数字,主要是突出山势很高。

是不是可以说成水从很高的山峰上急流下来?

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后两句诗的大胆想象和极度夸张。

并告诉学生,这是李白诗歌的特点。

(设计意图:

由学生对香炉的疑问带出“日照香炉生紫烟”的诗句,理解它是一个难点。

在学生没有举手的情况下,我作了描述性的解释,启发学生体会意思,想象美景,进而让学生讲解全诗,还就“川”和“三千尺”作了辨识,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诗的意境了。

这样教学体现由扶到放的原则──扶,扶在难点上;放,放在自读自悟和讨论上,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水平。

点名读。

读的时候要读出夸张的语气。

4.感悟诗境。

(课件出示11)播放课件,欣赏瀑布景观。

5.指导朗读。

师范读,讲解古诗朗读要领。

指名读,领会古诗蕴含的感情。

小老师领读,看看谁最棒!

6.回归全诗,深化诵读,指导背诵。

诵读时可以引导学生想象着自己就是诗人,就站在气势雄伟的庐山瀑布前,想象背诵。

五、课外延伸

  我们今天又学习了李白的一首古诗,课后把这首诗抄在你们的妙词佳句本上。

课外作业新设计

一、读一读,连一连。

zǐyānpùbùyínhéshíjìngshuāngyèfenglin

瀑布霜叶紫烟枫林银河石径

二、根据拼音写出下列词语。

dàochùqiánmiànshānchuānàixīn

 

chǐzigùshiwǎnshànghóngyú

 

三、辨字组词。

首(    )川(    ) 古(    )千(    )

自(    )州(    ) 舌(    )干(    )

答案:

一、

zǐyānpùbùyínhéshíjìngshuāngyèfēnglín

 

瀑布霜叶紫烟枫林银河石径

二、到处前面山川爱心尺子故事晚上红于

三、首先自己山川神州古代舌头千万干活

板书:

1古诗二首

望庐山瀑布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

诗前川尺

山行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径、斜、枫、霜”等4个字,会写“寒、处、爱、晚”等4个字,理解“寒山”、“坐”、“于”等重点词语的意思。

  2.读懂《山行》,用自己的话语说说古诗的意思。

3.感受古诗所描绘的景色,体会诗人的感情,背诵古诗。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背古诗,激兴趣。

1.你喜欢读古诗,背古诗吗?

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用最凝练、简洁的语言表达出诗一般的境界。

四季皆入诗,四季皆入画,你能从你了解的古诗中找出描写四季的诗来背一背吗?

(师根据学生背诵情况及时鼓励,激发学生背诵的兴趣)

2.(多媒体出示:

连绵的群山,满山火红的枫叶)同学们,说说你看到的景象。

(课件出示13)

深秋的一天,杜牧乘着马车,顺着山路而上,山上美景让他流连忘返,他情不自禁挥毫写下了这首千古名句。

(板书:

山行)(课件出示14)

(屏幕画面出示一首正楷的《山行》,把学生带入了如梦如诗的境界。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山行》,从诗中去领略一番秋天山林的美景。

二、读诗题,知诗人

1.出示《山行》。

(板书:

山行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读读课题,想一想题目是什么意思?

(在山间行走)

2.介绍作者杜牧:

唐朝晚期著名诗人,和杜甫合称大小杜。

(让学生交流,教师适当补充)

杜牧在山间行走,会看到些什么呢?

让我们赶快来读读诗吧。

三、初读诗,读通顺。

1.师范读。

2.指名读,结合读指导读准节奏,读准字音。

3.说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并板书到黑板上。

4.结合画面,讨论交流疑难字词。

四、精读诗,体意境。

这一环节主要通过角色转换——孩子成为诗人,完成情感体验。

你知道这是什么季节吗?

诗中哪些地方告诉我们是深秋呢?

(“霜叶”“寒”“晚”表示季节)

1.创设情境:

(课件出示15)深秋,天气已经很冷。

远处山林中传来阵阵清脆悦耳的马铃声,那是诗人杜牧坐在马车上正慢慢走来……此时此刻,诗人看到些什么呢?

2.出示彩图,(课件出示16)观察:

说说看到哪些景物?

结合观察,引导认识景物,并感受景物特点。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课件出示17)

“远上寒山”

(一个“远上”再现了“山”的绵延起伏;一个“寒”传神地刻画了“山”的凄清寒冷,让人产生一种悲秋之情。

(1)引导观察:

你看到的山是什么样子的?

是一座吗?

感情诵读“远上寒山”,体会“山”之连绵起伏。

(2)(课件出示18)阵阵秋风裹挟着片片黄叶向诗人吹来。

此时,站在山坡上的诗人会有何感受?

从哪个字能读出诗人这种感受?

感情诵读“远上寒山”之“寒”。

“石径斜”

(一个“斜”字把我们的思绪带到了飘逸的远山之中。

(1)诗人面前是一条石头铺就的小路。

这是一条怎样的小路呢?

借助简笔画理解“斜”字。

感情诵读“石径斜”体会石径的弯弯曲曲。

“白云生处有人家”(课件出示19)

(1)看图体会:

有白云的地方是什么样子的?

感情诵读体会“白云生处”的虚无飘渺。

(2)看图体会:

人家在什么地方?

感情诵读“白云生处有人家”,感受虚实结合的诗意画面。

(3)感情诵读一句,加深体会。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课件出示20)

(1)过渡:

诗人坐在马车上,忽然叫道:

“停!

停!

停!

”这是因为什么呢?

(2)生先自由读2句说说原因。

结合孩子的说,引导感悟:

“枫林晚”

(1)看图想象:

夕阳照耀在枫林上,是怎样的景象?

感情诵读体会

(2)理解“坐”字,想象此时诗人看到此景会怎样说?

(3)你感受到作者的心情如何?

“霜叶红于二月花”

(1)(课件出示21)生看图说说枫叶是什么样子的,想象二月开的红花是什么样子的?

(2)感情诵读体会霜叶之红。

(“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鲜明地表白了作者对枫叶的喜爱之情,而“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将作者对枫叶的喜爱、赞美之情表达得更加淋漓尽致,以致作为名句千古流传。

五、用心读,会背诵

1.想象着诗歌意境,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指名朗读。

3.(课件出示22)听录音朗诵后再次练习美读古诗,体会情感。

4.现在你就是诗人,请你来到画面前高声吟诵。

5.学生展示,让学生独立背诵古诗。

六、学生字,写生字

1.出示生字:

学生认读。

(课件出示23)

2.观察字形,说说怎样识记和书写。

3.教师示范,提示重点笔画。

提醒学生注意:

“晚”是左右结构的字,左边要写得窄一些,右边宽一些。

“处”是半包围结构,里面的卜要小一些。

4.学生练习。

5.小组展示,欣赏评价

课外作业新设计

一、填空:

(1)“尺”字用音序查字,查()字母,用部首查字查()部。

(2)“晚”用音序查字,查()字母,用部首查字查()部。

除部首外

有()画。

这个字的第一笔是()。

二、我会解释加点的字:

生紫烟(    )遥看(     )  

挂前川(    )(     )

石径斜(    )坐爱(     )(     )

三、填空。

1.《望庐山瀑布》是( )代诗人()的作品。

诗人是站在()处观看瀑布的,从诗中的一个字()可以看出来。

2.《山行》是()代诗人( )的作品。

作者描写的是()季时枫林景色,这从诗中的(  )可以看出来。

诗中写远景的两句是:

()。

参考答案:

一、

(1)C尸

(2)W日7画

二、生:

飘浮遥:

远处挂:

悬挂径:

小路坐:

因为爱:

喜爱

三、1.唐李白远遥2.唐杜牧深秋霜叶红于二月花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板书设计:

1古诗二首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教学反思】

《望庐山瀑布》教学反思

1.这首古诗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通过“读—理解—读—诵”这4个步骤学习课文。

在第一个读中,学生做的很好,很快的解决了生字,还给生字找了一些课外的朋友。

而在理解这一过程,也是本课教学的最难的部分,学生虽然可以用给字组词,通过借助课文插图理解了诗意,但很难体会到作者李白想表达的那种对庐山瀑布的赞美,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为什么会这样,我个人分析了一下原因:

部分学生没有见过瀑布,部分学生见过却没有仔细观察体会过,学生想象的能力有些弱。

学生没有很好的体会到这种感情,只是知道作者想要表达这种感情,所以后面的有感情朗读也是比较失败的,而最后的诵,在朗诵方面也是失败的,而背诵是十分成功的,因为有部分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已经会背了。

2.我想这次教学中,能够使用多媒体课件,在引出课题之前让学生观看瀑布的飞流直下的视频,听听瀑布所发出的巨响,在学生对瀑布的雄伟气势有所体会的基础上再进行课文教学,效果会更好。

《山行》教学反思

1.读一读,说一说,整体感知诗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研读古诗,让他们在自读自悟,相交切磋,合作交流中读准字音,读通古诗,初步感知大意。

在检查初读情况时,可让学生争当小老师给大家正音,既可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又可让他们在成功的体验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2.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切忌逐行分析诗意。

此时可适时地张贴文中插图,并问“图中画的是什么。

”学生们争先恐后地畅所欲言。

其实诗意就蕴含在这一声声的话语中。

3.读一读,听一听,感知古诗韵律:

  优美的古诗是我国遗传下来的文化瑰宝。

每一首古诗都有一定的韵律节拍。

只有按其韵律节拍朗读,才能在读中再现意境,体验情趣。

但对于刚学习古诗的小学生并不懂这些。

因而在教学中可借助录音范读,让学生从听中感悟,从模仿练读中得到自悟。

以学生自己的看法来朗读,富有具性地朗读,比如:

你喜欢这首诗的哪一行呢?

把它读给大家听听,也分享一下你的快乐,好吗?

这时学生兴趣盎然,十分活跃。

同课异构

1古诗二首

第一课时

望庐山瀑布

创新教案

教学设想:

 这是一个描绘祖国壮丽山河,抒发对大自然神奇伟力的赞颂,表现乐观主义为主体内容的古诗板块。

这节课要学习的《望庐山瀑布》就是描写自然景观的古代诗歌,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在50岁时隐居庐山望见庐山瀑布时有感而发所作的一首诗。

诗中由近到远的顺序,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的手法描绘了庐山瀑布的雄奇壮观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之情。

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简洁,用词精当。

全诗采用极其夸张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仅用了28个字就将一幅有山、有水、有声、有色,可以说是一幅气势恢弘的写意山水图展现世人眼前。

 我采用“谈话激趣——感受美景——古诗欣赏”的方法进行教学。

上课开始,我会出示庐山和瀑布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带领学生走进庐山,去感受瀑布的雄伟。

也为之后学生展开想象做铺垫,更好地理解诗歌含义。

同时我会配合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让学生融入诗境。

一、谈话激趣

 同学们,瀑布是自然界中一种壮观的景象,你们想欣赏吗?

今天,我们就同李白一起去欣赏庐山的瀑布。

二、感受美景

  1.各位,我们的行程开始了,现在我们来到江西庐山,观看香炉峰顶流下的瀑布,看完谈谈你的印象。

  2.放视频,学生观看。

3.学生各抒己见:

你感受到的庐山瀑布什么样?

生:

水流很有气势

生:

我觉得在阳光的照耀下,瀑布水面泛着银光点点,太壮观了。

4.面对如此美景,李白情不自禁吟诵起“日照香炉生紫烟……”

5.诗中描绘的景美吗?

你也打开书来自由读几次吧!

(个别读、齐读、指名读)

  (大部分学生从没看见过瀑布,播放瀑布的录像,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培养观察能力,又激发了学生发表见解、阅读古诗的兴趣。

三、古诗赏析

1.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法自学古诗。

师巡视,随时帮助有问题的学生。

2.在自学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在合作中取长补短。

(一)全班交流,理解诗意。

1.交流对诗题的理解。

重在指导学生对“望”字的理解:

不只是看,而是从远处看。

2.交流对第一行诗的理解。

(1)指名说说诗句中关键字的意思。

日:

太阳  照:

照耀 (如果不这么细致地去分析,孩子们很可能把日和照当成“日照”这个城市来对待。

)香炉:

香炉峰,庐山上的一座山峰;生:

飘浮紫烟:

紫色的烟雾

(2)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太阳光照耀下的香炉峰上飘浮着紫色的烟雾。

(3)由“紫色的烟雾”让学生想象一下,李白遥望香炉峰的时间(早晨)

(4)指导学生进行初步的感情朗读:

明白意思后让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

(5)抓“生”字感受作者用词之妙,从而指导学生更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这句诗中有一个字用得特别妙,睁大眼睛找一找,看它藏在哪里啦?

生:

“生”字用的妙。

生:

一个“生”字写出了云烟飘浮的动态之美,让我们产生了无尽的遐想,仿佛看到了紫烟那飘飘悠悠、缠缠绕绕、娉娉婷婷,袅袅升腾的样子。

3.交流对第二句诗的理解。

方法与步骤同第一句。

再指导学生进一步有感情读诗句时,要引导学生品味“挂”字的妙用,知道一个“挂”字化动为静,写出了瀑布在遥看中的状态,想像到此时展现在诗人眼前的简直就是一幅巨大美妙绝伦的山水画。

如果学生能品出这种味道来,他们就一定能够读好这句诗。

4.交流对第三四句诗的理解。

理解这两句诗,先理解“疑”字的意思,然后理解诗句的意思。

诗意理解后要抓“飞流直下”与“落”感受瀑布的磅礴气势,指导学生读出这种气势。

5.每句诗的意思理解完后,要回归整体,让学生把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二)想象意境,感悟诗情。

方法:

(1)师描述意境,生闭目静听默想,用心去感受诗句所描绘的意境之美。

早晨,一轮红日冉冉升起,红日照耀下的香炉峰上,紫色的云雾轻轻浮动,围绕着香炉峰缠缠绕绕、飘飘悠悠、袅袅娉娉,缓缓升腾。

远远望去,那从天而降的瀑布仿佛是一条大河挂在了悬崖绝壁之上。

来到瀑布跟前,看那瀑布飞流直下,撞击在绝壁上突起的岩石上,溅起了无数的水花,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声响。

我出神地看着,听着,恍恍惚惚间,我似乎觉得,这该不会是那银河里的水从九天之上直落了下来吧,要不,怎么会如此磅礴,这般壮观?

(2)学生在想像意境的基础上再次朗读这首诗,在反复朗读中不断与想像中的意境融合,最终达到诗与意境成为一个完美整体之目的。

(三)体会诗人的写作特点.

奇特的想象,比喻;出神入化的夸张。

四、识记、书写

  1.认读要求会写的字:

诗、前、川、尺。

  2.记忆生字。

  按结构记字。

独体字:

左右结构的字:

  3.指导书写。

  让学生观察字帖里的字,然后描红写。

  重点指导书写“流”。

五、读、背古诗

1.同桌互助,练习朗读古诗。

2.应该用什么语气去读古诗?

生:

读的时候应读出诗人惊奇、赞叹的语气。

生:

从诗中我感受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

小结:

我们虽然没有去过庐山,但是通过大诗人李白这么一写,我们仿佛亲临其境,此时的你,心里有什么感受呢?

祖国山河的景色多么壮丽啊!

  3.指名读,评议。

  4.齐读古诗。

  5.看录像练习背诵古诗。

第二课时

山行

创新教案

教学设想:

古诗是一种美的教育和情感的熏陶,它必须建立在每个学生独特的心灵体验上,尊重学生自身的知识构建。

古诗文化博大精深,贵在积累,教给学生一些古诗学习的基本方法,使他们能在课外迁移运用,在更广泛的学习天地中,丰富自身的文化积淀。

杜牧的《山行》是一首明丽、充满生气的秋景诗。

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

所以学习这首诗应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感情,欣赏意境,并体会作者的情感。

各种形式的朗读是学习古诗的好方法。

教学过程:

一、古诗激趣

 1.学生交流古诗,背诵古诗。

  2.回忆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

(1)理解课题,认识作者

(2)解释词语,说说诗意(3)联系实际,发挥想象(4)感情朗读,体会诗境

二、揭示课题

  1.认真读诗,想一想哪些你能读懂了?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交流。

  

(1)山行:

在山路上行走。

  

(2)作者:

杜牧(唐)学生用课外知识交流对杜牧的认识,加深记忆,更方便的理解诗意。

三、品读诗句

 

(一)诗画结合,品读一、二句。

1.(出示图片)

秋天的景色多美呀!

看在这幅图片中,你知道诗人在那儿看到了哪些景色?

生:

山、小路。

生:

还有白云、人家。

(学生反复读诗句。

(指名读;开火车读;男女生赛读;齐读。

))

2.理解“寒山”。

 

(1)师:

小朋友们,在第一句里有一座座什么样的山呢?

生:

寒山。

 出示图片,春天的山和秋天的山。

 

(2)了解“寒山”就是指深秋时候的山。

3.(出示图片)

师:

同学们,我们再一起来看看这幅图片,“石头铺成的小路弯弯曲曲,远远伸向已是深秋时节的山头。

山上白云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几户人家。

”谁能用诗句来说一说呢?

生: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二)品读三、四句。

1.(出示图片)

师:

说得太好了,你们都是小诗人。

我也来给小朋友们背一首诗:

“不是蝴蝶,不是小鸟,是红叶舞,黄叶飘,像秋姑娘发来的电报,告诉我们秋天已经来到。

”诶,这描写的是什么景物呢?

生:

枫叶。

生:

红色的枫叶。

2.学生反复读诗句。

师:

确实很美,诗人杜牧也留恋这傍晚时分的美景,而停下车来欣赏。

(出示图片)谁来读一读?

  

(1)自由读。

  

(2)指名读。

  (3)小组赛读。

  (4)齐读。

3.(出示图片)

师:

小朋友们读得真好,老师带来满山的枫叶来奖励大家!

你们觉得这个枫叶的颜色怎么样呢?

生:

很红。

(板书:

红)

4.理解“坐”、“于”。

(出示图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国外设计风格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