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一单元抨击时弊忧思家园3道士塔》49课件教案教学设计.docx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抨击时弊忧思家园3道士塔》49课件教案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第一单元抨击时弊忧思家园3道士塔》49课件教案教学设计.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抨击时弊忧思家园3道士塔》49课件教案教学设计
《道士塔》教学设计
(结合幻灯片授课)张金芳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余秋雨。
2.了解有关敦煌文化的一些常识。
能力目标
培养准确筛选信息,提高阅读学者散文的能力。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爱护中国文化遗产的意识和保护文化遗产的高度责任感。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领会文章丰富深邃的思想内容和作者语言运用所反映出的激情。
教学难点
1.从课文中找到依据,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
2.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感情。
教学方法
1.诵读鉴赏法。
在反复朗读某些感情浓厚的语句上,揣摩作者的观点及情感倾向。
2.讨论——点拨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简介作者及其作品、敦煌的有关知识。
2.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了解每节内容。
一
导语:
今天的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和探讨一个很不轻松的话题,是关于发生在近代中国的一次文物浩劫的。
按我的理解,近代中国遭受了两次文化遗产的大浩劫,一次是1860年的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再一次是1905-1914年外国探险家们对敦煌莫高窟的多次劫掠。
这两次浩劫对我国的古代文化遗产造成的损失几乎是灾难性的。
当中国光辉灿烂的文化遗产被一车车一船船运进国外的博物馆的时候,哪一个有良心的中国人的心不在流血?
第一次浩劫让我们记住了咸丰皇帝的腐朽,第二次浩劫让我们记住的却是一个小人物——王道士的昏聩。
今天学习的课题便与王道士有关。
请大家打开课本第13页,《道士塔》。
(板书)
二
解题:
1.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当代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
主要著作有《文化苦旅》、《山居笔记》等。
2.莫高窟,我国最著名的佛教石窟,位于甘肃敦煌县东南25公里处,开凿在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历经一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文化艺术的宝库。
包括洞窟550多个,壁画5万多平方米,有10个八中校园大,文献资料四五万册。
目前,北京图书馆藏有一万余册,英国图书馆藏有11297册,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藏有6000册,俄罗斯圣彼得堡亚洲民族研究所藏有11050册,日本私人藏有592册,此外还有2700余册分散于各地。
3.
王道士,即王圆箓,祖籍湖北麻城,出生在陕西。
因为躲避战乱,王圆箓流落到甘肃酒泉,为了生计便出家当了道士。
后来王道士四方云游,于1892年左右来到敦煌,在三危山下发现莫高窟。
这时的他已年过四十。
1900年5月26日,王圆箓发现了藏经洞。
他向敦煌县令汇报,并奉上经文两卷。
然而不学无术的严知县却视为废纸,毫不理会。
王道士守着经文整整三年,又一位知县上任了,王道士再次上报。
这位汪知县总算高度重视,并亲自到莫高窟查看一番,指示王道士要好好看管这些经卷,然后打道回府,再无下文。
后来外国人知道了,千里迢迢赶来,用很少的钱从王道士手里买走了其中的大部分藏书。
作者对这些宝物的损失感到十分痛心并从中深省那场不堪回首的民族文化悲剧的社会根源。
作者即是根据这一思路行文的。
三
朗诵课文(生课前已有预习,可采用生示范朗读法)
四
研读课文内容
1.学生概括各部分内容(此处可引导学生总结概括段意的方法:
原文摘录法和自行概括法)
(一):
一个悲剧;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流血;
(二):
一片惨白;愚昧对文明的修葺;
(三):
一种痛心;野蛮对文明的拯救;
(四):
敦煌在中国;屈辱与光荣;
小结:
本文以道士塔为引线,记叙了在愚昧无知的王道士的掌管下,敦煌文物被破坏以及被外国冒险家劫掠的经过,表达了作者由这一巨大的民族悲剧而生发的悲怆苍凉的感情。
五、布置作业
1.从课文中找到依据,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感情。
2.反复诵读课文,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对作者在文中所述情感进行分析;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内涵,进而理解作者的表达方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研习了文章的内容,熟谙了敦煌文物盗掠的经过。
本节课,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文章言有尽而意无穷和强烈的抒情意味。
可以说,文句蕴含内容十分丰富,每一个句子都浓缩了作者的深情。
二.自主、合作、探究
了解了课文的大致内容后,我们进一步分析理解课文。
1大家想一下,这篇课文题为《道士塔》,这里面的塔是怎样的?
作者又特别写了哪一个?
这样写有什么意义?
[明确]:
几座僧人圆寂塔:
坍弛、木桩、黄泥、青砖——贫苦
王道士的塔:
保存的较为完整,有碑文——富裕
从“坍弛”和“完整”,“历代僧人的贫苦”和“王道士的富裕”相对比,来表现道士生前以牺牲文物为代价换得富裕,保存了自己的塔,也留下了耻辱,颇含讽刺意味。
2王道士是如何对待敦煌文物的?
除了王道士外,文中还写了什么人?
那些人又是做什么的?
作者对他们(包括王道士)的感情又是怎样的?
[明确]:
王道士:
粉刷壁画、砸碎雕像、廉卖经卷(愚昧无知)
痛恨、无奈
<这里有张王道士的照片,大家看看,他给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
是一个很普通的中国平民。
在课文提到他是湖北麻城人,早年因家乡闹饥荒,逃往他乡谋生,在肃州当过兵,退任后做了道士,最后辗转到了敦煌。
不幸由他当了莫高窟的住持。
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
他的罪行就是把洞窟中的壁画刷白了,毁掉了雕像塑天师灵官像,把经卷随意送给官员,以极低的价格出卖经卷。
>
中国官员:
在官场上送来送去,没装木箱,席子乱捆(腐败无能)
愤恨无奈——根本原因
外
国
人:
不远万里,风餐露宿,变卖家当(狡诈欺骗的本质)讽刺、批判、谴责
<这里也有几幅外国掠夺者的照片。
这就是课文里提到的斯坦因,根据资料记载,经他手运出中国的敦煌文献不计其数。
这个就是伯希和,他从王道士手中也拿走了不少的敦煌文献。
>
敦煌研究专家:
积极研究敦煌文献(忍受屈辱、对祖国挚诚的爱)
寄予希望
三.品味语言
课文有两大语言特色:
1.语言简练、幽默,又不失为儒雅深邃;2.文章内涵深刻,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一)结合课文里的句子来分析一下,看这几句话:
(1)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
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
[明确]:
敦煌文物被帝国主义掠夺,不能仅看成是文物流失,这反映了当时统治阶级的腐败无能,国土主权尚难保全,对文化遗产更无暇无力保护,灿烂的文化蒙满尘垢,珍贵文物横遭劫难,泱泱大国衰微破败可见一般。
从这个意义上说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因为敦煌的无价之宝被斯坦因之流轻巧地从愚不可及的王道士手中窃走。
(2)第一遍石灰刷得太薄,五颜六色还隐隐显现,农民做事就讲个认真,他再细细刷上第二遍。
[明确]:
反语。
“认真”本不是坏事,这里作者用“认真”来讽刺王道士的无知和固执。
(3)他们都是富有实干精神的学者,在学术上,我可以佩服他们。
但是,他们的论述中遗忘了一些极基本的前提。
[明确]:
反语。
这个“基本前提”指的是外国学者所得来的学术成就,是建立在对中国人民的欺诈、掠夺,对中国文化遗产无情地剥夺的基础上的。
“极”字表达了作者的一种愤怒之情。
放在这里能够强调感情色彩。
(二)再来看第二个语言特色:
(1)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
比之于被官员大量糟践的情景,我有时甚至狠狠心说一句:
宁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
[明确]:
正话反说。
虽然作者觉得与其让文物在无知的官员手中流转,在流转中遗失,还不如为它找一个安全的住所。
但这并不意味着作者不爱惜这些文物,恰恰相反,这正表现了他的爱惜和无奈。
(2)这几年的成果已经表明,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
[明确]:
作者坚信敦煌学始终是属于中国的,敦煌文化遗产也是属于中国的,抒发了作者爱国热忱和坚定的信念。
(3)中国的专家没有太大的激动,他们默默地离开了会场,走过王道士的圆寂塔前。
[明确]:
“没有太大激动”,是因为在中国学者心中,敦煌是中国的,所以面对这一言论时,心里很平静。
“默默地”,是因为敦煌的历史在中国专家心中永远是一段难言的心痛,他们的心情是压抑的。
课文里还有好些个句子有深刻的含义,我们课上没有那么多时间一一去探究,希望同学们课后自己去感受一下。
四.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
作者以沉重的笔调为我国“敦煌研究史”补写了让世人永志不忘的一个章节。
《道士塔》通过追记敦煌文物的流失,表明了作者对愚昧、麻木的道士、官员的愤怒,对文明的浩劫的惋
惜。
作者在行文中无论是对比还是反语的运用,都交织着对愚昧无知的痛恨,对文物遗失的愤怒,屈辱与愤懑交织在一起,在喟叹中延续着这不了的情结,呼唤着国人要保护文物,保护国家主权。
五、我们来欣赏一下关于石窟的照片:
(我们该怎样对待文化遗产?
)
敦煌莫高窟
龙门石窟
云冈石窟
六.作业(以期达到培养学生爱护中国文化遗产的意识和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感)
“王道士,外国掠夺者,中国官员,专家研究者”以上四个角色,给你选择的话,你会充当谁,怎么做?
写一篇三百字左右的小作文。
【教后感】
本单元主要训练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
讲完课后,我发现学生普遍缺乏良好的读书习惯,勾画、标注、质疑、归纳意义这些基本的步骤都得老师提醒方才进行。
耐不住性子读书,讨论问题时必然缺少有力的论证材料,泛泛而谈、搬弄术语,对问题的理解必然停留在表面。
教师讲课要学会舍弃一端,没有完美的课堂。
另外,散文课要求老师的语言也必须诗化了,在这方面我还存在着很大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