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新闻报道手法差异.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319806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外新闻报道手法差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外新闻报道手法差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外新闻报道手法差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外新闻报道手法差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外新闻报道手法差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外新闻报道手法差异.docx

《中外新闻报道手法差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新闻报道手法差异.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外新闻报道手法差异.docx

中外新闻报道手法差异

中外新闻报道手法差异

【篇一:

中外新闻报道对比】

中外新闻报道对比

摘要:

分别列出中国和外国对哥本哈根峰会没取得显著成果的报道,而后分析这种状况产生的原因,历史环境。

新华社的报道:

发达国家企图逃避义务导致关键问题进展甚微

新华网北京12月26日电(记者江国成)哥本哈根会议中国代表团谈判团团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26日说,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几乎没有进展,原因是发达国家企图逃避他们在有关国际公约和议定书的义务。

解振华26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长期以来,在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中,发展中国家就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资金、技术等关键问题不断提出建议,但发达国家采取拖延战术,一直未给予正面回应,导致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在这些关键问题上几乎没有进展。

他说,在减缓气候变化影响问题上,发达国家不仅想方设法逃避到2020年的中期量化减排义务,还试图通过将矛头指向主要发展中国家来转嫁减排义务,转移谈判焦点。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明确规定,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历史责任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应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发达国家在几百年的工业化过程中无约束地排放,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理应承担其历史责任,率先大幅度量化减排。

但现实是,发达国家在完成工业化几十年后温室气体的排放还在持续增长,人均排放量仍然很高,提出的到2020年的减排目标也与科学的要求和国际社会的期望有相当大的距离”。

他说,发达国家“无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利,向主要发展中国家提出很高的减排要求,这是不公正、不合理的”。

解振华说,在资金问题上,发达国家一直强调私营部门和碳市场的作用,试图逃避发达国家政府公共资金的出资义务,甚至试图让发展中国家出资,或是给发展中国家使用资金设置各种前提条件。

此次哥本哈根会议上,尽管发达国家在资金方面做出了一些承诺,但没有明确各国长期资金承诺的金额,也没有明确短期资金的来源,更没有明确短期资金如何落实。

谈到技术转让问题时,解振华说,在发展中国家的强大压力下,发达国家勉强同意建立一个技术机制,但极力将这一机制弱化为只有信息交流和咨询的功能,这样的机制无法使技术转让实实在在地发生,与发展中国家用得起、用得上气候友好技术的希望相去甚远。

他说,中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今后,中国政府将本着对中国人民和全人类高度负责的态度,继续坚定不移地采取减缓行动,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中国将一如既往地发挥积极和建设性作用,同国际社会一道,在哥本哈根会议成果的基础上,

为在墨西哥会议完成巴厘路线图谈判做出不懈努力。

路透社的报道:

译文

哥本哈根(路透社)-美国总统奥巴马已与印度,南非,中国和巴西在周五达成气候协议。

thedealoutlinedfellfarshortoftheambitionsforthecopenhagensummit.该协议反应了哥本哈根首脑会议的成果寥寥无几。

下面是名为“哥本哈根协议的要点”的文章

*long-termgoals*长期目标

deepcutsinglobalemissionsarerequiredaccordingtoscience...withaviewtoreduceglobalemissionssoastoholdtheincreaseinglobaltemperaturebelow2degreescelsius.在全球排放量“,要求以科学的方式大幅度削减.以期减少全球排放量,以保持全球气温上升在摄氏2度以下。

*legallybindingdeal*法律约束力牌

aproposalattachedtotheaccordcallsforalegallybindingtreatytobepinneddownbytheendofnextyear.该协议所附的提案要求将刊登在明年年底颁布的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条约。

*financingforpoornations*资助贫穷国家

thetextsays:

developedcountriesshallprovideadequate,predictableandsustainablefinancialresources,technologyandcapacity-buildingtosupporttheimplementationofadaptationactionindevelopingcountries.文中说:

“发达国家应提供足够的,可预见和可持续的财政资源,技术和能力建设,以支持发展中国家行动的实施。

itmentionsasparticularlyvulnerableandinneedofhelparetheleastdevelopedcountries,smallislanddevelopingstatesandcountriesinafrica.报告提到特别脆弱和需要帮助的是最不发达国家,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和非洲国家。

上海有色金属:

哥本哈根协议要点

developedcountriessetagoalofmobilizingjointly$100billionayearby2020toaddresstheneedsofdevelopingcountries.thefundswillcomefromawidevarietyofsources,publicandprivate,bilateralandmultilateral.“发达国家设定了到2020年共同筹集1000亿美元,每年以满足发展中国家的需要的目标。

这笔资金将来自不同的地方,各种公共和私人,双边和多边的。

anannexcarriesthefollowingshort-termfinancingpledgesfromdevelopedcountriesfor2010-2012:

附件,以下简称:

发达国家的长期资助的2010-2012年认捐:

eu-$10.6billion欧盟-106亿美元

japan-$11billion日本-一百一万点零零零万美元

unitedstates-$3.6billion美国-三十六点零零零亿美元

*emissionsreduction:

*减排:

detailsofmitigationplansareincludedintwoseparateannexes,onefordevelopedcountrytargetsandoneforthevoluntarypledgesofmajordevelopingcountries.缓解计划的详细情况,包括在两个单独的附件,为发达国家的目标和主要发展中国家的自愿认捐之一。

thesearenotbinding,anddescribethecurrentstatusofpledges--rangingfromunderconsiderationfortheunitedstatestoadoptedbylegislationfortheeuropeanunion.这些都是不具约束力,并说明承诺的现状-从“正在考虑”为美国的“立法通过了”欧洲联盟。

*verification*验证

astickingpointforadeal,largelybecausechinarefusedtoacceptinternationalcontrols,thesectiononmonitoringofdevelopingnationpledgesisoneofthelongestintheaccord.坚持一个交易点,主要是因为中国拒绝接受国际管制,这是对发展中国家的承诺监测部分是协议中最长的一个。

itsaysemergingeconomiesmustmonitortheireffortsandreporttheresultstotheunitednationseverytwoyears,withsomeinternationalcheckstomeetwesterntransparencyconcernsbuttoensurethatnationalsovereigntyisrespected.报告说,新兴经济体必须监测和报告其努力结果向联合国每隔两年,一些国际检查,以满足西方的透明度问题,但“以确保国家主权得到尊重。

”被拒绝。

*森林保护

theaccordrecognizestheimportanceofreducingemissionfromdeforestationandforestdegradationandtheneedtoenhanceremovalsorgreenhousegasemissionbyforests,andagreestoprovidepositiveincentivestofundsuchactionwithfinancialresourcesfromthedevelopedworld.该协定“承认减少毁林和森林退化,以及需要加强森林清除或排放的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性”,并同意提供“积极的鼓励措施”,以基金,来自发达国家的财政资源的这种行动。

*carbonmarkets*碳市场

mentioned,butnotindetail.提到,但不详细。

theaccordsays:

wedecidetopursuevariousapproaches,includingopportunitiestousemarketstoenhancethecost-effectivenessofandtopromotemitigationsactions.该协议说:

“我们决定采取各种方法,包括利用市场的机会,以提高成本效益,并促进缓解行动。

对比:

以上是两篇关于哥本哈根峰会的报道,选取的是新华社和路透社的报道,上面一篇是代表中方观点的新华社的报道,第二篇是在此代表西方国家舆论的路透社在这方面的报道。

新华社的报道简要说是,中国指责发达国家率先工业革命,排放了更多的二氧化碳,但又要求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同他们一道节能减排,这是不符合现实情况的,同时也是不公平的,是发达国家逃避责任的表现。

而路透社的报道表达的意思则是:

发达国家在为全世界的节能减排做贡献,而中国却逆其道而行之,逃避责任。

中国的网民在评价说,这是西方的新冷战主义,不断的帮中国吹捧,说中国已经是一个大国,然后便要中国来做到这些,那些的。

这是西方的冷战思维。

而西方人的评价则是,中国在迅速发展,现在竟然会对我们说不,这是对西方国家发号施令吗?

报道表达的意思不同,跟国家利益有着很密切的关系。

每个国家都在尽量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利益。

更加深沉的我想这样的思维更是于民族性格有关,中国人的思维是竞争要是实力相近者的比赛,而外国人则是想着所有人都该公平竞争,不管是不是同样的程度。

从新闻的角度来分析这两则报道:

1,新闻价值

两者在新闻价值上,对于受众而言都是极具吸引力的。

都是有很强的时效性,同时

也是与人们共同关注的环保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让这个在丹麦哥本哈根举办的首脑峰会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2,新闻自由

在中国大部分的媒体发表的都是与新华社相同的声音,谴责发达国家,于此不同的是,西方媒体除了有主流的谴责中国的说法,同时人们也可以看到自己的反思,不只是从别的国家上找原因,这是他们更加开放的舆论,实现了更加完备了社会舆论监督功能。

3,新闻政策

中国在关于领导人开的国际会议方面统一采用新华社的稿件,媒体上充斥的是同样的报道,同样的思想。

西方媒体则是各抒己见,虽然大部分的人与上文持同样观点,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发表了不同的观点。

这与新闻政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更加开放的新闻政策,使之有更加开放的环境去监督批判。

从对哥本哈根峰会的报道上,以小见大能看到中西方在新闻价值,政策上的差异和共同点。

【篇二:

中外媒体突发性事件报道的差异性比较】

中外媒体突发性事件报道的差异性比较

——以中国汶川地震和美国卡特里娜飓风为例

一、突发事件

㈠突发事件的定义

所谓突发事件,根据中国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

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突发事件的分级标准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确定的部门制定。

”①

㈡突发事件的报道

突发事件本身就备受大众关注,更为媒体竞相传播。

一般而言,突发事件的性质往往具有负面性、不确定性、危害性乃至灾难性,历来是新闻媒体之间竞争的来源之一,易于产生热点效应。

那么,下面就是对突发事件报道的几个基本要求:

首先,必须确保内容的真实客观。

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真实性就是报道的生命,也是新闻媒体对公众传播信息时最基本的要求。

不夸大、不缩小、不炒作、不消极、不造谣、不煽动情绪、不制造恐怖气氛,这些都是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应该遵循的原则。

其次,必须确保时效的准确快速。

对于突发事件的报道,各家媒体在时间上的比拼一点都不亚于奥运竞赛,谁都想夺得第一时间报道的金牌。

这就意味着先声夺人、先入为主的重要性。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那么时效性就是新闻的生命力。

无论是采访、写作还是发稿,都要竭尽全力在第一时间内做出迅速反应,“抢”出新闻价值。

最后,必须确保舆论的导向正确。

“从传播学的角度上看,媒体主要有三大内容:

一是传播新闻;二是传播有用信息;三是传播观念或观点。

”②媒体不仅有责任给受众一个真实的世界,而且有责任做好大众舆论的向导,在报道政治性、敏感性的突发事件时,要求严格谨慎的考究报道方式和内容,引导受众准确、全面地了解事件的情况,正确看待突发事件的发生,把突发事件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二、我国媒体在汶川地震中的报道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北川,8级强震猝然袭来,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

?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

这不仅市给国人的当头一击,也让我国的媒体措手不及。

但是,这一时刻注定要载入史册,我国媒体也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㈠我国主流媒体的报道方法

在汶川地震报道中,中央电视台24小时连续直播的“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特别节目很引人注目。

地震发生后,央视一方面快速派出记者赶赴灾区,另一方面马上联系汶川、成都、绵阳、都江堰以及周边有震感的省市电视台,征集关于地震的一切一手信息,同时专家学者也被请进直播间,直播平台迅速搭建起来。

从报道内容来看,在直播初期,央视的报道集中在报告最新消息、救人救命上,以满足公众对信息的需要。

从16日开始,央视对地震的直播进入突发事件的常规报道阶段,报道的主题逐渐向防疫、灾民安置等议题过渡。

从整体上来看,虽然报道初期略显凌乱,但报道的主题意识、阶段意识都较

清晰的体现出来。

截至5月20日,中央电视台各频道推出的直播特别节目总时长达676小时,创电视直播史纪录。

在汶川地震发生18分钟后,新华社就向全国发出了有关地震的快讯,28分钟后就发布了震后第一张图片;第二天《人民日报》就在头版和报头相当醒目的位置发表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7.8级地震》的报道,将重

大灾情及时告知了受众。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也在当天下午3点04分时的《中国之声》开始播发地震消息,并且邀请了中国地震局的专家介绍汶川地震的情况,在之后的节目中直播了特别节目《汶川紧急救援》。

除央视,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外、各地方电台电视台、国内各个报刊杂志,也纷纷加入汶川地震报道中来,开设专版专栏,组织专题报道。

中国媒体的迅速反应、信息透明度的提升、信息内容的丰富,都为建立完善突发事件报道机制积累了重要经验,也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我国的新闻舆论在国际上的刻板印象。

㈡汶川地震报道的特点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媒体选择了赤膊上阵的方式来面对,这对于中国突发新闻领域规模来说正面临着最大的冲击和突袭,也由此带来了突发新闻报道领域的一次变革,带来了中国对突发性事件新闻报道手法的进步。

⒈充分公开即时发生的信息

自从灾害发生的那一刻起,中国的媒体便显现出超水平的快速反映。

不仅从网络,甚至到电视、广播、报纸,都迅速集中到同一阵地,

成为受众可以在第一时间内了解灾区的信息大本营。

对媒体而言,重大突发新闻事件尤其是灾难性事件的公开报道,一直是处于相对被动的状态。

在这场引起全世界媒体关注的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国媒体做到最成功的突破点就是快速、充分、透明地公开信息,从而在第一时间满足公众的知情权。

在地震发生十多分钟后,新华社立即发出了第一条快讯。

新华社所播发出的英文快讯早于所有外电,早法新社六分钟,早美联社八分钟。

新华社在14点47分即发出简明消息:

“据中国国家地震网测定,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汶川县(北纬31.0度,东经103.4度)发生7.6级地震。

”新华网于14时55分42秒公布了地震消息,这是网上最早发布的关于汶川地震的消息,距离地震发生时间仅差27分钟。

地震发生28分钟后,新华社发布了第一张图片。

地震后32分钟后,中央电视台在新闻频道口播了第一条新闻,之后推出有关汶川地震的新闻直播,同时滚动播出有关抗震救灾的消息和工作进展。

与此同时,许多纸媒体也纷纷推出应急预案,各家中央媒体同时在地震当天就进行了报道采访。

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称,中国官方媒体新华社此次对四川地震的报道之迅捷、之全面,大大出人们预料。

英国《泰晤士报》报道:

“中国政府对四川地震的迅速反应令人钦佩。

”③

⒉媒体报道以关注最具价值的生命为核心

在任何天灾人祸中,没有什么比人的安危更为重要,所以突发性灾难新闻的报道视角,都以关注生命作为最核心、最基本的内容。

【篇三:

中外新闻比较教学大纲新修】

《中外新闻比较》教学大纲

(thecomparisonofchineseandforeignjournalism)

课程代码:

ic11875学分:

2

总学时数:

32理论时数:

16小组讨论时数:

8小班讨论时数:

8先修课程:

《新闻学》

开课对象:

新闻学本科生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中外新闻比较》是一门学习和研究中外新闻传播的历史轨迹、表现特征、运作特点及思维观念的课程,它是新闻学专业的选修课程。

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对中外新闻传播进行全方位的、多侧面的和历史纵深度的考察,全面了解新闻传播的大局,正确认识新闻传播的客观规律,全面把握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政治经济背景下的新闻传媒的特征、形态和支配新闻传播的方针政策,从而更好地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服务,在国际新闻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为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本课程实行合作性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授课教师单纯课堂讲授,改变为由主讲教师大班授课,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成学习集体,共同合作分工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指导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分班进行各种活动。

其中,大班授课主要讲解新闻传播的客观规律,不同政治经济背景下的新闻理念、报道特征和支配新闻传播的方针政策等内容,并指导学生研究的方法和思路;小组、小班活动偏重中西具体新闻观念、新闻报道模式的分析和研究,要求学生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对中西具体新闻观念、新闻报道模式等展开分析、评价和讨论,并了解该领域研究的最新成果。

二、课程内容的基本要求

(一)理论讲授部分

第1讲绪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特点,对比我国和西方新闻事业在演进过程中的异同,分析产生这种异同的社会根源,了解中西新闻事业比较的依据和难题,学会中西新闻事业比较的方法。

[教学内容]

1.中西方文化交流

2.欧美新闻事业与中国新闻事业的差异

3.中西新闻事业比较的依据

4.中西新闻事业比较的难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欧美新闻事业与中国新闻事业的差异

教学难点:

中西新闻事业比较的难题

第2讲比较新闻学的社会因素分析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文化误读现象产生的原因、表现,了解文化误读在中西新闻事业对比中的表现,了解中西新闻业与政治的关系,明确政治对中西新闻业的影响,了解中西新闻事业与文化的关系,明确文化对中西新闻业的影响,学会对新闻业的各种现象进行社会因素的分析。

[教学内容]

(1)文化误读

(2)中西新闻事业与政治的关系

(3)中西新闻事业与文化的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中西新闻事业与政治的关系

教学难点:

中西新闻事业与文化的关系

第3讲中西新闻观念比较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西方新闻业对新闻、新闻价值、新闻功能在认识上的共同点和差异性,明确中西方新闻业对新闻客观性、新闻自由、舆论监督和舆论引导在认识上的共同点和差异性,学会辨析中西方新闻理念差异性的产生根源和具体表现。

[教学内容]

(1)中西方对新闻客观性的认识

(2)中西方对新闻自由的认识

(3)中西方对舆论监督的认识

(4)中西方对舆论引导的认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中西方对舆论监督的认识

教学难点:

中西方对新闻客观性的认识

第4讲中西新闻文体比较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西方新闻报道体裁的共同点和差异性,学会硬新闻与软新闻的报道方式和运用范围,明确中西方调查性报道的共同点和差异性,学会对中西方新闻报道模式进行对比分析。

[教学内容]

(1)中西方新闻报道体裁分析

(2)硬新闻与软新闻的对比分析

(3)中西方调查性报道的分析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中西方新闻报道体裁分析

教学难点:

中西方调查性报道的分析

第5讲中西新闻调控比较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新闻调控的意义和作用,了解中西新闻调控的方式和手段,明确中西新闻业在社会调控、新闻法制、新闻伦理等方面的共同点和差异性,学会对中西新闻业的调控方式和手段进行对比分析。

[教学内容]

(1)中西社会调控比较

(2)中西新闻法制比较

(3)中西新闻伦理比较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中西新闻法制比较

教学难点:

中西社会调控比较

第6讲中西新闻传媒组织的不同架构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和西方发达国家新闻传媒组织模式发展和变化的轨迹,对比我国和西方发达国家新闻传媒组织架构的异同,进而发现我国新闻传媒组织模式的特征,并分析造成这种异同的社会根源。

[教学内容]

1.西方新闻传媒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