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考研术语 名词解释 带解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318623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0.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言学考研术语 名词解释 带解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语言学考研术语 名词解释 带解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语言学考研术语 名词解释 带解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语言学考研术语 名词解释 带解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语言学考研术语 名词解释 带解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言学考研术语 名词解释 带解释.docx

《语言学考研术语 名词解释 带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学考研术语 名词解释 带解释.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言学考研术语 名词解释 带解释.docx

语言学考研术语名词解释带解释

语言学考研术语-名词解释

1.赵元任

赵元任,字宣仲,又字宜重,江苏武进(今常州)人,生于天津。

赵元任是“中国语言学之父”。

他将科学运用于语言学研究的结果:

用自然科学中的基本概念说明语言问题;用自然科学的先进成果记录和分析语音;把自然科学中的研究方法引入语言学;引入科学的描述事物的方式以及解决问题的程序等等。

赵元任成功了,中国的传统语言学在他和同时代的一批优秀学者的共同努力下,终于逐步而又缓慢地走向了现代化。

2.哥本哈根学派

哥本哈根学派是受到索绪尔语言学思想影响而出现的世界三个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主要流派之一。

它以1931年哥本哈根语言学会的成立为标志,主要创始人和理论家是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语言学教授L.叶尔姆斯列夫。

哥本哈根学派的理论叫做“语符学”。

叶尔姆斯列夫认为,语言的内在结构是各级要素共同构成的关系网络。

为了确定语言的基本要素,他把语言成分分为“内容”和“表达”两个平面。

这两个平面又各分为“形式”和“实质”两层,“形式”是结构关系,“实质”是体现形式的语言的实体(一方面是声音,另一方面是意义)。

另一方面,叶尔姆斯列夫在语言中区分“序列”和“系统”。

“序列”是词、短语、句子等形式结构。

符号的序列包括内容平面和表达平面,两者都由系统中的要素构成。

3.描写语言学

描写语言学是结构语言学的一个分支,是20世纪美国的一些学者在对美洲印第安语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以面向语言材料、注重语言结构的形式描写而著称。

它的主要特点如下:

注重口语的描写和共时的研究;注重形式的分析,回避意义问题;在结构分析中主要运用分布和替换的方法,以便从一堆语言素材中切分出独立的单位并加以分类;对句法结构进行层次分析;建立语素音位这个新的单位,这是在语法和语音结合的基础上建立的一个新的单位;强调验证。

4.语言学

语言学是以语言为专门研究对象的一门独立学科。

其主要任务是研究语言的性质、结构和功能,通过考察语言及其应用的现象,来揭示语言存在和发展的规律。

5.应用语言学

应用语言学是研究语言学的应用的一门学科。

事实上是一种交叉学科,是相关学科的学者将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同有关学科结合起来研究而产生的新的学科。

如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等。

6.理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

理论语言学是从理论上研究语言的性质、功能和结构的语言学,以研究对象的不同又分为个别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

应用语言学是研究语言学的应用的一门学科。

事实上是一种交叉学科,是相关学科的学者将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同有关学科结合起来研究而产生的新的学科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

狭义的指研究语言教学中的理论和方法,广义上有社会语言学、神经语言学、计算语言学、数理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等多种分支学科。

7.发音语言学,声学语言学

研究发音语音学的语言学家希望能翔实记载人类发出语音的过程,以了解发音孔道中各个器官(称为发音器官,包括舌头、嘴唇、牙齿、下颚、硬腭、软腭)是如何协调运作以发出某个语音。

声学语言学研究和描述携带口耳之间言语声波的声学特性、韵律和嗓音音质,不但与发音语音学和语音感知直接有关,而且对信号处理和语音技术的应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8.翻译单位

所谓翻译单位,根据前苏联翻译理论家胡达罗夫的定义,是指在译文中能够找到对应物的原文单位,但它的组成部分单独地在译文中并没有对应物。

换言之,翻译单位就是原语在译语中具备对应物的最小的语言单位。

9.外语言语能力

外语言语能力是个体在与他人交往时运用外语顺利地进行信息传递的一种心理条件。

它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

10.言语行为

使用语言符号进行交际以传达意义或意图并获得一定效果的行为,称为言语行为。

言语行为理论是英国哲学家奥斯汀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

他认为,语句有两层意义:

命题意义和施为意义。

前者是语句字面上的意义,是对客观事物的表述;后者指语句在受话者方面产生的效果,即发话人通过言语手段,做出了诸如陈述、警告、命令等等的行为。

11.言语

言语是指说话和所说的话。

它是个体在活动中运用语言和表达意识活动的过程。

12.语言能力

抽象思维的能力和灵活发音的能力相结合,表现为人类的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分为潜在的语言能力和现实的语言能力。

掌握语言需要有发达的大脑和灵活的发音器官,恰恰人类具备抽象思维的能力和灵活的发音能力,并使两者相互结合。

这样,人类就具备了潜在的语言能力,这是先天具备的,至于运用这种能力学会一种语言,是后天的。

人类会语言取决于人所生活的语言环境,语言环境对潜在的语言能力变成现实的语言能力或者维持语言能力,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现实的语言能力表现在听、说、读、写、译以及运用能力,良好的现实语言能力表现在能造出合乎语法规范的正确句子,而且能依据时机、场合和对象来使用这些句子。

13.思维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它包括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通常指逻辑思维。

14.语言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必不可少的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来使用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既有鲜明的民族性,又有全民性,没有阶级性。

它是人类区别于所有其他高级动物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人类通过有限的语音组合、语素结构和语法规则来表达变化无穷的意义。

15.“小学”

“小学”是中国传统的语文学,围绕阐释和解读先秦典籍来展开研究,从而诞生了分析字形的文字学、研究字音的音韵学、解释字义的训诂学,因此又被人们称为经学的附庸。

16.象似性

所谓象似性,是说语言的能指和所指之间,也即语言的形式和内容之间有一种必然联系,即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可以论证的,是有理据的。

17.多余度(冗余度)

多余度(冗余度)是指超出所需最小量的信息量的大小。

语言符号的冗余性特点保证了语言在传播通道发生障碍(如字迹模糊、声音嘈杂、吐字不清)时,信息能够继续传递。

而且,一定的冗余度还能为暂时遇到理解障碍的受众提供线索,同时还能为检验信息接收效果提供参照系。

18.组合关系

组合关系是指若干较小的语言单位组合成较大的语言单位,其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就是组合关系,又称线性序列关系。

19.语言结构的二层性

语言结构二层性是指语言结构是由音位层和音义结合的符号序列构成的分层装置。

音位层是底层,符号层是上层。

这两层的核心实际是以少驭多,以较少的单位组成上一层较多的单位,比如语言结构上层的三个层级在数量上是依次成倍扩大。

例如英语,音位层只有26个,但它们可以组成数十万条词,词又组成无穷无尽的句子。

20.语言的层级装置

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

语言结构要素的各个单位,在语言结构中,并非处于同一个平面上,而是分为不同的层和级。

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即音与义结合而划分出来的音的结构成分。

音位经组合与某种意义相结合就能构成语言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

这是语言的上层。

这一层又可分为若干级:

第一级是语素,这是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结构单位,是构词材料;第二级是由语素的组合构成的词,是造句材料;第三级是由词构成的句子;词和句子都是符号的序列。

语言系统的层级结构可以图示为:

音位→语素→词→句子。

21.聚合关系

在语言符号的链条的某个位置上,具有共同特点的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

22.符号

符号是由一定的形式构成的表示一定意义的记号或标记,包括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

比如语言就是一种符号,由声音形式和意义内容构成。

23.线条性

线条性是指语言符号在被我们使用时,只能一个接着一个依次出现,按照时间的顺序绵延伸展,而不能在空间上铺展开。

24.强制性

强制性是指语言符号音与义的结合一旦确定下来,就是约定俗成的,整个社会的全体成员都必须遵守这种约定,个人不得随便更改。

比如我们约定俗成用“shū”这个语音形式来表示“一种纸质的阅读工具”,就不能再用“zhū”来表示这一意义,否则就会造成语言的混乱。

25.音位

音位是从社会功能的角度划分出来的语音单位,它是特定的语言或方言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26.音位变体

音位变体是指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发音形式,是音位在特定语音环境中的具体体现或具体代表。

它包括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两类,如:

普通话/a/音位的变体分别为[a]、[ɑ]、[A]、[ɛ]。

27.舌根音

舌根音是声母的发音部位的分类之一,它是由舌面后部抵住或接近软腭阻碍气流而形成,又叫做“舌面后音”,例如ɡ、k、h。

28.条件变体

条件变体是指出现的语音环境各不相同而又同属一个音位的两个或几个音素,它们之间不能同时出现,不能互相替换。

29.非音质音位

非音质音位是指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作用的音高、音重、音长。

30.音节

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段。

每发一个音节时,发音器官的肌肉,特别是喉部的肌肉都明显地紧张一下。

31.清音

清音是辅音中的发音特点。

辅音的发音体是阻碍气流的发音部位,但有时声带也参与发音。

发音时声带颤动的辅音叫浊辅音,不颤动的叫清辅音。

32.基音和陪音

每个乐音都是由若干个不同频率的纯音组成。

频率最低的叫基音,其他的叫陪音;陪音的频率都是基音的整数倍。

33.国际音标

国际音标是国际语音学会制定的一套记音符号,是用来记录各民族语言的语音的。

国际音标符合“一个音素一个符号,一个符号一个音素”的原则。

34.区别特征

区别特征是特定的语言或方言中,有区别音位作用的发音特征,具有社会性特征。

35.音素和音位

音素是语音的最小单位,是人类语言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

音位是某一语音中能区分词的语音形式的最小语音结构单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36.同化和异化

同化就是一个音位影响另外一个音位,使它变成跟自己相同或相近的音位。

异化就是两个相同或相近的音位组合在一起,其中一个音位变成为不相同或不相似的音位。

37.复元音

复元音指的是发音时舌位、唇形都有变化的元音。

38.语音

语音是语言的单位,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由人体发音器官发出来的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是语言符号系统的载体。

39.语流音变

语流音变是在连续的语流中,一个音可能由于临近音的影响,或自身所处地位的不同,或说话的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而在发音上产生一些变化,这种现象叫“语流音变”。

常见的语流音变有同化、异化、弱化、脱落。

40.音质音位

音质音位是指以音素为材料,从音质角度来分析的音位。

包括元音音位和辅音音位。

41.互补关系

互补关系是指几个音素不能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它们出现的环境各有分工,相互补充,彼此处于互补关系中。

42.对立

对立关系是指两个或几个音素可以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相互替换后会产生语音和意义上的差别,即改变了原来音节所表示的意义,那么这里互相替换的几个音素,就是对立关系。

43.音素

音素是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或最小的语音片段,是语音学上的最小单位,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44.尖音

尖音:

舌尖前塞擦音、擦音与齐、撮二呼的组合叫做尖音。

在现代汉语的普通话里尖音已经完全消失。

比如:

“消息”,古代的尖音发音是siaosi,小辣椒发成siaolaziao。

45.体

体表示行为动作进行的方式。

不同语言的体的范畴表现各不一样。

例如英语动词有普通体、进行体和完成体。

46.变换

变换是语法格式的有规则的变化,变换的手段有增添、删除、移位、替换等。

47.语法单位

语法单位是指与语法有关的大大小小的音义结合体。

凡是能在组合的某一位置上被替换下来的片段都是语法单位。

语素、词、词组和句子是不同结构层面上的语法结构单位。

48.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是指对句法结构组合形式进行层次性的分析,把句子的各个部分不断地一分为二,直到不能切分为止。

49.语义场

由具有某些共同义素的一群词类聚而成的场或聚合体,或者说语义场是指若干具有共同的类似义素的词语(义项)构成的聚合体。

50.主题和述题

主题和述题是句子的语用结构。

主题是说明的对象,一般是已知信息;述题是对于主题进行说明的部分,一般是未知信息。

在句子中一般情况下是主题在前,述题在后。

51.构词法

同一个词在造句时因其句法位置的差异而发生的不同变化,语言学家们把专门研究词形变化和规则的学问称为词形学,通常简称为构词法。

52.句子成分

句子的组成成分叫句子成分。

在句子中,词与词之间有一定的组合关系,按照不同的关系可以把句子分为不同的组成成分。

句子成分由词或词组充当,现代汉语一般的句子成分由六种,即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

54.黏着语

黏着语是语言的语法类型之一,通过在词根的前中后粘贴不同的词尾来实现语法功能。

日语、土耳其语是典型的黏着语。

它的特点有三个:

一是没有内部曲折,有丰富的词形变化。

二是每一个变词语素只表示一种语法意义,而每一种语法意义也总是由一个变词语素表示。

三是词根和变词语素之间的结合并不紧密。

55.派生词

由词根语素和词缀组合起来的构成的词。

56.语法词和词汇词

词汇词指的是根据词的同一性原则经过抽象、概括归纳划分出来的能独立运用的最小音义结合体。

语法词指的是词汇词在一定语法框架中词性的实现,这种实现了词类可能性的词才是语法词。

例如“代表”是一个词汇词,它的名词、动词的词性是隐含着的,尚未实现的。

只有当“代表”在具体的语法框架中实现了词类归属的可能性,成为名词(他是我们的代表)、动词(他的话代表了我们教师的心声),这时的名词“代表”、动词“代表”才为语法词。

57.形态学

形态学,又称“词汇形态学”或“词法”,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词的内部结构,包括曲折变化和构词法两个部分。

由于词具有语音特征、句法特征和语义特征,形态学处于音位学、句法学和语义学的结合部位,所以形态学是每个语言学家都要关注的一门学科。

58.递归性

同样的语法规则可以层层套叠,同一条结构规则可以重复使用而不致造成结构上的混乱,这就是语法结构规则的递归性。

59.语法

语法又称文法。

有两个含义:

一是指客观存在的语法现象,即语言的结构规律。

可以分成词法和句法,包含词的构形、构词规则和词组合成句、句组合成句群的规则。

它具有抽象性、稳固性、民族性三个特点。

二是指语法学,即研究语言结构规律的科学。

语法学包括词法学和句法学两部分。

60.语法意义

语法意义是词进入语法组合之后由语法结构所赋予的词汇意义之外的意义。

语法意义不能单独存在,它和词的词汇意义处于相互依存的关系之中。

一般认为虚词只有语法意义,故在句中不能单用,而与具有词汇意义的实词连用。

语法意义不能离开词,不能离开词的词汇意义,因为语法意义大部分是从词汇意义中抽象和概括出来的。

词汇意义是语法意义的基础。

61.普遍特征

普遍特征是语言结构的各个组成部分,如语音、词义、语法所有的共同特点。

62.形态

形态是同一个词在造句时因其句法位置的差异而发生的不同变化,是表达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

许多语法范畴主要是通过形态体现出来的。

在有形态变化的语言中,形态是划分词类的重要依据,功能上往往具有相同的特点,形成一个聚合体,可以划分为一个类别,这些就是一般所说的划分词类的形态原则。

形态最终要服从功能要求,形态原则和功能原则是基本一致的。

如果某个形态与功能矛盾,应以功能来决定类别,形态变化有附加词尾、内部曲折、异根等主要形式。

63.句法同义

几种不同的句子格式表示相同或相近的结构意义,叫句法同义。

64.语言的共性

语言的共性是指语言结构的各个组成部分,如语音、词义、语法所具有的共性特点。

65.语法手段

语法手段是对语法形式的进一步概括归类,它是根据表达语法意义的同一性质的语法形式所概括出来的类别。

常见的语法手段有:

选词、词序、虚词和词形变化。

词序和虚词是汉语中表示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如“好学生”和“学生好”,词序不同,语法意义不同。

66.异根式和零形式

异根式是用不同的词来表示不同语法意义的语法手段,如英语单数第一人称的代词主格和宾格分别用I和me来表示,就用到了异根式。

零形式是采用没有标志的空位形式来表达语法意义的语法手段。

如英语用名词的原形表示单数,动词用原形表示一般体和现在时。

67.时(tense)和体(aspect)

时表示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与说话时刻之间的关系。

如英语中的过去时、现在时、将来时。

体表示动作进行的状况。

如英语中的进行体、完成体。

68.自由语素和黏着语素

自由语素,从功能上说,能单说(单独成句)的语素,如“我、牛、快、好、走、吃”;

黏着语素,从功能上说,是不能单说的语素,如“肤、聪、航、的、呢、从”。

69.焦点和预设

焦点是话语的表达重点或者说表达的重点。

在会话结构中,说话人传递的信息强度最高的部分就是焦点。

焦点的基本形式标志是句子的重音位置。

例如:

A:

你报谁的辅导班?

B:

当然是朱师兄的了。

以上加点的部分属于说话人传递的信息强度最高的部分,也就是焦点。

预设(presupposition)是发话人为了保证自己话语的合适性,在组织话语时对会话双方的背景知识所做的假设。

预设是已知信息。

例如:

小李学会了下棋。

预设:

小李以前不会下棋。

在比赛中他发挥了应有的水平。

预设:

有比赛;他有一定水平。

70.谓词

谓词是用来描述或判定客体性质、特征或者客体之间关系的词项。

汉语的谓词包括动词、形容词和一部分指代词。

例如:

“猫是动物。

”一句中的“是动物”就是一个谓词。

71.语法化

从历时的角度看,语法化本义指的是从词汇形素向语法形素或从低级语法形素向高级语法形素(如从派生构词成分向内部曲折成分)的转化、演变过程。

从共时的角度看,语法化指的是词汇、词法/句法、语音等方面用编码来区分语义。

从历时和共时结合的角度看,语法化指的是语法范畴和编码(即意义)的组织的历时性和共时性的过程,是研究语言的言语、范畴和类范畴、固定成分和非固定成分之间相互依赖性的语言理论,旨在强调自由的词汇表达和受制约的形态句法编码之间的控制关系以及范畴的基本非离散性和语言的非确定性。

从语用角度出发,语法化为语用结构(pragmaticstructure)经过约定俗成变为语法的过程。

72.语法单位

凡是能在组合的某一位置上被替换下来的、与语法有关的大大小小的音义结合体都是语法单位。

如语素、词、词组、句子。

73.语素

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根据语素在构词中的作用,可以把语素分为三种:

词根(人)、词缀(-子)和词尾(-es);根据语素在词语中的语音形式,可以分为单音节语素(人)、双音节语素(玻璃)和多音节语素(巧克力)。

74.语法范畴

语法范畴是指在有形态变化的语言中,通过词形变化所表示出来的表示语法意义的类别,它是舍弃了具体的语法意义而抽象出来的类型,包括性、数、格、时、体、态等等。

75.变词语素

变词语素又叫词尾、构形语素。

指加在词的末尾,帮助构成词的形态变化,并通过这种形态变化表示语法意义的语素。

76.孤立语

孤立语又叫词根语,缺乏形态变化,词语和虚词是表示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

如汉语、彝语、壮语等都是孤立语。

77.词法

词法是指语素和语素组合成词的规则以及词的形态变化的规则。

语素和语素组合成词的规则即构词法,如派生构词法:

由词根语素和词缀组合起来构词的方法;词的形态变化的规则如:

名词变复数在英语中一般“+s或+es”。

78.格

格表示名词、代词在句中和其他词的关系。

例如在英语中第一人称作主语时用主格的形式I/We,作及物动词的直接宾语时用宾格的形式me/us。

79.屈折语、黏着语

屈折语:

屈折语是以词形变化作为表示语法关系的主要手段的语言。

它的主要特征是有比较丰富的词形变化,一种词形变化的语素可以表示几种不同的语法意义,词尾词干结合比较紧密。

以俄语、英语、法语为代表。

黏着语:

没有内部曲折,每一个变词语素(构形形态)只表示一种语法意义,而每种语法意义也总是由一个变词语素来表示。

黏着语的词根和变词语素之间结合并不紧密,两者都由相当大的独立性,变词语素好像是粘附在词根上似的。

例如日语、朝鲜语。

80.语言的结构类型

语言的结构类型是把世界上五千多种语言的语法结构归纳为少数的类型,一般分成孤立语、黏着语、屈折语、复综语四种类型。

81.词汇意义

词汇意义是指同词的语音形式结合在一起,由人们对现实现象的反映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们对现实现象的主观评价。

词典的释义所说明的一般都是词的词汇意义。

82.语义成分(义素)

语义成分(义素)是指对词的一个义项的语义特征进行分析以后得到的最小的语义单位,或者说由分析义项得到的词义的语义特征。

义素是理论分析的结果,是一种不与语音形式相联系的抽象的语义单位。

比如“男人”的义素可以分析为:

人,男性,成人。

83.基本词汇

基本词汇是词汇体系的基础和核心,标志着与人们世世代代的日常生活有密切关系的事物的词以及表示事物关系的常用虚词的总汇叫基本词汇,它是词汇中的主要部分,具有全民性、稳固性、能产性等特点。

84.义项

义项是词典释义的最小单位,是从词语的各种用例中概括出来的共同的、一般的、稳定的意义,一个词往往有几个意义,每一个意义就是一个义项,在词典中表现为一个条目。

85.语境

语境指使用语言时的环境。

分为狭义和广义来两种:

狭义的语境指书面语的上下文或口语的前言后语所形成的言语环境;广义的语境是指言语表达时的具体环境,既可指具体场合,也可指社会环境。

86.语义指向

语义指向的概念是在语义学研究没有得到充分认知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而实际上,在国内提出语义指向概念之前语义学中就已经有了命题结构的理论。

所谓语义指向实际上就是命题结构中的谓词对主项的述谓。

如“中国队战胜了日本队”中“胜”的语义指向是“中国队”。

87.上下义词和类义词

所表达的概念具有上下位关系的词,处在上位的叫上义词,处在下位的叫下义词。

如“车”和“汽车”,“车”是上义词,“汽车”是下义词。

所表达的概念具有同类关系的词叫类义词,如“汽车”和“火车”。

88.已知信息和新信息

已知信息是指说话人认定他所传递的信息是听话人已知的。

新信息是指说话人认定他所传递的信息是听话人未知的。

一般陈述句的已知信息顺序一般在前,特指疑问句的情况正好相反。

如在“那本书我读完了”里“那本书”是已知信息,“读完了”是新信息;在“哪本书你读完了”里“哪本书”是新信息,“读完了”是已知信息。

89.词汇

词汇是指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词和成语等固定用语的总汇,是语言系统的一个要素。

它只能指一种语言中全部词和成语等固定用语的整体,而不能指具体的一个一个的词或成语。

它分为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两种。

90.模糊性

词义的模糊性是指词义反应的概念,其外延往往是不固定的,没有明确的界限。

比如“早晨”和“上午”、“下午”和“傍晚”等都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

91.词的中心意义

词的有历史可查的最初的意义叫做本义,由本义衍生出来的意义叫做派生意义。

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本义可能逐步退居次要意义,让某一个派生意义占据中心的地位,这个占据中心地位的意义就是词的中心意义。

92.言内意外

用一般的、概括的语言去表达特殊的、个别的对象时会出现一些矛盾,有时候,特殊的、个别的东西复杂性难以用言词一一穷尽地表述出来,因而在所要表达的意思上留下一些空白,需要听话人凭自己的经验、体会去补充、了解。

这样,在语言的交际中就出现了“言不尽意”“言内意外”的现象。

比如在赏析诗歌的时候,诗人的创作经验,精湛的艺术技巧,很难用话语传达给别人,需要读者自己从诗人的作品中去细细体会。

93.国俗语义

国俗语义是指在词汇的概念意义上添加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地理环境等文化色彩的语义。

国俗语义是语义民族性的一种表现,它反映使用该语言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民情风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畜牧兽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