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数学学习方法小学数学教案大全doc.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303148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36.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小学数学学习方法小学数学教案大全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最新小学数学学习方法小学数学教案大全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最新小学数学学习方法小学数学教案大全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最新小学数学学习方法小学数学教案大全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最新小学数学学习方法小学数学教案大全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小学数学学习方法小学数学教案大全doc.docx

《最新小学数学学习方法小学数学教案大全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小学数学学习方法小学数学教案大全doc.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小学数学学习方法小学数学教案大全doc.docx

最新小学数学学习方法小学数学教案大全doc

  【个人简历范文】

  下面文章内容是unjs与大家分享的小学数学教案大全,欢迎阅读参考,小学数学教案大全。

  小学数学教案_篇1:

认识小数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00~101页。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体会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通过观察思考、比较分析、综合概括,使学生经历小数意义的探索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会讨论交流、与人合作。

  通过了解小数的发展与应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好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体会小数的意义,感受小数的作用。

  教学难点使学生初步体会小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知学习

  数体温表,认识自然数、整数。

  学生数体温表。

揭示像这样表示物体个数的1、2、3等等的数是自然数,0也是自然数,它们也都是整数。

  读体温表,引发认知冲突。

  课件演示体温表上的温度①36℃②37℃③温度上升不到1大格

  学生认读体温表上的温度,发现第三次的温度不能用整数表示了。

  自主设疑,指明学习方向。

  交流你想从哪些方面学习小数?

根据交流出示关键词读写、意义、作用等。

  明确研究方向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开始学习。

  二、从人民币入手,初步认识小数

  小数的读写。

  播放录音买了一个书签,用了0.1元。

  指名一个学生到黑板上写0.1,指导写法。

  全体学生在作业纸上写0.1,并读一读。

  画图表示小数。

  独立思考0.1元就是多少钱?

如果用一个长方形代表1元,0.1元怎么表示?

  交流得出1角是元,也可以写成0.1元。

  举一反三说小数。

  自主尝试仍然用长方形代表1元,随意取几份,再说出分数和小数。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的式子,如2角=元=0.2元。

  归纳概括规律。

  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读一读这些式子,想一想有规律吗?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得出几角是十分之几元,也就是零点几元。

  反过来,零点几元也就表示十分之几元。

  三、联系长度单位,进一步认识小数

  表示米尺上的小数。

  独立思考怎么找到米尺上的小数?

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长?

  学生交流,得出一份是1分米,也是1/10米,还可以写成0.1米。

  自主练习填一填。

  我发现几分米就是()米,也就是()米。

  概括交流规律。

  学生交流作业,得出几分米就是十分之几米,也就是零点几米。

  反过来,零点几米也就表示十分之几米。

  测量中应用小数。

课件演示用尺测量橡皮的长度。

  思考一块橡皮的长度不到1分米,怎么表示它的长度?

  交流得出6厘米=分米=0.6分米。

  四、脱离具体情境,揭示小数意义。

  概括小数的意义。

  引导观察我们在人民币、米尺中找到小数,并发现了一些规律。

脱离原有单位,再读一读这些分数和小数,你又发现了什么?

  交流小结十分之几就是零点几,零点几也就表示十分之几。

  巩固小数的意义。

  学生看图填写分数和小数。

  五、探究整数部分不是0的小数,认识小数各部分名称

  用小数表示文具盒的长度。

  课件演示用尺测量文具盒的长度。

  思考文具盒的长度超过2分米,怎么表示?

  自主练习填一填。

  文具盒长()分米()厘米,也可以写成()分米。

  交流得出2分米3厘米=3分米。

  进一步交流2分米3厘米等于3分米,是怎么想的?

  小结像这样测量结果不是整数时,可以用小数表示。

  认识小数各部分名称。

  介绍小数各部分名称,请学生到黑板上摆出小数各部分名称,再一起说一说。

  六、多角度练习,感受小数的作用

  结合具体情境了解小数。

  

(1)丹顶鹤身长约5米。

  交流5米是()分米,又是()厘米。

  学生认识到同样的长度,单位较小时可以用整数表示,用更大的单位就需要小数。

  

(2)珠穆朗玛峰高约8844米。

  交流8844是一个小数吗?

这个小数怎么样?

  自主体会小数并不一定小。

  (3)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首次载人交会对接,误差必须保持在8分米范围内。

  比划交流8分米有多长?

8在哪两个相邻的整数之间?

  (4)世界读书日纪念邮票面值2元。

  交流2元是几元几角?

  解决课开始时遇到的读体温表的问题。

  学以致用学生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小数是因为需要才产生的。

  数轴上的小数。

  课件演示标着0、1、2、3的数轴。

  讨论交流数轴上有哪些数?

它们都是什么数?

能找到小数吗?

  七、畅谈学习收获,了解小数的发展

  课堂小结。

  回顾总结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了小数的世界,关于小数,你心中的问题有答案了吗?

你知道了些什么?

  介绍小数的发展。

  课件演示

  在我国古代,人们用低一格摆算筹的方

  法表示小数。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小数表示方法。

  后来又出现了一些表示小数的方法。

  大约在400年前,有人用小圆点来分隔小数里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确定了现在这样表示小数的形式。

  自主体会小数最早是在我国开始使用的,这是中国人智慧的象征。

  课外延伸。

  观察发现这个小数(432)和我们刚刚学的小数有什么不同?

  引发思考两位小数怎么读?

它们又表示什么?

  这些问题留待我们今后进一步学习、探索。

  小学数学教案_篇2认识角

  教学内容: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64~66页。

  教学目标:

  让学生经历由实物上的角抽象为几何图形的过程,通过观察、实物操作,让学生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建立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知道角有大小,初步感受角的大小和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能够比较出角的大小。

  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有角;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形象思维,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增强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角,形成角的正确表象,建立角的概念。

  教学难点:

知道角有大有小,并会比较角的大小。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出示主题图)在这些物体的面上有哪些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

  这些图形都是我们的老朋友了,其实这里还藏着一位新的图形朋友,(课件抽象出角)谁知道它们叫什么?

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角。

(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感悟新知

  

(一)认识角

  摸一摸,直观感知角特征

  

(1)(出示三角尺)三角尺上有角吗?

在哪里?

(学生可能会用手指尖指某一点)老师把这一点画在黑板上,问这是角吗?

(不是)那角是什么样子呢?

拿出你的三角尺,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

  先把你的小手放这里按一下,看手上留下什么?

(一个小坑、一个小点。

)是的,这儿有一个点。

  那我们从这一点往这边摸,什么感受?

(直直的)

  再从这个点往这边摸呢?

也是……?

(直直的)

  同学们,我们摸到的就是角。

  

(2)刚才我们已经用手摸到了角,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回忆一下刚才你摸到的角的模样。

  师请睁开眼,屏幕上这几个角以及刚才咱们所摸的角,他们有什么相同的特点?

  生都有一个点和两条直直的线(课件分别闪烁顶点、边)。

  (3)同学们通过观察发现了角的特点,下面老师就依据你们的发现把屏幕上的角请到黑板上,小朋友们伸出手和老师一起画。

  师示范首先画一个点,接着从这一点引出一条线,这条线怎么样?

(直直的)然后再从这一点往另外一个方向再画一条直直的线。

  师这就是我们数学上的角了,而且为了更清晰地表示一个角,通常我们还会用弧线来给角作上标记。

  学一学,角的各部分名称

  很早以前,数学家们就给角的各个部分起了好听的名字,我们一起到数学书上找找看,把你找到的答案告诉你周围的小朋友。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顶点、边、边)

  师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师由一个顶点引出两条边就组成了角。

  辨一辨,巩固角的特征

  师老师这儿还有几个图形,它们是不是角呢?

  数一数,图形中的角

  师下面我们来变个魔术,请大家盯住第一个图形,变!

变成什么了?

(三角形)三角形上有几个角呢?

我已经知道其中一个,另外两个角在哪里?

  还有几个图形朋友也吵着要来上我们的数学课,他们都说自己的身体上也有角,咱们一起来找一找、数一数。

  师三角形有3个角?

四边形有几个角?

五边形有?

追问六边形呢?

十边形呢?

是的,几边形就有(几个角)。

  找一找,生活中的角

  (出示主题图)图上还有哪些物体的面上有角呢?

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上也有角?

  做一做,创造角

  (出示材料一根吸管、一根皮筋、一张圆形纸、2根小棒)

  思考一下,怎样利用这些材料做出角。

(学生活动,小组汇报)

  

(二)比较角的大小

  感知角的大小

  老师也用小棒摆了两个角(课件出示),角1和角2有什么不一样?

(一个大,一个小。

)为什么角2大?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活动的角,怎样让它变得更大?

(把角的两边张开)怎么让角变得更小?

(把角的两边合拢)

  小结看来我们要使角变大,只要把角的两边张开,要使角变小,只要把角的边合拢。

  比较角的大小(观察法)

  老师又做了一个角(出示),请拿出你的活动角,做出一个比它大的角。

你确信你这个角比它大吗?

为什么?

  做一个比它小的角,你确信你这个角比它小吗?

为什么?

  引导学生角的两边张开的大,角就大;角的两边张开的小,角就小。

  师我们用眼睛看就能比较出大小,这种观察的方法在数学上经常用到。

  比较角的大小(重叠法)

  做好一个角同桌比比看,谁的角大?

确信?

有人不太确信(选大小近似的两个角)。

哪个更大呢?

(不同意见)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让我们确信哪一个角大吗?

  师当我们用眼睛观察,难以判断大小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用重叠的方法,把这两个角重叠在一起比一比。

  比较角的大小(边的长度)

  这儿还有两个角(出示红、黄角),哪个角大?

  

(1)老师要帮帮红角(剪短黄角的边),这样红角就比黄角大了吗?

为什么?

  

(2)(拉长红角的边)这样呢?

  师看来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有没有关系?

  (3)(课件出示放大镜)这样红角就比黄角大了吗?

  (4)同学们,你们能帮帮它吗?

  师这说明角的大小其实只和什么有关系?

  比较角的大小(捉迷藏)

  辨别两组角的大小,每组只露出角的一小部分,让学生猜测哪个角大,并交流想法。

  三、欣赏总结,走进生活

  回顾本课,你有什么收获?

  欣赏角(组图)。

  师关于角的奥秘还有很多,只要你们能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那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板书设计

  小学数学教案_篇3认识厘米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50-52页。

  教学目标

  结合实际问题,使学生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计量单位的必要性,形成相应的长度观念。

  使学生联系具体情境认识厘米,建立初步的1厘米的实际长度表象,会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线段或物体的长度,能合理估计一些线段或物体的长度,会画指定长度的线段(限整厘米),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使学生在相关的学习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愿,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及初步学会用尺子量物体的方法。

  教学难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准备

  教具Flash课件,刻度清晰的尺。

  学具学生每人一张练习纸、一把学生尺,每两人一个学具盒(内含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橡皮、方格纸、图钉、回形针、卷尺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统一标准。

  (电脑显示)故事情境珠宝在哪里?

  出示黑猫警长图,认识他吗?

黑猫警长是破案的高手,让我们一起来跟随黑猫警长破案。

  为什么白猫战士没找到珠宝呢?

小朋友来分析分析看。

(学生分析原因。

  3、说明

  “白猫战士”脚长,“一只耳”脚短,正是因为它们度量的标准不同,所以同样走5个脚长,量出的长度是不一样的。

  说明在度量物体的长度时,我们得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就是长度单位。

  二、统一标准,建立表象。

  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其中的一个——厘米。

厘米就藏在小朋友的尺子上。

请小朋友拿起尺子,看一看,(实物投影学生尺)瞧,这样的一段长度就是1厘米。

(师剥下1厘米0-1)

  请小朋友像老师这样把1厘米的小棒模型请下来。

看一看,1厘米有多长?

  初步感知1厘米。

  

(1)游戏和1厘米交朋友。

  接下来,我们就和1厘米来交个朋友,看谁能很快地记住1厘米有多长。

(学生操作)

  (在黑板上贴出1厘米)你觉得1厘米这个新朋友怎么样?

  说明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2)找一找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找一找,在我们身边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先找一找,再用小棒比一比验证一下。

  交流展示。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图钉的长大约1厘米;食指的宽度大约1厘米;方格的一条边大约1厘米等。

  用1厘米测量。

  橡皮的长度大约有几个1厘米呢?

请小朋友四人小组合作,用1厘米的小棒量量看。

  汇报交流,引出尺子。

  三、观察尺子,认识厘米。

  认识尺。

  尺是量长度的工具。

对比你手中的尺子,它还少了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揭示

  A.数

  尺子上有哪些数呢?

我们把他们请上来。

  B.刻度

  这些长短不一的竖线就叫刻度。

0所对的刻度就叫刻度0,1所对的刻度呢?

  C.cm

  一大格的长度是1厘米,在尺子上一般用英文字母cm表示。

  认识1厘米。

  

(1)请小朋友拿出你的尺子,先仔细观察,再用铅笔尖指一指从哪儿到哪儿是1厘米?

(如刻度0到刻度1之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

  

(2)说明像这样,每一大格的长度都是1厘米。

  认识几厘米。

  

(1)1厘米我们会找了,2厘米你也能找一找吗?

  

(2)你还能在这把尺子上找到几厘米呢?

同桌指一指,说一说。

  (3)全班交流。

  说明有几个大格就是几厘米。

  四、动手实践,学会测量。

  活动情境小蟋蟀跳远比赛。

  量几厘米。

  

(1)小蟋蟀们至少要跳过几厘米才能过关呢?

(学生动手测量)

  

(2)展示交流你从刻度几量到刻度几?

(刻度0-3。

  (3)想一想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注意什么?

  量大约几厘米。

  

(1)3只小蟋蟀分别跳了几厘米呢?

小朋友来量量看。

  

(2)认识大约6厘米。

  说明2号和3号的长度都不是正好6厘米,但是很接近6厘米,我们就可以说是“大约6厘米”。

  画几厘米。

  

(1)学生画7厘米的线段。

  

(2)交流你从刻度几画到了刻度几?

  (3)同桌互相检验。

  五、巩固拓展,活化应用。

  用断尺量。

  小蟋蟀的尺子断了,用它还能来量长度吗?

怎么量?

  变式练习。

  宝盒里的项链有多长?

你是怎么看的?

  学习估测奇妙的“身体尺”。

  六、回顾总结,拓展延伸。

  回顾小朋友,今天这节课咱们和谁交上了朋友?

关于这个新朋友你了解了些什么?

  小结我们知道了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在尺子上刻度0-刻度1的长度是1厘米;还知道有很多物体的长度是大约1厘米。

  游戏眼力大比拼。

(学生动手操作)

  拓展在长度单位这个大家族里,厘米只是其中的一个成员,还有很多成员等着和你交朋友。

其实10厘米的长度就是一个新的长度单位,把10个这样的长度单位连起来,就又得到一个长度单位。

这些长度单位叫什么名字呢?

它们有多长呢?

和我们今天认识的1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这些问题留到以后的数学课上再来研究。

  小学数学教案_篇4玩玩三角板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一副三角板中边、角的一些奥秘。

  引领学生通过画一画、拼一拼、转一转等活动方式赏玩三角板,演绎图形与几何世界中的角、边、面、体的相关知识。

  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数学思维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体会数学文化魅力,发现、领悟和欣赏数学的美,从而产生喜欢数学、热爱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出示风筝,利用角度问题引出三角板,介绍一副三角板,揭示课题。

  二、画一画,探索三角板画出确定度数角的规律。

  用一副三角板能画出哪些度数的角呢?

  学生画角并汇报,交流画角的不同方法。

  仔细观察这些角的度数,有什么发现?

  三、拼一拼,发现三角板中边的奥秘。

  利用一副三角板拼着玩。

  两人合作,用两块同样的三角板相同的边重合拼图形。

  A.用两个含30°角的三角板拼图形。

(六种拼法)

  B.用两个含45°角的三角板拼图形。

(三种拼法)

  比较思考同样是两块三角板,为什么拼出的种数不同呢?

  欣赏资料,了解三角板的产生。

  再拼一拼,揭开三角板中边的奥秘。

  四人合作,用四个同样的三角板拼图形或图案。

  

(1)出示合作要求,学生拼图。

  

(2)展示学生作品。

  A.拼出熟悉的图形有哪些?

  B.点评有创意的图案,解决相关数学问题。

  四、转一转,想象三角板旋转后形成的立体图形。

  

(1)让学生把三角板转着玩,想象会形成什么立体图形?

  

(2)交流汇报不同的旋转方法,课件演示。

  五、课堂总结。

  【设计意图】

  本课是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是根据苏教版数学教材中有关知识,围绕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常用的学习工具——三角板进行挖掘和开发的教学内容。

通过赏玩三角板让学生画一画、拼一拼、转一转,回顾过去学习中有关几何图形的知识,了解三角板的产生及自身有关特点,还力图挖掘有关数学思考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水平。

同时根据2011版数学新课标的精神,着力让学生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和体会数学文化,让学生感受到身边到处处有数学,从而产生喜欢数学、热爱数学的积极情感。

  小学数学教案_篇5认识角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64--66页例题及想想做做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结合具体生活情境认识角,能正确找出(指出)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中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来做角。

  能力目标操作活动中感知角有大小。

  情感目标创造性使用工具和材料来制作一个角和比较角的大小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在直观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形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

  体验理解角的大小与两边开叉的程度有关。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PPT、小棒、线、纸片、三角尺等

  教学过程

  

(二)利用学生已有认知经验,导入新课。

  从生活中的角引入数学图形中的角。

  师板书“角”字。

  谈话看到这个字你能想到些什么?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数学图形中的角。

  揭示并板书课题认识角。

  (三)引导探究角。

  (3)联系实际,感知角的特征。

  谈话角是个调皮的娃娃,特别喜欢玩捉迷藏,你能在这些物体的面上找到角吗?

  出示扇子、三角尺、钟面、剪刀的图片。

  同桌一起找一找。

  汇报交流,总结。

  

(二)抽象图形,形成表象。

  抽象出图形。

  谈话让我们把角从物体中请出来。

  说一说,他们有什么相同的特征?

  引导说出尖尖的,直直的。

  摸角,感受角的特征,明确各部分名称。

  谈话请同学们拿出三角尺。

  为什么把它叫做三角尺?

  你能指出三角尺上的各个角吗?

  摸一摸三角尺上有角的地方,在手心轻轻按一下,看看留下了什么?

  再摸一摸尖尖地方的两旁,有什么感觉?

  尖尖的地方是角的一个组成部分,叫顶点。

  直直的两条线是角的边。

  画角。

  边画边讲解画角的步骤。

  快速说出屏幕上角的各部分名称。

  清晰角的表象。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回忆一下我们刚刚认识的角是什么样的,把它记在心里。

  根据学习经验,准确辨认角。

  这些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学生做出判断,并说出判断的理由。

  数出平面图形中的角。

  谈话看同学们学的这么认真,图形朋友们也想考考大家,想接受挑战吗?

  出示图形,数出每个图形里各有几个角。

  学生汇报结果,并指出每个图形里的角。

  寻找生活中的角。

  

(1)谈话小朋友们已经认识了角,能够准确辨认角,还能数出图形里到底有几个角,真了不起!

  其实我们的身边到处都藏有角,仔细观察,你还能在哪些物体的面上找到角?

  

(2)同桌互相指。

  (3)汇报交流,规范指角的方法。

  (三)动手操作,体会角的特征。

  创造角。

  

(1)明确要求。

  每种材料只做一个角。

  小组合作,比比哪个组的小朋友手最巧,变出的角最多。

  

(2)动手创造。

  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1)展示成果。

  谈话哪位同学能勇敢地来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给大家听听你是怎样做的?

  学生阐述自己做角的过程,并指出所做角的各部分名称。

  (4)小结小朋友们真能干,用自己的双手做出这么多的角,真了不起。

  比较角的大小,感受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1)活动角游戏。

  谈话这位同学做的角真有趣,还可以自由活动呢,我们可以把它叫做活动角。

  其他小朋友有做了活动角的吗?

  我们一起来做个小游戏吧。

  感受叉开程度与角大小的关系。

  谈话你是怎样把角变小的?

  你是怎样把角变大的?

  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总结。

  感受边的长短与角的大小无关。

  谈话角变大和变小的时候,边的长短改变了吗?

  比较角的大小。

  

(1)出示习题。

  

(2)独立思考,汇报结果

  三、巩固深化,再创造。

  出示正方形。

  谈话如果把正方形纸沿一条边剪去一个角后,还剩几个角?

  猜想一下,并动手验证你的猜想。

  同桌合作,动手操作。

  汇报交流。

  演示,总结。

  四、欣赏角的美丽身影,总结全课。

  欣赏。

  

(1)谈话角的世界就是这样变化多端而又奥妙无穷,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索。

因为角的存在,我们的生活也变得更加多姿多彩。

让咱们一起来欣赏生活中角的美丽身影吧。

  

(2)课件一次出现金字塔、五角大楼、乡村木屋等图片,教师介绍,学生欣赏。

  总结全课。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新朋友——角。

  你们对自己这节课上的表现满意吗?

  用一个手势来表示自己的心情吧。

  看到角了吗?

  请同学们课后继续探索角的奥秘!

  小学数学教案_篇6倍的认识

  教学内容

  苏教国标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73页—75页例题和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目标

  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通过操作,使学生经历认识“倍”的学习过程,初步建立“倍”的概念,会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