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修辞专项训练.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293003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修辞专项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初中语文修辞专项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初中语文修辞专项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初中语文修辞专项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初中语文修辞专项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修辞专项训练.docx

《初中语文修辞专项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修辞专项训练.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语文修辞专项训练.docx

初中语文修辞专项训练

初中语文修辞专项训练

一、知识讲解

1.比喻

远处传来少女银铃般的声音。

生动形象的表现的少女的声音

2.拟人

风儿清唱著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将风写活了,使风与文章变得栩栩如生

3.夸张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让人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

4.排比

心灵是一方广袤的天空,它包容着世间的一切;心灵是一片宁静的湖水,偶尔也会泛起阵阵涟漪;心灵是一块皑皑的雪原,它辉映出一个缤纷的世界。

更加形象的表现了心灵给作者的感觉

5.变向

对不起啦!

找不到,也听不懂。

6.反问

那些绝崖石缝中斜逸而出的美松树是靠人类养活栽种的吗?

更加强调掉了文章的中心意义

7.引用

在早些,中国历史上也有人流露过这种意思,叫做“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是文章更有说服力。

8.对偶

生则天下歌,死则天下哭。

看起来整齐美观,读起来节奏铿锵,便於记诵

9.顶真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文章读起来更铿锵有力,易记

10.借代

天上的银盘皎洁明亮。

使文章更有想象空间

11.对比

同样是生命,树以静以不言而寿,它让自己根扎大地并伸出枝叶去拥抱天空,尽得天地风云之气。

相比之下,人愚蠢而又浅薄,人一生都在说话,声嘶力竭,奔走呼号。

凸现出人类是具有智慧的生灵,却不如树。

二、专项训练

选择题(60分,每小题2分)

1.以下没有用比喻的句子是:

                     [ ]

A.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B.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

  C.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D.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

2.下列句子在修辞运用上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 ]

A.我们要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赶快扔到垃圾桶里去。

  B.区长的意思,要放长线钓大鱼,设法打进他们的组织里去。

  C.小妹妹拉达,是一只雏凤。

  D.小胡子把洋刀一挥,队伍又出发了。

3.运用借代的句子是                             [ ]

A.我就知道,我们班获得的成绩是麦场上一堆尖尖的谷物。

  B.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C.这海滨的小小侨村呵,简直是喧腾的海洋。

  D.洱海,这面光洁的梳妆镜,南北长百余里,东西宽十余里。

4.从采用修辞方法的角度,选出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

              [ ]

A.有的松树像一顶墨绿大伞,支开了等你。

  B.船只能缓缓行进,像一个在崇山峻岭之间慢步前进的旅人。

  C.紧十八盘仿佛一条灰白大蟒,匍匐在山峡当中。

  D.塑像塑得精致、细腻,一个个都像活的。

5.与“主人下马客在船”一句修辞方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B.秦时明月汉时关

  C.主人忘归客不发

  D.烟笼寒水月笼沙

6.使用了比喻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 ]  

A.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B.血雨腥风里,毛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不向残暴低头,不向敌人弯腰。

  C.风带着雨星,像在地上寻找什么似的,东一头西一头的乱撞。

  D.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7.下列对偶句中,上下句关系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相同的是        [ ]

A.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B.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C.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D.风云三尺剑,花鸟一床书

8.对下面一段话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 ]

从远处看,郁郁苍苍,重重叠叠,望不到头,到近处看,有的修直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里的奇兵;有的看来出世还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番神采。

A.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反复的修辞手法,表现出井冈山的翠竹修长茂密充满自然美。

 B.作者运用了排比、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出井冈山的翠竹挺拔强劲,充满顽强的生命力。

 C.作者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方法,表现出井冈山的翠竹修长茂密,充满自然美。

 D.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反复的修辞方法,表现出井冈山的翠竹挺拔、强劲,充满了顽强的生命力。

9.下面各句均有“像”字,“像”是比喻词的一项是                [ ]

A.像刘胡兰、黄继光这样的英雄人物,将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

 B.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

 C.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

 D.风忽然大起来,那半天没动的柳条像猛地得到什么可喜的事,飘洒地摇摆,枝条都像长出一截儿来。

10.选出对下列句中加黑文字所运用的修辞方法归类正确的一项:

          [ ]

(1)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林冲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

  (3)上面坐着两位老爷:

东边的一个是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

  (4)艾奇逊在这里强奸了美国的民意,这是华尔街的“民意”,不是美国的民意。

  (5)我必须把我放在火炉里,看看我是不是块钢铁。

  (6)不单单是懂得希腊就行了,还要懂得中国。

A.

(1)

(2)(3)/(4)(5)(6)   B.

(1)

(2)(5)/(3)(4)(6)

  C.

(1)

(2)(5)(6)/(3)(4)   D.

(1)

(2)(4)(6)/(3)(5)

11.选出与“蟹白栗黄,备极护爱”修辞方式相同的一句:

             [ ]

A.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B.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C.操刀挟盾,猱进鸷击

  D.团花簇锦似的东一块西一块在绿波里荡漾着

12.下列语句中运用比喻不妥的一句是:

                     [ ]

A.他提着两个沉甸甸的大包,气喘吁吁地走着,像踩在棉花上似的深一脚、浅一脚。

  B.小战士斜挎着冲锋枪,在崎岖的小路上向前猛冲,脚步像踩在棉花上一般的轻快。

  C.一群仙女,踩在棉花似的云朵上,随着隐隐传来的仙乐,冉冉地向远方飘去。

  D.她突然看见山路中央盘着一条大蛇,蛇头昂起,张着大口,她顿时感到两脚像踩在棉花上似的……

13.与“终岁不闻丝竹声”一句中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在荣誉、利益、艰苦、危险、责任、义务等面前,上前一步或退后一步,往往是检验人的思想品格的试金石。

  B.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C.“你教的‘子曰诗云’么?

”他惊奇地问。

  D.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E.他深知这个道理:

没有耕耘,哪来收获。

14.选出和例句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一致的一项:

                 [ ]

例句:

我猜他把那封信看了几十遍,每个字让他嚼得稀烂,消化了。

  A.一面又很为我的两本书痛惜:

落在捕房的手里,真是明珠投暗了。

  B.在有些文章中,万里长城成了攻击秦始皇的炮弹。

  C.讽谏帝王,是冒险的事。

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勇与大智。

  D.读好文章,如饮醇酒,其味无穷,久而弥笃。

15.对下列句子的修辞判断无误的一组是:

                    [ ]

(1)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闭塞眼睛捉麻雀。

  (3)对于共产党员来说,个人地位,只是“大海中之一滴”罢了。

  (4)他的头脑就象停在军港里升火待发的一艘军舰,准备一接到通知就开向任何思想的海洋。

A.

(1)对偶、比喻 

(2)比喻 (3)引用、比喻 (4)比喻

  B.

(1)对偶、讽刺 

(2)比喻 (3)引用、夸张 (4)比喻

  C.

(1)夸张、比喻 

(2)比喻 (3)引用、比喻 (4)夸张

  D.

(1)对偶、夸张 

(2)夸张 (3)引用、比喻 (4)象征

16.对下列各句修辞方法分析,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

①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②他像冬眠的蛹,沉睡在自己的天地里。

  ③他虽然没有上过几年学,但靠自修,肚子里的墨水也不少。

  ④剥削阶级是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A.①借喻 ②明喻 ③借代 ④借喻

  B.①借喻 ②拟人 ③借喻 ④借代

  C.①借代 ②拟人 ③借代 ④借代

  D.①借喻 ②明喻 ③借代 ④暗喻 

17.对画线部分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实现四化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进军,是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

我们要像英雄那样,心里装着大棋盘,一切行动听从党的召唤,当好一兵一卒。

A.明喻,因为句中有比喻词“像”。

  B.夸张,因为实际上心里装不下“大棋盘”。

  C.借代,因为“大棋盘”是用来指代实现四化这一大局的。

  D.借喻,因为“大棋盘”是用来比喻实现四化这一大局的。

18.找出跟例句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句:

                  [ ]

例句:

在微微摇摆的红绿灯球底下,颤着酽酽的歌喉。

A.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得人耳有说不出的妙境:

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

  B.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

  C.建筑也是新式,简截不啰嗦,痛快之至。

  D.尤其是她的音色美丽,音域宽广,令人赞叹。

19.下面四句话所用修辞方法是                        [ ]

(1)“唉,像人样儿的却成十七、十八!

  

(2)另有小河道四百十八条,这些就是小胡同。

  (3)建筑也是新式,简截不啰嗦,痛快之至。

  (4)她们轻轻划着船,船两边的水,哗,哗,哗。

①比喻 ②借代 ③衬托 ④移用 ⑤讳饰 ⑥摹状

A.②①④⑥   B.③②①⑥

  C.①②④⑥   D.⑤①④⑥

20.把下列诗句组成四组对偶句,正确的一组是                 [ ]

①匡衡抗疏功名薄   ②直北关山金鼓振

  ③云移雉尾开宫扇   ④刘向传经心事违

  ⑤佳人拾翠春相问   ⑥日绕龙鳞识圣颜

  ⑦征西车马羽书驰   ⑧仙侣同舟晚更移

A.①④/②⑦/③⑥/⑤⑧

  B.①⑧/②⑥/③⑦/④⑤

  C.①⑤/②③/④⑦/⑥⑧

  D.①④/②⑤/③⑥/⑦⑧

21.对下列修辞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

A.我们应当禁绝一切空话。

但是主要的和首要的任务,是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赶快扔到垃圾桶里去。

(比喻)

 B.矮小而年高的垂柳,用苍绿的叶子抚摸着快熟的庄稼;密集的芦苇,细心地护卫着脚下偷偷开放的野花。

(对偶)

 C.临时伙房设在草地上,几口行军锅成一字形排列着,蓝色的火苗舔着锅底,锅里热气腾腾。

(拟人)

 D.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场去收集一些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他们难得的佳肴。

(反语)

22.选出对下列各句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 ]

①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

不是。

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

不是。

  ②莫非中国式的历史论,也将沟通了中国人的文学论欤?

  ③然而“弱不禁风”的小姐出的是香汗,“蠢笨如牛”的工人出的是臭汗。

  ④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⑤在中国,从道士听论道,从批评家听谈文,都令人毛孔痉挛,汗不敢出。

A.设问   反问   对比   借代   夸张

  B.反问   比喻   借代   比喻   夸张

  C.排比   借代   比喻   借代   比喻 

  D.设问   反问   引用   比喻   借代

23.深圳是我国最早建立的经济特区,曾经吸引了全国许多人才前往。

今年春节刚过,深圳人才智力市场就门庭若市。

如果给某报就此事写的一篇消息拟一个形象化的标题,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特区依然有魅力,孔雀仍向深圳飞

  B.深圳依然有魅力,人才仍向特区飞

  C.深圳依然有魅力,孔雀仍向东南飞 

  D.人才仍向东南飞,深圳依然有魅力

24.以“溪云初起日沉阁”为上句,下面四句中能与它组成对偶的一句是       [ ]

A.一上高城万里愁

  B.故国东来谓水流

  C.蝉鸣黄叶汉宫秋

  D.山雨欲来风满楼

25.对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1)坏人靠着冰山,恣行无忌,一旦失足,忽而乞怜。

  

(2)满心“婆理”而满口“公理”的绅士们的名言暂且置之不论不议之列。

  (3)为什么语言要学,并且要用很大的气力去学呢?

因为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

  (4)叭儿狗一名哈吧狗,南方都称为西洋狗了,但是听说倒是中国的特产,在万国赛狗会里常常得到金奖牌,《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的狗照相上,就很有几匹是咱们中国的叭儿狗,这也是一种国光。

(5)这就因为给他嗅到了女师大这一面有些“费厄”气味之故。

A.

(1)对比 

(2)借代 (3)设问 (4)拟人 (5)比拟

  B.

(1)借代 

(2)借喻 (3)夸张 (4)拟人 (5)比喻 

  C.

(1)比喻 

(2)仿词 (3)设问 (4)反语 (5)比拟

  D.

(1)对比 

(2)借代 (3)设问 (4)反语 (5)比喻 

26.下列句子不能改成被动句的一项是                     [ ] 

A.大雨淋湿了工人的衣服。

  B.这劳动场景深深地感动了他。

  C.我们检修了一遍电子计算机。

  D.天边飘来朵朵白云。

27.找出意思差别较大的一组话来:

                      [ ]

A.①我差点儿没把这件事儿忘了。

   ②我差点儿忘记了这件事儿。

B.①他可能知道了这件事。

   ②他不可能不知道这件事。

C.①我不会不认识他的。

   ②我怎么会不认识他呢?

D.①我不再说什么了,他已明白这个道理了。

   ②既然他已明白这个道理,我就不再说什么了。

28.采用变式句,不仅保留了正常句式的基本语义,还可表达一些附加意义。

下面对几个变式句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

A.(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得不象平常),“怎么了,你”作者采用了主谓倒置的变式句,把女人对水生的关切之情表达的更加急切了。

  B.“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句中将“忽见”的宾语提前,更突出了诗人急欲见到的“溪桥”遥遥在望的惊喜心情。

  C.“她一只手提着竹篮,内有一个破碗,空的。

”句中将定语后置,突出了祥林嫂境况的极度悲惨。

  D.“婶婶你知道,我们现在在前奔,不是奔个衣暖食饱,象从前那样。

”句中将状语后置,更强调了“我们”的生活目标不再局限于衣暖食饱。

29.下面这个句子中划线的分句,如果改成双重否定句,较恰当的改法是哪个:

   [ ]

十八岁生日那天,又接到高考录取通知书,怎么说也是一件让人乐得合不上嘴的事。

A.不能不说是让人乐得合不上嘴的一件事。

  B.不能说不是一件让人乐得合不上嘴的事。

  C.不能不说是一件让人乐得合不上嘴的事。

  D.不能不让人说是一件乐得合不上嘴的事。

30.下列句子都使用了双重否定,但语气有轻有重,其中最重的一句是       [ ]

A.修辞并不是跟逻辑没有关系,但并不一定有直接关系。

  B.虽说她劳动很好,可也不能不尊重老人呀!

  C.当然,这些人有的不是没有错误,犯了错误作了自我批评,就有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嘛。

  D.以科学的社会实践为特征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论,不能不坚持反对这些错误思想。

 

31.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方法的是:

()

A母亲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像母亲这样的劳动人民,才是中国历史的创造者。

B"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C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D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32.选出修辞分析正确的一项:

()

老圃种菜,一畦菜怕不就是一首更清新的诗?

A夸张设问B比喻设问C夸张反问D比喻反问

33.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

①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②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

是我们劳动群众。

③当而不说,背后乱说,开会不说,会后乱说。

④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

A明喻设问对比对偶 B对比设问对偶明喻

C对偶设问对比明喻 D对偶对比设问明喻

34.选出下边不是对偶句的一项:

( )

A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B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C衔远山,吞长江   D日星隐耀,山岳潜形

35.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方法。

()

A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

B黄家就是鬼门关。

C南国烽烟正十年。

D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36.修辞方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我们的脚下,波浪轻轻吻着岩石,像朦胧欲睡似的。

②头顶着蓝天大明镜,延安城照在我心中。

③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④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

⑤说的是马克思主义,行的是自由主义;对人是马克思主义,对己是自由主义。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37.仿照例句,用"百灵鸟"一词造两个句子。

例:

圆规

①她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②圆规愤愤的回转身。

百灵鸟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选出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

A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幅青绿山水画。

运用比喻的手法,描绘出了荔枝树林夜色的浓郁和美好。

B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

运用拟人的手法,突出了大海涨潮时的有力气势。

C世间还能有比这更居心险恶的事情吗?

我是一辈子没有到过蒙大拿的。

通过设问,揭露了资本主义自由竞选的虚伪性。

D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通过夸张和比喻,写出了清朝留学生可笑的打扮和丑态。

39.下列句子中使用修辞方法最少的一句是:

( )

A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B一棵新芽简直就是一颗闪亮的珍珠。

C好个国民党政府的"友邦人士"!

D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40.下面的诗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选出正确答案,将序号写在括号内。

( )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A夸张对偶比喻 B对偶比喻拟人

C夸张对偶拟人 D对偶比喻排比

 

1.D  2.D  3.B  4.D  5.C  6.D  7.B  8.C  9.C  10.B

11.A 12.B 13.C 14.C 15.A 16.D 17.D 18.C 19.A 20.A

21.B 22.A 23.C 24.D 25.C 26.D 27.B 28.B 29.C 30.D 

31A32D33C34B35A夸张B比喻C借代D对比36B37凡能用"百灵鸟"一词造一个比喻句,一个借代或借喻句,且句子通顺的,即可38C39B40B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