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讲解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292625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726.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讲解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讲解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讲解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讲解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讲解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讲解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docx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讲解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讲解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讲解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docx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讲解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考点解读

1.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目前的主要分布地区;

2.热带雨林的分布地区及其全球环境效应;

3.热带雨林生态脆弱性的表现及原因;

4.亚马孙开发计划的具体内容及开发所带来的影响;

5.雨林的前途——把保护放在第一位。

知识清单

1.森林资源的作用及现状

(1)作用——“大自然的________”。

生态作用:

________、稳定大气成分、________、保持水土,以及繁衍________和维护________等。

环保功效:

________、美化环境、________、防风固沙等。

(2)森林资源的现状及森林破坏的负面影响

概况:

目前世界森林覆盖率约为________,现存的原始森林集中分布在________和热带雨林地区。

森林破坏带来的影响:

全球________失调、________恶化、自然灾害频发、________锐减。

2.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1)雨林的分布

纬度分布:

主要分布在________南北两侧,但在大陆向风地带可以伸展到南北纬________。

地区分布:

________地区、非洲________流域和南美洲________流域。

(2)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调节全球________,维护全球________。

“地球之肺”通过________作用,深刻地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________平衡,促进全球________、调节全球________。

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地球上繁衍________最多、保护时间________的场所。

3.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1)雨林优势

气候:

全年高温________→形成了以高大密集的________为主的________群落。

自然生态:

雨林________强烈、________旺盛、生物生长________→群落生产力高。

(2)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土壤一般很________,雨林生长所需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________,________是最容易遭受人类破坏的部分。

雨林植被一旦被毁,________遭受强烈淋洗而很快丧失,使地表植被________,整个________就会陷于崩溃。

4.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

(1)________是导致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

在亚马孙地区,破坏雨林的人类活动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采矿、水利和公路建设。

(2)1970年,巴西政府公布的亚马孙流域开发计划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

5.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

保护亚马孙雨林,不仅是________的义务,而且整个国际社会都应对此负责,尤其是________应承担更多的责任。

参考答案:

1.

(1)总调度室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物种生物多样性净化空气吸烟除尘

(2)30%亚寒带针叶林气候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

2.

(1)赤道15°~25°东南亚刚果河亚马孙河

(2)气候生态平衡植物光合碳氧水循环水平衡物种最长

3.

(1)多雨乔木雨林光合作用生物循环迅速

(2)贫瘠植物体内(34)地上植被(35)养分(36)很难恢复(37)生态系统

4.

(1)人类的开发过度的焚耕开垦(迁移农业)大规模的农场和牧场开发商业性木材采伐

(2)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移民亚马孙平原

5.当地国家和人民发达国家

要点精析

要点一:

森林的环境效益及分布【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03:

40~06:

19

(1)森林既是自然资源又是环境资源

(2)森林对环境的作用:

调节气候;

稳定大气成分,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储存碳,维持碳氧平衡;

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防风固沙;

吸烟滞尘,净化空气;

美化环境;

繁衍物种和维护生物多样性。

总-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典型例题】

例题1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日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1974年联合国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2011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森林:

大自然为您效劳”

森林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作用示例表

大气

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一氧化碳等;降低风速,吸附飘尘

水文

蒸腾水汽的一半以上重新参与水循环

土壤

根系固持土壤;枯枝落叶层吸收一定量的降水

生物

为半数以上的物种提供栖息地

根据上表,概括森林的生态效益。

  解析:

正是因为森林巨大的生态环境效益,我们要好好保护森林。

表格中很明确的列出了森林的生态效益。

  答案:

增加碳储量,净化空气,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增加降水,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生物多样性。

世界原始森林的分布及成因

例题2下列地区不属于热带雨林集中分布地区的是()

A.马达加斯加岛东侧B.澳大利业东北部

C.东南亚D.非洲刚果河流域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对世界上热带雨林分布规律的理解。

热带雨林的分布受水热条件的影响,具有地带性规律,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但同时也受地形、洋流、海陆分布等因素的影响,具有非地带性规律,在大陆向风地带可以伸展到南北纬15°~25°。

并非沿赤道分布的都是热带雨林,例如东非高原,世界热带雨林集中分布在东南亚地区、非洲刚果河流域、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

题中强调“集中”,A、B两项有热带雨林,但不是集中分布地区。

答案:

A、B

要点二:

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典型例题】

20世纪80年代,纳帕海周围山上的原始森林已被砍伐殆尽,森林涵养水源功能丧失;人们为扩大耕地,围湖造田,使湖泊对长江的调节作用减弱。

下图是一个被森林覆盖的河盆在暴雨中呈现的河流流量曲线和含沙量曲线,读后回答问题。

(1)甲、乙两图中________图表示该河流的森林被砍伐后的河流流量曲线及含沙量曲线。

(2)说明森林砍伐前后,该地区呈现的流量曲线特点及原因。

砍伐前________;砍伐后________;原因________。

(3)说明森林砍伐前后.该地区呈现的含沙量曲线特点及原因:

砍伐前________;砍伐后________;原因________。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以及对森林生态作用的理解,主要把握以下关键点:

(1)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破坏森林会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加。

(2)森林可改变水循环的某些环节,增加下渗和地下径流,从而调节河流的径流量,使流量曲线比较平稳。

(3)森林对河流的作用类似于水库的功能——削峰补枯。

答案:

(1)乙

(2)流量稳定,径流变化较小流量曲线变化大森林具有涵养水源、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的功能

(3)河流含沙量曲线比较缓和,含沙量小含沙量增大,且曲线变得陡峻森林能阻挡暴雨冲刷,植物枯枝落叶和根系对地表径流起到过滤作用,从而减少水土流失,防止旱涝灾害。

热带雨林破坏与全球气候变暖的关系

全球气候变暖与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有关,而二氧化碳增多又与热带雨林被毁有关,要认清它们之间的这种因果关系。

【典型例题】

亚马孙热带雨林面积减少直接导致的后果是( )

  A.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地势较低的地区

  B.全球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受到破坏,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上升

  C.产生“厄尔尼诺现象”,亚马孙平原形成洪涝灾害

  D.中纬度地区降水增加,欧洲西部形成干旱少雨的天气

解析:

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减少直接影响着全球的碳氧平衡,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上升,由此带来的间接后果是全球变暖、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和岛屿等地势较低的地区。

  答案:

B

要点三: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脆弱性的形成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10:

01~19:

38

自然

地形-平原;提供矿物养分

气候-高温多雨,淋溶作用强烈

水-丰沛

生物-高大密集乔木为主-热带雨林;提供少量枯枝落叶-有机养分;生物循环旺盛

土壤-砖红壤,贫瘠

组合关系

由于A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自身很少积累和补充养分,B再加上高温多雨的淋洗

——土壤贫瘠,养分几乎全储存在植物体内—植被成为生态系统中最主要和最关键的部位

植被一旦被毁,养分遭受强烈淋洗迅速丧失,生态系统崩溃

资源特点

生物资源-既是森林资源又是环境资源■

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但由于其独特的气候、土壤、水分、植被等条件的影响,使这一生态系统又比较脆弱,一旦破坏,地表植被很难恢复,整个生态系统就会陷于崩溃,其脆弱性的形成如下图所示:

【典型例题】(2015年·宁夏·育才中学·期末)

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也是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但同时也是一个非常脆弱的生态系统。

据此完成第1~2题。

1.热带雨林生态功能强大的表现是(  )。

①维护地球上的碳氧平衡 ②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③提供大量的优质硬木 ④维持全球的水循环和水平衡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热带雨林的脆弱性表现在(  )。

A.生物残体分解快B.植物生长速度快

C.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D.群落以高大的乔木为主

解析:

第1题,热带雨林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具有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雨林也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第2题,热带雨林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这是雨林的优势,但由于强烈的生物循环,有机质不能在土壤中积聚,使土壤比较贫瘠,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而地上植物体是最容易遭受人类破坏的部分,这就是热带雨林脆弱性的表现。

答案:

1.D2.C

要点四:

热带雨林被毁的原因

记忆雨林被毁的原因:

迁移农业过度,开辟大型农牧,城建、采矿、修路,商业性伐木,根本原因是人口激增和贫苦。

【典型例题】

读巴西的人口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巴西的北部为什么人口很少?

(2)巴西的亚马孙河流域为什么能保存下来大面积的热带雨林?

(3)当前造成亚马孙雨林毁坏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分别是什么?

解析:

(1)题,巴西的北部是亚马孙河流域,分布着大面积的热带雨林,开发历史短,平原地区气候湿热,因此人口较少。

(2)题巴西的亚马孙河流域能保存下来大面积的热带雨林,除了与开发历史晚、自然条件恶劣有关外,还与区域的发展阶段有关。

第(3)题当前造成亚马孙雨林毁坏的根本原因是人口增长和贫困带来的发展需求,直接原因则有四点。

答案:

(1)巴西的北部是亚马孙河流域,分布着大面积的热带雨林,开发历史短,平原地区气候湿热,因此人口较少。

(2)亚马孙河流域周围的国家全都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水平均不高,因为丛林的阻隔和湿热环境的影响,一直未被开发;生活在其中的印第安人生产方式落后,人口很少,从自然索取不多。

(3)根本原因:

人口增长和贫困导致发展需求。

直接原因:

过度的迁移农业;商业性伐木;采矿、修路、城镇建设;开辟大型农牧场。

要点五:

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20:

57~22:

50

亚马孙开发计划:

采矿;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移民亚马孙平原-城镇建设;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森林采伐;毁林开辟大牧场;过度迁移农业。

【典型例题】(2015年·河南省·林州中学·期末)

读亚马孙开发计划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地区城镇稀少的原因是什么?

(2)亚马孙横贯公路全长达__________多千米,从______________横跨亚马孙地区,一直延伸到西部_______

(3)简述亚马孙横贯公路的修建对亚马孙雨林产生的影响。

解析:

(1)题,图示地区为南美洲的亚马孙河流域,气候湿热,丛林密布,交通极为困难,开发很晚,所以地广人稀,城镇稀少。

(2)题,据图和所学知识得出结论。

第(3)题公路本身的修建对雨林影响不大,由公路铺设而带动的相关产业的发展对雨林的破坏是巨大的。

答案:

(1)气候湿热,不利于人类生活;丛林密布,通行困难;殖民经济的影响,开发较晚。

(2)5500大西洋沿岸西部秘鲁边境

(3)随着公路铺设,大量东部移民进入雨林区,大规模的农场和牧牛场随之出现,伐木公司的运输更为方便,沿线新建了城镇居民点,河川沿岸建起了造纸厂、炼铝厂等,对雨林造成了直接的或间接的破坏。

要点六:

认识雨林的两种前途

(1)保护放在第一位。

(2)国际社会共同保护。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27:

37~29:

33

具体保护措施

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加强雨林缓冲区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的机会;

保护性开发——如生态旅游;

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

思维拓展

读热带雨林原始迁移农业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按发展过程,四幅图排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B.丙乙甲丁C.乙丙甲丁D.丁甲丙乙

(2)请回答图甲中农民的疑问:

________________.

(3)分析这种农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对气候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

②对水循环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

③对生物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

④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此题主要是对热带雨林迁移农业认识的考查。

热带雨林中的土著居民,在密林中选择适于耕作的小块土地,进行毁坏、烧荒、播种。

在湿热气候条件下,地表植被被破坏,土壤中养分流失十分严重,一般连续耕作1~3年,土壤肥力便基本耗尽,农作物产量锐减,只好另选新地,原土地被废弃,经过20年后,被弃荒地才有可能被再次焚烧使用,即“刀耕火种”的原始生产过程。

这种生产过程对地理环境影响极大,对土壤而言,次生林几乎不可能再恢复到原始林的土壤肥力状况;大范围的迁移、焚烧、开荒,造成对热带雨林的破坏。

如果休耕期越来越短,自然植被不能恢复,将会使热带雨林遭受毁灭性的破坏,继而影响到大气中的碳氧比例,使大气温室效应增强,直接威胁到沿海低地国家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由热带雨林的湿热条件而产生的淋失作用,反映出热带雨林的脆弱性。

答案:

(1)B

(2)对土地只种不养,作物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再加上长期高温多雨的淋洗,使肥力耗竭,几年后土壤变得贫瘠

(3)气候恶化水分蒸腾量和下渗量减少,原来的水循环规律被打破使动植物资源遭到破坏,使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生产力水平下降

【课外拓展】

地球之肾

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与森林、海洋并列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类型,它是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具有季节或常年积水、生长或栖息喜湿动植物等基本特征,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

湿地:

是指常年积水和过湿的土地,是指水在环境和动植物生活中起主导作用的区域,其地下水通常接近或达到地表,或地表被浅水覆盖。

湿地是世界上生产力最高的环境之一,它是生物多样性摇篮。

无数的动植物种依靠湿地提供的水和初级生产力而生存。

湿地养育了高度集中的鸟类、哺乳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和无脊椎物种,也是植物遗传物质的重要储存地。

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拥有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是重要的生态系统。

很多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迁徙离不开湿地,因此湿地被称为“鸟类的乐园”。

湿地的作用

湿地(沼泽属于湿地的一种类型)为一种资源,在保护环境方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湿地可以调节降水量不均所带来的洪涝与干旱;湖泊、江河、水库等大量水面及其水生植物可以调节气候;湿地植被的自然特性可以防止和减轻对海岸线、河口湾和江河、湖岸的侵蚀;在地势较低的沿海地区,下层基底是可以渗透的,淡水一般位于较深的咸水上面,通常由沿海的淡水湿地所保持,因此,湿地可以防止海水入侵,保证生态群落和居民的用水供应,防止土地盐碱化;湿地流入到蓄水层的水,可以成为浅层地下水系统的一部分,使之得以保存和及时补充;湿地生态系统大量介于水陆之间,具有丰富的动植物物种。

湿地有着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它和我们人类息息相关。

在人类历史上,湿地往往是人类灿烂的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如黄河流域孕育了华夏文明,印度河、恒河流域孕育了印度文明,尼罗河孕育了埃及文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孕育了古巴比伦文明。

四大文明古国都发祥于大河流域,这绝不是偶然的。

至于湿地的生态效益,那更是不可低估。

湿地被人们誉为“大地之肾”,它能够分解净化污染物,起到“排毒”、“解毒”的功能,我们人类排放的许多污染物,在江河湖泊及沼泽的自净作用下,被分解为无害的物质;湿地可以调节气候,使气候温和湿润;湿地源源不断地补充着地下水,因为湿地本身就是水的载体;湿地能够抵御和减轻自然灾害,如热带海滨的红树林能抵抗台风的侵袭,凡是有红树林的地方,台风的破坏力将大大减弱,再如江河湖泊、水库、沼泽能够抗涝防旱,洪峰来时它们吸纳大量的水,枯水期时再将水释放;在海滨地带,湿地能够防止海水的入侵和倒灌,防止土地盐碱化;湿地是野生动物特别是珍稀水禽繁衍栖息的乐园,我国的许多湿地,都是重要的自然保护区。

湿地可作为直接利用的水源或补充地下水,又能有效控制洪水和防止土壤沙化,还能滞留沉积物、有毒物、营养物质,从而改善环境污染;它能以有机质的形式储存碳元素,减少温室效应,保护海岸不受风浪侵蚀,提供清洁方便的运输方式……它因有如此众金而有益的功能而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肾”。

湿地还是众多植物、动物特别是水禽生长的乐园,同时又向人类提供食物(水产品、禽畜产品、谷物)、能源(水能、泥炭、薪柴)、原材料(芦苇、木材、药用植物)和旅游场所,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物质生产功能

湿地具有强大的物质生产功能,它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七里海沼泽湿地是天津沿海地区的重要饵料基地和初级生产力来源。

据初步调查,七里海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水生、湿生植物群落100多种,其中具有生态价值的约40种。

哺乳动物约10种,鱼蟹类30余种。

芦苇作为七里海湿地最典型的植物,苇地面积达7186公顷,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不仅是重要的造纸工业原料,又是农业、盐业、渔业、养殖业、编织业的重要生产资料,还能起到防风抗洪、改善环境、改良土壤、净化水质、防治污染、调节生态平衡的作用。

另外,七里海可利用水面达10000亩,年产河蟹2000吨,是著名的七里海河蟹的产地。

大气组分调节功能

湿地内丰富的植物群落,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并放出氧气,湿地中的一些植物还具有吸收空气中有害气体的功能,能有效调节大气组分。

但同时也必须注意到,湿地生境也会排放出甲烷、氨气等温室气体。

沼泽有很大的生物生产效能,植物在有机质形成过程中,不断吸收CO2和其他气体,特别是一些有害的气体。

沼泽地上的氧气则很少消耗于死亡植物残体的分解。

沼泽还能吸收空气中粉尘及携带的各种菌,从而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另外,沼泽堆积物具有很大的吸附能力,污水或含重金属的工业废水,通过沼泽能吸附金属离子和有害成分。

水分调节功能

 湿地在蓄水、调节河川径流、补给地下水和维持区域水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绵”,在时空上可分配不均的降水,通过湿地的吞吐调节,避免水旱灾害。

七里海湿地是天津滨海平原重要的蓄滞洪区,安全蓄洪深度3.5-4m。

沼泽湿地具有湿润气候、净化环境的功能,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大部分发育在负地貌类型中,长期积水,生长了茂密的植物,其下根茎交织,残体堆积。

潜育沼泽一般也有几十厘米的草根层。

草根层疏松多孔,具有很强的持水能力,它能保持大于本身绝对干重3~15倍的水量。

不仅能储蓄大量水分,还能通过植物蒸腾和水分蒸发,把水分源源不断地送回大气中,从而增加了空气湿度,调节降水,在水的自然循环中起着良好的作用。

据实验研究,一公顷的沼泽在生长季节可蒸发掉7415吨水分,可见其调节气候的巨大功能。

净化功能

 沼泽湿地像天然的过滤器,它有助于减缓水流的速度,当含有毒物和杂质(农药、生活污水和工业排放物)的流水经过湿地时,流速减慢有利于毒物和杂质的沉淀和排除。

一些湿地植物能有效地吸收水中的有毒物质,净化水质。

沼泽湿地能够分解、净化环境物,起到“排毒”、“解毒”的功能,因此被人们喻为“地球之肾”。

假如没有了湿地,好比一个人被割去了肾脏。

如氮、磷、钾及其他一些有机物质,通过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被生物体贮存起来,或者通过生物的转移(如收割植物、捕鱼等)等途径,永久的脱离湿地,参与更大范围的循环。

沼泽湿地中有相当一部分的水生植物包括挺水性、浮水性和沉水性的植物,具有很强的清除毒物的能力,是毒物的克星。

据测定,在湿地植物组织内富集的重金属浓度比周围水中的浓度高出10万倍以上。

正因为如此,人们常常利用湿地植物的这一生态功能来净化污染物中的病毒,有效的清除了污水中的“毒素”,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例如,水葫莲、香蒲和芦苇等被广泛地用来处理污水,用来吸收污水中浓度很高的重金属镉、铜、锌等。

在美国的佛罗里达州,有人作了如下试验,将废水排入河流之前,先让它流经一片柏树沼泽地(湿地中的一种),经过测定发现,大约有98%的氮和97%的磷被净化排除了,湿地惊人的清除污染物的能力由此可见一斑。

在印度的卡尔库塔市,城内设有一座污水处理场,所有生活污水都排入东郊的人工湿地,其污水处理费用相当低,成为世界性的典范。

丹顶鹤的天堂——黑龙江省扎龙自然保护区

提供动物栖息地功能

湿地复杂多样的植物群落,为野生动物尤其是一些珍稀或濒危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是鸟类、两栖类动物的繁殖、栖息、迁徙、越冬的场所。

沼泽湿地特殊的自然环境虽有利于一些植物的生长,却不是哺乳动物种群的理想家园,只是鸟类能在这里获得特殊的享受。

因为水草丛生的沼泽环境,为各种鸟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和营巢、避敌的良好条件。

在湿地内常年栖息和出没的鸟类有天鹅、白鹳、鹈鹕、大雁、白鹭、苍鹰、浮鸥、银鸥、燕鸥、苇莺、掠鸟等约200种。

而且该湿地是西伯利亚和东北地区鸟类南迁越冬的中途站。

调节局部小气候:

湿地水分通过蒸发成为水蒸汽,然后又以降水的形式降到周围地区,保持当地的湿度和降雨量,使宁河县成为天津市气候较为湿润的地区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广告传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