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土壤学试题及答案7推荐文档.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284081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8.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word版土壤学试题及答案7推荐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完整word版土壤学试题及答案7推荐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完整word版土壤学试题及答案7推荐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完整word版土壤学试题及答案7推荐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完整word版土壤学试题及答案7推荐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word版土壤学试题及答案7推荐文档.docx

《完整word版土壤学试题及答案7推荐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版土壤学试题及答案7推荐文档.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word版土壤学试题及答案7推荐文档.docx

完整word版土壤学试题及答案7推荐文档

土壤学复习资料

土壤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土壤肥力土壤能够持续不断供给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水、肥、气、热,协调它们之间的矛盾及抵抗不良自然环境的能力。

2.次生矿原生矿物在H2O、CO2、O2生物等作用下,矿物组成、结构、性质发生改变而形成的矿物。

3.土壤腐殖质除未分解和半分解动植物残体及微生物体以外的有机物质的总称。

4.土壤机械组成土壤中各级土粒所占重量百分数组合。

5.土壤粘闭现象土壤在压力和剪力共同作用下,土粒趋向紧密排列,通气孔隙大量减少,毛管及无效孔隙急剧增加,土壤通透性减弱甚至消失的现象。

6.田间持水量土壤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时土壤含水量。

7.土壤热容量单位体积或单位重量的土壤每升高1℃所需热量。

8.土壤比表面单位质量土壤表面积的大小。

单位m2/g

9.盐基饱和度(BS)指交换性盐基离子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数。

10.活性酸土壤溶液中游离的H+表现出来的酸度,用PH表示

11.同晶替代:

层状硅酸盐矿物的中心离子被其它大小相近,电性相同的离子取代,而矿物晶格构造保持不变的现象;

12.土壤污染:

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质量恶化的现象。

13.土壤容重:

指单位体积自然土体(包含孔隙)的干重;

14.土壤退化:

指土壤数量的减少和质量的降低;

15.土壤养分:

指主要由土壤供给的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

16.土壤圈:

覆盖于陆地和浅水域底部的土壤所构成的一种连续体或覆盖层;

17.CEC:

单位质量的土壤所含有的交换性阳离子(+)的多少;

18.粘化作用:

指土壤中粘粒的形成和积累过程。

19.可变电荷:

在介质的酸碱度影响下产生的,其电荷类型和电荷数量均决定于介质的酸碱度,又称pH依变电荷;

20.土壤结构性:

土壤中单粒、复粒的数量、大小、形状、性质及其相互排列和相应的孔隙状况等综合特性;

1.土壤微生物的营养类型有化能有机营养型、化能无机营养型、光能有机营养型、光能无机营养型。

2.土壤矿质颗粒大小粒级由小到大划分为石砾、砂粒、粉砂粒、粘粒。

3.土壤中的不良结构体种类有块状结构核状结构、柱状棱柱状结构、片状结构。

三、简答题:

1.简述农业化学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答:

农业化学土壤学派代表人物:

德国土壤学家李比希。

提出三个学说:

a)矿物质营养学说:

矿质营养库,植物从中吸收矿质营养

b)养分归还学说:

吸收矿质营养—肥力下降—归还

c)最小养分率:

作物产量由其生长所需各种养分中相对含量最少的那种所决定。

2.为什么说土壤是植物生长繁育和农业生产的基地?

答:

(1)土壤的营养库作用:

土壤是陆地生物所需营养物质的重要来源;

(2)土壤在养分转化和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

(3)土壤的雨水涵养作用:

是一个巨大的水库;

(4)土壤对生物的支撑作用:

土壤中拥有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生物群;

(5)土壤在稳定和缓冲环境变化中具有重要作用。

3.为什么土壤的水解酸一般大于交换酸?

答:

(1)交换酸测定时用1MKCl浸提,用标准NaOH滴定,只测定出了活性酸和K+交换出的H+和Al3+;

(2)测定水解酸时,用CH3COO-浸提,故测定出了羟基化表面解离的H+,也测出了因Na+交换出的氢离子和铝离子产生的交换酸度,还包括了土壤溶液中的活性酸。

4.什么是土壤粘结性,它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答:

土粒通过各种引力粘结起来的性质。

粘结性影响因素有:

(1)质地粘土比表面积大,粘结性强

(2)代换性阳离子种类,K+Na+离子多,土壤高度分散,粘结性增强,相反Ca2+Mg2+为主,土壤发生团聚化,粘结性弱。

(3)团粒结构粘结性降低。

(4)腐殖质数量;粘结力大于砂土,小于粘土。

(5)土壤含水量;由干—湿粘结力无——有——最大—小—流体

由湿—干粘结力无——有——较大—小—更大

5.简述土壤液态水的形态类型和有效性?

答:

土壤液态水的形态类型有:

吸湿水、膜状水、毛管水、重力水。

部分膜状水和全部毛管水对旱田作物是有效的,即由凋萎系数至田间持水量范围内水对旱田作物是有效的。

6.影响土壤CEC的因素有哪些?

答:

(1)土壤质地

(2)无机胶体类型;(3)土壤酸碱度;(4)有机质含量;

7.我国南北土壤酸碱性有何差异,原因何在?

答:

我国大陆土壤以北纬33°为界,形成“南酸北碱”的局面;

原因:

(1)南方湿热气候条件下,矿物化学风化强烈,由于降雨量大于蒸发量,大量盐基离子遭受淋失,从而使土壤逐渐酸化;

(2)北方由于降雨量小于蒸发量,因而土壤下部盐基离子随地下水上升,水分蒸发后便积聚于表土,土壤便逐渐盐碱化。

8.试述不同质地的土壤的肥力特征?

答:

(1)砂质土类

①水 粒间孔隙大,毛管作用弱,透水性强而保水性弱,水气易扩散,易干不易涝;

②气 大孔隙多,通气性好,一般不会累积还原物质;

③热 水少气多,温度容易上升,称为热性土,有利于早春作物播种;

④肥 养分含量少,保肥力弱,肥效快,肥劲猛,但不持久;

⑤耕性 松散易耕。

(2)粘质土类

①水 粒间孔隙小,毛管细而曲折,透水性差,易产生地表径流,保水抗旱力强,易涝不易旱;

②气 小孔隙多,通气性差,容易累积还原性物质;

③热 水多气少,热容量大,温度不易上升,称冷性土,对早春作物播种不利;

④肥 养分含量较丰富且保肥力强,肥效缓慢,稳而持久,有利于禾谷类作物生长,籽实饱满。

早春低温时,由于肥效缓慢易造成作物苗期缺素;

⑤耕性 耕性差,粘着难耕。

(3)壤质土类

土壤性质兼具粘质土和砂质土的优点,而克服了它们的缺点。

耕性好,宜种广,对水分有回润能力,是较理想的质地类型。

9.简述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

答:

(1)养分较完全;

(2)促进养分有效化;

(3)高土壤保肥性;

(4)提高土壤缓冲性;

(5)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改善土壤物理性质。

11.农业生产中如何提高磷肥利用率?

答:

(1)集中施肥(减少与土壤接触面),与有机肥配合施用,施用于作物近根区(磷的移动性小);

(2)水旱轮作的磷肥施用,旱(作)重,水(稻)轻;

(3)酸性土壤施碱性磷肥(钙镁磷肥等),碱性土施酸性磷肥(过磷酸钙等);

(4)氮磷配合。

豆科作物以磷增氮。

12.简述影响土壤氧化还原电位的因素有哪些?

答:

(1)土壤通气性;决定于水和孔隙状况,是主要因素。

(2)微生物活动;使土壤空气,土壤溶液中O2减少,从而使Eh下降.

(3)易分解有机质含量;耗O2,Eh低。

(4)植物根系的代谢作用;旱田植物耗O2,根系分泌物刺激微生物活动,均使Eh。

水田水稻可将O2分泌土壤中,近根Eh升高。

(5)土壤pH;理论上pH升高1单位,Eh下降59mv。

(6)土壤中氧化态和还原态物质的多少

13.简述土壤代换性阳离子的组成对土壤性状的影响?

答:

(1)H+,Al3+土代换离子以H+,Al3+为主,相伴离子有Ca2+、Mg2+、K+,很少,酸性,矿质养分缺乏。

(2)Ca2+土壤:

土壤代换性离子以Ca2+、Mg2+为主,相伴离子有K+、Na+。

矿质养分丰富,团粒结构好。

(3)Na+土壤:

土壤代换性Na+较多,pH高,物理性质差,干时刀枪不入,湿时滴水不漏。

14.简述土壤产生缓冲作用产生的原因

答:

(1)弱酸及其盐类,构成一个缓冲系,例如碳酸盐体系,在通常CO2浓度下,CaCO3石灰性土壤PH在7.5-8.5

(2)土壤胶体作用

土壤胶体带有负电荷,吸附阳离子,包括盐基离子和致酸离子,盐基离子对酸有缓冲作用,致酸离子对碱具有缓冲作用。

(3)铝缓冲作用,在pH<5.0酸性土壤中,Al3+对碱具有缓冲能力。

(4)有机质的作用,土壤有机质中有腐殖酸(胡、富),其它一些低分子有机酸,含有羧基、酚羟基、氨基等,对酸碱均有缓冲作用。

五、论述题:

(1)详述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的作用?

答:

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有:

1、提供植物生长需要的养分,为土壤微生物、土壤动物活动提供养分和能量

有机质矿化分解后,养分释放出来。

同时是微生物活动物质能量来源。

2、改善土壤物理性质

1)其粘结力比砂土强,比粘土弱,从而避免砂土松散结构状态,和避免粘土形成坚韧大块。

2)促进团粒结构形成,使土壤透水性、蓄水性、通气性及根系生长环境有良好改善。

3)改善土壤有效持水量。

1份吸5份水

4)改善土壤热量状况。

颜色深,吸热多

3、调节土壤化学性质

1)增强土壤保肥能力。

比矿质胶体大20-30倍

2)提高土壤中磷和微量元素的有效性,减轻Al3+毒害作用。

3)提高土壤对酸碱缓冲能力。

4)促进岩石矿物风化,养分释放。

微酸性加之微生物活动。

5)提高土壤酶活性,刺激微生物、动物活动。

4、腐殖酸是一类生理活性物质。

能加速种子发,增强根系活力,促进作物生长。

1.试述我国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规律及其原因,并谈谈有机质在土壤肥力和生态环境上的重要作用。

答案要点:

(1)我国土壤有机质分布状况大体为由北而南,土壤有机质含量逐渐降低;

(2)北方由于气候淡热、干燥,一年较多时间不利于土壤中微生物活动,因而土壤有机质矿质化分解受到阻碍,有机质保留于土壤中;而南方则刚好相反,气候湿热,一年中大多时间有利于土壤中微生物活动,因而土壤中有机质大量被矿质化分解,保留于土壤中的有机质则较少。

(3)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

①养分较完全

②促进养分有效化

③提高土壤保肥性

④提高土壤缓冲性

⑤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改善土壤物理性质

(4)有机质在生态环境上的作用

①络合重金属离子,减轻重金属污染;

②减轻农药残毒:

腐殖酸可溶解、吸收农药,如DDT易溶于HA;

③全球C平衡的重要C库(含C平均为58%)。

4.为什么说团粒结构在土壤肥力上具有重要作用。

答案要点:

团粒结构具有小水库、小肥料库、空气走廊的作用,协调水气状况能力强,因而是理想的结构体。

(1)小水库团粒结构透水性好,可接纳大量降水和灌溉水,而团粒内部保水性强,天旱时还可防止水分蒸发。

天旱表层蒸发失水后,土体收缩切断与下层毛管连通性,水分不会由大孔隙流向小孔隙而蒸发损失。

(2)小肥料库

具有团粒结构的土壤,通常有机质含量丰富。

团粒结构表面为好气作用,有利于有机质的矿质化,释放养分。

团粒内部则有利于腐殖化,保存养分。

(3)空气走廊由于团粒之间的孔隙较大,利于空气流通。

5.不同质地土壤的肥力特点和利用改良方式

6.土壤在农业、生态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

7简述高岭组粘土矿物的主要性质。

答:

1:

1型非膨胀型粘土矿物,亚热带土壤中多。

华中、华南、西南。

1)1:

1型

2)无膨胀性,氢键作用0.72nm,膨胀性小于5%

3)电荷数量少,同晶替代弱或无,负电荷来源断键,3-15cmol(+)/kg

4)胶体性较弱,较其它粘土矿物粗,塑性,粘结性,吸湿性弱。

0.2-2µm

8.如何对土壤腐殖物质进行分组?

答:

可分三组:

(1)胡敏素:

在腐殖物质中,水、酸、碱都不溶,颜色最深,分子量最高的组分。

(2)胡敏酸:

碱可溶,水、酸不溶,颜色和分子量中等组分。

(3)富理酸:

水、酸、碱都可溶,颜色最浅,分子量最低组分。

2.简述母质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

答:

地壳表层的岩石经过风化,变为疏松的堆积物,这种物质叫风化壳,它们在地球陆地上有广泛的分布。

母质是风化壳的表层,是指原生基岩经过风化、搬运、堆积等过程于地表形成的一层疏松、最年轻的地质矿物质层,它是形成土壤的物质基础,是土壤的前身。

母质类型按成因可分为残积母质和运积母质两大类。

(1)残积母质是指岩石风化后,基本上未经动力搬运而残留在原地的风化物;

(2)运积母质是指母质经外力,如水、风、冰川和地心引力等作用而迁移到其它地区的物质。

母质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

首先,直接影响着成土过程的速度、性质和方向。

其次,母质对土壤理化性质有很大的影响。

此外,母质层次的不均一性也会影响土壤的发育和形态特征。

一般地说,成土过程进行得愈久,母质与土壤的性质差别就愈大。

但母质的某些性质却仍会顽强地保留在土壤中。

9.什么是C/N,有什么意义?

答:

C/N比:

有机质中有机碳和有机氮的重量比。

有机物组成的碳氮比对有机物质分解速度影响很大。

当C/N降至大约25:

1以下,微生物不再利用土壤中的有效氮,相反由于有机质较完全的分解而释放矿质态氮,使得土壤中矿质态氮的含量比原来有显著提高。

但无论有机物质的C/N比大小如何,当它被翻入土壤中,经过微生物的反复作用后,在一定的条件下,

它的C/N或迟或早都会稳定在一定的数值。

{土壤的C/N:

8:

1~15:

1中间值为10:

1~12:

1。

在同一气候条件下,C/N变化较小。

气温相同时,干旱气候条件下的C/N比湿润地带低;降雨量相同时,暖温地带土壤C/N比寒冷地土壤低。

底层土壤C/N比表层土壤低。

植物的C/N比:

豆科植物20:

1~30:

1。

作物秸秆为80:

1~100:

1

微生物:

4:

1~9:

1}

当有机质地C/N接近25﹕1时,利于微生物的分解活动,分解较快,多余的氮留给土壤,供植物吸收;

如果C/N大于25﹕1,有机质分解慢,同时与土壤争氮;

C/N小于25﹕1,有利于有机质分解,并释放大量的氮素。

3、怎样解释“以水调气,以水调肥,以水调热”的理论依据?

答案要点:

水分在土壤四大肥力因素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通过水分来调节其它肥力因素:

(1)以水调肥:

一方面,通过土壤水分调节土壤氧化还原电位,从而影响土壤中某些养分的存在形态和有效性;

另一方面,通过土壤水分影响土壤微生物活动状况,从而影响土壤有机质的矿质化和腐殖化,进影响土壤养分状况。

(2)以水调热:

土壤水分是影响土壤热容量的重要因素,通过灌排水分来协调土壤热容量,进而调节土壤温度。

(3)以水调气:

水气共同存在于土壤孔隙中,水多则气少,水少则气多。

 

发酵工业的应用范围

1、以微生物细胞为产物的发酵工业

单细胞的酵母和藻类、担子菌,生物防治的苏云金杆菌以及人、畜防治疾病用的疫苗等。

2、以微生物代谢产物为产品的发酵工业3、以微生物酶为产品的发酵工业

4、生物转化或修饰化合物的发酵工业5、其他

发酵工程组成

从广义上讲,由三部分组成:

上游工程、发酵工程、下游工程

1.初级代谢产物

1.定义:

微生物通过代谢活动所产生的自身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质。

2.举例:

氨基酸、核苷酸、多糖、脂类、维生素等。

3.特征:

1.不同的微生物初级代谢产物基本相同;

2.初级代谢产物合成过程是连续不断的。

2.次级代谢产物

1.定义:

微生物生长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化学结构新颖、对该微生物生存和竞争所必需的物质。

2.举例:

抗生素、毒素、激素、色素、抗逆境和信号转导物质等。

3.特征:

1.不同的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不同;

2.抗生素是一类具有特异性抑菌和杀菌作用的有机化合物。

一、培养基的营养成分

•所有发酵培养基都必须提供微生物生长繁殖和产物合成所需的能源,包括碳源、氮源、无机元素、生长因子及水、氧气等。

对于大规模发酵生产,除考虑上述微生物的需要外,还必须重视培养基原料的价格和来源。

前体

前体指某些化合物加入到发酵培养基中,能直接被微生物在生物合成过程中合成到产物物分子中去,但是产物的产量却因加入前体而有较大的提高。

三、发酵培养基的选择

(1)必须提供合成微生物细胞和发酵产物的基本成分。

(2)有利于减少培养基原料的单耗,即提高单位营养物质所合成产物数量或最大产率。

(3)有利于提高培养产物的浓度,以提高单位容积发酵罐的生产能力。

(4)有利于提高产物的合成速度,缩短发酵周期。

(5)尽量减少副产物的形成,便于产物的分离纯化。

(6)原料价格低廉,质量稳定,取材容易。

7)所用原料尽可能减少对发酵过程中通气搅拌的影响,利于提高氧的利用率,降低能耗。

(8)有利于产品的分离纯化,并尽可能减少产生“三废”的物质

分批培养:

指将微生物置于一定容积的培养基中经过培养生长,最后一次收获的培养方式。

连续培养:

在一个恒定容积的流动系统中培养微生物,一方面以一定速率不断地加入新的培养基,另一方面又以相同的速率流出培养物(菌体和代谢产物),以使培养系统中的细胞数量和营养状态保持稳定。

微生物代谢的人工控制

•目的最大限度积累对人类有用的代谢产物

•措施1改变微生物遗传特性2控制生产过程种各种条件

•实例1人工控制黄色短杆菌的代谢过程生产赖氨酸;2人工控制谷氨酸棒状杆菌生产谷氨酸

第一套《地质学基础》试题

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

一、答案名词解释(4´×8共计32分)

1.新构造运动:

一般是指晚第三纪及其以来发生的地壳构造变动(2分),表现为垂直升降运动(1分)和水平运动两种表现形式(1分)。

2.风化壳:

不整合的标志,由于长期的风化剥蚀,残留难分解的物质,一般是铁和硅质物。

3.莫霍面:

是一级的不连续的界面,在地下33公里处(1分),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3

4.标准化石:

演化速度最快,分布最广的化石(1可以鉴定地层的时代(3分)的化石。

5.岩石圈:

地壳与上地幔的顶部(软流圈以上部分都是由固态岩石组成的统称为岩石圈。

6.矿物:

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下(1分)形成的具有相对固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均质物体(1分),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2分)。

7.向斜:

两翼基本对称,核部地层较年轻(2分),两翼地层较老(2分)的褶皱。

8.转换断层:

是指发生在大洋中脊处(2分)的一种特殊的平移断层(2分)。

二、填空(1´×20共计20分)。

1古登堡面是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

2火山喷发类型有裂隙式、中心式两类。

2火成岩可以分为超基性、基性、中性、酸性、脉岩等类别,请按此顺序分别列举一类岩石名称橄榄岩等、辉长岩、安山岩、流纹岩等、伟晶岩4中生代从早到晚有三叠、侏罗、白垩,它们的代号分别为、T、J、K5变质作用包括区域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接触变质作用三类。

6火山碎屑岩按照碎屑粒径大小可以划分为集块岩、火山角砾岩、凝灰三类。

7岩石变形发展的三个阶段是塑性变形、弹性变形、脆性变形

三、选择题(20×1共计20分)

1、人和真象,真马等出现于哪一个纪_____D______。

A、JB、KC、TD、Q

2、印支运动发生于____C__纪。

A、石炭纪B、二叠纪C、三叠纪D、白垩纪

3、矽卡岩型矿床是下列哪一种变质作用形成的_____A。

A、接触交代型变质作用B、区域变质作用C、埋藏变质作用D、动力变质作用

4、加里东运动发生于___C_____。

A、中生代B、晚古生代C、早古生代D、新生代

5、下列哪一种褶皱构造一定发生了地层倒转_____D___。

A、倾伏褶皱B、直立褶皱C、倾斜褶皱D、翻卷褶皱

6、在推覆构造中,由于强烈侵蚀作用,如果较年轻岩块出露于较老岩块之中,这种构造称为____B____。

A、飞来峰B、构造窗C、逆掩断层D、冲断层

7、片理构造是区域变质岩中的常见构造,下列哪一种片理构造变质作用最强___D___。

A、板状构造B、千枚状构造C、片状构造D、片麻状构造

8、根据同位素年龄测定,经历时间最长的地质时期是_____A_____。

A.元古代B.古生代C.中生代D.新生代

9、如果在地层中找到了三叶虫,那么这个地层时代为____D____。

A、早奥陶世B、第三纪C、白垩纪D、早寒武世

10、哪一种沉积建造反映了由海相到陆相的转换____C____。

A、复理石沉积B、浊流沉积C、磨拉石沉积D、火山碎屑沉积

11、古登堡面与莫霍面之间属于地球的哪一部分____C_____。

A、上地壳B、下地壳C、地幔D、地核

12、中生代裸子植物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下列哪一种植物化石不属于裸子植物____A_。

A、大羽羊齿B、苏铁C、松柏D、银杏

13、界、系、统、阶是__A________。

A.岩石地层单位B.时间单位C.生物分类单位D.年代地层单位

14、石英在摩氏硬度计中属于哪一级别________C_。

A、5B、6C、7D、8

15、下列哪一类岩石属于动力变质岩____C____。

A、片岩B、片麻岩C、糜棱岩D、大理岩

16、下列哪一种是单元素矿物_______D_____。

A、石英B、斜长石C、黑云D、金刚石

17、细晶岩脉属于___B_______。

A、深成岩B、浅成岩C、沉积岩D、次火山岩

18、纯属由变质作用形成的特有矿物组是____C____。

A、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B、红柱石、角闪石、高岭石、磁铁矿C、绢云母、红柱石、硅灰石、石榴子石D、辉石、蓝晶石、石墨、石榴子石

19、流纹构造一般出现于下列哪一种岩石类型___C______。

A、玄武岩B、安山岩C、流纹岩D、粗面岩

20、玄武岩属于____B_____。

A、超基性岩B、基性岩C、中性岩D、酸性岩

四、简答题(共计13分)

1.地质年代表?

(制表或文字均可)(6分)

2.简述海底扩张的证据?

(7分)答:

1.地质现象的对称性:

从洋中脊向两侧,基岩的风化程度有逐渐变深的趋势,同时海底地层有由薄变厚的趋势。

(2分)

2.洋中脊两侧磁条带的对称分布,正、逆向磁性异常的有规律的分布。

(2分)

3.洋中脊两侧地层分布的对称性,由洋中脊向两侧地层由新到老分布,最老的地层不早于2亿年。

(3分)

五、论述题(15´)

五、试述如何识别沉积岩和火成岩及其主要岩石类型?

(15分)

答:

1.可以根据其地质产状进行识别,也就是根据其成因区别,一般认为火成岩是由于岩浆作用形成的,包括侵入作用形成的侵入岩和岩浆喷出作用形成的火山岩以及界于两者之间的次火山岩。

而沉积岩是由于先形成的岩石经过风化作用和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最后经过固结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4分)

2.可以从其结构、构造上进行区分:

火成岩可以有显晶质结构、隐晶质结构、玻璃质结构、斑状结构、似斑状结构等,而沉积岩一般可以看到碎屑结构、泥质结构、化学结构和生物结构等。

火成岩构造可以看到有块状构造、流纹构造、流动构造、气孔构造、杏仁构造等,而沉积岩有层状构造、示顶构造(如波痕、泥裂等)、生物遗迹构造等。

(5分)

3.火成岩主要岩石类型有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脉岩等,而沉积岩的岩石类型有沉积岩按成因及组成成分可以分为两类:

碎屑岩类、化学岩和生物化学岩类。

另外还有一些特殊条件下形成的沉积岩。

碎屑岩类,主要包括沉积碎屑岩类和火山碎屑两个亚类。

按颗粒大小沉积碎屑岩进一步可分为砾岩、砂岩、粉砂岩和粘土岩。

据火山碎屑粒度,火山碎屑岩大体可以分为:

火山集块岩、火山角砾岩和凝灰岩。

化学及生物化学岩类,主要包括铝、铁、锰质岩类,硅、磷质盐类,碳酸盐岩类,蒸发盐岩类和可燃有机岩类特殊沉积岩类有风暴岩和浊积岩等类型。

(6分)

第二套《地质学基础》试题

一、名次解释(4分×8共计32分)

1.角度不整合:

不整合的一种类型,(1分)由于构造运动使不整合面的上、下两部分地层的地层产状不平行(1分),二者之间有一个交角的地层接触关系(2分)。

2.断层:

沿着断裂面有明显的位移错动(3分)的断裂(1分)。

3.磨拉石建造:

是地层由海相转化为陆相后(2分),在山间盆地、山前盆地等地形成的一套陆相的砾岩、砂岩沉积(2分)。

4.背斜:

是一种褶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