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教学案主题四 第十四课 中庸之道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281146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98.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教学案主题四 第十四课 中庸之道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中语文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教学案主题四 第十四课 中庸之道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中语文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教学案主题四 第十四课 中庸之道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中语文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教学案主题四 第十四课 中庸之道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中语文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教学案主题四 第十四课 中庸之道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教学案主题四 第十四课 中庸之道 Word版含答案.docx

《高中语文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教学案主题四 第十四课 中庸之道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教学案主题四 第十四课 中庸之道 Word版含答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教学案主题四 第十四课 中庸之道 Word版含答案.docx

高中语文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教学案主题四第十四课中庸之道Word版含答案

第十四课

中庸之道

[课标要求]

1.背诵11.16、13.23、13.24、17.13章。

2.掌握“鲜”、“与”、

“狷”、“和”、

“同”、

“贼”在文中的含义。

3.理解孔子的社会理想和

人生理想的哲学基础

——中庸之道的精神

实质。

[发展要求]

理解“和而不同”的深刻哲理和高度智慧。

 

2014年8月19日《中国青年报》09版发表清华大学教授肖鹰撰写的

文章《“天才韩寒”是当代文坛的最大丑闻》,批韩寒《后会无期》是烂

片,并称韩寒为当代文坛的最大丑闻。

有人认为肖鹰的文章言语犀利,切中

要害,也有人质疑他纯属个人炒作,更有学者指其文风颇似“大字报”式的

批斗。

19日晚,肖鹰接受记者采访,表示写这篇文章出于一个文化学者的责任

心,并直指当代文化环境存在的病态:

韩寒一开始就以“反应试教育的天才英

雄”自居,说“我不读文学史,我就是文学史”,这话无知、狂妄。

韩寒的回应包括三方面:

其一,以恶劣辱骂为基本手段反击质疑;其二,

坚决否认自己的作品是别人代笔;其三,起诉、撤诉,高调宣称追究批评者的

“法律责任”,却又不了了之。

文艺批评本为正常现象,肯定优点找出不足,对文艺创作极为有利。

可是当代

文坛有人不懂中庸之道,不但不能协调一致,反而“恶劣辱骂”,全无大家风范。

“中庸之道”是儒家推崇的最高道德标准,是人生处世的真谛。

今天,就让我

们通过学习孔子的“中庸之道”掌握一些为人处世的策略。

   

 

颛孙师 姓颛孙,名师,字子张。

春秋末期陈国阳城(今河南登封)人。

出身微贱,且犯过罪行,经孔子教育成为“显士”。

孔子死后,独立招收弟子,宣扬儒家学说,是“子张之儒”的创始人。

子张之儒列儒家八派之首。

他好学深思,喜欢与孔子讨论问题。

在忠、信的思想上深受孔子教育影响,把孔子关于忠、信的教导写在大带上,以示永远不忘,并在实践中收到明显效果。

他卑视品德修养低下者,认为缺乏道德,行为不坚强,信仰不坚的人有了不为多,没有不为少。

他随孔子周游列国,曾被困于陈、蔡。

他提出,士应该看见危险便肯豁出生命,看见所得便考虑是否该得,祭祀时考虑是否严肃认真,居丧时则应悲痛哀伤。

他与人交往注重宽宏豁达,他喜欢同比自己贤能的人交朋友,主张“尊贤容众”。

他在与朋友相处过程中能做到不计较过去的恩怨,就是眼前受到别人的攻击、欺侮也不计较,故被称为“古之善交者”。

他又办事勇武,在孔门弟子中是忠信的楷模,后人称其有“亚圣之德”。

他生活上不拘小节,不讲究外观礼仪,不追求衣冠整洁美观;随和从俗,与墨家相近,在观点上与墨家有相通之处。

东汉明帝永平十五年(72)即以其配祀孔子。

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封为“陈伯”。

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改封“宛邱侯”;度宗咸淳三年(1267)尊为“陈公”,并升为“十哲”之一,从祀孔子。

儒学讲求的中庸之道,主张在矛盾对立的两极中作出优化选择,追求人与人,或人与事之间的“和”——谐调。

中庸之道追求的“中”的确切位置,是优化选择决定的,坐落在过头和不及之间的“无过无不及”的“临界位置”。

过头和不及是事物的两种极端化倾向,或者说两种错误倾向,孔子认为都不足取。

孔子主张凡事有度,抑其过,引其不及,归于中道。

孔子鄙视那种善恶不分、含糊苟且、两头讨好、“同乎流俗,合乎污世”的折中主义者。

总之,中庸之道是一种反对走极端,主张在异见、对立之间寻求协调统一,找出对各方统筹兼顾,具有宽大包容性和广泛满意度的黄金中道,体现了和平理性、稳步渐进、损失最小、收效最大,以实现谐调为目的的优化决策路线。

诵读下面的内容,完成1~5题。

子曰: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民鲜久矣。

”(6.29)

子贡问:

“师与商也孰贤?

”子曰:

“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

“然则师愈与?

”子曰:

“过犹不及。

”(11.16)

子曰: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4.10)

子曰:

“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

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13.21)

[突破词句]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民鲜久矣      鲜:

____________________

(2)师也过,商也不及过:

____________________

(3)无适也适:

____________________

(4)义之与比比:

____________________

(5)不得中行而与之与: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缺少 

(2)过头 (3)亲厚 (4)靠在一起

(5)交往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则师愈与?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中庸作为一种道德,该是高到极点了吧!

(2)那么颛孙师强一些吗?

(3)狂放的人积极向上,狷介的人不肯做坏事。

[要义探究]

3.如何理解文中的“过犹不及”?

点拨:

“不及”是没有达到“中”,其根源在于太拘谨和保守;而“过”则是超过了“中”,其原因在于太放纵和激进。

两者尽管趋向相反,但都违背事物的客观规律,因而都是偏离中道而走向极端的失“中”现象。

4.中庸之道是不是圆滑的处世方法?

点拨:

中庸之道是儒家的处世原则,主要特点是折中、适当、不走极端。

讲中庸,不是搞平均,不是放弃原则调和矛盾。

在孔子时代,它既不同意保守,又反对激进,提倡用“仁”“义”来稳定社会,这就是极为明确的主张和原则。

“圆滑”是没有任何原则,人云亦云,不讲是非,只讲迎合一方。

有无“原则”是二者的根本区别。

5.狷狂者是讲求中庸之道的人吗?

为什么?

点拨:

不是。

因为狂者志向远大而不切实际,狷者性情偏急而为人正直,不流于世俗。

真正的中庸是不偏于狂,也不偏于狷。

人的气质、德行、作风都不偏于任何一方,对立面的双方应互相牵制、互相补充,这样才合乎中庸。

诵读下面的内容,完成6~8题。

有子曰:

“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

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1.12)

子曰: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3.23)

[突破词句]

6.翻译下面的句子。

(1)礼之用,和为贵。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礼的运用,以和谐为贵。

(2)只知和谐为贵而一味求和,不以礼仪加以节制,那也就行不通了。

(3)君子和谐而不同一,小人同一而不和谐。

[要义探究]

7.如何理解孔子的“礼之用,和为贵”的观点?

点拨:

礼要达到的目的是和谐。

“和为贵”之说,其目的是为缓和不同等级之间的对立,使之不至于破裂,以安定当时的社会秩序。

“和为贵”的标准就是“礼”,即我们今天所说的原则、立场。

坚持原则,和而不同,才能求得双赢。

8.“和”与“同”有什么区别?

君子和小人是如何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的?

点拨:

“和”指对立中的统一。

“同”指无差别的同一。

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独立思考,而不能人云亦云,盲目附和,他们通过交流,能够“求同存异”,达到和谐的效果。

但小人表面上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原则,其内心却不能与别人保持融洽友好的关系。

诵读下面的内容,完成9~12题。

子贡问曰:

“乡人皆好之,何如?

”子曰:

“未可也。

“乡人皆恶之,何如?

”子曰:

“未可也。

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13.24)

子曰:

“乡原,德之贼也。

”(17.13)

[突破词句]

9.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乡原,德之贼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不如一乡中的好人喜欢他,一乡中的坏人厌恶他。

(2)不讲是非的好好先生,是道德的破坏者。

[要义探究]

10.孔子为什么说被一乡的人喜欢或厌恶都不行呢?

点拨:

一乡的人都喜欢他,他可能是一个好好先生,不一定是好人。

一乡的人都厌恶他,他可能是个特立独行、鹤立鸡群的人,不一定是坏人。

只有当好人喜欢他、坏人厌恶他时,我们才可以肯定他是一个真正的好人。

11.评价人的优劣,孔子的标准是怎样的?

点拨:

标准是“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让好人喜欢,让坏人厌恶,这是评价一个人优劣的标准。

即不完全以众人的好恶为依据,而应以善恶为标准。

12.为什么孔子对“乡原”之人嫉之如贼?

点拨:

①“乡原”之人,看上去忠厚老实,实则与坏人同流合污、阿世媚俗;②“乡原”之人,表里不一、四面讨好、自私伪善;③“乡原”之人违背了仁和礼的原则,貌似中庸,实则毫无原则,违背了中庸之道,偏离了人道精神和社会公正。

诵读下面的内容,完成13~15题。

子贡曰:

“君子亦有恶乎?

”子曰:

“有恶。

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

曰:

“赐也亦有恶乎?

”“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17.24)

[突破词句]

1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君子亦有恶乎  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恶居下流而讪上者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恶果敢而窒者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恶讦以为直者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憎恶 

(2)毁谤 (3)阻塞不通 (4)揭发别人的隐私或过错

14.翻译下面的句子。

(1)恶称人之恶者。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恶勇而无礼者。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恶不孙以为勇者。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憎恶宣扬别人坏处的人。

(2)憎恶勇敢却没有礼义的人。

(3)憎恶把不知谦退当作勇敢的人。

[要义探究]

15.孔子和子贡的言论是否符合“中庸之道”?

请简要分析。

点拨:

孔子、子贡的言论符合“中庸之道”,指出做人处事要守正不偏,无过与不及。

孔子“恶”人违背仁德,偏离“中庸之道”;子贡“恶”人混淆虚伪与仁德,假托“中庸之道”。

一、基础巩固

1.写出下列加点字的通假字,并释义。

(1)然则师愈与   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乡原,德之贼也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恶徼以为知者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恶不孙以为勇者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欤”,句末语气词 

(2)“愿”,谨慎老实 (3)“智”,智慧,聪明 (4)“逊”,谦退

2.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至(达到极点)矣乎  然则师愈(严重)与

B.过犹(如同)不及无适(亲厚)也,无莫也

C.义之与比(靠在一起)小大由(遵从)之

D.乡原,德之贼(破坏者)也恶居下流而讪(毁谤)上者

解析:

选A A项,愈:

强,胜过。

3.下列加点的词语,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

A.恶不孙以为勇者B.不以礼节之

C.恶果敢而窒者D.君子和而不同

解析:

选C A项,以为:

(古)把……作为/(今)认为;B项,礼节:

(古)两个词,礼仪节制/(今)表示尊敬、祝颂、哀悼之类的各种惯用形式;C项,古今同义;D项,不同:

(古)不等同,不混同/(今)不一样。

4.选出下列各句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

A.乡原,德之贼也  其不善者恶之

B.知和而和君子和而不同

C.师与商也孰贤狷者有所不为也

D.君子之于天下也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解析:

选D A项,结构助词,的/代词,他;B项,连词,于是,就/连词,却;C项,为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为句末语气助词,表陈述语气;D项,介词,对,对于。

5.选出下列各句句式特点和例句相同的一项(  )

例句:

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

A.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B.义之与比

C.为国以礼

D.敏于事而慎于言

解析:

选A 例句和A句都是定语后置句;B项,宾语前置句;C项,状语后置句;D项,状语后置句。

6.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其至矣乎!

(2)__________________,狷者有所不为也。

(3)__________________,小人同而不和。

答案:

(1)中庸之为德也 

(2)狂者进取 (3)君子和而不同

二、《论语》阅读

(一)阅读甲、乙两则文字,完成7~8题。

子曰: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4.10)

子曰:

“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

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13.21)

有子曰:

“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

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1.12)

7.

(1)“狂者”与“狷者”各是指什么样的人?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谈谈孔子对“礼”与“和”关系的看法。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狂者:

志向远大而不切实际的人,富有进取之心。

狷者:

性情褊急而孤介自守的人,清高而不做坏事。

(2)孔子认为,“礼”是方法手段。

“和”是目的,“礼”的推行与运用要以“和”为原则。

凡事都要讲和谐,只是为和而和却不受礼义的约束也是行不通的。

孔子提出中庸之道。

现代社会有很多人都以此为保护盾,在日常生活中明哲保身,圆滑处事,左右逢源,即便对于别人的谬误、争吵,也是三缄其口,不发一言。

他们觉得这样做遵循了孔子的思想,是中庸之道的运用。

8.上述这些人对中庸之道的理解是否正确?

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不正确。

“中庸”的精神实质是做事适度在矛盾中求统一,强调处事有“度”,过和不及都不对。

但“中庸”绝不是无原则的调和,它旗帜鲜明地反对乡愿式的好好先生。

(二)阅读甲、乙两则文字,完成9~10题。

子曰: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民鲜久矣。

”(6.29)

子曰: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4.10)

9.

(1)请写出两个体现孔子中庸之道的成语。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这两则文字,说说“民鲜久矣”的原因。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不偏不倚不瘟不火不即不离

(2)统治者考虑自身利益时过于张扬,未能在自身利益与民众利益之间寻求出一种平衡关系,因为统治者缺乏“中庸”这一至德很久了,老百姓很久没感受到它了。

子曰: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文质彬彬,是孔子对君子形象的描述,也是他对君子人格的要求,是儒家中庸之道的一种表现。

10.就上述论述,谈谈你的理解。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成为君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的是对文和质的关系不偏不倚的把握。

儒家讲“过犹不及”,太过于修饰和太质朴都不能算是君子,只有文与质恰当地调和,才能达到君子的境界。

因此“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是儒家中庸之道的一种表现。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与方正学书

王叔英

仆于执事别十余年。

其间情慕之浅深,书问之达否,曰事之细者耳,姑置之不足道也。

惟执事之身,系天下之望。

士之进退、天下之幸不幸与焉。

侧闻被召,计此时必已到京,获膺大任矣。

兹实天下之大幸也,故敢有说以进于左右焉。

凡人有措天下之才者固难,自用其才者尤难。

如子房之于高祖,能用其才者也;贾谊之于文帝,未能自用其才者也。

何则?

子房之于高祖,察其可行而后言,言之未尝不中,高祖得以用之,而当时受其利。

故亲如樊、郦,不可得而间;信如平、勃,不可得而非;任如萧、曹,不可得而夺。

此子房所以能自用其才也。

贾谊之于文帝,不察其未能而易言之,且又言之太过,故大臣绛、灌之属,得以短之。

于是文帝不能用其言,此贾谊所以不获用其才也。

方今圣天子求贤用才之意,上追尧、舜,固非高祖、文帝可比;而执事致君泽民之术,远方皋、夔,亦非子房、贾谊可伦。

真所谓明良相逢,千载一时者也。

将见吾君不问则已,问则执事必能尽言;执事不言则已,言则吾君必能尽用。

致斯民于唐虞雍熙之盛者,在是矣,岂非天下之幸欤!

虽然,天下之事固有行于古而亦可行于今者,亦有行于古而难行于今者。

如夏时、周冕之类,此行于古而亦可行于今者也;如井田、封建之类,可行于古而难行于今者也。

可行者而行之,则人之从之也易;难行者而行之,则人之从之也难。

从之易则民乐其利,从之难则民受其患,此君子之用世。

贵乎得时措之宜也。

执事于此,研诸虑而藏诸心者非一日矣,措之犹反掌耳,尚何待于愚言之赘哉!

然仆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故不能无言于左右耳。

夫人情爱其人之深,而虑其患之至者,必救其失于未患之先。

苟待其既失而后救之,是乃爱之浅而虑之疏也,其得为忠乎?

天下知执事之深,爱执事之至,如仆者固多矣,窃谓忠于执事,未有能有过于仆者,伏惟稍垂察焉。

[注] 方正学(1357-1402),即方孝孺,明初著名学者。

“正学”是他的书斋名。

明成祖靖难之役胜利,攻入南京后,诏令他草拟即位诏书。

方孝孺耿介不知变通,慨然拒绝,被杀戮十族。

1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书问之达否        达:

达到,收到

B.言之未尝不中中:

符合

C.故大臣绛、灌之属,得以短之短:

轻视

D.而执事致君泽民之术泽:

施恩泽

解析:

选C C项,短:

说……坏话

12.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述能做到“时措之宜”的一组是(  )

①贾谊之于文帝,未能自用其才者也 ②子房之于高祖,察其可行而后言 ③文帝不能用其言 ④如夏时、周冕之类,此行于古而亦可行于今者也 ⑤如井田、封建之类,可行于古而难行于今者也 ⑥可行者而行之,则人之从之也易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①④⑤D.②④⑥

解析:

选D ①贾谊不善于运用自己的才学;③文帝偏听偏信,不善纳言;⑤井田制度、分封制度已不适应于当今。

这些都是不能做到因时制宜的情形。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方孝孺被召进京将担大任,作者为此冒昧地写信给他,向他进言。

B.贾谊不像张良那样有人缘,得时势,受恩宠,又不善于使用阴谋,因而处处受到排挤、打压。

C.作者从历史经验的角度规劝方孝孺要从实际出发,不要泥古不化,走极端。

D.作者极谦卑地表达自己对方孝孺的忠心佩服,委婉地提醒方孝孺要重视“和”,善于协调矛盾,防患未然。

解析:

选B B项,贾谊受到排挤的原因在于他不懂中庸之道,不能正确运用自己的才学而恰当进言,说得太过分,走极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