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1B9DCC0EDD1A71.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279075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41.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学1B9DCC0EDD1A7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管理学1B9DCC0EDD1A7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管理学1B9DCC0EDD1A7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管理学1B9DCC0EDD1A7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管理学1B9DCC0EDD1A7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理学1B9DCC0EDD1A71.docx

《管理学1B9DCC0EDD1A7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1B9DCC0EDD1A71.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管理学1B9DCC0EDD1A71.docx

管理学1B9DCC0EDD1A71

第一章  管理、管理者和管理学

 

第一节 管理和管理职能

一、管理的含义

1、组织的定义

组织,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

组织是一群人的集合,但是组织的成员必须按照一定的方式相互合作,共同努力,去实现既定的组织目标。

2、管理活动的定义

有史以来,人类就是共同劳动、共同生活的,每一个人都是处于一定的人群之中,都需要加入一定的组织,才能够得以生存和发展,只要有许多人共同劳动,就必须对劳动过程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指挥和协调,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这种计划、组织和协调活动,就是管理活动。

3、管理的定义

管理是依据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通过综合运用人才资源和其它资源,以有效地实现目标的过程。

这个定义包含着以下三层意思:

  1.管理的内容是协调

协调就是使组织中的各个部门﹑各种资源﹑各项活动之间有机结合,同步和谐地开展活动。

  2.管理的实质是人们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而采取的一种手段

管理本身不是目的,它只是人们用以实现目标的一种手段,我们不能够为了管理而管理。

同时管理作为一种工具,用得好,它有助于目标的实现;用得不好,则可能适得其反,因此,我们应尽可能地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充分发挥管理的作用。

3.管理的作用在于它的有效性

人们之所以需要管理,是因为管理得好可以有助于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所谓有效的管理,就是既要讲究效率,又要讲究效益。

∙效率是指投入与产出之比。

∙如果对一定的投入,取得更多的产出,既提高了效率;

∙若对于一定的产出,我们减少了投入,那么也是提高了效率。

∙只是效率高是不够的,管理还要讲究效益。

∙效益是指目标的达成度。

当管理者实现了既定的目标时,他们的工作就是有效的。

效率与效益是相互联系的,如果讲效率意味着如何把事情做好,那么效益则意味着要做对的事。

∙效益是解决做什么的问题,它要求我们确定正确的目标;

∙效率是解决怎么做的问题,它要求选择合适的行动方法和途径,以求比较经济地达到既定的目标。

∙相对而言,效益是第一位的。

∙成功的管理不仅要确保做对的事,而且要尽可能做得好。

好的管理就是要做好的和对的事。

  二.管理职能

一般认为管理的职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这四种基本职能。

而管理职能就是管理活动要做的几类工作:

1.计划工作

计划工作表现为确立目标和明确达到目标的必要步骤之过程,包括估量机会、建立目标、制定实现目标的战略方案、形成协调各种资源和活动的具体行动方案等。

简单地说计划工作就是要解决两个基本问题:

第一是干什么,第二是怎么干。

组织等其他一切工作都要围绕着计划所确定的目标和方案展开,所以说计划是管理的首要职能。

2.组织工作

组织工作是为了有效地实现计划所确定的目标而在组织中进行部门划分、权利分配和工作协调的过程。

它是计划工作的自然延伸,包括组织结构的设计、组织关系的确立、人员的配置以及组织的变革等。

3.领导工作

领导工作就是管理者利用职权和威信施展影响,指导和激励各类人员努力去实现目标的过程。

当管理者激励他的下属、指导下属的行动、选择最有效的沟通途径或解决组织成员间的争纷时,他就是在从事领导工作。

领导职能有两个要点:

·一是努力搞好组织的工作;

·二是努力满足组织成员的个人需要。

领导工作的核心和难点是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它需要领导者运用科学的激励理论和合适的领导方式。

4.控制工作

控制工作包括确立控制目标、衡量实际业绩、进行差异分析、采取纠偏措施等。

它也是管理活动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职能。

上述四大职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其中计划是管理的首要职能,是组织、领导和控制职能的依据;组织、领导和控制职能是有效管理的重要环节和必要手段,是计划及其目标得以实现的保障,只有统一协调这四个方面,使之形成前后关联、连续一致的管理活动整体过程,才能保证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和组织目标的完满实现。

第二节  管理者

  -.管理者的定义

任何组织都是有一群人所组成的,根据其在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不同,组织成员可以简单地划分成两类,操作者和管理者。

1、操作者是指在组织中直接从事具体的业务,且不承担对他人工作监督职能的

人。

他们的任务就是做好组织所分派的具体的操作性事务。

2、管理者,是那些在组织中指挥他人完成具体任务的人.

管理者就是从事并负责对组织内的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的人员。

他们虽然有时也做一些具体的事务性工作,但其主要职责是指挥下属工作。

管理者区别于操作者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管理者有下属向其汇报工作。

  二.管理者的分类

管理者以其在组织中的地位的不同,一般说来,一个组织中的管理者可分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

  1.高层管理者

高层管理者的主要职责是:

对整个组织的管理负有全面责任,并侧重负责制订组织的大政方针,沟通组织与外界的交往联系等。

  2.中层管理者

中层管理者的主要职责是:

贯彻高层管理者所制定的大政方针,并指挥基层管理者的活动。

中层管理者在组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上下信息沟通、政令通行等均负有重要的责任。

  3.基层管理者

基层管理者的主要职责是:

直接指挥和监督现场作业人员,保证上级下达的各项计划和指令的完成。

他们直接与具体作业人员打交道,协调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是整个管理系统的基础。

  三.管理者的基本任务

无论管理者在组织中的地位如何,他们所担任的基本任务都是相同的,即:

设计和维护一种环境,使身处其间的人们能在组织内协调工作,从而实现组织目标。

第三节管理者的素质及其培养

一、管理者应具备的素质

1、品德

品德是推动个人行为的主观力量,决定着一个人工作愿望和干劲。

品德体现了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合法制,持续有力地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

∙有强烈的管理意愿和责任感

∙良好的精神素质

2、知识

知识是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艺术的基础与源泉。

管理者应掌握以下方面的知识:

(1)政治和法律

(2)经济学和管理学

(3)心理学和社会学

(4)工程技术等

3、实际能力

能力是管理者把各种管理理论与业务知识应用于实践、进行具体管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

管理者应具备的管理技能有:

(1)、技术技能

技术技能是执行一项特定的任务所必须的那些能力

(2)人际技能

人际技能是指与人共事、激励或指导组织中个类员工的嫩离。

(3)概念技能

人际技能是指一种洞察既定环境复杂程度的能力和减少这种复杂性的嫩力。

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对三种技能的要求不同,一般,高层管理者,最重要的是概念技能,基层管理者最重要的是技术技能,三个层次的管理者都需要人际技能。

二、管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1、通过教育获得管理知识和技能

2、通过实践提高管理能力

其方法是:

(1)管理工作扩大化

(2)管理工作丰富化

(3)设立副职和助理

(4)案例讨论会与管理研讨会

(5)敏感性训练

第四节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与研究内容

一、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管理学是一门研究一般管理的原理和理论的科学。

二.管理学的学科性质

1.管理学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

∙管理学是一门科学

∙精确的学科是在给定条件下能够得到确定结果的学科

∙管理学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

正是因为是一门科学,所以我们能够通过学习掌握其基本原理并具以指导实践;而正因为它是不精确的科学,所以在实际运用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生搬硬套。

2.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科学

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

它是在经济学、工程技术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的交叉点上,建立起来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3.管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科学

3、管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科学

管理学是对社会管理活动的内容、方式和方法的概括和总结,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具有很强的应用性。

  4.管理学是一门发展中的科学

把管理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还只不过几十年时间,因此它还是一门非常年轻的学科,还处于不断更新、完善的大发展之中。

同时作为一门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连的学科,它也必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而进一步发展。

三.管理学研究的内容

管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包括总论、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五个部分。

(1)、总论部分主要研究管理、管理者及管理学等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管理思想的发展规律概况;管理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等。

(2)、计划部分包括组织目标、计划、决策及其过程、方法。

(3)、组织部分包括组织理论、组织结构、组织关系等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

(4)、领导部分主要包括各种激励理论与领导理论。

(5)、控制部分包括控制及其过程、控制的方法与手段等有关的基本理论。

综上所述,管理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从事管理活动既需要掌握管理科学知识和管理技术,又需要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技能。

1.管理的科学性

管理的科学性表现在:

经过了近百年的探索和总结,已经开始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反映了管理过程的客观规律性。

2.管理的艺术性

管理的艺术性表现在:

管理作为一项实践活动需要有一系列根据实际情况行事的经验、决窍和准则,而这些经验、决窍和准则只能从长期的实践活动中获得。

四、学习管理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学习管理的理由是:

∙管理的重要

∙人们工作中,不是从事管理就是被人管理

作业题一

一.填空题

1.管理是     的产物。

2.管理的对象是组织中的     。

3.管理活动的主体是     。

4.管理的基本职能包括     、     、     和     。

5.管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     学科。

二.选择题

1.管理的首要职能是(  )

  A.计划职能   B.组织职能   C.领导职能   D.控制职能

2.对整个组织的管理负有全面责任,并侧重负责制定组织的大政方针的管理者是( )

  A.高层管理者  B.中层管理者  C.基层管理者  D.计划管理者

3,进行非管理性工作最少的是(  )

A.系主任    B.室主任    C.大学校长   D.工人

三.简答题

1.管理的职能有哪些?

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2.为什么说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

3.为什么要学习管理?

四.情景分析题

A是某建筑公司安装部经理,B是安装部下属的管道安装队队长,上个月,A吩咐B带领一班人马去某工地安装一套管道系统。

在工程验收时,发现这套管道存在着严重的渗漏现象。

公司经理认为A应该对此负责,哪怕管道安装时A正出差在外。

同样,A会认为B必须对此负责,哪怕B已不拿扳头干活。

请问:

A和B为什么要对这一失误负责任?

他们究竟该负什么责任?

第二章管理思想史

第一节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

一、传统管理思想阶段

管理思想是指导管理人员从事各项管理活动的路标和蓝图,它是由一系列观念或观点构成的知识体系,是人们对管理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关系的认识的总和。

管理思想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各项管理活动的效率和效益。

 1、传统管理思想的形成

  传统管理思想阶段开始于18世纪80年代的工业革命,止于19世纪末,其间经历了一百多年时间。

其原因是,蒸汽技术导致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工厂成为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主要经营组织,大力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的加强。

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劳动方式的变化对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而促使人们从许多方面对管理工作进行探索。

2、主要人物及其贡献

  

(一)亚当·斯密(AdamSmith,1732-1790)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他1776年发表的《富国论》中,第一次系统论述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对以后的管理理论有重大影响。

其主要观点是:

  

(1)认为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只有减少非生产性的劳动,增加生产性劳动,同时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才能增加国民财富。

  

(2)强调了劳动分工对劳动生产力提高的重要性。

  (3)他列举了劳动分工的三个优点:

分工使生产者的技能得到发展;节约了由于工作变化而损失的时间;有利于专门从事某项作业的劳动者改良工具和发明机械。

在此基础上,他对由分工产生的管理问题作了理论分析。

  (4)提出了“经济人”的观点。

  (5)社会利益是以个人利益为基础的。

亚当·斯密的这一观点后来成为资本主义管理理论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罗伯特·欧文(RobertOwen,1771一1858)

罗伯特·欧文是一位成功的英国企业家,他最早注意到了企业内人力资源的重要性。

他认为,工厂是由员工组成的,把他们有效地组织起来,相互合作,就能产生最大效果。

因他较早注意到企业中人事管理问题,被后人称为“人事管理之父”。

(三)查尔斯·巴贝奇(CharlesBabbage,17921871)

查尔斯·巴贝奇是英国剑桥大学著名的数学家,曾用几年时间到英、法等国的工厂了解和研究管理问题,提出了劳动分工、用科学方法有效地使用设备和原料等问题。

他的主要贡献体现在对工作方法的研究和对报酬制度的研究上,主张通过科学研究来提高动力、材料的使用效率和工人的工作效率,采用利润分配制以谋求劳资之间的调和。

可以说他是科学管理思想的先驱者。

3、传统管理思想阶段的主要特点

在整个19世纪,工厂的管理仍然只是凭个人的经验;工人和管理人员的培养也是沿用师傅带徒弟的方法,有较大局限性。

管理思想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企业管理者由资本家直接担任

资本家凭借手中的资本,将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集中到-起,进行商品生产。

拥有资本的资本家就是当然的企业管理者。

(二)靠个人的经验从事生产和管理

由于没有“管理阶层”既没有管理的知识体系,也没有共同的管理行为准则,因此管理人员通常凭自己的经验来管理,工人凭经验操作,没有统一的操作规程;产品没有统一规格,缺乏互换性;工人和管理人员的培养主要采取师傅带徒弟的方法,没有统一的训练要求。

(三)管理的重点是解决分工和协作问题

这一阶段的管理主要着眼于解决企业内部生产过程中如何进行分工、如何进行协调的问题,以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如何减少资金消耗、如何提高工人的日产量指标,以赚取更多的利润,管理的内容局限于生产管理、工资管理和成本管理。

二、科学管理思想阶段

1、科学管理思想的形成、

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生产规模日益扩大,、对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样,传统的家长式的经验管理方式就不能适应出现的变化,这种状况客观上要求管理科学由传统管理思想阶段推进到科学管理思想阶段。

于是,诞生科学管理思想。

科学管理思想阶段经历了19世纪末至本世纪的三四十年代。

这一阶段的主要成就:

一是美国的泰罗(F.Taylor,1856一1915)等人,以研究工厂内部生产管理为重点,以提高产效率为中心,提出的解决生产组织方法科学化和生产程序标准化方面问题的管理理论;二是法国的法约尔(H.Favo1,1841一1925)等人,以企业整体为对象提出的有关企业经营管理职能和管理原则的管理理论,三是韦伯(MaxWeber,1864~1920)等人,以组织结构为对象而建立的古典组织理论。

上述管理理论是对社会化大生产发展初期管理思想的系统总结,表明了管理科学的正式建立。

2、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贡献

(-)泰罗和他的科学管理理论;

泰罗,他毕生致力于研究如何提高效率,包括管理人员和工人的工作效率,1911年他表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提出了通过对工作方法的科学研究来提高工人劳动效率的基本理论与观点。

这本著作中提出的理论奠定了科学管理理论基础,标志着科学管理思想的正式形成,泰罗也因而被西方管理学界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泰罗通过动作研究、时间研究和操作设计,取得了工效提高、成本下降的效果,他既反对雇主过分压低工人工资的做法,也反对工人“磨洋工”少干活而多拿工资的做法,提出了“高工资、低成本、高利润”的设想。

泰罗的主要观点和贡献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提出管理职能和作业职能的分离

泰罗主张管理部门的职责是研究、计划、调查、训练、控制和指导操作者的工作,工人应服从管理人员的命令和安排;管理人员也要进行专业分工,每个管理者只承担一两种管理职能,推行职能制和直线职能制;提出管理控制原理,强调高层管理者应把例行的一般日常事务授权给下级管理者去处理,自己只保留对重要事项的决定权和监督权。

(2)主张一切问题实行科学化

泰罗指出管理是一门真正的科学,有明确的定义、规则和原理作为它的基础;主张用科学的方法来代替经验的估计方法;强调用科学的观点分析管理中的一切问题,并制定各种标准和制度,健全组织系统,从而提高劳动生产力。

(3)提出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力

泰罗认为科学管理的实质,要求工人和雇主相互协作,共同为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努力。

双方不应该把注意力放在盈余的分配上,而应该把注意力转到增加盈余的数量上,使盈余增加到使如何分配盈余的争论成为不必要。

提高效率是工人能取得较高工资、资本家能获得较多利润的前提,科学管理所要做的一切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除了泰罗之外,与泰罗同时代和其以后的许多追随者也为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较为著名的有以下几位:

  

(1)甘待(L,Gantt)。

他是泰罗的亲密合作者,发展了生产管理中的计划控制技术,创制了“甘特图”方法;提出了新的刺激性工资制度,即劳动报酬奖金制;主张企业应将重点放在服务上,而不要专图盈利。

  

(2)吉尔布雷斯(F.Gilbreth)。

他从工作效率和心理作用两方面人手,在动作研究、工作简化方面作出了独特贡献。

  (3)埃默森(H.Emerson)。

他被西方许多人称为“效率大师”,著有《十二条效率原则》(1912年)一书,提出企业应有明确的奋斗目标;管理者要有丰富见识;要有严密的纪律;及时、准确、可靠的信息和会计制度;要有标准化的工作条件,操作方法;等等。

(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思想”

法约尔(1841-1925)法国工业家,长期担任某大公司的总经理。

于1916年,法约尔发表了《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一书,提出了适用于一切组织的管理五大职能和有效管理的14条原则。

由于法约尔从高层管理人员经常碰到的组织经营问题出发,对管理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因而被称为“经营管理学之父”。

法约尔对管理理论的突出贡献是:

从理论上概括出了一般管理的原理、要素和原则,把管理科学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使管理科学不仅在工商业界受到重视,而且对其他领域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泰罗和他那一学派的人主要关心的是作业方面的问题,注意的是车间管理和科学方法的运用,而法约尔他们则关注于整个组织,研究有关管理者干什么以及怎样才能干好等更一般的管理问题,即注重于管理者用于协调组织内部各项活动的基本原则的研究。

法约尔认为,一个公司的组织经营活动,必须解决如下两个主要问题。

(1)管理的14条原则:

法约尔根据自己在大企业的管理经验,提出了组织经营的14条原则,这些原则是:

∙劳动分工。

实行劳动的专门化,可提高雇员的效率,从而增加产出。

∙权责相当。

管理者必须拥有权力以发布命令,但权力必须与责任相当。

∙纪律严明。

雇员必须服从和尊重组织规定,领导一身作则、管理者和雇员对规章有明确理解和公平的奖惩对于保证纪律的有效性非常重要的。

∙统一指挥。

一个下属人员只应接受一个上级的命令,并向这个上级汇报自己的工作。

∙统一领导。

从事同种工作的任何部门应该由同一个管理者按一个统一的计划来加以领导。

∙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个人和小集体的利益不能超越组织整体的利益。

∙报酬。

必须给工作和服务以公平合理的报酬。

∙集权。

集权的程度应该适合于该企业的实际情况和所属环境。

∙等级层次。

表现为从最高权力机构直至低层管理人员的领导系列,上下层次之间和横向部门之间应保持灵敏的信息沟通。

∙秩序。

企业成员和物品都应各得其位、各得其用。

∙公平。

管理者应该友善和公正地对待下属。

∙人员稳定。

减少不必要的流动,以保证所属人员能很好地完成工作。

∙主动性。

鼓励员工发表建议和增加执行任务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团结精神。

任何分裂对企业都是非常有害的,所以要注意协作、协调、沟通、配合,甚至包括必要的妥协。

(2)为管理工作规定基本职能

∙法约尔把企业所从事的一切活动分为六类,即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及管理活动。

他集中分析了第六类活动,井提出了管理的五项职能:

∙计划职能。

就是设计行动方案;使企业达到目标。

∙组织职能。

就是合理安排人力、物力去实现目标。

∙指挥职能。

即指挥下级的行动。

∙协调职能。

即使组织内的资源与活动能够相互配合。

∙控制职能。

就是保证实际工作与计划拟定的标准相一致。

此外,法约尔还提出了对管理者的素质和知识的要求,即管理者必须具备必要的身体素质、智力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知识、专业知识和经验。

法约尔提出的上述管理的理论要素和原则,对以后管理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很多方面直到今天仍然为管理工作者所采用。

(三)韦伯的古典组织理论

韦伯是德国柏林大学的一位教授,著名社会学家,他反对当时靠裙带关系来管理的思想,他在管理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因而被称为“古典组织理论之父”。

他认为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至少要做到:

组织的成员之间有明确的任务分工;上下层次之间有职位、责权分明的结构;组织成员的任用必须一视同仁,严格掌握标准;组织内部任何人都必须遵循共同的法规甜制度;组织内人员之间的关系是工作与职位关系,不受个人情感影响。

达到上述条件的组织体系才具有精确性、稳定性、纪律性和可靠性,才能高效率地运转。

科学管理思想阶段比较著名的代表人物还有如下几位:

穆尼(D.Mooney),美国企业家,他在与赖利合著的《组织原理》一书中,首次为行政组织理论概括出了一个概念框架,并将法约尔和韦伯的观点联系起来,提出管理是指导、激励别人的方法和技术,组织把各种不同要素联系成一个协调的整体的方法。

厄威克(F.Urwick),英国著名管理学家,主要贡献是把科学管理理论系统化,把泰罗、法约尔、穆尼等人的理论联系起来,综合出一套科学的逻辑框架。

3、科学管理思想阶段的主要特点

科学管理思想阶段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一)管理研究的重点是如何提高效率。

泰罗他们注重运用科学方法提高工人的劳动效率和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提出了标准化制度、例外管理制度等一系列方法,法约尔和韦伯则着眼提高组织的整体效率,法约尔提出了管理者的五大职能和如何干的一些原则,韦伯则设计了一个理想、高效的组织结构模式。

(二)用科学管理代替单纯的经验管理

这一阶段在传统的经验管理所积累的经验基础上,向标准化、科学化发展,在企业管理的操作规程、劳动定额、生产组织、作业计划和成本核算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科学管理的原理和原则,在管理的整体研究上,提出了一般管理理论,为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奠定了科学基础。

(三)管理作为一种专业被社会所承认

一方面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新问题的不断出现,使资本家越来越感到自己管理企业已力所不能及;另一方面,管理理论的出现促进了管理教育的发展,在社会上出现了一批受过专门训练的经营管理专家。

因此,聘请受过训练的经营管理专家代替自己管理企业成了当时社会的一种风尚,并因而在社会上出现了一个经营管理者阶层。

管理者作为一个独立的阶层为社会所承认,为管理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牢不可破的基础。

三、行为科学思想阶段

 1、行为科学思想的兴起

行为科学思想起源于本世纪30年代,其社会背景:

一是社会生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