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原理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274494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42.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原理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教育学原理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教育学原理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教育学原理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教育学原理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原理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

《教育学原理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原理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6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学原理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

教育学原理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育学原理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

040101,授教育学博士学位)

一、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具有创新求实精神和良好的科研道德,具备独立从事本学科的科学研究能力;

2.使学生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3.在本学科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二、本学科设置如下研究方向

1.教育基本理论

2.教育研究方法论

3.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

三、学习年限

本学科、专业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5年。

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4-6年。

四、学分要求

已获硕士学位博士生总学分要求≥29学分。

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总学分要求≥53学分。

类别

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

普通博士研究生

总学分

≥53学分

≥29学分

修课

学分

≥34学分,其中:

高水平课程≥6学分

校级公共必修课程≥9学分,其中:

中国特色理论与实践2学分;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学分;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学分;硕士一外2学分;英语论文写作2学分;

校级公共选修课≥1学分

≥10学分,其中:

高水国际化课程≥2学分

校级公共必修课程≥4学分,其中: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学分;

英语论文写作2学分

学科基础与专业课≥24学分,其中:

一级学科基础课8学分(必修)

二级学科基础课4学分(限定选修)

硕士专业课4学分(任选)

跨一级学科课4学分(任选)

博士专业课4学分(任选)

跨一级学科课2学分(任选)

博士专业课4学分(任选)

补修课程、任选课程只计成绩,不计学分

任选课程只计成绩,不计学分

研究

环节

≥19学分

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1学分

≥19学分

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

1学分

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国内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并提交论文1学分

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国内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并提交论文1学分

论文中期进展报告1学分

论文中期进展报告1学分

发表学术论文1学分

发表学术论文1学分

学位论文15学分

学位论文15学分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

教育学原理专业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类别

课程

课程

代码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季节

开课单位

备注

公共

必修

课程

408.603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8

1

春/秋

马克思主义学院

硕士研究生阶段必修≥6学分

408.6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春/秋

马克思主义学院

411.500

第一外国语(英语)

32

2

秋、春

外国语学院

人文类或理工类或其它类课程

1

408.810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36

2

马克思主义学院

博士

必修

≥4学分

411.800

英语论文写作

32

2

外国语学院

一级

学科

基础

420.615

教育基本理论(国际化课程)

32

2

教育科学研究院

必修

≥8学分

(硕士研究生阶段)

420.501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32

2

教育科学研究院

420.631

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国际化课程)

32

2

教育科学研究院

420.515

教育哲学

32

2

教育科学研究院

420.652

学校德育原理(待评估国际化课程)

32

2

教育科学研究院

二级

学科

基础

420.653

教育研究前沿讲座(待评估高水平课程)

32

2

秋2

教育科学研究院

限定

选修

≥4学分

(硕士研究生阶段)

420.654

教育学名著导读

32

2

教育科学研究院

420.655

外国课程改革专题研究(待评估国际化课程)

32

2

教育科学研究院

硕士专业选修课程

420.509

教育社会学

32

2

教育科学研究院

420.503

教育统计方法

32

2

教育科学研究院

≥4学分

420.512

课程论

32

2

教育科学研究院

420.511

教学论(待评估高水平课程)

32

2

教育科学研究院

420.502

质的研究方法

32

2

教育科学研究院

博士

专修课程

420.853

教育基本理论专题研究(待评高水平国际化课程等)

32

2

教育科学研究院

≥4学分

420.854

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专题研究(待评估国际化课程)

32

2

教育科学研究院

跨一级学科课程≥2学分

非学位课

补修

课程

420.512

课程论

32

2

教育科学研究院

本科非教育类的硕士生必修

420.511

教学论

32

2

教育科学研究学

研究

环节

650.801

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博)

1

教育科学研究院

650.802

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或国内重要学术会议并提交论文(博)

1

650.803

论文中期进展报告(博)

1

650.804

发表论文(博)

1

650.805

学位论文(博)

15

650.501

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硕)

1

650.502

在学术会议上作学术报告(硕)

1

650.503

学位论文(硕)

10

六、本学科对博士研究生培养提出的具体要求

1.博士生必须修完规定课程,按期完成课程所要求的相关文献研究和课程论文。

2.博士生修完规定课程并全部合格,可申请进入中期考核。

博士生中期考核的核心内容是综合考试,其他还包括学术活动情况、论文发表情况和思想品德等方面,由研究所给出学生综合成绩。

综合考试由研究所组织教师命题,考试内容应涵盖本专业基本理论和前沿动态。

未通过综合考试者视为中期考核未通过。

博士生只有在通过中期考核后方可进入学位论文开题撰写阶段。

未通过中期考核的博士生半年后方可再次申请进行中期考核。

第二次未通过中期考核或四年内未通过中期考核且无特殊理由者,将被中止学业。

3.博士生通过中期考核后进入开题环节时,须提交文献综述报告和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报告中博士生应阅读大量中外文献,相关文献的阅读量不少于80篇(部),其中外文文献至少应占1/3。

博士生应对所读的重要文献加以分析和综合归类,阐述其主要理论、观点和方法,指出现有研究已经解决的问题、所做出的贡献和不足之处,由此提出自己要研究的问题。

开题报告未获通过者,可在半年内再次开题;再次开题仍未获通过者,将被中止培养。

开题报告获通过后最少1.5年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4.博士生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必须至少参加一次全国性学术会议,同时须在全院性学术活动上做一次学术报告,或在研究所组织的学术活动上做两次学术报告。

5.博士学位论文选题应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具有较高的难度和创新性,反映学位申请人综合运用理论和科学方法探索与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论文研究应具有创新性,研究问题明确,文献综述全面,研究意义表达准确,研究思路清晰,研究方法得当,研究设计合理,观点明确,有自己的独立见解。

6.博士生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后必须按照研究生院相关规定向学院申请论文答辩,办理答辩手续。

申请者通过答辩审批后须按规定提交学位论文,由学院委托研究生院组织双盲评审,通过评审者方可进入学位论文答辩环节。

7.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一般应公开举行,并于答辩前两天张贴海报;已办理保密手续的论文,可在一定范围内组织答辩。

答辩委员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决定是否通过论文答辩。

对论文答辩未获通过者,经答辩委员会全体成员三分之二以上(含三分之二)同意(以不记名投票方式表决),可在一年内修改论文,然后重新申请答辩。

若重新答辩仍未获得通过,我院及相关部门将不再受理其学位申请。

教育学原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专业代码:

040101,授教育学硕士学位)

一、培养目标

1.系统掌握教育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2.了解当前国内外基础教育发展现状和趋势;

3.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熟练掌握多种教育研究方法;

4.能够独立从事本专业理论研究、教学和社会服务工作。

二、主要研究方向

1.教育基本理论;

2.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研究;

3.教育社会学;

4.德育原理;

5.教育研究方法论;

6.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攻读学术型硕士学位的学习年限为3年。

四、学分要求与分配

总学分要求≥36学分,其中学位课学分要求≥24学分,研究环节要求≥12学分,具体学分分配如下表:

总学分

≥36学分

修课

学分

≥24学分,其中高水平国际化课程≥4学分

校级公共必修课程≥5学分,其中:

中国特色理论与实践2学分;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学分;硕士一外2学分;

校级公共选修课程≥1学分;

一级学科基础课8学分(必修)

二级学科基础课4学分(限定选修)

任选专业课4(任选)

跨一级学科课程2学分(任选)

补修课程、任选课程只计成绩,不计学分

研究

环节

≥12学分

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1学分

参加校内外公开学术报告1学分

学位论文10学分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

教育学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类别

课程

课程

代码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季节

开课单位

备注

公共

必修

课程

408.603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8

1

春/秋

马克思主义学院

硕士研究生阶段必修≥6学分

408.6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春/秋

马克思主义学院

411.500

第一外国语(英语)

32

2

秋、春

外国语学院

校级公共选修课程

1

一级

学科

基础

420.615

教育基本理论(国际化课程)

32

2

教育科学研究院

必修

≥8学分

420.501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32

2

教育科学研究院

420.631

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国际化课程)

32

2

教育科学研究院

420.515

教育哲学

32

2

教育科学研究院

420.652

学校德育原理(待评估国际化课程)

32

2

教育科学研究院

二级

学科

基础

420.653

教育研究前沿讲座(待评估高水平)

32

2

秋2

教育科学研究院

限定

选修

≥4学分

420.654

教育学名著导读

32

2

教育科学研究院

420.655

外国课程改革专题研究(待评估国际化课程)

32

2

教育科学研究院

硕士专业选修课程

420.509

教育社会学

32

2

教育科学研究院

≥4学分

420.503

教育统计方法

32

2

教育科学研究院

420.512

课程论

32

2

教育科学研究院

420.511

教学论(待评估高水平课程)

32

2

教育科学研究院

420.502

质的研究方法

32

2

教育科学研究院

跨一级学科课程≥2学分

非学位课

补修

课程

须在一级学科基础课中修满10学分

教育科学研究院

本科非教育学类的硕士生必修

研究

环节

650.501

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硕)

1

教育科学研究院

650.502

在学术会议上作学术报告(硕)

1

650.503

学位论文(硕)

10

六、研究环节与学位论文

1.硕士生应阅读大量中外文献,在课程学习期间至少就一个方面的问题提交一份文献研究报告。

开题报告的文献最小阅读量为40篇,其中外文文献至少应占三分之一。

选题报告中应对所读文献加以分析和综合归类,阐述现有文献的主要理论、观点、方法,指出现有文献已经解决的问题、所做出的贡献和不足之处,由此而提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选题报告中对注释和参考文献的标注要规范。

2.硕士研究生应积极参加学术研讨活动,至少在研究所或学院组织或其他场合组织的学术活动做一次学术报告,方可参加进入中期考核。

3.硕士学位论文选题报告应做到研究问题明确,文献综述全面,选题意义表达准确,研究思路清晰,研究方法得当,研究设计合理等。

选题报告存在研究问题不明确、文献阅读不充分、思路不清晰等重大问题,需重新开题。

硕士学位论文评阅人应同时具有博士学位和副教授职称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同行专家。

答辩委员会应由三至五名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正、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组成。

指导教师如果参加答辩委员会,答辩委员会至少应由五人组成,但指导教师不能担任答辩委员会主席。

答辩委员会对学位论文的水平以及答辩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价,以不记名投票方式表决,经全体委员三分之二以上的人(含三分之二)同意,方可做出建议授予硕士学位的决议。

对论文答辩未通过者,经答辩委员会全体成员三分之二以上(含三分之二)同意(以不记名投票方式表决),可在六个月内修改论文后重新答辩一次。

再次答辩时一般不得更改答辩委员和论文评阅人。

若重新答辩仍未获得通过者,将不再受理其学位申请。

硕士生用于学位论文研究的时间不得少于1年。

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专业代码:

040102,授教育学学位)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时代需要,具有良好理论和人文素养,系统掌握课程与教学论基础知识,具备一定实践技能,熟悉并能运用多种教育研究方法,进行课程与教学研究的专门人才。

毕业生适宜到各级大专院校和中小学校从事课程与教学的开发、评估以及研究、管理工作,也可到企事业单位从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和教育培训等相关工作,还可继续攻读课程论、教育学原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等相关专业的博士学位。

主要培养以下几方面人才:

1.各级各类学校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教学与研究人员;

2.各级各类学校教学行政管理人员;

3.各级各类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人员;

4.企事业单位从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教育培训工作的人员。

二、主要研究方向

1.课程理论与学科教学2.课程社会学

3.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4.当代国内课程改革与发展

5.当代国际课程改革与发展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攻读学术型硕士学位的学习年限为3年。

四、学分要求与分配

总学分要求≥36学分,其中学位课学分要求≥24学分,研究环节要求≥12学分,具体学分分配如下表:

总学分

≥36学分

修课

学分

≥24学分,其中高水平国际化课程程≥4学分

校级公共必修课程≥5学分,其中:

中国特色理论与实践2学分;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学分;硕士一外2学分;

校级公共选修课程≥1学分

一级学科基础课8学分(必修)

二级学科基础课4学分(限定选修)

任选专业课4(任选)

跨一级学科课程2学分(任选)

补修课程、任选课程只计成绩,不计学分

研究

环节

≥12学分

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1学分

参加校内外公开学术报告1学分

学位论文10学分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类别

课程

课程

代码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季节

开课单位

备注

公共

必修

课程

408.603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8

1

春/秋

马克思主义学院

硕士研究生阶段必修≥6学分

408.6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春/秋

马克思主义学院

411.500

第一外国语(英语)

32

2

秋、春

外国语学院

校级公共选修课程

1

一级

学科

基础

420.615

教育基本理论(国际化课程)

32

2

教科院

必修

≥8学分

420.501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32

2

教科院

420.511

教学论(待评估高水平课程)

32

2

教科院

420.512

课程论

32

2

教科院

420.631

基础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国际化课程)

32

2

教科院

二级

学科

基础

420.618

课程与教学论流派

32

2

教科院

限定

选修

≥4学分

420.513

现代课程开发与评估

32

2

秋2

教科院

420.655

外国课程改革专题研究(待评估国际化课程)

32

2

教科院

硕士专业选修课程

420.653

教育研究前沿讲座(待评估高水平课程)

32

2

秋2

教科院

≥4学分

420.503

教育统计方法

32

2

教科院

420.654

教育学名著导读

32

2

教科院

420.509

教育社会学

32

2

教科院

420.515

教育哲学

32

2

教科院

420.652

学校德育原理(待评估国际化课程)

32

2

教科院

420.502

质的研究方法

32

2

教科院

跨一级学科课程≥2学分

非学位课

补修

课程

须在一级学科基础课中修满10学分

32

2

教科院

本科非教育类的硕士生必修

650.501

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硕)

1

650.502

在学术会议上作学术报告(硕)

1

650.503

学位论文(硕)

10

六、研究环节与学位论文

1.硕士生应阅读大量中外文献,在课程学习期间至少就一个方面的问题提交一份文献研究报告。

开题报告的文献最小阅读量为40篇,其中外文文献至少应占三分之一。

选题报告中应对所读文献加以分析和综合归类,阐述现有文献的主要理论、观点、方法,指出现有文献已经解决的问题、所做出的贡献和不足之处,由此而提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选题报告中对注释和参考文献的标注要规范。

2.硕士研究生应积极参加学术研讨活动,至少在研究所或学院组织或其他场合组织的学术活动做一次学术报告,方可参加进入中期考核。

3.硕士学位论文选题报告应做到研究问题明确,文献综述全面,选题意义表达准确,研究思路清晰,研究方法得当,研究设计合理等。

选题报告存在研究问题不明确、文献阅读不充分、思路不清晰等重大问题,需重新开题。

硕士学位轮评阅人应同时具有博士学位和副教授职称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同行专家。

答辩委员会应由三至五名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正、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组成。

指导教师如果参加答辩委员会,答辩委员会至少应由五人组成,但指导教师不能担任答辩委员会主席。

答辩委员会对学位论文的水平以及答辩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价,以不记名投票方式表决,经全体委员三分之二以上的人(含三分之二)同意,方可做出建议授予硕士学位的决议。

对论文答辩未通过者,经答辩委员会全体成员三分之二以上(含三分之二)同意(以不记名投票方式表决),可在六个月内修改论文后重新答辩一次。

再次答辩时一般不得更改答辩委员和论文评阅人。

若重新答辩仍未获得通过者,将不再受理其学位申请。

硕士生用于学位论文研究的时间不得少于1年。

高等教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

040106,授教育学博士学位)

一、培养目标

通过本专业的培养,使学生:

1.具备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开拓创新的治学精神和良好的科研道德;

2.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能够独立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工作;

3.在本学科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具体培养

(1)教育学科教学研究人员;

(2)高等学校行政管理人员;(3)其他相关人员

二、本学科设置如下研究方向

1.高等教育原理2.高等教育政策与管理

3.高等工程教育研究4.区域高等教育研究

三、学习年限

本专业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5年。

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4-6年。

四、学分要求

已获硕士学位博士生总学分要求≥29学分。

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总学分要求≥53学分。

类别

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

普通博士研究生

总学分

≥53学分

≥29学分

修课

学分

≥34学分,其中:

高水平国际化课程≥6学分

校级公共必修课程≥9学分,其中:

中国特色理论与实践2学分;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学分;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学分;硕士一外2学分;英语论文写作2学分;

校级公共选修课≥1学分

≥10学分,其中:

高水平国际化课程≥2学分

校级公共必修课程≥4学分,其中: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学分;

英语论文写作2学分

学科基础与专业课≥24学分,其中:

一级学科基础课8学分(必修)

二级学科基础课4学分(限定选修)

硕士专业课4学分(任选)

跨一级学科课4学分(任选)

博士专业课4学分(任选)

跨一级学科课2学分(任选)

博士专业课4学分(任选)

补修课程、任选课程只计成绩,不计学分

任选课程只计成绩,不计学分

研究

环节

≥19学分

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1学分

≥19学分

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

1学分

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国内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并提交论文1学分

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国内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并提交论文1学分

论文中期进展报告1学分

论文中期进展报告1学分

发表学术论文1学分

发表学术论文1学分

学位论文15学分

学位论文15学分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

高等教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类别

课程

课程

代码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季节

开课单位

备注

公共

必修

课程

408.603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8

1

春/秋

马克思主义学院

硕士研究生阶段必修≥6学分

408.6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春/秋

马克思主义学院

411.500

第一外国语(英语)

32

2

秋、春

外国语学院

校级公共选修课

1

408.810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36

2

马克思主义学院

博士

必修

≥4学分

411.800

英语论文写作

32

2

外国语学院

一级

学科

基础

420.615

教育基本理论(高水平课程)

32

2

教科院

必修

≥8学分

(硕士研究生阶段)

420.509

教育社会学

32

2

教科院

420.501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32

2

教科院

420.517

高等教育学(待评估高水平国际化课程)

32

2

教科院

420.518

中外高等教育史

32

2

教科院

420.519

高等教育管理学

32

2

教科院

二级

学科

基础

420.659

国际与比较高等教育

32

2

教科院

限定

选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起诉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