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简析.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26651 上传时间:2022-11-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简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简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简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简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简析.doc

《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简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简析.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简析.doc

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简析

戴笑慧冷天虹

去年底,由经济学家茅于轼出任理事长的北京某研究所发布“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研究报告,称确保18亿亩耕地以保障粮食安全的观点是错误的,耕地保护会导致房价大涨。

与会的原国家粮食储备局局长高铁生怒而退场。

此事被报道后立刻引起广泛关注,为茅先生观点摇旗呐喊者有之,大骂茅为“汉奸走狗”的亦有之,且数量更多。

笔者对2008年12月25日网易报道这则新闻后的7465条跟帖评论进行了分析,得到结果如下表。

①另外,笔者还对同条新闻在搜狐网的1915条跟帖评论②进行分析,得出基本相等的比例。

  

  占绝大部分的反对茅于轼意见的跟帖中,简单的谩骂、谴责又占了绝大多数,其中网易4580条,占全部反对意见跟帖的87%;搜狐1188条,占84%,这两个比例也几乎相等。

  网络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对茅于轼观点无论赞同还是反对,都可以自由发表评论,即使是使用尖刻的语言。

但为数众多的无理谩骂之词,只能表现出发帖人的丧失理性和个人偏见。

网络上类似情况并非今日才见,比如最近的杭州飙车事件、邓玉娇刺死公务员事件,网络论坛中都出现了大量非理性的偏激言辞,这都可以称为网络群体极化现象。

网络群体极化现象

  1961年詹姆斯?

斯通(JamesStone)在验证群体决策时发现:

“如果一开始群体内成员的意见比较保守的话,经过群体的讨论后,决策就会变得更加保守;相反,如果个人意见趋向于冒险的话,那么讨论后的群体决策就会更趋向于冒险,这种现象被称为‘群体极化现象’”。

③通过暗示和感染使得群体的意志传递给个人,使得个人服从群体的意志。

当群体本身就存在偏见的时候,这种表现更加明显。

  法国学者塞奇?

莫斯科维奇对群体极化现象进行过深刻的研究,他在其著作《群氓的时代》里详细地论述了群体极化是如何发生作用的。

他认为,当个人聚集到一起时,一个群体就诞生了。

他们混杂、融合、聚变,获得一种公有的、窒息自我的本能。

他们屈从于集体的意志,而他们自己的意志则默默无闻。

④法国学者勒庞也认为,群体经常失去方向感,表现为一种纯粹的无意识形态。

在群体的心理中,个人的才智被削弱了,从而他们的个性也被削弱了,异质性被同质性所吞没,无意识占了上风。

当群体无意识在更大范围内积聚起来的时候,结果便是疯狂,这是一种可能导致革命、战争或类似事件的精神瘟疫。

这样一些运动极富感染力——差不多是压倒一切的,因为当群体无意识被激活时,你就不是原来的那个你了,你不仅仅处在这样的运动中——你就是运动本身。

?

德国纳粹对犹太人的残酷杀害,便是群体极化瘟疫在现实中爆发的极端例子。

  网络传播的便捷和无限扩散性质,让过去现实生活中难以聚合的个体更容易集群,让过去靠口口相传的信息呈现爆炸式传播。

因此,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变得更为突出。

  美国心理学家萨拉?

凯拉尔在研究中发现:

群体极化现象不仅存在于现实中,而且同样存在于网络中。

他与同事也通过研究证明:

网络中的群体极化现象更加突出,大约是现实生活中面对面时的两倍多。

⑥美国学者凯斯·桑斯坦也指出:

“毫无疑问的,群体极化正发生在网络上。

讲到这里,网络对许多人而言,正是极端主义的温床,因为志同道合的人可以在网上轻易且频繁地沟通,但听不到不同的意见。

持续暴露于极端的立场中,听取这些人的意见,会让人逐渐相信这个立场。

各种原来无既定想法的人,因为他们所见不同,最后会各自走向极端,造成分裂的结果,或者铸成大错并带来混乱。

”?

网络群体极化的原因

  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如此突出的原因,许多学者进行研究认为?

一方面网络的匿名性使得网民在个体身份模糊的状态下迷失本身,沉浸于一种“法不责众”的群体心理;另一方面意见领袖对网络事件的推波助澜,甚至控制网络事件使之朝着某个预定的轨道发展,尤其是出现了以网络推手和网络打手为职业的群体后。

  除此之外,推动网络群体极化的另外一个原因,便是网民害怕被孤立或者被疏远的社会心理,所以当他们认为自己的意见属于少数派的时候,便不表明自己的观点。

网络社区接入的便捷性和自由性,使得每个人能够很容易地参与到其喜欢的群体之中去。

众多的网站大多是按照不同的趣味取向和意见倾向分门别类的,网民拥有绝对的自主选择权。

很少有网民自愿进入观点与自己相左的网站,因为那必须顶着巨大的压力,冒着被孤立、围攻的风险。

所以,在某一网站所聚集的网民具有较大的同质性,他们很容易在网上发现很多与自己的见解有共同之处的帖子,从而获得某种想象出来的群体认同感。

因为没有人知道网络群体的确切规模,置身其中的人往往倾向于把意见群体的力量夸大,从而完成自我肯定。

并且这种自我肯定还会很快地复制,以至于事实本身常常被淹没于口水之中,导致情绪型舆论在网络中不断弥散。

比如去年发生的杨佳袭警案,网络论坛中很少有对6位无辜警察的哀悼,相反,却有很多人为杀人者叫好,甚至把杨佳称为“大侠”。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多数人还是比较理性地看待这一事件,他们认为警察的生命同样是宝贵的,杨佳袭警这种暴力维权是偏激的、伤害无辜的。

但是当他们看见网络论坛中大多数网民在为杨佳叫好,理性的声音却遭到侮辱谩骂时,便选择了保持沉默,把想要说的话都咽了回去。

网络群体极化背后的社会心理

  当然,并不是所有网络话题都会引发群体极化现象,它一般是某种社会情绪的反映、激化与宣泄。

比如近期的网络群体极化的“引爆点”,常常是民族主义情绪、同情弱势群体心理、仇富心理、憎恶贪污腐败现象心理的释放。

也就是说,网络群体极化现象是对“社会病”的一种病态反映,正确地看待和思考这些偏激言论,有助于我们把握社会利益调整、政治制度改革的方向,同时也可能起到社会情绪的“减压阀”、“出气筒”的作用。

但另一方面,网络群体极化现象毕竟是对民主的公共空间的破坏,无益于形成理性的舆论氛围,需要我们警惕和尽力规避。

特别是,当前网络群体极化中出现更趋复杂的动向:

  ——各种力量利用社会情绪操控网络舆论,制造群体极化现象。

在去年的哈尔滨6警察打死大学生的事件中,网络舆论开始一边倒地同情死者。

而当网络中出现相关资料,透露死者父亲是“房地产开放商”,林本人开“大奔”、吸毒、飞扬跋扈时,网络舆论又来了个惊天大逆转,认为这样的恶少罪有应得。

后来查明,是有人故意发布虚假信息,左右网络舆论。

再有,前不久“香水女生”抨击中国教育体制事件,后来也证明纯属商业炒作。

在这类事件中,网民成了某些利益体的工具。

  ——网络群体极化从虚拟世界转为现实的破坏力。

比如去年奥运会火炬在法国传递期间一度受阻,使得许多国人无比愤怒,甚至出现在网上相约围攻法国在中国的跨国公司——家乐福的事件。

  这些新动向,让我们对网络群体极化现象不能掉以轻心。

如何规避网络群体的极化

  既然问题已经存在,而且毫无疑问对社会的良性发展构成一定的威胁,那我们又如何尽量地规避网络群体极化呢?

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形成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网络群体对事实的真相不了解,仅凭借自己的主观臆断发表意见。

因此,笔者以为,最关键的还在于网络群体极化事件发生后,政府或相关的当事人和权威部门能够及时、全面地公布事实真相。

事实证明,隐瞒真相不仅无益于事情的解决,更可能引发谣言四起,网民追查真相的意愿更加强烈,使得事态向更加恶性的方向发展。

这在华南虎事件,以及最近的杭州飙车案中可见一斑。

  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相比较,具有信息源更权威、可信度更高的优势。

因此,传统媒体应该及时跟进,发布真实信息和相关评论以引导舆论,使网络群体极化现象消弭在形成之中。

  当然,网民的自律意识提高也很重要,特别是在网络信息鱼龙混杂的状态下,网民应该学会对事件进行理性分析之后做出回应。

在没有成熟的考虑之前可以保持沉默,静观事态的发展,以免成为别人利用的工具。

  

  一种新事物的出现总是有利有弊。

这些年,网络在构建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方面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网络在引导舆论方面的各种缺憾,如何取其利而舍其弊是值得思考的。

使网络最大限度发挥正面效应,避免盲目的群体极化现象发生,是我们从“反茅于轼”事件中得到的启示。

  (作者单位:

南昌大学新闻系)

  

  注释:

  ①

  ②

  ③群体极化,wiki百科网

  ④塞奇?

莫斯科维奇:

《群氓的时代》第18~19页,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古斯塔夫?

勒庞:

《乌合之众:

大众心理研究》第78~79页,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⑥PatriciaWallace:

《互联网心理学》第88页,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

  凯斯?

桑斯坦:

《网络共和国》第50~51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葛琳:

《网络舆论与网络群体性事件》,《网络传播》2008年9月上半月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