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265230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95.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题及答案.docx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题及答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题及答案.docx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学科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2分)

1、用图1所示的刻度尺来测金属块的长度,下列测量结果正确的是()

图1

A.

B.

C.

D.以上读数都不正确

2、某同学在上学去的路上,用

的速度走完前一半路程,又用

的速度走完后一半路程,则他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

B.

C.

D.

3.以下实例中不能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是()

A.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检查螺栓是否松动

B.牙医用超声波洁牙

C.医生用听诊器了解病人心肺工作状况

D.利用声呐测海深

4、你认为下列情况中没有发出噪声的是:

()

A.中午,同学们在教室里学习、休息时,有些同学大声嬉戏

B.半夜时,有人引吭高歌

C.课堂上老师正在讲课,个别同学在小声讲话

D.在歌剧院中,女高音歌唱家引吭高歌

5、“镜中花,水中月”的现象说明了()

A.光的传播速度太快B.光发生了反射现象

C.光发生了折射现象D.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沿直线传播

6、在河岸上用手电筒照向平静的河面,进入水中的光()

A.速度变小,光路向下弯折。

B.速度变小,光路向上弯折。

C.速度大小,传播方向都不变。

D.速度变小,传播方向不变。

7、小明要将湿衣服尽快晾干,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

A.将湿衣服晾在背阴处B.将湿衣服晾在向阳处

C.放在洗衣机中烘干D.将湿衣服摊开晾在通风处

8、夏天,当我们打开冰箱门时,常可以看到“白雾”,这是因为()

A.冰箱内原有的水蒸气

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而液化成的小水滴

C.冰箱中的水形成的水蒸气

D.冰箱内食物中的水分遇热后,蒸发形成的水蒸气

9、图2所示温度计示数为-8℃的是:

()

 

10、检查视力时,人与视力表的距离要求为5m,由于医务室房间太小,医生首先将视力表贴在一面墙上,然后在对面墙上正对着视力表挂一大平面镜,视力表到镜子的距离为3m,检查视力时()

A.人应面对镜而坐,人与镜的距离为2m

B.人应面对镜而坐,人与镜的距离为2.5m

C.人应面对视力表而坐,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2m

D.人应面对视力表而坐,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3m

11、小明将一只苹果从离凸透镜1倍焦距处沿主光轴移到离凸透镜4倍焦距处时,则苹果所成像的大小:

()

A.不变B.逐渐减小C.先变大后变小D.先变小后变大

12、如图3所示,分别表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熔化或凝固规律的图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3

A.甲种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

B.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示的是熔化过程

C.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

D.丁种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

13、我市正在加快现代化海滨城市建设的步伐,规划是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的工作,为此,需要航空摄影人员从高空给城市拍照,若所用的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为50mm,则胶片与镜头的距离应()

A.大于100mm  B.恰为100mm

C.小于50mm  D.略大于50mm

14、关于物质的密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由公式ρ=m/v可知,物质的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

B.平时我们所说的“铁比木头重”,是说铁的密度比木头的密度大

C.不同种类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一定不同,密度也不同

D.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其大小不随温度、形状、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15、物体a的体积是物体b的体积的1/2,将物体a放在已调好的天平左盘,物体b放在天平的右盘,天平恰好平衡,则物体a的密度ρa与物体b的密度ρb的比值()

A.2︰1B.1︰2C.4︰1D.1︰4

16、体积和质量都相等的铁球、铜球和铅球,已知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果铁球是实心的,则铜球和铅球一定是空心的

B.如果铅球是实心的,则铜球和铁球一定是空心的

C.如果铜球是实心的,则铁球和铅球一定是空心的

D.铅球、铜球和铁球都可能是实心的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

17、在下列数据后面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5______;

(2)一辆满载货物的卡车匀速行驶的速度约为38_______。

18、站在行驶的火车上的乘客看到树木向东运动,他是以______为参照物的;若以地面为参照物,火车正在向_______运动。

19、如图4所示,“40”表示________,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看到这两个标志牌的地方到达“西大桥”,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需_______min。

图4

20、一台好的音响设备,不仅要起到“扩音”的作用,而且应有较高的“保真度”。

从声学上讲,“扩音”是使声音的变大,较高的“保真度”中要求较好地保持原声的。

21、日食现象是由于光的_______形成的;站在平静的池塘旁,可看到岸边大树的倒影和水中游的鱼,前者是光的_______现象,后者是光的_______现象,所看到的都是_______(填“实像”或“虚像”)

22、一个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4m处,则像距离人_______m远;如果此人以1m/s的速度靠近镜面,则1.5s后,人和像的距离为_______m。

23、一束光线与界面成30°角从A物质射到B物质,反射光线恰好与折射光线垂直,则入射角为_______度,折射角为_______度。

24、教室中的屏幕常用粗糙的白布做成,其优点:

一是利用使坐在各处的同学都能看到画面,二是白布能反射颜色的光,能使学生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

25、物体在凸透镜前

处,可以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现将物体向透镜移近

后,得到的像是    (填“正立”或“倒立”)放大的   像(填“实”或“虚”)

26、用质量相等的O℃的水和O℃的冰来冷却物体,    的冷却效果较好。

因为它在    过程中要   热量。

27、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显微镜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像,目镜的作用则是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成放大的像,这样就可看到肉眼看不到的小物体了。

28、不用天平,只用量筒,要量出200g酒精,应该在量筒内装入体积_________cm3酒精。

(酒精的密度是0.8ⅹ103kg/m3)

29、一块金属的体积是2.5m3,质量是6750kg,则它的密度是,若将金属块截去2/3,剩余部分的密度是。

三、作图题(每题2分,共10分)

30、如图5所示是光源S经平面镜反射的两条光线,请画图确定光源位置,并完成光路图.

31、小明用平面镜将一束太阳光反射到竖井底(如图6所示),请在图上作出平面镜的位置。

 

图5图6

32、在图7中在平面镜中做出物体的虚像。

33、在图8中填上适当的透镜。

图7图8

34、

(1)图9表示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发生反射和折射,OB为反射光线,请作出入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

(2)根据图10中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分别作出相应的折射光线

四、实验题(35题12分,36题4分)

35、如图11所示,将一块薄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支等长的蜡烛A和B,分别竖放在玻璃板前后的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并如图那样观察,当蜡烛B移到与蜡烛A在玻璃板里的像重合时,蜡烛B好像也被点燃了。

(1)蜡烛A与蜡烛B重合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如果无论如何移动蜡烛B都不能和蜡烛A重合,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蜡烛由直尺分别读出玻璃板到物(蜡烛A)、玻璃板到像(即到蜡烛B)的距离分别为u和v,得到的结果是u_______v。

(填“>”、“=”或“<”)

(3)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这时,观察者直接对屏观察,_______(填“能”或“不能”)看到蜡烛A的像,由此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

(4)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1

36、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其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2所示。

a、b、c、d、e是主光轴上的五个点,F点和2F点分别是凸透镜的焦点和2倍焦距点。

在a、b、c、d、e这五个点中:

①把烛焰放在_______________点上,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②把烛焰放在_______________点上,所成的像最小;

③把烛焰放在_______________点上是属于照相机原理;

④把烛焰放在_______________点上是属于投影仪原理。

五、计算题(37题6分,38题8分)

37、小明家到学校有一条600m长的平直马路,一次他从学校回家,开始以2m/s的速度匀速行走,当走了一半路程时突然下起了大雪,他马上以6m/s的速度匀速跑回家。

求:

(1)小明在前一半路程行走中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2)小明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8、一块长、宽、高分别为5m、3m、2m的碑石,为了计算它的质量,取一块碑石的岩石样品,测出它的质量为140g,用量筒装入30mL的水,然后将这块样品浸没在水中,水面升到80mL。

试求:

(1)碑石的岩石样品的密度;

(2)这块碑石的质量。

 

答案:

一、1、B2、C3、B4、D5、B6、A7、A8、B9、D10、A11、B12、B13、D14、C15、A16、A

二、17、umkm/h18、火车西19、允许通过的最高速度为40km/h12

20、响度音色21、直线传播反射折射虚22、8523、6040

24、漫反射所有25、正立虚26、0℃的冰熔化吸收27、实虚

28、25029、2700kg/m32700kg/m3

三、略。

四、35、

(1)像与物等大玻璃板与桌面可能不垂直

(2)=(3)不能虚像

(4)便于找到像的位置36、

(1)e

(2)a(3)a、b(4)c、d

五、37、

(1)t1=0.5S/V1=0.5×600m/2m/s=150s

(2)t2=0.5S/V2=0.5×600m/6m/s=50s

t=t1+t2=150s+50s=200s

V=S/t=600m/200s=3m/s

38、

(1)V=80cm3-30cm3=50cm3ρ=m/V=140g/50cm3=2.8g/cm3=2800kg/m3

(2)V=5m×3m×2m=30m3m=ρV=2800kg/m3×30m3=8.4×104k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