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学中级基础知识真题精选代码350.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263174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2.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针灸学中级基础知识真题精选代码35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中医针灸学中级基础知识真题精选代码35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中医针灸学中级基础知识真题精选代码35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中医针灸学中级基础知识真题精选代码35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中医针灸学中级基础知识真题精选代码35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针灸学中级基础知识真题精选代码350.docx

《中医针灸学中级基础知识真题精选代码35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针灸学中级基础知识真题精选代码350.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针灸学中级基础知识真题精选代码350.docx

中医针灸学中级基础知识真题精选代码350

2019年中医针灸学(中级)[代码:

350]基础知识真题精选

[单项选择题]1、

具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功效的药物是

A.决明子

B.龙胆

C.黄柏

D.黄连

E.菊花

参考答案:

B

[单项选择题]2、

木瓜具有的功效是

A.祛风通络,清热燥湿

B.舒筋活络,化湿和胃

C.祛风止痛,清退虚热

D.祛风通络,杀虫止痒

E.补益肝肾,祛风通络

参考答案:

B

[单项选择题]3、

《素问·经脉别论》"毛脉合精,行气于府"之"府"是指

A.六腑

B.神明之府

C.经脉

D.膻中

E.五脏

参考答案:

C

[单项选择题]4、

按照五行生克乘侮规律,"脾病传肾"的发生机制是

A.相克

B.相侮

C.相乘

D.母病及子

E.子病犯母

参考答案:

C

[单项选择题]5、

据《灵枢·本神》原文,肺气虚实病变除外下列哪项,均可见到的是

A.少气

B.鼻塞不利

C.喘喝

D.泾溲不利

E.胸盈仰息

参考答案:

D

[单项选择题]6、

治疗妊娠呕恶,胎动不安,应选用的药物是

A.生姜

B.厚朴

C.竹茹

D.砂仁

E.黄芩

参考答案:

D

[单项选择题]7、

熊胆入丸散剂的用量是

A.0.01~0.02g

B.0.25~0.5g

C.1~2g

D.3~5g

E.10~15g

参考答案:

B

[单项选择题]8、

中医学认为,化生"天癸"的主要物质是

A.肝血

B.心血

C.脾气

D.肺阴

E.肾精

参考答案:

E

[单项选择题]9、

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治疗所用的方剂是

A.风引汤

B.头风摩散

C.乌头汤

D.黄芪桂枝五物汤

E.桂枝加黄芪汤

参考答案:

D

[单项选择题]10、

漂洗属于的炮制方法是

A.修治

B.水制

C.火制

D.水火共制

E.其他制法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考点定位】出自《中药学》第三章中药的炮制

【题眼解析】

水制包括:

漂洗、浸泡、闷润、喷洒、水飞。

故选B。

A修治法包括:

纯净药材,粉碎药材,切制药材。

C火制法包括:

炒、炙、烫、煅、 潬。

E其他制法:

制霜、发酵、精制、药拌。

【知识拓展】漂洗:

将药物置于宽水或长流水中,反复换水,以除去杂质、盐味及腥味。

[材料题]11、

A.滋水涵木

B.培土生金

C.金水相生

D.扶土抑木

E.清金制木

[配伍选择题]1.

一贯煎和杞菊地黄丸两方均体现的制方原则是

参考答案:

A

[配伍选择题]2.

一贯煎和痛泻要方两方均体现的制方原则是

参考答案:

D

[单项选择题]12、

治疗暑热夹湿证的最佳方剂是

A.藿香正气散

B.白虎汤

C.生脉散

D.六一散

E.香薷饮

参考答案:

D

[单项选择题]13、

五脏来分阴阳,为"阳中之阳"的脏是

A.心

B.肺

C.脾

D.肝

E.肾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解析:

脏腑可用阴阳划分,《素问·金匮真言论》说:

“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

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单项选择题]14、

治疗心悸失眠、健忘多梦、体虚多汗者,应选用的药物是

A.珍珠母

B.柏子仁

C.酸枣仁

D.朱砂

E.远志

参考答案:

C

[单项选择题]15、

具有消肿生肌功效的活血祛瘀药是

A.乳香、没药

B.三棱、莪术

C.煅石膏、牡丹皮

D.白芷、丹参

E.桃仁、红花

参考答案:

A

[材料题]16、

A.八正散

B.三仁汤

C.小蓟饮子

D.真武汤

E.萆薢分清饮

[配伍选择题]1.

治疗下焦湿热之尿频淋漓,宜选用的方剂是

参考答案:

A

[配伍选择题]2.

治疗热结下焦之尿血,血淋,宜选用的方剂是

参考答案:

C

[材料题]17、

A.旋覆代赭汤

B.橘皮竹茹汤

C.小半夏汤

D.吴茱萸汤

E.苏子降气汤

[配伍选择题]1.

治疗中焦虚寒,肝胃不和之呕吐的方剂是

参考答案:

D

[配伍选择题]2.

治疗胃气虚弱,痰浊气逆之呕吐的方剂是

参考答案:

A

[单项选择题]18、

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症见身体蜷缩,筋脉拘急,关节屈伸不利者,病多属于

A.风

B.肾

C.湿

D.肝

E.热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此即《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中的“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单项选择题]19、

黄疸,热重于湿者,治用

A.茵陈蒿汤

B.硝石矾石散

C.栀子大黄汤

D.茵陈五苓散

E.大柴胡汤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黄疸,热重于湿,治当清热利湿,且清热力量偏重。

栀子大黄汤中,栀子苦寒,清热利湿,豆豉助栀子清热除烦,大黄、枳实除积泄热。

[单项选择题]20、

熟地黄具有的功效是

A.凉血滋阴,补精

B.补血养阴,填精益髓

C.活血滋阴,补精

D.滋阴补精,壮阳

E.凉血补精,益髓

参考答案:

B

[单项选择题]21、

肺吸入自然界的清气,主要依靠的是

A.肺主宣发

B.肺主肃降

C.肺主行水

D.肺主治节

E.肺朝百脉

参考答案:

B

[材料题]22、

A.大黄、连翘

B.黄芩、黄连

C.连翘、木香

D.桔梗、陈皮

E.丹参、玄参

[配伍选择题]1.

凉膈散中含有的药物是

参考答案:

A

[配伍选择题]2.

普济消毒饮中含有的药物是

参考答案:

B

[单项选择题]23、

理中汤的主治病证中不包括

A.阳虚失血

B.久泻脱肛

C.中寒霍乱

D.小儿慢惊风

E.胸痹

参考答案:

B

[单项选择题]24、

鹿茸具有的功效是

A.补肾阴,益精血

B.补肾阳,益精血

C.补肾阴,祛风湿

D.补肾阳,祛风湿

E.补肾阴,止胎动

参考答案:

B

[单项选择题]25、

药用五味分阴阳,属阳的是

A.辛、甘、淡

B.酸、苦、咸

C.辛、甘、苦

D.辛、甘、酸

E.辛、咸、淡

参考答案:

A

[单项选择题]26、

关于十枣汤应用注意事项中描述不正确的是

A.宜清晨空腹服用

B.从大量开始,据病情增减用量

C.孕妇忌用

D.服药得快利后,食粥以养

E.年老者慎用

参考答案:

B

[单项选择题]27、

天王补心丹与桑螵蛸散两方中均含有

A.远志、当归

B.菖蒲、当归

C.龙骨、菖蒲

D.人参、菖蒲

E.当归、石斛

参考答案:

A

[单项选择题]28、

具有补肾益精、益气、养血功效的药物是

A.胡桃肉

B.蛤蚧

C.冬虫夏草

D.紫河车

E.黄芪

参考答案:

D

[单项选择题]29、

具有平息内风、祛除外风功效的药物是

A.羚羊角

B.天麻

C.钩藤

D.地龙

E.蜈蚣

参考答案:

B

[单项选择题]30、

下列各项,属于反治的是

A.寒者热之

B.寒因寒用

C.以寒治热

D.以热治寒

E.热者寒之

参考答案:

B

[材料题]31、

A.虚烦不得眠,反复颠倒,心中懊

B.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

C.六七日不大便,烦

不解,腹满痛

D.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

E.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

[配伍选择题]1.

属于猪苓汤证的是

参考答案:

E

[配伍选择题]2.

属于黄连阿胶汤证的是

参考答案:

B

[单项选择题]32、

决定湿温病湿热之邪从化的主要因素是

A.宗气的盛衰

B.病程的长短

C.肾气的盛衰

D.中气的盛衰

E.发病的季节

参考答案:

D

[单项选择题]33、

根据十二经脉气血流注次序,心包经下交的经脉是

A.手少阳三焦经

B.手少阴心经

C.足厥阴肝经

D.足少阳胆经

E.足少阴肾经

参考答案:

A

[单项选择题]34、

据《素问·六节藏象论》,凡十一脏取决于

A.心

B.肺

C.胆

D.脾

E.胃

参考答案:

C

[单项选择题]35、

临床上"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防病原则属于

A.未病先防

B.既病防变

C.调理阴阳

D.扶正祛邪

E.治病求本

参考答案:

B

[材料题]36、

A.肾气丸

B.缩泉丸

C.桑螵蛸散

D.萆薢分清饮

E.真武汤

[配伍选择题]1.

主治下元虚冷,膀胱失约,小便频数浑浊不清,白如米泔的方剂是

参考答案:

D

[配伍选择题]2.

主治心肾两虚之遗精,小便频数,白如米泔的方剂是

参考答案:

C

[材料题]37、

A.真阳不足,肾不纳气

B.肾阳不足,痰饮壅肺

C.素体多痰,复感外寒,郁而化热

D.表邪化热,肺热炽盛

E.外感风寒,内停水饮

[配伍选择题]1.

定喘汤主治证的病机是

参考答案:

C

[配伍选择题]2.

苏子降气汤主治证的病机是

参考答案:

B

[单项选择题]38、

具有清热燥湿,收涩止痢,明目,止带功效的药物是

A.秦皮

B.夏枯草

C.决明子

D.桑叶

E.淡竹叶

参考答案:

A

[单项选择题]39、

鸡内金入汤剂的最佳用法是

A.先煎

B.研末冲服

C.后下

D.包煎

E.另煎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鸡内金入药可煎服或研末冲服,但研末效果比煎剂好,故应选B。

[单项选择题]40、

确定药物四气的理论依据是

A.从人体的感觉总结出来的

B.从机体的反应总结出来的

C.从疾病的性质总结出来的

D.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

E.从药物药用部位、质地轻重等推导出来的

参考答案:

D

[单项选择题]41、

具有健脾渗湿、消痈排脓功效的药物是

A.薏苡仁

B.车前子

C.木通

D.茯苓

E.滑石

参考答案:

A

[材料题]42、

A.泻下,清热,软坚

B.泻下,清肝,杀虫

C.泻下逐水,去积杀虫

D.行气,利水,杀虫

E.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配伍选择题]1.

牵牛子具有的功效是

参考答案:

C

[配伍选择题]2.

甘遂具有的功效是

参考答案:

E

[单项选择题]43、

足阳明胃经在下肢的循行部位是

A.外侧中线

B.内侧中线

C.内侧后缘

D.外侧前缘

E.内侧前缘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考点定位】本题出自《中医基础理论》5.经络5.2十二经脉5.2.3循行部位5.2.3.3足阳明胃经

【题眼解析】足阳明胃经沿大腿外侧前缘下行,至膝膑,经髌骨外侧向下,再沿胫骨外侧前缘行至足背,入足第二趾外侧端。

1、外侧中线, A选项错误2、内侧中线,B选项错误。

3、内侧后缘,C选项错误。

4、外侧前缘,故D选项正确。

5、内侧前缘,E选项错误。

故此题答案选D。

【知识拓展】足阳明胃经起于鼻翼旁(迎香穴),挟鼻上行,左右交会于鼻根部,旁行入目内眦(精明穴),与足太阳经相交,折向下沿鼻柱外侧下(承泣、四白),入上齿中,还出,挟口两旁,环绕口唇,在颏唇沟承浆穴处左右相交,再向后沿下颌骨后下缘到大迎穴处,沿下颌角上行过耳前,经过上关穴(客主人),沿发际(头维穴),到额颅中部(会神庭)。

分支:

从颌下缘(大迎穴)分出,下行到喉结旁人迎穴,沿喉咙向下后行至大椎,折向前行,入缺盆,深入体腔,下行穿过膈肌,属胃,络脾。

直行者:

从缺盆出体表,沿乳中线下行,挟脐两旁(旁开2寸),下行至腹股沟处的气街(气冲穴)。

分支:

从胃下口幽门处分出,沿腹腔内下行至气街,与直行之脉汇合。

而后沿大腿外侧前缘下行,至膝膑,经髌骨外侧向下,再沿胫骨外侧前缘行至足背,入足第二趾外侧端(厉兑穴)。

 

[单项选择题]44、

下列各项,不属实脾散组成药物的是

A.厚朴、白术

B.木瓜、木香

C.桂枝、猪苓

D.附子、茯苓

E.茯苓、干姜

参考答案:

C

[单项选择题]45、

银翘散与桑菊饮功用的主要区别是

A.一偏于解表,一偏于宣肺

B.一偏于解毒,一偏于解表

C.一偏于化痰,一偏于清热

D.一偏于解表,一偏于清热

E.一偏于止咳,一偏于化痰

参考答案:

A

[单项选择题]46、

临床上,由于实邪结聚,阻滞经络,气血不能外达而出现的病理状态是

A.由实转虚

B.虚实夹杂

C.真虚假实

D.真实假虚

E.因虚致实

参考答案:

D

[单项选择题]47、

产于江苏的道地药材是

A.川芎

B.薄荷

C.细辛

D.阿胶

E.生地黄

参考答案:

B

[单项选择题]48、

具有消食和胃、发散风寒功效的药物是

A.紫苏

B.藿香

C.山楂

D.神曲

E.陈皮

参考答案:

D

[单项选择题]49、

具有发汗解表、行气宽中功效的药物是

A.羌活

B.紫苏

C.细辛

D.桂枝

E.生姜

参考答案:

B

[单项选择题]50、

在《金匮要略》中既治风水,又治风湿的方剂是

A.防己茯苓汤

B.越婢汤

C.防己黄芪汤

D.己椒苈黄丸

E.麻杏苡甘汤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解析:

防己黄芪汤中,黄芪益气固表;防己、白术祛风除湿;甘草、生姜、大枣调和营卫。

全方健脾益气,祛风除湿,故既能治疗风湿在表,表气不固的风水,亦能治疗风湿兼气虚证。

[材料题]51、

A.风寒束表,肺气失宣

B.外邪入里,邪热壅肺

C.饮停中焦,上逆犯肺

D.肠热壅盛,上蒸迫肺

E.素有喘病,外感引发

[配伍选择题]1.

葛根芩连汤证见喘是因为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考点定位】来自《方剂学》第四章清热剂

【题眼解析】葛根芩连汤:

解表清里。

本证多由伤寒表证未解,邪陷阳明所致,治疗以解表清里为主。

表证未解,里热已炽,故见身热口渴,胸闷烦热,口干作渴;里热上蒸于肺则作喘。

麻杏甘石汤:

表邪入里化热,壅遏于肺,肺失宣降,故咳逆气急,甚则鼻煽。

故选D,B。

【知识拓展】葛根芩连汤:

《伤寒论太阳病脉证并治》:

“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

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葛根芩连汤主之。

”麻杏甘石汤:

主治邪热壅肺,发热喘急,烦渴,汗出,苔黄,脉数。

现用于肺炎、猩红热(烂喉痧)、过敏性哮喘等

[配伍选择题]2.

麻杏甘石汤证之喘是因为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考点定位】来自《方剂学》第四章清热剂

【题眼解析】葛根芩连汤:

解表清里。

本证多由伤寒表证未解,邪陷阳明所致,治疗以解表清里为主。

表证未解,里热已炽,故见身热口渴,胸闷烦热,口干作渴;里热上蒸于肺则作喘。

麻杏甘石汤:

表邪入里化热,壅遏于肺,肺失宣降,故咳逆气急,甚则鼻煽。

故选D,B。

【知识拓展】葛根芩连汤:

《伤寒论太阳病脉证并治》:

“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

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葛根芩连汤主之。

”麻杏甘石汤:

主治邪热壅肺,发热喘急,烦渴,汗出,苔黄,脉数。

现用于肺炎、猩红热(烂喉痧)、过敏性哮喘等

[单项选择题]52、

治疗脏器下垂,应选用的药物是

A.陈皮

B.枳实

C.佛手

D.青皮

E.沉香

参考答案:

B

[单项选择题]53、

下列各项,不属黄连功效的是

A.清热

B.安胎

C.燥湿

D.泻火

E.解毒

参考答案:

B

[单项选择题]54、

服药方法,汤剂一般的服用方法是

A.温服

B.热服

C.冷服

D.小量频服

E.温开水吞服

参考答案:

A

[单项选择题]55、

促进并维持人体性功能发育成熟的物质是

A.血液

B.天癸

C.津液

D.肾气

E.宗气

参考答案:

B

[材料题]56、

A.藿朴夏苓汤

B.薏苡竹叶散

C.雷氏宣透膜原法

D.甘露消毒丹

E.白虎加苍术汤

[配伍选择题]1.

症见寒热起伏,寒甚热微,身痛有汗,手足沉重,呕逆胀满,苔白厚腻浊如积粉,治宜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考点定位】来自《方剂学》第十五章祛湿剂

【题眼解析】A:

解表化湿。

B:

辛凉解表,淡渗利湿。

C:

疏利透达膜原湿浊。

D:

利湿化浊,清热解毒。

E:

清热祛湿。

故选C,A。

【知识拓展】藿朴夏苓汤:

主治湿温初起,身热恶寒,肢体倦怠,胸闷口腻等。

雷氏宣透膜原法:

用于夏季流行性感冒,伤寒,副伤寒,斑疹伤寒等。

[配伍选择题]2.

症见身热不扬,午后热甚,或微恶寒,胸闷脘痞,舌苔白腻,治宜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考点定位】来自《方剂学》第十五章祛湿剂

【题眼解析】A:

解表化湿。

B:

辛凉解表,淡渗利湿。

C:

疏利透达膜原湿浊。

D:

利湿化浊,清热解毒。

E:

清热祛湿。

故选C,A。

【知识拓展】藿朴夏苓汤:

主治湿温初起,身热恶寒,肢体倦怠,胸闷口腻等。

雷氏宣透膜原法:

用于夏季流行性感冒,伤寒,副伤寒,斑疹伤寒等。

[材料题]57、

A.大秦艽汤

B.小活络丹

C.消风散

D.玉真散

E.牵正散

[配伍选择题]1.

风痰阻面之口眼斜,宜选用的方剂是

参考答案:

E

[配伍选择题]2.

风邪初中经络之口眼斜,宜选用的方剂是

参考答案:

A

[单项选择题]58、

下列各项,不属于普济消毒饮组成药物的是

A.黄芩、黄连、玄参

B.玄参、柴胡、牛蒡子

C.甘草、连翘、桔梗

D.防风、赤芍、当归

E.升麻、柴胡、马勃

参考答案:

D

[单项选择题]59、

虎杖具有的功效是

A.活血止血,清热利湿,解毒消疮,化痰平喘

B.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散瘀止痛,化痰止咳

C.活血定痛,清热利湿,解毒通便,清心安神

D.活血通络,祛湿退黄,清热解毒,利尿通便

E.活血消癥,利湿退肿,解毒疗疮,化痰通便

参考答案:

B

[单项选择题]60、

治疗怀胎蕴热,胎动不安,应选用的药物是

A.黄连

B.黄柏

C.知母

D.黄芩

E.艾叶

参考答案: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