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汉语言文学民间文学.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255994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7.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汉语言文学民间文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自考汉语言文学民间文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自考汉语言文学民间文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自考汉语言文学民间文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自考汉语言文学民间文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考汉语言文学民间文学.docx

《自考汉语言文学民间文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汉语言文学民间文学.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考汉语言文学民间文学.docx

自考汉语言文学民间文学

 1.简要说明民间故事的主要特点。

  解答:

  民间故事的特点主要有三种:

  

(1)贴近生活。

民间故事这种文体产生的时代晚于神话与传说,它是人成为客观世界的主宰之后产生并长期存在的文体。

故事的内容虽有不同程度的幻想成分,但都着眼于、立足于现实生活,其主题、角色与主要情节都符合故事传播时的生活逻辑。

  

(2)泛指性。

指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故事的主人公姓名往往是含糊的、不确定的。

故事表述时间时,故事的叙述注重关键性情节的交代,而不做面面俱到的细节描述。

  (3)类型化。

民间故事作为一种集体创作,在情节、主题、人物等方面有显著的类型化倾向。

同一故事在传播过程中会生发出许多大同小异的多种说法,同一母题会表现为多种异文,贯穿于多种异文中的基本要素相同而又定型的故事框架称为“类型”。

类型分析是故事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2.简述传说的主要价值。

  解答:

  传说的价值主要有四个方面:

  

(1)娱乐价值。

一方面民众在勤苦劳作之后,可以通过传说的生动离奇的情节获得精神的放松和充实,另一方面,民众在长期的传统社会中总是处于困苦和压抑之中,那些传奇性情节实现了他们在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愿望,从而获得精神上的解脱和慰藉。

  

(2)教育价值。

传说往往寄寓着民众的世界观、道德观、社会理想等,在传播中以“可信”的讲述方式和传奇性的情节对一代代的民众起着观念培育和道德教化的作用。

当然也会有一些消极思想具负面影响。

  (3)文化资料价值。

传说承载着民众思想与文化的发展史,包含着民众的生活习俗、科学技术等方面的资料。

  (4)文艺借鉴价值。

一方面传说的素材被借用到民歌、史诗等体裁中,对民间文学的其它文体而言有借鉴价值。

  3.民歌的功能有哪些?

  解答:

  民歌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抒情娱乐功能。

民众可借助民歌抒发、渲泄自己的感情,使平日常处于劳苦、忧虑的内心得到补偿和平衡。

  

(二)教化规范功能。

有些民歌传达着民众的道德观念与行为准则,对人们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特别是教诲性的儿歌,对孩子起着重要的教育作用。

  (三)实用功能。

许多民歌有着更为直接的实用功能。

劳动歌可以指挥、协调、鼓舞劳作;祝酒歌是一些地方招待客人的一种礼仪;有些地方的情歌是恋爱求偶的工具;有些民歌还被用在政治斗争中起舆论宣传作用。

  (四)文化资料价值。

民歌记载着民众的生活与观念,从中可以见到民族文化的某些方面的发展状况,有些资料是文字记载中见不到的。

  4.快书快板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解答:

  快书快板的主要特点有三个方面:

  

(1)表述紧凑,叙事精炼。

快板书的讲述是随着快板击打的节奏吟诵的,节奏较快,语速匀称,不能有较大的停顿,因而快板书的表述显然比有唱腔的鼓词、曲词等节奏快,也比散说体的评书紧凑,在同样长的表演时间里,快板书所传达的内容含量要大得多。

快板书艺人一般口齿特别伶俐,舌如利剑,话似连珠,语言明快酣畅,造成快板书表述的"快"。

相应地,快板书的叙事也很精炼。

每句话的意思都是相对完足的,一个意思不多作演绎。

但叙事精炼的同时快板书也有较多的细节描写。

  

(2)情节紧张,冲突激烈。

快板书的主要魅力除了其语言的明快动听以外,就在于其情节的生动精彩。

它所讲的故事都有一个完整、曲折的发展过程,经过起承转合的几个阶段,高潮过后迅即煞尾,显示出快板书干净利落的特点。

  (3)张弛有致,庄谐并出。

快板书讲故事比其它文体更注重紧张的情节,但也不能自始至终都紧绷着,也要有较轻松的内容和节奏来调节,所以优秀的艺人编创和表演快板书都讲究急速与舒缓相搭配,使张弛有致,说到紧张时如同疾风骤雨,说到舒缓处仿佛流水潺潺。

  5.简述民间故事与神话、传说的主要区别。

  解答:

  民间故事与神话、传说有共同之处,即都是带有虚构性的散文叙事作品,人们有时用“故事”来统称三种文体。

但它们也有本质的不同:

神话的内容充满神奇荒诞的幻想,情节是超人间化的,主角是神;故事的内容是生活化的,神奇的幻想较少,情节按照现实的逻辑来构想,主角是人。

传说的内容虽然也有较强的虚构性,但是都与实有的人物、事件和地方风物相联系,而故事的内容都是泛指性的。

  6.举例说明歇后语中经常出现哪些人物形象类型。

  解答:

  以人物形象作为逗引素材的歇后语占有很大比例。

出现在歇后语里的人物都是民众耳熟能详、且具有生动典型特征的形象,因为这种人物形象不因表意鲜明,而且适于作为大众话题、能够引起人们的浓厚兴趣。

这些人物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各种名人,包括文学故事中的人物、历史人物、当代社会名人等。

歇后语中经常出现文学故事中的人物,他们多取材于古典文学名著和传统评书等,其中的一些生动典型的人物在歇后语中出现的频率最高。

  另一类是无名无姓的类型化人物,如残疾人、乞丐、穷人、蠢笨的人等,他们是最易于被人拿来取乐的对象,也有生活中常见的其他人物类型。

  7.简述仪式歌的含义与主要形式。

  解答:

  仪式歌是民众在祈福禳灾、过节贺喜、祭神送葬、迎宾做客等仪式活动中所唱的歌谣。

仪式是民众在某些特殊情形下举行的具有法术、通神、转折、过渡等功能的程序化的隆重活动。

在仪式中有一些有特定象征意义或文化功能的程序化行为,此时念诵或演唱的套语、歌谣就是具有特定功能的仪式歌。

它主要有三种类型:

法术歌、节令歌、礼俗歌。

  

(1)法术歌,是在巫术或祭神仪式上唱诵的被民众认为具有超自然魔力的歌诀。

  

(2)节令歌,是在与节令有关的节庆仪式活动中所唱诵的歌谣。

  (3)礼俗歌,是在婚礼、祝寿、待客、送葬等隆重场合唱诵的表示祝福、礼节等意义的歌谣。

  8.分析四大传说的结局艺术。

  解答:

  四大传说的结局方式有很高的艺术鉴赏价值,本来都是悲剧结果,但都经过了符合民众审美习惯的奇巧处理。

  

(1)牛郎织女传说:

鹊桥相会。

此传说的结局本是牛郎与织女被王母拆散,银河相隔,但民众觉得理想得不到满足,遂想象出鹊桥相会的情节。

此情节最早见于《淮南子》和《风俗通》。

这种结局使民众在愿望和情感上得到很大满足,又以神奇的想象为故事情节增添了瑰丽的色彩。

  

(2)孟姜女传说:

哭倒长城。

故事本是丈夫尸埋城下、妻子殉情的大悲剧,但人们不满足于这样压抑的收尾,想象出长城崩塌的情节,使民众心头压抑的愤懑得以宣泄。

长城是暴政强权的象征,它的倒塌表达了民众的愿望,显示出民心的巨大力量,也给受压迫的民众以抗争的鼓励。

  (3)梁祝传说:

化蝶相伴。

梁祝的爱情在父母包办婚姻制度和“男女授受不亲”的封建戒律的摧残下以悲剧收场,民众依据灵魂不死和转生的俗信,通过变幻的手法使主人公获得了新生,使他们的爱情获得了另一种方式的圆满和永恒。

这种结局不落俗套,也不粉饰现实,而使民众的愿望得到了满足。

  (4)白蛇传:

法海变蟹。

白蛇传结局本是白娘子被镇压在塔下,夫妻离散、母子分别的结局,但民间传说让小青和许仙的儿子斗败法海,救出白娘子,而法海无处躲避,只得藏在蟹壳里,永远被人嘲笑和作贱,表现出民众的斗争精神和幽默情怀。

  9.什么是生活故事?

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解答:

  生活故事是以民众日常生活为主要内容、表现手法符合现实生活逻辑的故事。

又叫做“写实故事”或“世俗故事”。

生活故事又包括许多具体的类型,如巧媳妇故事、呆女婿故事、机智人物故事等。

  生活故事除了具备一般故事的特点之外,相对于幻想故事而言,它的特征就是:

(1)其内容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基本上没有或完全没有超自然的幻想。

(2)故事里的人物就是现实生活里常见的那些类型、那种样子,没有神仙妖魔,没有神奇得不合现实逻辑的本领。

即使是塑造能工巧匠的形象,也不会以超自然的手法渲染其技艺。

 6.对天地开辟神话的文化意蕴可以分析为( )。

  A.神话中的垂死化身情节,体现了原始人灵魂不死的原始观念和积极旷达的生死观

  B.对洪水灾害起因的解释,是原始初民崇拜自然力的反映

  C.主要情节表现了原始人的创造精神,“讴歌人创造世界的伟大”

  D.神话中的兄妹结婚情节,则是原始社会群婚阶段的社会现实的反映

  E.结婚过程中的种种细节是后世人们出于道德规范对兄妹婚做的解释

  7.民间小戏是流传在村镇间的一种由农民在闲暇时间创作、演出和观赏的小型戏曲,如( )等。

  A.越剧

  B.云南花灯戏

  C.湖南花鼓戏

  D.豫剧

  E.道情戏

  8.民间文学资料往往是文献记载中所没有的,所以是值得许多学科开发和利用的宝贵资料,其科学价值有( )。

  A.民间文学作品大都经过长期流传、千锤百炼,是无数人智慧与才能的结晶

  B.民间文学是民众传授知识、实施教育的一种有效工具

  C.民间文学以语言为载体,是口头语言的真实体现,故民间文学作品是音韵学、方言学等语言学科的重要资料

  D.民间文学记载着民众的思想感情和风俗习惯,有助于政府官员和各个人文学科的学者了解民众的文化史和民众文化的动态

  E.民间文学是“口传的历史”,许多历史资料特别是史前资料以及各个时期的部分民众生活文化资料是文献记载所缺少的,对历史学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9.民间故事的特点主要有三种( )。

  A.类型化

  B.传奇性

  C.虚构性

  D.贴近生活

  E.泛指性

  10.山歌的特征有( )。

  A.歌词可即兴创作,根据现场情况和感受现编现唱

  B.音乐节奏较为自由,句式、章法等也可灵活调整,便于感情的抒发和群体的社交

  C.主要在街巷之中演唱

  D.词句一般不是即兴创作,其章法与曲调也是较为规整和固定的

  E.以独唱形式为多,也有一些对唱的形式

11.许多地方在结婚仪式上都念诵撒帐歌,如“一把栗子一把枣,小的跟着大的跑”等,这种歌谣属于(D)。

  A.法术歌

  B.情歌

  C.节令歌

  D.礼俗歌

  12.蒙古族讲述牧民武装起义反抗达尔汉王的黑暗统治与军阀暴政的民间叙事长诗是(B)。

  A.《钟九闹漕》

  B.《嘎达梅林》

  C.《召树屯》

  D.《十五从军行》

  13.鬼故事属于(D)。

  A.魔法故事

  B.变形故事

  C.动物故事

  D.生活故事

  14.侯宝林、薛宝琨等认为相声的名称经历了(A )的演变过程。

  A.从“像生”到“像声”,再到“相声”

  B.从“像声”到“像生”,再到“相声”

  C.从“相生”到“像声”,再到“相声”

  D.从“学像生”到“乔像声”,再到“相声”

  15.中国的狗耕田型(两兄弟型)故事首见于(B )。

  A.《山海经》

  B.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

  C.晋代干宝《搜神记》

  D.晋代陶潜《搜神后记》

  附:

参考答案

  

  题号12345

  答案CBBDB

  题号678910

  答案DADCD

  题号1112131415

  答案DBDAB

1.关于杨家将与契丹人作战的传说可归为(C)。

  A.农民起义传说

  B.起义英雄传说

  C.反抗外来侵略传说

  D.革命历史事件传说

  2.1846年,发明了“Folklore(民俗)”一词的英国考古学家名叫(B)。

  A.阿兰•邓迪斯

  B.威廉•汤姆斯

  C.马林诺夫斯基

  D.斯密斯•汤普森

  3.据目前掌握的资料,世界上篇幅最长的史诗是藏族的《格萨尔》,它长(B )。

  A.10多万行

  B.50万行以上

  C.20余万行

  D.30万行以上

  4.鬼故事属于(D)。

  A.魔法故事

  B.变形故事

  C.动物故事

  D.生活故事

  5.河北农村流传的表述农民传统婚姻观念的谚语“休前妻,毁稚苗,后悔到老”,在内容的类型上可归为(B)。

  A.认识自然和总结生产经验的谚语

  B.认识社会和总结社会活动经验的谚语

  C.总结一般生活经验的谚语

  D.其它

1.劳动歌

  解答:

  劳动歌是民众为指挥、配合、协助体力劳动而唱的歌,多用于体力负荷很重或者动作重复单调的劳动,而且多为集体劳动,如打夯号子、装卸号子、行船号子等。

  2.民俗

  解答:

  民俗即民间风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民众集体创造、共同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它包括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语言民俗四大部分。

  3.忠实记录

  解答:

  是民间文学采录工作的主要原则之一。

其含义为:

要忠实于现场的全部讲唱,包括其思想内容、艺术形式的各方面,搜集者不加任何改变。

要做到这一点,最关键的是要忠实于讲唱者的语言。

必须现场做好记录,可用录音、摄影、录像等手段,并会使用相关设备。

记录时要记下讲述者情况、采录者姓名、采录时间和地点等。

  4.白蛇传

  解答:

  中华民族民间自古流传的关于白蛇化身的女子与许仙相爱的传说。

其基本情节为:

(1)白蛇成仙,带青蛇来到人间;

(2)白娘子与许仙邂逅相恋成婚;(3)白娘子被法海施计而现原形,吓死许仙,盗仙草救夫;(4)许仙被禁金山寺,白娘子一斗法海,水漫金山;(5)二斗法海,白娘子被困雷锋塔;(6)三斗法海,小青毁掉雷锋塔,救出白娘子。

关于该传说的最早文字记载为明编宋代话本《西湖三塔记》,是一个妖精迷害人并被镇压的故事,其中已有白蛇传的核心情节。

明代冯梦龙的话本《白娘子永镇雷锋塔》有了完整的故事和细节,但仍然是“妖精缠人”的故事,不过白娘子已经人格化。

到清乾隆年间方成培的《雷峰塔传奇》,白娘子已由蛇妖转变为蛇仙,成为民众理想中的妇女形象。

到近现代,该传说突出了反封建、争自由的主题。

  5.牛郎织女传说

  解答:

  中华民族民间自古流传的关于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

该传说的基本情节为:

(1)织女洗澡,牛郎拿去衣裳,牛郎织女相恋成婚;

(2)王母将织女捉回天宫,牛郎挑担追到天上;(3)王母划出银河,牛织隔河相望,雀桥相会。

牛郎、织女本是星名,先秦时期二者只是神话中的形象,没有爱情关系。

已有文献表明,该传说在东汉时期已经初步形成,其时牛郎、织女已有明确的爱情关系,而且有天河相隔、喜鹊搭桥、七夕相会的情节。

后来传说又同“两兄弟型”“毛衣女型”“难婿型”故事结合。

  6.英雄史诗

  解答:

  是产生于古代社会的歌唱英雄、描写战争、记述民族历史的长篇叙事诗。

其故事内容一般是讲述英雄如何率领本民族的民众抗击侵略、保家卫国并征服分散部落、完成统一大业的故事。

在情节上有神话色彩、传奇内容。

它以宏大的结构与篇幅叙述本部族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表现正义战胜邪恶、分裂归于统一的主题。

  7.节令歌

  解答:

  是在与节令有关的节庆仪式活动中所唱诵的歌谣。

上古时期的节令歌大都在祭祀仪式上唱诵,是巫术与宗教活动的组成部份,也就是法术歌的一种。

后来人们在节庆活动中仍然有巫术与祭祀活动,但许多活动法术色彩已很淡,已经演变为节日里举行的一般习俗行为或文艺活动,此时念诵歌诀只是习俗行为的一种,歌诀已不再被当作咒语。

  8.自然崇拜

  解答:

  指在人类社会早期和科学不发达的社会团体中,人们由于不能征服和支配自然力,也不能科学地认识自然现象,而产生的对自然物和自然力的原始崇拜。

该种信仰认为某些自然物和自然现象具有生命、意志和神奇的能力,因而将自然事物本身如太阳、大地、石头等作为崇拜的对象,祈求它们的保佑和关照。

它是原始宗教的基本形式。

  9.山东快书

  解答:

  山东快书源于鲁西南一带,传说有百年以上的历史,传统上主要讲述英雄武松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勇敢侠义、武艺过人的英雄形象,深受人们喜爱。

山东快书也有其它题材,但以说武松为主,故原名“说武老二的“(因武松行二)或“说大个子的”(因武松个子大),也叫“竹板快书”“滑稽快书”。

建国后,评书家高元钧在上海用山东语音演唱、录制快书,定名为“山东快书”,后沿用至今。

  10.山川名胜传说

  解答:

  是解释特定地方的自然物与人工物的由来、命名与特征的传说。

这类传说往往由视觉上富于美感的特点引发想象,编出趣味盎然的故事。

看起来是在解说山水名胜的形成和特征,实际上表现的是当地人们对家乡景物的喜爱,和生活中的各种感受、观念和愿望。

这种传说使自然风光平添了人文情趣,因而更富于魅力。

  11.爬山歌

  解答:

  是流传在内蒙古西部和晋陕北部的一种山歌,当地叫“爬山调”或“山曲”。

它一首只有两行,有时可以将许多首连在一起,组成一个诗篇,表达更为丰富的意思。

  12.谐音歇后语

  解答:

  是歇后语里较特殊的一类,就是后一部分在意思上能解释前一部分,同时利用音同或音近现象表达作者的真意。

  13.《江格尔》

  解答:

  是流传于新疆阿尔泰山区和额尔齐勒河流域的蒙古族聚居区的英雄史诗,它描写了宝木巴国同周围各汗国之间的多次战争和冲突,描述了江格尔、洪古尔等英雄的征战业绩,并宣扬了一种建立和平幸福的理想国的理想。

  14.采茶戏

  解答:

  主要流传于江西和两广地区的一种民间小戏,它最早源于茶农的采茶歌,又配以舞蹈,后来吸收地方戏曲成份,用以演出生活故事,成为带有浓郁歌舞色彩的小戏,表演时用茶灯、扇子、花篮等做道具。

  15.类型

  解答:

  类型是民间文学研究领域的一个常用术语,1910年由芬兰的阿尔奈提出该概念(英文为“type”)。

指贯穿于多种异文中的基本要素相同而又定型的故事框架,民间故事学家将许多故事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归纳出数量有限的故事类型。

类型分析是故事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16.AT分类法

  解答:

  是国际上通用的故事情节类型分析法。

1910年,芬兰的阿尔奈(Aarne)发表《故事类型索引》一书,分析比较了芬兰和北欧其他一些国家以及某些其他欧洲国家的民间故事,将这些故事的同一情节的不同异文归为一个类型,并写出简洁的提要,然后分类编排,统一编号。

该索引发表后,影响很大。

1928年,美国印第安纳州立大学的汤普森(Thompson)出版了《民间故事类型索引》,根据更大范围的民间故事资料对阿尔奈的体系进行了补充和修订。

这二人的分类体系被合称作“阿尔奈-汤普森体系”,简称“AT分类法”。

该分类体系将故事类型编为1至2499号,分为五大部分:

动物故事、普通民间故事、笑话、程式故事、未分类的故事。

  17.童话

  解答:

  童话又叫“幻想故事”,是一种用“超人间”的形式来表现人间生活,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故事,包括魔法故事与动物故事两种,以前者为主。

 11.关于史诗的基本特点,正确的理解有( )。

  A.史诗只能产生于各民族形成的童年时期,所以近代以来产生的歌唱历史内容或英雄人物的长篇叙事长诗即使内容上符合史诗的特点,因产生时间不对,也不能看作史诗

  B.史诗具有风格崇高,叙述庄严的特点,但在后世的传唱中,由于人们观念的变化,人们讲述的庄严感逐渐减弱了,这些史诗就不再具有庄严性

  C.史诗在长期流传过程中,随着人的观念的逐渐科学化,神话色彩逐渐减弱,现实性逐渐增强,加入了很多后世的内容,这时的史诗也可以看作历史传说

  D.早期的史诗,就是用诗的形式表述的神话和历史传说

  E.一些早期的创世史诗,与神话的内容基本相同,所以被看作史诗是不恰当的

  12.关于地方风物传说的含义,正确的说法有( )。

  A.其内容常表现出当地民众的世界观、价值观

  B.这类传说关于特定地方的实物或实事的解释不是科学知识

  C.有些地方风物传说往往由视觉上富于美感的特点引发想象,编出趣味盎然的故事

  D.这类传说常对特定地方的实物或实事进行科学的解释,因而有较强的可信性

  E.这类传说在旅游业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13.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神话的论述,解释了神话的本质:

“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

”“是已经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形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这段话可以理解为( )。

  A.神话源于原始人类解释自然和征服自然的愿望,其内容是对当时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变形反映

  B.原始人类是在一种充满神奇幻想的天地里,用人格化的方法去同化自然力,这就形成神话的艺术构思

  C.原始人类借助神话就可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

  D.神话是人类童年时期的产物,是一种“不自然的艺术加工”。

他们虔诚地相信,世界本来就是他们所幻想的那个样子

  E.神话的内容是人类社会早期历史和现实生活的反映

  14.世界四大史诗有古希腊的《伊利亚特》、《奥德赛》和古印度的( )。

  A.《罗兰之歌》

  B.《罗摩衍那》

  C.《摩珂婆罗多》

  D.《格萨尔》

  E.《贝尔武夫》

  15.民间文学口头性特征的形成原因有( )。

  A.现代社会民众的文化程度普遍提高,信息传播媒体也越来越丰富和先进

  B.它的创作和表演是民众生活的组成部分,是民众的一种日常活动,伴随着其他的动作自然而然地进行

  C.在传统社会,信息传播媒体相比于今天很单调和贫乏

  D.在中国长期的传统社会里,普通民众文化程度低,有很大比例的劳动者是不识字的,这样他们就很少或没有机会接触书本,也不能用书面形式来表达其创作

  E.民众认为口头创作比书面作品更为生动形象

  附:

参考答案

  

  题号12345

  答案B,C,EA,B,C,D,EA,B,DA,C,DB,C,D

  题号678910

  答案A,CB,C,EC,D,EA,D,EA,B,E

  题号678910

  答案A,DA,B,C,EA,B,DB,CB,C,D

1.童话具有浓郁的幻想色彩,其表现有( )等。

  A.其内容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基本上没有或完全没有超自然的幻想

  B.童话多具有超自然的境界,充满浪漫的想象

  C.主人公方面,有神灵、仙女、妖怪,有法力非凡的人物,还有人兽一体的人物如蛇郎、怪孩子等

  D.虽然有虚构或夸张,但是没有用超现实的幻想营造神奇的形象和离奇的情节

  E.事物往往有神奇的、超自然的属性,如各种神奇的宝物、可以像人一样说话做事的动物等

  2.歇后语是一种幽默效果强烈的语言形式,从总体上看,歇后语的幽默效果构成的方式有( )。

  A.歇后语的前一部分所讲的事物都有多方面的特征,而歇后语的间歇使人思索、猜测和期待,然后其目的语新奇巧妙,出人意外,造成岔断型幽默

  B.许多贬低别人的歇后语和解放禁忌的歇后语使人们平时压抑的情感巧妙释放,从而形成情感释放型幽默

  C.歇后语的目的语在字面上是呼应引语部分的意思的,实际上却另有所指,从而以双关的形式构成干涉型幽默

  D.谐音歇后语因为比喻意歇后语多了一层谐音关系,也就是多了一层双关结构,而更为含蓄、巧妙,其幽默效果也就更强

  E.歇后语引语部分的奇异构想往往违背常理,使经验与语言事实发生冲突,造成乖讹式幽默

  3.后世比较完整的牛郎织女传说在原有故事的基础上又同( )故事结合。

  A.两兄弟型

  B.难婿型

  C.怪孩子型

  D.毛衣女型

  E.蛇郎型

  4.关于传说与神话的联系,正确的说法有( )。

  A.神话的内容是超现实的,传说的人物和情节也有一定程度的超现实因素

  B.二者的情节整体上都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

  C.传说与神话都是散文体的口述故事

  D.一部分上古时期的传说与神话交融在一起,神话是传说产生的源头之一

  E.二者的故事的主人公有相同的属性,都以神格为中心

  5.出现在歇后语里的人物都是民众耳熟能详、且具有生动典型特征的形象,出现频率较高的人物类型有( )等。

  A.大众耳熟能详而缺点很少的英雄人物、崇高形象

  B.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化宗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