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单元知识点归纳.docx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单元知识点归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单元知识点归纳.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单元知识点归纳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单元知识点归纳
班级:
姓名:
《烛之武退秦师》
一、通假字
1、无能为也已2、共其乏困
3、何厌之有4、秦伯说
5、失其所与,不知
二、古今异义
例句
古义
今义
1、敢以烦执事
执事
掌管某项事情(工作)的人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
认为
东道主
请客的主人
3、行李之往来
行李
出门所带的包裹
4、是寡人之过也
是
判断系词
5、微夫人力不及此
夫人
一般人的妻子
6、亦去之
去
往,到
三、词类活用
1烛之武退秦师
2.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3.夜缒而出
4.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5.越国以鄙远
6.邻之厚,君之薄也
7.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8.朝济而夕设版焉
9.既东封郑
10.若不阙秦
四、一词多义
鄙
①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②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
③我皆有礼,夫犹鄙我——《左传•昭公十六年》
④越国以鄙远——《烛之武退秦师》
许
①许君焦、暇……——《烛之武退秦师》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
③先生,不知何许人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若
①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桃花源记》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烛之武退秦师》
③余悲之,且曰:
“若毒之乎?
”——《捕蛇者说》
④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
微
①人微言轻
②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卖油翁》
③则名微而众寡
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烛之武退秦师》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口技》
辞
①辞曰: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烛之武退秦师》
②停数日,辞去——《桃花源记》
③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④不辞劳苦
⑤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辞》
五、特殊句式
1.以其无礼于晋2.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3.是寡人之过也4.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5.敢以烦执事6.夫晋,何厌之有?
《荆轲刺秦王》
一、通假字
1、秦王必说见臣2、日以尽矣
3、今日往而不反者4、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5、图穷而匕首见6、秦王还柱而走
7、卒起不意8、燕王拜送于庭
二、古今异义
例句
古义
今义
1、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穷困
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2、而伤长者之意
长者
年长的人
3、秦之遇将军
遇
遇到、碰见
4、可谓深矣
深
有深度,与“浅”相对
5、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
涕
鼻涕
6、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
偏袒
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
7、终已不顾
不顾
不顾及
8、持千金之资币物
币
货币
9、诸郎中执兵
郎中
10、左右乃曰
左右
①表示两种方向;②大体范围;③控制
11、断其左股
股
量词
12、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提
拿着
三、词类活用
1、进兵北略地2、樊於期乃前曰
3、函封之4、太子迟之
5、皆白衣冠以送之6、发尽上指冠
7、使使以闻大王8、乃朝服,设九宾
9、群臣怪之10、前为谢曰
四、一词多义
兵
①不得持尺兵——《荆轲刺秦王》
②不及召下兵——《荆轲刺秦王》
③秦兵旦暮渡易水——《荆轲刺秦王》
④纸上谈兵
穷
①图穷而匕首见——《荆轲刺秦王》
②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荆轲刺秦王》
私
①丹不忍以一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荆轲刺秦王》
②乃遂私见樊矜期——《荆轲刺秦王》
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居十白,扁鹊望桓挨还走(动词,通“旋”,掉转身)——《扁鹊见蔡桓公》
顾
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荆轲刺秦王》
②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荆轲刺秦王》
③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④顾念慈母
⑤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解
①可里解燕国之患——《荆轲刺秦王》
②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庖丁解牛》
③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促织》
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次
①以次进——《荆轲刺秦王》
②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信
①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荆轲刺秦王》
②听其言而信其行——《论语》
③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④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⑤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
就
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荆轲刺秦王》
②轲自知事不就——《荆轲刺秦王》
五、特殊句式
1、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2、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3、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4、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5、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6、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7、群臣侍殿上者
8、燕王拜送于庭
《鸿门宴》
一、通假字
1、良乃入,具告沛公2、距关
3、毋内诸侯4、张良出,要项伯
5、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6、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7、令将军与臣有郤8、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9、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10、成五采
二、古今异义
例句
古义
今义
沛公居山东时
山东
山东省
约为婚姻
婚姻
结婚的事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非常
副词,很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今人
现在的人
将军战河北
河北
河北省
臣战河南
河南
河南省
而听细说
细说
详细地说
我为鱼肉
鱼肉
鱼肉
三、词类活用
1、沛公军霸上、2、沛公欲王关中
3、吾得兄事之4、素善留侯张良
5、臣活之6、沛公旦日从百馀骑来见项王
7、范增数目项王8、常以身翼蔽沛公
9、若入前为寿10、道芷阳间行
四、一词多义
举:
①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鸿门宴》
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陈涉世家》
③杀人如不能举——《鸿门宴》
④举贤任能
⑤举世无双
⑥南取汉中,西举巴蜀——《过秦论》
谢:
①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
②哙拜谢——《鸿门宴》
③乃令张良留谢——《鸿门宴》
④使君谢罗敷:
“宁可共载不?
”——《陌上桑》
故
①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
②故遣将守关者——《鸿门宴》
坐
①项王、项伯东向坐——《鸿门宴》
②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③王曰:
“何坐?
”曰:
“坐盗。
”——《晏子使楚》
④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陌上桑》
胜
①刑人如恐不胜——《鸿门宴》
②沛公不胜杯杓——《鸿门宴》
③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
五、特殊句式
1、沛公欲王关中
2、孰与君少长
3、亚父者,范增也
4、军中无以为乐
5、若属皆且为所虏
6、项王未有以应
7、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8、沛公安在
9、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10、客何为者
11、大王来何操
12、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13、得复见将军于此
14、项王、项伯东向坐。
亚父南向坐
15、吾属今为之虏矣
16、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17、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必修一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参考答案
烛之武退秦师
一、1.已,同“矣”,了。
2.共,通“供”,供给。
;3.厌,通“餍”,知足,满足。
4.说,通“悦”,高兴。
5.知,通“智”,明智。
二、1、贰:
①从属二主;②再,重复。
2、鄙:
①边邑,边远的地方;②把……作为边邑;③庸俗,鄙陋;④轻视,看不起。
3、许:
①答应,听从;②赞同;③约数;④表处所,地方。
4、微:
①假如没有;②卑贱;③幽微,精妙;④隐蔽,不显露;⑤衰败。
5、敝:
①损害,衰败;②敝:
疲惫;③屦坏,破旧。
6、焉:
①何,为什么;②哪里;③语气助词,如“啊”;④兼词,“于之”,在那里。
7、以:
①连词,因为;②介词,拿,来;③连词,表目的;④连词,表顺承;⑤介词,把;⑥介词,用;⑦连词,用来。
8、而:
①连词,表顺承,才;②连词,表修饰;③连词,表顺承。
9、其:
①代词,指代“使者”;②代词,自己的;③代词,指代“那件事”;④副词,表商量或希望语气,还是。
10、之:
①代词,代佚之狐的建议;②结构助词,的;③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④宾语前置,有何厌之。
三、1.行李:
出使的人;2.东道主:
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3.以为:
把……作为;4.夫人:
那人;5.执事:
办事的官吏,这里是对对方的敬称;6.乏困:
指缺乏的东西。
四、1.军:
名词作动词,驻扎。
2.夜:
名词做状语;在夜晚。
3.封:
名词作动词,使动用法,使……成为疆界。
4.鄙:
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远:
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指郑国。
5.赐:
动词用作名词,恩惠,好处。
6.阙:
使动用法,使……减少。
7.利:
使动用法,使……获利。
8.敝:
形容词做动词,损害。
9.厚、薄:
形容词用作动词,变雄厚;变薄弱。
10.贰:
数词活用做动词,从属二主。
五、1.判断句:
这是我的过错。
2.邻国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3.状语后置:
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依附于晋国的同时又依附于楚国。
4.状语后置:
郑国大夫佚之狐对郑伯说。
5.疑问代词作宾语:
晋国哪会有满足的时候呢?
6.省略句:
“军”后省略“于”。
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7.省略句:
“以”后省略“之”。
胆敢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
8.省略句:
“以(之)为”的省略。
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做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
9.所字结构:
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
荆轲刺秦王
一、1.说,通“悦”,高兴、喜欢。
2.“反”通“返”,返回。
3.“振”通“震”,震惊。
4.“还”通“环”,环绕。
5.“卒”通“猝”,突然。
二、1、兵:
①名词,兵器,武器;②名词,士兵;③名词,军队。
2、使:
①动词,派遣;名词,使者;②动词,让;名词,使命。
3、诚:
①连词,果真;②副词,实在。
4、顾:
①连词,不过,只是;②动词,回头看;③动词,拜访;④副词,难道。
5、穷:
①形容词,走投无路;②动词,完全展开;③动词,穷尽,走到……尽头。
6、引:
①身子向上起;②举起;③拉、牵引;④拉弓。
7、见:
①被;②显露;③接见。
8、乃:
①连词,于是;②副词,才;③代词,你的。
9、以:
①介词,因为;②介词,为了;③介词,用来;④:
介词,用;⑤连词,表目的,来;⑥介词,按照。
三、1.涕:
眼泪;2.穷困:
走投无路,陷入困境;3.长者:
品德高尚之人;4.偏袒:
袒露一只臂膀;5.鄙人:
粗鄙的人;6.左右:
身边侍臣;7.有意:
同意,愿意;8.可以:
可以凭借;9.购:
重金收买,悬赏;10.穷:
穷尽;
四、1.祖:
名词用作动词,出行前祭路神。
2.前:
名词用作动词,走上前。
3.北:
名词作状语,向北。
4.函:
名词用作状语,用匣子。
5.上:
名词作状语,向上。
6.厚:
名词用作状语,用厚礼。
7.使:
动词用作名词,使者。
8.闻: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闻,禀告。
9.私:
形容词用作名词,私心。
10.远:
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
11.迟: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迟。
12.怪: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认为奇怪。
五、1.判断句。
这是让我日夜咬牙切齿非常痛心的事。
2.判断句。
现在如果去了秦国而不能回来(向太子)复命的,那是没用的人。
3.省略句,“之”后省“以”。
秦王(用)一千斤的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做赏格,悬赏他的头。
4.省略句,“为”后省“之”。
可那个人住得很远没有来,荆轲就一直在等(他)。
5.省略句,“者”后省“于”。
(在)咸阳宫接见燕国的使者。
6.被动句,“为”表被动。
父母宗族,都被杀戮和没收。
7.被动句,“见”表被动。
如果这样,那么。
如果这样,那么可以报将军的仇,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消除了。
8.定语后置句,省略句,“侍”后省“于”。
在殿上侍俸的群臣,不能带任何兵器。
9.定语后置句。
太子和那些知情的宾客,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来给他送别。
10.“有以”,意为:
有用来……的办法。
我才能够有办法来报答太子。
鸿门宴
一、1.“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
2.“要”通“邀”,邀请。
3.“倍”通“背”,背叛。
4.“蚤”通“早”。
5.“郤”通“隙”,隔阂、嫌怨。
6.“不”通“否”。
7.“坐”通“座”,座位。
二、1.如:
①唯恐;②往,到……去;③比得上
2.谢:
①道歉;②感谢;③告辞
3.军:
①动词,驻军;②名词,军营;③名词,军队
4.故:
①交情,形容词作名词;②特意,副词;③所以,连词
5.辞:
①推辞;②告别,辞别;③顾及
6.为:
①wéi,做,担任,动词;②wéi,认为,动词;③wèi,替、给,介词;④wèi,替,介词;wéi,做,动词;⑤wéi,是,动词;⑥wèi,被,介词;⑦wéi,句末语气词,表反问,可译为“呢”;⑧wéi,成为,动词;⑨wéi,动词,作为;⑩wèi,对,动词。
7.以:
①介词,把;②介词,凭;③介词,拿;④表目的连词,来。
8.且:
①副词,尚且;②副词,将要;③副词,况且。
9于:
①介词,比;②介词,对,向;③介词,在。
10.然:
①然而,连词;②这样,代词;③……的样子,形容词的词尾。
三、1.山东:
崤山以东;2.婚姻:
结为儿女亲家;3.非常:
意外的变故;4.河南、河北:
黄河以南,黄河以北;5.细说:
小人的谗言;6.所以:
……的原因;7.去:
离开。
四、1.军:
名词用作动词,驻军。
2.籍:
名词用作动词,造户籍册或登记。
3.兄:
名词用作状语,像对待兄长那样;事:
名词用作动词,侍奉。
4.道:
名词用作动词,取道;间:
名词用作状语,抄小路。
5.王:
名词用作动词,称王。
6.王: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为王。
7.夜:
名词用作状语,连夜。
8.日夜:
名词用作状语,每日每夜。
9.翼:
名词用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那样。
10.活: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活。
11.从: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跟从。
12.止、内: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停步,使……进来。
13.善:
形容词用作动词,与……交好。
14.近:
形容词用作动词,接触,沾染。
15.小:
形容词用作名词,小的方面。
16.故:
形容词用作名词,旧交情。
17.续:
动词用作名词,后续者。
五、1.判断句。
楚国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
2.判断句。
(他)是沛公的参乘樊哙。
3.判断句。
夺取项王天下的人一定是刘邦。
4.判断句。
这是灭亡了的秦朝的继续罢了。
5.判断句。
人家正好比是菜刀和砧板,我们则好比是鱼和肉。
6.判断句。
之所以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的变故。
7.宾语前置。
大王来时带了什么东西?
8.宾语前置。
沛公在哪里?
9.状语后置。
比我大。
10.状语后置。
把刘邦的话全部报告了项羽。
11.状语后置。
能够在这里又见到将军。
12.被动句。
你们都将被他俘虏。
13.被动句。
珍宝全都被刘邦占有了。
14.省略句,“王”后省“于”。
刘邦想要(在)关中称王。
15.省略句,“为”后省“我”。
明天犒劳士兵,替(我)打败刘邦的军队。
16.省略句,“与、从”后省“之”。
想叫张良和(他)一起离开,说:
“不要和(刘邦)他们一起等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