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下册复习提纲.docx
《八年级生物下册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生物下册复习提纲.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生物下册复习提纲
八年级下册生物复习
:
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无性生殖:
不经过结合,由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例:
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等。
接上去的芽或枝叫,被接的植物体叫。
嫁接的关键:
接穗与砧木的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
嫁接产生的新植物体保持的性状。
扦插就是指从植物体上剪取一部分茎、叶或根插入土壤中,使其生根发芽长成新植株的方法。
植物的组织培养是利用原理,使植物组织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通过细胞的和,快速发育成新植株的手段。
时期
形态特点
生活习性
幼虫
身体柔软,具有环节,胸腹部有8对足
主要以桑叶为食,有蜕皮现象。
化蛹前吐丝结茧
成虫
有三对足,两对翅,体被白色鳞毛
不取食,几乎不能飞行,雌雄交尾后,雄蛾死亡,雌蛾产卵后也死亡
蛹
不食不动,羽化成蛾,破茧而出
家蚕通过方式产生后代。
家蚕的一生要经过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幼虫在发育过程中要蜕皮次。
变态发育: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
完全变态:
不完全变态:
蝗虫的发育:
受精卵→若虫(又叫)→成虫。
若虫蜕皮次后才能发育成成虫。
比较
相同点
不同点
家蚕
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幼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与成虫有显著不同,为完全变态发育
蝗虫
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幼虫与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相似,为不完全变态发育
雄蛙鸣叫的器官:
。
蛙生殖发育特点:
生殖、受精、水中发育、发育。
环境的变化对两栖动物的繁衍有什么影响?
某些地区出现畸形蛙,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两栖动物分布范围较小、种类也较少,有人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
两栖动物的生死和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
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
1.鸟卵的结构和功能
12
34
5678
未受精的卵,胚盘色浅而;已受精的卵,色浓而
这是因为胚胎发育已经开始。
2.鸟类的生殖发育过程:
一般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几个阶段。
3.鸟类生殖特点:
受精,卵生殖
生物种类
生殖方式
发育方式
昆 虫
完全变态或不完全变态
两栖动物
多为变态发育。
在变态发育中,幼体离不开水
鸟 类
受精卵经过孵化发育成雏鸟,雏鸟发育为成鸟,没有变态发育
•:
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
•:
是指子代和亲代个体间的差异。
生物的性状:
遗传学中把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统称为。
:
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控制生物的性状。
生物遗传下去的是而不是性状本身。
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
:
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
: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
:
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
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
每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的。
5.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存在的,如人体细胞中染色体为对。
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和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形成生殖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要减少,成对的染色体彼此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
生物性状的特定片段叫,基因位于上。
遗传学之父——的豌豆杂交实验
由于豌豆是严格植物,且具有明显的,因此,被孟德尔选作杂交实验材料。
孟德尔将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种下去,进行人工控制的传粉杂交,得到高茎的杂交豌豆种子。
然后再把这种高茎杂交豌豆种子种下去,结果发现长成的植株有高有矮,不过矮的要少得多,约占
2.孟德尔对杂交豌豆实验现象的解释:
相对性状有和之分。
杂交一代中表现出的性状是。
我国婚姻法规定:
和之间禁止结婚。
如果一个家族中曾经有过某种遗传病,或是携带有致病基因,其后代携带该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就。
血缘关系越近的人,遗传基因越,婚后生育的子女得遗传病的机会越。
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其中有22对男女都一样,叫,有1对染色体,因男女而有差异,叫,男性为,女性为。
(男:
女:
)
生男生女机会均等,为
生物性状的是普遍存在的。
变异首先决定于的不同,其次与也有关系。
变异为提供了原始材料,对生物进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工程院袁隆平院士——被称为“”。
高产奶牛的选育——
高产抗倒伏小麦的培育——
太空椒——
“南橘北枳”的原因是:
二者基因型虽然相同,但环境条件的改变可使性状发生改变。
科学的推测:
①需要有确凿的证据,凭空想像是站不住脚的;②还需要有严密的逻辑;③也需要有丰富的联想和想像。
原始大气成分:
等。
原始大气中没有。
生命起源的条件:
等
原始地球上不存在生命。
因为原始地球上没有生命存在的环境条件。
生命起源的过程:
无机小分子物质→有机小分子物质→有机大分子物质→多分子体系→原始生命。
原始生命起源:
以及其他学者的实验结果可以推测,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
因此,生命的起源从无机物生成有机物,这一阶段是完全能够实现的。
学习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化石在地层中埋藏的顺序比较:
在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越等,水生生物化石也越;在越晚近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越等,陆生生物化石越多。
种子植物
无脊椎动物进化历程:
→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
脊椎动物进化历程:
→两栖类→爬行类
动物进化历程:
→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
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形态结构由到;生理功能由到;生活环境由到。
模拟保护色是的结果
动物的保护色有利于。
:
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
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意义:
生物通过不断进化。
是进化的基础(内因),是进化的动力(外因)。
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选择对人类有利的生物变异以形成新品种,这属于。
“”是“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
在青霉素刚被使用的时候,能够杀死大多数类型的细菌。
但少数细菌由于变异而具有抵抗青霉素的特性,不能被青霉素杀死而生存下来,并将这些特性遗传给下一代。
因此,下一代就有更多的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经过青霉素的长期选择,使得有的细菌已不再受其的影响了。
传染病:
由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传染病特点:
性和性,有的还具有性和性。
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它们能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
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杀菌物质中的溶菌酶,能破坏许多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
分布在血液和组织器官(如淋巴结、脾脏、肝脏等)中的吞噬细胞
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是是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针对多种病原体都具有防御作用,因此叫,又称
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和组成的。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了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叫。
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做。
第三道防线是是出生以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而叫,又称
免疫的主要功能:
①防御感染②自身稳定③免疫监视
免疫并不总是对人体有益的,当抵抗抗原侵入的功能过强时,进入人体的某些食物和药物会引起过
。
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称为。
:
通常是用杀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于人体后,可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
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给儿童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
这种有计划地给儿童接种,简称。
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段,对于保护儿童的健康和生命,提高人口素质,造福子孙后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是指根据病情需要,在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方面都恰到好处,充分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或危害。
药物可分为处方药和()。
处方药是必须凭才可以购买并按医嘱服用的药物
急救:
◆120紧急呼救◆人工呼吸,常用的是◆胸外心脏挤压
出血和止血:
出血一般和。
是指体内器官的出血。
毛细血管出血、静脉出血和动脉出血。
健康是指一种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
调节情绪的方法:
①转移注意力②选择合适的方式宣泄烦恼③自我安慰。
探究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低浓度的酒精(0.25%)对有促进作用,高浓度的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抑制作用。
这是因为低浓度的酒精能促进水蚤的新陈代谢,一定程度内提高神经的兴奋性,而浓度高时酒精主要对神经起作用。
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毒品的危害:
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植物的生殖
1.生命在生物圈中的延续和发展,是生物通过生殖和发育,世代相续,生生不息。
2.有性生殖:
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如:
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
)(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种子)
3.无性生殖:
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例:
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等。
4.嫁接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接上去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砧[zhēn]木。
嫁接的关键:
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
经嫁接产生的新植物体保持原接穗植物的性状。
例如,将甜桃嫁接到毛桃树上,接穗长成的新枝上会结出甜桃。
苹果、梨、桃等果树常进行嫁接繁殖。
扦插就是指从植物体上剪取一部分茎、叶或根插入土壤中,使其生根发芽长成新植株的方法。
甘薯、葡萄、菊、月季等进行扦插繁殖。
5.植物的组织培养是利用无性生殖原理,使植物组织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通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快速发育成新植株的高新技术手段。
6.将马铃薯的块茎切成小块来种植时,每一小块都要带有一个芽眼,理由是有一个健壮饱满的芽,才是繁殖成功的关键。
芽可以成长为新的个体。
没有芽的马铃薯小块,在土壤中会很快腐烂,很难实现繁殖的目的。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家蚕通过有性生殖方式产生后代。
家蚕的一生要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幼虫在发育过程中要蜕皮4次。
比较家蚕的幼虫、成虫和蛹的形态特点和生活习性,并填写下表。
时期
形态特点
生活习性
幼虫
身体柔软,具有环节,胸腹部有8对足
主要以桑叶为食,有蜕皮现象。
化蛹前吐丝结茧
成虫
有三对足,两对翅,体被白色鳞毛
不取食,几乎不能飞行,雌雄交尾后,雄蛾死亡,雌蛾产卵后也死亡
蛹
体表光滑,体型呈椭圆柱状
不食不动,羽化成蛾,破茧而出
变态发育: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
完全变态:
卵→幼虫→蛹→成虫举例:
家蚕、蜜蜂、蝶、蛾、蝇、蚊
不完全变态:
卵→若虫→成虫。
举例:
蝗虫、蝉、蟋蟀、蝼蛄、螳螂
蝗虫的发育:
受精卵→若虫(又叫跳蝻)→成虫。
若虫蜕皮5次后才能发育成成虫。
〖练习〗列表比较家蚕与蝗虫的生殖和发育的异同点。
比较
相同点
不同点
家蚕
有性生殖,发育为变态发育
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幼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与成虫有显著不同,为完全变态发育
蝗虫
有性生殖,发育为变态发育
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幼虫与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相似,为不完全变态发育
§7.1.3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两栖动物的特点: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水陆两栖,用肺呼吸。
2.蛙的生殖发育过程:
雄蛙鸣叫→雌雄蛙抱对→受精卵→蝌蚪→先长后腿→后长前腿→尾逐渐消失→成蛙
雄蛙鸣叫的器官:
鸣囊。
3.蛙生殖发育特点:
有性生殖、体外受精、水中发育、变态发育。
4.列表比较早期蝌蚪与成蛙在外部形态上的不同点。
比较
早期蝌蚪
成 蛙
外形特征
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尾部,没有四肢
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四肢,没有尾
头部
感觉器官不发达,头后两侧有鳃
视觉、听觉敏锐,无鳃(有肺),适于陆地上生活
躯干、四肢、尾
通过躯干和尾部的摆动产生运动,适于在水中游动
后肢强大,前肢短小,适于陆地上跳跃。
后肢趾间有蹼,适于在水中游泳
5.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而成体则需在陆地上生活。
这样就使大多数两栖动物只能分布在水域附近的潮湿的地区。
环境变迁也是影响两栖动物分布的重要因素,随着池塘、河流、湖泊等水域环境的缩小,两栖动物的分布范围也愈来愈小。
因此,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是导致两栖类分布范围较小,种类也较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6.思考回答后面的问题。
(1)环境的变化对两栖动物的繁衍有什么影响?
环境变化,特别是水域环境的变化会影响两栖动物的产卵和幼体发育。
(2)某些地区出现畸形蛙,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畸形蛙的出现,很可能是水污染造成的,在污染的水域中可能有影响蛙生长发育的物质。
我们人类应该保护环境。
水污染不仅仅影响两栖动物的生存,还影响到许多动植物的生存,也会影响到人类自身的生活。
(3)两栖动物分布范围较小、种类也较少,有人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
两栖动物的生死和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
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
这种观点是正确的。
鸟的生殖和发育
1.鸟卵的结构和功能
12
34
5678
卵壳和卵壳膜对卵起保护作用,在卵壳上有许多气孔可以透气,以确保卵进行气体交换。
卵白对胚有营养和保护作用。
卵黄是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在卵黄外面包裹着卵黄膜。
未受精的卵,胚盘色浅而小;已受精的卵,色浓而略大,这是因为胚胎发育已经开始。
2.鸟类的生殖发育过程:
一般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几个阶段。
3.鸟类生殖特点:
体内受精,卵生(有性生殖的一种形式)。
4.运用数据做出选择和预测
5.列表比较昆虫、两栖动物和鸟类的生殖和发育方式,并简要分析不同生殖方式对环境的适应性。
生物种类
生殖方式
发育方式
昆 虫
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
完全变态或不完全变态
两栖动物
有性生殖、体外受精、卵生
多为变态发育。
在变态发育中,幼体离不开水
鸟 类
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
受精卵经过孵化发育成雏鸟,雏鸟发育为成鸟,没有变态发育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描写了鸟的繁殖行为中的占区筑巢行为。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遗传:
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
•变异:
是指子代和亲代个体间的差异。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而实现的。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生物的性状:
遗传学中把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统称为性状。
2.相对性状:
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3.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例:
转基因超级鼠和小鼠(大鼠生长激素基因→转基因超级鼠)。
4.生物遗传下去的是控制性状的基因而不是性状本身。
5.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
§7.2.2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1.基因:
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
2.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
3.染色体:
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
4.染色体和DNA的关系示意图。
请你根据染色体和DNA关系图,并结合已经学过的知识,简略概括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
一条DNA上有许许多多的基因,一个基因只是DNA上的一个片段,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分别由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的。
一条染色体上携带着许多基因。
每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5.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如人体细胞中染色体为23对。
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6.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
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7.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形成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要减少一半,成对的染色体彼此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
8.为什么无性生殖的后代,个体之间十分相像呢?
这与染色体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状况有关吗?
无性生殖过程都不涉及性别,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参与,也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新生的个体是由母体直接产生的。
通过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只具备母体的遗传特性,所以,无性生殖的后代能够较稳定地保持母体的遗传性状,个体之间十分相像,与染色体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状况无关。
9.请用图解、表解或漫画等方式,表示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上控制
生物性状的特定片段叫基因,基因位于染色
体上。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1.遗传学之父——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由于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植物,且具有明显的相对性状,因此,被孟德尔选作杂交实验材料。
孟德尔将纯种的高茎豌豆和纯种的矮茎豌豆种下去,进行人工控制的传粉杂交,得到高茎的杂交豌豆种子。
然后再把这种高茎杂交豌豆种子种下去,结果发现长成的植株有高有矮,不过矮的要少得多,约占1/4。
2.孟德尔对杂交豌豆实验现象的解释:
①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
杂交一代中表现出的性状是显性性状。
②隐性性状控制基因组成为:
dd;显性性状控制基因组成为:
DD或Dd
③基因组成是Dd的,d(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不表现,d(隐性基因)和D(显性基因)互不影响,各自独立遗传。
3.我国婚姻法规定:
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
直系血亲是指有直系关系的亲属,从自身往上数的亲生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等均为长辈直系血亲。
从自身往下数的亲生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均为晚辈直系血亲,是与自己同一血缘的亲属。
而兄弟姐妹、伯伯、叔叔、姨母和侄、甥等这些平辈、长辈、晚辈,都是旁系血亲。
所谓三代内的旁系血亲,是指从自己上溯至同一血缘的亲属,再向下数三代。
凡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以及姑侄舅甥女等均属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均禁止结婚。
4.如果一个家族中曾经有过某种遗传病,或是携带有致病基因,其后代携带该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就大。
如果有血缘关系的后代之间再婚配生育,这种遗传病出现的机会就会增加。
血缘关系越近的人,遗传基因越相近,婚后生育的子女得遗传病的机会越多。
近亲结婚的后代中隐性致病基因纯合的机会比随机婚配的后代要高许多倍。
§7.2.4人的性别遗传
1.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其中有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有1对染色体,因男女而有差异,叫性染色体,男性为XY,女性为XX。
(男:
44+XY女:
44+XX)
2.生男生女机会均等,为1:
1
XX:
女
X
女性在两次月经之间,会排出1个含1条X染色体的卵细胞(22+X);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类型的,一种是含X染色体(22+X)的,一种是含Y染色体(22+Y)的,在生殖活动中,这两种不同类型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均等,即形成染色体为(44+XX)和(44+XY)的受精卵的机会均等。
因此,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
图解如下:
XY:
男
女:
XX
XX:
女
男:
XY
XY:
男
“曼哈顿原子弹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和“人类基因组计划”并称为20世纪科学史上著名的三大计划。
§7.2.5生物的变异
1.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变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基础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
由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叫可遗传变异;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如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基础,是不遗传的,叫不遗传变异。
因为有可遗传的变异,就能不断产生新的生物类型,生物就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由此可见,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对生物进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2.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中国工程院袁隆平院士——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高产奶牛的选育——人工选择
从产奶量不同的奶牛中选择繁育出高产奶牛请你尝试说明其中蕴含的科学道理不同品种或同一品种的奶牛由于遗传物质的不同控制产奶量的基因组成可能不同,通过人工选择可以将产奶高的奶牛选择出来,通过繁育,后代仍然有产奶量高的的和产奶量低的将产奶量高的继续选择出来繁育,数代后可以获得高产奶牛
高产抗倒伏小麦的培育——杂交育种
太空椒——诱变育种(基因突变)
普通甜椒的种子经卫星搭载后播下,经选择培育成太空椒,请尝试说明其中的科学道理。
太空椒是在太空条件下,引起基因发生改变而培育成的新品种。
〖练习〗1.“南橘北枳”是指南方的橘子移栽到北方之后其味道、色泽等品质都发生变化,不能称为橘,只能称为枳的现象。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二者基因型虽然相同,但环境条件的改变可使性状发生改变。
2.用一种化学药剂处理甜菜的幼苗,能够使细胞内的染色体加倍。
这样的甜菜含糖量高。
你认为这种变异能遗传吗?
这种变异能够遗传。
由遗传物质基础发生变化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
染色体属于遗传的物质基础。
使用化学试剂使亲代细胞内的染色体加倍,当亲代细胞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生殖细胞时,生殖细胞内的染色体数也会比正常的增加一倍,产生可遗传变异。
第三章生物的进化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科学的推测:
①需要有确凿的证据,凭空想像是站不住脚的;②还需要有严密的逻辑;③也需要有丰富的联想和想像。
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前形成的,在36亿年前,逐渐形成了原始的生命。
1.原始地球特点:
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表面笼罩着原始大气。
2.原始大气成分:
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
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
3.生命起源的条件:
原始大气、原始海洋、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
4.原始地球上不存在生命。
因为原始地球上没有生命存在的环境条件。
5.生命起源的过程:
无机小分子物质→有机小分子物质→有机大分子物质→多分子体系→原始生命。
6.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中
根据米勒以及其他学者的实验结果可以推测,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因此,生命的起源从无机物生成有机物,这一阶段是完全能够实现的。
多数学者认为:
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再到原始生命,这一过程是在原始地球上进行。
7.根据陨石中含有构成生物体所需要的有机物的事实可以推测:
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能够在地球以外形成并被带到地球。
生物进化的历程
1.学习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比较法
比较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通过对各个事物特征的比较,可以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事物的本质。
1)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