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致香港证监会的一封公开信.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244790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02.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再致香港证监会的一封公开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再致香港证监会的一封公开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再致香港证监会的一封公开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再致香港证监会的一封公开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再致香港证监会的一封公开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再致香港证监会的一封公开信.docx

《再致香港证监会的一封公开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再致香港证监会的一封公开信.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再致香港证监会的一封公开信.docx

再致香港证监会的一封公开信

再致香港证监会的一封公开信:

给我一个不杀老千股的理由

2016年08月14日11:

28港股那点事

  编者按:

8月2日,一位名叫“老司机”的读者写了一篇《致香港证监会的一封公开信:

你们会把港股带向何方?

》。

文章痛斥香港证监会纵容老千股,拒绝高科技公司进入港股,不保护中小投资者,导致香港股市“一潭死水”,优秀公司纷纷逃离。

文章在港股投资圈引发强烈反响。

  其后,香港本土知名财经博主、以“老千股手记”闻名的汤财,在新浪港股发表《香港本土财经名博为港证监正名:

港股很公平》,对“老司机”文中提出的观点作出回应。

文章观点亦得到业内人士支持。

  8月7日,作者为“小S”发文《香港证监改革咨询:

不可告人的秘密?

》,认为香港实际是行审批制,是在走倒车,并称是香港证监会主席是英国派来的特务,破坏香港上市制度渔人得利。

再次引发强烈讨论。

  8月8日,新浪港股遂发起“港股究竟还有没有吸引力?

”大讨论,欢迎关注港股的人士一起为港股发展提出理性、建设性建议与意见,共谋港股的明天。

其中资深港股投资者黄宝田发表的《香港监管机构真没做任何事么?

港股是否老千横行?

》、《香港监管机构不是太宽松而是太苛刻》、“天下无敌”发表的《香港证监会应该清理老千股而不是指导投资者规避》,汤财再次发表的《香港财经名博再发声:

你们根本不懂港交所的巨大努力》均对香港的监管提出了十分具有建设性的建议。

  8月13日,老司机再次发表文章,题为《再致香港证监会的一封公开信:

给我一个不杀老千股的理由》,再次把此次讨论引向深入。

  更多精彩文章,欢迎访问专题:

《大讨论:

港股究竟还有没有吸引力?

》。

  以下为老司机《再致香港证监会的一封公开信:

给我一个不杀老千股的理由》正文:

  一、

  笔者一草民,日前发了一篇文章,题目是《致香港证监会的一封公开信:

你们会把港股带向何方?

》,文章发表后,很多人通过各种渠道联络我,信息反馈之热烈,令我始料未及。

  这也说明:

监管层(证监会、港交所等)的治理与作为,确实是香港证券市场的一个痛点,这个市场的参与者都感同身受。

戳在了痛点上,反应自然会大。

  说监管层完全不作为,或许有些过了,毕竟香港证监会与港交所一直在努力做很多事情,尤其港交所换新的掌门人李小加以后,气象一新。

但(所有的事情就怕一个但字),对于我等草民投资者而言,我就做个针头线脑的小生意,当朝天子是谁,真的不重要。

重要的是:

是否天下太平,我能走街串巷,卖个针头线脑,赚点微薄的利润养家糊口。

  如果我出门,动不动就能碰到一个剪径的,绑架的,匪盗横行,这生意就没法做下去了,日子也肯定是过不下去了。

  对的,你们很清楚,我说的是独具香港特色的老千股。

  我的上一篇文章,提出了香港市场的诸多问题。

但其实我想说的是,香港最大的毒瘤只有一个:

老千股。

这玩意,基本人神共愤。

或有不愤的,那一定是妖。

  我可以给出两个判断:

  1、只要能解决老千股的问题,香港股市的整体估值就能提升至少50%,所有层面都会皆大欢喜;

  2、监管层(证监会、港交所等)的任何人,如能解决问题,哪怕部分解决老千问题,都对香港这个市场居功至伟;

  当然,你会说,我可以躲着老千股啊。

  问题是,我的职责只是走街串巷,卖我的针头线脑,我没有义务、也没有能力去查访哪里有劫匪,然后绕道走。

剿匪是你官府的分内之事。

我缴纳了所得税、交易手续费、印花税等所有该缴的税费,给你官府,目的就是要一个天下太平的朗朗乾坤。

  如果你官府不剿匪,而是只贴一张安民告示,说此处或有匪盗出没,请小心谨慎,那要你官府何用?

  至于老千股的具体危害与解决之道,我完全借用格隆汇大侠Mavis今年初的这篇雄文:

《一戳就破的香港“制度自信”:

脓疮一样的“老千文化”和“绑票文化”》——没有哪篇文章,比这篇文章把老千股问题说得更透了。

  二、

  问及港人,什么最自信?

多半答曰:

制度。

  在多数香港人眼里,香港有最现代和完善的制度体系。

他们认为:

制度能解决一切,哪怕人什么也不做。

  三、

  1月20日,中国粗粮王饮品(904.HK)发布供股公告,一供二,发行23.84-28.95亿股;供股价0.12元,较上交易日收报大幅折让46.67%。

  这个公告,99.99999999%的香港市场投资者看完了,都不会有任何反应。

因为类似公告太多了,习以为常。

但我看完了,仍忍不住满心的怒火:

你大爷的!

要不要脸?

上市公司不要脸,监管层呢?

就硬是不管吗?

  香港的供股是一种集资手段,基本类似大陆的配股。

但大陆配股,顶多也就10配3,而且配股折价比例有严格限制,一般最多9折。

粗粮王这个一供二,等于大陆的10配20!

10配20也就算了,而且配股价直接五折。

  没错,这就是大家俗谓的老千股玩法。

这在香港是个见怪不怪的事,10供20不算什么,10供50,10供70的多了去了,老千界鼎鼎大名的威利国际(0.295, 0.01, 1.72%)(273.HK)2002年7月10供100股,供完后马上50股合一股,不把你玩吐血,誓不罢休。

  你说,粗粮王这个配股,你是参与呢?

还是不参与?

  不参与吧,股票账户的钱马上亏一半。

咬咬牙,砸锅卖铁参与吧,丫的就不会有个完,隔几天就可能给你再来一次!

直到你放弃,然后大股东全部自己吃进。

  你觉得这算神马?

没错,这就是赤裸裸的绑票。

不付钱?

撕票。

付钱才放人。

当然,它不会就此收手,而会频繁绑你。

最恶劣的是,有时候,付了钱,照样撕票——有些圈完钱直接低价私有化,甚至破产,让你骨头渣都没有。

  老千和绑票,这两个无比神似的垃圾行为,同时在香港这个“制度最完善”的地方如鱼得水,大行其道,是讽刺,还是巧合?

  四、

  放眼全世界,也只有香港这个市场有深深的“老千股”烙印,称其为“千都”毫不为过。

  “老千股”,顾名思义,就是骗人钱财的股票。

股市正常的运行规则是,上市公司把公司经营好了,业绩增长,每年派息分红,股票价格节节上涨,这样公司和股民都赚取了相应的利润,这就是个双赢的局面。

而另外一种情况,上市公司没把公司经营好(也根本不准备经营好),基本没有正儿八经的业务,业绩也一塌糊涂,却可以利用规则不断出千,绑架中小股东,从股市里面圈钱。

  “老千股”绝对是香港股市的土特产,成熟的美国股市没有,不成熟的A股市场也没有。

最核心原因就是因为香港包括股票发行、融资等制度安排,严重倾向大股东,大股东可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几乎可以随时、随地以任何愿意的价格供股集资,完全没中小股东什么事。

哪怕白字黑字公告的集资理由是编造的,中小股东也没有任何事后追责机制,只能只认倒霉。

  “老千股”的运作,如同吸毒。

一旦上市公司发现可以通过财技,而非自身努力经营公司就可以赚钱,这个游戏规则就会被发挥的淋漓尽致。

他们几乎永不会分红,却可以理直气壮的频繁圈钱。

哪怕股价跌到几分钱,可以再合股然后继续跌,重新再圈钱,这是一个无底洞。

这类公司并不以实现经营性盈利为目的,而是依赖这样的挖坑行为,通过频繁的关联交易,融资,不断的赚取股民的财富。

几乎每一个投资过港股的人都或多或少中过招,踩过雷,都有一把辛酸的被绑票血泪史。

  此前格隆汇的约翰法雷尔前辈就写过一篇广泛传播的文章《香港,请不要自己抛弃自己:

从香港老千股的惨痛经历说起》,文中举例的蒙古矿业(1166.HK)用8年时间跌了99.9955%,这就是最典型的老千股,简直就是把“千股文化“发挥到了极致。

而就在上个月,这家公司换了个马甲,取了个新名字“星凯控股“,新一轮坑蒙拐骗又开始了。

  现在你知道在香港股市呆久了的“老警察”都只记代码,不记名字的原因了吧——不是装逼,是被逼啊!

  老千泛滥的结果是:

劣币驱逐良币。

弄得好的公司也无心经营,就想着坑蒙拐骗。

搁谁都会这么做啊:

做实业赚钱多辛苦啊,出千赚钱容易多了!

最最关键的是,一颗老鼠屎都能坏一锅汤,何况香港本地股里几乎一堆老鼠屎。

投资者会抱着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态度对待其他上市公司,以致整个香港股市的估值都被老千这个沉重的包袱拖低到全球最低的水平。

  可笑的是,监管层以此为荣。

殊不知:

  高估值是对成长与全力创新的奖励,是荣耀;

  低估值是对衰落与固步自封的惩罚,是耻辱。

  在这里,香港监管层对“制度”的迷信、依赖和不作为,体现得淋漓尽致。

这事,搁在制度严密、与时俱进的美国,也许会拖上几个月,但一准也解决了。

搁在制度疏漏,但对保护中小投资者不遗余力的大陆,也一早解决了。

  唯独香港,这么多年,就是解决不了。

抱着殖民地时期英国人遗留下来的那套老朽的规章制度,从没人质疑哪里有问题?

哪里需要与时俱进做修改?

穿着西装,喝着红酒,拿着高薪,出入IFC与长江中心。

中小股民关我何事?

没有赚钱效应,关我何事?

估值低,又关我何事?

  其实一招就可以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行,你不是要供股集资吗?

行,你爱供多少供多少,但,价格不允许折扣!

市价供股。

  因为市价是所有交易者博弈出来的价格,必须得到尊重。

大股东凭什么在市价之外,按自己意愿,随意定一个有利于自己(人)的交易价格?

  很多有节操,自觉与老千划清界限的中资公司就是自觉这么干的:

1月25日,泛海集团(0,-1.64, -100.00%)香港旗舰中泛控股(0.82, 0.01, 1.24%)(715.HK)宣布二供一,供股价无折扣。

  遗憾的是,这种节操,在香港得不到任何奖励。

  五、

  这就是香港市场特有的“老千文化“:

对于不小心踩中的老千股,是割了痛,不割更痛。

无独有偶,我们再回过头再看看香港另一种与之极其类似,也是枝繁叶茂的垃圾文化:

“绑票”。

  哪里都有富人,香港当然也有,如李嘉诚、郭氏三兄弟、李兆基、郑裕彤、何鸿燊等等。

问题在于:

在其他地方极其罕见的大富豪遭绑架事件,在香港则如同日常连续剧一样频繁上演。

  最讽刺的是:

绑票与出千,几乎一回事。

  前面说了,对于不小心踩中的老千股,是割了痛,不割更痛。

对于不小心遇上的绑架,亦是如此,咬牙不给赎金吧,怕绑匪撕票(就像老千股供股,割了就等于兑现了浮亏);忍痛给赎金吧,怕绑匪一而再再而三的勒索怎么办(就像老千股不断供股合股再供股,没完没了),更怕给了赎金也换不回人的(就像老千股直接低价私有化,死不见尸了)。

  最贴切的案例莫过于香港华懋集团小甜甜龚如心的老公王德辉了,他先后被绑架了两次。

第一次,1983年4月,盗亦有道,支付了1000万美元赎金之后,人被放了回来;第二次,6年后,1990年4月,就没那么幸运了,在支付了6000万美元赎金之后,人还是没回来,据说惨遭撕票,但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除了王德辉,另一个著名的绑架对象就是首富李嘉诚的儿子李泽钜。

1996年5月,世纪绑匪张子强绑架香港第一富豪李嘉诚的长子李泽钜,勒索港币10亿3千8百万元,张子强分得4亿3千8百万。

  记得李泽钜的绑架案有两个小细节让人印象非常深刻:

  一是当时李嘉诚坚决不打算报警;

  二是当时张子强是光明正大的只身前往李宅面议赎金的。

  嚣张吧?

猖狂吧?

  根据李嘉诚的亲述,因为当时的他对香港的警察和司法制度都毫无信心。

还记得此前张子强抢劫运钞车被无罪释放吗?

1991年7月12日,抢劫启德机场装甲运钞车1亿6000万港元,张子强后来被捕。

但法庭以证据不足为理由,将他无罪释放,香港警察局竟然还反过头来赔了他800万港币。

受到鼓励的张子强愈发上瘾,1997年9月,绑架香港第二富豪郭炳湘,勒索港币6亿元,张子强独得3亿元。

1997年10月,再接再厉,又策划绑架澳门第一富豪何鸿燊,因被警方识破而未遂。

  整个逻辑非常清晰:

绑匪的猖狂、被绑者的“懦弱”,本质上都是拜警方的不作为和香港司法制度的漏洞所赐。

  知道这事最后怎么解决的吗?

得意忘形的张子强去了大陆潇洒。

然后,这事就解决了。

  张子强最大的错误是:

他离开了香港这个“制度完善”的“绑票”乐土,去了大陆。

  六、

  异曲同工的“老千文化”与“绑票文化”如同一对畸形双胞胎,能同时在香港生根发芽,枝繁叶茂,只说明了一件事:

香港貌似先进完善的制度,徒有其表而已,一戳就破。

  制度的背后,是人。

  当今的香港,没有人愿意站出来担当,没有人愿意作为。

  人不作为,制度就是画地为牢的囚笼和枷锁。

  谨以此文,送香港诸君,尤其香港证券监管层。

但愿我是杞人忧天,希望香港明天更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设计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