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句型练习全.ppt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624303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2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句型练习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句型练习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句型练习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句型练习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句型练习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句型练习全.ppt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句型练习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四年级语文句型练习全.ppt(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句型练习全.ppt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期末练习荟萃(句型篇)缩句规则缩句规则一、删去“的”前修饰成分(即形容词)例如:

“美丽的蝴蝶飞走了。

”句中,“美丽的”是用来修饰“蝴蝶”的,因此,应该删去。

二、删去“地”前的修饰、限制成分。

例如:

“人们都惊讶地呼喊起来。

”句中,“都惊讶”是用来修饰“呼喊起来”的,要删去。

三、删去“得”后补充说明成分。

例如:

“他高兴得跳起来。

”句中,“跳起来”是对“高兴”的程度进行补充说明的,要删去。

四、删去数量短语。

例如:

“罗丹塑了一座女像。

”句中,“一座”这个数量短语可删去。

五、抓住主干来缩简。

只要抓住句子的主干“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这是每个完整句子都具备的),就可迅速地缩句。

例如:

“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

”这句话:

说“什么?

”“铁球”,“怎么样?

”“落下来”。

因此,这句话可缩为:

“铁球落下来。

”缩句有时需要各种方法综合运用。

例如:

“几只小鸟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

”这句话可缩为:

小鸟飞翔。

六、补语与“着”“了”“过”。

缩句是为了帮助理解句子,不一定要缩到最简。

只要理解了句子,就行了。

补语保留可以,删去也行,不过要看具体情况。

“着、了、过”是时态助词,助词在句子中几乎没有独立性,是不能删的。

缩句训练1、身穿华丽衣裙的少女们随着音乐翩翩起舞。

、身穿华丽衣裙的少女们随着音乐翩翩起舞。

2、树干上的苔藓和树下的枯枝败叶可以吸收一部、树干上的苔藓和树下的枯枝败叶可以吸收一部分雨水。

分雨水。

3、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

、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

4、我们划着船到一个朋友的家乡去。

、我们划着船到一个朋友的家乡去。

5、我们在河边大树下发现了几只小船。

、我们在河边大树下发现了几只小船。

6、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

、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

7、同学们兴高采烈的在公园里游玩。

、同学们兴高采烈的在公园里游玩。

8、清澈的溪水流过美丽的小村庄。

、清澈的溪水流过美丽的小村庄。

9、伐木人用锋利的斧子把一棵棵树砍倒了。

、伐木人用锋利的斧子把一棵棵树砍倒了。

缩句训练1、身穿华丽衣裙的、身穿华丽衣裙的少女们少女们随着音乐翩翩随着音乐翩翩起舞起舞。

2、树干上的、树干上的苔藓和苔藓和树下的枯树下的枯枝枝败败叶叶可以可以吸收吸收一部一部分雨分雨水水。

3、微波粼粼的、微波粼粼的海面海面上,霎时间上,霎时间洒满洒满了银了银光光。

4、我们我们划着船划着船到到一个朋友的一个朋友的家乡去家乡去。

5、我们我们在河边大树下在河边大树下发现发现了几只小了几只小船船。

6、我我回头回头看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榕树。

7、同学们同学们兴高采烈的在公园里兴高采烈的在公园里游玩游玩。

8、清澈的、清澈的溪水流过溪水流过美丽的小美丽的小村庄村庄。

9、伐木人伐木人用锋利的斧子用锋利的斧子把把一棵棵一棵棵树砍倒了树砍倒了。

1、秦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2、秦兵马俑形象的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

3、中国人民举办奥运会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4、燕子停在电线竿上,像一个个音符。

5、老人心想,这可能是他最亲近的东西了。

6、他喝了一袋牛奶,吃了二只包子上学去了。

7、校园里的草地上有垂杨柳,十分阴凉。

8、群众的目光齐刷刷地望着天安门。

1、秦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2、秦兵马俑形象的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

3、中国人民举办奥运会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4、燕子停在电线竿上,像一个个音符。

5、老人心想,这可能是他最亲近的东西了。

6、他喝了一袋牛奶,吃了二只包子上学去了。

7、校园里的草地上有垂杨柳,十分阴凉。

8、群众的目光齐刷刷地望着天安门。

扩句训练扩句训练扩一处:

1、小姑娘笑了。

2、夜空中悬着月亮。

3、我抚摸着喜鹊的羽毛。

4、月亮升起来了。

将上面的句子扩两处。

句型转换训练句型转换训练“把把”字句字句“被被”字句字句例子:

雨水打湿了我的衣服。

雨水把我的衣服打湿了。

(“把”字句)我的衣服被雨水打湿了。

(“被”字句)原句:

结构:

主语+谓语+(宾语补足语)宾语“把”字句:

主语+“把”(宾补)宾语+谓语“被”字句:

(宾补)宾语+“被”主语+谓语1、一阵狂风刮倒了路旁的那棵老树。

一阵狂风把路旁的那棵老树刮到了。

路旁的那棵老树被一阵狂风刮倒了。

2、科学家实现了人类徒步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举。

科学家把人类徒步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举实现了。

人类徒步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举被科学家实现了。

1、小明把我的书包拿走了。

2、小刚把老奶奶送回了家。

3、濛濛细雨淋湿了人们的衣服。

4、我们克服了这个困难。

5、大水冲走了八只大铁牛。

6、同学们交给我一项任务。

7、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

句型转换句型转换陈述句、反问句互换陈述句、反问句互换1、陈述句变反问句。

肯定句变反问句:

将原句变为否定句,再加上一个表示反问的语气词,再将句号变为问号。

例如:

你应该去看他。

(变否定句):

你不应该去看他。

(加反问词):

难道你不应该去看他吗?

句型转换句型转换陈述句、反问句互换陈述句、反问句互换1、陈述句变反问句。

否定句变反问句:

先去掉句中的否定词,之后加上表示反问的语气词,再将句号变为问号。

例如:

你不应该去看他。

(去否定词):

你应该去看他。

(加反问词):

难道你应该去看他吗?

小练笔:

1、北京的颐和园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

2、保罗感受到给予是令人快乐的。

3、这盆花很漂亮。

4、他不是好人。

5、他一直不做好事。

句型转换句型转换陈述句、反问句互换陈述句、反问句互换2、反问句变陈述句。

先去掉反问词,再进行否定,最后将问号变为句号。

例如:

难道你应该去看他吗?

(去反问词):

你应该去看他吗?

(加否定词):

你不应该去看他。

小练笔:

1、不好好学习,难道能取得好成绩吗?

2、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嫌它不够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3、难道周志国长得不帅吗?

4、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5、难道我连最后一面都不能见他吗?

句型转换句型转换比喻句、拟人句比喻句、拟人句比喻与拟人:

拟人是把物当作人(动作、思想感情)来写物的人格化。

拟人的特点是本体事物和人,二者完全融为一体,具有相融的关系,“人”并不出现,当然也不可能出现喻词“像、如”等,反过来说,凡有“人”出现,有比喻词出现,拟人句就成了比喻句。

比喻是本体与喻体的相似关系,不论何种比喻,喻体必定出现(借喻除外)怎样把句子改写为比喻句和拟人句怎样把句子改写为比喻句和拟人句改写比喻句一定要出现喻体、喻词、本体。

随风飘落的树叶随风飘落的树叶如一只只蝴蝶。

改写拟人句不能出现“像”“如”等词,但要出现人的动作或思想感情、神态等。

秋天来了,果园里的果实成熟了秋天来了,果园里的果实一个个害羞得露出了红红的脸成熟了。

小练笔:

1、花儿在风中摇摆。

(改为比喻句)2、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真好听。

(改为比喻句)3、苹果变红了,葡萄变紫了。

(改为拟人句)4、秋风拂过,吹熟了果园里的果实。

(改为拟人句)秋姑娘悄悄走来,果园里的果子也一个个都突然长大了,成熟了5、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

(改为拟人句)1997年7月1日,香港这个失散的孩子终于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6、窗外,风吹翠竹,飒飒作响。

(改为比喻、拟人句)窗外,微风温柔的手拂过翠竹,竹叶不由得发出飒飒的笑声。

窗外,风轻抚着翠竹,翠竹发出飒飒的低语。

关联词连句关联词连句转折关系转折关系虽然但是尽管还(但)是.却(然而)(可是)(但是)假设关系假设关系如果(倘若)(要是)就要是那么无论都不管也即使也并列关系并列关系一边一边既又递进关系递进关系不但而且、不光也、不仅还选择关系选择关系不是就是要么要么与其不如宁可也不因果关系因果关系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由于因此承接关系承接关系先再首先然后先然后接着最后一就条件关系条件关系只要就只有才凡是都不管总除非才无论(不论、不管、任凭)都(也、还)小练笔:

1、革命烈士牺牲自己。

革命烈士绝不出卖党的机密。

2、詹天佑决定采用中部凿井法。

八达岭隧道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

3、陆地这么大。

陆地还占不到地球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4、我们多听多练。

我们能把普通话学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