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系统干式除尘基础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236215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6.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炉系统干式除尘基础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炉系统干式除尘基础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炉系统干式除尘基础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炉系统干式除尘基础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炉系统干式除尘基础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炉系统干式除尘基础施工方案.docx

《高炉系统干式除尘基础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炉系统干式除尘基础施工方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炉系统干式除尘基础施工方案.docx

高炉系统干式除尘基础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1.1设计蓝图。

1.2工程管理相关文件:

1.3施工现场情况踏勘

1.4国家有关施工及验收规范、相关的技术标准: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上海市)DGJ08—11—1999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6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

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程CECS25:

90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2、工程概况

2.1工程简介

该工程位于2号煤气洗涤沉淀池处,对该沉淀池进行拆除后在该位置进行施工。

主要工程量为煤气干式除尘框架柱基础、基础之间的连系梁。

在原2号沉淀池周围,新建柱基础,并且设连系梁相连接。

在2号沉淀池位置处,对沉淀保留其底板所可以利用部分,在旧的底板上植筋,作为煤气干式除尘框架柱基础。

新建柱基础底部标高:

-2.300m,而原有底板凿除到-1.300mm,在底板上施工连系梁。

图中标高±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4.200mm。

具体基础外观尺寸间基础平面布置图(040.28TJ070102-3)

钢筋采用HPB235级,符号“φ”;HRB335级,符号“φ”。

混凝土强度等级:

基础、梁均为C30,垫层为C10。

预埋件及其他钢结构件均用Q235-B钢,其力学性能和化学成分应符合《碳素结构钢》GB/T700-2006的规定。

焊条采用E43型,其性能应符合《碳钢焊条》GB-T5117-1995之规定。

2.2施工要求

本工程有新建柱基础,但是也利用原沉淀池底板进行施工。

因此施工前应对原施工图进行充分熟悉和消化,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踏勘和记录,做好充分准备工作。

施工前对本次施工范围内的管网要查明并且进行处理,确保不能破坏地下管道。

在施工中注意保护原有基础及设备,仅对影响本次施工的旧基础予以清除,待施工完毕后根据情况恢复。

所有钢构件及预埋件在除锈前应进行表面处理,清楚毛刺、焊渣、飞溅物、积尘、疏松的氧化铁皮及涂层物等。

工厂制作的钢构件采用喷射除锈,其除锈等级为Sa2.5;个别现场制作的零星小件采用手工和动力工具除锈,其除锈等级为St3。

基础施工完后,应对基坑进行对称回填,回填土采用砂石料,分层夯实。

2.3构造要求

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

40mm。

钢筋的锚固长度:

HPB级为24;HRB335级为30(d≤25)或33(d>25)。

钢筋的搭接长度:

钢筋的搭接长度为1.4倍的钢筋的锚固长度(注明者除外),(钢筋的搭接长度是以纵向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为50%计算)。

当钢筋的直径大于等于25mm时,宜采用焊接接头或机械连接,接头质量和位置应符合有关规范规定。

焊接接头长度:

单面10d,双面5d。

箍筋满足抗震、抗扭要求。

3、施工部署

3.1组织机构

为加强现场的施工管理,保证工程顺利进行,建立一套完整并行之有效的施工组织管理体系。

3.2劳动力计划

一线作业队伍选用1家,具体人员数量如下:

 

工种

劳务公司作业队

木工

18

电焊工

4

普工

8

钢筋工

16

砼工

6

电工

2

汇总

54

说明:

部分工人具备多工种施工能力。

3.3施工进度计划

根据本工程施工图情况,施工进度计划图见附图。

4、主要施工方法

4.1施工测量

4.1.1施工控制网的布设:

4.1.1.1控制网:

测量控制网的布设见施工组织总体设计。

4.1.1.2控制网的测设:

1)测量依据:

以甲方提供的一级施工控制网导线点为起始依据,高程控制点同样以甲方提供的水准基点为起始依据。

2)技术依据:

(1)YBJ212-88《冶金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2)GB50026-93《工程测量规范》

(3)《宝钢股份工程管理制度》

(4)投标文件、附图、项目部召集的有关测量会议的精神。

3)使用仪器:

(1)徕卡TC1800全站仪(精度:

1.5″,2+2PPM)

(2)徕卡NA2+GPM3精密水准仪(精度0.3mm/km)

(3)辅助配套设备

4)测量方法:

平面控制网点的测设采用轴线法进行,首先依据甲方提供的首级控制点定出长轴线,并按规范要求将其严格调整到一条直线上。

然后由长轴线测设短轴线,再根据十字轴线测设出矩形控制网的各边并定出角点,同时沿矩形的各边采用差分法定出距离指标桩。

在埋桩后须角度精测,主轴线中心角采用6测回检测的方法进行测定。

角度测量采用TC1800全站仪进行,其测角中误差为mß=±3.5"。

距离控制用TC1800全站仪进行测距,按一级距离测量进行测距。

采用往返测距的方法测定,观测时将气温、气压以及加、乘常数均输入仪器,全站仪自动计算改正,连同地球曲率及折光改正计算后显示出改正后的水平距离。

边长测量均以4测回检测。

最后在现场进行归化后再用相同的方法进行检测。

设备基础基准点的测设:

根据距离指标桩的坐标,采用直线投点法先定出设备基础中心线上的基准点,再以设备基础中心线的基准点为依据,按照设计尺寸,测设基础横向定位中心线上的点。

5)平面控制网的检测:

主轴线中心角采用6测回检测;矩形网实测角采用4测回检测,非实测角采用2测回检测;边长采用4测回检测。

6)高程控制点的测设:

以甲方提供的水准点为起始点,严格按照二等水准测量要求,采用闭合环的形式进行施测,内业计算严格按测站数进行平差,求出各点的高程。

4.1.2施工放样测量:

4.1.2.1中心线的投设:

施工放样应依据控制网测设结果及施工图纸和相关文件,先定出施工实体的十字中心线,再根据中心线对施工实体进行中心点或几何轮廓进行施工放样。

中心线的投设尽可能采用直线投点法,其端点由控制网相邻的距离指标桩以内分法测定。

中心线投点时,经纬仪的视线根据控制网两点决定。

测设直角时,经纬仪投点应正倒镜进行校核。

4.1.2.2标高的投设:

基础开挖时施工测量人员应进行看守观测,当基坑挖到一定深度,应在坑壁测设距基底设计面为一定高差(如1m)的水平桩作为控制基坑深度及基础施工中控制高程的依据。

同时根据施工进度,施工人员应及时将水准标高投测到施工面上作为后续施工的依据。

特别是对于施工中的关键性标高要用墨线或红三角准确的画到适当的位置上(如:

模板、混凝土基础等)。

4.1.3变形观测:

4.1.3.1沉降观测:

观测点的埋设:

(1)根据设计图纸要求进行埋设。

(2)煤气干式除尘框架柱基础在施工中要设观测点,随时监测建筑物的稳定,保证生产的正常运行。

在柱基础上观测点根据设计图纸布设。

4.2土方工程

4.2.1土方开挖

4.2.1.1基坑开挖施工顺序:

测量放线→人工挖探坑→地下管线确认→机械开挖→排水→平整→人工清预留土层→验槽

4.2.1.2土方开挖注意事项

1)基坑中的积水用潜水泵及时抽走,地表积水通过排水沟排走。

2)基坑开挖后坡顶设防护栏杆高1.2米

4.2.2土方回填

A、回填前,回填基坑内应无积水,建筑垃圾应清除干净。

B、应采取措施防止地表水流入回填区,回填区原松动土也应充分夯实。

C、回填土采用砂石料,进行对称回填。

E、采用反铲分层铺土,机械不易运到的部位,由人工配合,采用蛙式打夯机进行压实,压实系数≥设计标准。

F、土方回填厚度为300mm,每层夯实遍数由现场压实试验确定。

检验时每层按100~500m3取样一组。

取样部位在每层压实后的下半部。

4.3模板工程

本工程以组合钢模板为主,在施工前必须做好模板配置工作,并使配置的模板外观效果好,尽量全部采用钢模板。

所有的钢模板在使用前必须进行修整并刷脱模剂,对个别不符合模数的部位采用20mm厚双面覆膜多层板,浇筑砼前木模应用水充分湿润。

钢楞和板模的支撑系统采用扣件式钢管(φ4.8×3.5)。

4.3.1模板的支设

1)柱基础模板支设

(1)侧模斜撑支于垫层上,并加设垫木,防止变形。

(2)底板采用P6015的模板,上部采用P3015和P3006的模板相结合。

底板上φ12的对拉螺杆与主筋焊接。

(3)基础模板支设见如下图。

2)柱基础连系梁模板支设

新建柱基础的连系梁规格分别为:

400×400,400×500,400×800三种规格,两宽为400mm,可直接穿对拉螺栓进行加固。

而在沉淀池底板上的连系梁规格分别为2000×1200,1000×1200两种规格。

两宽为2000m,可把螺杆焊接在梁主筋上进行加固。

模板加固采用对拉螺栓、双螺帽,对拉螺拴采用φ12@500×600mm。

4.3.2地脚螺栓安装

柱基础上需要安装地脚螺栓,用于安装煤气干式除尘钢结构框架。

螺栓规格分为M-1和M-2两种U字型预埋螺栓,M-1为M36螺栓,在柱基础上安装四个;M-2为M24螺栓在较小的助柱基础上安装两个。

在作主基础上部柱头时四角留出高约400mm的柱筋,替代角钢固定架,用于加固螺栓。

如下图所示。

4.4钢筋工程

4.4.1、一般规定

1)钢筋进场需有出厂质量证明和试验报告单。

进场后按规定作钢筋原材复试。

钢筋加工过程中,如发现脆断、焊接性能不良等不合格现象,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将其退场。

2)钢筋规格要按其设计要求采用。

当需要代换时,应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并应符合设计或规范的规定。

3)钢筋的堆放、存储:

钢筋需架空堆放,用钢管搭设U型钢筋支架,下垫100×100mm木方。

4)钢筋储存需设置标志,说明:

钢筋种类、使用部位。

成型钢筋要标识,按使用部位分类摆放,坚决杜绝代用、错用现象。

4.4.2、施工前的准备:

1)准备绑扎铁丝绑扎工具,本工程钢筋绑扎铁丝采用20#镀锌铁丝。

2)核对成品钢筋的钢号、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等是否与料单料牌相符,如有错漏,应纠正增补

3)准备控制砼保护层用水泥砂浆垫块,垫块的平面尺寸分30×30mm。

垫块的厚度为40mm。

4.4.3钢筋绑扎要点

(1)块式基础钢筋绑扎

A、钢筋网的绑扎,四周两行钢筋交叉点应每点扎牢,中间部分交叉点可相隔交错扎牢,双向主筋的钢筋网,则须将全部钢筋相交点扎牢。

B、采用双层钢筋网,在上层钢筋网下面设钢筋固定架。

(2)基础侧面钢筋绑扎

A、侧面钢筋的绑扎,在模板安装前进行;钢筋保护层厚度根据施工规范具体要求留设,并使用1∶2水泥砂浆垫块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侧面钢筋的保护层垫块布置间距为间距0.5米。

B、钢筋绑扎时,按计划先划出钢筋正确位置线,严格按线排列绑扎,绑扎必须牢固,无漏绑,无松动变形,钢筋固定架应当牢固。

C、侧面水平钢筋绑扎前后,要注意校正竖筋的位置及垂直度,校正后用钢筋斜拉固定,洞口、预埋件处应对钢筋加固及标高控制。

4.5混凝土工程

4.5.1混凝土的型号

混凝土采用商品砼,强度等级为:

基础、梁均为C30,垫层为C10。

4.5.2混凝土的浇筑

砼采用全面分层法连续浇筑,每层厚度控制在500mm以内。

对于较长的梁浇筑,应从一端开始,分层浇筑。

4.5.3混凝土的养护

采用一层塑料薄膜加草袋进行覆盖保温、保湿养护,覆盖草袋的层数根据实测温度来计算确定,养护期为14d。

4.5.4防止混凝土表面裂缝的技术措施

浇灌施工结束后混凝土抹面应进行二次压光,施工缝的处理按常规进行凿毛,清除浮浆和松动石子等施工缝的接槎处理。

浇灌完毕后自然养护并保持其表面湿润。

养护措施为塑料薄膜、草袋进行保温、保湿,养护期为14d。

砼拌合物成型(振捣)时固体颗粒局部下沉,表面产生浮浆、泌水,而形成混凝土体积收缩,属塑性收缩。

如沉降过大,将会产生沉降裂缝。

因此砼应分层浇灌,使之逐步沉实,控制浇灌速度,尽量使混凝土收缩在终凝前基本完成。

砼置于自然环境中,由于失水而引起体积缩小,使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因此施工宜采取表面压光,破坏混凝土表面及浅层毛细管,阻塞水蒸发的自由通道。

混凝土表面压光后立即覆盖养护。

5、质量保证措施

5.1质量保证体系

为加强工程质量管理,落实质量管理措施,使施工质量管理要素及管理要点在施工过程中得到行之有效的控制,以达到创优质工程的目标,建立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5.2技术质量保证措施

5.2.1工程开工前,施工技术人员应参加技术交底,图纸会审和施工方案的编制等工作,并按照设计、施工规范及《作业指导书》,组织好向班组进行技术操作、质量标准的交底工作。

5.2.2建立自检、互检、专检制度,加强质量通病的防治、工作,做到防患于未然。

5.2.3认真做好测量定位放线工作。

5.2.4认真做好施工记录、地基验槽记录、隐蔽工程记录,及时办理各种验收签证手续,妥善保管所有签证资料。

5.2.5加强原材料把关及检、试验的管理工作,采购的主要材料生产厂家、品牌必须先征得甲方的认可,所采购的工程材料必须三证齐全(出厂合格证、产品质量保证书和出厂检、试验报告)。

对不合格及无材质证明书或半成品加工合格证的材料坚决严禁使用到工地上。

5.2.6严格执行计量管理制度,施工和质量检查人员要正确使用计量器具,公司有关部门应不定期的检查、校正现场使用的计量器具。

5.2.7认真做好各工序交接和成品保护工作。

5.2.8做道软件资料和工实体资料同步,保证质保资料齐全。

提供的资料如下

(1)、钢筋原材出厂合格证;

(2)、钢筋原材材质报告;

(3)、钢筋原材复试报告;

(4)、钢筋焊接实验报告;

(5)、钢筋隐蔽验收记录。

(6)、配比通知单

(7)、砼抗压报告(标养及同条件养护)

(8)、商品混凝土出厂证明单

(9)、测量记录及复核

(10)、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验收记录

5.3质量通病防治

为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确保达到优良,根据预防为主的质量方针,对施工的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必须事前给予高度重视,有针对性的制定如下预防措施:

工程质量通病预防对策

序号

通病

名称

现象

原因分析

预防对策

1

预埋螺栓位移

预埋螺栓倾斜、高度不一致或偏离设计位置

预埋螺栓固定不牢

做好螺栓固定架,预埋螺栓和固定架焊接牢固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振动棒与预埋件接触造成偏移

振捣时振动棒插点与预埋螺栓根部必须保持适当距离。

2

混凝土结构表面缺陷

麻面

模板表面清理不干净,粘有干硬水泥砂浆

模板表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

钢模板脱模剂涂刷不均匀或局部漏刷,拆模时混凝土表面粘结模板

钢模板均匀涂刷脱模剂,并将此列为模板工程的专检项目

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混凝土中气泡未完全排出

模板应经挑选使用,使模板缝拼接严密,如果有缝隙应用毡条堵严,表面粘贴胶带。

振捣时间应充分,不得欠振、漏振。

蜂窝

混凝土配合比不准确或计量有误,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搅拌时严格控制配合比,每一工作班检查配合比至少2次,外界情况有变动时应及时检查,保证材料用量计量准确

搅拌时间不足,混凝土没有拌合均匀,和易性差

严格检查商品混凝土的塌落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浇筑下料不当,造成混凝土离析,石子集中,振不出水泥浆

控制混凝土下料自由倾落高度,超过时应采用串筒、溜槽下料

振捣不实或下料与振捣配合不好,未及时振捣而又下料,造成漏振

下料时应听从指挥,振动棒插点安排应规则有序,振捣延续时间根据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出浆并呈水平状为宜

缺棱掉角

侧面非承重模板拆模过早

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以上时方能拆除侧模

拆模时混凝土受外力撞击

拆模时不能用力过猛过急,注意保护棱角不受冲撞。

拆模后,在运输通道和人多处,应采取措施将阳角保护好

5.4质量管理点

施工质量控制点

工序名称

序号

质量控制点

质量问题

保证措施

职责分工

责任人

关联人

测量

1

定位

出现偏差

进行复测

韦达

陈强

模板

2

模板支架

支撑不牢

砼浇筑前检查模板系统的刚度、强度及稳定性

陈辉

师云科

王家文

模板几何尺寸

与设计不符

认真识图、准确放线

陈辉

王家文

螺栓安装

3

地脚螺栓

中心及标高超标

浇筑混凝土反复进行复测,检查固定架的加固是否可靠。

陈辉

王家文

钢筋预埋件

4

绑扎

缺扣、钢筋错位

绑扎后进行自检、互检和技术复核

陈辉师云科

陈辉王家文

预埋件

识图错误、偏位过大

严格按图施工、控制偏差

陈辉

王家文

现浇混凝土

5

养护

养护条件差、时间不够

改善养护条件,盖草袋或塑料薄膜

陈辉

王家文

表面观感

露筋、不平整

控制保护层、模板刷隔离剂,认真捣固

陈辉

师云科

5.5检验和试验计划

5.5.1工程质量检验计划

序号

分部分项工程名称

检验内容

1

基础土方开挖

按国家质量验收标准检验

2

基础模板工程

3

基础钢筋工程

4

基础混凝土工程

5

基础土方回填

5.5.2材料及半成品检、试验计划

序号

材料名称

必试项目

取样方法及数量

送检数量

1

钢筋原料

拉伸、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冷弯

同一规格、同一级别、同一炉罐批号,以≤60t为一检测批量,取样一组。

按实际

2

普通砼

试块

强度试验必须以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拌制100m³或每一工作台班或每一楼层取样不得少于一组(3块),并在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制作试件。

同条件的混凝土试组数为标准养护组数的30%

6、安全文明施工、环保及职业健康

6.1安全、文明施工保证体系

为加强施工安全管理,落实安全管理措施,使施工安全管理要素及管理要点在施工过程中得到行之有效的控制,以达到创无安全事故工程的目标,建立安全文明施工管理体系。

6.2安全保证措施

6.2.1执行的安全标准及规范: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钢管扣件水平模板的支撑系统安全技术规程(DG/TJJ08-016-2004)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6.2.2基础施工危险源

重大危险源及防护措施

序号

危险源

可能造成事故

应对措施

1

作业人员未按规定接受岗前安全教育,班底未接受安全交底

各类人为造成的事故

做好三级教育及正确佩戴劳防用品

2

煤气管道

煤气中毒

周围有煤气压力管道,为了预防煤气中毒,施工时必须佩戴煤气报警器。

3

电焊

火灾、触电、爆炸

分类、竖放、安全距离、灭火器、防火用品

4

材料搬运

物料倾倒

安全性措施、规范操作

5

临时用电

触电

临时用电严格按规范执行

6

堆放物料

坍塌

各种主材、辅材分类整齐堆放

7

施工机械

机械伤害

机械作业范围禁止站人,定期检查机械的安全防护装置

6.3文明施工、环保保证措施

6.3.1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和安全防护措施。

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穿工作服,禁止穿拖鞋﹑高跟鞋﹑光脚和赤膊。

6.3.2人工土体探槽过程应做到小心谨慎有警戒意识,遇到情况随时报告。

土方开挖过程中,应派专人指挥反铲施工。

6.3.3施工区域严禁吸烟、严禁带火种进入施工区,施工场地要用彩钢板隔离,专业安全员坚守现场,严禁在施工区外乱窜,严禁在乱动任何机械设备。

施工区区域准备好灭火器。

6.3.4施工区域处于原有生产厂地,施工机具、材料不得乱放,严禁乱扔生活垃圾。

电气设备和线路必须绝缘良好,电线不得和金属物绑扎在一起;电气设备和线路必须有接地电阻的检查措施、方法和记录,电缆线必须要绝缘,有记录;电箱必须使用市安监和建委监制的合格用品;开关应放在防雨的闸箱内,拉合时应戴手套侧向操作。

遇有临时停电停工休息时,必须拉闸加锁。

基坑四周用围护栏杆封闭,不得随意拆除。

6.3.5基坑排水必须排至原有的雨排水系统,严禁到处乱排。

6.4职业健康保证措施

加强现场施工人员的职业健康管理是涉及现场人员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大事,我们要切实做好以下管理措施:

6.4.1建立《项目卫生防疫管理制度》和《特殊工种、女员工定期体检管理制度》,落实责任到人;

6.4.2现场应准备必要的消毒、包扎等医药用品。

6.4.3施工区域建立卫生包干责任区,项目部与各参建作业班组签定检查监督约定,以保证措施落实;

6.4.4生活垃圾集中管理、及时处理,保持现场清洁卫生;

6.4.5工地设置吸烟点,做到不随意吸烟;

6.4.6严禁食用非饮用水,施工现场设置饮用水供应点(茶水亭),保证饮水供应,茶水桶必须加盖上锁,并有专人负责管理,饮用水具每天进行消毒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