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课程标准.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234019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5.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课程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课程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课程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课程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课程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课程标准.docx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课程标准.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课程标准.docx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课程标准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

课程标准

 

专业领域:

机电一体化

课程代码:

02021012

课程名称: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

所属系部:

机电装备系

 

山东职业学院教务与科研处

2011年3月10日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

课程代码:

02021012

学分:

3

学时:

48

授课时间:

第5学期

授课对象: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

先修课程:

机械设计分析与实践、电工电子技术、电机与电力拖动技术、液压气动系统安装与调试、PLC与检测技术、机械制造与装配

后续课程:

毕业设计

课程性质: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它的主要任务是基于机修钳工的工作过程来讲授机械设备管理基础知识,常用的维修知识,失效零件的测绘设计,零部件常用修复工艺,机械设备维修中常用的精度检查方法,典型机械设备拆卸、清洗、检验、修理、装配和试运转等内容以及企业设备管理常用知识。

二、课程目标

总体目标:

培养具有实践动手能力,能够进行机电设备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能正确进行设备精度检测;掌握机电设备的日常管理与维护;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并掌握以下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并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职业素质的养成。

(一)专业能力

1、掌握机械设备维修工艺的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

2、掌握机械设备维修中失效零件测绘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步骤,能正确选用测绘工具并使用手册资料,具有测绘设计正确机械零件工作图的能力。

3、掌握机械零部件修复技术的常见工艺和修理方法,并了解先进的修理工艺技术。

4、掌握机械设备维修精度的检验方法。

5、具有分析和解决机械设备维修作业中一般工艺技术问题的能力,能正确选用设备修理中常用的工具、检具及量具。

6、熟悉典型机械设备拆卸、清洗、检验、修理、装配和试车验收等维修工艺过程及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

7、具有编制和实施中等复杂程度的机械设备维修工艺规程的基本能力。

8、具有一般设备管理能力.

(二)方法能力

1、善于观察,故障的识别、分析、判断能力;

2、动手操作能力;

3、信息收集、归纳能力;

4、分析判断与决策能力;

5、独立制定计划并实施;

6、在生产组织、品质控制、工艺文件实施等方面具备良好的执行能力。

(三)社会能力

1、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2、质量意识、安全意识;

3、工作责任心与职业道德;

(四)职业素质

1、文明礼貌的职业素质

2、爱岗敬业的职业素质;

3、诚实守信的职业素质;

4、团结互助的职业素质;

三、课程设计

1.教学设计

(1)课程内容设计

课程内容的选取是在专业建设委员会指导下,在充分进行企业调研基础上,课程组成员与行业、企业专家一起,对教学内容进行选取和规划。

选择普通机床及数控机床等典型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修为教学载体,力求适应现代化企业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维修、管理等岗位需求。

在内容选取过程中,通过对济南二机床集团、济南一机床集团等企业实地走访调研,与行业专家座谈,了解设备管理与维修相关职业岗位,从中分析、提取、总结出典型工作任务;归纳出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必须掌握的专业核心技术能力;围绕核心技术能力,根据本课程的培养目标,将实际的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性工作任务,最终提炼归纳出本课程的六个学习项目。

课堂内容设计示意图如下所示。

(2)教学组织形式

为了使学生能够掌握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的技能,本课程采用了项目导入、项目分析、项目实施和项目评价四步教学法。

教师下发工作任务后,学生分小组进行资料收集,制定工作计划方案,分小组实施完成任务,并对任务执行情况进行评价。

在各教学环节中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不是直接告诉学生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注重学生间的协作学习培养,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所遇到问题的理解,并学会分工协作完成任务。

(3)教学方法与手段

根据高职院校学生身体、心理、知识和能力的结构现状,并结合本课程的特点,灵活运用了丰富的教学方法。

具体教学方法的运用如下图所示.

2.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表1《机电设备管理与维修》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培养目标

学习和训练内容

学时建议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资源

考核评价

1

机电设备管理

1。

熟悉配件管理

2。

熟悉润滑管理

3。

了解设备的现场管理

4.了解设备的故障管理

教学载体:

CA6140普通车床

学习内容:

配件管理、熟悉润滑管理、了解设备的现场管理、了解设备的故障管理

训练内容:

机加工实训车间设备管理方法

24

教学方法:

现场教学

教学手段:

实物教学

教材

课件

动画

考核方式:

实做

考核标准:

实训车间现场管理标准

成绩权重:

占过程考核成绩的50%

2

机电设备修理前的准备

1.了解零件失效原理

2。

掌握零件的拆卸与清洗

3。

掌握零件的检验

教学载体:

CA6140普通车床

学习内容:

零件失效原理、零件的拆卸与清洗、零件的检验

训练内容:

设备拆装

4

教学方法:

现场教学

模拟仿真法

小组竞赛法

教学手段:

实物教学

多媒体教学

教材

教案

课件

动画

视频

考核方式:

实做

考核标准:

完成机床的拆装过程

成绩权重:

占过程考核成绩的10%

3

零部件的测绘与维修

1。

掌握轴套类零件的测绘与维修

2。

掌握齿轮套类零件的测绘与维修

3.掌握壳体套类零件的测绘与维修

教学载体:

CA6140普通车床

学习内容:

掌握轴类、齿轮类、壳体类零件的测绘与维修方法

训练内容:

轴类、齿轮类、壳体类零件的测绘

4

教学方法:

现场教学

头脑风暴法

模拟仿真法

小组竞赛法

教学手段:

实物教学

多媒体教学

教材

教案

课件

动画

视频

考核方式:

实做

考核标准:

能够完成零件的测量

成绩权重:

占过程考核成绩的10%

4

零部件的装配

1。

掌握装配尺寸链

2.掌握典型零部件的装配方法

3.掌握装配质量的检验

教学载体:

CA6140普通车床

学习内容:

装配尺寸链、典型零部件的装配方法、装配质量的检验

训练内容:

机床主轴箱的装配

6

教学方法:

现场教学

头脑风暴法

模拟仿真法

小组竞赛法

教学手段:

实物教学

多媒体教学

教材

教案

课件

动画

视频

考核方式:

实做

考核标准:

完成机床主轴箱的装配

成绩权重:

占过程考核成绩的10%

5

普通机床的修理工艺

1。

掌握卧式车床的修理

2。

掌握卧式铣床的修理

教学载体:

CA6140普通车床、X62W卧式铣床

学习内容:

机床主要部件修理;机床装配工艺;机床常见故障

训练内容:

主轴轴承间隙的调整;摩擦离合器片间隙的调整;主要部件的修理

10

教学方法:

现场教学

头脑风暴法

模拟仿真法

小组竞赛法

教学手段:

实物教学

多媒体教学

教材

教案

课件

动画

视频

考核方式:

实做

考核标准:

机床主轴间隙的调整;机床主轴部件的修理

成绩权重:

占过程考核成绩的20%

学时合计

48学时

3。

课程考核

实行学习过程考核和拓展技能考核两个阶段相结合的全程化、个性化的课程考核方案.鼓励学生自评和互评,体现考核的公平、公正、客观、实际。

其中学习过程考核占70%,拓展技能考核占30%.具体考核内容分配如下:

(1)学习过程考核:

70%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以学习项目的每个工作任务为单位,以项目导入、项目分析、项目实施、项目评价的学习过程的实现效果为考核依据,并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考核。

学习过程考核成绩的构成如下:

学习

项目

机电设备管理

机电设备修理前的准备

零部件的测绘与维修

零部件的装配

普通机床的修理工艺

分数比值

50

10

10

10

20

合计

100

(2)拓展技能考核:

30%

在每个工作任务的最后进行,以小组为单位对每个工作任务进行总结,并通过网络、图书等工具查找并学习企业设备维修管理中的典型案例,拓展机电设备管理与维修的职业技能。

教师根据小组成员在工作中的表现,从工作态度、拓展能力、团队合作等方面做综合考评。

考核重点在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工作,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目的在于对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进行评价.考核评价体系如下图所示.

4。

教学环境及设备

我院办学六十年来,购置的大量的机电设备机床,本课程实训设备:

CA6140普通车床8台、CA616车床4台、X62W铣床4台、数控车床10台、数控铣床6台、加工中心4台;能够满足课程实训需要。

建成济南二机床集团、济南一机床集团、浙江亚龙科技有限公司、中国重汽、青岛啤酒(济南)公司等多个校外实训基地。

千兆校园网覆盖了学院的教学楼、办公楼、实验楼、实训楼、图书馆、宿舍楼等,联网计算机达3000余台,为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支撑与服务,课程网站运行情况良好,为全校教职工的工作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网络环境.

5.教师队伍

教学团队由具备双师素质的专职教师及企业工程师共同组成.

(1)课程负责人1名:

熟知《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课程的相关内容及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主要负责本课程的总体规划和设计。

(2)主讲教师3名:

具备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的相关知识,并具备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能够理论与实践并行,主要负责课程教学的具体实施。

(3)企业兼职教师2名:

在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方面具备丰富的经验,主要负责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6。

教材选用

以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模式为切入点,参照机电设备安装、调试与维护的岗位要求,融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校企合作开发工学结合特色教材。

四、实施建议

1、加强校企合作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探索工学结合新途径,提高教学效果。

2、课程教师在假期中每年去企业调研时间不得少于15天,积极掌握生产现场新技术、新工艺。

3、鼓励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参加企业现场实习,加深对课程相关内容理解与应用。

4、引进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参与课程教学。

5、在考核中增加过程考核内容所占比分,对学生进行全面、公平、公正、公开的考核;

6、以就业需求为导向,不断丰富、完善本课程的知识点,及时更新知识与时俱进。

 

执笔人:

审核人:

制定(修订)日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