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类节目如何通过摄像更好的表达.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232746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72.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生类节目如何通过摄像更好的表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民生类节目如何通过摄像更好的表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民生类节目如何通过摄像更好的表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民生类节目如何通过摄像更好的表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民生类节目如何通过摄像更好的表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民生类节目如何通过摄像更好的表达.docx

《民生类节目如何通过摄像更好的表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生类节目如何通过摄像更好的表达.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民生类节目如何通过摄像更好的表达.docx

民生类节目如何通过摄像更好的表达

民生类节目如何通过摄像更好的表达

 

学士学位论文

 

题目民生类节目如何通过摄像更好的表达

学院  

专业  

学生姓名  

 

2012年月日

 

 

民生类节目如何通过摄像更好的表达

前言

近年来,电视民生节目的蓬勃发展成为电视传媒界少有的热闹景象,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的电视民生节目风行全国"从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安徽电视台的《第一时间》到湖南经视的《都市一时间》、北京电视台的《第七日》,从河南电视台的《民生大参考》、杭州电视台的《阿六头说新闻》到吉林电视台的《守望都市》、海南电视台的《直播海南》等,全国各地电视台纷纷推出自己的电视民生栏目。

民生节目放弃了传统节目中的说教的生硬、呆板,以鲜明的地方性和生动的趣味性吸引着当今受众的眼球。

民生节目坚持平民观点,关注民生民情,为百姓排忧解难,将话语权更多的交给平民百姓,符合了传媒的平民化趋势。

但是,民生新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之下,为了迎合受众,过多报道生活中既无积极意义又无价值的一些琐事,甚至还有一些低俗的、不健康的内容充斥到此类节目新闻中。

因此,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一、民生节目的定义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这里的“民”,就是百姓的意思。

而《辞海》中对于“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是一个带有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的词语,话语语境中显然渗透着一种大众情怀。

民生节目从广义上来说属于社会类的节目,但在内容上却是以民生的视野、民生的态度、民生的情感来关注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环境和生活状态,从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河南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的《民生大参考》到山东电视台公共频道的《民生直通车》、成都电视台的《成都全接触》,民生类节目可谓是“遍地开花”,在电视新闻界掀起了一股热潮,被学者称为“电视节目的第三次革命”。

何谓“民生节目”,目前并没有明确的定义,综合业界和学界对民生节目的几种观点,可以将“民生节目”理解为:

以民本思想为基点,以“民生、民情、民意”为主要关注点,以城市百姓“身边事、麻烦事、稀奇事、关心事”为主要报道题材,通过记者现场调查、跟踪报道、嵌入式体验等灵活多样的方法采编制作,注重节目的实用价值、娱乐价值、情感价值的电视节目。

目前民生节目的主要内容有:

1、“就业是民生之本”。

就是说“就业”是人民生存和生活的根本。

就是要大力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抓好高校毕业生、复转军人、新增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实行“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使人人有活干,有饭吃。

2“教育是民生之基”。

就是说“教育”是强国富民的基础,要努力提高国民素质,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大投入,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实行“两免一补”,解决进城务工子弟上学难等问题,让孩子们都能无忧无虑地读书,让家长们不再为学费发愁。

3、“分配是民生之源”。

就是说“分配”是人民休养生息的源泉。

就是“改革发展成果让人民共享”,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通过“扩中、提低、限高”,缩小贫富差距,形成“两头小、中间大”的分配格局,让广大人民群众都过上好日子。

4、“分配是民生之源”。

就是说“分配”是人民休养生息的源泉。

就是“改革发展成果让人民共享”,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通过“扩中、提低、限高”,缩小贫富差距,形成“两头小、中间大”的分配格局,让广大人民群众都过上好日子。

二、民生类节目形成背景和特点

(一)、民生节目的形成背景

1、“人本思想”推动了民生新闻的发展。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媒体对于“话语权”和“喉舌”作用的片面理解,往往以“领导者”的姿态向受众灌输严肃的新闻信息,这种“媒体本位”的思想往往关注了“国计”而忽略了“民生”,因此忽略了寻常百姓

2、社会的发展和百姓生活的需要。

在社会超速运转的大环境之下,一系列的社会心理问题浮现出来,而市井议题便作为缓解传统社会转型之痛的良药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通过新闻媒介了解与自身生活环境息息相关甚至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信息,从而使紧张的社会心理得以舒缓。

而这种市井议题最大的好处便是告诉每一个受众:

“我”就是其中一员,并时刻受到关注!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渐疏离的人际关系通过这种方式得到补偿,于是,民生新闻作为传播市井议题的直接媒介便应运而生。

3、媒体推行“平民化”“本土化”策略。

大多地方媒体为了站稳脚跟都在运作过程中积极的推行“本土化”和“平民化”策略,实行这种策略最常用的手段便是大力推出市井议题。

上个世纪《新民晚报》老总赵超构就提出了“软些、软些、再软些”,当时虽未获得广泛回应,但在之后的“南京零距离”“1860新闻眼”节目中却大行其道。

于是媒体意识到,在市场竞争、争取受众的过程中,只有更加关注民生才能收到老百姓的青睐,其公信力和号召力才能得以加强。

(二)、民生节目的特点

1、视角定位“平民化”

无论是民生新闻还是民生服务节目,它所需要的主持人都不是正襟危坐的新闻主播,而是像邻居、朋友一样用平常化的语言接听热线电话,聊着身边的事、周围的人,具有“平民视角”的特色。

另外,听众直接参与到节目中与主持人电话交流,这其实也是民生主持人视角定位“平民化”的一种体现。

无论是记录他们的困难与需求,还是听取他们对新闻事件、生活百态的看法,这种把话语权适当地交给听众的节目形式,本身就是电台民生新闻服务节目的一大特色。

2、内容上的贴近性

就地方台民生节目而言,接近性堪称其灵魂。

民生节目报道的主角是普通民众,报道的范围是本地街头,寻常巷陌。

地方台少有遇到惊天动地的事情,更多的是普通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小事。

如果不在地域上、利益上或心理上选择与受众接近的题材,听众不爱听,节目就没有生命力,更谈不上市场竞争力。

现在,民生状态的新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广泛重视,许多过去浅尝辄止或不敢涉足的"新闻禁区"也越来越多地成为了民生节目的"活水"源头和不断的深层挖掘的目标所在。

3、表达方式“个性化”

人们喜欢有特色的节目,也喜欢有风格的节目主持人。

民生新闻和传统的新闻相比更加贴近老百姓的生活,强调以一种平视生活的视角来传播新闻,这就要求我们主持人的语言应该更加亲切、平和,这样才能做到语言特点和节目特点相呼应。

4、公众情绪的调节剂

百姓利益无小事。

受众通过关注新闻媒介的报道,解决了问题,当然可以提高媒体的公信力;即便解决不了,主持人亲切的话语也可以抚慰听众情绪,起到疏通、引导的积极舆论作用,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但是,我们在发挥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作用的同时,也应该意识到新闻媒体不是政府部门,不是执法单位,许多问题牵扯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不是政府部门和执法单位短时间内能顺利解决的。

这些事儿往往积存了部分社会负面情绪,如果不及时引导,可能会变成社会问题。

许多问题如果新闻媒体能关注一下,发挥新闻舆论协调社会情绪的能力,就有可能疏导拥堵情绪、化解社会矛盾、缓和干群关系。

三、民生类节目在制作中存在的误区

(一)媒体的定位狭窄

“国计”和“民生”永远是民生节目中的两个永恒不变的热点。

“国计”和“民生”是两个相辅相成的两方面,绝非两不相干。

但是许多民生节目的定位过于狭窄,导致小新闻软新闻多,有力度有硬度的民生节目少。

笔者认为,“民生”不应该等同于“水管破裂、小区停电、街头闹剧”,也不应仅限于“休闲娱乐、上学就医、物价浮动”。

而是应该从百姓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日常生活,转向更多关注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国家宏观政策和走向的民生节目上来,从民生的角度去解读国家的政策将对百姓的影响。

这样的“民生节目”才会有影响力,才能做大、做强。

(二)“民生热”导致方言类新闻节目盛行

有人认为,“方言节目如同一股清流,成为电视收视新的增长点”,同时也成为电视界的新宠。

比如宁波电视台的《来发讲啥西》、南京电视台的《听我韶韶》、山东电视台齐鲁频道的《拉呱》,这些方言类电视节目如此风靡,受大家追捧,其主要原因是有特定的地域亲和力,用方言讲述更容易让生活在这一环境中的人群接受并产生共鸣。

新闻节目的对于“本土化”的追求值得鼓励,但是方言节目却把新闻的“本土化”做成了“本地化”,其局限性是不言而喻的。

从大的方面来说,方言节目不利于普通话的推广。

{加例子}从小的方面来说,方言节目由于语言上的限制,传播范围有限,不是本地人难以听懂,从而不利于多数人的接受和节目的推广。

(三)节目内容重复,同质化现象严重

在很多地方一个城市有多档民生类节目,而且节目类型大致相同。

而一个城市在一天之内所发生的给类新闻是有限的,因此,往往省台做了的民生新闻,各市县台也在做,甚至同一台的不同频道都在做同一则新闻。

这就出现了我们经常看到的题材重复、事件相似、人物相同的内容出现在各个民生新闻节目中。

在频道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电视栏目都出现分众化的趋势,使得有些民生新闻栏目的收视率明显下降。

而这种同质化也仅仅是停留在表象的社会事件上,而不去做内核的、异质化的分析。

(四)无谓炒作,使其偏离新闻本质

有些节目为了吸引观众眼球而过分的强调视觉冲击力,喜欢将事件神秘化,进行过渡渲染,使节目出现碎片化、浮表化得特征;有些节目为了追求高收视率,增强节目的播出效果刻意煽情,将“记录”变为“演绎”,偏离了其本质的真实性。

同时,哗众取宠、夸张失实,甚至是编造的假新闻也频繁出现,如北京电视台的“纸馅包子”,这就让新闻丧失了应有的真实性和严肃性。

 

三、民生类节目的摄像的技术和方法

电视节目质量的好坏,取决于电视工作者的技术水平。

电视工作者在了解电视摄像的规律和基本原则的同时,也应该对被拍事件或物体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吃透脚本,分清被拍对象的性质,是纪实片还是艺术片。

这样才能决定采取什么样的拍摄手段。

我们通常把新闻片归结为纪实片,把广告、宣传片、电视剧归结为艺术片。

但是,无论纪实片还是艺术片,都存在一个摄电视工作者的创意思想。

有了创意思想后就是如何来实现作品了。

其中,拍摄技术是表达创意思想的物质保证。

民生新闻具有常规电视节目拍摄的要求,更因为其内容独特性,在拍摄过程中有更高的要求。

(一)基本拍摄要求

民生节目是由一个个电视镜头组接起来的,前期拍摄就是完成这些镜头,电视画面拍摄得好坏,与摄像师的基本操作有关,质量优良的画面除了要有美的构图,自身的文化修养,自身的素质外,掌握基本的操作要领非常重要。

基本的操作要领就是:

稳、清、平、准、匀。

1、稳,就是在拍摄的过程中,必须保证摄像机机身要稳,摄像师的操作要稳。

2、清,电视图像力求清晰,或清晰到内容所要求的程度。

为了满足特别的需要,有些画面则故意虚化。

3、平,通过寻像器看到的景物横平竖直。

在拍摄前就必须对摄像机进行水平校准。

4、准,所谓准一方面是指摄像机摄取的景物范围应该与要求录制的内容一致。

操作者可以通过寻像器来掌握镜头取景的范围。

另一方面是指摄像机准确地重现被摄物体的真实色彩。

5、匀,主要指的是在应用活动拍摄手法拍摄时,也就是用推、拉、摇、移等手段拍摄时要使运动速度均匀。

避免忽快忽慢,破坏了节奏的连续性。

在摄像时除了要注意这些操作要领外,还要注意的就是校准白平衡。

要较好地还原物体的颜色,校整白平衡是非常必要的。

我们知道在不同的环境中,它的色温是不一样的,哪怕是在同一个环境里,由于时间不同,它的色温也不同。

如果拍摄的环境是人工布光,只要照度不变,校一次白平衡,可以一直拍下去。

只要照度变了就必须重新校对。

在自然光或者是混合光下,由于自然光的色温是随时间在变化的,这就要求我们在一定的时间里重新校对色温,有时为了营造某种气氛或者一些特殊需要,也故意把色温校的偏色。

如果要暖色调,我们就用冷色纸来校对。

如果要冷色调的画面,我们就用暖色纸进行校对。

(二)注意个体拍摄,从个体见主题

在民生节目的拍摄过程中要注意发现个体任务,从中进行挖掘。

回顾在汶川地震的报道中,关于无锡收治灾区伤员的报道特别是图片报道,绝大多数是合格甚至出色的:

为了展现锡城各界对伤员的关怀与付出。

但力求面面俱到难免会流于浮光掠影,软肋正在于“绘制群像”上。

在报道中新闻事件重大,报道规模宏大,稿件数量巨大,报道的广度但却没有深度,可喜的是一篇《泪别锡城》以独特的视角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泪别锡城》这篇报道中写的是20岁的马琳是灾区赴锡接受治疗者之一,就身份而言,与其他174名伤员并无不同。

但《泪别锡城》的作者将这个个体从群体中剥离。

他不满足于铺陈“类型”的报道,而是实录下她的饮食起居、治疗进展及欢乐悲伤。

正因为关注的是个案,所以能游刃有余、事无巨细地将新闻主角刻画得鲜明而立体;正因为融入了人文关怀,新闻主角这个个体才能从“类型”中脱颖而出,成为灾区来锡伤员中的“典范”。

读者阅读有关她的画面,能从一个个体全面的了解全体伤员的情况。

这样的报道不仅出色更是出彩:

用慧眼将公共信息从平凡变为突出。

2008年4月8日《江南晚报》上一则民生新闻讲述了乐于助人的外来水果小贩“山东胖子”突患脑瘤令家庭陷入困顿一事。

从表面看出觉得这种期盼社会献爱心的报道稀松平常。

不过一个细节令人击节叹赏:

作者拍了张“山东胖子”一双龙凤胎儿女的照片:

两个娃娃对骤降家中的悲剧表现得一脸懵懂。

常规来看,另一张卧床病痛着的“山东胖子”才是报道的核心,但“绿叶”抢了“红花”的风头,因为天真的孩子极易触动人心最柔嫩的部分。

果然,随后很长一段日子里,社会上掀起了为这个不幸家庭募款的热潮,应该说,那张拍摄角度的图片具有重要的影响。

三个多月后,在好心人帮助下,“山东胖子”奇迹般好转。

7月26日在报道该消息时,作者又用了一张照片:

“山东胖子”乐呵呵蹬着三轮车,车上载着与读者暌违多时的那对龙凤胎,孩子也是那么的开心,且已长大了不少。

这是作者对无私援手者的高明礼赞,其与《泪别锡城》同样的作用,将公益性民生报道做出了特色。

(三)详细记录事件全过程,深刻挖掘事件本质

在《泪别锡城》的报道中也将这一理论运用到极致,马琳5月29日抵锡,9月25日离锡,在无锡的治疗时间持续了差不多有四个月,《泪别锡城》的作者也全程跟踪了近四个月。

在整整120天里,该记者成了马琳的影子:

专家会诊时马琳有他,马琳正式接受手术时有他,医院为马琳庆贺生日时有他,马琳与家人吃中秋团圆饭时有他,马琳惜别锡城时有他,6张照片无一不具备浓厚的“我在现场”感。

《泪别锡城》的作者并未受功利浮躁风影响,据他本人透露,一获悉有灾区伤员赴锡治疗,他就给自己布置了“作业”:

随机选择一名伤员作为潜心挖掘的素材,保存其在锡度过的每一个有价值的画面,在此人离锡前,将照片作为一名无锡新闻工作者的礼物相赠,也为锡城参与救助的人们留下一份回忆。

这不是指令性的任务,所以120天里他丢掉了不少本可以“拼工分”的机会,也牺牲了很多业余时间,换来的是上千张照片。

如此厚重的工作成果积蓄起来的能量是惊人的,因此不难想见从中挑选出若干张予以刊发会产生怎样的感染力了。

碰巧的是,马琳不仅是最后一名离开无锡的灾区伤员,根据江苏省卫生厅的统计资料,她也是江苏收治的1299名地震灾区伤员中最后出院的。

这两个“最”在客观上为这篇报道加分不少,却肯定是作者在构思立意之初所料不到的,但恰恰更烘托出该报道的巨大的摄影能力。

不妨设想一下:

获知这两个“最”,体现了摄影记者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和工作作风,也是摄影记者高超的摄影技巧的直接体现。

《泪别锡城》的魅力在于它呈给读者的是弥足珍贵的视觉食粮,体现的是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

2008年1月3日《江南晚报》登出《她是流浪狗的守护天使》组照,讲述了年届六旬的姚阿姨出钱出力、倾情照料多条流浪狗吃喝拉撒、生老病死的感人故事。

4幅照片中这张上姚阿姨还穿着薄棉毛衫,那张上已添加了外套,反映出季节更替;这张上一条名叫“浪浪”的流浪狗还是条腿有残疾、任由姚阿姨为其清创的幼犬,那张上毛色丰润的“浪浪”已不离主人左右,体现出时光荏苒。

有关都市流浪狗问题的报道可以说非常的常见,大多数的报告都是充满尖锐的批评,指责这些无主生灵糟蹋了市容,也对市民构成健康隐患。

而《她是流浪狗的守护天使》的作者花了近半年的精力密切关注新闻事件主人公,以温和的眼光发现一种包容而和谐的情境,以此促使读者理性思考问题的解决途径。

《她是流浪狗的守护天使》和《泪别锡城》共同证明:

好节目的生产过程中容不得走捷径之念;“天道酬勤”是良训。

(四)抓住细节,体现精神本质

在民生节目的摄影中要善于发现人物及情境的细节,通过人物的一举一动展现内在的精神本质和事件的核心思想。

在《泪别锡城》组照中,马琳几乎都在笑:

和家人团聚时在笑,被推上手术台时在笑,在生日蛋糕前被众多医护人员簇拥着时更是笑靥如花。

她的阳光与坚强漾满新闻纸,成为报道所褒扬的内容。

然而版面上推出的主打图,是即将返乡之际马琳在医院住院部门前的一个特写镜头,画面干净利落:

姑娘的泪水顺颊而下。

这正是“决定性瞬间”。

如果把《泪别锡城》比作文章,“泪”就是文眼,“笑”只不过是在推波助澜,为“泪”设下伏笔。

“笑”是形,“泪”为神,悲喜之间反差强烈却又相辅相成,令作品张力十足、耐人寻味。

马琳的两行清泪,足以代表全体地震灾区伤员的感恩,足以告慰所有参与救助者的汗水。

相信作者和读者的心灵都受到了它的洗涤。

翻开2008年12月23日的《江南晚报》的地方新闻版,头版除了导读,全是关于寒潮袭击锡城的报道。

“特别提醒”说的是将有零下六摄氏度的低温;主打文字稿《路上汽车“趴”了一辆又一辆》配上了图;此外还有严寒导致的医院爆棚等情况,读着读着就有一种冰冷彻骨的感觉。

翻到第二页,反映寒潮情况的文字量依然不减,不过该版惟一的照片让被“冻”得没了脾气的阅读欲为之一振:

一个简易工棚里数名民工围坐着以老酒暖身,其中一名民工手捧酒碗憨憨地笑着。

这老酒这笑容不止温暖了一群民工一个工棚,也让版面因为有了“冷”“暖”对流而活络了血脉,平添了生机与灵动,更冲破了“纯客观记录”的刻板,带出了人文关怀,也藉此温暖了读者的心。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把民生节目拍好拍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求我们的摄影记者靠坚定的思想,以干一番事业的心态对待工作,高度的责任心,以求索不止的“第三只眼”辛勤捕捉新颖而富于活力的画面;洞察先辈罗伯特·卡帕“如果照片拍得不够好,是因为距离现场不够近”一语的真谛,扎根基层,与民众同呼吸共命运,让手中相机成为与百姓全身心沟通的坚实平台;将“政治家办报”的理念播撒入影像,令读者在品味视觉盛宴之余更领略到精神上的愉悦。

这样的摄影记者也必定是优秀的摄影家,会留下真正的具有现实意义的民生作品,在民生作品当中,它是技术与艺术的完满结合。

每一个有追求的摄影记者都该为提升到该重境界而努力。

 

四、总结

民生节目以其内容的巨大影响性,深得观众的喜爱。

但是在民生节目的发展过程当中,还是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到民生节目的收视率的高低,所以要提高民生节目的质量,必须在制作手法上下功夫,注重思想和技术的统一。

在打好摄影基础的同时,注重个体发、抓住细节、注重全过程的摄影技术中的重要环节。

只有将思想性与艺术系完美融合才能打造高质量的民生新闻

 

致谢

本论文的工作是在我的导师[XXXX...]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XXXX...]教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的工作方法给了我极大的帮助和影响。

在此衷心感谢三年来[XXXX...]老师对我的关心和指导。

[XXXX...]教授悉心指导我们完成了实验室的科研工作,在学习上和生活上都给予了我很大的关心和帮助,在此向[XXXX...]老师表示衷心的谢意。

[XXXX...]教授对于我的科研工作和论文都提出了许多的宝贵意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实验室工作及撰写论文期间,[XXXX...]、[XXXX...]等同学对我论文中的[XXXX...]研究工作给予了热情帮助,在此向他们表达我的感激之情。

另外也感谢家人[XXXX...],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使我能够在学校专心完成我的学业。

 

参考文献:

[1]、蔡尚伟:

《广播电视新闻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于燕云李宝玉:

《民生类节目研究》,《新闻世界》,2010年第4期  

[3]、侯迎忠:

《电视民生类节目的理论与实践》,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徐国光,电视节目制作,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

[5]、孟群,电视节目制作技术,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

[6]、李子先,电视摄制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7]、李思维,咸彦平,电视摄像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1994

[8]、王灏、孟群,《电视制作技术》,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9年

[9]、马德俊、徐明,《电视制作实践教程》,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10]、张晓锋,《当代电视编辑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

[11]、李晋林,《电视节目制作技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