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标准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232459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141.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标准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标准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标准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标准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标准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标准版.docx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标准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标准版.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标准版.docx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标准版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编制指导书

标准版使用注意事项:

1、本方案标准版主要以冬施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为例编制,对于夏季或高温混凝土施工的措施在编制时应做相应调整。

2、标准版中涂红的文字部分为需要针对工程实际完善的部分,请认真修改。

序号

章节标题

编写内容及要点

1

编制依据

内容要求齐备、适用、有效。

注意参考书籍如《施工手册》等不得作为编制依据。

1.1

施工图纸

注明编号及版次(出图日期)。

1.2

主要规范、规程、标准

参见标准版,注意:

1)有地方标准的,地方标准应纳入;

2)与工程混凝土配比相关的材料标准应纳入。

3)对于更新的新版本要及时修改。

1.3

施工组织设计

2

工程概况

突出与大体积混凝土相关的内容,关键参数数值须明确,并应有特点和难点分析

2.1

工程简介

采用列表方式简述工程基本情况:

1)工程名称、位置、环境

2)建设、设计、施工(总分包)和工程监理单位。

2.2

设计概况

采用列表方式简述工程基本情况:

建筑面积、层数、高度、结构形式、基础形式等情况;

2.3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概况

说明以下内容:

1)大体积混凝土所在部位、混凝土强度等级、抗渗等级、构件尺寸(长宽及厚度)、构件厚度最大值(注意局部加深部位)。

2)大体积混凝土技术要求及其它设计要求。

3)浇筑期间环境温度(历史数据)。

2.4

大体积混凝土特点和难点分析

从施工的混凝土供应、场内交通、场外交通、机械组织、劳动力组织、浇筑施工、质量控制等方面分析,并在后面章节中有针对性处理措施。

3

施工准备

3.1

组织准备

明确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管理人员及相应职责

3.2

技术准备

明确混凝土配比试验、施工方案编制、审批及交底的要求

3.3

机械设备准备

列表说明混凝土运输、浇筑、振捣所需施工机械型号及配置数量(试验设备设备);混凝土浇筑能力计算。

3.4

材料准备

列表说明主要施工材料及养护、保温材料的需用数量及进场时间

3.5

劳动力安排

明确施工劳动力安排

4

施工安排

4.1

浇筑区域划分

说明以下内容:

(分段施工时列表说明)

(1)混凝土浇筑分区、分段情;

(2)一次浇筑方量、浇筑时间、机械配置;

4.2

搅拌站的选择

根据搅拌站的距离、搅拌站到现场的路线、大体积混凝土工程量、搅拌站的供应能力等选择一家或多家搅拌站。

4.3

劳动力组织

根据分区、浇筑时间、班次进行劳动力组织。

4.4

交通组织

说明以下内容:

(1)场内及周边交通的组织;

(2)搅拌站到现场的路线安排,并考虑备用路线;

(3)需有导流图及交通路线图。

5

混凝土制备

5.1

原材料选择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说明如下内容:

(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依据;

(2)混凝土试配的要求;(绝热温升)

(3)坍落度要求;

5.2

配合比设计及原材料要求

明确以下内容:

(1)最终确定的配合比。

复核是否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

(2)结合当地情况及设计、规范要求,确定材料选用原则;

(3)确定材料种类、性能参数、厂家等。

6

施工方法

6.1

混凝土泵的布置原则

明确以下内容:

1)混凝土地泵的布置要求;

2)泵管的布置原则。

6.2

混凝土泵的施工要求

1)泵管布置及固定方式;

2)泵送混凝土施工的要求;

3)混凝土泵平面布置图(包括泵的布置位置、泵管走向、泵管固定节点详图)

4)如采用溜槽或汽车泵应有详细方案及措施。

6.3

混凝土的浇筑

明确以下内容:

1)施工工艺流程;

2)浇筑分层厚度及施工控制措施;

3)泵送混凝土施工的要求;

4)集水坑、电梯井、导墙等部位的施工要求;

5)混凝土施工振捣的方法。

6)混凝土浇筑设备(汽车泵、地泵、溜槽等)

7)分层方式(平面分层、斜面分层等)、振捣方式及连续浇筑时间安排。

6.4

大体积混凝土泌水处理

明确以下内容:

泌水处理的方法,必要时可图示。

6.5

混凝土表面的处理

明确以下内容:

混凝土收面覆盖要求。

7

保温养护测温

7.1

混凝土的养护

明确以下内容:

1)混凝土养护的覆盖要求;

2)混凝土养护的温控措施;

3)混凝土养护的时间要求;

7.2

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

明确以下内容:

1)混凝土测温点布置及测温孔布置方式(附图);

2)测温的方法及时间、频次要求;

3)测温仪器的选用;

8

质量保证

8.1

浇筑质量保证措施

明确以下内容:

1)原材料及配合比的保证措施;

2)养护的保证措施;

8.2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方法

明确以下内容:

1)控制内约束温度裂缝的措施;

2)控制外约束温度裂缝的措施;

9

注意事项

9.1

成品保护

明确以下内容:

明确施工阶段、养护阶段及拆模时的保护措施。

9.2

安全措施

明确以下内容:

1)混凝土交通及作业面的安全防护措施;

2)混凝土泵、泵管、布料杆的安全防护措施;

9.3

环保及文明施工

明确以下内容:

1)噪声污染的防治措施;

2)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3)有毒有害物质的防治措施。

10

底板混凝土浇筑的应急措施

明确以下内容: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计算

明确以下内容:

根据当地实际气候情况、原材料的性能参数、覆盖保温的方式,计算出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在规范要求的范围内,并有相应措施保证。

附图:

混凝土泵平面布置图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点平面布置图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点剖面图

附件1: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计算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标准版)

一、编制依据

1.1施工图纸

项目

图纸名称

图纸编号

出图日期

**工程

底板模板图

结施-**

****年*月

底板配筋平面图

结施-**

****年*月

1.2主要规范、规程、标准

类别

名称

编号

国家标准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GB50666-2011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

GB50496-2009

《预拌混凝土》

GB/T14902-94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50119-2003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8

行业标准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55-2000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JGJ52-2006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02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

JGJ/T10-95

《补偿收缩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JGJ/T178-2009

地方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资料管理规程》

DB11/T695-2009

《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

DBJ01-62-2002

1.3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名称

审批日期

**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年**月

二、工程概况

2.1工程简介

序号

项目

内容

1

工程名称

2

工程地址

3

建设单位

4

设计单位

5

监理公司

6

质量监督

7

施工总包

10

合同质量目标

2.2设计概况

1

建筑面积(m2)

总建筑面积

地下建筑面积

占地面积

地上建筑面积

2

层数

地下

地上

3

建筑功能

4

结构类型

5

基础形式

2.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概况

1

大体积混凝土概况

施工部位

施工面积

构件尺寸

构件最大厚度

(局部加深最大值)

强度等级

抗渗等级

总方量

环境类别

3

其他设计要求

(图纸中设计的针对性要求)

4

大体积混凝施工期间环境情况

说明历史同期气温及降水情况,及对大体积混凝施工的影响。

5

现场周边交通情况

附插图图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区域概况(含平面、剖面及特殊节点剖面)

2.4大体积混凝土特点和难点分析

从施工的混凝土供应、场内交通、场外交通、机械组织、劳动力组织、浇筑施工、应急处理、质量控制(尤其是裂缝控制、温差控制)等方面分析,并在后面章节中有针对性处理措施。

三、施工准备

3.1组织准备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对各项工作应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对于浇筑时间过长的,每项分工责任人的人数应满足各个班次的需求)(应有组织架构)

项目

具体内容

负责人

电话

搅拌站协调

负责施工过程搅拌站的混凝土供应的总协调,出现供应问题及时处理。

混凝土质量监控

负责定期监控混凝土的质量是否符合现场要求,抽查搅拌站生产情况及原材料情况。

钢筋

负责管理钢筋分项的加工、安装及验收,底板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钢筋的保护。

模板

负责管理模板分项的加工、安装及验收,底板混凝土浇注过程中模板的检查及加固。

混凝土

负责混凝土的浇筑的施工组织及养护

测温

负责底板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孔布置及测温

保温材料

负责混凝土养护需要的保温材料的进场组织

质量

负责各环节的质量检查

安全

负责整个施工过程的安全检查

临电

负责施工前及施工过程中临电的协调、管理,保证电路的畅通

临水

负责施工前及施工过程中临水的协调、管理,保证水路的畅通

交通

负责保证场内及现场外交通道路的畅通、组织混凝土输送车辆的进出管理

搅拌站联络员

负责施工阶段驻搅拌站,随时根据现场情况协调搅拌站的生产及车辆配备。

3.2技术准备

3.2.1混凝土配合比

(1)混凝土采用由搅拌站供应的商品混凝土,因此要求混凝土搅拌站根据现场提出的技术要求,提前做好混凝土试配。

(2)按照国家现行规范中的有关技术要求及设计要求进行体大积混凝土的设计。

(3)粉煤灰采用外掺法时仅在砂料中扣除同体积的砂量。

另外应考虑到水泥的供应情况,以满足施工的要求。

(4)地下室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还应符合抗渗混凝土对水泥最小用量及混凝土含砂率的要求。

(5)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还应符合不同泵送高度入泵时混凝土坍落度的要求,本工程大体积混凝土坍落度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为(依据实际而定)。

3.2.2方案准备

(1)技术质量部门组织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图纸会审,对图纸中不明确点进行汇总后及时与设计进行确定。

针对工程特点,制定科学严密的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方案,制定施工方法、施工步骤,保证浇筑均衡连续、有效。

编制的实施方案切实可行,方案审批手续齐全。

(2)对施工阶段大体积混凝土块体的温度、温度应力及收缩应力进行验算,确定施工阶段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块体的升温峰值、里外温差及降温速度的控制指标,制定温控施工的技术措施。

(3)施工前应针对方案,对项目管理人员及分包施工人员进行方案交底,确保每个人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以保证人员、机械、材料的组织,确保施工安全及质量。

(4)工长对混凝土输送泵操作人员进行上岗操作知识培训。

对混凝土工人提前进行泵送知识的培训学习,特别是接管人员及后台混凝土人员加强培训,勤于检查混凝土输送泵及泵管连接,确保泵管连接安全可靠,并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及工艺标准要求组织所有的混凝土施工员和操作者进行培训,并做好书面的技术、质量、安全等交底。

建立责任制,分工周密,按照操作规程规定进行施工。

3.3机械设备准备

根据本工程的实情情况,经过详细计算及统筹安排,确定本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机械配备情况如下:

(备用设备要注明)

序号

设备名称

功率

规格型号

数量

备注

1

混凝土输送泵

2

汽车泵

3

混凝土罐车

4

插入式振捣棒

5

平板振捣器

6

发电机

7

测温设备

8

试验设备

输送能力、运输设备的计算

1.混凝土泵的实际平均输出量,可根据混凝土泵的最大输出量、配管情况的作业效率,按下式计算:

式中,Q1—每台混凝土泵的实际平均输出量(m3/h);

Qmax-每台混凝土泵的最大输出量(m3/h),取90;

-配管条件系数,可取0.8~0.9;

-作业效率,可取0.5~0.7

=90*0.80*0.6=43.2m³

2.当混凝土泵连续作业时,每台混凝土泵所需配备的混凝土搅拌运输台数,可按下式计算:

N=Q1×(L/S0+Tt)/V

式中:

N-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台数(台);

V-每台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容量(m3),取9;

S0-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平均行车速度(km/h),取30;

L-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往返距离(km),取35;

Tt-每台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总计停歇时间(h),取0.25;

N=Q1×(L/S0+Tt)/V

N=43.2×(35/30+0.25)/9≈7辆

现场两台车载式混凝土输送泵,需要车辆为:

7×2=14辆。

混凝土运输路线如下图(*********混凝土有限公司位于*****,离本工程距离为17km):

3.4材料准备

序号

材料名称

数量

规格

进场时间

用途

1

混凝土

分批进场需分别注明时间

2

塑料薄膜

3

彩条布

4

麻袋片(草帘被)

3.5劳动力安排

本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阶段劳动力安排如下:

(分区施工的应将每个区将投入的劳动力分别说明)

序号

工种

一区

二区

三区

1

混凝土工

2

钢筋工

3

木工

4

水工

5

电工

6

测量工

7

临电工

8

试验工

合计

四、浇筑组织

4.1浇筑区域划分

(1)本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分区情况如下表:

序号

分区

混凝土浇筑量

开始浇筑时间

浇筑控制时长

备注

1

一区

2

二区

3

三区

4

附分区图(明确各分区浇筑顺序、施工方向)

(2)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安排

根据本工程分区情况,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时间安排及设备如下:

序号

分区

混凝土

浇筑量

每小时输送量

预计浇筑时长

1

一区

1#泵

2#泵

1#溜槽

2#溜槽

2

二区

1#泵

2#泵

1#溜槽

2#溜槽

3

三区

1#泵

2#泵

1#溜槽

2#溜槽

4

附各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现场布置图(如有调整)

4.2搅拌站的选择

为确保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选择离施工现场较近、交通便利、质量稳定、质量体系通过认证、服务信誉好的大型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对搅拌站使用的原材料进行考察,确保原材料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优先选用前期配合时间长、混凝土各项技术要求均满足现场施工的厂家。

商品混凝土供应厂家经监理认可后方可使用其产品。

商品混凝土使用前应与商品混凝土供应厂家签订技术合同,确定混凝土的初凝和终凝时间、塌落度等技术要求。

为保证本工程混凝土施工顺利进行,我项目部在进场初期就会同监理单位考察后选择了混凝土搅拌站,具体如下:

序号

搅拌站名称

搅拌机生产能力

混凝土供应能力

现场混凝土要求供应能力

设备数量

到现场距离

负责楼号或区域

1

泵车

罐车

2

泵车

罐车

3

4.3劳动力组织

根据本工程分区情况,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劳动力组织安排如下:

序号

分区

劳动力数量

预计浇筑时长

1

一区

00:

00-00:

00

00:

00-00:

00

00:

00-00:

00

00:

00-00:

00

2

二区

00:

00-00:

00

00:

00-00:

00

00:

00-00:

00

00:

00-00:

00

3

三区

00:

00-00:

00

00:

00-00:

00

00:

00-00:

00

00:

00-00:

00

4

4.4交通组织

4.4.1现场交通

合理设计现场各个混凝土泵送点的车辆进出路线,并在工地大门、车辆交汇点设置专人进行交通疏导。

对发生车辆积压情况下,划出车辆临时停靠的场内及场外区域。

详见施工现场交通导流图

4.4.2场外交通

通过调查当地实际情况,确定了搅拌站到现场的合理行车路线。

并对一旦发生意外情况,导致道路不畅通,设置备用路线。

详见场外交通路线图

五、混凝土制备

5.1混凝土技术要求(结合搅拌站试配结果制定)

在配合比设计中充分考虑既要减少混凝土的收缩,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又要降低混凝土内部水泥水化反应产生的巨大热量。

我们具体采用如下措施:

(1)在配合比设计中根据设计建议掺加抗裂纤维,以降低混凝土开裂的可能性,同时以满足混凝土的抗渗要求。

(2)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根据浇筑时间需要适当延长,本工程大体积混凝土初凝时间为,终凝时间为,坍落度为(根据现场实际确定初凝、终凝时间和坍落度)。

一方面延长了施工工艺的可操作性,另一方面,使水泥水化热的释放时间加长,达到水化热不能集中释放以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的目的。

这样,既保证了连续浇注和施工的可能性,又消除了因浇筑冷缝产生的质量危害,确保工程达到质量设计要求。

(3)为降低水泥反应水化热,采用普通硅酸盐P.O42.5水泥,以60天(根据实际情况及设计要求确定)强度为验收强度并掺加粉煤灰以降低单方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和收缩,同时粉煤灰可消耗混凝土中的部分碱,可有效地预防碱-集料反应。

5.2配合比及原材料要求

5.2.1配合比

本工程最终确定的配合比((水泥+掺合料):

砂:

石:

水)为:

1:

1.47:

2.20:

0.35,具体材料用料如下(kg/m³)如下:

(根据工程实际要求)

材料

水泥

(kg)

(kg)

(kg)

(kg)

W/C

粉煤灰(kg)

减水型缓凝剂

(kg)

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求比较高,特别在施工中要防止混凝土因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差产生温度应力裂缝,因此需要从材料选择上、技术措施和施工方法等关键环节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才能保证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顺利施工。

5.2.2选用依据(结合现场实际情况)

5.2.2.1水泥:

符合《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的现行国家标准。

选用建委备案的知名品牌的P.O42.5低碱普通硅酸盐水泥产品。

预拌混凝土供应单位应保留水泥厂家备案书、出厂合格证、质量证明及复试试验报告等,并对其品种、等级、包装、出厂日期等检查验收,加强批量复试。

5.2.2.2砂选用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的B类低碱活性天然中砂。

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的现行标准,其含泥量≤3%、细度模数:

2.3~2.9、泥块含量≤0.6%。

要求搅拌站砂进厂后要进行材料试验。

5.2.2.3石子优先选用5~25mm的低碱自然连续级配的机碎石或卵石,应具有较好的和易性、较少的用水量以及较高的抗压强度,能减少混凝土的收缩。

要符合《普通混凝土所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含泥量≤0.6%,针状和片状颗粒含量≤8%,泥块含量≤0.2%,要求搅拌站石子进厂后要进行材料试验。

5.2.2.4拌制混凝土所采用的骨料应清洁,不得含有冰、雪、冻块及其他易冻裂物质。

(根据实际施工季节增加)

5.2.2.5混凝土掺合料和外加剂:

混凝土掺合料和外加剂要符合《混凝土外加剂质量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现行标准,其应用要符合《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的规定和要求。

选用建委备案的生产厂家。

混凝土掺合料和外加剂等均选用绿色环保型产品,且无污染、无毒害、无氨类等并经权威检测机构检测的合格产品。

后浇带混凝土应掺加适量微膨胀剂。

(根据设计情况调整)

5.2.2.6外加剂带入混凝土的碱含量≤0.7kg/m3,氯离子含量0.02~0.20kg/m3,氨含量≤0.1%,游离甲醛≤0.5g/kg,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200g/L,并要求搅拌站对混凝土放射性进行检测,确保混凝土安全。

5.2.2.7预拌混凝土供应单位应保留准用证、使用说明、性能指标、试验报告和复试报告。

冬期施工普通混凝土掺加防冻型外加剂。

(根据实际施工季节调整)

5.2.2.8严禁在混凝土中掺加含有氯盐、尿素等对混凝土质量及外观有影响的物质。

5.2.2.9矿物掺合料:

依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混凝土中掺用矿物掺合料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依据《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

范》的规定,防水混凝土掺入的粉煤灰级别不得低于二级,掺量不宜大于20%,磨细矿渣粉的掺量应经过试验确定。

(根据大体积的部位进行调整)

5.2.2.10预拌混凝土供应单位应保留矿物掺合料的出厂质量证明文件和复试报告。

5.2.3本工程材料选用

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结合设计及规范要求,确定本工程采用的原材料如下:

序号

材料名称

产地/厂家

规格型号

性能参数

备注

1

水泥

2

粗骨料

3

细骨料

4

粉煤灰

5

外加剂1

6

外加剂2

六、施工方法

6.1混凝土泵的布置原则

6.1.1设置在场地平整、坚实,道路畅通,具有重车行走条件处;并平行于槽边放置,距槽边距离不少于2m。

为防止冲力扰动边坡,减少阻力,尽可能选择135°大弯头。

6.1.2混凝土泵靠近浇筑地点,混凝土泵或泵车的停放地点要有足够的场地,保证混凝土搅拌车供料、调车的方便;

6.1.3停放位置接近排水设施,供水、供电方便;

6.1.4混凝土泵作业范围内,不得有障碍物、高压电线,同时要有防范高空坠物的措施。

6.1.5定期对混凝土泵的性能进行检查,保证其有效使用。

6.1.6长期使用的混凝土泵砌筑混凝土泵房。

6.1.7混凝土泵的转移运输时要注意安全要求,应符合产品说明及有关标准的规定。

6.1.8泵输送管配管布置原则

6.1.8.1满足工程要求,便于混凝土浇筑和保证安全施工;

6.1.8.2泵管应使用无龟裂、无凹凸损伤和无弯折的管段,安装前检查管内有无未清干净的灰渣;并检查管壁厚度,管壁厚度小于1.6mm时不得使用,以减少崩管的可能。

泵管接头严密,所有螺栓必须全部拧紧。

6.1.8.3尽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