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物性特征与相关的四类动词.docx
《及物性特征与相关的四类动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及物性特征与相关的四类动词.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及物性特征与相关的四类动词
“及物性”特征与相关的四类动词
“及物性”特征与相关的四类动词【英文标题】‘Transitivity’andFourClassesofRelevantVerbs【标题注释】中图分类号:
H14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1263(2001)03-0001-11【作者】徐杰/XuJie【作者简介】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 119260邮区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内容提要】把动词分成“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传统做法解释不了许多语法现象。
根据有无带受事名词词组的潜在能力,动词应该分成“不及物动词”“潜及物动词”“单及物动词”和“双及物动词”四类。
本文提供了支持这一分类的种种证据,讨论了跟四类动词相关的种种语法理论问题。
我们认为,“双宾语句式”(组合关系)和“双及物动词”(聚合关系)是两个有关但是性质不同的概念,让二者脱钩有助于解释一些语法现象,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困惑。
【英文摘要】Thetraditionalclassificationofverbsintotransitiveandintransitiveverbsisusefulbutnotenough.Accordingtotheirpotentialcapacityoftakingupa patientNPorpatientNPs(i.e.,transitivity),wewouldsub-categorizeverbsinto fourclasses:
intransitive,quasi-transitive,mono-transitive,anddi-transitiveverbs.Ithasbeendemonstratedthatasetoflanguagefactscanbeproperlycapturedandexplainedunderthisnewverbclassification,andithasbeenarguedthat double-objectconstructionsshouldbede-linkedfromdi-transitiveverbswhereby theformerissyntagmaticbutthelatterassociative.Somecrucialtheoreticalissueswithmoregeneralimplicationsarealsobroughtupanddiscussedinconnectionwiththisverbclassification.【关键词】动词分类/及物性/不及物动词/潜及物动词/单及物动词/双及物动词verbclasses/transitivity/intransitive/quasi-transitive/mono-transitive/di-transitive 一 引言众所周知,“及物性”是动词的一种特征。
它指的是动词是否具有带宾语(实为“受事”,详见本文第4节)的潜在能力。
根据“及物性”特征,动词一般被分成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两个大类。
语法分析的实践早已证明,这是个非常有用的动词分类。
然而,随着对更多事实的发掘和语法理论的进展,我们现在重新审视这一观念时,明显地感觉到它太过粗疏了。
二 不及物动词的再分类2.1 及物动词?
不及物动词?
在传统的语法分析中,动词可以根据能否带宾语划分为及物动词(TransitiveVerbs)和不及物动词(IntransitiveVerbs)两大类。
(注:
当然,有些动词身兼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两类。
如“笑”(他笑了-他笑你)“哭”(他哭了-他哭他父亲)和“来”(车来了-来碗肉丝面)(详参朱德熙(1982))。
)两类例词分别如下:
及物动词:
骑,喝,修理,打算,希望,觉得,喜欢,借,喂整理,批评,洗,教,送,给,挖,考虑,推,关不及物动词:
休息,咳嗽,醒,合作,游行,出现,消失,死,喊倒,沉,笑,哭,来,跳,去,跑,出发,发抖除了个别动词兼属及物和不及物两类外,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这一分类大体说来是整齐干净的。
两类动词对内有很高的一致性,对外有较严的排他性。
但是,我们注意到,这个分类是有很大问题的。
首先,我们知道“不能带宾语”是不及物动词的规定性类特征。
然而,正是在能否带宾语这个原则问题上,汉语中的“不及物动词”(或者说传统语法判作“不及物动词”的那些动词)有鲜明的内部对立,其中某些不及物动词的主语常常可以出现在宾语位置上,使“不及物动词”带上了宾语(暂称“甲组不及物动词”),而其他的不及物动词却根本做不到这一点(暂称“乙组不及物动词”)。
前者的名词性成分既可以做主语,也可以做宾语,从而造成AB两种形式;而后者则只有名词性成分在前的A式,没有名词性成分在后的B式。
甲组不及物动词A式 B式 两个人来了 来了两个人 三块木板漂着 漂着三块木板 一只狗死了 死了一只狗 一条船沉了 沉了一条船 一班学生走了 走了一班学生 一栋旧房子塌了 塌了一栋旧房子 一个杯子碎了 碎了一个杯子 很多梨烂了 烂了很多梨 乙组不及物动词A式 B式 老师和学生都笑了 *都笑了老师和学生 老师傅工作了一天一夜 *工作了一天一夜老师傅 那个学生跳起来了 *跳起来了那个学生 病人咳嗽了 *咳嗽了病人 男孩子哭了 *哭了男孩子 病人醒了 *醒了病人 两个人结婚了 *结婚了两个人 两个人游了一会儿 *游了一会儿两个人传统的语法分析只把动词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两类。
显然,这一分类无法解释甲乙两组“不及物动词”何以会有如此鲜明的对立。
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对立并不是一般的大类下面小类之间的细微差别,而是直接关涉到不及物动词之所以成为不及物动词的规定性类特征。
人们要问的是,甲组不及物动词既然能够带宾语,既然违反了作为不及物动词的基本条件,那么它们还是真正的不及物动词吗?
如果不是不及物动词,那么它们又是什么动词呢?
难道是及物动词?
也不象!
我们知道,典型的及物动词一般都是能跟两个名词性成分发生联系的“双向动词”或者能够跟三个名词性成分发生联系的“三向动词”,而上列甲组不及物动词跟乙组不及物动词一样,都是只能跟一个名词性成分发生联系的“单向动词”。
甲组动词虽然既可以有主语(他站着),也可以有宾语(站着一个人),可是主语和宾语不能同时出现(*他站着一个人)。
带了主语就不能再带宾语,带了宾语也不能再带主语。
这当然跟典型的及物动词大不相同。
总而言之,在上述语言事实面前,我们的语法分析显然要面对下列
(1)中A和B两个问题。
(1)(A)甲乙两组动词在传统的语法分析中都被处理为不及物动词,它们为什么会在规定性的语法特征方面有那么大的对立?
(B)甲组动词一方面因为可以带宾语而违反了作为不及物动词的基本条件,丧失了作为不及物动词的资格,另一方面又不太可能是及物动词。
那它们到底是什么类型的动词?
如何对这些动词进行合理的分类和归类?
在接下来的讨论中,我们将会发现,这两个问题是密切相关的,解决其中一个问题的同时也就找到了另一个问题的答案。
为了论述的方便,这里先让我们解决问题(1A),再回答问题(1B)。
2.2 派生过程上述问题(1A)问的是甲乙两组动词为什么会在能否带宾语方面会有那样的对立。
这个问题本身还可以化作两种提问方式:
(a)为什么由甲组动词造成的句式有A和B两种形式?
换句话说,那里的名词性成分为什么既能出现在动词前的主语位置上,还可以出现在动词后的宾语位置上?
(b)为什么由乙组动词造成的句式只有A式,没有B式?
也就是说为什么那里的名词性成分只能出现在主语位置上,而不能出现在宾语位置上?
先看由甲组动词造成的句式。
A B
(2)一个老头死了 死了一个老头 (3)三块木板漂着 漂着三块木板首先,我们知道,语法理论对付结构不同,语义相同的句式时常用的办法是认定它们源自共同的深层结构形式,其表层语法结构的不同是不同的派生过程作用于相同的深层形式所造成的结果。
如果我们采用这个分析原则,我们看到上列
(2)(3)中AB两式之间虽然有细小的差别,但是语义关系基本相同。
就此而言,一个合乎逻辑的理论假设是它们来自相同的深层结构。
现在的问题是,这个共同的深层初始形式是什么?
它们又是如何派生出AB两种表层格式的?
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在理论上也有下列(4)中X和Y两个选择:
(4)(X)AB两式的基础形式是A式,B式是后移名词性成分造成的派生形式。
即深层结构派生过程表层形式 -------一个老头死了(A式)一个老头死了名词后移[t]死了一个老头(B式) (Y)AB两式的深层结构是B式,A式是前移名词性成分造成的派生形式。
深层结构派生过程表层形式 名词前移一个老头死了[t](A式)死了一个老头-------死了一个老头(B式) 表面上看,两种不同的分析方法优劣难辨,我们很难在二者中做出取舍。
就朴素的语感来说,我们也许会倾向采取(4Y)分析法,会认为“死了一个老头”是通过名词后移(Backward NPMovement)从“一个老头死了”派生出来的,潜意识中的理由是“死”这个“不及物动词”的唯一名词性成分应该是句子的主语,而无论如何不应该是宾语。
但是,理性分析的结果显示,情形刚好相反:
(4X)是正确的分析,而(4Y)则是错误的分析。
何以见得?
一般说来,名词性成分的移位(NP-Movement)都是向上的(upward),提升式的,而不是向下的(downward),下降式的。
这是名词移位的普遍规律。
汉语中大家公认的那些移位现象(其他语言也是如此)无一例外地都是如此。
如学者们经常提到的“被动化”(Passivization)和“话题化”(Topicalization)即是这种现象的典型代表。
有关前者,我们这里可以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一般认为,“张先生被欺骗了”一类的被动式是从“[e]被欺骗了张先生”一类深层结构通过名词移位推导派生出来的,而这一移位正是起于低位止于高位的上升式的句法变换。
(5)“话题化”所涉及的语法程序也是如此。
关于话题成分在句子中的位置,学术界有不同看法。
有人认为话题成分占据的是类似英语疑问词占据的Spec/CP位置;有的认为话题成分是挂在主语前面的一个特殊位置上;还有的认为话题成分占据的是全句大主语的位置。
但是有一点是一致的,该话题成分是从原句子的深层位置移位至句子主语前的某个位置去的,该移位是提升式的。
举个具体的例句,“这篇文章你起草”中的话题成分是“这篇文章”。
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名词性成分的深层位置应该位于动词“起草”之后,表层句子是经由名词移位从类似“你起草这篇文章”一类结构形式推导派生出来的。
假定话题成分的位置是Spec/CP,那么这个句子的派生过程则可以表达如图(6)。
更为重要的是,根据现代语法理论的有关论断,名词移位都是提升式而不是下降式不是一种偶然的现象。
它的背后有个深刻原因。
根据“约束理论”(BindingTheory),名词性成分移位后留在原位置的“语迹”(NP-t(race)),是个回指词性质的空语类(anaphoricemptycategory),它就象一个反身代词一样要受约束理论中的A原则制约。
其道理跟可以说“张先生害了他自己”,不能说“他自己害了张先生”一样(在“张先生”“他自己”同指的前提下)。
人类语言的通则是,只有宾语前置,没有主语后置。
现在我们回头来看AB两式的派生关系,答案就比较清楚了。
我们认为以“死了一个老头”为代表的B式是基础形式,A式“一个老头死了”是经由名词词组提升式前移推导派生出来的。
这个名词词组移位后留在原位置的语迹(NP-t)受到原名词词组本身的适当约束,可以满足约束原则A的有关要求,所以推导过程是合理合法的,生成的句子当然也是可以接受的。
(6)与此相反,A式“一个老头死了”不可能代表基础形式,因为我们无法从这个“基础形式”合理地推导出我们需要的派生形式“死了一个老头”(B式)。
从A式到B式的推导过程也将涉及到名词词组移位。
跟上列图(7)不同的是,这里名词词组移位将会是由高而低的下降式的(图(8))。
它留在原位置的语迹NP-t由于处于最高的主语位置,它不能得到适当约束,违反了约束理论的A原则,所以整个派生推导过程是违反相关语法条件的。
上述有关“一个老头死了”和“死了一个老头”两式中后者是基础形式,前者是派生形式的论断还可以找到另外一个有力旁证。
(注:
这一部分内容是跟我现在的同事石毓智博士讨论写成的。
特此向石博士致谢。
)石毓智(2000)指出,从句是句子内部的一个成分,它的构造不受句子以外的各种语境因素的影响,代表的是汉语的基础性的,核心的,自然的,无标记的句子结构。
跟无标记结构相对的有标记句子结构则是因应各种外部语境因素而通过改变语序或者添加语法标记等手段产生的各种灵活多变的格式。
他还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了汉语定语从句语序如(9)。
(9)[(施事)+动词+(受事)]+的+名词这就是说,尽管表层形式可以灵活多变,在汉语基础性的无标记结构中“施事名词”只能位处动词之前,“受事名词”只能位处动词之后。
据我们的测试,他这个判断标准是准确可靠的。
把这一判断标准运用于本文讨论的问题,我们发现甲组不及物动词构成的句子虽然单独成句时其名词成分可以位于动词前(A式),也可以位于动词后(B式),但是充当从句时该名词成分则只能位于动词之后(B式)。
这有力地证明了B式是基础形式,A式是因应语境因素的派生形式。
A B 死了一条狗的老头 *一条狗死了的老头 沉了一条船的公司 *一条船沉了的公司 塌了一栋旧房子的医院 *一栋旧房子塌了的医院 烂了很多梨的小贩 *很多梨烂了的小贩 掉了三颗牙的老汉 *三颗牙掉了的老汉跟上列甲组不及物动词鲜明对立的是乙组不及物动词。
由后者构成的定语从句刚好相反,它们只有名词在动词之前的A式,而没有名词在动词之后的B式。
A B 孩子都上学的家长 *都上学孩子的家长 病人咳嗽的时候 *咳嗽病人的时候 两个人结婚的地方 *结婚两个人的地方 美国人旅游的季节 *旅游美国人的季节总而言之,就“一个老头死了”和“死了一个老头”一对两个有关的句式哪一个是基础形式而言,上述理论分析的结果跟我们朴素的直观语感正好相反。
这一事实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
在语法研究中,直观语感非常重要,它有时可以给我们有益的灵感和启迪,帮助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
但是语感不能代替语法分析。
我们不能盲目依赖语感,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区别对待。
语法规则是一个系统,任何语法现象都必须放在整个系统中考察才能认清其本来面目。
除了我们这里的个案以外,另外一个事例就是陆俭明先生对“来信”是词还是词组的分析(陆俭明(1988))。
我们直观的感觉是,“来信”是词组:
“来信”嘛,当然是词组。
但是读了陆先生的文章,就不能这么想当然了。
2.3 “不及物动词”的再分类现在我们可以回答前面提出的问题了。
如果AB两式来源于同样的基础形式,来源于共同的深层结构形式,那么这个共同的基础形式应该是B式,而不是A式。
A式是通过名词词组移位从B式推导出来的。
至于为什么由甲组动词造成的句式有AB两种形式(也就是说为什么那里的名词性成分既可以出现在动词前的主语位置上,也可以出现在动词后的宾语位置上),而由乙组不及物动词造成的句式只有A式,没有B式(也就是说为什么那里的名词性成分只能出现在主语位置上,而不能出现在宾语位置上)?
道理很简单:
甲组动词所带的唯一名词词组在深层结构层面位于动词之后的宾语位置,它可以提升式地前移至动词前主语位置,也可以留在动词之后;而乙组动词所带的唯一名词词组在深层结构中本来就在动词前主语位置。
跟名词移位有关的语法原则规定了它不能下降式地移至动词后的宾语位置,而只能呆在它初始的主语位置。
我们要强调指出的是,所有这些事实和逻辑推导都共同指向一个基本结论:
传统语法分析中的所谓“不及物动词”虽然都只能带一个名词词组,但是用动词的“及物性”这一根本的分类标准来衡量,它不是一种合理的动词类,应该一分为二。
其中一类是真正的不及物动词,它带一个名词词组,这个名词一般是施事,在深层结构中处于主语位置,是“有主无宾句”。
而另一类动词所带的名词词组不是施事,而是受事,句子没有施事。
在深层结构中这个名词词组处于动词后宾语位置,其主语位置是空的,是“有宾无主句”。
因此我们根本不应该把乙组动词叫做“不及物动词”,它们都带有受事,都是及物的。
考虑到这些受事宾语在表层结构中常常移至主语位置,我们可以说乙组动词的及物性是隐含的,潜在的,因此可以称为“潜及物动词”,以便区别于典型的“不及物动词”和本文后面要讨论的“及物动词”。
这些结论可以概括如下。
(注:
这一分析方法跟西方语法学中所谓的“非宾格学说”(UnaccusativeHypothesis)的精神是一致的((Perlmutter(1978),Burzio(1986),杨素英(1999))。
这同时说明了本文所论述的汉语两类不及物动词之间的对立是远不限于汉语的,是有着普遍意义的。
汉语的事实强烈支持“非宾格学说”的基本论点。
但是本文的主要意图是从汉语朴素的事实出发,以汉语事实为基础总结出规律再跟相关的西方语法理论挂钩。
这是笔者近年来运用西方语言学理论分析汉语问题时在方式方法上所进行的一种探索和尝试。
)
三 动词的及物性与被动化前面的分析说明,传统语法分析中的所谓不及物动词内部有着泾渭分明的对立句法表现,应该一分为二。
虽然这两类动词都只能带一个名词词组,但是这个名词词组在其中一类动词构成句子中位处动词之前的主语位置,动词后面没有受事,造成的是“无宾句”,是真正的“不及物动词”。
而另一类动词(“潜及物动词”)则完全不同,这类句子是天生的“无主句”,主语位置没有任何名词性成分。
它唯一的名词性词组位于动词后的宾语位置,由它构成的句子,不是不及物的“无宾句”,而是及物的“有宾句”。
果真如此的话,人们自然会联想到的是,这里所说的潜及物动词的特点不也正是被动句动词的特点吗?
事实确然!
我们知道被动句动词(如“张师傅被骗了”中的“骗”)也有深层宾语,也是“无主句”。
本节要说明的是,潜及物动词和被动化后的动词虽然初始的词汇性质截然不同,前者只能带一个名词词组,后者可以带两个名词词组,但是它们在相关句法层面有着相同的语法属性,表现出一系列平行一致的语法特征。
先看下列丙丁两组例句。
丙:
潜及物动词句 丁:
被动句
(10)一个老头死了。
(13)一个老头被杀了。
(11)很多梨烂了。
(14)很多梨被扔了。
(12)一栋旧房子塌了。
(15)一栋旧房子被拆了。
众所周知,被动句的句首主语在深层结构中应该位于动词后的宾语位置(如下列(13’))。
由于被动成分“被”剥夺了动词指派宾格的能力,被动动词无法指派它后面的名词词组格位,这个名词词组必须移走。
移至一个可以指派格位,但是不能指派论旨角色的语法位置,而被动句的主语正好是符合这些条件的一个位置,所以受事名词就顺理成章地移到了这个位置。
潜及物动词所携带的唯一名词词组在深层结构中也位于动词之后的宾语位置,此类句子先天性地缺少主语,是无主句(如下列(10’))。
潜及物动词由于“Burzio原则”也无法指派它后面的名词词组宾语,(注:
“Burzio原则”(Burzio’sGeneralization)指出,只有那些能够指派主语名词“施事论旨角色”的动词才能指派宾语名词“宾格”(Burizio(1986))。
而我们这里的潜及物动词显然都不能指派主语名词施事(这些句子都是先天的无主句),所以它们不能指派宾语名词宾格。
)这个名词同样也要移至可以指派格位但是不能指派论旨角色的位置,句子主语位置也正好满足这些条件。
需要指出的是,被动动词和潜及物动词虽然在相关句法层面表现出平行性和一致性,但是这并不否定它们在词库中本来属于不同的动词类。
被动动词是地地道道的及物动词,不是潜及物动词,也不是不及物动词。
被动动词和潜及物动词由于不同的原因而碰巧具有相同的特征—“可以指派受事论旨角色,但是不能指派宾格格位”。
潜及物动词的这一特征是从词库中带到语法中来的,而被动动词的这一特征则是另外一个独立的语法过程(“被动化”)作用的结果。
被动动词本来跟潜及物动词有所不同,它既可以指派受事论旨角色,又可以指派宾格格位。
而这唯一的一点不同后来在语法运算的某个先期层面让被动成分冲销了。
二者的对立不复存在。
我们对潜及物动词和被动化动词两类表面不相干的词类做平行分析在汉语语言事实中可以找到有力的旁证。
汉语中有下列两种特别句式。
甲:
“潜及物动词”带“宾语” 乙:
被动句的动词带“宾语” (16)王冕七岁上死了父亲 (24)王冕被杀了父亲 (17)那个工厂塌了一堵墙 (25)李四被打伤了一条胳膊。
(18)那家公司沉过一条船 (26)张三被杀了父亲。
(19)张三烂了一筐梨 (27)苹果被削了皮。
(20)他死了四棵桃树 (28)他终于被免去了最后一个职务 (21)行李房倒了一面墙 (29)尤老二被酒劲催开了胆量 (22)这件褂子掉了两个扣子 (30)你给地主害死爹,我给地主害死娘 (23)他倒了两间房子 (31)他果然被人剪去了辫子 (32)她被揪着头发,按着脖子如果不把传统的所谓“不及物动词”分成两类,这两种句式本来应该互不相干,甲组各例中的动词都是不及物动词,乙组各例的动词都是被动化了的及物动词。
二者完全无关。
但是这两类表面无关的句式却共有一系列重要的语法特征:
(1)两类句式中动词前后的两个名词性成分都只能有广义的“领有/隶属”关系;
(2)两类句式中的动后名词性成分,既可以出现在动词之后,也可以用在动词之前,相当自由;(3)在普通的“主-动-宾”结构中,宾语可以放到主语的前边,而基本语义关系不变(他吃了那个桔子←→那个桔子他吃了)。
但是上列两种句式的宾语则不能放到主语前边;(4)这两类句式一方面都包含没有指派宾格能力的动词,一方面又都有用于动词后面的,需要被指派宾格的名词性成分。
所谓这些都要求我们给出一个统一的解释。
而把潜及物动词跟被动化动词作平行分析的做法正好可以解释这些共同的特征。
把不及物动词分成两类后,我们知道甲组各例中的动词都是潜及物动词,而潜及物动词和被动化动词由于不同的原因而碰巧具有相同的特征-“可以指派受事论旨角色,但是不能指派宾格格位”。
而正是由于它们这个共同特征,原本位于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