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临川育人学校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整理.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225214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69.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昌平临川育人学校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北京市昌平临川育人学校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北京市昌平临川育人学校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北京市昌平临川育人学校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北京市昌平临川育人学校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昌平临川育人学校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整理.docx

《北京市昌平临川育人学校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昌平临川育人学校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整理.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市昌平临川育人学校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整理.docx

北京市昌平临川育人学校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整理

北京市昌平临川育人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北京市昌平临川育人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北京市昌平临川育人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的全部内容。

2017-2018年北京临川学校期末考试卷

高二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智慧停车,这一概念试图通过技术支持,实现在线查询和泊位预订,并支持诱导停车、反向寻车、智能支付。

发展智慧停车,首要目的就是解决停车信息不对称。

2015年《中国城市智慧停车指数报告》有过这样一组数据:

北上广深停车位平均缺口率达76.3%,而停车场泊位平均空置率却高达44.6%。

车位绝对缺口与相对利用不足并存的状况足够说明:

加强停车位的供给固然关键,但盘活车位资源的作用同样不可小觑。

  近两年来,智慧停车已经迎来了一轮大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超过200家企业研发了各种智慧停车APP。

然而诸多实践也表明,技术固然是化解难题的手段,真正的推广却离不开“兼容"。

因为企业分头行动,城市内部“山头林立”、数据彼此独立,用户不方便,城市管理也难以升级,停车也就难以真正“智慧”.能不能建立一个城市级智慧停车系统?

面对千万级人口、超160万辆乘用车,不亚于京沪的拥堵程度,哈尔滨城投集团通过联合优先科技股份公司,充分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地磁传感、近场支付等技术,搭建了一个实时化、可视化的城市级智慧停车平台,为国内解决停车难问题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创新样本。

  停车问题一头直通动态交通,一头扎进社区,甚至路内路外的管理方式都不尽相同。

智能停车面临各种权利关系的界定与处理,涉及一个城市的综合治理问题.具体而言,泊位的普查与认证最为关键,没有完备的基础数据,后续管理无从谈起;管理短板也必须补上,只有避免“路面归交警、小区不要紧”的治理空白,才不会涌现“见缝插针”式的乱停放.再比如,有学者提出可以利用社区白天闲置车位实现车位共享,但增收的停车费如何共享,却有赖于更完善的业主委员会治理。

这一系列问题都表明:

解决停车难,仅有一个城市级的智慧交通基础架构还不够,关键要有一个政府、企业、社会、个人相调适的智慧治理架构。

  智慧停车系统的目标,绝不止于方便停车,更在于有效调节车流,这便需要人们直面一个烧脑的思考题:

停车管理到底是公益还是生意?

从2015年底国家发改委推行“不同区域、不同位置、不同车型、不同时段停车服务差别收费”来看,停车费尤其是民营资本独资的停车场收费已经放开;然而因为担心乱收费,各地对停车费的事实价格管制依然存在。

智慧停车,能否实现明码标价之下的价格浮动.助推各地突破价格管理的矛盾心态?

这可能是影响停车智慧程度的一个重要环节.

  应该说,加快发展智慧停车已经成为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子课题,考验着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更检验着城市运用互联网+交通管理的现代化治理能力。

如果每一个城市都能落实城市级的智慧停车方案,不仅有助于化解停车不便带来的心塞,也有望纾解城市交通拥堵,让城市多点从容.

(摘编自何鼎鼎《智慧停车,让城市更从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发展智慧停车,首要目的就是解决停车信息不对称问题,盘活车位资源远比加强停车位的供给更重要.

B.智慧停车,离不开技术支持,但真正的推广却离不开“兼容”,建立一个城市级智慧停车系统有利于解决停车难问题。

C.解决停车难,仅有一个城市级的智慧交通基础架构还不够,关键还要有一个政府交通部门的智慧治理架构。

D.实现明码标价之下的价格浮动,助推各地突破价格管理的矛盾心态,是影响停车智慧程度的重要环节。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先阐释智慧停车的内涵,然后从建立城市级智慧停车系统和智慧治理架构以及停车收费管理等方面,多层次论述了智慧停车这一创新管理手段.

B.第二段通过哈尔滨搭建城市级智慧停车平台这一例证,论述实现智慧停车是一项系统工程,同时证明建立城市级智慧停车系统的可行性.

C.第三段通过列举泊位普查认证、管理短板、停车收费等一系列具体问题,归纳推理出智慧停车所要面临的关键所在。

D.第四段对智慧停车系统目标的定位,旨在论证智慧停车目的在于有效调节车流,而非方便停车,从而使论述走向了深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智慧停车,其智慧不只体现在对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运用上,还体现在智慧化综合管理上。

B.如果拥有更加完善的业主委员会治理,解决好停车费共享问题,社区白天闲置的车位实现共享的设想就可能变为现实。

C.发展智慧停车是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方面,它检验着城市运用互联网+交通管理的现代化治理能力.

D.城市级的智慧停车方案如果得到落实,既解决了停车难的问题,也解决了城市交通拥堵的大问题,让城市多一份从容。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每个门槛下面都有一把钥匙

芦芙荭

顺子站在回村的路口。

现在是秋天,风舔光了树上的叶子。

他看见自己家的房子闪烁在那片树林里,心里有些紧张又有些害怕.

三年了。

他离开村子都三年了。

顺子自出生起至上高中,就没离开过这个村子。

村子里的人都是靠种地为生的,每天早上,屋外树上的鸟儿一开始喳喳,他们就起了床,孩子们背了书包去上学,大人们便扛了锄头下地去干活.一把锁锁了门,一把钥匙就丢在门槛下,全村人都可合法地使用,家家户户都这样。

在村里,谁都知道谁家的钥匙放在什么地方.有时,老张在地里干活,种子用完了,要回家去取种子,老李便从地里冒出头对他喊:

“老张呀,顺道上我家取壶水给我捎来吧。

"老张就会走到老李家门前,从老李家门槛下取出钥匙开了门,拿了水壶。

那样子就好像进自家的门一样。

因此,有了门槛下那把合法的钥匙,锁在村子里就成了风景的一个亮点,有了另一种耀眼的意义。

顺子家的钥匙也是放在门槛下的。

顺子的父亲几年前就逝世了。

尽管那时顺子已远离村子上了高中,一个星期才回家一次,但顺子的母亲还是习惯将钥匙放在门槛下。

顺子明白,母亲是怕自己在地里忙了,他回来进不了门。

可是,就在三年前,顺子的母亲突然就病倒了,村子里的人帮忙将顺子的母亲送到了县医院。

当医生告知顺子他母亲的病情时,顺子呆住了。

要治好母亲的病,需要一大笔钱。

顺子和母亲相依为命,哪来这么多钱呀?

顺子整整想了几天,救母心切,他决定铤而走险。

顺子有个同学曾带顺子去过他家,同学的父亲是一家企业的老板,很有钱,他家的保姆就是顺子同村的人,就在前两天,他的同学告诉他,他们一家要去国外旅游。

那天晚上,顺子等护士查过房,母亲也睡下后,便一个人悄悄出了门。

他在同学家那扇门前定定地站了好长时间,本能地将手伸向门槛下,门槛下没有钥匙,他便顺手按下了门铃.这时要是屋里有人,他就会放弃那个念头。

可他等了好长时间,屋里却没有动静。

在确定屋里没有人后,顺子从身上掏出了提前准备好的工具.

一切都是那样顺利。

顺子将钱全都拿了出来,又放了一些回去,想了想,又放了一些回去.他将手里的钱掂了掂,确定这些钱足够给母亲治病了,才将钱揣进包里.欲出门,看见柜子上有纸笔,抖动着手,又不知怎的,他写了四个字:

窃钱救母.他想,同学认得他的笔迹,便没有留名。

两天,仅仅两天,警察就将顺子从医院里带走了。

顺子被定为盗窃罪,判了三年半……

现在顺子借着黄昏的掩护,悄悄地走到自家的门前。

门锁着,那锁看起来冷冰冰的。

顺子习惯性地弯下身子,将手伸进门槛下面。

竟然摸到了钥匙,还是那把,三年呀,难道这把钥匙一直在门槛下躺了三年?

顺子进了门,又拿出那把锁,把手从门缝伸出去,将门锁上,顺手将钥匙放在了门槛下。

这样,从他门前经过的人,就不会发现他回来了.他这次回来,只是想偷偷地看一眼这个家,看一眼他的母亲。

他是没脸再在这里待下去的。

屋子里的一切都和三年前一样,不一样的是,三年前,每次回到家里,母亲就会忙前忙后,而现在,母亲却一动不动地待在墙上的黑边相框里……

那天晚上,是顺子这三年来睡的第一个好觉。

直到第二天快中午时,他才被开锁的声音弄醒。

顺子从卧房走出来时,见一个女人推开他家的门,走了进来。

女人看见顺子,吃了一惊.接着,她的表情由吃惊变为惊喜.“顺子,你回来了?

这女人是同学家的保姆,她怎么进到家里来了?

顺子的疑惑写在了脸上。

那保姆便说:

“顺子,回来了好呀,村里人都说你是个孝子。

村主任便安排人每隔一段时间,就来你家帮着打扫打扫,他想让你回来时,家里是干干净净的。

这不,今天轮到我了。

保姆说完,就开始扫地抹桌子,并不无内疚地对顺子说:

“你的同学……从国外来电话说我不该报你的案……说你留了字,三年后你就会赚到钱还他,我弄得你三年无法赚钱……”

顺子在抹泪,那泪越抹越多,他不知道当时是保姆报的案,他说:

“不,你做得对,我做错了,我没用合法的钥匙开门……我用犯法的手段也没有救活母亲……”

保姆说:

“不要哭。

顺子抹干眼泪继续说:

“但是,这三年我也赚了,赚到了比钱还贵重的东西,我懂了:

人人心里都要有一把守法的锁,守法和生命一样重要……”

这时已近中午,顺子看见村子里的人开始陆续从地里回来,他们走到门前,每个门槛下面都有一把合法的钥匙,每道门上都有一把锁。

(原文有删改)

4.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顺子因偷盗被判刑,三年过后他回到村子,虽然看见自家房屋时有些慌张,但走到自家门前时仍非常自信能摸到钥匙。

B.顺子因同学家保姆的举报被判了三年半的刑,保姆认为自己不该报案,一直内疚不已,因此主动到顺子家打扫卫生弥补过失。

C.小说采用插叙的手法,插叙了顺子因偷钱为母亲治病而被判刑的事件,巧妙地促成了情节的逆转,使文章脉络清晰,结构紧凑,颇具匠心。

D.小说的侧面描写非常成功,顺子的同学就是借助保姆的话出场的,他认为顺子根本不是偷盗,会赚来钱还给自己,是一个善良的人。

5.小说结尾描写顺子看到的画面的作用是什么?

请简要分析。

(6分)

6.小说写顺子刚回到家时感到“他是没脸再在这里待下去的",你认为最后他是否会在村子里待下去呢?

请结合小说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在中国文化符号中,受访者对“中医针灸”的认知度最高。

俄罗斯受访者对“中医针灸”“丝绸之路”“泰山"3个文化符号认知度最高,对“火锅"“敦煌舞(飞天)”“莫言"3个文化符号认知度最低。

印度、巴西、南非3国的受访者均对“算盘”“中医针灸”“汉服”3个文化符号认知度最高.认知度最低的3个文化符号中,印度受访者选择了“中庸”“和而不同"“川滇金丝猴”,南非受访者选择了“敦煌舞(飞天)”“孙悟空”“中庸”,巴西受访者选择了“川滇金丝猴”“篆刻”“中庸”。

在文明互鉴、民心相通战略的推动下,金砖国家青年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度增加、好感度提升.在文化接触动机方面,信息获取和娱乐消遣成为接触中国文化的主要目的,伴随中国文化的社交需求成为新增长点.

受到地域、文化、传统、语言习惯、经济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受访者对中国文化符号的关注点和接触动机呈现差异化特征.文化内涵的丰厚程度在国际文化传播中有着双刃剑效应,深厚的文化底蕴使中国文化独具魅力,也会因为文化差异成为金砖国家民众认知中国文化的障碍。

调查发现,与旅游体验相关的艺术品和手工艺品、文化演出、旅游商品、影视节目等娱乐性文化产品,成为金砖国家青年最喜爱的中国文化产品类型;而具有中国哲学观念、社会样态抽象化表达的音乐、报纸杂志、书籍的选择意愿整体较低.

 

中国文化符号调查分类表

组别

初级难度

中级难度

高级难度

中国人物形象

孙杨

莫言

孙悟空

中国哲学观念

和而不同

中庸

中国艺术形态

篆刻

古琴

敦煌舞(飞天)

中国自然资源

西湖

川滇金丝猴

泰山

中国生活方式

火锅

汉服

算盘

中国人文资源

丝绸之路

中医针灸

二十四节气

 

金砖国家青年对中国文化产品类型喜爱程度调查统计表

 

(摘编自《金砖国家青年对中国文化认知调查》)

材料二:

随着整个国际交流的拓展,青年人群是否对中国文化有认同感,是否有情感上的亲近性,是否有价值观上的默契和生活方式上的好奇心决定了中国文化世界传播的未来走向,因此在实施调查时,在调研对象构成上我们把目标人群锁定在了青年人群体。

从外国青年对中国文化整体认知程度来看,中国文化符号的接受度和熟悉度都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认可。

中国人物在外国青年认识中国文化符号的比例中是最低的。

对于英法美这些发达国家来讲,浅表层次的旅游已经不能满足他们对中国文化整体结构的认知需求了,他们对文化哲学认知意愿很强,会从更抽象、更深刻、门槛更高的文化内容着手认识中国。

在外国人认知中国文化的渠道选择方面,互联网(62.9%)成为首要信息渠道。

调研发现社交圈中有中国人的受访者,中国文化认知指数为4。

1分;社交圈中没有中国人的受访者,中国文化认知指数为3.6分。

在移动互联网盛行的今天,人际传播仍然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对于激发外国人认知中国文化具有重要的引导与扩散作用。

当前我们的对外传播中,行政为主导的文艺演出、现场节事活动比较多.但是线上的活动数量少,种类偏单一.             

(摘编自《外国人对中国文化认知调研报告》)

材料三:

埃及作家黑托尼认为:

人类文明的发源从两大文明开始,一是包括法老文明和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在内的地中海文明,另一个则是包括佛教、孔子哲学、道教的亚洲文明,尽管人们知道中华文明的存在,但由于语言、地理位置和文化差异,中国文化并没有被世界广泛认知,人们对其内涵的了解仍不深刻。

中国文化走出去,首先中国人要走出去.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主席利奇建议中国大力推动民间交往,他认为,政府的作用在于制定规则,人民之间的直接交往才最具实质意义。

推广当代文化要善用策略与资源,借助强大的民间力量,巩固和扩大文化发展的基础。

(摘编自《外国学者眼中的中国文化》)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中国众多不同的文化符号中,受访的金砖国家青年对中国人文资源中级难度的“中医针灸”认知度最高。

B.文化传播中,中国自然资源中级难度的“川滇金丝猴",成为印度、巴西、南非3国的青年受访者认知度最低的文化符号之一。

C.中国人物在外国青年对中国文化符号认知的比例中是最低的,这说明我们要拓展国际交流,加快文化传播.

D.印度、巴西、南非受访者对中国手工艺品的喜爱程度是所调查文化产品类到中最高的,这说明这些国家跟中国文化差异最大。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中的双刃剑效应是指中国文化内涵的丰厚程度在国际文化传播中既会展现魅力,也会因差异而产生障碍。

B.信息获取和娱乐消遣成为金砖国家青年接触中国文化的主要目的,是因为中国文明互鉴、民心相通战略的推动.

C.从材料二中可知,选择外国青年作为调查对象,是因为外国青年人群的情感、价值观等认知决定着中国文化世界传播的未来走向。

D.埃及作家黑托尼认为,作为亚洲文明的一部分的中华文明,因语言、地理等因素,其内涵尚未被世界广泛认知。

9.根据材料,简要概括加强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途径.(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刘基,字伯温,青田人。

幼颖异,元至顺间,举进士,除高安丞,有廉直声。

行省辟之,谢去。

基博通经史,于书无不窥,尤精象纬之学。

太祖闻基及宋濂等名,以币聘。

基未应,总制孙炎再致书固邀之,基始出。

既至,陈时务十八策。

太祖大喜,筑礼贤馆以处基等,宠礼甚至。

会陈友谅陷太平谋东下势张甚诸将或议降或议奔据钟山基张目不言太祖召入内太祖曰先生计安出基曰:

“贼骄矣,待其深入,伏兵邀取之,易耳。

”太祖用其策,诱友谅至,大破之,以克敌赏赏基。

基辞.友谅兵复陷安庆,太祖自讨之,自旦及暮不下,基请迳趋江州,捣友谅巢穴。

友谅出不意,帅妻子奔武昌,江州降。

其龙兴守将胡美遣子通款,请勿散其部曲。

太祖有难色。

基从后蹋胡床.太祖悟,许之。

美降,江西诸郡皆下。

其后太祖取士诚,北伐中原,遂成帝业,略如基谋。

寻拜御史中丞兼太史令.

初,太祖以事责丞相李善长,基言:

“善长勋旧,能调和诸将。

”太祖曰:

“是数欲害君,君乃为之地耶?

吾行相君矣。

”基顿首曰:

“是如易柱,须得大木。

若束小木为之,且立覆。

”及善长罢,帝欲相杨宪。

宪素善基,基力言不可。

又问胡惟庸,曰:

“譬之驾,惧其偾辕也.”帝曰:

“吾之相,诚无逾先生。

"基曰:

“臣疾恶太甚,又不耐繁剧,为之且孤上恩.天下何患无才,惟明主悉心求之,目前诸人诚未见其可也。

”后宪、惟庸皆败。

三年授弘文馆学士。

十一月,授基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封诚意伯,禄二百四十石。

明年赐归老于乡.胡惟庸方以左丞掌省事,挟前憾,使吏讦基,谓谈洋地有王气,基图为墓,民弗与,则请立巡检逐民。

帝虽不罪基,然颇为所动,遂夺基禄。

基惧入谢,乃留京,不敢归。

未几,惟庸相,基大慼曰:

“使吾言不验,苍生福也.”忧愤疾作。

八年三月,帝亲制文赐之,遣使护归。

居一月而卒,年六十五。

基在京病时,惟庸以医来,饮其药,有物积腹中如拳石。

其后中丞涂节首惟庸逆谋,并谓其毒基致死云。

(节选自《明史•刘基传》)

10.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会陈友谅陷/太平谋东/下势张甚/诸将或议降/或议奔据钟山/基张目不言/太祖召入内/太祖曰/先生计安出

B.会陈友谅陷太平/谋东下/势张甚/诸将或议降/或议奔/据钟山/基张目不言太祖/召入内/太祖曰/先生计安出

C.会陈友谅陷太平/谋东下/势张甚/诸将或议降/或议奔据钟山/基张目不言/太祖召入内/太祖曰/先生计安出

D。

会陈友谅陷/太平谋东/下势张甚/诸将或议降/或议奔据钟山/基张目不言/太祖召入内/太祖曰/先生计安出

11.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象纬之学,指的是象数谶纬之类的学问,古人研究星象经纬等的天文现象,也研究谶纬卜象吉凶预兆等。

谶纬是古代汉族官方的儒家神学,谶书和纬书的合称。

B。

胡床,亦称”交床”、"交椅"、"绳床",是古时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即马扎。

古代诗文中的“床"多指“胡床”,如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中的“床”便是此意。

C.御史,本为史官,秦以后置御史大夫,职位仅次于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

明清废御史台设都察院,设都御史、副都御史,行使监察职责.

D.顿首,古时的一种最重的拜礼,俗称叩头。

行礼时,头碰及地即起。

通常用于下对上以及平辈间的敬礼.如官僚间的拜迎、拜送,臣子上朝见君王时所用的拜礼,拜师礼、拜祖,民间的拜贺、拜别,也用此大礼。

也常用于书信中的起头或结尾。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刘基善于谋略,明太祖多用其策,龙兴守将胡美意欲投降后要求不解散旧部,用钱财买通关节,对此太祖十分生气,刘基暗地踢胡床提醒后,太祖终于答应。

B.当太祖询问继任宰相人选时,刘基提出了一些见解,评论胡惟庸时用一比喻,就像驾车时可能掀翻车辕一样,具有潜在的危害性,暗示不可用。

C。

刘基与李善长有些构怨,但在太祖责罚李善长时,刘基为他说好话,用大柱木喻之,而把自己比喻为小木柱。

D.胡惟庸拿一块地做文章,唆使一些官员在太祖面前诋毁攻讦刘基,皇上虽然没有罪怪,但心存芥蒂,停了刘基的俸禄。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臣疾恶太甚,又不耐繁剧,为之且孤上恩。

②太祖曰:

“是数欲害君,君乃为之地耶?

吾行相君矣.”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风雨中诵潘邠老诗

韩淲①

满城风雨近重阳②,独上吴山看大江。

老眼昏花忘远近,壮心轩豁任行藏。

从来野色供吟兴,是处秋光合断肠。

今古骚人乃如许,暮潮声卷入苍茫.

【注】①韩淲(1160—1224),江西上饶人,南宋诗人,从仕不久即归隐.本诗写于庆元四年(1198年)秋.②“满城风雨近重阳”原为江西派诗人潘邠老的名句。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颔联委婉抒情,既有年华渐老的感叹,也有无论入世出世,都意气轩昂的进取。

B.颈联情景交融,寄断肠悲愁的主观情感于本应吟兴的“野色”之上,形成对比。

C。

尾联以景结情,以暮色苍茫中江水翻腾的画面收束全诗,有言尽而意无穷之妙。

D。

全诗情随景生,景与意合,既显风雨中的气势充沛,又抒面对江山的万千感慨.

15.诗歌颔联传达出诗人的“壮心”,而诗歌的颈联又写出了诗人的“断肠”,这两种情感是不是矛盾的呢?

请联系诗歌文本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不仅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的句子,或描写天气变化的句子是:

,。

(2)《离骚》文中表达自己虽爱好修洁严以律己,但早晨被诟骂晚上被免职的句子是:

,.

(3)《师说》中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一些官员用注水的GDP数据作为政绩,虽然这种行为危害极大,但他们对这种打肿脸充胖子的行为仍是乐此不疲。

究其原因,一是这些官员试图用虚幻的增长来讨好上级;(),GDP数字造假被发现后,往往可以以统计失误为由来李代桃僵,造假者如果受到问责,最重的处罚不只是给予行政处分.正因为如此,一些造假者才变得更加肆无忌惮.

17、文中横线上的成语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打肿脸充胖子B.乐此不疲C.李代桃僵D.肆无忌惮

18、文中加粗的句子有语病,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造假者如果受到问责,最重的处罚给予的不只是行政处分

B、造假者一般不会受到问责,最重的处罚也只是给予行政处分

C、造假者通常会受到问责,最重的处罚不只是给予行政处分

D、造假者一般不会受到问责,最重的处罚给予的是行政处分

19、文中括号里补写的句子,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二是借此增加自己的收入

B、二是容易蒙混过关

C、二是借此提高自己的地位

D、二是违法成本太低

20、下面是某同学在一次讨论会上的发言摘要,有三处用语不得体,找出并加以改正。

(5分)

刚才刘老师的一番话真是抛砖引玉,使我深受教育。

我们是跨世纪的青年人,祖国建设的重任将落在我们肩上。

像刘老师这样快要退休的老师仍在为培养我们而略尽绵薄,难道我们倒可以对学习不负责任?

我殷切期望平时抄作业、考试作弊的同学赶快改正错误,不要再自欺欺人了。

21、为提高学生社团活动开展能力,某中学学生会计划举办一次G20峰会模拟会议活动,活动安排如下图,请用一段话介绍G20峰会模拟会议活动安排的流程,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