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贸企业有限空间资料汇编.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218026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30 大小:571.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资料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0页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资料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0页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资料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0页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资料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0页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资料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资料汇编.docx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资料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贸企业有限空间资料汇编.docx(1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资料汇编.docx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资料汇编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资料汇总

有限空间专项安全培训课件*********************************1

卓越安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制度*************************5

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8

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13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教育制度****************************17

有限空间作业应急管理制度********************************21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27

卓越安全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检查表**************************30

有限空间作业方案****************************************35

有限空间作业审批表(样表)******************************44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安全风险告知牌**************************45

地下有限空间作业防护设备设施配置要求********************46

有限空间作业防护设备、个人防护用品配置表****************48

进、出有限空间人员签字确认表****************************49

有限空间部分有毒有害气体预警值和报警值******************50

有限空间管理台账****************************************52

 

有限空间专项安全培训课件

什么是有限空间

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具体参见安监总厅管四【2015】56号,工贸企业有限空间参考目录。

有限空间责任主体

工贸企业是本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的责任主体,其主要负责人对本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全面负责,相关负责人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本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负责。

有限空间专项培训人员

对从事有限空间作业的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

有限空间专项培训的主要内容

(一)有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安全防范措施;

(二)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

(三)检测仪器、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

(四)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措施。

安全培训应当有专门记录,并由参加培训的人员签字确认。

有限空间作业准备

工贸企业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当对作业环境进行评估,分析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提出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制定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并经本企业负责人批准。

工贸企业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当将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和作业现场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防控措施告知作业人员。

现场负责人应当监督作业人员按照方案进行作业准备。

有限空间作业现场条件

(一)保持有限空间出入口畅通;

(二)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警示说明;

(三)作业前清点作业人员和工器具;

(四)作业人员与外部有可靠的通讯联络;

(五)监护人员不得离开作业现场,并与作业人员保持联系;

(六)存在交叉作业时,采取避免互相伤害的措施。

有限空间作业结束后,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应当对作业现场进行清理,撤离作业人员。

有限空间作业中发生事故后,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警,禁止盲目施救。

应急救援人员实施救援时,应当做好自身防护,佩戴必要的呼吸器具、救援器材。

《有限空间科学施救三部曲》

通风检测施救

具体做法

 

卓越安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制度

一、目标

为了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保证进入有限空间的安全健康,预防和控制中毒、窒息、火灾、爆炸等事故的发生,根据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9号等国家相关法规、标准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应范围

适用于全公司有限空间作业

三、术语

3.1有限空间是指封闭部分封闭,进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诺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3.2有限空间的可分为三类

3.2.1密封设备:

如贮罐、压力容器、管道、烟道、锅炉、高炉、转炉、混铁炉、煤气柜、除尘器、加热炉、罐车、烘干炉等;

3.2.2地下有限空间:

如地下管道、地下管廊、电缆沟、地下工程、暗沟、地坑、旋流井、污水池(井)等

3.2.3地上有限空间:

如沉淀池、料仓等

四、职责

4.1安全处负责对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措施进行审核,对作业过程中安全措施执行情况、票据填写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4.2煤气防护班组对煤气有限空间作业环境的有毒、有害气体及氧含量的监测。

4.3作业负责人职责

4.3.1对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全面负责。

4.1.2在有限空间作业环境、安全措施和防护措施及用品达到安全要求后,可安排人员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4.1.3在有限空间及其附近发生异常情况时,应停止作业。

4.4.4检查、确认应急准备情况,核实内外联络及呼叫方法。

4.4.5对未经允许试图进入或已经进入受限空间者进行劝阻或责令退出。

4.5监护人员的职责

4.5.1对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的安全负有监督和保护的职责。

4.5.2了解可能面临的危害,对作业人员出现的异常行为能够及时警觉并做出判断。

与作业人员保持联系和交流,观察作业人员的状况。

4.5.3当发现异常时,立即向作业人员发出撤离警报,并帮助作业人员从有限空间逃生,同时立即呼叫紧急救援。

4.5.4掌握应急救援的基本知识。

4.6作业人员的职责

4.6.1负责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进入有限空间实施作业任务,作业前要了解作业内容、地点、时间、要求、熟知作业中的危害因素和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4.6.2确认安全防护措施落实情况。

4.6.3遵守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设施与个体防护用品。

4.6.4应与监护人进行必要的、有效的安全、报警、撤离等双向信息交流。

4.6.5服从作业监护人的指挥,如发现作业监护人员不履行职责时,应停止作业并撤出有限空间。

4.6.6在作业中如出现异常情况或感到不适或呼吸困难时,应立即向作业监护人发出信号,迅速撤离现场。

4.7生产工艺系统安全职责

4.7.1根据有限空间作业的要求采取工艺控制措施,使该有限空间与其他系统有效隔离。

5.本办法自下发日起执行,由安全处负责解释。

 

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

一、目的 

 为规范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工作,预防、控制有限空间作业中毒窒息等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制定本制度。

二、范围 

适用于公司范围内从事有限空间作业和具有有限空间作业的行为。

三、职责 

1、行政部负责有限空间作业审批的监管;      

2、 各部门负责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的执行。

四、 内容 

1、本制度所述有限空间是指:

封闭或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2、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必须提前1天申请办理《有限空间作业审批》许可证。

 

3、 未经审批,任何人不得独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4、 作业许可证应包含作业活动的基本信息,具体包括:

 

作业部门、作业区域、作业范围内容、作业时间、作业危害及控制措施、作业申请、作业批准、作业关闭。

5、许可证的申请

4.5.1提供申请资料 作业负责人负责申请办理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办理前应准备如下相关资料:

 

1、入受限空间作业内容详细说明;         

 2、工作安全分析结果;    

 3、应急救援计划; 

4、相关安全培训证明和会议记录;          

 5、其他。

4.5.2  工作安全分析 

 1、工作安全分析的内容应包括工作步骤、存在的风险及危害程度、相应的控制措施等。

步骤如下:

     

1、选择要进行分析的工作;     

2、把工作分解成具体工作任务或步骤;     

3、观察工作的流程, 识别每一步骤相关的危害;      

 4、认识可能的风险;      

 5、确定预防风险的控制措施。

 

4.5.3  书面审查 

 收到申请人的有限空间作业申请后,批准人应组织申请人和作业涉及相关方人员,集中对申请中提出的安全措施、工作方法进行书面审查,并记录审查结论。

审查内容包括:

   

1、作业的详细内容; 

2、所有的相关支持文件,包括风险评估、安全工作方案、作业区域相关示意图、作业人员资质证书等; 

 3、作业前、作业后应采取的所有安全、应急措施; 

 4、安全作业所涉及的其他相关规范情况,如《作业许可管理规范》、《个人防护装备管理规范》等; 

  5、分析、评估周围环境或相邻工作区域的相互影响,并确认安全措施; 

 6、许可证期限及延期次数;      

 7、其他。

4.5.4现场核查 

书面审查通过后,所有参加书面审查的人员均应到许可证上所涉及的工作区域实地检查,确认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

现场确认内容包括:

 

1、作业有关的设备、工具、材料等;、

2、现场作业人员资质; 

3、气体检测和监测设备的情况;

4、个人防护装备的配备情况; 

5、安全设施的配备、应急措施的落实情况;

6、作业相关的培训、沟通情况; 

7、作业方案中提出的其他安全措施落实情况。

 

8、现场核查确认合格后,批准人方可签署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

   

9、批准人或其授权人、申请方和受影响的相关各方均应在作业许可证上签字;如书面审查或现场核查未通过,对查出的问题应记录在案,申请人应重新提交一份带有对该问题解决方案的申请;  

10、作业人员、监护人员等现场关键人员变更时,应经过批准人和申请人的审批。

 

4.5.5作业许可证的期限、延期和关闭 

1、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的有效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一个班次;     

2、根据具体情况,可延期。

延期后总的期限不能超过24小时。

超过24小时,需重新办理作业许可证; 

3、 隔日继续作业的,应召开每日进入前会议,确认安全措施到位,并做好记录。

 

4、作业完成后,申请人与批准人在现场验收,合格后,双方签字,方可关闭作业许可证。

4.5.6作业许可证的取消 

  当发生下列任何一种情况时,现场监督人员应立即取消作业,终止相关作业许可证,并通知批准人。

若要继续作业,应重新办理许可证。

 

1、作业环境和条件发生变化时;  

2、作业内容发生改变时; 

3、现场作业与作业计划的要求发生重大偏离时;

4、发现有可能造成人身伤害的不安全行为时;  

5、现场作业人员发现重大安全隐患时;

4.6  许可证的存档 

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一式两份,一份交公司安全部门存档,一份由施工人员保存作为有限空间作业的凭证以备检查,许可证不得涂改且要求存档时间至少一年。

 

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1.1职责

1.1.1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监督管理。

1.1.2化学供水组负责取样分析及数据填报。

1.1.3作业现场所属部门负责制定安全措施,填写并审批《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证》。

1.2管理范围

包括在生产区域内进入或探入炉、塔、釜、罐、槽车以及管道、炉膛、烟道、隧道、下水道、沟、坑、井、池、涵洞等封闭、半封闭设施及场所作业。

1.2.1凡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必须办理《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证》,未办理许可证,严禁作业。

1.2.2《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证》的申请及审批见《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

1.2.3《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证》有效期不超过24小时。

装置全面停车检修期间,经全面检查合格后,《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证》有效时间不超过72小时。

1.2.4作业期间如果安全措施发生变化,应立即停止作业,待处理达到作业的安全条件后,方可再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1.2.5在有限空间作业期间,严禁同时进行各类与该有限空间相关的试车、试压、或试验等工作。

1.2.6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综合安全技术措施

A)《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证》的审批人应对监护人和作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作业环境交底,内容应包括:

1)所从事作业的风险及应急计划;

2)必要的安全知识、救护方法;

3)便携式检测仪使用方法、急救方法等。

B)对所进入的有限空间要切实做要工艺处理,所有与有限空间相连的可燃、有毒有害介质(含氮气)系统,必须用盲板与有限空间隔绝,不得用关闭阀门替代,盲板应挂牌表示;带有搅拌器等转动部件的设备,必须有可视的明显断开点,配电室电源开关应挂有“有人检修、禁止合闸”标示牌,并设有监护;

C)取样分析要有代表性、全面性。

有限空间容积较大时,要对上、中、下各部位分别取样分析。

应保证有限空间内部任何部位的可燃气含量不超过该介质与空气混合物的爆炸下限的10%(体积)。

有毒有害物质含量不超过国家规定的部门空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指标。

氧气浓度在19.5%—23.5%(体积)之间,容器内温度宜在常温左右。

作业期间应每隔四小时取样复查一次(特殊情况下,根据实际确定检测频率),如有一项不合格时,应立即停止作业。

如不符合上述条件而必须进入有限空间内作业时,应由作业单位与有限空间所在部门共同制定作业方案,采取特殊防护措施,并在作业前组织模拟演练,确认安全可靠后,经项目分管生产领导批准方可作业。

分析结果报出后,样品至少保留8小时;

1)分析合格1小时后作业,应再次分析,确认合格后方可作业;

2)进入有限空间内作业,应有足够的照明,照明要符合防爆要求,电压在24V以下。

要遵守用火、临时用电、起重吊装、高处作业等有关安全规定,用火应办理“动火动焊许可证”,不得以《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证》代替;

3)在有放射源的有限空间内作业,作业前要对放射源进行处理,保证人员作业时接触剂量符合国家要求;

4)有限空间的出入口内外应畅通无阻,不得有障碍物;

5)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一般不得使用卷扬机、吊出设备运送作业人员,特殊情况需经单位安全部门批准;

6)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的工具、材料要登记。

作业结束后应清点,以防遗留在作业现场。

作业人员超过3人时,应对人员进行登记、清点;

7)有限空间外的现场要配备一定数量的防毒面具、呼吸器、安全绳索等急救器材;

8)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前,应首先拟定紧急情况时的外出路线和方法。

作业时,应视作业条件实施安排人员轮换作业或休息;

9)为保证有限空间内空气新鲜,可采用自然通风或强制通风等方法通风。

必要时,作业人员可戴供风式长管面具、空气呼吸器等防护器具。

佩戴长管面具前,一定要仔细检查其气密性,同时要采取防止长管被挤压的措施,吸气口应置新鲜空气的上风口处,并有人监护;

10)出现有人中毒、窒息的紧急情况,抢救人员必须佩戴防护器具进入有限空间,同时至少有一人在外部做联络、报告工作。

1.2.7其它非生产区域的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教育制度

1、目的

为使有限空间作业相关人员熟知有限空间作业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具备必要的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知识,增强预防事故和应急处理的能力,制定本制度。

2、范围

适用于有限空间作业相关人员。

3、职责

安环科负责有限空间作业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

人事科负责有限空间作业相关人员的培训统计和通知工作。

4、内容

4.1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的对象为:

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

4.2未经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并考试合格的人员,不得从事与有限空间相关的作业。

4.3相关人员的培训记录存入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档案。

4.4培训内容

4.4.1有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安全防范措施

有限空间内容易积聚高浓度的有毒有害物质,使人发生中毒。

如:

硫化氢中毒、一氧化碳中毒、氰化氢中毒、有机溶剂中毒等;也可能发生中暑、触电、淹溺、掩埋、物体打击等危害。

在对有限空间进行初次气体检测或不确定空间内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的情况下,进入者必须穿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等同有效的防护装置;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应指定专人监护,不得在无监护人的情况下作业;监护人员必须每2分钟拖动救生绳一次,询问进入者身体情况,出现异常应立即将进入人员拖出;严禁无防护进入抢救。

4.4.2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1)有限空间作业必须严格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

(2)作业前开展危险源辨识,评估作业环境;

(3)检测气体浓度并如实记录;

检测指标包括氧浓度、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有毒气体浓度等。

最低限度应检测下列三项:

氧浓度(应在19.5-23.5%范围内),易燃/可燃气体浓度(应小于最低爆炸极限的10%),一氧化碳浓度(应小于25ppm)。

硫化氢浓度(应小于10ppm)未经检测合格,严禁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

  在作业环境条件可能发生变化时,应对作业场所中的危害因素进行持续或定时检测。

实施检测时,检测人员应处于安全环境,检测时要做好检测记录,包括检测时间、地点、气体种类和检测浓度等。

(4)确定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作业人员;

(5)办理《有限空间作业审批》许可证;

(6)通风;

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和作业过程中,可采取强制性持续通风措施降低危险,保持空气流通。

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

在受限空间内,工人经过及开展工作的区域必须进行通风。

在受限空间内,如果进行电焊,切割,燃烧或者油漆作业,必须使用局部的废气排放系统,降低由于这些作业而产生的可燃气体/烟雾的浓度。

如果在受限空间内使用了局部废气排放系统,必须确保排气口要远离主要通风系统的进气口。

通风设备尽可能安装在受限空间的顶部或接近顶部的地方,这样可以提高通风的效率,而且可以避免通风中断;

进入期间的通风不能代替进入之前的吹扫工作;

强制通风设备应持续、有效工作,一旦设备出现异常,应立即停止作业;

(7)作业前30分钟,应再次对有限空间有害物质浓度采样,分析合格后方可进入有限空间;

(8)应选用合格、有效的气体和测爆仪等检测设备;

(9)防爆、防氧化的不能采用通风换气措施或受作业环境限制不易充分通风换气的场所,作业人员必须配备隔离式呼吸保护器;

(10)检测人员应装备准确可靠的分析仪器,按照规定的检测程序,针对作业危害因素制定检测应急措施;

(11)建立健全照明、通讯系统;

(12)配备齐全的人员防护和救援装备;

(13)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示;

(14)作业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a、所有人员应遵守有限空间作业的职责和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设施与个人防护用品。

b、加强通风。

c、存在可燃性气体的作业场所,所有的电气设备设施及照明,不允许使用明火照明和非防爆设备。

d、机械设备的运动、活动、传动装置应设置防护装置。

e、有限空间的坑、井、洼、沟、人孔通道出入口应设置安全标志。

f、作业人员在在与输送管道连接的封闭、半封闭设备内部作业时,应严密关闭阀门装好盲板,设置“禁止启动”等警告标志。

g、当作业人员意识到身体出现异常症状时,应及时向监护者报告或自行撤离,不得强行作业。

h、发生事故查明原因、立即采取有效、正确的措施进行急救。

4.4.3检测仪器、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

掌握以下仪器和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

①气体检测设备;

②呼吸防护用品;

③防坠落用具;

④安全器具;

⑤警示设施;

⑥其他个体防护用品。

4.4.4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措施

(1)窒息事故的救援

窒息事故者的抢救主要是确保其呼吸畅通,调整事故者的姿势,将患者的头部尽量往上抬,使得颈部紧紧绷直,这样做时,一手放在患者的脖子后面用力抬,一手放在患者额头往外推,这个动作通常使患者的嘴自然张开,如果抬起头使得呼吸道畅通,患者开始呼吸,就保证事故者的姿势使其慢慢恢复状态,否则继续进行强制空气进入肺中,如不起作用,立即通知120急救中心,并继续进行人工呼吸。

(2)硫化氢中毒的救援

由于硫化氢事故的突发性和不可预见性,对人体主要危害经呼吸道,可出现流泪、眼痛、眼内异物感、实物模糊、流涕、咽喉灼热、胸闷、恶心、意识模糊。

部分可出现心脏损伤,重症者出现脑水肿、或肺水肿等,极高浓度(1000mg/m3)时可在数秒内引起窒息或死亡,此种事故在发现第一时间通知120急救中心,平时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3)CO中毒的救援

对于CO中毒事故者,应迅速,将其转移至现场通风处,松开衣领,注意保暖,观察意识形态,在等待急救车辆过程中,对于昏迷不醒的患者可将其头部偏向一侧,以防止呕吐物吸入肺中,对于昏迷较深的患者不应立足于就地抢救,而应尽快往医院送,在送往过程中人工呼吸决不可停止。

(4)爆炸事故应急救援

事故发生具有突发性,如遇到爆炸时,应面背爆炸点迅速卧倒,如眼前有水,应俯卧或侧卧水中,并用湿毛巾捂住鼻口,距爆炸中心较近的作业人员,在采取上述自救措施后,迅速撤离现场,防止二次爆炸发生,当爆炸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切断通往事故点的一切电源,马上恢复通风,设法扑灭各种明火及残留火种。

 

有限空间作业应急管理制度

一、应急组织机构

组长:

副组长:

应急救援组名单:

二、职责

1、组长:

1)保证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投入;

2)组织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每年组织演练;

3)对应急救护组员进行培训;

4)指挥现场救护。

2、副组长:

1)提供符合要求的通风、检测、防护、照明等安全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

2)提供应急救援保障,做好应急救援工作;

2)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3、组员:

1)参加应急救援预案培训和预案演练;

2)了解救援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

3)禁止不明情况的盲目救护;

4)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在有限空间实施紧急救援工作。

三、预防与预警

1、危险源监控

现场危险源的监控主要由安全管理员对现场施工进行监控,安全科对各科室进行监督检查,各个施工队伍对所施工程中的危险源进行监督、控制。

2、信息报告与处理

由作业负责人负责信息报告,做好记录,如有问题及时通知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进行处理。

3事故应急救援指挥程序:

事故现场第一发现人→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应急救援组长→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按职责分工进行救援。

4、事故应急救援程序:

事故→保护事故现场→控制事态发展→组织抢救→疏导人员→调查了解事故简况及伤亡人员情况→向上级报告。

5、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程序流程图见附件1。

四、应急响应

1、应急响应行动由应急救援小组组织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响应实施,同时动员社会力量进行支援。

超出其应急救援处置能力时,及时报请政府通知有关专业人员赶赴现场参加应急增援。

2、应急救援小组成员赶赴救援现场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

3、及时向公司及当地政府报告安全生产事故基本情况、事态发展和救援进展情况。

4、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现场应急救援的指挥,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成立前,事发部门负责人应组织先期到达的应急救援队伍迅速、有效地实施先期处置,全力控制事故发展态势,防止次生、衍生和耦合事故(事件)发生,果断控制或切断事故灾害链。

五、紧急处置及救助防护

1、现场处置主要依靠作业负责人应急处置力量。

事故灾难发生后,作业负责人配合管理处按照应急预案迅速采取措施。

2、医疗卫生救助:

及时向事发地附近医院请求支援。

组织开展紧急医疗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工作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