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题库附答案.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2097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91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理学题库附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药理学题库附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药理学题库附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药理学题库附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药理学题库附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药理学题库附答案.doc

《药理学题库附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理学题库附答案.doc(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药理学题库附答案.doc

...

药理学试题库

第一章绪言自测题

一、单选题

1.药理学是(C)

A.研究药物代谢动力学B.研究药物效应动力学C.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规律

及作用机制的科学D.研究药物临床应用的科学

E.研究药物化学结构的科学

2.药效动力学是研究(D)

A.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和作用规律的科学B.药物作用原理的科学C.药物对机体的作用

规律和作用机制的科学D.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规律和作用机制的科学

E.药物的不良反应

二、名词解释

1.药理学:

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规律及作用机制的科学。

2.药效:

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规律和机制。

3.药代动力学:

是阐明机体对药物的作用,即药物在机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的药效和血药浓度消长的规律。

第二章药物效应动力学自测题

单选题

1.部分激动剂是(C)

A.与受体亲和力强,无内在活性B.与受体亲和力强,内在活性强C.与受体亲和力强,

内在活性弱D.与受体亲和力弱,内在活性弱E.与受体亲和力弱,内在活性强

2.注射青霉素过敏引起过敏性休克是(E)

A.副作用B.毒性反应C.后遗效应D.继发效应E.变态反应

二、多选题

1.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有(ABCDE)

A.副作用B.毒性反应C.致畸、致癌和致突变D.后遗效应E.变态反应

2.几种药物联合应用总的药效大于各药单独作用之和时,称为药物的(BE)

A.相加作用B.增强作用C.拮抗作用D.联合作用E.协同作用

三、名词解释

1.不良反应:

用药后出现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2.治疗量(有效量):

能对机体产生明显药效而又不引起毒性反应的剂量。

3.极量:

是由国家药典规定允许使用的最大剂量,也是医生用药选择剂量的最大限度。

4.安全范围:

最小有效量和极量之间的范围。

5.受体激动剂:

药物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并有较强的内在活性,能激动受体,产生明

显效应。

6.受体拮抗剂:

(6)药物与受体亲和力强,但无内在活性,能阻断激动剂一受体的结合,

拮抗激动剂作用。

第三章药物代谢动力学自测题

一、单选题

1.药物的吸收过程是指(1.D)

A.药物与作用部位结合B.药物进入胃肠道C.药物随血液分布到各组织器官D.药

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E.静脉给药

1/39

...

2.药物的肝肠循环可影响(2.D)

A.药物的体内分布B.药物的代谢C.药物作用出现快慢D.药物作用持续时间

E.药物的药理效应

3.下列易被转运的条件是(3.A)

A.弱酸性药在酸性环境中B.弱酸性药在碱性环境中C.弱碱性药在酸性环境中

D.在碱性环境中解离型药E.在酸性环境中解离型药

4.弱酸性药在碱性尿液中(4.D)

A.解离少,再吸收多,排泄慢B.解离少,再吸收少,排泄快C.解离多,再吸收

多,排泄慢D.解离多,再吸收少,排泄快E.解离多,再吸收多,排泄快

5.药物作用开始快慢取决于(5.C)

A.药物的转运方式B.药物的排泄快慢C.药物的吸收快慢D.药物的血浆半衰期

E.药物的消除

6.某药达稳态血浓度,中途停药,再达稳态血浓度时间还需要(6.C)

A.1个半衰期B.3个半衰期C.5个半衰期D.7个半衰期E.以上都不是

7.药物的血浆半衰期指(7.E)

A.药物效应降低一半所需时间B.药物被代谢一半所需时间C.药物被排泄一半所

需时间D.药物毒性减少一半所需时间E.药物血浆浓度下降一半所需时间

8.下列药物被动转运错误项是(8.D)

A.膜两侧浓度达平衡时停止B.从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转运C.不受饱和及竞争性

抑制影响D.转运需载体E.不耗能量

9.具有首关(首过)效应的给药途径是(9.D)

A.静脉注射B.肌肉注射C.直肠给药D.口服给药E.舌下给药

10.下列口服给药错误的叙术项是(10.D)

A.口服给药是最常用的给药途径B.口服给药不适用于昏迷危重患者C.口服给药

不适用于首关效应大的药物D.大多数药物口服吸收快而完全E.胃肠道刺激性大的

药物不适用于口服

11.下列药物和血浆蛋白结合后错误的叙述项是(11.A)

A.结合后可通过生物膜转运B.结合后暂时失去药理活性C.是一种疏松可逆的结

合D.结合率受血浆蛋白含量影响E.结合后不能通过生物膜

12.A和B两药竞争性与血浆蛋白结合,单用A药t1/2为3小时,两药合用后t1/2是

(12.C)

A.小于3小时B.大于3小时C.等于3小时D.大于15小时E.以上都不是

13.药物在体内代谢和被机体排出体外称(13.D)

A.解毒B.灭活C.消除D.排泄E.代谢

二、多选题

1.静脉注射的优点(1.ABCD)

A.作用快B.适用于急救危重病人C.避免首关效应D.没溶液和混悬液均可注射

E.剂量准确

2.舌下给药的优点是(2.ACE)

A.避免胃液破坏B.避免肝肠循环C.避免首关效应的消除D.吸收慢E.适用

于剂量小,脂溶性高的药物

3.被动转运的特点(3.AC)

A.不耗能B.逆浓度差转运C.顺浓度差转运D.有饱和性和竞争性E.需载体

4.弱酸性药物在碱性尿液中(4.AE)

2/39

A.排泄加快B.排泄减慢C.排泄不受影响D.易被重吸收E.不易重吸收

5.药物的血浆半衰期临床意义是(5.ABCE)

A.给药间隔时间的重要依据B.预计一次给药后药效持续时间C.预计多次给药后

达稳态血浓度时间D.可确定每次给药剂量E.预计药物在体内消除时间

三、名词解释

1.道关效应(首过效应):

指某些口服用药后经肠粘膜及肝脏被代谢灭活,进入体循

环的药量明显减少的现象。

4.生物利用度:

2.生物利用度:

指药物被机体吸收进入体循环的相对分量和速度。

5.血浆蛋白结合率:

3.血浆蛋白结合率:

指治疗剂量下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百分率。

6.肝肠循环:

4.肝肠循环:

某些药物或代谢物经胆汁排泄进入肠道朋解后,再吸收入

血,这种胆汁排泄又重吸收的现象称肝肠循环。

7.血浆半衰期:

5.血浆半衰期:

指血浆中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时间。

6.稳态血药浓度:

6.称态血药浓度:

恒速恒量或按半衰期连续多次给药后经5个t1/2,

药物吸收与消除速度达平衡,血药浓度相对稳定在一定水平,称稳态血浓度(坪值)。

6.药物的机体消除:

7.药物的机体消除包括代谢及排泄两个过程。

四、问答题

1.试述被动转运和主动的特点。

1.被动转运特点是:

(1)顺浓度差(梯度)进行,达膜两侧平衡为止;

(2)不耗能;(3)

不需载体,无竞争性抑制;(4)分子小,高脂溶性,极性小,非解离型易被转运。

2.试述血浆半衰期及其临床意义。

2.血浆半衰期是指血浆中药的浓度下降一半所需时间,其临床意义是

(1)用来制定合理用

药间隔的重要依据,保持血药浓度维持在治疗水平,避免毒性反应发生;

(2)重复多次给

药手经5个t1/2可达稳态血浓度,达有效水平;(3)一次给药后,经5个t1/2后体内药

物95%以上消除,药物作用基本消除。

第四章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自测题

一、多选题

1.影响药物作用因素有(ABDE)

A.年龄、性别B.剂型、剂量C.适应证D.给药途径E.肝肾功能、营养状态

二、名词解释

1.耐受性:

指患者连续用药后出现药效降低,需加大剂量才能达到应有效应。

第六章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自测题

一、单选题

1.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递质NA释放后,其作用消失主要原因是(1.D)

A.被肾排泄B.被MAO代谢C.被COMT代谢D.被突触前膜重摄取入囊泡E.被胆碱

酯酶代谢

2.M受体激动时,可使(2.C)

A.骨骼肌兴奋B.血管收缩,瞳孔散大C.心脏抑制,腺体分泌,胃肠平滑肌收缩D.血

压升高,眼压降低E.心脏兴奋,血管扩张,平滑肌松驰

3.激劝β受体可引起(3.B)

A.心脏兴奋,血压下降,瞳孔缩小B.心脏兴奋,支气管扩张,糖原分解增加C.心脏

兴奋,皮肤粘膜和内脏血管收缩D.心脏抑制,支气管扩张,瞳孔缩小E.冠脉扩张,支

气管收缩

4.胆碱能神经递Ach释放后作用消失主要原因是:

(4.D)

3/39

A.被单胺氧化酶破坏B.被多巴脱羧酶破坏C.被神经末梢重摄取D.被胆碱酯酶破坏

E.被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破坏

三、简答题

1.胆碱受体主要的类型。

1.胆碱受体可分为M受体及N受体,依次又分为M1、M2、M3、

和N1、N2受体等。

2.肾上腺素受体类型。

2.肾上腺素受体可分为α受体、β受体,依效又分为α1、α2、受

体和β1、β2受体等。

3.肾上腺素能神经兴奋时的生理功能变化。

3.心脏兴奋,皮肤粘膜和内脏血管收缩,血压

升高,支气管和胃肠平滑肌抑制等。

4.M型胆碱能神经兴奋时生理功能变化。

4.心脏抑制,血管扩张,腺体分泌,胃肠道及支

气管平滑肌收缩,瞳孔缩小等

四、问答题

1.简述传出神经系统受体的分型、主要分布部位及其生理效应。

1.主要分为胆碱受体(M、

N受体)、肾上腺素受体(α、β受体)及多巴胺受体。

M受体激动时表现为心脏抑制,血

管扩张,腺体分泌增加,胃肠道及支气管平滑肌收缩,瞳孔缩小等。

N1受体激动时植物神

经节兴奋及肾上腺髓质分泌;N2受体激动时骨骼肌收缩。

α受体或分为α1、α2受体,α1

受体激动时血管收缩及瞳孔开大等;突触前膜α2受体激动时,抑制NA释放。

β受体可分

为β1及β2受体,β1受体激动时心脏兴奋;β2受体激动时支气管扩张,血管扩张,糖原

分解,突触前膜β受体激动使释放NA增加。

多巴胺受体激动时,肾和肠系膜血管舒张。

2.试述传出神经药物与神经递质间相互关系。

2.传出神经药物主要通过与受体结合或影响递质合成、贮存、释放及代谢等过程而发挥拟

似或拮抗递质的作用。

第七章拟胆碱药自测题

单选题

1.直接激动M受体的药物是(1.E)

A.毒扁豆碱B.新斯的明C.吡斯的明D.加兰他敏E.毛果芸香碱

2.毛果芸香碱滴眼可引起(2.C)

A.缩瞳、降低眼压、调节麻痹B.缩瞳、升高眼压、调节麻痹C.缩瞳、降低眼压、调

节痉挛D.散瞳、升高眼压、调节痉挛E.散瞳、降低眼压、调节痉挛

3.毛果芸香碱主要用于(3.D)

A.胃肠痉挛B.尿潴留C.腹气胀D.青光眼E.重症肌无力

4.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机制是(4.D)

A.持久抑制单胺氧化酶B.持久抑制磷酸二酯酶C.持久抑制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

D.持久抑制胆碱酯酶E.持久抑制胆碱乙酰化酶

5.术后尿潴留应选用(5.D)

A.毛果芸香碱B.毒扁豆碱C.乙酰胆碱D.新斯的明E.碘解磷定

6.有机磷酸酯类轻度中毒主要表现(6.B)

A.N样作用B.M样作用C.M样作用和中枢中毒症状D.M样作用和N样作用E.中

枢中毒症状

7.新斯的明最强的作用是(7.E)

A.兴奋膀胱平滑肌B.兴奋胃肠平滑肌C.瞳孔缩小D.腺体分泌增加E.兴奋骨骼

8.氯解磷定可与阿托品合用治疗有机磷酸酯类中毒最显著缓解症状是(8.E)

A.中枢神经兴奋B.视力模糊C.大小便失禁D.血压下降E.骨骼肌震颤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