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江苏省镇江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精校Word版.docx
《精品解析江苏省镇江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精校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解析江苏省镇江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精校Word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解析江苏省镇江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精校Word版
高一期末生物试卷
1.竹子和大熊猫相比,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差别在于竹子缺少
A.系统B.种群C.组织D.器官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2)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分子、原子、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3)生命系统各层次之间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4)生命系统包括生态系统,所以应包括其中的无机环境。
【详解】竹子是植物,其没有系统层次,而大熊猫有系统层次,A正确;竹子和大熊猫都有种群层次,B错误;竹子和大熊猫都有组织层次,C错误;竹子和大熊猫都有器官层次,D错误。
2.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和最基本的元素分别是
A.O、CB.C、OC.C、CD.O,O
【答案】A
【解析】
【分析】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其中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C、H、O、N为基本元素,C为最基本元素,O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详解】在生物体内,占细胞鲜重最多的元素是O;在生物体内,碳链构成了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因此C是最基本的化学元素,是生命的核心元素,故选A。
3.糖原是人和动物细胞内重要的储能物质,构成糖原的基本单位是
A.蔗糖B.葡萄糖C.核糖D.麦芽糖
【答案】B
【解析】
【分析】
糖类包括单糖(葡萄糖),二糖(麦芽糖、果糖和乳糖),多糖(糖原、淀粉、纤维素),糖原是动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淀粉是植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纤维素构成植物细胞壁,不提供能量也不是储能物质。
【详解】蔗糖是植物二糖,而糖原是动物多糖,A错误;糖原是动物多糖,其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B正确;核糖是组成RNA的成分之一,C错误;麦芽糖是植物二糖,由两分子葡萄糖组成,D错误。
4.下列有关人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自由水是细胞内的良好的溶剂B.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C.细胞中的无机盐均以离子的形式存在D.无机盐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必不可少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细胞内水以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形式存在,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参与许多化学反应,自由水对于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运输具有重要作用;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是离子,有些无机盐是某些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许多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有的无机盐参与维持酸碱平衡和渗透压。
【详解】自由水是细胞内的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A正确;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B正确;细胞中的无机盐大多数以离子的形式存在,C错误;无机盐离子对维持细胞渗透压和酸碱平衡等非常重要,这是生物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D正确。
5.植物吸收含氮的离子,可以用于合成
A.核酸和蛋白质B.蔗糖和氨基酸C.脂肪和丙酮酸D.淀粉和纤维素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植物吸收含氮的离子,可以用于合成含氮化合物,细胞中常见的含氮化合物有蛋白质、氨基酸、磷酸、核苷酸、磷脂、ATP、ADP等。
【详解】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核酸的组成元素是C、H、O、N、P,A正确;蔗糖的组成元素是C、H、O,不含氮元素,B错误;脂肪和丙酮酸的组成元素都只有C、H、O,不含氮元素,C错误;淀粉和纤维素的组成元素都只有C、H、O,不含氮元素,D错误。
6.生物界含有多种多样的蛋白质,下列有关蛋白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都在细胞内的内质网上合成B.都能催化细胞内的化学反应
C.都由20种氨基酸脱水缩合产生D.都能与双缩脉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答案】D
【解析】
【分析】
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氨基酸脱水缩合是一个氨基酸的氨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羧基反应脱去1分子水形成肽键的过程,因此一条肽链至少含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
【详解】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A错误;蛋白质的功能具有多样性,如具有催化功能的酶、免疫功能的抗体、运输功能的血红蛋白等,B错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最多20种,C错误;不同的蛋白质都含有肽键,都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产生紫色,D正确。
7.图是质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①一④表示构成质膜的物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识别与糖蛋白①有关
B.②是构成质膜的基本骨架
C.质膜中只有②可以运动
D.Mg2+通过质膜需要④协助
【答案】C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图示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其中①是糖蛋白,位于细胞膜的外侧;②是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骨架;④是蛋白质,其种类和数目与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有关。
【详解】图中①是糖蛋白,与细胞识别有关,A正确;②是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骨架,B正确;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等都是可以运动的,C错误;Mg2+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④载体蛋白的协助,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正确识别图中各个数字代表的结构的名称,结合其功能和选项要求分析答题。
8.运动员相比于缺乏锻炼的人,肌细胞中数量相对较多的细胞器是
A.中心体B.内质网C.线粒体D.高尔基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
各种细胞器的功能如下: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反应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内;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内质网是由膜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是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高尔基体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核糖体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溶酶体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入侵的病毒或细菌;液泡是调节细胞内的环境,是植物细胞保持坚挺的细胞器,含有色素(花青素);中心体与低等植物细胞、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由两个相互垂直的中心粒构成。
【详解】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工厂。
运动员相比于缺乏锻炼的人,其肌细胞需要的能量较多,而活细胞中能量大多数来自于线粒体,因此该运动员肌细胞中线粒体数目较多,故选C。
9.图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①是核膜,将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B.②是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C.③是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D.④是核孔,是DNA等大分子物质进出核的通道
【答案】D
【解析】
【分析】
细胞核包括核膜(将细胞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染色质(DNA和蛋白质)、核仁(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核孔(核膜上的核孔的功能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据图分析,图中①是核膜,②是核仁,③是染色质,④是核孔。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①是核膜,能够将细胞核内的物质与细胞质分开,A正确;②是核仁,折光性强,与rRNA和核糖体的合成有关,B正确;③是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C正确;④是核孔,是RNA、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进出核的通道,但是具有选择性,如DNA不能通过核孔,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真核细胞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正确识别图中各个数字代表的结构的名称,明确核孔是具有选择性的。
10.胰岛素是一种能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激素,细胞分泌胰岛素的方式是
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D.胞吐
【答案】D
【解析】
【分析】
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方式:
名称
运输方向
载体
能量
实例
自由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不需
不需
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
协助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需要
不需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主动运输
低浓度→高浓度
需要
需要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等
此外,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胞吐和胞吐进出细胞。
【详解】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是小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而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属于大分子有机物,其是通过胞吐的方式分泌到细胞外的,故选D。
11.下列物质中,进出细胞的转运速度与浓度梯度的关系符合图曲线的是
A.氨基酸B.甘油
C.核苷酸D.Si044-
【答案】B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随着浓度梯度的增加,转运速度不断增加,即浓度梯度与物质转运速度成正比例,说明该物质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
【详解】氨基酸进出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A错误;甘油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B正确;核苷酸进出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C错误;Si044-进出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D错误。
【点睛】物质跨膜运输方式:
名称
运输方向
载体
能量
实例
自由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不需
不需
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
协助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需要
不需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主动运输
低浓度→高浓度
需要
需要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等
12.下图为植物叶表皮上气孔开闭的原理。
现取同一叶片的两块表皮A和B制成临时装片。
A滴加清水、B滴加0.3g/mLKNO3溶液,在显微镜下持续观察一段时间,观察到A、B表皮的气孔开闭情况分别是
A.A开启、B关闭B.A关闭、B开启
C.A关闭、B先开启后关闭D.A开启、B先关闭后开启
【答案】D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气孔是由保卫细胞组成的,当保卫细胞吸水时,气孔张开;当保卫细胞失水时,气孔闭合。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分析,A放在清水中,保卫细胞吸水,则气孔逐渐开启;B放在0.3g/mLKNO3溶液中,保卫细胞首先失水,气孔关闭,随着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硝酸根离子和钾离子,当细胞液浓度大于细胞外液浓度时,细胞又能渗透吸水,所以保卫细胞质壁分离后会自动复原,气孔开启,故选D。
13.能够促使脂肪酶水解的酶是
A.淀粉酶B.蛋白酶C.脂肪酶D.麦芽糖酶
【答案】B
【解析】
脂肪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可以被蛋白酶水解。
因此,能够使脂肪酶水解的酶是蛋白酶。
故选:
B。
【点睛】本题需要学生掌握酶的化学本质与特性,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酶的特性:
专一性、高效性、作用条件温和。
14.胃蛋白酶在PH由2上升到10的过程中,其活性变化情况为
A.AB.BC.CD.D
【答案】C
【解析】
【分析】
酶的活性受pH影响,在最适pH时,酶的活性最高;当高于或低于最适pH时,酶的活性都会降低;当过酸过碱时,由于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酶失活后活性不可恢复。
【详解】胃蛋白酶的最适pH是1.5-2.2,当pH逐渐升高时,胃蛋白酶的活性逐渐降低,且在pH为10的溶液中,由于碱性过大而使得胃蛋白酶失去活性。
因此,将溶液pH由2上升到10的过程中,胃蛋白酶的活性逐渐降低直至0,故选C。
15.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ATP含有C、H、O、N、P元素B.ATP中的A代表腺嘌呤
C.ATP中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D.ATP中的T代表胸腺嘧啶
【答案】A
【解析】
【分析】
ATP中文名称叫三磷酸腺苷,结构简式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T代表三个,~代表高能磷酸键。
【详解】ATP的组成元素为C、H、O、N、P,A正确;ATP中的A代表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B错误;ATP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三个磷酸基团,C错误;ATP中的T代表三个,D错误。
16.在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中,消耗氧气的是
A.第一阶段B.第二阶段C.第三阶段D.第二和第三阶段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是葡萄糖酵解产生丙酮酸和还原氢,同时产生少量能量,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还原氢,释放少量能量,发生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第三阶段是还原氢与氧气结合生成水,释放大量能量,发生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
【详解】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的反应物是葡萄糖,不消耗氧气,A错误;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的反应物是丙酮酸和水,不消耗氧气,BD错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是还原氢与氧气结合生成水,因此氧气消耗发生在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C正确。
17.乳酸菌无氧呼吸过程不能产生的物质是
A.[H]B.丙酮酸C.乳酸D.酒精
【答案】D
【解析】
【分析】
乳酸菌是厌氧菌,只能进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乳酸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葡萄糖分解产生丙酮酸和[H],并释放少量能量;第二阶段生成乳酸。
【详解】[H]是乳酸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的产物之一,A正确;丙酮酸是乳酸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的产物之一,B正确;乳酸是乳酸菌无氧呼吸的最终产物,C正确;乳酸菌无氧呼吸不能产生酒精,D错误。
18.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
甲和乙试管中加入葡萄糖酵母菌培养液,丙和丁试管中加入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一段时间后丙、丁试管液体分别呈黄色、绿色。
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CO2
B.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酒精
C.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ATP
D.酵母菌既可进行有性生殖,又可无性生殖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和图形分析,甲试管接入了气泵,说明通入了氧气,则该试管中酵母菌进行的是有氧呼吸,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因此丙试管中的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了黄色;乙试管内液面有石蜡油,创造了无氧环境,则该试管内酵母菌进行了无氧呼吸,产生了数少量的二氧化碳,因此丁试管中的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了绿色。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产生了二氧化碳,导致丙、丁试管内的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都发生了颜色变化,A正确;酵母菌有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B错误;根据图示实验过程无法判断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的ATP的多少,C错误;根据该实验无法判断酵母菌的繁殖方式,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于实验装置的分析,能够根据装置的特点分析甲、乙试管中酵母菌进行的呼吸作用类型,进而判断丙、丁试管颜色变化不同的原因。
19.若用含有14C的葡萄糖来追踪有氧呼吸中的碳原子,这种碳原子的转移途径是
A.葡萄糖→丙酮酸→乳酸B.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
C.葡萄糖→丙酮酸→ATPD.葡萄糖→乳酸→二氧化碳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有氧呼吸过程三个阶段的比较:
阶段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场所
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基质
线粒体内膜
物质变化
C6H12O6
2CH3COCOOH(丙酮酸:
C3H4O3)+4[H]+2ATP
2CH3COCOOH(丙酮酸)
6CO2+20[H]+2ATP
24[H]+6O2
12H2O+34ATP
能量释放
少量能量
少量能量
大量能量
O2参与情况
不参与
不参与
参与
【详解】根据有氧呼吸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分析,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含有14C的葡萄糖分解产生含14C的丙酮酸和[H];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含14C的丙酮酸与水反应,产生含14C的的二氧化碳和[H]。
因此在有氧呼吸过程中,14C的转移途径是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故选B。
20.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
A.叶绿体的外膜上B.类囊体的薄膜上
C.叶绿体的内膜上D.叶绿体的基质中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需要光能,发生的场所在类囊体薄膜上。
考点:
本题考查了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的知识。
意在考查考生的能理解所学的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
21.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中,加入碳酸钙的目的是
A.溶解色素B.使研磨更加充分C.分离色素D.防止色素被破坏
【答案】D
【解析】
【分析】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①提取色素原理:
色素能溶解在酒精或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所以可用无水酒精等提取色素。
②分离色素原理:
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
③各物质作用:
无水乙醇或丙酮:
提取色素;层析液:
分离色素;二氧化硅:
使研磨得充分;碳酸钙:
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
④结果:
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
胡萝卜素(最窄)、叶黄素、叶绿素a(最宽)、叶绿素b(第2宽),色素带的宽窄与色素含量相关。
【详解】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中,溶解色素的是无水乙醇或丙酮,A错误;实验中加入二氧化硅的目的是使研磨更加充分,B错误;分离色素的是层析液,C错误;加入碳酸钙的目的是防止色素被破坏,D正确。
22.下图为较强光照、温度相等且适宜、水和小球藻质量相等的条件下,利用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示意图,下列关于Y1、Y2、Y3、Y4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Y1和Y2为O2B.Y1和Y3为O2C.Y1和Y4为18O2D.Y2和Y3为18O2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光合作用过程可知,CO2中的氧最终到了有机物中,而光合作用过程中释放的O2中的氧来自于反应物水。
由此可知,Y1和Y3都是O2,Y2和Y4都是18O2。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Y1是O2,Y2是18O2,A错误;Y1和Y3都是O2,B正确;Y1是O2,Y4是18O2,C错误;Y2是18O2,Y3是O2,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的物质变化,明确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全部来自于水,进而合理判断图中四支试管产生的Y的种类。
23.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大棚种植白天和晚上都适当升温,有利于有机物积累
B.合理密植可以提高光能利用率,有利于提高作物产量
C.水稻种植中的适时晒田,有利于增强水稻根系的细胞呼吸
D.选用透气的消毒纱布包扎伤口,有利于抑制厌氧菌的繁殖
【答案】A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要想提高作物的产量就要想办法促进光合作用,并抑制呼吸作用。
【详解】大棚种植白天应当适当升温以提高净光合速率,而晚上应该适当降低温度以降低呼吸消耗,进而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A错误;合理密植既可防止种内斗争,又有利于改善田间CO2浓度和光能利用率,增强光合作用,减少植物呼吸作用消耗,提高农作物产量,B正确;水稻田定期排水、晒田能够为根细胞提供充足的氧气,利用根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提供能量,从而促进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有利于水稻的生长,C正确;用透气的纱布包扎伤口,可创造缺氧环境,抑制厌氧菌的大量繁殖,D正确。
24.在光合作用中,不需要酶参与的过程是
A.CO2的固定B.C3的还原C.ATP的形成D.色素吸收光能
【答案】D
【解析】
【分析】
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主要发生水的光解和ATP的合成,暗反应阶段主要进行二氧化碳的固定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
【详解】二氧化碳的固定需要酶的催化,A错误;三碳化合物的还原需要酶的催化,B错误;ATP的合成与水解都需要酶的催化,C错误;叶绿体色素吸收光能不需要酶的催化,D正确。
25.下列有关有丝分裂过程染色体数(a)、染色单体数(b).、DNA分子数(c)的数量关系中,正确的是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答案】B
【解析】
【分析】
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变化特点:
(体细胞染色体为2N)
(1)染色体变化:
后期加倍(4N),平时不变(2N);
(2)DNA变化:
间期加倍(2N→4N),末期还原(2N);
(3)染色单体变化:
间期出现(0→4N),后期消失(4N→0),存在时数目同DNA。
【详解】细胞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的复制,一条染色体含有两个染色单体、两个DNA分子,如图①;由于着丝点的分裂,染色单体会变成染色体,染色单体消失,染色体数目与DNA数目相等,如图③;而图②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
DNA=2:
1:
2,细胞中不存在染色单体数是染色体数或DNA分子数一半的情况,故选B。
26.一个含有20条染色体的细胞,在连续进行两次有丝分裂之后,产生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
A.10条B.20条C.40条D.80条
【答案】B
【解析】
有丝分裂的意义是:
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之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DNA,因而在细胞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所以一个细胞核中有20个染色体的细胞,不管连续分裂多少次,产生的子细胞中都有染色体20个,B正确,ACD错误。
【考点定位】有丝分裂的意义
27.下列不属于癌细胞特征的是
A.细胞周期变长B.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C.细胞代谢加快D.细胞能进行无限增殖
【答案】A
【解析】
【分析】
癌细胞的特征:
(1)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
(2)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3)细胞表面发生改变,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容易扩散转移;(4)失去接触抑制。
【详解】癌细胞具有无限增值的特点,其细胞周期变短,A错误;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了,B正确;癌细胞的代谢非常旺盛,C正确;癌细胞可以无线增值,D正确。
28.下图表示细胞类型的典型转换过程,能准确表示该过程的术语是
A.细胞分裂B.细胞生长C.细胞分化D.细胞衰老
【答案】C
【解析】
【分析】
关于“细胞分化”,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细胞分化的特点:
普遍性、稳定性、不可逆性;(3)细胞分化的实质: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4)细胞分化的结果:
使细胞的种类增多,功能趋于专门化。
【详解】细胞分裂导致细胞数目增加,而形态结构不变,而图示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了改变,A错误;图示细胞的体积没有发生明显的增大现象,且形态结构发生了改变,B错误;图示细胞的数目没有发生变化,而形态结构发生了改变,属于细胞分化,C正确;衰老细胞的体积会变小,而图示细胞的体积没有变小,D错误。
29.减数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发生在
A.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C.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D
【解析】
【分析】
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
①前期:
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
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
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
①前期:
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
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
着丝点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