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设计文本文字部分.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197804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规划设计文本文字部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规划设计文本文字部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规划设计文本文字部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规划设计文本文字部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规划设计文本文字部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规划设计文本文字部分.docx

《规划设计文本文字部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规划设计文本文字部分.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规划设计文本文字部分.docx

规划设计文本文字部分

 

河南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新校区规划设计方案

 

中煤科工集团南京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016年06月

 

河南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新校区规划设计方案

 

中煤科工集团南京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016年06月

 

第一部分:

规划说明

第二部分:

表现图

第三部分:

CAD设计图

 

第一部分:

规划说明

一、概述

(一)项目位置:

新校区位于富商路、华升路、京九西路和迎宾路围合的区域内,地形相对规则、场地平整。

(二)项目名称及规模:

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新校区。

总占地65.89公顷(988.35亩),净用地59.13公顷(886.95),新校区设计人数学生1.5万,实际在校人数1.2万人。

(三)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概况

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是一所省属全日制公办普通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其前身是始建于1921年的“归德圣保罗医院护士学校”,历经归德圣保罗医院护士学校、河南省第五护士学校、商丘地区卫生学校等阶段,是河南省开办医学专业最早的四所学校之一。

学校现状位于商丘市睢阳区北海路西段北侧,南邻商丘古城,东邻该校附属的三级甲等医院“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学校占地面积47.73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9.93万平方米。

二、规划设计依据:

1、商丘市规划局下发的规划设计要点;

2、建设单位下发的规划勘测红线图;

3、河南省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校方要求;

4、《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

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6、《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7、《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36-2005)

8、《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31-2003)

9、国家及地方其他相关现行技术规范、标准

三、规划指导设计思想:

1、前瞻性:

符合新世纪教育发展现代化趋势,体现出校园现代化、信息化、科学化、人文化等创意,满足可持续发展规划,节地、节能和保护自然发展要求。

结合地域、地区特色特点以及南京市特有的校园文化、中小学建筑风格等,以高起点、高要求的设计理念,打造一个完美生态、现代化的一流校园。

2、舒适性:

充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结合用地地形、地貌等特点,做到因地制宜。

充分考虑好校园的景观、交通、日照、朝向以及师生上课和办公条件等方面的舒适性设计。

3、整体性:

结合用地面积及主要建筑单体、配套设施、市政设施等要求,设计将所有功能通盘考虑,采取了化零为整的布置方式,各功能分区合理,动、静分区明确,交通、人流通达便捷,消防、疏散安全通畅,努力打造一个整体性较强的校园布局。

4、教育性:

在把握教育发展趋势,顺应教育内涵变化的同时,设计上更多的体现出了多层次的交流空间,强调以人为本设计理念,满足教学、信息、科研、实践、劳动等需求。

5、生态性:

以生态环境优先为原则,利用用地内自然条件,结合建筑及生态的和谐以及南京市特有的校园文化,营造出宁净、自然、艺术、青春、活力、节能、环保并富有深厚文化底蕴、现代文化教育环境的生态校园。

四、规划基本原则:

校园建设以生态环境规划布局为首,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完善的校园建设,优美的校园环境,使学校得以健康、科学发展的前提。

方案充分利用现有地形,校园整体采用主大门基本上居中的方式,采用两条相互垂直的主轴线来确定。

其中作为校园标志建筑的办公信息综合楼占据校园中心,其两侧的中心绿化加强成为两条轴线交汇点。

主轴线为南北向,南往北依次为大门,门前广场,主楼及广场;东西及此轴向垂直的为次轴线,由东向西依次布置其他一些次要建筑。

在交通方面做到人车分流、疏散明确。

五、设计设计构思:

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场所,应最大化的为教育服务,为学生服务:

而医学专科学校因其独特的人文环境和特色,因此设计思路上:

1、引入“海绵城市”的理念、强调“人文生态”的概念,

生态发展是社会的趋势,商丘作为缺水地区。

校区遵循生态优先的原则,将自然途径及人工措施结合,通过高透水铺装,大面积的绿化、屋顶绿化、下沉绿地、渗透塘等技术手段,做到低影响开发利用水资源,同时利用经建筑处理的方式体现人文情怀。

2、突出“教书育人”的文化内涵,突出以“人”为本,体现了校园文化特色:

充分挖掘校园环境特色和文化内涵,体现校园景观的文化特色,起到寓教于游的作用,来陶冶师生的情操,培养其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

3、引入书院的概念:

(college)

强调独特的教育方式及人文精神,强调文化生活(以德教育的教育理念、宽松的教学氛围、注重学生个性),商丘的“应天书院”为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首,及岳麓书院(今湖南长沙岳麓山)、嵩阳书院(今河南郑州登封嵩山)、白鹿洞书院(今江西九江庐山),合称中国古代四大书院。

本案通过专业的设计手法把书院强调的团体精神延伸到学校生活每个角落,添加气质标签,增加教职工和学生的凝聚力、自豪感和归属感。

虽然现代建筑的功能决定不能照搬传统书院的模式,但“居息一堂,朝夕切磋”可以使宿舍区,不仅再只是生活的的小圈子,而是学习、交流、生活、庆祝、实践活动一体的活动延续。

六、规划布局特点:

1、溯源:

商丘有厚重的文化历史,是文化的发源地,有很多美丽的传说。

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前身是创建于1921年的归德圣保罗医院护士学校,希望建成一种“书院”的模式。

开放的教育理念,传统的“教”及“学”为核心的模式已被打破,尝试接受多层次的自由式学习空间来承载更多的非正式及自主型学习活动:

共享中庭、半室外的天井、阳台、空中花园等,为传统的教育空间做延伸和补偿。

2、造势:

采用“天圆地方”的平面布局方式。

根据需要把行政办公跟信息中心结合,在设计上把办公部分作为传统建筑空间里的“外墙”来处理,后部布置信息中心一起形成空间的界面,围合院落空间,来烘托作为校园标志建筑的气氛。

3、围院:

院落间利用围合界面的局部架空得以渗透,并通过景框作用形成对景和借景,至此传统建筑空间的意蕴通过现代的建筑语言被重新解读。

4、廊道(半开敞):

创造多层次交往空间,步行系统。

廊道不仅承载交通功能、读书、交流、展示、服务尽汇于此。

-----行走,更多为了相遇。

七、规划整体设计:

(一)办公信息综合楼:

1、平面设计:

综合教学楼由封闭及半封闭的庭院组合形成图书馆、行政用房、辅助教室、及大阶梯教室四部分,各功能分区明确,通过不同宽度(2.7M和3.0M)和不同形式(单面开敞、双面封闭)的连廊有机连接,既保证功能分区间的各自独立,又能相互联系方便使用,形成有序的空间序列。

主要功能用房均有良好的朝向及充足的采光,且均满足噪声、及视线间距要求。

在空间环境上,整个综合教学楼是一个充满文化交流的场所,在很多节点上设置机动空间充分满足学生交流、教师办公、开展活动及开放阅读等需求。

内庭院内分别以不同季节为主题,设置园林景观、小品、铺地及绿地、水景等,形成四季有景,各有不同。

南侧为主楼九层,设办公入口;北侧为图文信息部分设专门出入口。

两部分间既有联系,相互间又分区清晰,满足师生使用。

中部起联系作用的大连廊,一层设置成开放式空间,满足内庭院景观轴的穿越和交通、自然通风等功能要求。

上部连廊设置阅览室及小教室等。

2、立面设计:

建筑造型以简欧主义风格,体现教学场所的文化特质,蓝灰色的四坡屋顶,以米白色花岗岩为主,配以灰白色线角及腰线。

设计手法简洁、明快,体现青少年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

建筑风格及园林式校园相协调呼应。

(二)学术交流:

1、平面设计:

学术交流中心总平面布置上处于教学区及学生区交汇之处,功能的设置上既有对教学去补偿的功能的教室,又有满足学生活动的大演出厅,两者之间通过建筑的处理,既方便实用,有相互间不影响使用。

2、立面设计:

建筑在外墙、楼梯间、室外大台阶及大平台等多处采用大面积虚实对比手法,结合一大一小两个景框式出挑,使其在各个立面各具特色又浑然一体。

石材、玻璃、木质的运用,使建筑庄重、大方、又极具现代感,充分体现了校园建筑的特色。

八、道路、景观组织:

充分利用现有用地地形,结合单体建筑布局,整个校园用地设各向各设出入口一个,满足校园整体使用功能上的需要,同时将校园内道路、景观、交通、停车等系统筹考虑、合理布置。

(一)主干道:

沿校园南北向布置一条宽畅的主干道,有机的将教学区、运动区做到动、静分区,道路两侧以大面积绿化带、建筑小品、富有校园文化内涵的宣传栏等,将动、静两部分相对隔离。

东侧布置非标准运动场、食堂、宿舍等生活区,西侧为教学、办公、会议区,总体布局合理,西南侧设可独立使用的标准运动场及体育馆,各区功能分区明确。

(二)庭院:

在教学、办公区域内,合理地利用两排教室及办公用房之间,形成一定规模的空间庭院,配以精心设计的景观绿化、建筑小品、文化雕塑等,强调建筑环境及生态环境协调统一,营造出生态校园的舒适性、创意性、艺术性、人文性、教育性的现代化校园。

(三)停车场:

本设计方案考虑地上停车结合地下停车的方式进行布局,停车数量共90辆,分别地面停车41辆,地下停车49辆。

地面停车位置沿用地西、北侧边界处,其余停车位置设在体育馆地下。

停车场位置设计合理数量充足,交通流线明确,对整个校园不产生任何疏散交织现象。

(四)景观、绿化:

该项目地形及其不规则,景观、绿化设计主要以规整式布局为主,将点、线、面统筹布置、整合,力求校园绿化率达到30%以上。

设计在不影响建筑布局的情况下,尽量利用用地内现有自然条件,结合纵、横向景观设计、绿化布置等精心策划,充分挖掘校园环境特色和文化内涵,体现校园景观的文化特色,突出安静、清洁、清心的特点,创造出优美、舒适的种种层次的空间环境,起到寓教于游的作用,陶冶师生的学习情操,培养其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

1、突出以“人”为本,体现了校园文化特色:

校园景观、绿化本着为师生服务为主的原则,力求创造景色宜人、愉悦舒适的环境,为师生以及其他职工提供学习知识、交流思想、启发智力、表达感情、休闲娱乐的人性化空间。

2、突出“教书育人”的文化内涵:

充分挖掘校园环境特色和文化内涵,体现校园景观的文化特色,起到寓教于游的作用,来陶冶师生的情操,培养其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

3、体现时代特色,突出现代教育精神:

通过对建筑、小品、雕塑、色彩布置等形式搭配手法,体现现代教育特色;在景观营造上,以植物造景为主,利用乔木、灌木、花草多层次复式绿化,坚持环境建设和功能建设同步,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理想的读书治学环境,体现人及自然和谐发展的时代要求。

九、建筑消防:

该地块在四个方位的城市规划路上分别设置一个对外出入口,出入口位置距离两条规划路交叉路口均大于70米,满足出入口位置设置要求。

在校园内合理的设置了环形通道及庭院穿越通道,一旦发生火灾消防车可到达每栋建筑的周边进行扑救,有效的解决了消防死角问题。

综合楼共九层(局部三层),设三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不超过1500平方米,设不少于两个安全出口,其相邻安全出口最近边缘间的水平距离大于5.0米。

平面内设置多部疏散楼梯,疏散宽度满足要求,且任意一点至最近疏散门的直线距离均满足规范疏散要求。

外墙靠近防火墙两侧的门窗洞口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小于2.0M,内转角处距离不小于4.0M,或设置固定窗扇火灾时可自动关闭的乙级防火窗。

教学用房采用2.7米宽走廊,辅助教室及办公部分采用2.4米宽的封闭内走廊,中部采用3.0米宽的回廊。

建筑及周边建筑的防火间距均大于6米,建筑四周消防车均可以到达,封闭内院长边小于24米。

体育馆建筑设封闭楼梯间,楼梯间设乙级防火门。

建筑设自动喷淋,每防火分区面积不超过5000平方米。

每个防火分区设不少于两个安全出口。

其相邻两个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大于5米,疏散门数量设置满足规范要求。

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房间,当其面积超过120平方米时设2个或2个以上出口;位于走道尽端的房间,房间内任一点到疏散门的直线距离不超过15米时,设一个净宽大于1.4米的疏散门或两个净宽不小于0.9米的疏散门,疏散门不设门槛。

十、绿色建筑及环保节能专篇:

本项目以绿色建筑(一星级)为建设目标,拟通过总体规划和建筑单体优化设计,优先采用低投高效的被动式技术,及周边生态系统取得动态平衡,节约资源减少排放,提高师生在校期间的环境舒适度,将绿色环保、节能理念贯穿到项目设计、施工、运营的全寿命周期之中。

(一)设计依据:

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

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

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4、《玻璃幕墙光学性能》(GB18091-2000)

5、《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10070-1988)

6、《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

7、《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2013)

8、《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9、《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50336-2002)

10、《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

11、《单元式空气调节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19576-2004)

12、《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

1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32/J96-2010)

(二)场地及场地生态:

1、设计充分考虑了结合现状地形地貌,进行场地设计及建筑布局,有效利用场地内原有自然水域、植被、采取表层土利用等再创造自然生态环境及景观、绿化设计相结合。

2、充分利用场地空间合理设置绿色雨水基础设置,对大于10公顷的场地进行雨水专项规划设计,采用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等措施有效的调储、收集雨水。

3、合理衔接和引导屋面雨水、道路雨水进入地面生态设置并采取相应的径流污染控制措施达到雨水资源再利用。

4、合理选用和种植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环境的树木、草本,采用乔木、灌木、种植草相结合的分层覆盖绿化方式进行景观设计。

(三)节地及室外环境:

1、项目设计力求不破坏周边已知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绿化环境及其他保护科目。

2、建筑场地选址无洪涝灾害、泥石流及含氡土壤的威胁。

建筑场地安全范围内无电磁辐射危害和火、爆、腐、毒等危险源。

3、本项目建筑对周边建筑不产生日照遮挡影响,建筑外围护选用材料满足《玻璃幕墙光学性能》相关要求并严格控制室外景观照明,避免对周边环境产生或造成光污染。

4、建筑内部排放要求无污染源。

5、建筑环境噪声符合《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要求,在需要区域适当采取隔离或对外降噪措施。

6、建筑应尽量采用屋顶绿化形式,尽量做到屋顶绿化面积不小于屋顶面积的30%,同时适当采用一些垂直绿化。

7、校园景观设计采用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环境的种植物,采用乔木、灌木分层覆盖绿化形式。

8、校园出入口距离最近的公交站点满足《绿色建筑》的相关要求。

9、建筑地下空间的利用可满足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相关要求。

(四)节能及能源利用:

1、建筑依照《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建筑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进行了细致的设计,建筑外墙、屋面、门窗遮阳、窗墙比等方面设计合理计算准确均达到公共建筑节能50%设计标准。

2、该项目部分建筑采用中央空调系统,暖通设计的性能系数、能耗比等严格按照《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条款要求选型。

3、建筑每个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指标满足《建筑照明设计标准》中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4、建筑设计综合考虑了日照、通风、采光等因素。

外窗、建筑外窗可开启外窗面积达到外窗总面积的50%以上,建筑幕墙选择带有通风换气装置产品。

外窗、幕墙产品的气密性满足国家标准《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案》中规定的4级标准要求。

5、建筑空调系统取风口和新风管所需的界面设计合理,新风比例可调或空调系统在过渡季节可实现全新风运行。

6、该项目设计对空调冷热源、输配系统、照系统等部分功能做到了独立分项计量,对非电能源也能实现按主要用途单独分项、计量。

(五)节水及水资源利用:

1、该项目给排水系统设计依照《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中相关规定,充分考虑了管线、管材、污水收集排放、雨污分流等诸多因素并结合场地地势和坡向,对校园的管网设计做了详细的分析和合理的布置。

2、项目先采用非传统水源,给排水设计已采用向相应的安全措施,保障非传统水源对人体健康以及周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3、设计对同类建筑的经济技术比较,拟采用雨水回收、雨水入渗、雨水调储排等放系统,充分利用及水资源。

4、校园绿化灌溉采用喷灌的灌溉方式,以达到高效节水的目的。

5、非饮用水采用市政再生水或该项目自设中水设施为非饮用水提供水源。

6、设计依据该项目的各功能分区、用途等分别设置计量水表,有利于运行管理。

(六)节材及材料资源利用:

1、建筑材料的选用严格按照当地有关部门发布的现行有效的限制、禁止使用的建筑材料及制品相关规定执行。

2、所有建筑材料中有害物质含量符合标准GB18580~GB18588和《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的要求。

3、建筑材料的选用合国家、江苏省有关限制、禁止使用的建筑材料现行规定。

优先用江苏省现行推广的建筑材料及制品。

4、建筑材料的选用遵循新型、轻质、节能、经济、适用、耐久、环保、健康的原则。

优先选用本地化建材,500km以内生产的建筑材料质量应不低于建筑材料总质量的85%。

5、建筑外立面、室内地面、墙面、顶棚等部位的装饰装修材料,使用耐久性好和易维护的建筑材料。

6、在保证结构性能安全和不污染环境的同时,优先选用资源消耗少、集约化生产、碳排放量低的建筑材料:

(1)选用可再循环、可再利用材料质量之和占建筑材料总质量的比例,公共建筑应用量不小于10%;

(2)选用以废弃物为原料生产的建筑材料,该材料的废弃物掺量不低于20%,其废弃物建材用量占同类建筑材料的比例宜大于30%;

(3)选用可快速再生的天然材料等制作的高强复合材料。

7、材料选择时应评估其资源的消耗量,选用物化能量低、可集约化生产的建筑材料和产品。

材料选择时应评估其对环境的影响,应采用生产、施工、使用和拆除过程中对环境污染程度低的建筑材料。

8、现浇混凝土应全部采用预拌混凝土。

70%以上工程用砂浆宜采用预拌砂浆。

(七)室内环境质量:

1、部分采用集中空调的房间,室内温度、湿度、风速、噪声等指标的测试值,均符合现行的《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国家标准中的相关要求。

2、建筑设计通过采用保温隔热措施,大大减少了外围护结构热桥部分的传热损失,外墙、外窗等结构表面温度低于室内空气露点温度,有效的避免构件便面结露、发霉等现象。

3、建筑设计对照度、统一眩光值、一般显色指数等指标要求均满足《建筑照明设计标准》中相关要求。

4、建筑设计采用以下措施促进各栋建筑室内的自然通风:

(1)建筑总平面布局和各栋建筑的朝向,均提供了建筑室内自认通风的条件。

(2)各建筑单体门窗设计、门窗相对位置以及前、后建排筑单体的布局等诱导式通风设计,保证了建筑室内的自然通风。

 

十一、经济技术指标:

楼号名称层数面积

1#办公信息综合楼1-9F34429.7平方米(地上32410.1,地下2019.6)

2#院系综合体5F22213平方米

3#大学生活动中心及实验5F18376平方米

4#实验楼5F14587.1平方米

5#模拟医学及校医院5F14830.7平方米

6#教学楼5F14365.9平方米

7#,8#教学组团5F15826.6*2=31653.2平方米

9#体育馆训练馆1-2F12536平方米

10#一食堂(含教工食堂)2-3F7579平方米

11#二食堂(含超市)2-3F7271平方米

12#学生宿舍5F111000(12600人)平方米

13#体育场1F834.9平方米

合计:

总建筑面积:

289676.5平方米

总用地面积:

658900平方米建筑密度:

19.2%

净用地面积:

591300平方米容积率:

0.48

总建筑面积:

289676.5平方米停车位:

324个

建筑占地面积:

113240平方米绿化率:

46.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物植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