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认知与学习最终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191925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7.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认知与学习最终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中学生认知与学习最终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中学生认知与学习最终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中学生认知与学习最终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中学生认知与学习最终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生认知与学习最终版.docx

《中学生认知与学习最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认知与学习最终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学生认知与学习最终版.docx

中学生认知与学习最终版

 

中学生认知与学习

 

填空&名词解释:

 

1、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指引导、激发和维持中学生学习行为的动力。

它是推动中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

P44

2、感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是

获取信息的过程。

P3,P132

3、知觉:

在感觉的基础上,将客观事物的许多个别属性综合起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就形成了知觉。

P3,P134

4、记忆:

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就是记忆。

P3

5、功能固着:

功能固着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定势,是指一个人看到某个物品惯常的用途后,就很难看出它的其他新用途的倾向。

P194

6、学习:

学习是指个体通过练习或经验而导致行为有较持久改变的过程或结果。

P21

7.定势:

定势也叫心向,是指个体先前心理活动形成的准备状态影响或决定着同

类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势。

即个体的心理活动的倾向性是由预先的准备状态(定势)所决定的。

8.有意后注意:

是指有明确的目的的但不需要或者很少需要意志努力参与的注意,是指有意注意高度发展后的一种特殊的注意形式。

p115

9.无意注意:

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因为它不受意识控制,所以也叫不随意注意。

p113

10.有意注意:

也叫随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作出意志努力的注意,它是

一种高级的注意形式,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

p114

11.注意:

是心理活动(意识)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是一切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总是伴随在人的心里过程之中。

从反映论的角度来看,注意不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注意都有其特定的内容。

p115

12.思维: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规律性的联系。

(思维是对输入的刺激进行更深层次的加工,主要表现在概念形成进行判断、推理,解决人们面临的各种问题。

)p178

 

13、遗忘:

是指识记过的内容不能再认与记忆,或是错误的再认与记忆

14、问题解决:

就是从初始状态对问题空间进行搜索,已找到一条从问题的初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的通路,最后达到目标状态的过程。

15、元认知:

是一个人对自己的学习、记忆或思维活动的知识和控制,即认证

的知识和对认知活动的监控调节。

16、学习策略:

是追求学习效率的学习者在特定的学习情境中为了达到学习目标,在认知加工过程中所运用的学习方法技能,以及对整个学习活动及其相关因素进行监控的方法技能。

17、学习迁移:

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既已习得的知识技能或方法对新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新问题的解决所产生的影响。

18、认知方式:

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感知、思维、记忆和理解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沉稳的风格。

19、认知结构:

认知结构是个体已有观念的全部内容即组织。

P253

20、感觉对比:

它是同一感受器中不同刺激效应相互影响的表现,是感觉中的

普遍现象。

P140

简答&论述&分析:

21、如何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动机?

P53-54

中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指一定的教学情境中,利用各种诱因使中学生的学习需要由潜在变为活动状态,使之成为推动其学习的内部动因。

(一)创设问题情境

(二)给予恰当评定

(三)恰当运用奖惩

(四)进行归因训练

(五)维护自我价值

22、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将儿童认识分为哪几个阶段?

P6

皮亚杰依据儿童有无运算以及运算的水平,将儿童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2、前运算阶段(2~7岁)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4、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

23、影响概念形成与掌握的因素都有哪些?

P186-187

1、已有经验。

2、变式。

3、下定义。

4、实际运用。

24、学习策略的特点是什么?

P210-211

1、学习策略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

2、学习策略的核心是监控。

3、学习策略具有操作性。

25、记忆的品质体现在哪些方面?

P172-173

良好的记忆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记忆的敏捷性

2、记忆的持久性

3、记忆的准确性

4、记忆的准备性

26、思维的基本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

P183-184

1、分析与综合

2、比较与分类

3、抽象与概括

4、具体化与系统化

27、知觉的种类有哪些?

P136-138

(一)空间知觉

1、形状知觉

2、大小知觉

3、距离知觉

4、方位知觉

(二)时间知觉

(三)运动知觉

1、真动知觉

2、似动知觉

28、知觉的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P141-145

人的知觉过程是一个有组织、有规律的心理活动过程,表现为知觉的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和恒常性。

1、知觉的选择性

2、知觉的整体性

3、知觉的理解性

4、知觉的恒常性

29、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149-150)

1、帮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

2、引导学生做好观察前的知识准备

3、指导学生制订观察计划

4、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观察

5、引导学生在观察时勤于思考

6、指导学生整理和总结观察结果

30、记忆的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

P156-158

记忆是一个过程,由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3个环节构成。

这是传统心理学的看法。

20世纪60年代形成的认知心理学则认为,记忆包括编码、储存和提取3

个基本过程。

(一)识记:

识记相当于编码。

(二)保持:

保持是人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

(三)再认和回忆:

提取是指从记忆中查找已有信息的过程,是记忆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

提取有两种表现方式:

再认和回忆。

31.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有哪些?

P192

(1))问题的表征方式表征是指客观事物在头脑中的呈现方式。

(2))定势定势也叫心向,是指个体先前心理活动形成的准备状态影响或决定着同类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势。

即个体的心理活动的倾向性是由预先的准备状态

(定势)所决定的。

(3))功能固着特殊的定势是指一个人看到某个物品惯常的用途后,就很难看出其他新的用途的倾向。

(4))动机美国心理学家叶克斯和多德森认为,中等强度的动机水平最有利于

解决问题。

(5))情绪消极情绪阻碍问题解决,积极情绪促进问题解决

(6))实践知识具备有关问题的大量知识并善于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

32.中学生注意的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p125

1)注意的稳定性不断增强(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集中到某一对象或活动上持续时间的长短,是注意在时间上的特征。

2)注意的广度不断扩大(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范围,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注意到对象的数量。

影响注意广度的对象有两个方面:

一是知觉对象的特点二是个人知觉活动的任务和知识经验。

3)注意分配能力逐渐提高(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里人们可以把注意指向不

同的对象和活动。

注意分配是有条件的。

最重要的条件是,在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有一种必须是非常熟练地。

4)注意转移能力趋于灵活。

(注意的转移就是根据任务的需要,有目的的将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注意的快慢和难易程度取决于原来注意的紧张度。

33.影响个体认知发展差异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P253-256

关于个体认知发展差异的形成原因,综合相关研究及学者的观点,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遗传与成熟

(二)社会文化与环境

(三)学校教育

(四)个体主观努力

34.怎样促进中学生的学习迁移?

促进中学生学习迁移的教学设计1)选用适宜的教材

2)科学编排教学内容(能够使学习效果达到最大化。

科学编排就是使教材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

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科学编排教学内容是通过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得以实现的,

教学程序是有效发挥教材功能的最直接环节。

4)讲授促进迁移策略。

(策略包括学习策略和元认知策略。

35.怎样在教学中利用注意规律提高中学生的学习效率?

P127

(一)培养中学生的注意力

1.在课堂教学中训练学生的注意力

(1))强化听讲的重要性

(2))排除内外因素的干扰

(3))要善于分配注意

2.用专业的方法训练注意的集中能力

(二)在教学中运用注意规律

1.无意注意规律的运用

(1))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2))精心组织教学内容

(3))灵活利用教学方法2.有意注意规律的运用

(1))培养间接兴趣

(2))培养抗干扰能力

(3))维持良好的学习秩序3.有意后注意的运用

首先,培养学生有意后注意能力其次,激发学生高尚的学习动机。

再次,引导学生创造性的学习。

36.如何运用感知规律促进中学生对知识的有效获取?

P148

知识,特别是感性知识的获取必须遵循感知规律。

(1))强度律被感知的事物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被学生清晰的感知。

强度指相对强度。

(2))差异律被感知的事物必须与它的背景有一定的差别。

一般来说,二者差异越大,越易使对象从背景中被区分出来。

(3))活动律在静止的背景上,恰当地使对象呈现运动状态,可以增加感知效果。

(4))组合律凡在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态上相似、颜色上一致的事物,

易于构成一个系统或一个整体,易于被感知为一组对象。

(5))对比律凡在性质上或强度上具有对比关系的刺激物,当它们同时或相继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往往能使学生对他们差异的感知变得更加清晰,从而提高感知效果。

37.可以采用哪些直观教学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获取感性知识?

P147

(1))实物直观是实物直观是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

(2))模像直观模像即事物的模拟性形象。

模像直观是通过对事物模像的直接感

知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

(3))言语直观言语直观是在形象化的语言作用下,通过学生对语言的物质形式

(语言、字形)的感知及对语义的理解而进行的一种直观形式。

38.问题解决的策略有哪些?

P1911.算法式

2.启发式

(1))手段—目的分析法

(2))逆向搜索法

(3))爬山法

39.推动因材施教的主要策略和具体实践举措有哪些?

(一)因材施教的主要策略

1、针对学生认知方式差异的教育策略

2、针对学生性别差异的教育策略

(1))克服性别偏见和性别刻板印象。

(2))鼓励学生取长补短。

(3))探索因材施教的有效途径。

3、针对特殊儿童的教育策略

(1))智力超常学生

依托神经特性及智力水平测试、核心知识考察、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判定的方法来鉴别智力超常学生。

采取跳级、丰富的课程内容和单独编班等方式对其进行特殊教育。

(2))智力障碍学生

一方面可以为其制定专门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原则,采取专门的教学策略。

另一方面,基于机会公平以及反隔绝的考虑,可以借鉴全纳教育的理念,使大多数智力障碍的学生尽可能在普通学校或普通班中与健全儿童一起学习和生活。

(3))学习困难学生

为了提高对学习困难学生诊断的针对性和辅导的有效性,可以将学业困难学生划分为四个主要类型:

暂时性困难、能力型困难、动力型困难和整体性困难。

后三种类型均属稳定性学习困难,与暂时性学习困难相对应。

针对不同的学习困难类型,应该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

(二)因材施教的具体实践

1、改进教学组织形式

2、改进教学内容

3、改进教学方式与手段

40.遗忘的规律和影响因素有哪些?

P166

遗忘的规律:

p174/p164最后一段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不均衡,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

影响因素:

(1))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

(2))学习的程度

(3))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

(4))识记者的态度

41.中学生感知发展的特点表现在那些方面?

(老师PPT)感知发展的特点:

1.有意性提高-自觉调节感知活动

2.持久性增强-比较自觉,主动、系统地感知

3.精确性提升-对整体产生准确的感知

4.概括性加强-观察的概括性、深刻性明显提高

42.记忆的系统理论中认为,记忆的结构应该包括哪些部分?

(老师PPT自行删减^_^)

按照现代信息加工的观点,记忆是一个结构性的信息加工系统。

记忆结由三个不同的子系统构成:

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1.感觉记忆的含义

当客观刺激对感觉器官的作用停止以后,感觉信息会以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就是感觉记忆,或感觉登记、瞬时记忆。

2.短时记忆含义和工作记忆

短时记忆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

工作记忆是对有限容量的信息进行暂时储存和保持,并对此信息进行操作加工和执行控制的系统。

它是从短时记忆研究中提出来的

3.长时记忆

长时记忆指信息经过充分的和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持的记忆。

它的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上,甚至终身。

43、注意的种类和功能有哪些?

种类:

1、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2、环境注意和自我注意3、选择性注意、集中性注意和分配性注意

功能:

1、选择功能2、保持功能3、调节和监督动能

44、教师的角色心理如何影响学生发展?

良好的教师角色心理对于学生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

面:

1、教师人格特征影响学生品德形成2、教师言行举止影响学生行为表现3、教师教学风格影响学生个性发展4、教师教育期望影响学生学业成绩

45、中学生典型的学习策略有哪些?

1、学习的认知策略:

1)陈述性知识学习的认知策略2)程序性知识学习的认知策略

2、学习的感情策略

3、学习的资源管理策略:

1)时间管理策略2)心境管理策略3)环境设置策略

4)寻求支持策略

46、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将记忆分为几种类型

1、根据记忆的内容的不同,可以把记忆分为形象记忆、语词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动作记忆。

2、根据信息加工处理与储存方式不同,把记忆分为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

20世纪70年代,图文尔将陈述记忆又进一步分为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3、根据记忆时意识参与程度,把记忆分为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47、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中学生知识的巩固

1、复习要及时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与内容3、试图回忆与反复阅读交替进行4、动员多种感官进行多样化的复习5、活动有助于记忆6、恰当运用记忆术48、中学生知识理解的表现和特征有哪些

表现:

1、能讲清楚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的联系与区别2、能根据定义举出恰当的例子3、能用口语化的语言表达对所学概念的感受4、能从不同角度对所学知识作出解释,并能在貌似无关的两个或几个概念中找到内在联系5、能说清楚新知识与相关旧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6、知道所学知识的本质

特征:

1、在字词概念理解上存在着差异2、在谚语和成语的理解上存在着差别3、掌握和运用形式逻辑推理的能力上存在着差别

49、元认知的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

通常认为元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方面

50、认知发展差异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1、场依存型与场独立型

2、冲动型与沉思型

3、整体型和分析型

4、辐合型与发散型

5、内倾型与外倾型

51、中学生的思维特点

1、抽象思维具有充分的假设性、预计性及内省性

2、形式逻辑思维处于劣势,辩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

3、抽象思维的发展高中阶段进入成熟阶段

4、中学阶段是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关键时期

52、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元认知学习策略

1、元认知学习策略训练的教学模式:

1)指导教学模式2)程序化训练模式

3)完形训练模式4)交互式教学模式5)合作学习模式

2、元认知学习策略训练的教学方法:

1)培养学生具有计划性2)自我提问的训练3)写学习日记4)教师提问和评价5)错题管理6)结果预测7)教给学生元认知知识

53、中学生感知发展的特点有哪些

1、有意性提高2、持久性增强3、精确性提升4、概括性加强

54、如何开展“为理解而教”的工作

1、确定启发性论题

2、建立“为理解而教”的目标

3、建立确定理解活动的层次和“问题性”

4、对学生的了解目标进行持续性评估学习目标理解、掌握

第一章中学生认知概述

2、理解认知的内涵、过程、中学生认知的特点

认知的内涵:

是个体认知和理解事物的心理过程,涉及知识的获取、应用、理解和迁移等一系列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表象、记忆、思维等

认知的过程:

认知是人的全部认知过程及其品质的总称,具体包括感觉、知

觉、记忆、表象、思维、社会认知等在内的一系列与信息加工有关的心理过程。

中学生认知的特点:

1、目的性和自觉性2、方向性和顺序性3、不平衡性

和个别差异性

3、掌握认知发展理论和中学生认知的研究方法认知理论:

1、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的发现认识论从发展的角度阐述了儿童认知发展的过程,强调认知发展实质就是认知结构的变化和转换,成熟是促进这种变化和转换的重要因素。

皮亚杰从逻辑学引入一个叫做运算的概念,认为这是一种心理上具有可逆性和守恒性的内化了的动作,是思考性的心理活动。

它根据儿童有无运算以及运算水平,将儿童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2、斯腾伯格的三成分理论:

这是一种以智力活动发生和依赖的场景为导向的理

论,目的在于对智力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

斯腾伯格认为智力是由组合智力(成分智力)、经验智力和适应智力(情境智力)交互作用所形成的整体。

3、凯斯的认知发展四阶段理论:

凯斯将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与信息加工理论紧密结合,提出了认知发展的四阶段理论,并对工作记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凯斯把个体从出生到成人的思维发展过程划分为四个主要阶段:

1.5到5岁为相

互联系阶段;5到11岁为维度化阶段;11到19岁为向量化或抽象维度阶段;中学生认知的研究方法:

1、实证方法:

1)实验法2)观察法3)问卷法4)检测法5)访谈法6)微观

发生法

2、理论方法:

1)经验总结法2)文献研究法3)历史研究法第二章

理解学习、学习迁移、学习动机等概念第1、6、17题

掌握促进学习迁移和激发中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第34、21题第四章P85

中学生认知与学习的影响因素

1、了解家庭因素对中学生认知与学习的影响

1、父母的智力水平2、家庭饮食的营养结构3、家庭环境的信息量4、父母的职业和专业兴趣

2、了解影响中学生认知与学习的社会因素:

1、生存环境2、社会传媒3、社区教育

3、理解社会传媒对中学生认知与学习的影响作用:

1、拓展学习空间2、更新学习理念

 

第五章:

2、理解注意的概念、种类、品质。

注意的概念:

注意是心理活动(意识)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的种类:

注意可分为:

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三种。

注意的品质:

注意的品质包括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范围、注意的分配和注意的转移,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个体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3、掌握中学生注意的特点:

(1)注意的稳定性不断增强

(2))注意的广度不断扩大

(3))注意分配能力逐步提高

(4)注意转移能力趋于灵活

4、掌握有意注意、无意注意、有意后注意的规律(概念)第六章

2、理解各种感觉现象

从承受角度分,感觉可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外部感觉就是接受身体以外的刺激,认知外界事物特性的感觉。

属于外部感觉的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觉等。

内部感觉是接受身体内部刺激,认知身体各部分运动状态、位置关系和内脏器官状态的感觉。

内部感觉又包括内脏感觉(饥饿觉、痛觉)和本体感觉(运动觉、平衡觉)

3、掌握知觉的基本特征

知觉的基本特征有知觉的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和恒常性。

4、运用感知规律,促进知识的有效获取(P148-149)

知识,特别是感性知识的获取,必须遵循感知规律。

感知的规律主要有强度律、差异律、活动律、组合律、对比律等。

第七章:

2、理解记忆的过程和理论

记忆过程:

记忆是一个过程,由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3个环节构成。

这是传统心理学的看法。

20世纪60年代形成的认知心理学则认为,记忆包括编码、

储存和提取3个基本过程。

记忆理论:

克雷克和洛克哈特的记忆的加工水平说记忆的系统理论

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

1、记忆的脑学说:

整合论、定位说、SPI

理论

2、记忆的脑细胞机制

3、记忆的生物化学机制

3、掌握中学生知识巩固的方法

1、复习要及时

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与内容

3、试图回忆与反复阅读交替进行

4、动员多种感官进行多样化的复习

5、活动有助于记忆

6、恰当运用记忆术第八章

思维: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事

物间规律性的联系。

(思维是对输入的刺激进行更深层次的加工,主要表现在概念形成进行判断、推理,解决人们面临的各种问题。

)p178

定势:

定势也叫心向,是指个体先前心理活动形成的准备状态影响或决定着同类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势。

即个体的心理活动的倾向性是由预先的准备状态(定势)所决定的。

功能固着:

特殊类型的定势是指一个人看到某个物品惯常的用途后,就很难看出其他新的用途的倾向。

知识理解:

理解是指获取知识并在新的场景中加以运用。

中学生的知识理解是从

直接理解逐步发展到间接理解的。

直接理解常常和知觉过程融合在一起,是过去知觉过的事物所留下的形象的再现过程。

思维基本过程p183

(1))分析与综合

(2))比较与分类

(3))抽象与概括

(4))具体化与系统化

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

问题解决受多种心理因素影响。

(1))问题的表征方式表征是指客观事物在头脑中的呈现方式。

(2))定势定势也叫心向,是指个体先前心理活动形成的准备状态影响或决定着同类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势。

即个体的心理活动的倾向性是由预先的准备状态

(定势)所决定的。

(3))功能固着特殊的定势是指一个人看到某个物品惯常的用途后,就很难看出其他新的用途的倾向。

(4))动机美国心理学家叶克斯和多德森认为,中等强度的动机水平最有利于解决问题。

(5))情绪消极情绪阻碍问题解决,积极情绪促进问题解决

(6))实践知识具备有关问题的大量知识并善于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

中学生思维特点:

p179

(1))概括性是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认识。

(2))间接性是指人们借助一定的媒介和一定的知识经验对客观的事物进行间

接地认识。

知识理解的表现

(1))能讲清楚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的联系和区别

(2))能根据定义举出恰当的例子

(3))能用口语化的语言表达对所学概念的感受

(4))能从不同的角度对所学的知识作出解释,并能在貌似无关的两个问题或几个概念间找到内在联系。

(5))能说清楚新知识与相关旧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

(6))知道所学知识的本质。

第九章

*元认知的实质及影响机制p205-207

元认知的实质就是主体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

影响机制:

(一)元认知知识

(1)个体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