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江南区养殖水域滩涂规划.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191804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66 大小:50.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宁市江南区养殖水域滩涂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南宁市江南区养殖水域滩涂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南宁市江南区养殖水域滩涂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南宁市江南区养殖水域滩涂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南宁市江南区养殖水域滩涂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宁市江南区养殖水域滩涂规划.docx

《南宁市江南区养殖水域滩涂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宁市江南区养殖水域滩涂规划.docx(6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南宁市江南区养殖水域滩涂规划.docx

南宁市江南区养殖水域滩涂规划

《南宁市江南区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8-2030)》

 

南宁市江南区人民政府

2019年6月5日

南宁市江南区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8—2030年)

第一章总则

第一节前言

【面临形势】当前,我国渔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素质明显提高,由于国家对渔业经济体制和价格体制进行改革,极大地调动渔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使渔业走上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

同时,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我国渔业经济增长方式开始从过去单纯追求产量增长,转向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注重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特别是随着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开创渔业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现代渔业的发展必须尽快从主要追求产量和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养殖产业科技创新、注重可持续发展的集约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渔业产业发展道路。

为此,江南区需立足当地养殖水域及滩涂资源,更进一步加强水产养殖水域的规范化管理,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有效保护养殖水域生态环境,保障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促进江南区渔业养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进行江南区养殖水域滩涂规划。

【编制背景】江南区是广西首府南宁市所辖的一个市辖区,位于南宁市西南部,邕江、左江南面,辖区内河系发达,河流众多,内陆水域丰富,良好的区位和丰富的渔业资源为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近年来,江南区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优势水产品养殖,渔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产业之一。

2017年,江南区水产品总产量达到9875吨,比上年增长4.62%;水产养殖面积达到1191公顷,比上年增长1.36%;渔业总产值0.89亿元,增长4.48%。

在渔业不断发展的同时,政策、市场、资源、环境等重要因素也在不断改变,特别是近几年来,国家对渔业的发展政策从注重产量、规模、经济效益转向强调安全、健康、可持续发展。

渔业的生产安全、产品安全、环境安全成为渔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市场供求从数量保障型转为品质保障型,无公害、绿色、有机水产品等品质概念已对渔业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

因此,江南区水产养殖业面临着资源、环境、市场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和挑战,亟待科学规划。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总体部署,国家打出“1+6”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组合拳”,落实《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办法》等法律法规,按照《农业部关于印发<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规范>和<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大纲>的通知》(农渔发〔2016〕39号)的要求,并结合江南区的实际情况,在已向社会公开发布的《南宁市江南区2011-2020年养殖水域滩涂规划》(修编)基础上,修订编制本规划。

《南宁市江南区2011-2020年养殖水域滩涂规划》(修编)在本规划发布生效之日起同时废止。

【目的意义】开展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是科学评价水域滩涂承载力,科学划定禁止养殖区、限制养殖区和养殖区,合理布局水产养殖生产的重要依据,是稳定基本养殖水域,保障渔民合法权益的重要举措,是保护水域生态环境,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协调发展的客观需要,是确保有效供给安全、环境生态安全和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保障,对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转方式调结构,促进江南区水产养殖业健康持续发展,实现渔业提质增效、减量增收、绿色发展、富裕渔民意义重大。

第二节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发〔2015〕12号)、《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渔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指导意见》(农渔发〔2016〕1号)、《农业部关于印发〈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规范〉和〈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大纲〉的通知》(农渔发〔2016〕39号)、《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办法》、《南宁市市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南宁市江南区水产养殖禁养区划定方案》等文件。

第三节目标任务

一、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18年至2030年,2018年—2020年为近期,2021—2025年为中期,2026年—2030年为远期

二、规划目标

(一)总体目标

根据江南区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需要,在科学评价水域滩涂资源禀赋和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结合《南宁市水功能区划》,科学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和养殖区区域范围,合理布局水产养殖生产,稳定基本养殖水域,逐步完成从产量速度型向质量型的转变、从无标生产向标准化生产的转变、从传统渔业养殖模式向生态养殖模式的转变,以此保障渔民合法权益,保护水域生态环境,确保有效供给安全、环境生态安全和产品质量安全,实现提质增效、减量增收、生态养殖、富裕渔民的发展总目标。

(二)近期目标

2018年—2020年为实现近期目标期限,到2020年,全区淡水养殖面积稳定在1191公顷,其中池塘生态养殖面积稳定在689公顷,山塘水库养殖面积稳定在495公顷;水产品总产量达到1.08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达到0.97亿元,其中渔业产值达到0.92亿元。

以提高水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为中心,不断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根据合理的规划布局、专业化管理、严格监管、优化升级种养模式等措施,逐渐缩减传统养殖规模,进一步严格进行环境保护的监督和检查,控制并减少渔业养殖对环境影响。

(三)中期目标

2021—2025年为实现中期目标期限。

养殖水域各功能区生态系统健全稳定,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基本完善,打造重点水产品品牌,渔民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到2025年,全区淡水养殖面积稳定在1191公顷,其中池塘生态养殖面积稳定在689公顷,山塘水库养殖面积稳定在495公顷;水产品总产量达到1.25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达到1.13亿元,其中渔业产值达到1.06亿元。

(四)远期目标

2026年—2030年为实现远期目标期限,到2030年,全区淡水养殖面积稳定在1191公顷,其中池塘生态养殖面积稳定在689公顷,山塘水库养殖面积稳定在495公顷;水产品总产量达到1.45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达到1.31亿元,其中渔业产值达到1.23亿元。

建立健全的渔业养殖的管理系统,严格执行标准化的管理,保障渔业生产的稳定和滩涂水域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

渔业产业结构和布局进一步优化,进一步提升生态化养殖规模和技术水平,从而显著提高渔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表1-1江南区目标年产值表

年产值目标

近期

中期

远期

水产品产量(万吨)

1.08

1.25

1.45

渔业产值(亿元)

0.92

1.06

1.23

渔业经济总产值(亿元)

0.97

1.13

1.31

三、重点任务

(一)明确水产养殖功能区,合理规划养殖布局

根据《农业部关于印发〈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规范〉和〈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大纲〉的通知》(农渔发〔2016〕39号)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划定水产养殖禁止养殖区、限制养殖区和养殖区。

保护合法养殖水域,按照不同养殖模式进行分区,优化养殖发展布局,明确产业发展重点,合理安排养殖生产。

限期搬迁或关停禁止和限制养殖区内的水产养殖,并妥善安置相关的渔民生产生活。

强化禁养区和限养区管理,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实现水域滩涂养殖的生态发展。

(二)保护水域生态环境,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

正确处理水产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使渔业生态能够良性循环。

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条件,科学地确定发展内容和发展限度,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和谐统一。

稳步实施退田还湿、退渔还库,恢复江河湖库水系自然连通,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和增殖放流,严禁电鱼炸鱼毒鱼等行为,提高水生生物多样性,使养殖区内、外部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利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三)合理控制养殖规模,推广生态养殖模式

通过评估水域滩涂承载力和鱼类适宜养殖容量,合理控制水产养殖规模。

以经济效益为目标,科学规划水产养殖区域布局,既要考虑生产者基本生活保障和社会稳定因素,又要注意保持好生态环境,把生态良好、质量安全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大力推广无公害水产养殖技术、健康生态养殖技术,推广生态养殖方式,加快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渔业。

(四)加大执法监管力度,提升监督管理效能

建立健全的联合执法机制,提高规范养殖业发展的执法效力。

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加大对各类违法养殖活动的打击力度;建立高效的水环境监管体系和执法网络,实施网格化、精细化、全方位的江河湖库巡查和违法行为报告制度。

加强社会监督、群众监督工作,有效扩大监督覆盖面,及时发现并查处江河湖库非法占用水域及岸线资源,严厉打击江河湖库非法养殖、捕捞、设障等活动。

第四节基本原则

一、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的原则

坚持对渔业资源的科学开发与合理利用,根据环境容量、养殖容量、最大持续产量等参数适度控制开发规模和强度,在稳定和调减商品鱼产量、保障市场有效供给的同时,处理好资源开发利用与种质资源保护的关系。

根据全区水资源分布、水域滩涂开发利用和渔业资源养护实际,着眼于渔业发展的长远利益,进行资源整合,优化养殖、增殖、保护等功能区域布局,不断提升渔业资源利用的水平和养殖品种的附加值,进一步夯实渔业生产的发展基础。

二、坚持生态优先、底线约束的原则

将生态可持续放在第一位,坚决避免生态环境发生不可逆的负面变化。

提倡应用生态养殖生产技术和方式,加强水生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持水域滩涂及与其相关联的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良好性,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积极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水产增养殖业,增强水域修复和水体自净能力,提高渔业综合生产能力。

要将饮用水水源地、自然保护区等重要生态保护或公共安全“红线”和“黄线”区域作为禁止或限制养殖区,设定发展底线。

三、坚持合理布局、转调结合的原则

规划的实施须注重规划的导向性和实际可操作性相结合,充分发挥规划对水域功能的定位作用,协调处理各产业水域滩涂的使用纠纷,做到水域滩涂使用功能明确、产业布局合理。

将规划与调整结合起来,通过规划的实施,对不符合区域布局及养殖密度较大的养殖场所进行调整,实现养殖水域滩涂的整体规划、合理储备、有序利用、协调发展。

四、坚持总体协调、横向衔接的原则

要将规划放在区域整体空间布局的框架下考虑,规划编制要与本行政区域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南宁市水功能区划》相协调,同时注意与本地区城市、交通、港口、旅游、环保等其他相关专项规划相衔接,避免交叉和矛盾,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正确处理水产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适度开发,使渔业生态能够良性循环。

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条件的资源分布状况,合理规划生产,积极推行绿色生态健康养殖。

第五节规划范围

江南区管辖水域滩涂范围内,已经进行水产养殖开发利用和目前尚未开发但适于水产养殖开发利用的所有(全民、集体)水域和滩涂。

本次规划范围包括江南区境内的池塘、山塘水库、河沟和宜渔稻田。

 

第二章养殖水域滩涂利用评价

第六节水域滩涂承载力分析

第一条水域滩涂资源状况

江南区位于广西首府南宁市区西南部,邕江、左江南面,介于北纬22°20′~22°53′、东经107°56′15″~108°22′30′之间。

东西最大距离36千米,南北距离58.32千米。

东邻良庆区,南连防城港市上思县,西接崇左市扶绥县,北与兴宁区、青秀区、西乡塘区隔邕江相望。

江南区辖江西、吴圩、苏圩、延安4个镇(吴圩镇由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代管),福建园、江南、沙井、那洪、金凯5个街道(那洪街道、金凯街道由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代管),以及68个行政村(经开区22个)、45个社区(经开区18个)、521个自然村(屯)(经开区203个)。

根据《广西2017统计年鉴》(2016年末),江南区行政区域面积1183平方公里,常住总人口62.68万人,户籍总人口51.41万人,地区生产总值5417961万元。

江南区境内河流水系属于西江水系,过境的邕江河段全长45千米,多年平均径流量418亿立方米;过境的左江河段全长27.8千米;主要支流有良凤江、龙潭江等。

辖区内拥有中型水库1座,小

(一)型水库9座,小

(二)水库12座,总库容约0.55亿立方米。

2017年水产养殖总面积1191公顷,其中池塘689公顷、山塘水库495公顷、河沟4公顷、其它养殖3公顷。

(一)江河

南宁市江南区辖区河系发达,河流众多。

其中,流域集水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邕江、左江、良凤江(水塘江)、龙潭江(大岸冲)、滕广河、那海江、那元河、和平河等8条。

河水属低矿化弱碱性水,适用于饮用、养殖和农田灌溉。

(二)山塘水库

江南区山塘水库较多,中型水库1座,小

(一)型水库9座,小

(二)型水库12座,总库容约0.55亿立方米。

2017年山塘水库养殖面积495公顷。

(三)池塘

江南区可进行水产养殖的池塘较多,分布于城区的沙井街道办、江西镇、苏圩镇、延安镇4个乡镇(街道办),2017年池塘养殖面积为689公顷。

第二条自然气候条件

江南区地处亚热带,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阳光充足,雨量充沛,霜少无雪,气候温和。

(一)气温

年平均气温21.7℃,其中3月至11月的平均气温都保持在18℃以上,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12.8℃,七八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8.3℃。

(二)光照

多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为109.2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最大辐射总量126千卡/平方厘米,最小98千卡/平方厘米;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797.9小时,年平均日照时数,最多为2331小时,最少为1292小时。

(三)雨量

多年平均降雨量在1241~1753毫米之间,一年中主要降水时段在4—9月份,降雨量占年降雨总量的80%。

总体上看,江南区地处亚热带,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具备适合水生生物生长繁衍的良好条件。

第三条水生生物资源状况

(一)浮游生物和底栖动物

江南区淡水水域浮游植物主要有硅藻、绿藻、蓝藻等,浮游动物主要有桡足类、枝角类、轮虫和原生动物等,底栖动物主要为淡水壳菜、三角帆蚌、背角无齿蚌、佛耳丽蚌、蚬、河蚬、萝卜螺、田螺等。

(二)鱼类

辖区江河鱼类品种主要有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鲤鱼、翘嘴红鮊、鲂、鳊、光倒刺鲃、倒刺鲃、三角鲤、鲫鱼、泥鳅、胡子鲶、鲶鱼、斑鱯、黄颡鱼、斑鱧、月鱧、大刺鳅等一百三十余种。

(三)其他水生生物

辖区江河水域甲壳类主要有日本沼虾、细足米虾、毛蟹等品种;贝类主要有三角帆蚌、背角无齿蚌、佛耳丽蚌、蚬、河蚬、萝卜螺、田螺等;两栖类有虎纹蛙等。

爬行类有中华鳖、黄喉拟水龟等多个品种。

第四条水域环境状况

根据南宁市人民政府发布的《南宁市2017年环境状况公报》等公开数据,2017年南宁市共监测10个河流断面,按年均值评价,江南区境内邕江、左江、右江等主要江河总体为Ⅱ~Ⅲ类水质,其中水塘江断面水质为Ⅲ类。

南宁市与上下游交界的4个断面中,由崇左市交接给我市的左江上中断面(在江南区)年平均水质均能达到Ⅱ类水质目标要求。

2017年龙潭水库年均水质均为Ⅲ类,与上年相比均有明显好转。

2017年南宁市18条主要城市内河中,位于江南区的马巢河、凤凰江、亭子冲、良凤江(水塘江)、龙潭江(大岸冲)5条内河水质仍为劣Ⅴ类,属重度污染,影响水质的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总磷、化学需氧量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上年相比水质则均较上年无明显变化。

第五条水域滩涂承载力评价

江南区辖区内流域面积在50km²以上河流共8条,分别为邕江、左江、良凤江、龙潭江、滕广河、那海江、那元河、和平河;邕江流经江西镇、沙井街道办、江南街道办、福建园街道办这4个乡镇(街道办);流域面积200km2以上有邕江、左江、良凤江。

江南区有中型水库1座,小

(一)型水库9座,小

(二)水库12座,总库容约0.55亿立方米。

2017年水产养殖总面积1191公顷,水产品总产量9875吨;其中池塘养殖689公顷,产量6436吨;山塘水库养殖495公顷,产量2835吨;河沟养殖4公顷,产量9吨;其它养殖3公顷,产量205吨。

按照江南区现行的养殖模式、规模,并严格遵循禁养区内江河电站库区禁止养殖,限养区内江河电站库区网箱养殖区的网箱养殖面积不超过库区宜养水面0.25%的情况下,不会对水体造成污染。

第七节水产养殖产业发展分析

第一条水产养殖发展现状

江南区水产养殖业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南宁市、江南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各级财政对水产养殖业的投入不断增加,渔业生产者开发养殖生产积极性高涨,养殖品种日益丰富。

渔业已成为农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优势特色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2017年江南区水产养殖面积1191公顷,水产品总产量达到9875吨,同比增长4.62%。

渔业总产值0.89亿元,增长4.48%,通过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渔业发展方式,推进渔业产业化经营,水产养殖业的总体水平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和支撑体系建设明显加强,养殖水域滩涂利用率明显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养殖效益不断提高,水产健康养殖工作不断推进,养殖环境有明显改善。

表2-12015-2017年江南区水产养殖情况

年份

水产品产量(吨)

水产养殖面积(公顷)

渔业总产值(亿元)

渔业经济总产值(亿元)

2015年

8956

1077

0.81

0.86

2016年

9439

1175

0.85

0.90

2017年

9875

1191

0.89

0.94

(一)池塘养殖

池塘养殖是南宁市江南区渔业的主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通过实施池塘标准化改造,推广健康养殖技术,全城区池塘养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由过去的单纯追求产量型,逐步向品种优良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产品优质化方向发展。

2017年池塘养殖面积689公顷,产量6436吨,比上年增加3.94%。

目前,池塘养殖品种为罗非鱼、草鱼、鲢鱼、鳙鱼、鲤鱼、鲮鱼、鲶鱼、桂花鱼、罗氏沼虾等。

罗非鱼是池塘高密度集约化养殖的主导品种。

表2-22015-2017年江南区池塘养殖情况

年份

产量(吨)

养殖面积(公顷)

2015年

5899

625

2016年

6192

677

2017年

6436

689

(二)山塘水库养殖

山塘水库养殖是江南区传统的水产养殖类型之一。

2017年山塘水库养殖面积495公顷,产量2835吨,比上年增加1.01%。

养殖的品种有鲤鱼、鲮鱼、罗非鱼、斑点叉尾鮰等。

养殖方式为直接投苗养殖。

表2-32015-2017年江南区水库养殖情况

年份

产量(吨)

养殖面积(公顷)

2015年

2683

476

2016年

2805

492

2017年

2835

495

(三)河沟养殖

河沟养殖是指通过对自然河沟,进行因地制宜的改造,并利用各种水产品生物学特性的差异和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人工养殖,从而实现较高的产量和收益。

2017年江南区河沟养殖面积4公顷,产量9吨,与上年相同。

养殖品种主要是、草鱼、鲤鱼、罗非鱼等。

表2-42015-2017年江南区河沟养殖情况

年份

产量(吨)

养殖面积(公顷)

2015年

9

4

2016年

9

4

2017年

9

4

(四)其他类型养殖

2017年江南区其他类型养殖产量205吨、养殖面积3公顷,其中包括庭院养殖,庭院养殖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养殖模式,主要是利用房前屋后和房内屋顶的空地建池养殖名贵水生动物。

庭院养殖的主要品种有黄喉拟水龟、三线闭壳龟、鳖等品种。

其具有养殖管理容易、养殖环境可控、劳动强度小、养殖效益高等特点。

表2-52015-2017年江南区其他类型养殖情况

年份

产量(吨)

养殖面积(公顷)

2015年

202

2

2016年

202

2

2017年

205

3

(五)水产苗种生产

随着水产养殖业对水产苗种需求的与日俱增,水产苗种生产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2017年淡水鱼苗产量1.55亿尾,其中主要水产苗种罗非鱼0.72亿尾,淡水鱼种218吨,投放鱼种1313吨,稚鳖1.7万只,稚龟1.4万只。

第二条区域经济发展方向

(一)区位条件

江南区位于广西首府南宁市区西南部,邕江、左江南面。

东邻良庆区,南连防城港市上思县,西接崇左市扶绥县,北与兴宁区、青秀区、西乡塘区隔邕江相望。

江南区境内河流水系属于西江水系,过境的邕江河段全长45千米,水质良好,饵料资源丰富,具有发展水产养殖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主要养殖水产品种有罗非鱼、草鱼、鲢鱼、鳙鱼、鲤鱼、鲶鱼等共十几种鱼类和庭院龟、鳖特色养殖。

养殖模式主要以水库池塘鱼畜禽综合养殖、庭院养殖为主。

(二)渔业经济总量

2017年江南区淡水养殖水产品总产量为9485吨,水产养殖总面积1191公顷,渔业经济总产值为0.94亿元。

(三)产业结构

2017年水产品总产量9875吨,包括淡水捕捞390吨、淡水养殖9485吨;淡水养殖面积1191公顷。

淡水养殖产量和面积(按水域和养殖方式分)其中池塘养殖产量6436吨、养殖面积689公顷;水库养殖产量2835吨、养殖面积495公顷;河沟养殖产量9吨、养殖面积4公顷;网箱养殖产量270吨;其他类型养殖产量205吨、养殖面积3公顷。

主要水产苗种罗非鱼0.72亿尾,淡水鱼种218吨,投放鱼种1313吨。

渔业经济总产值0.94亿元,其中渔业0.89亿元,渔业流通和服务业487万元。

江南区的渔业收入以淡水养殖为主,水产苗种次之,淡水捕捞再之。

(四)调整方向

江南区水产养殖品种以传统养殖鱼类(青、草、鲢、鳙、鲤)为主,配养或单养罗非鱼、鲶鱼、塘角鱼等名特优品种,名优鱼类只占小部分,可开发程度大,市场前景广阔,因此,应调整养殖结构,加大名特优新品种养殖比重,重点发展优势产品单性罗非鱼养殖,配套养殖鲶鱼、塘角鱼等名特优品种。

为了实现江南区经济的快速可持续发展,应通过科技引领和支撑,加快转变渔业发展方式,发展休闲渔业,大力创建现代特色渔业示范区,调优渔业养殖结构,改造养殖基础设施,推广现代化养殖技术,推进渔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培育渔业龙头企业,注重品牌渔业建设,延长渔业生产产业链,提高渔业生产附加值,运用科学管理措施,保持水域自然生态环境良好,减少病害发生,达到提升渔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产量附加值,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第三条水产养殖前景预测

(一)发展潜力

1、巨大的市场潜力为水产养殖业提供了发展空间

随着生活水平和收入提高,人们对食品多样性需求、对健康营养食品需求会不断增加,水产品市场需求会日益旺盛。

消费水平的提高和膳食观念的变化,低脂肪、低胆固醇高蛋白、易消化吸收的膳食结构将成为膳食新常态,水产品将是今后人们生活的主要食品之一,为今后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据统计,全球目前供人类消费的水产品约4800万吨,而全球人口2030年将增加20亿人口,如果人均消费量维持不变的话,所需水产品将增至约8500万吨,市场需求很大。

方便快捷的流通业扩大了水产品的消费市场。

随着物联网的建设,未来的水产品流通更加全球一体化,水产品市场更加广阔。

2、江南区养殖产量和产品质量提升潜力较大

目前江南区池塘养殖仍以传统散养方式为主,技术水准较低,池塘养殖平均单产9.34吨/公顷,山塘水库平均单产5.72吨/公顷。

目前水产养殖模式还主要以粗放型养殖为主,粗放型养殖模式有效率较低、饲料转化率较差,高效、节水、生态养殖技术应用普及率低,优质水产品和特色水产品在养殖总产量中所占比重小,水产品质量普遍不高。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转型升级,节水节地高质高效现代养殖技术的创新和现代生物技术等在水产养殖产业发展上的应用,必将有力促进养殖产量和产品质量提升。

3、政策优势将推动水产养殖业较快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