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22五柳先生传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之欧阳道创编.docx
《八年级语文下册 22五柳先生传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之欧阳道创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册 22五柳先生传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之欧阳道创编.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语文下册22五柳先生传教案人教新课标版之欧阳道创编
22.五柳先生传
时间:
2021.03.06
创作:
欧阳道
教学目标
1.理解五柳先生的形象就是陶渊明的白画像,学习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
2.体会本文朴素洗练的语言风格。
3.掌握文中的文言词汇。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人物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
另外掌握与理解有关词语,如“晏如、萧然、汲汲、戚戚”等。
2.对下面两句话的理解:
(1)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2)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教学准备
1.初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掌握生字的正确读音。
2.了解陶渊明的生平、思想。
设计思路
教学过程中,以点拨为主,让学生多练习诵读。
重点掌握与理解课文有关的词语,如“晏如、萧然、汲汲、戚戚”等。
课文内容了解大意即可,不必逐字对译。
有些句子如“曾不吝情去留”“其言兹若人之俦乎”等,只要了解整体意思即可,不宜过细。
作者生平及时代背景不宜讲得过细。
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本文多用否定句的写作特点。
陶渊明不慕名利、率真自然、安贫乐道等鲜明的思想性格贯穿文章始终,教师可设计表格,引导学生从其性格、思想、爱好、生活、著文等各方面进行分析,通过讨论填出内容。
这一练习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本课的写人方法,而且可以引导学生背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陶渊明是东晋著名诗人。
东晋末年,社会黑暗,风气污浊,很多人不择手段地追名逐利,社会上充斥着虚伪与欺诈。
陶渊明做过几任小官,因对统治阶级不满,辞去官职,归隐田园,过着俭朴的生活。
他隐居农村后,自号“五柳先生”,亲身从事耕种,
和农民交朋友。
这期间他除了写出许多歌颂优美的自然景色和淳朴的农村生活的诗以外。
也写了些表现自己美好政治理想的作品。
上学期我们曾学过他写的《桃花源记》,这节课我们学习他用史传笔法写的一篇自传《五柳先生传》。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检查预习情况。
。
(幻灯片显示。
)
给下列字注音:
嗜(shi4)辄(zhe2)吝(lin4)褐(he4)
箪(dan1)汲(ji2)俦(chou2)觞(shang1)
2.全班齐读课文后,指名翻译课文大意。
三、深入探究
1.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和志趣?
刻画了怎样的形象?
要点提示: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
这是他性格中最突出的地方。
他有三大志趣。
一是读书。
“好读书,不求甚解”,展现了一个在读书中得到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二是饮酒。
“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了一个率真放达的五柳先生;三是著文章。
“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描述了一个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
通过这种种叙述,把一个虽处于贫困之中却悠闲自适的隐士形象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来了,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2.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
要点提示:
这与他“不慕荣利”有关。
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他既不求名,也不追求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
3.“赞”语中哪句话和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
谈谈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
要点提示:
与“不慕荣利”相照应的句子是“不汲汲于富贵”。
对“不慕荣利”的看法,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不要求固定的答案。
4.“赞”语与前文有什么联系?
:
要点提示:
文后的“赞语”是作者仿照史家笔法加的评论性的文字。
赞语的实质是两句话: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正好与前面写到的“不慕荣利”相照应,突出了五柳先生最大的特点和优点。
传赞一体,互为补充,使人物个性更为鲜明。
5.本文最大的特点是多用否定句,请从文中找出这些否定句,想一想多用否定句有什么作用?
要点提示: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不慕荣利”“不求甚解”“家贫不能常得”“曾不吝情去留”“不蔽风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世人有种种追名逐利、矫揉造作之事,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
这样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击节叹赏,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人胜。
四、总结全文
本文借五柳先生给自己写自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表现了自己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操。
五、齐读课文六、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把课文译成现代汉语。
3.写出文中的一个成语,并解释它的意思。
☆资料链接一、关于作者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序》: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
幼稚盈室,瓶无储粟。
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
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
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
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
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
何则?
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
……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
按:
《归去来兮辞》和《五柳先生传》一向被视为姊妹篇,前者作于405年作者弃官归田之日,以乐天知命为主旨;后者作于420年之后,以安贫乐道为主旨,可以相互比较。
2.萧统《(陶渊明集)序》:
“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焉。
其文章不群,辞采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
抑扬爽朗,莫与之京(大)。
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
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
加以贞志不休,安道苦节,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污隆,孰能如此乎?
”
二、补充注释
1.宅边有五柳树。
从“榆柳阴后檐,桃李罗堂前”(《归园田居·其一》)的诗句可知陶宅边确实有柳树。
2.好读书。
陶渊明读书是在完成耕种之后,从“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读(山海经)》)可以看出。
又常与友邻讨论,曾写过: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移居》第一首)。
3.性嗜酒。
“春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和郭主簿》),“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杂诗·其二》),“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读(山海经)》),真乃“篇篇有酒”,其嗜酒之甚可以想见。
4.箪瓢屡空。
这是五柳先生以颜回自况,颜回箪瓢屡空而“不改其乐”,说明他安贫乐道。
五柳先生亦当如此。
陶渊明亦常“箪瓢屡空”,如“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乞食》),就是写他由于乏食不得不外出借贷的情况。
5.黔娄。
战国时齐人。
鲁恭公曾遣使者致礼,赐粟三千钟,想聘他任宰相,他坚持不受。
齐王又派人送去黄金百斤,聘他为卿,他也不接受。
死时衣不蔽体。
其妻亦有贤德。
“黔娄有言”,一本作“黔娄之妻有言”。
陶渊明在《咏贫士》中曾写道:
“安贫守贱者,自古有黔娄。
”
时间:
2021.03.06
创作:
欧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