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推荐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183923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42.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师推荐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名师推荐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名师推荐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名师推荐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名师推荐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名师推荐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docx

《名师推荐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师推荐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名师推荐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docx

名师推荐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所有知识点复习,中考常考知识点,经典例题,干货都在这里!

初中阶段的化学知识的学习难度不大,主要是考察孩子对于课本知识的掌握情况,但是初中化学的知识点多,难以记忆,大多数孩子都不知道重点在哪里。

所以,下面整理出了所有的化学知识点包括重难点和经典例题及讲解,有需要的家长可以为孩子收藏打印一份,相信会对孩子的化学学习有所帮助!

 

中考知识一难点:

“溶液”知识点大全

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以用下式计算:

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

应该注意:

①溶质的质量分数只表示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并不代表具体的溶液质量和溶质质量。

②溶质的质量分数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③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式中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单位必须统一。

④计算式中溶质质量是指被溶解的那部分溶质的质量,没有被溶解的那部分溶质质量不能计算在内。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

①浓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但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但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②对溶质与溶剂均相同的溶液来说,在相同状况(同温、同压)下,饱和溶液总比不饱和溶液要浓,即溶质的质量分数要大。

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区别与联系

溶解度是用来表示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某溶剂中溶解性的大小。

溶质的质量分数用来表示溶液组成。

配制一定质量、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实验目的:

①练习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蔗糖溶液。

②加深对溶质质量分数概念的理解。

实验用品:

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药匙、量筒(10mL、100mL)、蔗糖。

实验步骤:

①计算

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公式,计算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蔗糖溶液所需要的:

Ⅰ蔗糖质量:

50g×5%=2.5g,Ⅱ水的质量:

50g-2.5g=47.5g

②称量(量取)

用托盘天平称量2.5g蔗糖倒入烧杯中,把水的密度近似地看作1g/cm3,用量筒量取47.5mL水。

(思考:

为什么不选用10mL的量筒呢?

如果选用10mL的量筒,需要量取5次才能量取到所需的水,这样将会导致误差偏大)

③溶解

把量好的水倒入盛有蔗糖的烧杯中,用玻琉棒搅拌,加速蔗糖的溶解。

④贮存

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放到试剂柜中。

关于溶液稀释或增浓的计算

①关于溶液稀释的计算

因为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所以若设浓溶液质量为A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加水稀释成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的稀溶液Bg,则Ag×a%=Bg×b%(其中B=A+m水)

②关于溶液增浓(无溶质析出)的计算

溶液增浓通常有几种情况:

a.向原溶液中添加溶质:

因为溶液增加溶质前后,溶剂的质量不变。

增加溶质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增加的溶质的质量,而溶液的质量=原溶液的质量+增加的溶质的质量。

所以,若设原溶液质量为A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加溶质Bg后变成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的溶液,则Ag×a%+Bg=(Ag+Bg)×b%。

b.将原溶液蒸发去部分溶剂

因为溶液蒸发溶剂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所以,若设原溶液质量为A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蒸发Bg水后变成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的溶液,则:

Ag×a%=(Ag-Bg)×b%。

c.与浓溶液混合

因为混合后的溶液的总质量等于两混合组分溶液的质量之和,混合后的溶液中溶质质量等于两混合组分的溶质质量之和。

所以,设原溶液质量为A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浓溶液质量为B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两溶液混合后得到溶质的质量分数为c%的溶液,则:

Ag×a%+Bg× b%=(Ag+Bg)×c%。

关于溶质质量分数运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解这类问题时要注意:

①化学方程式下相对应的物质质量不能直接写溶液质量,而要写参加化学反应的溶质实际质量。

②若已知溶液的体积或求溶液的体积,要用m=ρV这个公式进行换算。

③单位要统一。

b%=(Ag+Bg)×c%。

关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的具体情况

①若溶质全部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直接利用上述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②若溶质虽不与水反应,但没有全部溶解,则溶质质量只计算溶解部分,未溶解部分不能参与计算。

③若溶质溶于水时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则溶液中的溶质就为反应后的生成物了。

④若溶质为结晶水合物,溶于水后,其溶质的质量就不包括结晶水的质量。

因为结晶水合物溶于水时,结晶水就转化为溶液中的溶剂了。

⑤关于酸、碱、盐溶液间发生1~2个化学反应,求反应后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问题的计算。

首先要明确生成的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其次再通过化学反应计算溶质质量是多少,(往往溶质质量由几个部分组成)最后分析各量间关系求出溶液总质量,再运用公式计算出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⑥给定溶液中某种元素的质量分数或溶液中某种离子与水分子的个数比等形式,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

如某NaCl溶液中,Na+︰H2O(数目)=1︰100,计算NaCl的质量分数。

 

中考知识二难点:

化学药品的存放和性质

实验室所需的化学药品及试剂溶液很多,化学药品大多数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对其加强管理不仅是保证分析数据质量的需要,也是确保安全的需要。

1、防挥发

1.水封:

二硫化碳中加5ml水,便可长期保存。

汞上加水,可防汞蒸气进入空气。

汞旁放些硫粉,一但失落,散布硫粉使遗汞消灭于化学反应中。

2.油封:

氨水、浓盐酸、浓硝酸等易挥发无机液体,在液面上滴 10—20 滴矿物油,可以防止挥发(不可用植物油)。

3.腊封:

乙醚、乙醇、甲酸等比水轻的或易溶性挥发液体,以及萘、碘等易挥发固体,紧密瓶塞,瓶口涂腊。

 溴除了进行原瓶腊封外,还要将原瓶置于具有活性炭的塑料筒内, 筒口进行腊封。

 

2、防光

1.硝酸银、浓硝酸及大部份有机药品应该放在棕色瓶中。

 

2.硝酸盐存放在地下室中既防热,又防光、防火还能防震。

3.有机试剂橱窗一律用黑漆涂染。

 

4.实验室用色布窗帘,内红外黑双层。

 

三、防潮 

1.漂白粉、过氧化钠应该进行腊封,防止吸水分解或吸水爆炸。

氢氧化钠易吸水潮解,应该进行腊封;硝酸铵、硫酸钠易吸水结状倒不出来,以致试剂瓶破裂,也应严密腊封。

2.碳化钙、无水硫酸铜、五氧化二磷、硅胶极易吸水变质,红磷易被氧化然后吸水生成偏磷酸,以上各物均应存放在干燥器中。

3.浓硫酸虽应密闭防止吸水,但因常用,故宜放磨口瓶中,磨口瓶塞应该原配,切勿对调。

四、防变质

1.防氧化:

亚硫酸钠、硫酸亚铁、硫代硫酸钠均易被氧化,瓶口应涂腊。

2.防碳酸化:

硅酸钠、过氧化钠、苛性碱均易吸收二氧化碳,应该涂腊。

3.防风化:

晶体碳酸钠、晶体硫酸铜应进行腊封,存放在地下室中。

 

4.防分解:

碳酸氢铵、浓硝酸受热易分解,应涂腊存放于地下室中。

 

5.活性炭能吸附多种气体而变质(木炭亦同),应放在干燥器中。

6.钾、钠保存在火油中。

 

7.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几滴稀硫酸,加入过量细铁粉,进行腊封。

8.葡萄糖溶液容易霉变,稍加几滴甲醛即可保存。

 

9.甲醛易聚合,应开瓶后立即加少量甲醇;乙醛则加乙醇。

 

五、防毒害

1.磷、硝酸银、氯酸钾、氯化汞等剧毒物应放入地下室内,双人双锁,建立档案,呈批取用, 使用记载,定期检查。

 

2.磷化钙、磷化铝吸水后放出剧毒性磷化氢,应放在干燥器中保存,贴上红色标签。

3.由于没有通风橱,经常在地面布石灰,吸附某些毒害气相物质。

 

4.浓酸、浓碱、溴、酚等腐蚀的药物,使用红色标签,以示警戒。

 

六、防震

1.硝酸铵震动易爆炸,应放入地下室中。

2.自制的大晶体明矾、大晶体硫酸铜,用软纸垫包放入大口试剂瓶中,进行缓冲。

化学实验室只宜存放少量短期内需用的药品,并且存放时要进行分类。

一旦存放不当,可能会使实验数据产生偏差,甚至可能导致危险,所以各位考生一定要好好学习这部分知识!

中考知识三难点:

金属性质

一、金属活动性顺序:

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至弱: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按顺序背诵) 钾钙钠镁铝 锌铁锡铅(氢) 铜汞银铂金

1.金属位置越靠前的活动性越强,越易失去电子变为离子,反应速率越快。

2.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酸里的氢,排在氢后的金属不能置换酸里的氢,跟酸不反应。

3.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

排在后面的金属跟排在前面的金属的盐溶液不反应。

4.混合盐溶液与一种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的顺序是“先远”“后近”。

注意:

*单质铁在置换反应中总是变为+2价的亚铁

二、金属+酸→盐+H2↑中:

1.等质量金属跟足量酸反应,放出氢气由多至少的顺序:

Al>Mg>Fe>Zn。

2.等质量的不同酸跟足量的金属反应,酸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放出氢气越多。

3.等质量的同种酸跟足量的不同金属反应,放出的氢气一样多。

三、金属+盐溶液→新金属+新盐:

1.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新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时,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变重,金属变轻。

2.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

3.在金属+酸→盐+H2↑反应后,溶液质量变重,金属变轻。

中考知识经典例题:

例1:

下列各组物质,能在溶液中共存的是

A.Ca(OH)2、HNO3、CaCl2

B.Ba(NO3)2、H2SO4、KNO3

C.K2SO4、CuCl2、NaOH

D.NaCl、K2CO3、KOH

分析:

所谓“共存”,就是指彼此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

本题中的各组物质,都是可溶性的酸、碱、盐,它们彼此之间是否发生复分解反应,关键要看有无沉淀、气体或水生成。

A组溶液中的Ca(OH)2跟HNO3发生中和反应,有难电离的水生成,故不能共存。

B组溶液中的Ba(NO3)2跟H2SO4能反应生成难溶的BaSO4白色沉淀,故不能共存。

C组溶液中的CuCL2跟NaOH反应,生成难溶的Cu(OH)2,故不能共存。

D组溶液中的三种物质间两两都不能发生反应,故能共存于溶液中。

答案为D。

例2:

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的转变不能一步完成的是

A.Na2CO3CaCO3

B.Fe2O3Fe

C.CaOCa(OH)2

D.CuOCu(OH)2

分析:

A组中由Na2CO3CaCO3

这是由可溶性的碳酸盐Na2CO3转化成不溶性的碳酸盐CaCO3的过程。

只要选择可溶性的钙盐,或者可溶性的碱Ca(OH)2,利用盐和盐或盐和碱的复分解反应,就可以一步实现这种转化:

如:

Na2CO3+CaCl2==2NaCl+CaCO3

Na2CO3+Ca(OH)2==2NaOH+CaCO3

B组中Fe2O3Fe这是由金属氧化物转变成金属单质的过程。

只要在一定条件下使用还原剂,就可以将Fe2O3转变成Fe单质。

常用的还原剂有H2、C、CO。

C组中CaOCa(OH)2D组中CuOCu(OH)2

这两组均是由碱性氧化物向对应的碱转化的过程。

这种转化,只限于可溶性的碱KOH、NaOH、Ca(OH)2、Ba(OH)2对应的碱性氧化物K2O、Na2O、CaO、BaO能直接跟水化合生成碱。

如:

CaO+H2O==Ca(OH)2大多数的碱性氧化物如CuO、Fe2O3等都不能直接跟水化合生成对应的碱。

所以CuO向对应碱Cu(OH)2转变是不能一步完成的。

如何由CuO制取难溶性的碱Cu(OH)2呢?

一般地说,可用下列方法:

CuO+H2SO4==CuSO4+H2OCuSO4+2NaOH==Cu(OH)2+Na2SO4

例3:

现有Fe,稀H2SO4,CuCl2溶液,NaOH溶液,

Fe2O3,两两混合后,能发生反应的有()

A.7个 B.6个 C.5个 D.4个

分析:

解答这类问题最容易遗漏能反应的,或将不能反应的物质也计算在内,避免发生这种错误的方法是“先分类,后碰球”。

具体作法如下:

分类 单质 酸 盐 碱 金属氧化物

答案:

应选C

例4:

今有AgNO3溶液、BaCl2溶液、Ba(NO3)2溶液、Ba(OH)2溶液、Na2CO3溶液和Zn粉供选用。

若欲除去稀硝酸中混有的少量硫酸,以得到纯净的稀硝酸,应加入适量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该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__ 。

分析:

为了有效地从溶液中除去溶解着的杂质,所加入的适量试剂通常要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是跟要保留的溶质不反应;二是能跟杂质发生反应,该反应的产物,或是沉淀、气体从溶液中析出或逸出,或是生成水、或者变成提取物保留在溶液中,以有效地去掉杂质,且不引入新的杂质。

除去稀硝酸中的少量硫酸,实质是除去SO4离子。

含Ba2+的溶液——Ba(NO3)2溶液、BaCl2溶液和Ba(OH)2溶液都能和H2SO4反应,并产生BaSO4沉淀。

若使用Ba(NO3)2溶液,在生成BaSO4沉淀的同时产生HNO3,HNO3恰好是应保留的溶质,反应后过滤去掉BaSO4沉淀,即可得到纯净的稀硝酸。

若改用BaCl2溶液,在生成BaSO4沉淀的同时产生HCl(易溶于水),从而引入了新杂质。

若改用Ba(OH)2溶液,Ba(OH)2不仅与H2SO4反应,也与应保留的溶液HNO3反应,消耗了硝酸。

可见,使用BaCl2溶液或Ba(OH)2溶液都不正确。

同样道理,除去NaCl溶液中的少量HCl,实质是除去过量H+。

Ba(OH)2溶质、Na2CO3溶液、Zn粉末都能跟盐酸反应。

若使用Zn或Ba(OH)2溶液,在消耗HCl的同时,产生可溶于水的ZnCl2或BaCl2,将向溶液中引入新的杂质。

若使用适量Na2CO3溶液,在消耗HCl的同时,产生NaCl、H2O均不引入新杂质,产生的CO2气体从溶液中逸出,最终会得到纯净的NaCl溶液。

答案:

Ba(NO3)2溶液, Ba(NO3)2+H2SO4=BaSO4+2HNO3

Na2CO3溶液, Na2CO3+2HCl=2NaCl+H2O+CO2 复分解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