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校联考历史试题已审.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182706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7.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校联考历史试题已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九校联考历史试题已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九校联考历史试题已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九校联考历史试题已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九校联考历史试题已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校联考历史试题已审.docx

《九校联考历史试题已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校联考历史试题已审.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校联考历史试题已审.docx

九校联考历史试题已审

豫南九校2019学年上期第三次联考

高三历史试卷

命题学校:

遂平一高审题学校:

襄城高中

考试时间:

90分钟试卷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每小题所给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艾节、夏节等。

端午节这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关于端午节的由来,有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东汉孝女曹娥说等。

这最能说明端午节

A.是某一历史事件或人物故事发生的偶然产物

B.积淀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千年不变的民族精神

C.背后流传的是悠久的历史、辉煌的文明

D.是汉文化在民俗心态中的自然流露

2.司马迁在《史记·李斯列传》中评论说:

“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攻伐之患。

”下列各项对材料信息的理解准确的是

A.肯定了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B.指出了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本质区别

C.敏锐地指出了分封制的弊端D.肯定了秦朝地方行政制度的作用

3.一千年前,茶叶、丝绸、瓷器曾经是中国的名片,在世界上被视为中国的象征。

从文明交流的角度看,我们最应该肯定的是

A.汉朝时“丝绸之路”的开通是划时代的重大事件

B.茶叶在唐代已经成为生活必需品

C.唐三彩为后代彩瓷的出现开辟了道路

D.清朝初年以茶叶、丝绸、瓷器为代表的对外贸易比以前发达

4.公元前108年,罗马帝国曾向汉武帝赠送过产自非洲索马里或埃塞俄比亚的“花蹄牛”;东汉时,非洲国家兜勒(位于厄立特里亚)政府主动向东汉派遣使团;曹操在行军打仗时,仍不忘带上原产于埃及的“胡床”(折叠椅子)。

这些史实说明

A.以上信息可以从西汉人杜环撰写的书中找到

B.中非历史上的友好交往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双方人民的生活

C.中国与非洲的直接交往最早是从东汉时开始的

D.唐朝和东罗马有使节往来

5.有史料记载,隋时大建粮仓,“置回洛仓于洛阳北七里,仓城周回十里,穿三百窑”。

粟帛储藏之多,前所未有。

这说明隋朝

A.大运河的开凿促进了隋朝农业生产的发展B.政府各级官员清正廉洁

C.隋文帝注重节约,积累财富D.社会经济曾得到迅速发展

6.诗人王建在《凉州词》中写道:

“洛阳家家学胡乐。

”刘肃则在《大唐新语》一书中指出,在贞观时长安已经是“胡着汉帽,汉着胡帽”。

这些文献资料从本质上反映了

A.隋唐文化遥遥领先,光照四邻B.胡汉已经融合为一家

C.唐王朝推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D唐朝社会生活、服饰的变化.

7.在唐代诗人王维的名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中,“君”

前往的是

A、西域都护府辖区B、安西都护府辖区

C、瀚海都督府辖区D、忽汗州都督府辖区

8.元朝时我国的一个新的民族——回族形成。

清代称维吾尔族为“缠回”、东乡族为“东乡回”、撒拉族为“撒拉回”,并将以维吾尔族为首的信奉伊斯兰教的各民族各部落统称为回部。

依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判定,这些民族的共同特征应是

A.都信仰伊斯兰教B.因居住在回族地区而得名

C.“回”是对少数民族的泛称D.都起源于元朝时期的回族

9.下面是我国古代某地区居民的职业结构表

职业

自耕农和地主

佃农

工场主

商人

占人口比例

24%

36%

30%

10%

这里的“某地区”应该是

A.汉代江南地区B.唐代关中地区C.宋代太湖地区D.明代苏杭地区

10.四位学生以中国古代大发明对西方历史的影响为研究课题。

你觉得他们所列的下列命题存在问题的是

A.造纸术——推动欧洲文明进程B.印刷术——文艺复兴的根源

C.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锐器D.指南针——西方海外殖民的助跑器

11.著名学者辜鸿铭说:

“咸同年间,粤匪扰乱。

清廷如一丛病之躯,几难著手。

得一时髦郎中湘乡曾姓者,拟方名曰洋务清火汤,服若干剂未见转机……”。

“服若干剂未见转机”是因为此“药方”

A.对西方制度文明缺乏认识B.不符合西学东渐的历史潮流

C.盲目自大以“天朝上国”自居D.在政局动荡年代难以发挥作用

12.著名学者张海鹏曾说过“洋务新政(洋务运动)的兴起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次重要转折。

它虽然没有使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生产方式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但却为此后改良派、革命派成长提供了基础。

”这里的“基础”主要指

A.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对华经济侵略B.推进了西学在中国的迅速传播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初步发展D.引进了西方近代教育制度

13.1874年,某官员在奏疏中说:

“夫日本,东洋一小国耳。

新习西洋兵法,仅购铁甲船二只,竟敢藉端发难……若在因循泄沓,而不亟求整顿,一旦变生,更形棘手”为此他主张

A.创办军事工业B.创办民用工业

C.向日本派遣留学生D.创办近代海军,巩固海防

14.“千余名为求官而来的‘三分钟慷慨派’(史学家胡绳语),在已成定局的悲剧面前,以‘成事不说’为由纷纷散去。

但是,他们共同签名的激扬文字却流传甚广,以致成为一场‘现代化’运动的先声。

”这场“现代化”运动的主要功绩是

A.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B.把思想宣传转化成了救亡实践

C.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D.起了重要思想启蒙作用

15.20世纪初,晚清政府处在风雨飘摇之中:

革命派准备武装起义;立宪派发表文章鼓吹“立宪”;清朝—些地方大员如直隶总督袁世凯、湖广总督张之洞也奏请“变更政体……”。

据此可知

A.中国民众的民主意识普遍增强B.君主立宪成为社会政治主流。

C.他们都要求改变清朝统治的现状D.他们都以维护封建统治为根本目的

16.观察下表,找出表中反映的情况最准确的是

1913年

厂家数

开工纱锭数

布机数

外商企业

16家

338960锭

1986台

华商企业

25家

484192锭

2019台

A.一战期间棉纺织业大幅发展B.外商在华棉纺织企业严重萎缩

C.棉纺织业中民族企业发展超过了外资企业D.民族工业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17.假如你的家族是解放前的民族资本家,那么你家族不可能出现的经历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洋布畅销,贩卖洋布赚了一大笔钱,投资了一家纺织厂

B.一战期间,纺织厂发展势头强劲,规模不断扩大,利润丰厚

C.日本全面侵华时期,纺织厂内迁

D.解放战争时期,因多种原因,纺织厂最终倒闭

18.1912年3月2日,南京临时政府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的名义公布了《令内务部通知革除前清官厅称呼文》。

文中指出:

“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义无取焉……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

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

”这项变革是希望在人际关系中树立一种

A自由的观念.B.平等的观念C.博爱的观念D.互助的观念

19.“争取一省与几省首先胜利,……没有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没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决不能有一省或几省的胜利。

不特别注意城市工作,想以‘乡村包围城市’,‘单凭红军来夺取城市!

’是一种极错误的观念。

”对上述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中国革命必须走中心城市武装暴动的道路B.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未被全党认可

C.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仍处于高潮D.中共没有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

20.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提醒全党注意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袭击的重要讲话,这说明他已经在关注

A.革命中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问题B.革命胜利后执政党的建设问题

C.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问题D.夺取全国革命的策略问题

21.有学者认为,改革开放前新中国经济发展的模式仅有两种典型发展战略模式,即“一五”建设模式和“大跃进”模式。

前者的实质是

A.照搬苏联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B.经济战略是全面跃进

C.反对市场机制D.坚持工业和农业并举

22.1965年我国已经全部实现石油自给。

但从1993年起我国再次成为石油的净进口国,该现象反映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突出特点是

A.人口增长过快,能源消耗大B.改革开放后,经济快速发展

C.石油工业相对滞后,不能满足需要D.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实施走出去的战略

23.中国国民党前主席连战访问大陆时说:

“两岸合作,赚世界的钱,有什么不对?

”台湾与大陆合作是双赢,说明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政策的可行性

B.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既符合祖国大陆的利益,也符合台湾人民的利益

C.台湾当局鼓励台湾民众到大陆投资

D.台湾当局推行改革势在必行

24.2019年安理会授权各国进入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并采取强制性措施打击海盗,随后中国政府派海军舰艇赴此海域实施护航。

这显示了新时期中国外交活动的特点之一是

A.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B.积极参与联合国的活动

C.积极推进新型区域合作D.支持非洲国家的民族解放斗争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4小题,25、27各16分,26、28各10分,共52分)

25.(16分)民犹水也,国犹舟也,欲行大舟,先蓄厚水。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为了解决被中国古代统治者视为“水”的民生问题,不同时期、不同国家采取的方式不尽相同。

材料一《孟子·梁惠王上》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材料二19世纪中叶英国社会状况(部分)一览表

成员

占全国人口

占国民收入

年代

穷人数目

年代

工人工资下降

工业、金融资产阶级等

2%

36.5%

1855年

85(万)

1857年

15—20%

1856年

87(万)

普通群众

80%上

40%

1863年

109(万)

1866-1867年

10—20%

1866年

130(万)

——吴于廑主编《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安徽凤阳小岗村被喻为中国包产到户改革第一村,“包干到户”的第一年(1979年),小岗生产队获得了大丰收,全队的粮食产量由原来的3万多斤猛增到12万多斤,相当于1966年至1970年5年粮食产量的总和,1979年第一次向国家交了公粮,还了贷款。

……“包产至户”和“包干到户”责任制,由于把生产队的统一经营与家庭的分户经营结合起来,可以充分地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如今的小岗村又在试行土地流转的再次变革。

2019年9月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视察小岗村,允诺“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2019年10月13日《中国网》

(1)材料一中孟子设想的社会保障标准是什么?

指出这种理想社会的实质。

(4分)

(2)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的社会现状一览表中看出当时英国最突出的社会问题是什么?

它对孙中山制定民主革命纲领有何影响。

(4分)

(3)材料三所反映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的最大成效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

(8分)

 

26.(10分)阅读下列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敦煌石窟艺术中数量最大,内容最丰富的部分是壁画,这些壁画既有反映宗教题材的,也有反映当时一些生产劳动场面、社会生活场景的,为研究4世纪到14世纪的中国古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莫高窟的壁画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盛唐时期的壁画水平最高。

学者都将敦煌壁画称作是“墙壁上的图书馆”。

石窟壁画富丽多彩,各种各样的佛经故事,山川景物,亭台楼阁等建筑画、山水画、花卉图案,飞天佛像以及当时劳动人民进行生产的各种场面等,是十六国至清代1500多年的民俗风貌和历史变迁的艺术再现。

在大量的壁画艺术中还可发现,古代艺术家们在民族化的基础上,吸取了伊朗、印度、希腊等国古代艺术之长,是中华民族发达文明的象征。

各朝代壁画表现出不同的绘画风格,反映出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是中国古代美术史的光辉篇章,为中国古代史研究提供珍贵的形象史料。

——以上材料均来自《中国世界遗产网》

材料二:

 

材料三:

在地球表面上人类最伟大的单项工程可能就是北京城了。

整个城市深深浸沉在礼仪和宗教仪式之中。

它的设计是如此之杰出,这就为今天的城市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宝库。

——贝肯《城市建设》

(1)从材料一对世界文化遗产敦煌壁画的介绍中,归纳其中所反映的历史信息?

(4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北京城及其所属故宫等“深深浸沉在礼仪和宗教仪式之中”的涵义。

北京在近代的列强侵华战争中连续遭到两次洗劫,简评这两场战争对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6分)

 

27.(16分)阅读下列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902年起,荣氏兄弟与友人在无锡合办保兴面粉厂,1903年独资更名为“茂新”面粉厂。

1905年又设立振新纱厂,1912年又陆续在上海、无锡、汉口开设中新纺织厂、福新面粉厂、茂新面粉厂。

历经二十余年,荣氏兄弟便进入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家行列,成为名震工商业界的“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

到1922年2月,荣氏兄弟经营的面粉厂和纱厂已经达到16家。

材料二1927年,蒋介石以荣氏企业认购国库存券不力,下令封杀他们在无锡的产业,迫使荣宗敬认购巨额库券而了事。

“八·一三事变”后,荣氏企业倍受重创。

中新一、二、八厂全部被毁,其他企业不同程度遭受战火、劫掠和强占。

在此逆境下,荣氏家族为求生存,历经艰难,将中新四厂、福新五厂迁往后方。

抗战胜利后,荣德生力阻荣氏部分企业向海外拆迁,坚守产业,迎接新中国的到来。

——摘自21世纪网

(1)依据材料一分析20世纪初荣氏企业发展的特点。

1912年后到1922年前,荣氏能陆续在上海、无锡、汉口开设多家企业,受惠于当时哪些有利的客观条件?

(7分)

(2)依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说明,1927-1945年荣氏企业遭受重创的原因并简要指出荣氏部分企业内迁和不外迁的历史意义。

(6分)

(3)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留在大陆迎接新中国建立的荣氏企业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3分)

28.(10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辽宁省档案馆的工作人员在整理档案时,意外发现了一份很多学者都未见过的“廷寄”。

“廷寄”就是皇帝写给大臣们的密信。

系用牛皮纸封制,两行漂亮的繁体楷书书写在信封两侧:

“署理军机处封寄,候补侍郎廷开拆。

材料二: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院、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四以上出席,出席员四分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引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三: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员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四:

2019年“两会”召开之际,CCTV新闻、新华网等连续第四年开设《我有问题问总理》的论坛,广大网友踊跃参与,总理则在记者招待会上深情回应网友们的提问:

“我从群众的意见感受了大家对政府的期待和鞭策,也看到了一种信心和力量……”。

(1)请依据以上材料,完成本表格内容的填写。

(6分)

涉及的重要机构

机构反映的国家政体

材料一

君主专制

材料二

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

材料三

发展趋势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准备以《网络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中的作用》为题开展研究性学习。

假如你是该研究性学习小组中的一员,请说出你们的选题依据。

(4分)

 

班级:

姓名:

学号:

-------------------------------装-----------------------------------------订-----------------------------------------线--------------------------

豫南九校第三次联考★高三历史答题卷

25

26

27

28

非选择题总分

25.(16分)

(1)材料一中孟子设想的社会保障标准是什么?

指出这种理想社会的实质。

((4分)

 

(2)结合材料二概括指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的社会现状最突出的问题是什么?

它对孙中山制定民主革命纲领有何影响。

(4分)

 

(3)材料三所反映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的最大成效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

(8分)

 

26.(10分)

(1)从材料一中归纳世界文化遗产敦煌壁画所反映的历史信息?

(4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北京城及其所属故宫等“深深浸沉在礼仪和宗教仪式之中”的涵义。

北京在近代的列强侵华战争中连续遭到两次洗劫,简评这两场战争对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6分)

 

座号

27.(16分)

(1)依据材料一分析20世纪初荣氏企业发展的特点。

1912年后到1922年前,荣氏陆续在上海、无锡、汉口开设多家企业,受惠于当时哪些有利的客观条件?

(7分)

 

(2)依据材料二与所学分析说明,1927-1945年荣氏企业遭受重创的原因。

简要指出荣氏部分企业内迁和不外迁的历史意义。

(6分)

 

(3)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留在大陆迎接新中国的荣氏企业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3分)

 

28.(10分)

(1)(6分)

涉及的重要机构

机构反映的国家政体

材料一

君主专制

材料二

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

材料三

发展趋势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准备以《网络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中的作用》为题开展研究性学习。

假如你是该研究性学习小组中的一员,请说出你们的选题依据。

(4分)

 

豫南九校第三次联考高三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5BDABD6——10CBADB11——15ACDDC

16——20CABBB21——24ABBB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4小题,25、27各16分,26、28各10分,共52分)

25.(16分)

(1)

(一)标准:

每户拥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2分)

(二)实质: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2分)

(2)

(一)问题:

贫富不均。

(2分)

(二)影响:

提出了民生主义(或平均地权),解决革命后社会发展问题。

(2分)

(3)

(一)成效:

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

(2分)

(二)原因: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或明确了农民生产的责任和利益);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或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业科技(写出任意三点即可得6分)。

26.(10分)

(1)这些壁画主要反映了中国4—14世纪宗教、生产劳动、社会生活的基本情况;民俗风貌和历史的变迁;中国与伊朗、印度、希腊等国的艺术交流;各王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

(4分)

(2)

(一)涵义:

皇权的至高无上。

(2分)

(二)影响:

①在经济发展进程上,打断了中国经济的独立发展进程,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经济近代化的起步和发展;②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时也使中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

(4分)

27.(16分)

(1)

(一)特点:

“一战”期间发展迅速;集中于面粉、纺织等轻工业;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3分)

(二)客观条件:

辛亥革命创造了民族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一战”爆发,国际环境有利;抵制日货等群众性爱国运动扩大了国货市场。

(4分)

(2)

(一)原因:

国民政府的封杀和掠夺;战争的破坏;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3分)

(二)意义:

①内迁:

有利于内地轻工业的发展;保存了抗战的经济力量。

②不外迁:

为新中国的轻工业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

(3分)

(3)

(一)合理调整,得到恢复发展。

(1分)

(二)社会主义改造,实现生产资料从私有制到公有制的和平过渡。

(2分)

28.(10分)

(1)(6分)

涉及的重要机构

机构反映的国家政体

材料一

军机处

材料二

民主共和制

材料三

一届人大

人民代表大会制

发展趋势

由君主专制向民主政治制度转变

(2)(4分)依据:

网络的快捷、便利,能及时地反映民意,加强民主监督,运用得当能更好地推进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

(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广告传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