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石狮市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质检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181746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59.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石狮市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质检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福建省石狮市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质检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福建省石狮市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质检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福建省石狮市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质检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福建省石狮市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质检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石狮市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质检历史试题.docx

《福建省石狮市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质检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石狮市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质检历史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省石狮市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质检历史试题.docx

福建省石狮市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质检历史试题

福建省石狮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质检历史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最早的古人类是()

A.北京人B.山顶洞人C.元谋人D.半坡人

2.在北京人的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木炭和灰烬堆,并且,它们都被限定在一定地区。

由此,考古工作者完全合理的判断是()

A.北京人会使用人工取火B.北京人既会使用火,还会保存火种

C.北京人能直立行走,手脚分工明显D.北京人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3.从猿进化到人,要经历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作用于这一过程中的最主要因素是

A.直立行走B.手的发展C.语言的产生D.劳动

4.下列远古人类遗址,位于长江流域的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蓝田人

5.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A.外貌和现代人相似B.能直立行走C.会制造工具D.使用天然火

6.从长相和智力水平来看,与现代人最接近的是(  )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黑猩猩

7.距今约6000年前,活动在黄河流域一带的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中,最有可能吃到的粮食作物是

A.小麦B.米饭C.小米D.玉米

8.在历史剧《河姆渡原始居民》中,不该出现的情节是

A.种植水稻

B.饲养猪、狗等家畜

C.居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D.使用磨制农具

9.“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等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A.农耕文明B.和谐平等的社会秩序

C.神话传说D.采集、狩猎的游牧文明

10.促使半坡居民居民和河姆渡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

A.农业生产的发展

B.使用陶器

C.能建造房屋

D.火的使用

11.以下早期人类中,最早懂得人工取火的远古人类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蓝田人D.山顶洞人

12.下列哪个王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

A.夏朝B.商朝C.秦朝D.汉朝

13.传说中的“尝百草”,发明医药,成为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业的创始人的是

A.黄帝B.炎帝C.尧D.舜

14.被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

A.炎帝和黄帝B.蚩尤C.女娲D.盘古

15.中国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是

A.尧B.舜

C.禹D.鲧

16.“民主”一直是人类的不懈追求,那么下列制度中最能体现民主精神的是()

A.等级制B.世袭制C.禅让制D.私有制

17.“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是指()

A.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B.禅让制代替世袭制

C.私有制代替公有制D.分封制代替禅让制

18.“禅让”制度下产生的最后一个部落联盟首领是()

A.尧B.舜C.禹D.启

19.能够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

①北京人

②山顶洞人

③河姆渡聚落

④半坡聚落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从尧舜禹的“禅让”可以看出,当时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标准是

A.财富多少

B.选贤与能

C.治水有功

D.家庭谱系

21.黄河和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

距今约五六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居民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

22.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是()。

A.山顶洞人B.半坡原始居民C.河姆渡原始居民D.大汶口原始居民

23.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

A.四羊方尊B.司母戊鼎C.青铜人面像D.孟鼎

24.你若要实地考察我国北方原始居民最早种植粟的遗址,应到(  )

A.云南元谋B.北京周口店C.陕西西安D.浙江余姚

25.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夏朝B.商朝C.西周D.汉朝

26.小红家有复制的人面鱼纹彩陶盆,小丽认为:

它如果是真品肯定最早是制造的。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

27.上题中提到的鱼纹陶盆是

A.彩陶B.黑陶C.白陶D.绿陶

28.有一个游戏叫《轩辕圣战录》,内容讲述轩辕氏(即黄帝)联合炎帝,打败了一个会呼风唤雨、制造迷雾的大魔头。

游戏中的大魔头是课本上的哪一个传说人物()

A.尧B.舜C.大禹D.蚩尤

29.《左传》“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一史料反映西周的社会制度是

A.郡县制B.三公制C.分封制D.县制

30.山西简称晋,山东简称鲁,与这些简称相关的古代制度是

A.等级制B.分封制C.世袭制D.禅让制

二、辨析题

31.材料一:

北京人遗址中,从上至下的13层文化堆积中,共发现了五层面积较大,堆积较厚的灰烬和其他用火的遗迹。

其中第四层的灰烬最厚,有的厚达六米。

灰烬成堆分布,含烧过的朴树籽儿、木炭、烧石、烧过的鹿角和各种动物骨骼。

(1)假如你是一位北京人,你平时主要通过哪些途径得到“火”?

(2)小明同学认为:

“北京人的饮食习惯还是以生食为主。

”你同意小明的观点吗?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三、综合题

3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原始社会时期实行的制度?

(2)根据材料二,指出如图文物的名称。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它的用途。

3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

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宗亲、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进献贡物,平时镇守疆土,战时随从天子作战。

(1)根据材料一,指出周初分封的主要对象有哪些?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如图中第二层代表什么?

(3)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诸侯应尽的义务。

四、论述题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周、东周、汉朝,都曾经分封诸王,受封诸王获得土地和人口,作为交换,他们也有保卫王畿、保护国君、交纳贡赋等义务。

但是,由于各诸侯王在封地内拥有绝对的统治权而成了大大小小的独立王国。

在一定条件下,这些王国势力逐步壮大,直接或间接威胁国君的安全,酿成诸王争霸,征战不断。

国君势力衰微,甚至大权旁落,最终导致国家分裂,人民也陷于混战之中,阻碍社会经济发展。

因此,分封制也是会威胁中央集权统治的。

(1)根据材料,分析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

(2)阅读以上材料,从“分封诸王的作用和影响的角度”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参考答案

1.C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发现于云南省的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前,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古人类。

他们已经能够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所以C项符合题意;A项距今约70万—20万年,排除;B项距今约3万年,排除;D项距今约6000年,排除。

故选C。

2.B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

木炭和灰烬堆、被限定在一定地区可以推断北京人既会使用火,还会保存火种,他们用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照明、防寒,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中的一大进步,B项符合题意;山顶洞人会使用人工取火;题干没有体现北京人能直立行走,手脚分工明显;题干没有涉及北京人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由此分析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3.D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猿的直立行走、手的发展、语言的产生都是因为劳动的需要而产生的,而不是有了直立行走,猿就可以变成人,所以说劳动是由猿变成人的决定性因素,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

4.A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元谋人遗址位于云南省,属长江流域,A符合题意;北京人、山顶洞人遗址位于北京市,属黄河流域,蓝田人生活在陕西,属于黄河流域,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5.C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动物不会制造工具,人会制作工具,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C符合题意;外貌和现代人相似,能直立行走,使用天然火不属于“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AB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择C。

6.C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3万年前,相貌与现代人基本相同从长相和智力水平来看,与现代人最接近的是山顶洞人,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7.C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即小米的国家,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骨器,种植粟。

C符合题意;小麦不是半坡居民主要种植的农作物,A不符合题意;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最有可能吃到米饭,B不符合题意;半坡居民时期我国还没有开始种植玉米,D不符合题意。

综上可排除ABD,故选择C。

8.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河姆渡居民住干栏式房屋,半坡居民居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所以C不该出现,符合题意;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饲养猪、狗等家畜、使用磨制农具,ABD项都是关于河姆渡居民的正确表述,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9.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传说时代,神农氏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黄帝教民养蚕缫丝。

可知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农耕文明。

选项A符合题意;和谐平等的社会秩序,与题干内容不符,B排除;神话传说,是民间传说中不可思议或超自然故事的统称,C排除;采集、狩猎的游牧文明,与题干内容不符,D排除。

故选A。

10.A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氏族聚落建立后,人们逐渐从采集进化到原始农业,从狩猎进化到家畜饲养业,改变了“竭泽而渔”的方法,我们的祖先在原始生产的基础上开始定居生活。

促使半坡居民居民和河姆渡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农业生产的发展,故A符合题意;使用陶器、能建造房屋、火的使用不是原始人类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故BC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A。

11.D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山顶洞人仍用打制石器,但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他们已会人工取火。

所以答案选D。

12.A

【解析】

依据课本所学,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禹从部落联盟首领转变为奴隶制国家的国王。

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到此结束,奴隶社会开始了。

A不合题意;约公元前1600年,夏朝灭亡,商朝建立;从公元前230至221年,秦王灭掉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故商朝、秦朝和汉朝都建立夏朝之后,BCD不合题意。

由以上分析可知,BCD不合题意,选择A。

13.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传说炎帝教民“尝百草”,发明医药,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还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成为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业的创始人。

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与题干信息不符,故选B。

14.A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距今约四五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打败蚩尤部落。

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

黄帝和炎帝被后人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A符合题意;蚩尤、女娲、盘古与“人文初祖”称号不符,所以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15.C

【解析】

【分析】

【详解】

中国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是禹,鲧是禹的父亲,他在禹之前也有治水,但因为采用堵的办法导致水患更加严重而被杀。

故答案选C。

16.C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禅让制是通过民主的方法推选出德才兼备的人来当部落联盟的首领,体现了民主的精神,选项C符合题意;等级制、世袭制和私有制都存在阶级,不能体现民主精神,排除ABD项,故选C。

17.A

【解析】

试题分析:

尧舜禹都是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

相传,尧年老的时候,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舜做他的继承人。

舜年老的时候,采用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转让给治水有功的禹。

这种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禅让制”;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A符合题意。

考点:

本题考查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点评:

“公天下”可以理解为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人人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也没有剥削和压迫。

天下一家;“家天下”可以理解为生产资料私有制,有国家、阶级、剥削和压迫的出现、打破了“平等”。

启继承父位,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18.C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相传,尧年老时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舜做他的继承人。

舜年老后采取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

历史上把这种制度称为禅让制。

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

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由此可知,“禅让”制度下产生的最后一个部落联盟首领是禹,故选C。

19.D

【详解】

根据教材内容可以知道:

①北京人靠采集、狩猎为生:

②山顶洞人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③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是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的典型代表;④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他们用磨光的石器和木制的耒耜耕地,用石刀收割庄稼,主要粮食作物是粟,是黄河流域原始农耕的典型代表。

③④能够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D项正确。

①②不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点睛】

本题涉及到原始人类,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河姆渡聚落和半坡聚落,他们分别是长江流域原始农耕和黄河流域原始农耕的典型代表,形成了“南稻北粟”的局面。

20.B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尧、舜、禹时期实行禅让制推举部落首领,禅让制即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

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21.D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骨器,种植粟。

他们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里,过着定居生活,还饲养猪狗等动物,打猎、捕鱼,会制造彩陶和纺线、织布、制衣。

故D项正确。

元谋人生活在距今170万年前,A项错误。

北京人距今约70万—20万年,B项错误。

河姆渡人生活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村,是长江流域农耕文明的代表,C项错误。

AB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22.C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前,使用磨制石器,种植水稻,住干栏式房子,过定居生活,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23.B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司母戊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8厘米、重832.84千克,四足中空,用陶范铸造,鼎体浑铸,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最大的青铜器,B符合题意;四羊方尊、青铜人面像、孟鼎与“最大的青铜器”不符,A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择B。

24.C

【解析】

【分析】

【详解】

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

半坡原始居民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原始居民,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是C。

25.B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因为这个时候有了甲骨文,这是我国发现最早比较成熟的文字,他是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文字演变的相关知识点。

26.D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彩陶出现在半坡原始居民时期,当时他们能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上面绘有各式各样的美丽图案,且有彩色绘画,如奔鹿、飞鸟、游鱼等形象,故选D。

27.A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会制造彩陶,鱼纹陶盆就是半坡人制造的彩陶,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28.D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初祖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尧舜禹是继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

尧生活简朴、克己爱民。

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

禹领导人民治水有功、三过家门而不入。

他们都是通过“禅让制”当选为部落联盟首领。

A、B、C不符合题意。

黄帝联合炎帝,在涿鹿一战中大败蚩尤。

游戏中的大魔指的就是蚩尤。

故选D。

29.C

【详解】

由“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结合课本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分封制。

西周建立后,为巩固统治,周天子把土地、平民和奴隶分封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做诸侯,建立诸侯国,以拱卫周王室,C符合题意;郡县制在西周时期实行,A不符合题意;三公制在秦朝时期建立,B不符合题意;县制与材料“封建亲戚,以藩屏周”不符,D不符合题意。

综上可排除ABD,故选择C。

30.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晋、鲁等是西周时期王族的封地,因此中国部分省制的简称是分封制的产物,B符合题意;等级制、世袭制、禅让制与晋、鲁等来源无关,A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择B。

31.

(1)大自然雷电生火,森林草木自燃生火,露天煤自燃起火等。

(2)不同意。

理由:

根据遗址中烧过的朴树籽儿,木炭烧石烧过的鹿角和各种动物的骨骼来看,北京人已经懂得使用火烧烤食物,从遗址的灰烬看,有的厚度高达六米,说明北京人会长时间保存火种

【详解】

(1)依据材料一,结合课本所学可知,北京人已经会使用天然火,他们通过从大自然雷电生火、森林草木自燃生火、露天煤的自燃起火、偶尔摩擦起火等途径得到“火”。

(2)由“灰烬成堆分布,含烧过的朴树籽儿、木炭、烧石、烧过的鹿角和各种动物骨骼。

”可知,“北京人的饮食习惯还是以生食为主。

”说法错误,根据遗址中烧过的朴树籽儿,木炭烧石烧过的鹿角和各种动物的骨骼来看,北京人已经懂得使用火烧烤食物,从遗址的灰烬看,有的厚度高达六米,说明北京人会长时间保存火种,所以我不同意小明的观点。

【点睛】

注意掌握北京人的生活状况的相关信息。

32.

(1)禅让制

(2)司母戊鼎。

祭祀

【详解】

(1)依据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可知,这反映我国原始社会时期的禅让制。

在继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还有尧、舜、禹。

尧生活俭朴、克己爱民;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禹领导人民治理洪水,与群众同甘共苦,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

尧在年老时就推举舜为继承人,舜年老后采用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他们之间采用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禅让”。

(2)依据材料二图片,结合课本所学可知,图片文物是司母戊鼎,司母戊鼎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最重的青铜器,是商朝时期的青铜器,主要用于祭祀。

33.

(1)宗亲和功臣

(2)诸侯

(3)必须服从周王的调兵,向周王进献贡物,定期朝见周王

【详解】

(1)由“分给宗亲、功臣等”可知,周初分封的主要对象有宗亲和功臣。

(2)依据课本所学可知,通过实行分封制,西周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在西周等级制度中,贵族被划分为四个等级,从上至下的顺序是: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3)根据材料一“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进献贡物,平时镇守疆土,战时随从天子作战。

”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了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巩固疆土,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把某地的土地和臣民授予先代贵族、亲戚和功臣,封他们为诸侯,建立诸侯国,称为“授民授疆土”。

诸侯有权管理封地内的居民,有权将自己的封地以及居民分封给自己的亲族。

受封的诸侯必须服从周王的调兵,向周王进献贡物,定期朝见周王。

34.

(1)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2)观点:

分封制巩固了统治。

论述:

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结论:

分封制巩固了统治。

观点:

分封制威胁中央集权统治。

论述:

西周分封诸侯,造成日后周天子面临诸侯割据混战局面束手无策,严重威胁中央集权统治。

结论:

分封制威胁中央集权统治。

【详解】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2)本题是开放性题目,“分封诸王的作用和影响的角度”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言之有理即可,例如:

观点:

分封制巩固了统治。

论述:

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结论:

分封制巩固了统治

观点:

分封制威胁中央集权统治。

论述:

西周分封诸侯,造成日后周天子面临诸侯割据混战局面束手无策,严重威胁中央集权统治。

结论:

分封制威胁中央集权统治。

【点睛】

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分封制的相关基础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