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00261行政法学自考重点资料自考小抄笔记.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1816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9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00261行政法学自考重点资料自考小抄笔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自考00261行政法学自考重点资料自考小抄笔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自考00261行政法学自考重点资料自考小抄笔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自考00261行政法学自考重点资料自考小抄笔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自考00261行政法学自考重点资料自考小抄笔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考00261行政法学自考重点资料自考小抄笔记.doc

《自考00261行政法学自考重点资料自考小抄笔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00261行政法学自考重点资料自考小抄笔记.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考00261行政法学自考重点资料自考小抄笔记.doc

我们建议考试以下面的方式进行突击复习

一,用我们提供的资料中的知识点梳理,这部分是我们培训班内部的核心资料,是严格按照最新指定教材和大纲总结出的知识框架,条例清晰,知识点全面、通俗易背、利于全面把握知识点,这样你完全可以不要看教材了,直接背这些重点就可以了。

二,背完这些知识点,做几套历年真题,为考试做好充分准备,这部分我们也提供了。

三,树立必胜信心,自考掌握了以上,通过基本没有问题了!

四,考前必看我们的快速提分技巧,短时间提高5-10分。

你可以先试看下我们资料样本,预览了解下,需要购买直接联系咨询我!

把握好本站提供的资料,绝对可通过各科考试,考试轻松过关!

00261-行政法学

笔记依据教材

《行政法学》罗豪才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样本13页QQ

笔记依据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行政法的概念

第二节 行政法关系

第三节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第四节 行政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五节 行政法学的发展及其学科体系

第二章 行政法律关系主体

第一节 行政法律关系主体概述

第二节 国家行政机关

第三节 被授权的组织与受委托的组织和个人

第四节 公务员

第五节 行政相对人

第三章 行政行为概述

第一节 行政行为的含义与特征

第二节 行政行为的内容与效力

第三节 行政行为的分类

第四节 行政行为的成立与合法要件

第五节 行政行为的无效、撤销与废止

第四章 抽象行政行为

第一节 抽象行政行为概述

第二节 行政立法行为联系QQ

第三节 其他抽象行政行为

第五章 具体行政行为

第一节 行政命令

第二节 行政征收

第三节 行政许可

第四节 行政确认

第五节 行政监督检查

第六节 行政处罚

第七节 行政强制

第八节 行政给付

第九节 行政奖励

第十节 行政裁决

第六章 行政合同

第一节 行政合同概述

第二节 行政合同的种类与作用

第三节 行政合同的缔结、变更和解除

第七章 行政指导

第一节 行政指导的概念与特征

第二节 行政指导的种类、意义与作用

第三节 建立、健全我国的行政指导制度

第八章 行政程序法

第一节 行政程序法概述

第二节 行政程序法的历史发展

第三节 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

第九章 行政违法与行政责任

第一节 行政违法

第二节 行政责任

第三节 行政责任的种类与方式

第十章 行政赔偿与行政补偿

第一节 行政赔偿概述

第二节 行政赔偿范围

第三节 行政赔偿请求人和行政赔偿义务机关

第四节 行政赔偿程序

第五节 行政赔偿的方式、标准和费用

第六节 行政补偿联系QQ

第十一章 行政复议

第一节 行政复议概述

第二节 行政复议法律关系

第三节 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和管辖

第四节 行政复议的程序

第十二章 司法审查

第一节 司法审查概述

第二节 司法审查的原则

第三节 司法审查的对象与范围

第四节 司法审查的主体及其管辖

第五节 司法审查参加人

第六节 司法审查的标准

第七节 司法审查的法律适用

第八节 司法审查的审理程序

第九节 司法审查的判决、裁定和决定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行政法的概念

一、行政的涵义

相对于社会组织、企业的“私人行政”而言,行政法领域的行政,是指国家与公共事务的行政,通常称为“公共行政”。

行政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对国家与公共事务的决策、组织、管理和调控。

它包括以下含义:

(1)行政活动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

(2)行政活动的范围逐步扩大,不仅限于管理国家事务,还越来越广泛地管理公共事务;(3)行政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对国家事务和公共事务的组织与管理;(4)行政活动的方法和手段是决策、组织、管理和调控等。

二、行政与公民权利

(一)行政权

1.行政权的涵义

行政权是由国家宪法、法律赋予或认可的、国家行政机关和其他公共行政组织执行法律规范、对国家和公共事务实施行政管理活动的权力,是国家政权和社会治理权的组成部分。

这个定义具有三层意思:

第一,行政权的合法来源是国家宪法和法律,没有宪法、法律的确认或设定,行政权就失去了存在和行使的合理基础;第二,行政权由国家行政机关和其他公共行政组织行使,立法机关、司法机关,以及其他国家机关就其各自所管理的事项行使的权力分别为立法权、司法权等;第三,行政权系国家政权和社会治理权的组成之一,一方面,现代行政权仍然保留了传统国家政权的特色,是国家治理和服务社会的公权力的一种,另一方面,现代行政权还包括社会组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治理权,这些治理权有的来自于国家法律的直接赋予或者行政机关的委托,有的源于社会组织的自治而后得到国家法律的承认。

行政权与行政职权的区别。

行政权不完全等同于行政职权。

前者是行政机关依法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权力,其内容多而复杂;后者则是具体行政机关和工作人员所拥有的,与其行政目标、职务和职位相适应的管理资格和权能,是行政权的具体配置和转化形式。

行政权与行政权限的区别。

行政权限是法律规定的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所不能逾越的范围界限,是行政权的具体形式——行政职权的三个构成要素(权力主体权力内容权力范围)之一。

行政机关行使职权超越行政权限,便构成行政越权,视为无效。

2.行政权的内容

包括:

行政立法权、行政命令权、行政决定权、行政检查监督权、行政制裁权、行政强制执行权、行政裁判权等。

3.行政权的特点

行政权与其他国家权力和社会组织公民个人的权利不同,相对于其他国家权力而言,它具有自由裁量性、主动性和广泛性等特点;相对于社会组织、公民个人,它则具有强制性、单方性和优益性等特点。

4.行政权的双重作用

现代国家赋予行政机关广泛的职权,并保障其有效行使,充分发挥其积极能动的作用。

同时对行政权的行使必须加强监督,防止被违法行使或滥用,侵害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损害公共利益,破坏社会秩序。

(二)公民权利

是指国家通过宪法、法律确认的,由相应的义务所保证的公民的资格、利益和权能。

公民权利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政这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权利和自由文化教育权利社会经济权利等。

现代社会,公民权利的范围日趋扩大,权利的规定日趋细密。

但是公民权利的行使要受到法律的制约,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利益。

公民权利不是绝对的,权利与义务必须统一。

(三)行政权与公民权利的关系

公民权利即指国家通过宪法、法律确认的,由相应的义务所保证的公民的资格、利益、自由和权能。

公民权利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权利和自由、文化教育权利、社会经济权利等。

行政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关系:

行政权力作为国家权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亦源于公民权利,是公民权利的一种特殊的转化形式。

而行政权力一旦形成,便与公民权利结成一种既互相依存,又相互对立的关系。

在行政主体与相对方形成的关系中,一方权利(权力)的实现,要求另一方履行相应的义务。

每一方既是权利主体又是义务主体,双方的权利义务在总体上应是平衡的。

对于行政主体来说,它要依法行政,既要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同时又要防止公民权利的违法行使或滥用,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增进公共利益。

这是行政主体的职权和职责。

对于公民来说,他一方面要守法,要服从、配合和参与行政管理,尊重行政权的合法行使;另一方面,他又要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形式监督行政主体依法行政,防止行政权的滥用或不当行使。

三、行政法的概念

(一)行政法的涵义

行政法是国家重要的部门法之一,是调整行政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监督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和原则的总称,或者说是调整因行政主体行使其职权而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和原则的总称。

这个定义有两层含义:

第一,行政法是国家一类法律规范和原则的总称;第二,这一系列法律规范和原则调整的对象是行政关系和监督行政关系,而不是别的社会关系。

所谓调整行政关系和监督行政关系,就是规定行政关系和监督行政关系各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二)行政法的调整对象

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是行政关系和监督行政关系,是因国家行政机关及其他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而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

这里,行政职权是关键要素,只有与行政职权的行使直接或间接发生联系的社会关系才是行政关系及监督行政关系,与行政职权的行使无关的社会关系,即使有行政机关为一方当事人,也不是行政关系或监督行政关系。

行政关系或监督行政关系经过行政法的调整后就形成行政法律关系和监督行政法律关系。

两者互相关联,密不可分,后者以前者为基础,又不可或缺地与前者共同构建完善的、统一的、和谐的行政法律秩序。

四、行政法的渊源联系QQ

(一)行政法的一般渊源,是指国家权力机关或行政机关各自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1.宪法2.法律3.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4.地方性法规地方规章自治条例单行条例

(二)行政法的特殊渊源,是指有关行政法规范和原则的法律解释,及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或社会组织共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1.法律解释:

是指有权机关在法律规范具体适用过程中,就其如何具体运用所作的解释,即有权解释。

2.其他规范性文件:

中共中央与国务院联合发布的规范性文件。

3.国际条约惯例

国际条约惯例会涉及到一国国内的行政管理,成为调整该国行政机关与公民组织及外国人外国组织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

一经我国承认,便成为我国行政法地一个渊源。

我国承认时予以保留的条款除外。

五、行政法的分类

(一)一般行政法与特别行政法

是以行政法调整对象的范围为标准进行划分

(二)实体行政法与程序行政法

是以行政规范的性质为标准进行划分

实体行政法是规范当事人在某种法律关系中的存在地位或资格和权能等实体性权利义务的行政规范的总称。

程序行政法是规定实施实体性行政法规范所必须的当事人程序性权利义务的行政法规范的总称,如行政诉讼法行政程序法。

(三)行政组织法行政行为法和监督行政行为法

行政组织法,即有关行政组织的规范,可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规范规定行政机关的设置编制职权职责活动程序和活动方法,其中行政职权职责的范围是行政组织法的核心内容;另一部分规范规定贵家行政机关与其公务员双方在录用培训考核奖惩职务升降交流中的权利(职权)义务关系,这部分规范往往体现在公务员法中。

行政行为法,这类行政法规范中,最主要的是关于行政机关在进行行政管理实施行政活动中,与作为相对方的个人组织之间的权利(职权)义务(职责)关系的规范。

监督行政行为法,即关于监督主体监督行政行为的规范,其中包括行政诉讼法规范。

六、行政法的特点

(一)行政法在形式上的特点

1.行政法没有统一完整的法典:

由于行政法涉及的社会生活领域十分广泛,内容纷繁复杂,又有较强的技术性、专业性,再加上行政关系变动较快,因此,制定一部系统、完整的行政法典几乎是不可能的。

2.行政法规范赖以存在的法律形式法律文件的数量特别多,属各部门法之首。

行政法有多种多级的立法者,不仅最高权力机关或地方权力机关可以规定,而且有权的行政机关也可以制定,这就使得行政法的表现形式繁多,种类不一,即具有多种法律渊源。

行政法的这种多头、多级立法体制,是由行政法内容的广泛性、技术的复杂性、专业的细致性决定的,是为适应行政管理生活的现实需要而产生的。

(二)行政法在内容上的特点

1.行政法的内容广泛

行政法的内容从行政组织、行政管理到行政救济,从民政管理、卫生管理到教育文化管理,包罗万象。

2.以行政法规、规章形式表现的行政法规易于变动。

以行政法规、规章为渊源的行政法规范涉及的内容太多、太具体,面对日新月异、变化快速的社会生活,如果不及时作调整,就会产生消极的后果。

3.行政法的实体性规范与程序性规范总是交只在一起并往往共存于一个法律文件中。

首先,行政法的程序性规范并不仅限于诉讼领域,它还包括有关行政管理活动程序的规范,即行政程序法;其次,行政诉讼法虽然可以独立立法,但由于没有相应的统一的“行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