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总结最全03709.docx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总结最全0370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总结最全03709.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章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
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
世界的本质问题是世界观的重大问题
哲学的两个基本问题:
物质——意识哪一个是本源,哪一个是第一
思维——存在统一性的问题
社会历史观问题:
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历史唯心主义:
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世界如何存在问题:
辩证法————————形而上学
事物是相互联系的、运动发展的事物是孤立的静止不变的
世界的本质问题:
世界的统一性问题
一元论:
承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一个共同的本质或本原
唯心主义一元论客观唯心:
把某种客观精神说成世界的本原(宗教)
主观唯心:
把人的主观精神夸大为唯一的实在,认为人的主观精神第一
唯物主义一元论朴素唯物主义:
原子论、元起说(最高成就)
不是科学的、猜测的、难以解释相互之间的联系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原子是世界本原(机械性形而上学性直观性不彻底性)
以一定的自然科学为基础,不理解特殊和一般个性和共性的辩证统一
辩证唯物主义及历史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哲学的最高形态
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唯一特性)
(1)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库管存在,同唯心主义划清界限
(2)物质是可以被人们认知的,同不可知论划清界限
(3)客观实在性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和局限性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辩证唯物主义承认绝对运动、承认相对静止)
否认运动——形而上学否认相对静止——相对主义诡辩论否认主体——唯心主义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实践的本质、特点、形式和作用
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客观物质活动
客体的三种基本类型:
自然客体社会客体精神客体(出书、发明)
实践的三个基本特点:
客观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实践的三个基本形式:
物质生产实践处理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
处理社会关系实践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科学实验尝试性、探索性的
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与人的实践相联系的物质世界
实践活动与自然界的二重化;实践的观点:
把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旧唯物主义自然观区别开
社会历史是人们的实践活动创造的;实践的观点:
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的基础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
(1)劳动实践是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
(2)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
(3)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生产力发展,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处理社关使两个基本矛盾解决,推动社会发展
(4)科学的说明了社会的物质性
第二节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唯物辩证法总特征)
联系与发展的普遍性和多样性联系具有:
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1、世界的运动发展(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
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是否具有强大的革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新鲜事物符合事物的发展趋势从根本上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
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是一帆风顺的
2、两种对立的发展观
唯物辩证法————————————形而上学的对立
联系、发展变化、内部矛盾︱︱孤立、静止不变、否认内部矛盾
世界联系与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宇宙根本规律)
内容:
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发展
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发展的动力(内在矛盾是源泉)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因为:
(1)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内在动力
(2)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
(3)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4)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焦点
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1)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依存、贯通、渗透、包含、转化
作用保持相对稳定,为发展提供前提;相互吸取有利因素、发展自己;
规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2)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
作用量变为质变做准备;斗争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促成矛盾的转化实现质变
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1)内因是发展的根据,第一
(2)外因是发展的条件,第二(3)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我国坚持马克思普遍真理与具体实际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的理论基础
普遍性:
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特殊性: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关系:
相互联结、相互区别、条件转化
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
(两种情形)
(1)主要矛盾——次要矛盾≠的不平衡
关系:
相互影响、作用、次要制约主要、条件转化
(2)主要方面——次要方面≠的不平衡
(二)质量互变规律
质:
区别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量:
事物存在、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
度:
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限定,质/量的统一
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
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了度的范围,是区分量变和的根本标志
(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前提和基础
质变必须有量的积累过程、规定其性质和方法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激变论——只承认承认质变庸俗进化论——只承认量变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
1、辩证的否定肯定方面:
维持其存在的方面,他自身的非他的
否定方面:
促使其灭亡的方面,破坏现存,转变为他物
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否定是事物发展的推动力量
内容:
自我否定、联系和发展的环节、扬弃
采取分析的态度,从实际出发,进行具体分析,不加分析的肯定或否定。
2、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内容:
事物发展经过两次辩证的否定,由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
再到否定之否定阶段,从而使事物的发展表现为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如果割裂统一导致:
循环论:
夸大事物发展的曲折性,简单的重复,否定前进
直线论:
把事物发展的道路堪称笔直的
◆坚持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统一性的原理,对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要意义;前途是光明的,要有信心;道路是曲折的,要有克服困难的精神准备
世界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
(一)原因和结果(事物或现象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联系)
特点:
原因在先,结果在后
对立统一关系:
对立的,统一的(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互作用)
客观和普遍的联系:
(承认/不承认)普遍性——唯物主义决定论/唯心主义非决定论
意义:
找出原因认清本质,提出方法解决总结经验教训,指导今后行动
(二)必然性和偶然性(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两种不同的趋势)
对立统一关系:
对立的,统一的
(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根本矛盾,占支配地位,决定发展方向)
辩证统一的关系:
(1)必然性通过大量偶然性表现出来,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必然性
(2)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补充,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偶然性
(3)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机械决定论——都必然唯心主义非决定论——都偶然
(三)可能性和现实性
(现实性:
包含内在根据,合乎必然性存在,客观事物和现象种种联系的综合)
(可能性:
预示着事物发展的前途,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
对立统一的关系:
存在——不存在相互转化
意义:
1、一切从现实出发2、尊重规律,发挥主观能动,创造条件把可能转化为现实
(四)内容与形式
内容:
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活跃易变形式:
表现内容的方式(载体)相对稳定
对立统一、相互作用的关系:
任何事物的内容都有一定的形式,任何形式都表现一定的内容。
相互转化。
(五)本质和现象
对立统一关系:
(1)相互区别,相互对立(表面:
可直接感知内在:
不好把握)
(2)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多种多样的,本质是同类别中一般的共同的
(3)现象是多变的、易逝的本质是稳定的平静的
真相正面直接表现本质,假反面歪曲的表现本质,不表现本质的纯粹现象是不存在的
意义:
对事物认知不能停留在表面分析现象是揭示本质的的途径
第三节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规律和自然规律
规律:
事物运动发展过程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特点:
客观性普遍性
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自然历史过程
1、人的自觉活动有目的、有意识,但相互作用、相互冲突,不以主观意识为转移
2、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支配人的自觉活动思想动机,变化是有规律的
3、人们的自觉活动受着客观物质条件的制约,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意识及其能动作用
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1)起源:
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社会性劳动的产物,起决定性作用
(2)本质:
1、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2、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应3、社会的产物
(感性形式:
感觉、知觉、表象理性形式:
概念、判断、推理)
意识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庸俗唯物主义:
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
意识的能动作用(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物质)根本途径—社会实践
能动性: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质和计划性2、具有主动性、创造性
3、对人的生理活动有一定影响4、指导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
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辩证统一)
1、尊重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的前提2、认识利用规律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第四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精髓
1、实事求是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概括
2、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
3、坚持实事求是,必须求真务实
4、是党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
首先:
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目的,解放思想——为了更好的实事求是
其次:
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的前提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科学内涵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产物
(1)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尖锐化,提供了客观条件
(2)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提供了阶级基础
(3)内容:
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政治经济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
科学社会主义(核心内容)
马克思主义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