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176950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docx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杨礼赞》教学设计.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docx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散文特点。

2、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3、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找出富有感情的句子,体味其中蕴含的感情。

 

教学重点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象征手法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树是大自然中一道美丽的风景,为历代文人墨客所歌咏。

我们欣赏过“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的柳韵,瞻仰过“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竹姿,也遥望过“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的梅影。

这节课我们将到西北高原走一走,看看白杨树的勃发英姿。

   

  二、解题 

  茅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文学家,创作了《林家铺子》《子夜》《春蚕》《秋收》《残冬》等小说。

在这篇散文里,茅盾把视线投向了白杨这种在西北高原极为常见的树。

“礼”是敬礼、致敬,“白杨礼赞”是宾语前置,实际上是“礼赞白杨”,意即带着敬意赞美白杨树。

那么,茅盾为什么要赞美白杨树?

他又是怎样赞美白杨树的呢?

 

  三、品读文本

  1.细读全文,看看文中哪些句子和段落是直接对“白杨”进行“礼赞”的。

 

提示:

 

  第1段: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第4段: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第6段: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第8段:

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我赞美白杨树…… 

  第9段:

……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2.齐读直接礼赞白杨的句子、段落,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极力赞美白杨树?

 

  提示:

白杨树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3.作者仅仅是在赞美白杨树吗?

请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

 

  提示:

不是。

 

  第7段:

“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那种精神和意志?

”第一个“难道”是总提,启发人们深思:

不应该只觉得它是树;第二个“难道”点明白杨树象征北方农民;第三个“难道”点明白杨树象征北方农民中的战士;第四个“难道”点明白杨树象征民族的抗日精神和意志。

 

  4.反复朗读文章第7段,思考:

 

  

(1)这一段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提示:

反问、排比,即“难道你就只觉得……那种精神和意志?

” 

  

(2)将四个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朗读并体会两组句子的不同效果。

 

  反问句:

“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

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 

  陈述句:

你不应该只觉得它是树。

你应该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 

  四个反问句组成一组排比句,层层递进,气势恢宏,语气更加肯定、强烈,写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5.茅盾借赞美白杨树歌颂北方抗日军民,为什么他不直接赞美北方抗日军民呢?

 

  提示:

使文章显得含蓄隽永,与当时的写作背景有关。

 

  《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

茅盾看到了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种种事实,也欣喜地看到广大北方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团结一致,粉碎日寇“扫荡”的战绩。

茅盾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希望,由于当时处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所以采用含蓄的象征手法,表达自己对抗日军民的赞美之情。

 

  6.学习象征的写作手法。

 

  

(1)在文章中找出集中描写白杨树的段落,说一说白杨树与北方军民有哪些相似点。

 

  提示:

第5段先总述白杨树“力争上游”的外形特征,然后分别通过对干、枝、叶、皮等方面的描写来表现其“力争上游”的特征,最后概括出白杨树的内在品质与北方抗日军民“不折不挠”“坚强朴质”等性格特点的相似之处。

 

  

(2)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

试举几个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言之成理即可。

 

  提示:

(1)蜡烛,光明磊落,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可以使人联想到甘于奉献的精神,因此蜡烛是舍己为人的象征。

(2)梅花,不畏严寒,独自开放,可以使人联想到坚强不屈的精神,因此梅花是品质高洁的象征。

    

  四、合作探究 

  

(一)文章要赞美白杨树,第二段却没提白杨树,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删掉这一段可不可以?

 

  提示:

这一段描绘了西北高原的壮美景色,抓住“黄与绿主宰着”这一特色,突出“雄壮”“伟大”,同时又用“单调”“恹恹欲睡”与白杨树的“傲然地耸立”相对照,从白杨树的生长环境说明它的不平凡,运用了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因此不能删掉。

 

  

(二)文章还有哪些地方运用了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

 

  提示:

第7段中作者先虚写一笔,用否定句暂退一步,说白杨树“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这是“抑”。

接着,突然转折,连用七个感情色彩强烈的褒义词语“伟岸”“正直”“朴质”“严肃”“温和”“坚强不屈”“挺拔”,热情赞美它是“树中的伟丈夫”,这是“扬”。

 

  (三)结尾处为什么提楠木?

 

  提示:

把楠木和白杨树对比,再次强调白杨树的不平凡,与顽固派的观点形成对比,表明作者鲜明的爱憎之情,歌颂抗日军民,斥责“积极****,消极抗日”的国民党反动派。

茅盾自己也曾说过:

“贵族化的楠木象征国民党反动派。

我写此散文是这样想的。

” 

  (四)文章反复强调白杨树是“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你认为“极普通”和“不平凡”矛盾吗?

说说理由。

 

  提示:

不矛盾。

“极普通”是单纯从树的生物角度而言,因为这种树在西北很多很常见。

“不平凡”是从树的象征意义角度讲的,因为它象征北方的抗日军民。

    

  五、阅读迁移 

  朗读文中直接赞美白杨树的句子,你会发现它们像一首现代诗,言简意赅,直抒胸臆。

在理解这篇散文的基础上,试着用更简洁的方式概括文章的主题。

 

  提示:

可以用律诗、绝句或者对联等方式(与茅盾的格律诗对比)。

 

  1941年《白杨礼赞》发表后,一位画家根据《白杨礼赞》的题意,画了一幅白杨图。

茅盾看后,觉得礼赞白杨之情意犹未尽,于是又写了一首格律诗:

“北方有佳树,挺立如长矛。

叶叶皆团结,枝枝争上游……”,与本文有异曲同工之妙。

   

  六、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白杨礼赞》的姐妹篇《风景谈》,比较两篇文章的异同。

板书设计:

生长环境

不平凡外部形态象征

象征意义

欲扬先抑

 

《囚绿记》教学设计

项城五中马君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把握文章抒情线索,学习象征手法,理解文章内涵。

2.过程和方法目标:

启发引导学生把握文脉,深入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思想和情感目标:

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情感,理解不屈的民族精神,树立积极的生命价值观。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由“爱绿”到“囚绿”再到“释绿”的情感的变化。

了解借物抒情,托物寄意散文的鉴赏方法。

2.教学难点:

理解‘绿’的象征意义,升华思想。

教学设想:

  

从形式到内容逐渐深化,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领会“绿”的象征意义,提高感悟能力。

四、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要求学生用成语说出看后的感受。

如心旷神怡、赏心悦目、生机勃勃、朝气蓬勃等。

绿色是希望之色,是生命之色,它不仅是芸芸众生喜欢的颜色,也是文人墨客歌咏的颜色。

这样充满生命力的绿色,我们“求”之不得,可有人却偏偏要“囚”住它。

要想理清其中缘由,请让我们一起走进陆蠡的《囚绿记》

2.研读课文

第一块:

与陆蠡相识  

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谈作家作品。

  

巴金回忆一位作家时说,他有“优美的性格和黄金的心”,同他谈话,“仿佛听完一曲贝多芬的交响乐,因为,我是和一个崇高的灵魂接触了”。

  

陆蠡是一位真诚勇敢的作家,也是一位文如其人的作家。

现在让我们一起研读陆蠡的散文代表作《囚绿记》,去接触他那崇高的灵魂。

第二块:

走近那抹绿

1.绿是什么?

“我”为什么如此热爱这抹绿?

(圆窗外面长着常春藤。

当太阳照过它繁密的枝叶,透到我房里来的时候,便有一片绿影。

)(绿色是多宝贵的啊!

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我忘记了困倦的旅程和已往的许多不快的记忆。

人是在自然中生长的,绿是自然的颜色。

2.为什么要“囚”绿?

(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

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

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

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

3.我“囚”住了那抹绿吗?

(可是每天早晨,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

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

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

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得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象病了的孩子。

第三块:

评论那抹绿  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对作者“囚绿”的行为,对这位被囚的“绿囚”你是如何理解的?

  

前后四个人讨论后回答。

  

本文是作者在抗日战争爆发一年后写的,作者回顾了一年前在北平寓所将窗关的常春藤囚禁起来的事。

(因为绿蓬勃向上,充满生机;因为绿永远向着阳光,固执,坚持已见;因为绿使处于孤独、寂寞、苦闷中的作者以精神的激励,所以,他深深地爱绿——一株常春藤。

因而将它囚。

作者那份对绿的渴望,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对光明的向往。

常春藤的不屈不挠;显示了生命不可侵犯。

)  

全班交流中明确,

形成板书:

蓬勃 生命、希望  绿   向阳   

象征   向往光明、自由 固执 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小结:

作者借一株常春藤,抒发了对光明与自由的向往之情。

作者以一株常春藤为线索,牵出无限的情思,唱出了一曲绿色生命之歌。

绿色是自然给予人类的审美心理需求,它给人以和平安宁的象征,给人以生命活力的感召力量。

  

而我们的作者在“烽火四逼”的民族危亡时刻,不仅写爱绿,更赋予绿以时代需要的象征意义。

我们从中窥见他渴望光明、自由,呼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崇高的灵魂”。

他确实有一颗——“黄金的心”。

在那抗日救国的年代,《囚绿记》确实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民族的心灵。

第四块:

拓展“那抹绿”  

其实我们每个人就是一抹绿色,免不了要被生活的苦难和痛苦囚住。

遗憾的是,有的没有能够永远向着阳光生长,枯萎了!

就以一些作家艺术家为例吧……  你能举出一些被人生的苦难“囚住”了但“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常春藤”吗?

  自由发言。

  正面的有司马迁、张海迪、史铁生、海伦•凯勒、保尔•柯察金、苏轼、李白等。

反面的有海子、梵高、海明威、川端康成等。

总结语:

 

艺术家的心灵和灵魂大都是纯净、复杂、深邃又有很多有痛苦的,有一些人自杀了,原因虽然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

对自己对人类对这个世界感到绝望。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有一颗追求真善美之心,拥抱善良和纯真,善待生命,珍视生命,善待他人和世界,像司马迁、张海迪、史铁生、海伦•凯勒、保尔•柯察金一样,在人生的风风雨雨里,让生命之树永远向着阳光生长!

结束语(生齐读):

当我们的生命之绿被囚住时,我们不能失去生机,更不能枯萎和凋落!

要永远向着阳光生长!

勇敢地追逐生命的美丽和辉煌!

第五块:

抒写“那抹绿”  

请同学们从表现手法角度好好品味一番,就你感受最深的某一特色,写一段200字左右的鉴赏文字。

(作业布置) 

 

《草莓》教学设计

项城五中马君艳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运用的联想和由物及人、由物及理的象征手法。

2、体味生命在时光流转中不断成熟丰富的深刻哲理,珍惜过往,正视未来。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和体味生活中“变”的人生况味。

(重点)

2、理解不同时节的“草莓”的象征含义和联想的运用。

(难点)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设想】

1、布置预习,课前让学生自行查阅解决有关文学知识,如作者、体裁等。

课上先理清全文思路(或构思),形成初步的整体印象。

2、通过问题设置带动学生通读全文,把文章思路,进而体会全文联想的巧妙运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草莓》这个题目,同学看看可以写一些什么类型的文章?

可能有同学会认为《草莓》是托物言志的散文,或是赞美“草莓”的咏物散文,或是单纯的一篇说明性文章……伊瓦什凯维奇的这篇文章题为“草莓”,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作者通过这篇文章主要想表达什么主题思想?

明确:

“草莓”只是引起作者情感波澜的触媒,作者的意图是借“草莓”这一自然界的变化,阐明对人生的变化的感悟。

二、整体探究主旨

学生通过复读思考,自由讨论。

明确:

1、自然与社会都处在无时不在的“变”的过程中。

“不变”是错觉,“变”是必然。

对青春易老,岁月易逝有赶上悲叹。

(表层)

2、通过展示人生四季的不同风景,写出时光赋予生命的不同色彩和形态。

作者有对时光流逝的慨叹,更有对生命在时光流转中不断成熟丰富的喜悦,珍惜过往,正视未来,是作者寄寓的生活哲理。

(深层)

三、围绕问题,品读课文

1、问题:

一颗普通的草莓怎样引发作者想到自然的变化,再由自然的变化想到人生的变化?

(思路探究)

 (提示:

也就是说,它们有着某些共同之处和联系,可联系文本解读。

2、问题:

为什么以“草莓”为题?

六月草莓与九月草莓的象征含义是什么?

(主旨把握)

3、问题:

开篇为什么不从草莓起头,而渲染“夏意正浓”?

结语的作用(表达效果)是什么?

你如何理解?

(表达效果示例)

……

1、明确:

这是一颗晚熟的草莓,在它身上融合着“不变”与“变”的因子,“不变”是因为它带有六月的香甜芬芳,“变”是因为它拥有九月的成熟,与“真正的六月草莓的那种妙龄十八的馨香”已有所不同;

由草莓的“不变”与“变”,联想到自然中六月与九月的“不变”与“变”,抓住树木、太阳、天空、空气、鸟儿以及人们的欢笑,“但”字突现自然界的“不变”与“变”;由自然界六月与九月的“不变”与“变”联想到象征着人生命中两个截然不同的季节——春季和秋季,由此想到人生的“不变”与“变”:

“不变”的爱好、思想、感情等美好的时光和回忆,“变”的是与“青春时代”不同的空气、时光以及时光赋予的不同的人生——心性和容颜、思想和情感、思虑、生活、经验、信仰和理性。

作者通过这种联想,领悟到“变”是一种永恒,对过去应该珍视,但更要正视未来,因为生命成长的希望在前面。

2、明确:

文章最后一层意思:

六月的气息“虽然曾经使我们惴惴不安,却浸透了一种不可取代的香味,真正的六月草莓的那种妙龄十八的馨香。

”香味浓郁的六月草莓象征着生气蓬勃的青春时代,寄托着作者对过去生活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而成熟的九月草莓象征一种日益丰富成熟的人生,它失去了以往的一些外在香味,但含在嘴里让人越品尝越有滋味。

3、明确:

开篇“一切基本上都没有变……”给人以“不变”的幻觉,其实从秋天的成熟也暗示了“变”,暗示大地每时每刻都在更新。

与下面意外的发现“晚熟的硕大草莓”的“变”形成回转的笔锋

在结构布局上,结尾的设置给人一种节奏感,尺水兴波,对景物特征的细微描写增添诗情画意之美,回味文章寄寓的生活的哲理——生命之“变”会给人带来不安,但唯有“变”才能让人生丰富,让生命成熟,让馨香不随时光流逝而永葆。

珍视过去,正视未来吧。

四、教师结尾点评

通过对本文的学习,让我想起《匆匆》里的一句话: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杨柳枯了候,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五、拓展阅读

朱自清《匆匆》

张洁《我的四季》(附一篇)

我的四季

张洁

生命如四季。

春天,我在这片土地上,用我细瘦的胳膊,紧扶着我锈钝的犁。

深埋在泥土里的树根、石块,磕绊着我的犁头,消耗着我成倍的体力。

我汗流浃背,四肢颤抖,恨不得立刻躺倒在那片刚刚开垦的泥土之上。

可我懂得我没有权利逃避,在给予我生命的同时所给予我的责任。

我无须问为什么,也无须想有没有结果。

我不应白白地耗费时间。

去无尽地感慨生命的艰辛,也不应该自艾自怜命运怎么不济,偏偏给了我这样一块不毛之地。

我要做的是咬紧牙关,闷着脑袋,拼却全身的力气,压倒我的犁头上去。

我绝不企望有谁来代替,因为在这世界上,每人都有一块必得由他自己来耕种的土地。

   我怀着希望播种,那希望绝不比任何一个智者的希望更为谦卑。

   每天,我望着掩盖着我的种子的那片土地,想象着它将发芽、生长、开花、结果。

如一个孕育着生命的母亲,期待着自己将要出生的婴儿。

我知道,人要是能够期待,就能够奋力以赴。

   夏日,我曾因干旱,站在地头上,焦灼地盼过南来风,吹来载着雨滴的云朵。

那是怎样地望眼欲穿、望眼欲穿呐!

盼着、盼着,有风吹过来了,但那阵风强了一点,把那片载着雨滴的云吹了过去,吹到另一片土地上。

我恨过,恨我不能一下子跳到天上,死死地揪住那片云,求它给我一滴雨。

那是什么样的痴心妄想!

我终于明白,这妄想如同想要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大地。

于是,我不再妄想,我只能在我赖以生存的这块土地上,寻找泉水。

   没有充分地准备,便急促地上路了。

历过的艰辛自不必说它。

要说的是找到了水源,才发现没有带上盛它的容器。

仅仅是因为过于简单和过于发热的头脑,发生过多少次完全可以避免的惨痛的过失——真的,那并非不能,让人真正痛心的是在这里:

并非不能。

我顿足,我懊悔,我哭泣,恨不得把自己撕成碎片。

有什么用呢?

再重新开始吧,这样浅显的经验却需要比别人付出加倍的代价来记取。

不应该怨天尤人,会有一个时辰,留给我检点自己!

   我眼睁睁地看过,在无情的冰雹下,我那刚刚灌浆、远远没有长成的谷穗,在细弱的稻杆上摇摇摆摆地挣扎,却无力挣脱生养它,却又牢牢地锁住它的大地,永远没有尝受过成熟是什么一种滋味,便夭折了。

  我曾张开我的双臂,愿将我全身的皮肉,碾成一张大幕,为我的青苗遮挡狂风、暴雨、冰雹……善良过份,就会变成糊涂和愚昧。

厄运只能将弱者淘汰,即使为它挡过这次灾难,它也会在另一次灾难里沉没。

而强者会留下,继续走完自己的路。

   秋天,我和别人一样收获。

望着我那干瘪的谷粒,心里有一种又酸又苦的欢乐。

但我并不因我的谷粒比别人干瘪便灰心或丧气。

我把它们捧在手里,紧紧地贴近心窝,仿佛那是新诞生的一个自我。

   富有而善良的邻人,感叹我收获的微少,我却疯人一样地大笑。

在这笑声里,我知道我已成熟。

我已有了一种特别的量具,它不量谷物只量感受。

我的邻人不知和谷物同时收获的还有人生。

我已经爱过,恨过,欢笑过,哭泣过,体味过,彻悟过……细细想来,便知晴日多于阴雨,收获多于劳作。

只要我认真地活过,无愧地付出过。

人们将无权耻笑我是入不敷出的傻瓜,也不必用他的尺度来衡量我值得或是不值得。

   到了冬日,那生命的黄昏,难道就没有什么事情好做?

只是隔着窗子,看飘落的雪花,落漠的田野。

或是数点那光秃的树枝上的寒鸦?

不,我还可以在炉子里加上几块木柴,使屋子更加温暖;我将冷静地检点自己:

我为什么失败,我做错过什么,我欠过别人什么……但愿只是别人欠我,那最后的日子,便会心安得多!

   再没有可能纠正已经成为往事的过错。

一个生命不可能再有一次四季。

未来的四季将属于另一个新的生命。

   但我还是有事情好做,我将把这一切记录下来。

人们无聊的时候,不妨读来解闷,怀恨我的人,也可以幸灾乐祸地骂声:

活该!

聪明的人也许会说这是多余;刻薄的人也许会敷衍出一把利剑,将我一条条地切割。

但我相信,多数人将会理解。

他们将会公正地判断我曾做过的一切。

   在生命的黄昏里,哀叹和寂寞的,将不会是我!

 

   概述人生四季的象征意义,谈谈作者的人生信念和人生态度。

人生的春季是生活艰辛但仍充满希望;夏天是历经磨难仍不放弃;秋天是感悟收获但不后悔;冬天是人生黄昏仍老有所为。

/春季,播种希望;夏天,战胜磨难;秋天,感悟收获;冬天,发挥余热。

从文中可以看到作者的执着追求的人生信念和永不退缩的人生态度。

附:

伊瓦什凯维奇简介(1894—1980)波兰诗人、小说家、剧作家。

出身于乌克兰农村一个爱国家庭,1912至1918年在基辅一所大学学习法律和音乐。

1919年发表第一部诗集,同时在华沙和杜维姆、斯沃尼姆斯基等组织“斯卡曼德尔”诗社。

1927至1932年在外交部门工作,曾游历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等国。

这期间发表的诗集《白天的书和黑夜的书》(1929)、《回到欧洲》(1931)、《1932年的夏天》(1933)等记述了诗人游历国外的各种感受,同时表达了作者的艺术观。

长篇历史小说《红色的盾牌》(1934)以波兰11世纪社会为背景。

剧本《诺汉特之夏》(1936)、《假面舞会》(1939)分别写肖邦和普希金的生平。

他战前的作品常表现出孤独感,以普通人的遭遇来反映时代的面貌,有时流露出悲观主义情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曾任波兰议会议员、保卫和平者委员会主席和作协主席。

他的诗集《另外的生活》(1938)、《奥林匹克颂》(1948)揭露德国法西斯屠杀各国人民的罪行。

《秋天的辫子及其他诗歌》(1954)、《阴暗的小道》(1957)、《明天收割节》(1963)、《一整年》(1967)等,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生活、大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热爱之情。

中短篇小说集以《新的爱情及其他短篇小说》(1946)、《老砖瓦厂》(1946)、《意大利短篇小说》(1947)、《1918至1953年短篇小说集》(1954)、《菖蒲及其他短篇小说》(1960)、《关于狗、猫和魔鬼》(1968)等写得较为成功。

中篇小说《圣女约安娜》(1943)描写17世纪波兰修道院的生活,1961年被改编成电影。

长篇小说《荣誉和赞扬》(1956~1962)描写波兰贵族地主和其他阶层人物的命运,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波兰的生活。

此外还著有关于肖邦和巴赫的评传等。

他的作品语言朴质、流畅,情节引人入胜,心理描写细致入微。

他曾三次获得波兰国家文学奖一等奖,1969年获得世界保卫和平委员会授予的约里奥-居里金质奖章,1970年获列宁奖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冶金矿山地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