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探究六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教案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174420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92.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探究六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探究六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探究六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探究六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探究六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探究六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教案新人教版.docx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探究六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教案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探究六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教案新人教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探究六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教案新人教版.docx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探究六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教案新人教版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比较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的航海,加深对两个历史事件的理解,理解两者的航海动机和所带来的影响;能够运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去分析历史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直接教学和自主探究、综合探究分析材料或完成相关表格,对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进行多方面比较。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探究过程中,学会在世界文明进程的大背景中,关注中华文明的发展与中华民族的兴衰,培养民族自豪感,增强忧患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1、了解郑和下西洋史实2、理解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航海的动机和影响

(二)、难点: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自豪感与社会责任感。

一、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利用新闻导入(今年2月17日印尼启动了“郑和下西洋之旅”)2min

(通过导入让学生了解今天本课的内容,导入郑和下西洋这个事件)

师:

在半个月前,印尼旅游部宣布将在中国春节期间,在巴淡启动“郑和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之旅”,将600多年前的郑和下西洋的航海路线设计成旅游路线,旅游部长阿里夫说要让游客体验海上旅游的新奇,当一回友好使者“郑和”,这引起了中国媒体的极大的关注,纷纷相继报道。

有谁知道中国的航海日是几月几日吗?

其实早在2005年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日的时候,国务院就批准将每年7月11日确立为中国“航海日”,作为国家的重要节日固定下来,这个是他的标志图形,上面有四个帆,下边是水纹。

现在我们更多的是把郑和下西洋不仅仅当做历史,更是一种友好交往的文化,我们会举办各种活动来纪念它,可见他对于中国而言,对于世界而言是有很独特的意义的。

师:

所以今天我们在比较探究比较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之前,就先来了解一下这次与哥伦布航海相提并论的中国式的航海活动——郑和下西洋。

(二)、【环节二】讲述“郑和下西洋”,介绍“郑和”生平,以及“西洋”的范围。

10min

(通过解析“郑和下西洋”,学生了解此次航行的领导人物,启发学生联系实际的思维能力;通过此环节结合地图,学生了解当时在中国人眼中西洋的范围,对郑和七下西洋的背景有所了解)

师:

首先大家看一下课本。

比较直接的书上提到的当时郑和下西洋的背景是什么?

生:

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工商业繁荣,国力强盛。

师:

恩,它的时间是1405年到1433年,期间总共短短续续地进行了七次出海,他的领导人是郑和,途经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有人了解郑和这个人的吗?

师:

接下来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郑和这个人。

郑和是回族人,用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就是外国人,因为他的眼睛的颜色是和我们不一样的。

洪武十五年(1382年)的时候,明军平定云南,将在云南的郑和作为俘虏带进了军营,那个时候郑和还不叫郑和,叫马三保,被俘之后被送给了当时的燕王朱棣,在朱棣即位后,因为郑和也算从小和朱棣一起长大,所以和朱棣的关系也挺好,也在随兵出征中立过功,所以朱棣成为永乐大帝后,就赐名他为郑和,这个郑是在当时比较尊贵的一个姓。

郑和因为小时候受他的祖父和父亲的影响,信仰伊斯兰教,随后自己又皈依了佛教,所以拥有两种信仰。

郑和从小就能从他的父亲那里听到一些西洋的情况,所以他本身对伊斯兰教的圣地麦加就充满了向往,向往外面的世界,也可能因为他与众不同的身份,所以朱棣派了他来领导已经筹备了一年的航海计划。

师:

那么他下的是什么西洋呢?

西洋具体指什么?

生:

………

师:

对,大家可以看下这张图,我们现在的印度洋在当时就叫做西洋,它大概地方就是在南海西边,因为郑和出使的国家都在西洋的范围。

这个“下”也很有意思,为什么叫下西洋,而不是上西洋呢?

生:

认为天朝的地位高于西洋各国。

师:

所以称郑和的七次出使为“下西洋”。

师:

1405年7月11日他载着中国的丝织品、瓷器、茶叶、印花布、铁器等等货物出海了,开着各种类型的船,组成船队,配备有航海图、指南针,带了使节、航海技术人员、军事人员、翻译还有医生,他们把能考虑到突发情况都考虑到了,为了这次出航,明朝整整筹备了一年时间。

在七次出海的过程中,郑和带领着船队先后到达过东南亚、印度、非洲东海岸、红海等地方,他与当地人交往,用带来的中国的特产与当地的特产交换。

例如他们在非洲东岸,他们将带来的丝织品、瓷器等换取了非洲当地的乳香、象牙等特产,还把当地的长颈鹿、狮子、骆驼和鸵鸟用船运回了中国。

也感受到了当地和中国完全不一样的风土人情,比如在古里这个地方,买卖双方定价格是用击掌的形式,一旦击掌就不能反悔了。

反正郑和下西洋就像我们现在领导人出国访问一样,是一次友好的出行,带出去的大多是基本生活用品,像茶叶、布、丝绸,带回来的则大多是像象牙这样的奢侈品。

礼尚往来,这之后各国也都派使节来中国,想要建立双方友好交往的关系,但是在天朝人的眼里,就是他们其他国家都是不远万里来天朝进贡的,这还带着一种天朝上国的情愫在里面。

师:

但是它总共出海的七次,最后因为某个原因被废止了?

这是为什么呢?

生:

劳民伤財

师:

对,郑和每次下西洋都要动用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那么这些资源、财富都是从哪里来的呢?

都是从国库里拿出来的,那么国库里的钱是从哪来的呢?

都是从普通百姓那里收缴强征来的,但是送给其他国家却没有得到什么经济效益,这与当时天朝统治者的心态很有关系,他们抱着就是你送我一只蛋,我就要送你一只鸡,你送我一只鸡,我就要送你一头牛的心态。

这种几次三番的出海计划,最后付出代加的都是白姓,所以逐渐地引发了国内的不满,朱棣死后,下一个继位的皇帝就不同意出海了,但是在郑和的请求下,才同意让他第七次下西洋,然而这次他是有去无回了,据说郑和在航海途中最后是死在了印度附近的一个地方。

师:

这就是郑和下西洋的大概的情况,想必大家现在都有所了解了,那么同是15世纪,同时代的西方也发生了一次伟大的航海事迹是什么?

生:

哥伦布航海

师:

我们本课的内容就是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好,那么我们先来比较一下他们的装备。

(三)、【综合探究一】通过几段材料比较“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航海”的规模,并用表格总结,提问学生“两者比较能发现什么?

”从而得出在航海规模上,郑和下西洋的规模大于哥伦布航海。

5min

(通过此环节,学生通过材料和已学习过的知识得出相关的数据,通过数据比较得出结论,锻炼学生通过数据总结规律的能力,通过反差感受郑和下西洋的规模)

师:

大家看一下这张表格,表格里陈列的是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航海各方面装备的比较,从中我们能发现什么现象?

生:

郑和下西洋

哥伦布航海

首航时间

1405

1492年

船只数量

200多艘

最少一次3艘,最多一次17艘

航船大小

海船长151.8米,宽61.6米,宝船载重量约1500吨

海船长24.5米,宽6米,旗舰“圣玛利亚”号载重120吨

携带物品

丝织品、瓷器、茶叶、印花布、铁器等

牲畜、农具、种子、粮食、玻璃珠、小镜子、花帽子、铜铃、针线、小刀、眼镜等百货

随行人数

约27800余人

最多一次1000余人

(哪个投入的人力、物力比较多?

生:

郑和

师:

对,我们分别来看一下,首航时间,郑和更早,船只数量郑和更多,航船大小郑和更大,随行人员郑和更多。

所以这样看来,我们能得到一个结论那就是郑和下西洋的规模是远大于哥伦布航海的,是不是。

呈现几幅宝船、马船、粮船、坐船和战舰的图片,简要介绍,略

师:

宝船(宝船是郑和船队中最大的海船,是郑和乘坐的指挥船,是明时期中国造船工匠结合之前历代的造船成果。

它在船队中的地位,相当于今日大型舰队中的旗舰,是整个船队的主体船舶,它的舵要两三百人才举得动)

马船(马船又名马快船,是明初的大型快速水战与运输船,这种船舶编列在船队之中,它主要任务是运载船员所携带的马匹以及下西洋时输出或输入的大量物品。

粮船(运载主食,像大豆、面粉、小米和大米等,它们够船队在海上生活几个月而不必补充。

但是,一旦粮船沉没,整个舰队就处在极其危险的困境之中。

)、

水船(顾名思义负责运载海上航行需要的淡水,这些船也同样要负担如作战、拖曳的兼职功能。

座船(坐船是郑和船队中的大型护航主力战舰,是分遣护航航队中的指挥船。

坐船载的是军兵,当然也具有作战能力。

战船(他的功能是为船队护航)

师:

所以它整个船队的分工是很明确的,而且郑和船队的队伍编形也很有讲究,英国学者李约瑟给了明朝海军很高的评价。

师:

如果航海活动是场比赛的话,在规模方面是郑和胜利了(写板书),那么做完了出海的筹备工作,接下来船就要出海了,所以我们来比较下两者的航行路线。

(四)、【环节四】根据多媒体和课本上郑和和哥伦布的航海地图,请学生绘制“郑和与哥伦布航行路线”的对比表,并回答课本53页下的有关问题,让学生记忆几个关键的地名。

5min

(通过此环节学生对郑和下西洋的航行有所了解,通过图中的几个小故事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读解地图的能力和从地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师:

大家根据课本的地图,完成53页最下面的填空,指出郑和下西洋主要经过了哪些地方?

最远到达了什么地方?

生:

…………

师:

首先郑和:

福州——占城(今越南中南部,在这个地方郑和船队受到了占城国王的盛情欢迎)——满剌加(今马六甲)——榜葛剌(今孟加拉国和印度孟加拉邦一带)——锡兰(今斯里兰卡)——阿拉伯半岛,最远到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地区

师:

哥伦布就我们之前学习的他是发现了美洲:

从西班牙出发,经加那利群岛、巴哈马群岛、海地岛等岛屿,最终到达美洲。

师:

从距离和路线上来看,郑和从中国出发,经过了三十多个国家,跨过西洋达到红海、非洲,哥伦布则是横渡了大西洋。

虽然郑和的路线比哥伦布长,但是要注意,郑和航海的成就远没有哥伦布的大,这是为什么?

生:

发现了美洲

师:

对,哥伦布发现了美洲,这样才有了之后的以美国为代表的北美洲国家和南美洲国家,如果他没有发现的话,那么可能美洲的发现还要被推迟好几十年对不对。

师:

那么明成祖朱棣派花费如此大的财力、物力、人力,为什么要派郑和不远万里远赴西洋呢?

(五)、【综合探究二】根据课本54页和补充材料分析航海的动机5min

(通过此环节,锻炼学生从材料中提炼关键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

师:

接下来大家就把书翻到54页,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两者的航海动机。

首先根据观点1、2分析一下郑和下西洋的动机

观点1:

见书

观点2:

见书

观点3补充:

“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

生:

……….

答案:

动机除了课本中所说的观点1“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观点2“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外,还有人认为是寻找下落不明的建文帝,建文帝是朱棣的侄子,原本应该是朱允炆当皇帝的,朱棣可以算是窜夺的,所以在他的心里流亡在海外的建文帝始终是个隐患,所以传说他派郑和下西洋也是为了找寻朱允炆的下落。

师:

根据观点3、4结合我们之前所学分析一下哥伦布航海的动机

观点3:

见书

观点4:

见书

师:

我们能知道在西方哥伦布进行航海冒险的原因是什么?

生:

寻找黄金,发现新航路获取商业利益。

师:

对那么我们比较一下两者的航海动机,有什么不同?

生:

师: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是出于政治、军事的目的,经济动机很弱。

朝廷“厚往薄来”对待海外各国,航海不仅没给朝廷带来丰厚的利润,甚至导致了国库亏空。

哥伦布航海主要是经济利益的驱使,无论是哥伦布还是支持他的西班牙王室都希望从探险活动中受礼。

师:

从以上的现象中我们发现中国人在古代就很爱面子了,统治者为了彰显国威,会拿出四分之一的国库来广施恩泽,而这也与中国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有关,在中国传统观念中,中国的百姓他们不会追求太高的金钱利益,他们只要解决了温饱就很容易满足了,因此没有经济动机;然而在西方欧洲,由于沿海,所以自古就很重视商业贸易,商人的利益至上的观点也自然而然的形成了这种民风,甚至影响了国家的政策。

(六)、【综合探究三】探讨航海的影响

先请学生自主阅读课本54页正文内容

再利用课文内容从正反两个方面来引导学生认识郑和下西洋的影响。

在探究“郑和下西洋是否应该被禁止,为什么”时,将全班学生按“应该禁止”和“不应该禁止”正反两种意见进行辩论。

10min

(通过此环节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开阔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提高权重历史后果的历史思维能力,活跃课堂气氛)

师:

那么郑和和哥伦布有没有达到他出海的目的呢?

(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宣扬国威)

生:

师:

恩,大家可以从航海的影响这一块中发现,郑和船队受到了各国的欢迎,并同他们开展贸易,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经济交流,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并且也达到了宣扬国威的目的,当船返航时,许多国家都派使臣来访问中国。

师:

但是同时他也带来了不好的影响,是什么?

生:

政府苛捐徭役,加重人民负担。

师:

恩,因为在准备这次出海航行的活动中,朝廷拿出了将近国库四分之一的珠宝财富,极大地消耗了国家财富,并且没有产生其他的经济效益,所以说这个消极的影响主要是针对国内的。

所以在当时国内,有人批评郑和下西洋是弊政,劳民伤财,在朱棣去世之后也就逐渐被废止了。

师:

那么请同学们看课本思考一下,你觉得郑和下西洋应该被禁止吗?

为什么?

给大家2分钟时间小组讨论一下,待会儿分正方、反方进行辩论,1、2、3组是正方,4、5、6组是反方。

5min

师:

你觉得他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生1:

生2:

师:

历史都有其两面性,即使哥伦布的航海也遭到过很多反对的声音。

看书55页上部分,人们在纪念哥伦布发现美洲,称他为“移民之父”,赞扬他的道德的同时,也在谴责西方航海家为了谋取利益,从而损害了其他被殖民国家的利益,我们之前学过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是什么?

生:

师:

(七)、【综合探究四】根据课本55页材料和课外补充材料,请学生对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两个历史事件的性质和影响,作出自己的评价。

(通过此环节回顾总结本课的内容,提高学生分析材料和多角度总结历史现象的能力)

材料1:

郑和在不到20年时间内(前6次)跨越半个地球,把明帝国的声威最大限度的远播到海外。

──《剑桥中国明代史》

材料2:

郑和下西洋的结果,打通了从中国到非洲的航路,把亚、非的广大海域联成一气,这是地理大发现以前人类航海史上的伟大成就。

郑和下西洋的结果,扩大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和平交往,发展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郑和下西洋是和平进行的,没有征讨和杀伐。

张岂之主编: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材料3:

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

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奔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共产党宣言》

师:

大家来看这几段材料,材料1、2中反映出郑和下西洋是什么性质的活动?

材料3反映出哥伦布航海又带来了什么影响?

(两者交往的手段有何不同?

生:

前者和平手段、后者暴

师:

接下来,我们来总结下本课的主要内容

郑和下西洋

哥伦布航海

目的

1、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

2、显示国威

1、获取黄金

2、谋取商业利益

影响

积极:

加强了明朝和海外各国的联系和友好往来

消极:

给明朝政府造成了巨大财政负担,最终导致航海壮举成绝响。

积极:

1、刺激了资本主义发展,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2、加强了各大洲的联系,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3、推动了全球动植物品种交流

消极:

导致了对美洲财富、土地的掠夺,对印第安人、黑人的奴役

性质

和平交往

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活动

引导对比古今,发现启示

1、要加强与世界各国的联系

2、现今优化改革开放,把握机遇,有新时代富强祖国的主人翁意识

(八)、课堂小结

利用板书

郑和下西洋VS哥伦布航海

1、航海规模更大

2、航海路线距离更远

3、分析:

航海动机

(1)加强与海外的联系

(1)寻找黄金

(2)宣扬国威

(2)开辟新航路,谋取商业利益

(3)寻找下落不明的建文帝(3)传播基督教

4、探讨:

航海影响积极:

促进了与亚洲各国的友好交流积极:

加强了世界的联

消极:

劳民伤财的弊政扩大了世界市场

推动了全球植物品种交流

(九)、【环节七】小游戏:

让学生将植物品种与其原产地配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