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适合在哪里工作.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164470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你适合在哪里工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你适合在哪里工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你适合在哪里工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你适合在哪里工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你适合在哪里工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你适合在哪里工作.docx

《你适合在哪里工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你适合在哪里工作.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你适合在哪里工作.docx

你适合在哪里工作

选择在哪个城市工作?

为什么我们在城市间晃来晃去?

二十啷当岁,对城市的选择如同一场成人礼。

为什么要选择大城市?

为什么要回小城市?

为什么要在大城市工作个几年然后回家乡?

为什么会对选择在哪个城市而犹豫?

……太多关于“我和城市”的为什么。

起因都是因为我们对城市所意味着的“对于自身的可能性”保有最终幻想。

“大城市在富人眼里遍地是黄金,在穷人眼里到处是陷阱”;“我不想回小城市,小城市靠人缘脉络因素太多,大城市可以凭本事开辟天地”;“孩子的教育考学是个问题。

希望以后能没有地域的限制,实现在哪里上学在哪里考试就好了”;“大城市对人的神经要求较高。

喧闹,忙碌,压力大,虽然挣的多但住房难以解决,生活质量好但是没有家的感觉”;“小城市一切都不正规,关系与暗箱太多,生活与娱乐资源有限,眼界狭窄……”上述这些回答来自接受《职场》调查的3018个受访者中间,这是他们选择切换或死守一个城市的解释——若要按照导演李安的逻辑,所有的解释都是事后追加的附带价值。

那么抛开事后的解释不谈,为什么我们要在城市之间游走?

——答案也许在索尔·贝娄那里,他借其小说《晃来晃去的人》主人公约瑟夫之口说:

“我们所追求的世界。

永远不是我们所看到的世界:

我们所期望的世界,永远不是我们得到的世界。

按照日本精神疗法大师石井裕之的说法,“人绝不是根据事实做评价,而是按照自己的期望。

”看来这才是症结所在:

我们期望后面“更好”(倒未必一定是对“当下”不满),所以我们中有很多人在城市间晃来晃去。

谁在摩天轮上奔跑

来自万宝盛华的跨城市人才流动调查显示,有30%的人有异地工作经验。

其中近1/3是在一线城市间流动,仅1/5的人是从一线城市到二、三线城市去工作。

《职场》在对3018名受访者调查后也发现:

大城市的确是乱七八糟,但是它有一股“浑”然天成的活力,这股活力所发出的气息到今天仍然在吸引着绝对数量的肾上腺素蠢蠢欲动要想实现点儿什么的人,他们坚持要以大城市人的眼光来分析、拆解个人生存历史上的各种爱恨交缠。

中国的大城市还处于一种未发育完全的后青春期,这个充斥着躁动、造梦、兴奋、患得患失的内分泌失调的系统与那些同样还未定型却敢于发梦的飘一代们的内心世界惺惺相惜。

所以,即便中国的大城市真的是由一片竞争和厮杀染成的超级大红海,《职场》调查的结果还是显示有30%的人愿意坚定不移地涂上这抹血染的风采——这其中还没有包括那些目前在大城市却在犹豫要不要回小城市工作的29%、准备在大城市工作几年再回家乡的10.7%、想留在大城市却混不下去的6.1%的人。

再换句话说,除了24.2%的人对留在小城市工作生活情有独钟之外,剩下的超过七成的民众只要有可能,都还是更愿意待在大城市呼吸可吸入颗粒物3级的空气,租中介把客厅打了隔断的群租房,一边诅咒永远也买不起的房价、一边盘算怎么倾家荡产付个首付——尽管他们当中不乏有人在家乡有超过200平方米的LOFT,有着可以准点下班的工作,和腐败的下班生活。

在没有做此次调查前,我们以为人们这种对大城市的狂热已经随着对生活幸福感和满意度认知的加强而减退,但事实是大多数人还是对大城市有某种朝拜情结。

这种情结让人想起一种大城市的符号:

摩天轮。

有意思的是。

当摩天轮这个巨大的轮子开始快速运转,它总让我有种自己变成了一只不得不在轮子上快速奔跑的仓鼠的错觉,如果你不跑,就会被这个城市甩出去--根据调查的结果来看,摩天轮上飞跑的“仓鼠”主要有三个类型。

  

A衣带渐宽终不悔

  

形象素描:

来自小城市,毕业后来到大城市发展。

几年下来虽然还没有获得显著的成绩,但是非常坚定要留在大城市实现自己的梦想,相信眼下的苦累都只是过程。

(占调查总数21%)

拥有这样信念的人在所有受访者中占据的比例最多,达到21%。

他们中有69%的人工作时间在五年以内,70.6%的人不满30岁,62%的人还在租房子住,半数以上的人还是普通员工,月薪在3000块以内,但已经有比较稳定的感情关系甚至有了小孩——从调查的开放性回答来看,如果你想让他们回到小城市去发展,最大的可能性只有一种:

“有很好的创业机会。

尽管从生活质量上来衡量他们目前的状态还不是一幅让父辈安心的生活画卷。

不过有什么关系呢?

他们坚信眼下的生活状态只是过程而非结果。

所以可以忍受每天很早就要从五环外开车或者挤车来到市中心上班,下班后再饥肠辘辘、披星戴月地出城回到周围还有很多荒地留待开发商去想象的蜗居,距离远点的,就差没收到一条跨省的“某某移动欢迎您”的短信——也许对他们而言,这是另一种田园生活。

他们坚持要以大城市人的眼光来分析、拆解个人生存历史上的各种爱恨交缠。

心理学专业出身的国家职业指导师师至洁认为这类人“已经处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安全需要的后期”,即所谓的自我实现(Self-actualized)的人。

在马斯洛看来,人类需要的最高层次就是自我实现,到了这个层次,人不易受到焦虑与恐惧影响,是因为他们对自己及他人都能抱着喜欢及接纳的态度,他们容易对生命感到满意、能发挥潜能又具有创造力。

  

B左顾右盼复思量

  

形象素描:

来自小城市,毕业后来到大城市发展。

工作几年下来还没什么起色。

家里人挺希望自己回去,所以正在犹豫是不是要回家乡发展。

(占调查总数17.8%)

“从调查的数据来看不难发现处于这种犹豫阶段的人中,25岁和30岁这两个节点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而对于那些坚定要留在大城市的A类人,同样也在这个时间段里发生过动摇,所以这两个时间点很关键。

”数字100市场咨询公司总经理汤雪梅说。

在该类人群的调查中,26.5%的受访者在25岁时发生过动摇,21.7%的人在30岁这个年龄节点发生过动摇。

“这两个年龄节点正好处于职业发展的两个关键阶段:

职业探索期和发展期。

25岁时至少应该进入一个行业,如果连行业都还没有确定,这就是一个心理上会出现问题的时期。

第二个坎,28岁到30岁之间,到28岁还不能成为一个中层骨干,没有成长,那么到了30岁又会出现第二次震荡,觉得自己不成功,很犹豫要不要转行或者换城市。

“自己打拼努力了这么几年,却还飘着”,这是造成56.7%的B类人犹豫的最大因素,这个因素超越了亲友的召唤,超越了自己追寻的生活方式等因素。

但其实从物质角度来对比A类人与B类人,会发现他们并没有明显的物质差异,“若说有差异也来自心理成因,即A类人的‘延迟满足’能力更好。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助理廖江群说,“延迟满足的提法来自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的一个著名的实验,实验对象是小孩子,工作人员给他们发了一颗非常棒的糖,然后告诉孩子们如果能等到他回来再吃就会再得到一颗糖,结果很多孩子在工作人员还没回来的时间里忍不住先吃了糖。

后来多年的跟踪调查证明,当初能够忍到工作人员回来再吃糖的孩子比多数人更能取得成功,并且在心理层面对环境的适应力会更强,幸福感的建立也更容易。

其实我们都想拿到更多的“糖”,但是我们为拿到更多的“糖”做了什么?

还是说,一边在把到手的糖剥皮送嘴,一边抱怨着为什么没有等来更多的糖?

或者眼里死死盯着那颗到手的糖,在短短时间里为到底吃不吃这颗糖而内心纠结得要死?

其实,对于走还是留这个问题,我们只是那群刚刚被发给一颗糖并告知游戏规则的孩子。

  

C身在曹营心在汉

  

形象素描:

来自小城市,目前在大城市工作,但目标很明确,在大城市工作几年,多积累点经验和资历,然后回家乡找份安逸的工作,离父母近些。

(占调查总数10.7%)

“等过个几年在大城市里学习了够多的东西,回去实践去”;“老家同学毕业后现在‘混’得都比我好多了,但是现在社会进步的速度在城市间是不一样的,如果现在不拼搏一下,怕将来会后悔”;“守着家当然好了,在外面飘着短期可以,长时间不行”;“等积累点经验和资历回家找人脉创业去”……这些是C类人对于“为何工作几年就回家”的一些普遍性的回答,这些答案可以看到的最明显的一点,就是他们“身在曹营心在汉”。

在此次调查里,有51.9%的C类人即便是结了婚也还是要回家乡,他们当中有半数给自己设定的时间限是5年,他们中多数处于26~30岁的年龄段。

尽管C类人中已经具备中层管理者身份的人比B类人多7.7%,薪酬情况比B类好、与A类近似,但很多人还是心心念念要回去,区别无非只是“什么时候回去”。

C类人让我想起已经坐进南瓜车的灰姑娘:

尽管光华万丈引无数思量,只是心念着12点曲终要收场。

“我老公算是高学历,在北京有自己的公司。

他却竟然说老了要回东北去种地,这种情绪是很难用得与失来衡量的。

”汤雪梅说,“很多人以为在大城市已经获得的平台、人脉有多重要,其实这些东西对于维系人内心深处的归属感来说非常脆弱,它对一些人选择某个城市的关键意义不大。

”因为相当多的在大城市打拼的人,尽管他们也许有比当地人更好的经济收入,有更强的生活竞争力,但是内心深处始终有块领域是缺失的,这种缺失源自被一个叫“飘”的字既准且狠地砸出了一个坑。

要想把坑“填满”,只能是那故乡的土。

除了上述三类人之外,还有一部分人“来自大城市,也喜欢大城市,就要在大城市发展”。

相较于那些从各个小城市逆流而上的人来说,这一类数量有限,因此不单独成型。

师至洁认为:

“对于这类人的生活和工作态度,是在一类环境中适应的结果,也是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两者互相依存的必然结果。

快节奏的生存环境、日新月异的城市变化以及耳濡目染的经济进程,对他们来说,都是非常自然的环境因素,而自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因子。

他们虽然也欣赏那种田园风光般的日子,但对于他们,那只是生活中的调味素而已。

  

[在24.2%的人心里,小城市就像是宫崎骏电影里那青葱林间龙猫温暖的肚皮]

二线城市在安逸与幸福感方面后来居上,并且已有如杭州等一批城市一跃成为幸福感的代名词。

工作究竟是为了什么?

这个精神层面的问题再一次困扰职场人士,进一步万人空巷,退一步是否会海阔天空呢?

有两类人对小城市独爱有嘉。

一类是“我爱这土地”型,他们生于小城市,毕业后就在小城市工作,感觉安逸稳定就挺好,他们对自己生长的城市的感情犹如艾青《我爱这土地》里写得那样,“假如我是一只鸟……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在调查中有20.2%的受访者认同这一观点——仅低于坚决要留在大城市的A类人0.8个百分点。

还有一类是“笑看江湖风波起,独坐蜀山弄浮云”型。

这类人来自大城市,去小城市工作。

他们不喜欢大城市的喧嚣和超速度,希望找到一个静谧、生活规律安然的小城市,让生活和生存和谐相处。

这两类人在调查中有一个共性,他们目前在国企、央企、事业单位工作的人的比例为所有类型中最高。

这种职业选择很符合这类人对“安稳”的在意程度。

或许在一些人眼里,这两类人有“不思进取”的嫌疑,他们安于现状,不会为了让梦想照进现实而疲于奔命——“其实只是价值观的不同导致看重的东西不一样,本质上来说选择大城市还是小城市生活都没有太大的不同,理想也没有差距,不存在谁的选择更正确的问题。

”汤雪梅说。

廖江群则用“唤醒水平”这个心理学概念来解释选择不同城市的人,“有的人生活安逸就很舒适。

有的人要在不断地追求进步中才能获得满足;有的年轻人要蹦极才觉得High,有的年轻人泛舟湖上就心满意足,所以不同人的唤醒水平不一样,自己觉得待在这个城市舒服就是正确的。

其实在这24.2%的人里,有位受访者的话让人印象深刻,他说:

就像鲫鱼不能入海、鲨鱼不能入江一样,不要盲目崇拜大城市,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才是最重要的——这是关于选城择市话题最好的结案。

未来去哪儿工作

北京、上海总会那么“热”吗?

哪些职业需要城市间的流动来提升价值?

未来,人们对工作地点的选择会有什么新趋势?

看看万宝盛华(中国)华北区区域总监JenniferSun带来的信息和建议。

  

一年前的这个时候,Lvy换了新工作,远离了上海的喧嚣和繁华,选择到浙江省的金华市工作。

作为一位汽车内饰工程师,他享受到高于上海的待遇、除基本工资在原来的基础上翻一番外,光住房补贴一个月就可以拿到将近3000元。

加上当地的消费水平比上海偏低,他每个月又能节省下一些。

相对上海的信息优势,他并不感觉闭塞。

周五一个多小时的火车就可以到上海。

更令他快慰的是,入驻的这家企业,为他的职业发展转型提供了新的路径。

这家企业由于引进了大量的海外人才。

专业的翻译人员很缺乏,就专派Lvy进行这些部门人员的沟通。

一年下来,Lvy参与了很多由多个部门共同参加的项目。

并成为“热门”项目不可或缺的一员。

2008年下半年。

金融危机波及中国,原公司在上海的同事受到影响,16月薪的制度也发生调整。

而Lvy所在的公司偏离上海,没有受到太大影响,而且随着现在公司规模的快速发展,短短一年内他也由工程师上升为项目经理。

回想一年前,Lvy还在为留在一线城市还是到二三线城市去感到迟疑。

而现在,他却用他的经验说服周围的朋友、昔日的同事,不要太在意地理位置的限制。

 

十大热门城市排行榜

 

  万宝盛华发布的跨城市人才流动调查显示,相比以往,未来一线城市人才流动率将加强。

同时二线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也在逐渐增强。

  由于工作机会多、经济发达、薪资福利好、环境优美和适宜居住,未来一两年,中国人才流向的十大热门城市依次为上海、北京、杭州、广州、深圳、苏州、南京、成都、大连、无锡。

  上海是中国人才的聚集地,随着这里人口密度的增加和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大,部分人才会向长三角地区其他城市、其他一线城市及中西部地区城市转移。

北京人才除了转移到其他一线城市外,还会集中在华北地区流动;广东、深圳人才除了转移到其他一线城市外,更加留恋于珠三角地区;成都、重庆、西安等中西部城市人才对东部沿海地区还是很向往的,他们希望到一线城市寻找机会。

锻炼自己。

  

  新锐城市异军突起

  

  与跨城市人才流动趋势相伴,中国经济在这轮金融危机中稳健的增长,坚定了跨国企业在中国继续谋取霸业的决心。

和以往不同的是,这种投资的力度和方向正在发生改变。

中国美商会2009年度“商务环境调查”表明,已有近60%的会员公司进入了中国的二三线城市。

同时还有许多会员公司正计划进入这些地区,或是正在研究进入这些城市的可行性。

在向新锐城市的迁移和开拓中,人才存量不足、难以找到合适的人才成为企业最大的痛楚之一。

对求职者来说,这正是“机会”的信号。

 

去北上广工作怎么样?

现在逃离北上广、奔向北上广在我们年轻一代当中是指就业倾向的选择。

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打拼数年后,不少年轻人重新选择到二、三线城市发展,被舆论称为“逃离北上广”。

这个群体虽然还不算庞大,但和多年来人才流动的潮流“奔向北上广”形成鲜明对比。

过去很长一段时期,我国不同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大差距,尤其是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城市,所以当时中国绝大部分的年轻一代,以及毕业大学生都选择到这些城市就业工作生活,这些城市信息发达,物质基础便捷,充分能够吸引人才来到这个城市,所以奔向北上广就成了当时的就业代名词。

但本世纪特别是2004年以来,这种趋势得到了扭转。

一方面国家出台大量区域发展政策,如西部开发、东北振兴和中部崛起战略,促进了一大批二、三线城市的崛起;另一方面,许多一线城市开始面临土地和环境承载力的制约,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向其他地区转移。

此外,我国中西部地区资源储备较为丰富,近年来资源价格不断上涨,推动了资源富裕的二、三线城市发展。

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意味着工作机会增多、生活条件得到改善、收入水平提高,二、三线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显著增强。

但是,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地方,在目前看,还是最佳的选择。

不仅以前毕业的大学生要做蚁族,今年即将毕业的六百多万大学生,有相当部分的人,还是要做蚁族。

因为比较起来,这里无论政治环境还是就业空气,甚至接受再教育的机会,都比别的地方,包括苏州、无锡这样的二线城市要好一点。

在北上广做蚁族,固然是一种不得已的选择,但是,这种选择还能给他们以希望。

鉴于现在大学毕业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基本上都得在就业后的岗位上才能获得,作为一个学习过程,在北上广这样的地方拼杀,显然有利于自己的成长。

你适合在哪个城市找工作

刚刚评选出炉的中国十大宜居城市成为最新热点话题,上海、大连和北京名列三甲。

评选的主要依据是城市的交通、市容和空气质量。

不过,一个城市是否适宜自己居住,不仅要看自然条件,更重要的条件是城市的性格是否能与你的性格契合。

  因此,哪个城市或地区才是你的理想居所,哪里才是最适宜你发展的地方,绝不能人云亦云,还是来给自己和城市的亲缘关系作一个评分测试吧。

  Start:

  a=3分,

  b=2分,

  c=1分

  1、你最喜欢:

  a、太阳

  b、月亮

  c、星辰

  2、你是个习惯三更半夜不睡觉的“夜猫子”?

  a、肯定不是

  b、偶尔为之

  c、经常如此

  3、你的拖鞋是:

  a、有花纹图案,比较讲究

  b、随处可见的塑料拖鞋

  c、我习惯光脚踩在地毯或木地板上

  4、以下几个词,迅速地看一遍,然后翻过报纸随便默写一个:

(沙滩,橙色,小巷,树叶,玻璃,秋千,钢铁,白云,水泥),看你默写下来的词语包括在哪个选项中?

  a、沙滩,白云,水

  b、橙色,树叶,钢铁

  c、小巷,秋千,玻璃

  5、手拿遥控器随便换台,你看到哪一类的电视剧镜头会停下?

  a、动画片、喜剧片,看上去美满又皆大欢喜的场面

  b、刑侦破案之类,悬疑恐怖紧张的镜头

  c、神奇诡异的镜头,一般是幻想片

  6、你最希望的出境旅游目的地是:

  a、海滨度假胜地

  b、欧洲城市

  c、美洲、非洲古文明遗迹

  7、你希望自己的家挨着:

  a、繁华的商业区

  b、空气清新的公园

  c、一堆便利超市

  8、你更喜欢哪种零食?

  a、瓜子,或者同类能磨牙的食品

  b、酸甜的,软软的,比如果冻一类

  c、从不喜欢吃零食,或许可以接受鸡翅膀、羊肉串之类的

  9、你觉得在哪里最能得到休闲?

  a、逛博物馆、美术馆,或者到公园湖边看书

  b、逛游乐园、商业街,总之是热闹繁华好玩的地方

  c、躺在自家的床上,或者坐在窗前的沙发上晒太阳

  10、看电视的时候,你最经常的坐姿是:

  a、端坐在椅子上

  b、斜倚在沙发上,两腿盘上来

  c、半躺在垫子上,用枕头垫着头

  11、你有没有最喜欢的中国城市?

  a、有我情有独钟的城市

  b、一般喜欢,谈不上热爱

  c、没有,至少在中国没有

  12、去一个陌生的地方,你不知道自己要去的宾馆在哪里,你会怎样问路?

  a、直接找一份地图和指南针

  b、问警察,或者找好几个人打听,以确定信息的真伪

  c、随便在路边找人问了就走

计算一下你的最后得分,然后参照结论,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城市吧。

12~18分:

适宜城市:

成都,北京,天津

所谓的猫民,包括懒猫,馋猫,夜猫子。

太过紧张的气氛会影响猫儿的健康,因此猫必须生活在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中。

因此你的理想居所需要具有开放的文化氛围和充足的现代便利生活,换句话说,应该是一个适宜休闲的养老城市。

成都与天津都有大城市的便利和历史积存下来的轻松,更有好吃的城市传统。

至于北京,这座古都文化气质上的宽容是全国之首,最适宜让崇尚慵懒自由的你发展。

另外还有很多城市具备你所需要的城市特质,这种特质说来也简单---像个最现代化的养老院!

19~24分:

适宜城市:

青岛,杭州,桂林

世界上没有比鸟类更会挑选居所风景的生物。

哪一只鸟筑巢不是选在山清水秀气候宜人的地方?

对你来说,再没有比风景秀丽环境良好更重要的事情,你需要自然风景来舒缓心情,从这一点上,也可以看出,你对工业化大都市存在着潜意识上的畏惧。

看过大友克洋的《大都会》吗?

在钢筋水泥的城市中看到一抹绿色,对你的精神和心情都有潜在的良好作用。

所以,不如抛弃电脑时代的生活,寻找一个接近自然的地方,为心性做一次疗养,绝对能抑制你的烦躁,要不,干脆就搬到街心公园里去住吧。

25~31分:

适宜城市:

广州,厦门,大连

要是几个月不能到繁华地段痛痛快快玩一次,只怕你的骨头就要发霉了吧?

一天到晚都有可以玩乐的东西,这才是狗民的人生追求。

没有夜生活的城市肯定会让你浑身发痒,你是放弃不了外面花花世界的典型。

如果让你隐居活死人墓,就算身边有小龙女陪伴伴,你也早晚会来个离家出走。

工作和睡觉都不是你的最终追求,要是没有充足的游乐填充,生活也未免太过无聊。

不能玩的城市会让你觉得气闷,其实与其挑选城市,不如直接飞去荷兰丹麦之类的国家,只怕你乐不思蜀.写论文,记得做检测Gocheck论文检测专家

32~36分:

适宜城市:

上海,珠海,重庆

每天忙忙碌碌小资端庄作白领状,这才是你希望的生活。

你是个品位颇高的精英主义者,养老院游乐场一样的城市肯定都和你八字相克。

精致的城市和忙碌的气氛能让你全身肌肉紧绷起来,随时进入兴奋状态。

不过这种矫情的态度,多少有些装腔作势的嫌疑。

因此推荐这三个列在装腔作势榜首的城市作为你的理想居住地。

这些城市的生活似乎都像演戏一样,是做给别人看的样板,不过既然你适合这种随时摆Pose的生活态度,就不如去这些有更多意气相投的人的城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子电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