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名师高效资料附答案解析 突破训练阅读特效练 组合4 Word版.docx
《高考语文名师高效资料附答案解析 突破训练阅读特效练 组合4 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名师高效资料附答案解析 突破训练阅读特效练 组合4 Word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名师高效资料附答案解析突破训练阅读特效练组合4Word版
高考语文名师高效资料附答案解析
组合四
论述类文本阅读[周一]
(2018·厦门外国语学校一模)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在研究碳排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时不难发现,主流经济增长模型中并没有考虑碳排放约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传统分析普遍认为,在全球碳减排的背景下,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短期内碳排放约束将对潜在经济增速产生不利影响。
然而,随着全球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持续升温,理论和实践层面都开始从不同方面考虑在较长时期内碳排放约束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传导机制。
碳排放约朿对经济增长产生的直接效应,主要是在控制了碳排放水平和降低碳排放总量的条件下,经济增长路径会随之发生变化,挖掘未来经济增长潜力将转向大力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单位碳排放带来的经济增长水平。
由此,碳减排约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可以建立两种不同的路径机制。
机制一: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进而推动资源优化配置,实现碳的“结构性减排”。
也就是说,通过将有限资源优化配置到单位产值碳排放更低的领域,从而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和碳减排的双重目标。
机制二:
通过产业内部技术升级带动生产效率提升,从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碳的“效率性减排”。
在这一作用机制下,资源结构并没有得到优化配置,而是通过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技术效率,实现在既定资源配置条件下降低单位产值碳排放量和内涵式经济增长。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将碳排放约束条件加入主流经济增长分析范式,即将产业、生产要素的结构性调整和生产技术进步、生产效率提升的效率性调整纳入经济增长模型中,进而通过控制关键影响因素,模拟分析碳排放约束下的经济增长收敛与最优理论增长路径的演化特征。
其中,机制一通过将碳约束施加于资本、劳动项,体现碳约束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带来的生产水平提高;机制二通过将碳约束施加于全要素生产率项,体现通过碳约東推进技术创新从而带动生产效率提高。
虽然碳排放约束的作用机制一和作用机制二均对稳态下产出水平产生较大的影响,但机制一中的产业结构调整是有终点的,而机制二中的技术进步却是无止境的。
因此,碳排放约束的第一种作用机制的影响力将会越来越小,而碳排放约束的第二种作用机制的影响力将会越来越大,充分发挥机制二中技术进步的作用,将更有利于实现经济系统稳态下产出水平达到更高的稳态值。
(摘编自靳祥锋、任栋《碳排放约束下的经济增长机制研究》)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
A.传统分析普遍认为,碳排放约束将给潜在的经济增长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
B.未来经济增长潜力将定位于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和加大单位碳排放两个方面。
C.推动资源优化配置,能够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从而使生产水平得以提高。
D.两个机制分别侧重于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革新,但影响力的发展趋势不同。
【解析】 A项,表述不严密,原文说“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短期内碳排放约束将对潜在经济增速产生不利影响”。
B项,偷换概念,原文是“提高单位碳排放带来的经济增长水平”,而不是“加大单位碳排放”。
C项,表述颠倒,原文为“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进而推动资源优化配置。
”文中也未提及“从而使生产水平得以提高”,而是“从而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和碳减排”的双重目标。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
A.文章分析了两个机制,重点强调了机制一碳排放约束在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
B.文章开篇在全球碳减排的背景下引出有关碳排放约束影响经济增长的问题。
C.文章重点剖析了碳排放约束的影响途径以及如何借此促进经济增长的原理。
D.对于碳排放约束的影响,文章首先阐释概念,再分层论述,最后得出结论。
【解析】 “强调了机制一碳排放约束在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错,从文章最后两段论述看,应是强调机制二碳排放约束在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A.如果能够调整产业结构,推动资源优化配置,就有希望实现碳的“结构性减排”。
B.如果在生产中提高技术水平和技术效率,就有希望实现碳的“效率性减排”目标。
C.技术进步无止境特点使碳排放约束的效力越来越大,直至达到碳排放为零。
D.基于全球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经济领域须考虑碳排放约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解析】 “直至达到碳排放为零”文中无据。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周二]
(2018·新乡一模)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月出龙门山
王 飞
伊河向龙门奔涌过来,从对峙的两山间穿流而过时,多了万千的从容与虔诚。
远古的伊水流逝了曾经的历史烟云,漾潆的水气中似乎又隐约着曾经步履蹒跚的文明。
我在岸上临流而坐,感受到今天的这条河流似乎是以一种朝圣的心态与我们对话。
两千余座石窟、十万余尊佛像从北魏开始启程一路逶迤走到唐的时空廊坊。
一代复一代的工匠勒绳搭架在山崖钎凿锤打,劳作的汗渍在衣衫上形成片片云图,他们湿漉漉的发髻几近浸透了半个洛阳城。
诸佛、菩萨、罗汉、力士、夜叉、飞天……或立或坐或卧,姿态万千,神情自若,即悲又悯,俯视世间芸芸众生的喜怒哀乐……佛的目光要把这一切包容了,无论你是谁,从哪里来,在智慧与光明的化身面前,多舛的肉身就如一粒尘埃。
光明使所有的物象透明空盈,苦思冥想日日追求的重如泰山的名利权势,在此且放下。
因为,你在佛的面前永远是孩子。
中华山河表里形胜,自然的奇迹似乎是顽皮的山鹿率性奔跃之后留下的斑驳蹄印。
在龙门西山的半山崖上,有一个露天摩崖大佛龛,寺里“住”着卢舍那大佛。
这是龙门石窟中最大的一尊佛像,通高五丈一尺多,单一只耳朵就长达两米。
卢舍那是佛的报身像,表示证得绝对真理获得佛果而显示了佛的智慧的佛身。
卢舍那大佛的双眼向下俯视,无论从任何一个角度仰视,都感觉与她的目光恰好交汇,似乎在启示碌碌众生,世间无数的争端纷扰,在历史面前,都将如同眼前的伊水,随着岁月的流逝,滚滚而去。
卢舍那的美丽无以伦比,是中国雕塑史上的一个标志,①那极具魅力的微笑,用任何华丽的语言来形容它都会显得平淡而苍白,一双微笑的慧眼,直将你逼到心灵的湖底,你只有深深地去悟。
在这样的微笑面前,蒙娜丽莎也要退而却步。
今天的雕艺师提到唐代的圆刀刻法,往往会说到佛像衣纹流畅飘逸,力士夜叉突起的肌肉,充满了雄壮的气势和奔放的力量。
这些都是卢舍那大佛最显著的艺术价值。
被雕刻、被信仰的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造像石,②慈祥而自信地微笑着,那神态几乎就是情满中华的盛唐气象。
上世纪初,一些来到中国的西方探险家、汉学家却虚怀若谷、独具慧眼,他们用文化比较的思维,发现了龙门的雕塑之美。
瑞典汉学家喜龙仁拿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刻作品和中国的佛像作比较。
喜龙仁认为卢舍那大佛“几乎没有个性,也没有显示出任何用力的地方和任何欲求。
主题的内在蕴涵显示在艺术家的作品中。
这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一种精神性的追求在鼓动着,并且感染着观者。
这样的作品使我们意识到,文艺复兴的雕刻虽然把个性的刻画推得那么远,其实那只不过是生命渊泽之上一些浮面的漪沦”。
在喜龙仁的眼里,龙门的佛雕洞悉了世间的一切喜乐悲苦,无论它们的外部表情如何,我们都可以看出其静穆与内在的和谐。
因此,喜龙仁堪称卢舍那大佛的“知音”。
龙门的劫难是民族劫难的一个缩影。
卢舍那在颤粟,承受着劫后余生;伊河默默流淌,如同长泪一行。
上世纪三十年代初,美国人普爱伦来到龙门石窟,在宾阳中洞发现了两幅浮雕。
到北京后,普爱伦找到古董商行的岳彬。
于是岳彬找人进行盗凿。
浮雕凿下来后,都是碎块,他们将其运到北京。
经过拼接,这些浮雕被运往美国。
浮雕在美国展出时,已经是千疮百孔。
身首异处的佛像浸透了泪水,这些飘零在异国的艺术珍品总让人记起国家在贫弱时被欺凌掠夺的耻辱。
盛唐是所有炎黄子孙乃至东方世界永远的骄傲,但白居易一首《长恨歌》,就给其画上了句号。
站在诗人中间的一代女皇武则天,其风流也被雨打风吹去。
只有卢舍那始终坐在龙门的高山上禅定,一轮皎然的明月从卢舍那大佛的头顶升起来了,龙门像莲花般洁白,伊河的水漾着两岸如画的山景,③那个感动了世界的卢舍那大佛的笑在月色里依然迷人。
(有删减)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
A.文章先写伊河、龙门,再写龙门石窟群像,然后才呈现卢舍那大佛雕像,层层铺垫,步步蓄势,突出卢舍那大佛的重要地位。
B.文章第一段写到伊河以朝圣的心态与我们对话,其实这是作者心态的表现,表达了作者对龙门石窟艺术珍品的敬畏之情。
C.文中“自然的奇迹似乎是顽皮的山鹿率性奔跃之后留下的斑驳蹄印”一句,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中华山河的奇异。
D.作者引用喜龙仁对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刻和卢舍那大佛雕像的比较,是为了突出卢舍那大佛雕像的艺术价值已经超过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刻。
【解析】 “是为了突出卢舍那大佛雕像的艺术价值已经超过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刻”错,应是喜龙仁认为卢舍那大佛雕像在某个角度比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刻要好,作者引用喜龙仁对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刻和卢舍那大佛雕像的比较,是为了印证龙门的雕塑之美。
2.文中写普爱伦盗佛的事件,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6分)
【答案】
(1)通过普爱伦事件,侧面衬托出龙门石窟艺术品的珍贵价值。
(2)点明龙门的劫难是民族劫难的一个缩影,反思历史,引人思考。
(3)表达了对珍贵文物被欺凌掠夺的无限愤慨以及对被摧毁得千疮百孔的痛心。
【解析】 根据“美国人普爱伦来到龙门石窟,在宾阳中洞发现了两幅浮雕。
到北京后,普爱伦找到古董商行的岳彬”,可以看出龙门石窟的艺术价值珍贵。
根据“龙门的劫难是民族劫难的一个缩影”,概括出需要反思历史。
根据“这些飘零在异国的艺术珍品总让人记起国家在贫弱时被欺凌掠夺的耻辱”,可以概括对丑恶行径的愤慨。
3.文中三处(序号①②③加点处)写到了卢舍那大佛的笑,试结合全文,分别探析这三处“笑”的意蕴。
(6分)
【答案】
(1)卢舍那大佛包容世间芸芸众生的喜怒哀乐,是光明和智慧的化身,笑看无数名利权势的争端纷扰随岁月而流逝。
(2)卢舍那大佛慈祥而自信,是情满中华的盛唐气象的象征。
(3)繁盛的朝代和权倾一时的皇帝化为历史烟尘,但静穆与内在和谐的卢舍那大佛却永恒地留在人间。
【解析】 ①处联系“似乎在启示碌碌众生,世间无数的争端纷扰,在历史面前,都将如同眼前的伊水,随着岁月的流逝,滚滚而去”分析,可以看出淡看名利权势的纷扰。
②处联系“那神态几乎就是情满中华的盛唐气象”分析,可以看出卢舍那大佛的笑是情满中华的盛唐气象的象征。
③处联系“站在诗人中间的一代女皇武则天,其风流也被雨打风吹去。
只有卢舍那始终坐在龙门的高山上禅定”分析,谈论历史的逝去与卢舍那大佛静穆的永恒。
实用类文本阅读[周三]
(2018·石家庄一模)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材料一:
2017年5月10日,首个“中国品牌日”的到来引起广泛关注。
国家层面设立“中国品牌日”,宣示着一个“质造”和“智造”时代的来临。
这不只是仪式,更是一种使命。
从外部环境看,我们正站在一个生死攸关的路口: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低成本取胜已难以为继,以质取胜是必由之路。
这是一个尴尬的现实——全球500余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220多种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其中自有品牌在世界100强品牌当中却只有一个。
尽管近年来,阿里巴巴、华为等一大批中国品牌脱颖而出,成为中国经济新模式、新动能的生动注脚,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依然存在巨大差距,国际知名品牌少,品牌影响力弱,品牌话语权小,品牌总体形象欠佳。
(摘编自《担起建设品牌强国使命》)
材料二:
注:
本图为2013上半年消费者购买国产智能电视的关注因素。
材料三:
一个小小的马桶盖,备受热议,与其说触及了“中国智造”的痛点,毋宁说触碰了中国品牌的“弱点”。
那些卖断货的日本马桶盖,实际上不少产自中国,返销日本,又被中国游客买过来。
媒体曾披露了一个案例,杭州一名居民在日本大阪购得一个马桶盖,发现产地竟为杭州下沙,感叹“兜了一大圈,买到的居然还是自家门前生产的东西”。
很多时候,国货不是质量不行,而是知名度不够;不是价格高企,而是没有形成与品质相匹配的品牌效应。
稍微上点年纪的中国人都会记得,中国品牌有过一段群星灿烂的历史。
从熊猫彩电、燕舞录音机、雪花冰箱,到双星球鞋、海鸥照相机,再到英雄钢笔、乐凯胶卷、龙虎牌清凉油,国产品牌装点着那个年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中国品牌曾经有过的辉煌,足以说明民族工业有基础也有实力,中国制造有市场也有潜力。
也要看到,在今天的世界市场上,叫得响、立得住的中国品牌还不够多,从“连圆珠笔头上的笔芯钢珠,我们都生产不了”,到中国游客在海外被称为“会走路的钱包”……一幕幕场景逼迫人们思考:
如何才能打造更多树得起的中国品牌?
其实,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已经给出答案:
“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此次《行动计划》从实施层面加以推进。
没有品质,就形成不了品牌;不增品种,就难以满足消费者所需。
(摘编自王石川《中国品牌当能纵横四海》)
材料四:
中国的消费市场升级,可能会孕育出一批高品质的本土品牌甚至是伟大品牌。
只是大部分人可能都没想到,这个故事会发展得这么快。
一项大型调查显示,从果汁、化妆品到牙刷,被国际大牌拿走的市场份额,正慢慢被本土品牌拿回来。
中国城市快速消费品市场去年增长3%,但本土企业销售额增幅超过8%,相比之下,外国品牌只增加1.5%。
有观察家分析,中国企业在新一轮市场竞争中的最大优势是“察言观色”:
及时捕捉个性化消费时代变动不居的需求,准确把握国际流行后适当加入中国元素逆向设计,面对喜好的变化可以更快掉头。
而一些跨国公司发展乏力,正是由于决策与市场的分离造成了信息传递的“竖井”。
同时,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削弱了国际大牌在大型百货店、超市、免税店的渠道优势,为国产品牌的崛起提供了另一个支点。
更懂消费者的产品设计、更轻便的营销模式,让国产品牌在市场升级的过程中获得了弯道超车的机会。
事实上,随着中国消费市场逐渐进入品质时代,打造一批优秀甚至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并非遥不可及的事情。
不久前,老牌化妆品牌百雀羚成为有美妆研发“诺贝尔”平台之称的国际化妆品化学家联合会(IFSCC)首家中国金牌会员,几乎同时,它的一次互联网传播,也惊艳了年轻人和营销界。
(摘编自何鼎鼎《读懂品牌消长背后的观念之变》)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
A.首个“中国品牌日”受到关注,一个重要原因是对中国制造而言,它宣示着一个“质造”和“智造”时代的来临。
B.当前,我国品牌正处于生死攸关的时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低成本取胜已难以为继,以质取胜是必由之路。
C.“连圆珠笔头上的笔芯钢珠,我们都生产不了”“会走路的钱包”等说法逼迫人们思考怎样树立中国品牌。
D.大众在购买国产智能电视时,对品牌的关注度仅处于第三位,远低于质量和价格因素,但高于售后、外形等因素。
【解析】 “远低于”说法错误,从原图看,品牌与价格的关注度基本相当。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BD )
A.阿里巴巴、华为、百雀羚等一大批中国品牌脱颖而出,表明了国产品牌与国际知名品牌的差距消失。
B.从材料二看,六个因素是各自独立的,但若“品牌”产品做到质优价更廉,则其关注度将会占据绝对优势。
C.材料提到的中国游客从日本买马桶盖的事例,反映了国货不仅是质量不行,还有知名度不 够、价格高等问题。
D.全球500余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自有品牌在世界100强品牌当中只有一个,反映了我国国际知名品牌少的现状。
E.在中国城市快速消费品市场,外国品牌只增加1.5%,而本土企业销售额增幅超过8%,说明本土企业已占据优势。
【解析】 A项,这些中国品牌脱颖而出不能很快解决差距问题。
C项,中国游客从日本购买马桶盖,不能反映出国货质量低,这些马桶盖是中国造。
E项,推理错误,本土企业销售额增幅不能说明本土企业占据优势。
)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中国品牌成为世界品牌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6分)
【答案】
(1)有国家层面的支持:
从国家品牌日的设立到《政府工作报告》的推动,可以看出从国家层面开始重视国产品牌的建设。
(2)民族工业有基础也有实力,中国制造有市场也有潜力。
(3)中国企业有“察言观色”的优势,互联网的发展使中国产品设计更懂消费者,营销模式更轻便,让国产品牌在市场升级的过程中获得弯道超车的机会。
【解析】 根据“中国品牌曾经有过的辉煌,足以说明民族工业有基础也有实力,中国制造有市场也有潜力”,概括出民族工业有基础也有实力。
根据“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已经给出答案:
‘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概括为政府支持。
根据“更懂消费者的产品设计、更轻便的营销模式,让国产品牌在市场升级的过程中获得了弯道超车的机会”,概括出适应潮流,获得了弯道超车的机会。
文言文阅读[周四]
(2018·武邑中学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黄中,字通老,邵武人。
幼受书,一再辄成诵。
初以族祖荫补官。
绍兴五年廷试,言孝弟动上心,擢进士第二人,授保宁军节度推官。
中在王府时,龙大渊已亲幸,中未尝与之狎,见则揖而退,后他教授多蒙其力,中独不徙官。
迁司封员外郎兼国子司业。
芝草生武成庙,官吏请以闻,中不答,官吏阴画图以献。
宰相谓祭酒周绾与中曰:
“治世之瑞,抑而不奏,何耶?
”绾未对,中曰:
“治世何用此为?
”绾退,谓人曰:
“黄司业之言精切简当,惜不为谏官。
”
充贺金生辰使,使金回,言其治汴宫,必徒居见迫,宜早为计。
上矍然。
宰相顾谓中曰沈介归殊不闻此何耶居数日中白宰相请以妄言待罪已乃除介吏部侍郎徙中以补其处中犹烈备边为言,又不听,递请补外,上不许,曰:
“黄中恬退有守。
”
金使贺天申节,遽以钦宗讣闻,朝论俟使去发丧,中驰白宰相:
“此国家大事,臣子至痛,一有失礼,谓天下后世何!
”竟得如礼。
中自使还,每进见辄言边事,又独陈御备方略,高宗称善。
不数月,金亮已拥众渡淮。
敌既临江,朝臣争遣家逃匿,中独晏然。
比敌退,众惭服。
乾道改元,中年适七十,即告老。
居六年,上御讲筵,顾侍臣曰:
“黄中老儒,今居何许?
年几许?
筋力或未衰耶?
”召引对内殿,问劳甚渥。
除龙图阁学士,致仕。
凡邑里后生上谒,必训以孝弟忠信。
朱熹裁书以见,有曰:
“今日之来,将再拜堂下,惟公坐而受之,俾进于门弟子之列,则某之志也。
”其为人敬慕如此。
其后,上手书遣使访朝政阙失。
属疲,手草遗表,深以人主之职不可假之左右为戒。
淳熙七年八月庚寅卒,年八十有五。
(选自《宋史·黄中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
A.宰相顾谓中曰/沈介归/殊不闻此/何耶/居数日/中白宰相/请以妄言/待罪已乃除介吏部侍郎/徙中以补其处/
B.宰相顾谓中曰/沈介归/殊不闻此/何耶/居数日/中白宰相/请以妄言待罪/已乃除介吏部侍郎/徙中以补其处/
C.宰相顾谓中曰/沈介归殊不/闻此/何耶/居数日/中白宰相/请以妄言待/罪已乃除介吏部侍郎/徙中以补其处/
D.宰相顾谓中曰/沈介归殊/不闻此/何耶/居数日/中白宰相/请以妄言/待罪已乃除介吏部侍郎/徙中以补其处/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原文标点:
宰相顾谓中曰:
“沈介归,殊不闻此,何耶?
”居数日,中白宰相,请以妄言待罪。
已乃除介吏部侍郎,徙中以补其处。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
A.谏官,对君主的错误进行规劝使其改正的官吏,与代表君主监察各级官吏的“监官”不同。
B.古代新君即位后改用新的年号,称为“改元”。
也有一君在位而多次改用年号,亦称“改元”。
C.告老,文中指古代社会官员因年老辞去职务,有时也是官员因其他缘故而辞职的一种借口。
D.庚寅,干支之一。
十二天干和十地支共配成六十组,用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
【解析】 应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
A.黄中不攀附、迎合权贵。
黄中面对龙大渊不卑不亢,而没有得到龙大渊的照顾;宰相因武成庙的事质问黄中和周绾,黄中予以反驳。
B.黄中受到赏识,获得优待。
他在考试中提到孝悌而打动了皇帝的心而被提拔;他七十多岁还被皇帝记在心上,皇帝给他丰厚赏赐。
C.黄中富有远见,关注边防。
他出使金国,觉察到金国人的意图,报告皇帝,后来证明他的预见是对的;他觐见皇帝多次提到边防的事。
D.黄中受人尊敬,心系国家。
他退休后,朱熹写信给他,谦恭地表达要做他的弟子;他上书皇帝,指出朝政的过失,生病后,写遗表劝诫皇帝。
【解析】 “他上书皇帝,指出朝政的过失”错,应是皇上写信派遣使臣向他咨询朝政的缺点。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金使贺天申节,遽以钦宗讣闻,朝论俟使去发丧,中驰白宰相。
(5分)
译文:
金国使臣来贺天申节,突然把钦宗去世的消息告诉大家,朝廷讨论等金国使臣走后办丧事,黄中骑马赶去报告宰相。
_
(2)敌既临江,朝臣争遣家逃匿,中独晏然。
比敌退,众惭服。
(5分)
译文:
敌人已经到了长江边,朝廷大臣争着遣散家人逃跑躲藏,只有黄中镇定平静。
等到敌人退走,大家惭愧敬服。
_
【解析】
(1)“遽”解释为突然,“俟”解释为等待,“白”解释为报告。
(2)“既”解释为已经,“晏然”解释为镇定平静,“比”解释为等到。
【参考译文】
黄中,字通老,邵武人。
幼年读书,一遍两遍就能背诵。
起初因族祖恩荫得官。
绍兴五年廷试,讲孝悌之道感动了皇帝,提升为进士第二,授任保宁军节度推官。
黄中在王府的时候,龙大渊已得皇帝宠幸,黄中不曾和他亲近,见面就作揖而退,以后其他教授大多得到龙大渊的帮忙,只有黄中不曾升官。
升为司封员外郎兼国子司业。
芝草生在武成庙中,官吏请求上奏让皇帝知道,黄中不答应,官吏私下画图进献。
宰相对祭酒周绾和黄中说:
“太平盛世的吉兆,压下而不上奏,为什么?
”周绾没回答,黄中说:
“太平盛世要这个有什么用?
”周绾退下来,对别人说:
“黄司业的话精当切实简短扼要,可惜不是谏官。
”
担任贺金朝生辰使,出使金国回来,说金国人修治汴宫,必定要迁居逼迫我朝,应当早做准备。
皇上吃了一惊。
宰相回头对黄中说:
“沈介回朝,竟然没听见这话,为什么?
”过了几天,黄中告诉宰相,请求因随意说话等待处分。
然后授任沈介为吏部侍郎,调黄中补充沈介的位置。
黄中还进言戒备边防,又不被采纳,于是请求调到地方任职。
皇上不答应,说:
“黄中淡泊谦让有操守。
”
金国使臣来贺天申节,突然把钦宗去世的消息告诉大家,朝廷讨论等金国使臣走后办丧事,黄中骑马赶去报告宰相,说:
“这是国家大事,臣子极为哀痛,一旦有所失礼,对天下后世的人怎么交代!
”最后得以按照礼节办理。
黄中自从出使回朝,每逢拜见皇帝都进言边防大事,又特别陈述守卫防备的方法策略,高宗称好。
不过几个月,金朝完颜亮已经聚兵渡过淮河。
敌人已经到了长江边,朝廷大臣争着遣散家人逃跑躲藏,只有黄中镇定平静。
等到敌人退走,大家惭愧敬服。
乾道改年号时,黄中年龄刚好七十岁,就因年老辞官。
过了六年,皇上驾临讲筵,回头对侍臣说:
“黄中是位老儒,现在哪里?
年纪多大了?
身体或许还没衰退吧?
”召唤入朝在内殿接见,慰问非常优厚。
授任龙图阁学士,退休。
凡是乡里晚辈后生前来拜见,一定用孝悌忠义诚信教育他们。
朱熹写信求见,有这样的话:
“今天我前来,将在堂下拜两次,希望您坐着接受,使我前进到学生的行列,那就是我的愿望了。
”他被人敬慕像这个样子。
这以后,皇上亲手写信派遣使臣向他咨询朝廷的缺点。
生了病,亲手起草遗表,深深把君主的职权不可以让左右的人代管作为告诫。
淳熙七年八月庚寅日去世,享年八十五岁。
古代诗歌鉴赏[周五]
一、(2018·江淮十校11月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送董判官
高 适
逢君说行迈,倚剑别交亲。
幕府为才子,将军作主人。
近关多雨雪,出塞有风尘。
长策须当用,男儿莫顾身。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